2019年化学平衡常数一轮复习课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课件

(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封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只有可逆反应才有可能存在化学 平衡状态。 (2)“v(正)=v(逆)”,是化学平衡状态微观本质的条件,其含义可简单地理解为:对 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同一物质而言,其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浓度不变”是平衡状态的宏观表现,是v(正)=v(逆)的必然结果。 (3)平衡状态直接规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也是可逆反应进 行到最大限度的结果。 (4)从化学平衡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时,要特别注意外界条件 的限制及反应本身的特点,如“恒温、恒容”、“体积可变”、“体积不变”、 “全是气体参加”等。
(2)若将2 molN2和4 molH2放入起始体积相同的恒容容器中,在与(1)相同的温 度下达到平衡,试比较平衡时NH3的浓度:(1)________(2)(填“>”、“<”或 “=”)。
解析:①由反应:N2(g)+3H2(g) 起始物质的量
2NH3(g)
(mol)
2
4
0
转化物质的量
(mol)
x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 越高 。
3.平衡常数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1)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同一可逆反应,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越大 ,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 越高 。
(2)平衡常数只与 温度 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3)固体 和纯液体 的浓度通常看作常数“1”,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思考:
反应:①3H2+N2
1.应用 (1)判断、比较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 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K值越小,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2)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对于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 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 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 浓度商Q=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ppt课件.ppt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ppt课件.ppt

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d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判断:
(1)当条件改变时,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2)当速率发生变化时,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3)当平衡发生移动时,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4)当平衡正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 增大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增大N2或H2的浓度
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
使用催化剂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பைடு நூலகம்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2HI(g) H2(g)+I2(g),平衡后再充入HI, HI转化率_不__变_
3.A(s)+ B(g)
C(g)+D(g)平衡后再充入B,
B的转化率__减__小
例1:向密闭容器中加入NO2,一段时间后形成平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衡2NO2
N2O4; △H<0.
(1)恒温恒容充入少量Ne,气体颜色_不__变__
(2)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e ,气体颜色先__变__浅__后__变_深_
(3) 恒温恒压充入少量NO2,在新的平衡状态混合 气体的颜色_不__变_,NO2的平衡转化率_不_变__ , NO2的体积分数__不__变___。 (4)恒温恒容再充入少量NO2,新的平衡状态混合气 体的颜色_加_深__,NO2的平衡转化率_增__大_ NO2的体积分数___减__小_____.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图像复习讲义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图像复习讲义

授课主题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及反响方向的判断教学目的可以写出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平衡转化率;教学重难点判断反响是否到达平衡状态;反响物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判断;焓变、熵变及化学反响方向的关系教学内容本节知识点讲解1.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响到达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响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响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K表示。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响:m A(g)+n B(g)p C(g)+q D(g),K=(C)(D) (A)(B)p qm nc cc c⋅⋅。

〔3〕应用①判断反响进展的限度K值大,说明反响进展的程度大,反响物的转化率高。

K值小,说明反响进展的程度小,反响物的转化率低。

K <10−510−5~105>105反响程度很难进展反响可逆反响可接近完全②判断反响是否到达平衡状态化学反响a A(g)+b B(g)c C(g)+d D(g)在任意状态时,浓度商均为Q c=(C)(D) (A)(B)c da bc cc c⋅⋅。

Q c>K时,反响向逆反响方向进展;Q c=K时,反响处于平衡状态;Q c<K时,反响向正反响方向进展。

③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反响的热效应假设升高温度,K值增大,那么正反响为吸热反响;假设升高温度,K值减小,那么正反响为放热反响。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响:a A+b B c C+d D,到达平衡时反响物A的转化率为α(A)=A AA的初始浓度-的平衡浓度的初始浓度×100%=0(A)(A)(A)c cc×100%[c0(A)为起始时A的浓度,c(A)为平衡时A的浓度]反响物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判断判断反响物转化率的变化时,不要把平衡正向挪动与反响物转化率进步等同起来,要视详细情况而定。

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形:反响类型条件的改变反响物转化率的变化有多种反响物的可逆反响m A(g)+n B(g)p C(g)+q D(g) 恒容时只增加反响物A的用量反响物A的转化率减小,反响物B的转化率增大同等倍数地增大〔或减小〕反响物A、B的量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响物转化率不变恒温恒容条件下m+n>p+q反响物A和B的转化率均增大m+n<p+q反响物A和B的转化率均减小m+n=p+q反响物A和B的转化率均不变只有一种反响物的可逆反响m A(g)n B(g)+p C(g) 增加反响物A的用量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响物转化率不变恒温恒容条件下m>n+p反响物A的转化率增大m<n+p反响物A的转化率减小m=n+p反响物A和B的转化率不变3.化学反响进展的方向一、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展的过程。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复习目标]1.掌握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计算的一般方法。

2.了解速率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1.常用的四个公式公式备注反应物的转化率n 转化n起始×100%=c 转化c起始×100%①平衡量可以是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②某组分的体积分数,也可以是物质的量分数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平衡时混合物组分的百分含量平衡量平衡时各物质的总量×100%某组分的体积分数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0%2.平衡常数的计算步骤(1)写出有关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

(2)利用“三段式”(见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确定各物质的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

(3)将平衡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4)注意单位的统一。

3.压强平衡常数(1)以a A(g)+b B(g)c C(g)+d D(g)为例,K p =p c C ·p d D p a A ·p b B[p (X):X 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总压强]。

(2)计算方法①根据“三段式”法计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

②计算各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③根据分压计算公式求出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该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

④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公式代入计算。

例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将1mol N 2和3mol H 2充入压强为p 0的恒压容器中,测得平衡时N 2的转化率为50%,计算该温度下的压强平衡常数(K p )。

答案163p 20解析N 2(g)+3H 2(g)2NH 3(g)起始/mol 130变化/mol 0.5 1.51平衡/mol0.51.51平衡时p (N 2)=0.53p 0、p (H 2)=1.53p 0、p (NH 3)=13p 0。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夯实基础知识1.一个模式——“三段式”如m A(g)+n B(g)p C(g)+q D(g),令A 、B 肇始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 mol·L -1、b mol·L -1,抵达均衡后消耗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x mol·L -1。

m A(g)+n B(g)p C(g)+q D(g) c 始/mol·L -1 a b 0 0c 转/mol·L -1 mx nx px qxc 平/mol·L -1 a -mx b -nx px qxK =(px )p ·(qx )q(a -mx )m ·(b -nx )n。

2.明确三个量的干系(1)三个量:即肇始量、变化量、均衡量。

(2)干系①敷衍联合反响物,肇始量-变化量=均衡量。

②敷衍联合生成物,肇始量+变化量=均衡量。

③各转化量之比即是各反响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掌握四个公式(1)反响物的转化率=n (转化)n (肇始)×100%=c (转化)c (肇始)×100%。

(2)生成物的产率:实际产量(指生成物)占理论产量的百分数。

一般来讲,转化率越大,原料利用率越高,产率越大。

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3)均衡时混合物组分的百分含量=均衡量均衡时各物质的总量×100%。

(4)某组分的体积分数=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100%。

深度思考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产生下列反响: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

抵达均衡时:c(H2)=0.5 mol·L-1,c(HI)=4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响①的均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版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热点题型8 五大平衡常数的比较与应用

2019版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热点题型8 五大平衡常数的比较与应用

-12-
1234
(2)已知25 ℃时Ksp[Fe(OH)3]=4.0×10-38,此温度下若在实验室中
配制5 mol·L-1 100 mL FeCl3溶液,为使配制过程中不出现浑浊现象,
则至少需要加入
mL 2 mol·L-1的盐酸(忽略加入盐酸体积
对离子浓度的影响)。
答案:(1)①������������Wa 增大 ②Cd2+、Zn2+ (2)2.5
K=04.52××402.5=1 024;(2)依据盖斯定律可知③式=12×②式+12×①式,所

ΔH3=12ΔH2+12ΔH1,K3=(K1)12
1
×(K2)2;(3)首先写出
H2SO3
H++HSO3- 、HSO3- +H2O H2SO3+OH-、H2O OH-+H+,前面的两 式相加即得第三式,所以 Ka×Kh=KW,所以 Ka=������������Wh ;或用三个平衡常数
入 NaOH,溶液中 c(H+)减小,所以������������((CCHH33���������������������������O������-���))的值变大。
答案:不变 变大
-10-
方法归纳 对于浓度比值变化的判断,可以先写出有关平衡常数 的表达式,然后找出条件改变时,比较容易判断浓度升高或降低的 微粒,最后综合分析。
-11-
1234
1.(1)已知:
在 25 ℃时,H2O H++OH- KW=10-14
CH3COOH H++CH3COO- Ka=1.8×10-5
①醋酸钠水解的平衡常数Kh与KW、Ka的关系是Kh=

化学平衡常数一轮复习课

化学平衡常数一轮复习课

化学平衡常数一轮复习课考纲要求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教学目标巩固化学平衡常数的基础知识,提升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从而推广到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拓宽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乘积的比2.符号 K3.表达式 mA (g) +nB (g) pC(g)+qD (g) K=【问题1】 K 值的大小说明反应进行的限度,K 值与反应限度的关系? 【学生分析】【结论】平衡常数K 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试判断下列反应倾向 1化学反应 2NO(g)N 2(g)+O 2(g) K 1=1×10302H 2(g)+O 2(g) 2H 2O(g) K 2=2×10812CO 2(g)2CO(g)+O 2 K 3=4×10-92则常温下,NO 、 H 2O 、 CO 2 化合物分解出O 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小结:依据平衡常数不仅可以判断正反应的倾向,也可以判断逆反应的倾向 【思维拓展】 2.电离平衡(B)(A)(D)(C)n q c c c c ••m pHF H + + F - Ka=3.5×10-4CH 3COOH CH 3COO - + H + Ka=1.8×10-5 HClOH + + ClO - Ka=3.0×10-8【学生活动】通过以上电离平衡常数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问题2】平衡常数表达式是用平衡浓度来表示,K 与反应过程某时刻的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练1】(08年广东化学改编)已知Ag 2SO 4的K W 为2.0×10-3,将适量Ag 2SO 4固体溶于100 mL 水中至刚好饱和,(饱和Ag 2SO 4溶液中c (Ag +)=0.034 mol·L -1)。

9-2化学平衡(第一轮复习教案)

9-2化学平衡(第一轮复习教案)

§9-2 化学平衡高考目标要求1、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判断2、初步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关计算3、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及简单应用一、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1、化学平衡研究的内容:可逆反应的规律 ①反应进行的程度②外界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 温馨提醒:可逆反应和互逆反应有区别,可逆反应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既能正向进行又能逆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如:N 2(g) + 3H 2(g)2NH 3(g) 可逆 ;互逆反应是指在不同反应条件下进行的两个互为逆向的化学反应,如:H 2 + O 2 点燃2H 2O 、 2H 2O电解2H 2↑+ O 2↑ 互逆。

2、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3、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化学平衡状态如果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正反应和可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含量(浓度、物质的量、百分组成等)不再发生变化(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量一定)这时的状态就是化学平衡状态。

4、化学平衡的特点 :逆、等、动、定、变、同 (1)逆 —— 反应过程可逆(2)等 —— 反应速率相等 v 正=v 逆 (3)动 —— 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4)定 —— 反应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浓度、物质的量、百分组成等)一定(不再改变) (5)变 ——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vi(反应从正向开始达到平衡)vi(反应从逆向开始达到平衡)(6)同 —— 外界条件相同,反应不论是正向开始还是逆向开始,都会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平衡只与条件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5、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标志)(两者具其一即可) 标志一:等 ——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v 正=v 逆标志二:定 体系各组成含量(浓度、物质的量、百分组成等)一定,不再改变 6、等效化学平衡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无论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相同。

如下图示:上述图示中,我们就说:状态Ⅰ、状态Ⅱ、状态Ⅲ等效 (状态Ⅰ、状态Ⅱ、状态Ⅲ是等效状态) 。

一轮复习人教四大平衡常数张

一轮复习人教四大平衡常数张

(1)对于一元弱酸 HA:


HA H +A ,电离常数 +
以 NH +H O 水电离出的H+数目与OH-数目相等。 +

4
2
c(H )·c(A ) M A 的饱和 答案 ×10-12 < 增大 (2)10 一级水解产生的OH-对二级水解有抑制作用
mn

表 K = K = NH ·H O+H 为例 一轮复习人教四大平衡常a数课件张
解析 (1)由题中表格可知,H2C2O4、HC2O- 4 、NH3·H2O 的电离常数大小为 H2C2O4 >HC2O- 4 >NH3·H2O,故草酸铵溶液显酸性。(2)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 HOOC—COOH+2e-===HOOC—CHO+H2O。(3)①加入酒精是为了降低草酸钠的 溶解度,便于晶体析出。②二者反应后溶质为草酸氢钠,因为溶液显酸性,所以 HC2O- 4 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则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Na+)>c(HC2O4-)>c(H+)> c(C2O24-)>c(OH-)。 答案 (1)< (2)2H++HOOC—COOH+2e-===HOOC—CHO+H2O (3)①降低草酸钠的溶解度,便于晶体析出 ②c(Na+)>c(HC2O- 4 )>c(H+)>c(C2O24-)>c(OH-)
m n+
h
(2)对于一元弱碱 BOH:BOH K =c (M )· 注意平衡体系中同种离子的浓度是同一个浓度,当两个量相加或相减时,若相差100倍+以上,要舍弃小s的p 等一些基本的近似处理能力。 +
式 B +OH ,电离常数 c(H ) c (A ) c(H )·c(NH ·H O) 在在一一定 定温条度件下下,达当到盐电类离水平解衡反时应,达弱到电+化解学质平电衡离时形,成-生的成各物种浓离度子幂的之浓积度与的反乘应积物与浓溶度液幂中之未积电的离比的值分是 子一的n个浓常度数之m,比-这是个一常个数常就数是,该这反个应常的数盐称类为水电解离平常衡数常数 + 3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讲炼《化学平衡》含答案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讲炼《化学平衡》含答案

一轮复习精讲精炼(化学平衡)一、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的判断最终归为两点:各组分物质的量或者物质的量浓度不变;V正=V逆需要注意:A(s)⇌B(g)+2C(g)的类型;注意恒温恒压情况练习:1.[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2019联考]在1L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N2O5,发生反应:反应1: N2O5 (g)==N2O4(g)+1/2 O2(g) △H=+28.4kJ·mol-1反应2: N2O4(g)⇌2NO2(g) △H=-56.9kJ・mol-1现有下列情况: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②气体压强保持不变;③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④C(NO2)/C(N2O4)保持不变;⑤O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⑥v正(N2O4):v逆a(NO2)=1:2。

能表明反应2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①②③⑤B. 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②③④⑤ 答案:B2、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断勒夏特列原理:对着干;干不过。

注意溶液稀释问题。

练习:1、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里,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在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入1mol稀有气体氦(He),平衡将不移动B.充入A、B、C各1mol,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将A、B、C各物质的量都减半,C的百分含量不变D.加入一定量的A气体达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答案:C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N2(g)+CO2(g) ΔH=﹣373.2 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答案:B3、化学平衡的图像当反应物按照系数比进行投料时,生成物的体积分数最大注意:图像上的点是否为平衡时的点练习:1、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 +B(g)⇌xC(g)符合图中(Ⅰ)所示关系,φ(C)表示C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由此判断,对图象(Ⅱ)说法不正确的是()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B.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C.p3>p4,Y轴表示B的转化率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答案:B2、燃煤脱硫可减少SO2尾气的排放,燃煤脱硫技术受到各界科研人员的关注.一种燃煤脱硫技术的原理是:CaO(s)+3CO(g)+SO2(g)?CaS(s)+3CO2(g)△H=-394.0kJ/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不同温度下起始CO物质的量与平衡时体系中CO2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所示(T表示温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T1比T2高B. b点SO2转化率最高C. b点后曲线下降是因CO体积分数升高D.减小压强可提高CO、SO2转化率答案:C3、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min)D.30min~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答案:C二、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1、三段式计算练习: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成果实现了甲烷高效生产乙烯,甲烷在催化作用下脱氢,在气相中经自由基偶联反应生成乙烯,如图所示。

高考专题:化学平衡常数第二课时课件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高考专题:化学平衡常数第二课时课件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真题再现
1.(2019·海南,14)由γ-羟基丁酸生成γ-丁内酯的反应如下:
在298 K下,γ-羟基丁酸水溶液的初始浓度为0.180 mol·L-1,测得γ-丁内酯的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t/min 21
50
80 100 120 160 220 ∞
c/mol· 0.024 0.050 0.071 0.081 0.090 0.104 0.116 0.132
反应为吸热反应,提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 B项符合题意; 增加环戊烯浓度,能提高I2(g)的平衡转化率,但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C项不符合题意; 增加I2(g)的浓度,能提高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D项符合题意。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21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反应方向的判断
第二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 高三化学组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3.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根据题目新信息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高考母题示例】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
起起始始:戊c0 烯a的物质c0的a 量为x,00 列出0三0 段式:
第21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反应方向的判断
(p根1()N据平O上衡2)述常=p实数总验K×可结x用(果N反O判2应断)]体。,系还中原(气Cgo)体O物(s质)+为分C压o(s表I)的示2(倾,g向)即=是K=表C=O达_式__中__用_H平2(衡(g填分)“+大压于代2”替或H平“小I衡(于g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例如:
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
起始: a a 一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

2019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度积常数(Ksp)及其应用.doc

2019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度积常数(Ksp)及其应用.doc

溶度积常数(K P)及其应用•、考纲要求: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理解溶度积( Kp)的含义,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二、考点归纳1.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一一溶度积(1) 溶度积(Ks P):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幕的乘积。

(2) 表达式:对于沉淀溶解平衡:MmNn(s) n+(aq)+nNm m(M n(n(N m-(aq), Ksp= c)c )o(3) 意义: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4) 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温度下,它是一个常数,只受影响,不受溶液中物质浓度的影响。

2. 溶度积规则(1) 离子积(Qc):__________________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幕的乘积,女口Mg(OH) 2溶液中Qc=(2) 溶度业则:Qc—Ksp——溶液不饱和,无沉淀析出。

Qc 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Qc 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三、 考点练: 【高考回顾一】1. [2015新课标1卷28题节选】c CI2. [2016新课标1卷27题节选】-)开始沉淀时,溶液中'I-为I 、CI 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 AgNCH 溶液,—10 。

已知 Ksp(AgCI) =1.8x 10, K sp (Agl) =8.5x 当 AgCI-1710o⑶ 右•化学分析中米用 K2CQ4为指不剂,以AgNO3标f 隹浴液滴定洛液中CI利用 Ag"与 CrO红色沉淀,指示到达滴定终点。

当溶液中 c(Ag +)为mol L-1,此时溶液中 Cl 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 c(CrO £等于 4-51.0x 10mol-L 2-4生成砖/)时,溶液中 mol 丄o (已知 Ag 2CrO 4> AgCI 的 K P (2)上述浓缩液中弓-12 /o) 分别为2.0 X 10 和2.0 X 103・[2017新课标1卷27题节选】(5) 若“滤液②”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常数一轮复习课
考纲要求
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教学目标
巩固化学平衡常数的基础知识,提升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从而推广到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拓宽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方乘积
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方乘积的比
2.符号 K
3.表达式 mA (g) +nB (g) pC(g)+qD (g)
K=
【问题1】 K 值的大小说明反应进行的限度,K 值与反应限度的关系? 【学生分析】
(B)(A)(D)(C)n q c c c c ••m p
【结论】平衡常数K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试判断下列反应倾向
1化学反应
2NO(g)N 2(g)+O2(g) K1=1×1030
2H 2(g)+O2(g) 2H2O(g) K2=2×1081
2CO 2(g) 2CO(g)+O2K3=4×10-92
则常温下,NO、H2O、CO2化合物分解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小结:依据平衡常数不仅可以判断正反应的倾向,也可以判断逆反应的倾向
【思维拓展】
2.电离平衡
HF H+ + F- Ka=3.5×10-4
CH 3COOH CH3COO- + H+Ka=1.8×10-5
HClO H+ + ClO-Ka=3.0×10-8
【学生活动】通过以上电离平衡常数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问题2】平衡常数表达式是用平衡浓度来表示,K与反应过程某时刻的浓度大小关系?
【分析】
【练1】(08年广东化学改编)已知Ag 2SO 4的K W 为2.0×10-3,将适量Ag 2SO 4固体溶于100 mL 水中至刚好饱和,(饱和Ag 2SO 4溶液中c (Ag +)=0.034 mol·L -1)。

若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ol·L -1 Na 2SO 4 溶液,判断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
【问题3】K 只是温度的函数,K 与温度的关系? 依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分析,得出。

【练2】已知:CO 2(g)+H 2(g) CO(g)+H 2O(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
变化如下表:
t ℃ 700 800 850 1000 1200 K
2.6
1.7
1.0
0.9
0.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正向反应是 反应(选填:放热、吸热)。

K=
C (C)
p
C (D) q

C (A) m C (B)
n

Q=
C (C)
p
C (D) q

C (A)
m C (B)
n

Q
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V (正) > V (逆) 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V (正) = V (逆)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V (正) < V (逆)
1.若升高温度,K 值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2.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Ka 、 Kb 、Kw 均增大
3.难溶物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所以升高温度一般Ksp 增大
(2)若达平衡后降温,则平衡向移动,CO2转化率正反应速率(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3)在850o C发生上述反应,以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容器中,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选填A B C D)。

小结: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比较反应进行的限度
2、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方向
3、判断可逆反应的反应热
4、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平衡浓度及反应物的转化率
【提升训练】(2010浙江卷)26. (15分)已知:
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数:K a(CH3COOH)=5
⨯,K a(HSCN)
1.810-
=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 ap(CaF2)=10

1.510-
②25℃时,3
⨯mol·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
2.010-
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旬问题:图2 (1)25℃时,将2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图2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c(SCN-)(填“>”、“<”或“=”)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
由。

(3)-3
4.010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mol·L-1HF溶液与-4
4.010
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