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20创新设计一轮复习化学_人教版核心素养提升29四大平衡常数
2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四大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课件22张[可修改版ppt]
(2)已知:Mg(OH)2(s) Mg2+(aq)+2OH-(aq),某温度下 Ksp =c(Mg2+)·c2(OH-)=2×10-11。若该温度下某 MgSO4 溶液里 c(Mg2+)=0.002 mol·L-1,如果要生成 Mg(OH)2 沉淀,应调整 溶 液 pH , 使 c(OH - ) 大 于 ________ ; 该 温 度 下 电 离 常 数 Kb(NH3·H2O)=2×10-5,在 0.2 L 的 0.002 mol·L-1MgSO4 溶 液中加入等体积的 0.1 mol·L-1的氨水溶液,则________(填“有” 或“无”)Mg(OH)2 沉淀生成。
(2)已知常温下 CN-的水解常数 Kh=1.61×10-5。 ①含等物质的量浓度 HCN、NaCN 的混合溶液显____________ (填“酸”“碱”或“中”)性,c(CN-)________c(HCN)。溶液 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将 c mol·L-1 的盐酸与 0.62 mol·L-1 的 KCN 等体积混合 后恰好得到中性溶液,则 c=________。
2.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与对应酸根的水解平衡常数存在某种
定量关系。
(1)常温下,H2SO3 的电离常数 Ka1=1.0×10-2、Ka2=1.0×10-7。
①NaHSO3 的水解平衡常数 Kh=______,其溶液 pH______(填
“>”“<”或“=”)7;若向 NaHSO3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I2,则溶
[突破策略]
1.四大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符号 适用体系
2020版化学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教通用版讲义: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第3讲和答案
第3讲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020·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核心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解决问题。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的转化率,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
能运用模型(Q c与K 的关系)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频数:★★★难度:★★☆)名师课堂导语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是高考必考点,主要考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计算;特别是通过平衡压强来表示平衡常数和计算转化率是近几年高考重点,复习时应加以关注。
1.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K=c p(C)·c q(D)c m(A)·c n(B)。
(3)实例(g)(1)纯液体、纯固体物质或稀溶液中水的浓度均不写,但是水蒸气的浓度要写。
在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2)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为平衡时的浓度,其书写形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4)意义及影响因素①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通常K>105可认为反应彻底,K<10-5认为反应不能发生。
②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③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5)应用①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②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2020高考化学冲刺核心素养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Ka、Kh、Kw、Ksp)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核心素养微专题四大平衡常数(K a、K h、K w、K sp)的综合应用1.四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常数符号适用体系影响因素表达式水的离子积常数Kw任意水溶液温度升高,Kw增大Kw=c(OH-)·c(H+)电离常数酸K a弱酸溶液升温,K值增大HA H++A-,电离常数K a= 碱K b弱碱溶液BOH B++OH-,电离常数K b=盐的水解常数Kh盐溶液升温,K h值增大A-+H2OOH-+HA,水解常数K h=溶度积常数Ksp难溶电解质溶液升温,大多数K sp值增大M m A n的饱和溶液:K sp=c m(M n+)·c n(A m-)2.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1)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Qc与K的关系平衡移动方向溶解平衡Qc>K逆向沉淀生成Qc=K不移动饱和溶液Qc<K正向不饱和溶液(2)常数间的关系。
①K h=②K h=(3)判断离子浓度比值的大小变化。
如将NH3·H2O溶液加水稀释,c(OH-)减小,由于电离平衡常数为,此值不变,故的值增大。
(4)利用四大平衡常数进行有关计算。
【典例】(2019·武汉模拟)(1)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____(填“Ⅰ”或“Ⅱ”)。
②V1和V2的关系:V1________V2(填“>”“=”或“<”)。
(2)25 ℃时,a mol·L-1的醋酸与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呈中性,则醋酸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_。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审题流程】明确意义作判断,紧扣关系解计算【解析】(1)①醋酸为弱酸,盐酸为强酸,等浓度时醋酸的pH大,曲线Ⅱ为滴定盐酸曲线,曲线Ⅰ为滴定醋酸曲线,答案填Ⅰ;②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醋酸钠溶液显碱性,要使溶液pH=7,需要醋酸稍过量,而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所以。
2024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
⇌pC(g)+qD(g)的任意状态,浓度商
Q=
(C)· (D)
(A)·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Q<K,反应向
。
正 反应方向进行;
Q=K,反应处于 平衡 状态;
Q>K,反应向 逆
反应方向进行。
②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
为 吸热反应
ρ=
,ρ不变,V不变,则m(气)也不变,说明达到平衡,②可以作为平衡的标志。
各气体的浓度和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③和④可以作为
平衡的标志。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
衡状态都存在这一关系,故⑤不一定是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n mol B断键反
应,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同时p mol C断键反应,说明反应逆向进行,正、逆反应
(4)平衡常数与反应方程式的关系
①在相同温度下,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即K正
=
1
。
逆
②方程式乘以某个化学计量数x,则平衡常数变为原来的x次方。
③两方程式相加得总方程式,则总方程式的平衡常数等于两分方程式平衡常
数的乘积,即K总=K1·K2。
(5)应用
①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或向何方向进行。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
。
③计算转化率:利用平衡常数计算转化率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温度不变时,平衡
常数不变列方程求解。
④计算相关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变为其倒数;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
2019-2020学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9四大平衡常数
专题3-3 四大平衡常数的重要应用【考纲要求】1.了解四大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表示。
2.掌握四大平衡常数的运用及计算3.通过各平衡常数的计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四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化学平衡常数(K) 电离常数(K a、K b) 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 sp)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常数一定温度下,水或稀的水溶液中c(OH-)与c(H+)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一常数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c p C·c q Dc m A·c n B(1)对于一元弱酸HA:HA H++A-,电离常数K a=c H+·c A-c HA(2)对于一元弱碱BOH:BOH B++OH-,电离常数K b=c B+·c OH-c BOHK W=c(OH-)·c(H+)M m A n的饱和溶液:K sp=c m(M n+)·c n(A m-)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值增大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增大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二、化学平衡常数常考题型1.求解平衡常数。
2.由平衡常数计算初始(或平衡)浓度。
3.计算转化率(或产率)。
4.应用平衡常数K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或放热、吸热等情况)。
5.平衡常数大小的比较。
对策从基础的地方入手,如速率计算、“三阶段式”的运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计算转化率等,这些都与化学平衡常数密不可分(严格讲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也是化学平衡,只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特定类型的反应而已),要在练习中多反思,提高应试能力。
2020_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解化学平衡pdf
2020-2021年新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解《化学平衡》【知识梳理】一、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浓度、含量保持保持一定而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的特点:(1)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υ正=υ逆≠0)。
υ正=υ逆≠0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本质。
(2)定:条件不变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百分组成保持不变(或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含量保持一定)。
这是判断体系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特征。
(3)变:任何化学平衡状态均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
影响平衡的外界条件改变,平衡状态即被破坏,发生平衡移动。
温馨提示:①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物)。
②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对于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开始(只投入反应物),还是从逆反应开始(只投入生成物),或从正逆反应开始(同时投入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达到v(正)=v(逆)状态。
3.化学平衡的标志(1)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最根本标志是υ(正)=υ(逆)。
运用速率标志要注意: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若一个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是分别用两种不同物质表示时,则当这两者的速率之比应等于这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时才标志着化学平衡了。
(2)υ(正)=υ(逆)其必然结果是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所以,各组分的浓度或含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也一定标志着化学平衡了。
(3)如果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整个反应体系的物理参数,如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以及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和密度等肯定都要保持定值,不会再随时间而改变。
但反过来,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物理参数若保持不变的可逆反应,不一定就达到了化学平衡,要作具体分析。
如:aA(g)+bB(g)Cc(g)+dD(g) ,若a+b=c+d , 由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始终不发生改变,使反应体系的总压、平均分子量等参量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这种情况下这些物理参量不能作为化学平衡态的标志。
2020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学科素养专项提升8 四大平衡常数(共16张PPT)
只与温度有关, 只与难溶电解质
升高温度,KW 的性质和温度有
增大
关
(八) 四大平衡常数
典例诠释
-11-
2.应用 (1)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Qc 与 K 的关系 Qc>K Qc=K Qc<K
平衡移动方向 逆向 不移动 正向
(2)平衡常数间的关系。
①Kh=������������Wa ②Kh=������������Wb
溶解平衡 沉淀生成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八) 四大平衡常数
典例诠释
-12-
(3)判断离子浓度比值的大小变化,如将 NH3·H2O 溶液加水稀 释,c(OH-)减小,由于电离平衡常数为������(������N(NHH4+3)··���H���(2O���H���)-),此值不变,故
������(NH4+) 的值增大。
(八) 四大平衡常数
典例诠释
(八) 四大平衡 常数
(八) 四大平衡常数
典例诠释
核心素养的认知与形成 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四大平衡常数,明确化学平衡常数运 用于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问 题时,则分别称为电离常数、水解常数及溶度积常数,建立认知模 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进行有关各平衡常数的应用和求 算。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 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 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A )
-)
达 pC(g)+qD(g), (2)对于一元弱
式 在一定温度下 碱 BOH:
达到平衡时: BOH
KW= c(OH-)·c(H +)
人教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 化学反应的调控
N(g)
P(g)+
Q(g)
初始浓度
(mol ·L -1 )
4
a
0
0
转化浓度
(mol ·L -1 )
2
2
2
2
平衡浓度
(mol ·L -1 )
2
a-2
2
2
2mol ·L -1
M 的转化率=4mol ·L -1 ×100%=50%
0.6×0.6
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K=0.4×1.8
=
2×2
2×(-2)
①Kp含义:在化学平衡体系中,用各气体物质的分压代替浓度,计算出的平
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
②计算方法:第一步,用“三段式”法计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
物质的量浓度;第二步,计算各气体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第三
步,根据分压计算公式,求出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
×该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第四步,根据压强平衡常数计算公
1
SO2(g)+2O2(g)的
1
K'=50 。(
2SO3(g)的 K=50,那么该温度下 SO3(g)
× )
(5)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K 增大。( × )
2.反应 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为 K1;反应 HI(g)
1
1
H2(g)+2I2(g)
2
的平衡常数为 K2(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则 K1、
1
H
2(g)+ I2(g)的平衡常
2
2
知识点2
平衡转化率及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
知识筛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PPT(新高考人教版)第41讲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
2.已知在100 kPa、298.15 K时,石灰石发生分解反应: CaCO3(s)===CaO(s)+CO2(g) ΔH=+178.3 kJ·mol-1 ΔS=+160.4 J·mol-1·K-1,则 (1)该反应_不__能___(填“能”或“不能”)正向自发进行。
可简单总结为“正逆相等,变量不变”。
易错辨析
△ 1.反应 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CO2+H2O===2NaHCO3 互为可
逆反应( × ) 2.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百分含量相等( × )
3.在 1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 2NO2(g),当容器中气体的颜色保持
3.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ΔG=ΔH-TΔS ΔG<0时,反应 能 自发进行; ΔG=0时,反应处于 平衡 状态; ΔG>0时,反应 不能自发进行。
易错辨析
1.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 2.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 × )
3.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判
不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 4.对于反应 H2(g)+I2(g) 2HI(g),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5.恒温恒容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当 SO3 的生成速率与 SO2 的
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 6.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N2 和 3 mol H2 充分反应,生成 2 mol NH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养说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考生:“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平衡常数是定量研究可逆过程平衡移动的重要手段,有关各平衡常数的应用和求算是高考常考知识点,在理解上一定抓住,各平衡常数都只与电解质本身和温度有关,而与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1.四大平衡常数对比电离常数(K a、K 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 sp)盐类的水解常数(K h)概念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常数一定温度下,水或稀的水溶液中c(OH-)与c(H+)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一个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当盐类水解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盐类水解平衡常数表达式(1)对于一元弱酸HA:HA H++A-,电离常数K a=c(H+)·c(A-)c(HA)(2)对于一元弱碱BOH:BOH B++OH-,电离常数K b=c(B+)·c(OH -)c(BOH)K w=c(OH-)·c(H+)M m A n的饱和溶液:K sp=c m(M n+)·c n(A m-)以NH+4+H2O NH3·H2O+H+为例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值增大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增大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盐的水解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K 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四大常数”间的两大等式关系(1)K W、K a(K b)、K sp、K h之间的关系①一元弱酸强碱盐:K h=K W/K a;②一元弱碱强酸盐:K h=K W/K b;③多元弱碱强酸盐,如氯化铁:Fe3+(aq)+3H2O(l)Fe(OH)3(s)+3H+(aq)K h=c3(H+)/c(Fe3+)。
将(K W)3=c3(H+)×c3(OH-)与K sp=c(Fe3+)×c3(OH-)两式相除,消去c3(OH-)可得K h=(K W)3/K sp。
(2)M(OH)n悬浊液中K sp、K w、pH间关系,M(OH)n(s)M n+(aq)+n OH-(aq)K sp=c(M n+)·c n(OH-)=c(OH-)n·cn(OH-)=c n+1(OH-)n=1n(K w10-pH)n+1。
[题型专练]1.(2018·银川模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温度时的混合溶液中c (H +)=K w mol·L -1,说明该溶液呈中性(K w 为该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B.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2mol·L -1的溶液中:Na +、Ba 2+、HCO -3、Cl -可以大量共存C.已知K sp (AgCl)=1.56×10-10,K sp (Ag 2CrO 4)=9.0×10-12,向含有Cl -、CrO 2-4且浓度均为0.010 mol·L -1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 ·L -1的AgNO 3溶液时,CrO 2-4先产生沉淀D.常温下pH =7的CH 3COOH 和NaOH 混合溶液中,c (Na +)>c (CH 3COO -) 解析 该混合溶液中c (H +)=K W mol·L -1,可得c 2(H +)=K W =c (H +)·c (OH -), c (H +)=c (OH -),则溶液呈中性,A 正确;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2mol·L -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 +或OH -,HCO -3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析出沉淀时,AgCl 溶液中c (Ag +)=K sp (AgCl )c (Cl -)=1.56×10-100.01mol·L-1=1.56×10-8mol·L -1,Ag 2CrO 4溶液中c (Ag+)=K sp (Ag 2CrO 4)c (CrO 2-4)=9.0×10-120.01mol·L -1=3×10-5mol·L -1,所需c (Ag +)越小,则先生成沉淀,两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Cl -、CrO 2-4,即Cl -先产生沉淀,C 错误;D.常温下pH =7的CH 3COOH 和NaOH 混合溶液中,c (H +)=c (OH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 (Na +)= c (CH 3COO -),D 错误。
答案 A2.室温下,H 2SO 3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1.0×10-2、K a2=1.0×10-7。
(1)该温度下NaHSO 3的水解平衡常数K h =________,NaHSO 3溶液的pH________(填“>”、“<”或“=”)7;若向NaHSO 3溶液中加入少量I 2,则溶液中c (H 2SO 3)c (HSO -3)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1 mol/L Na 2SO 3溶液的pH =________,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SO 2-3的K h1>K 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K a1=c (HSO -3)·c (H +)c (H 2SO 3),由HSO -3+H 2OH 2SO 3+OH -,K h =c (H 2SO 3)·c (OH -)c (HSO -3)=c (H 2SO 3)·c (OH -)·c (H +)c (HSO -3)·c (H +)=K wK a1=1.0×10-12<K a2,这说明HSO -3的电离能力强于水解能力,故溶液显酸性,pH <7;当加入少量I 2时,+4价的硫元素被氧化,溶液中有硫酸(强酸)生成,导致溶液的酸性增强,c (H +)增大,c (OH -)减小,但因温度不变,故K h 不变,则c (H 2SO 3)c (HSO -3)增大。
(2)同理可求出K h1=K wK a2=1.0×10-7,Na 2SO 3溶液的碱性主要由SO 2-3的一级水解决定,设溶液中c (OH -)=x mol/L ,则c (HSO -3)≈x mol/L 、c (SO 2-3)=0.1 mol/L -xmol/L ≈0.1 mol/L ,利用水解平衡常数易求出x =1.0×10-4 mol/L ,pH =10。
一级水解产生的OH -对二级水解有抑制作用,导致二级水解程度降低。
答案 (1)1.0×10-12 < 增大(2)10 一级水解产生的OH -对二级水解有抑制作用3.(2018·湖北联考)已知K 、K a 、K w 、K h 、K sp 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盐的水解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1)有关上述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双选;填选项字母)。
a.它们都能反映一定条件下对应变化进行的程度 b.它们的大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常温下,CH 3COOH 在水中的K a 大于在饱和CH 3COONa 溶液中的K ad.一定温度下,在CH 3COONa 溶液中,K w =K a ·K h(2)25 ℃时,将a mol·L -1的氨水与0.01 mol·L -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NH +4)=c (Cl -),则溶液显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 b =________。
(3)25 ℃时,H 2SO 3HSO -3+H +的电离常数K a =1×10-2mol·L -1,则该温度下pH =3、c (HSO -3)=0.1 mol·L -1的NaHSO 3溶液中c (H 2SO 3)=________。
(4)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反应有 FeO(s)+CO(g)Fe(s)+CO 2(g) ΔH <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已知1 100 ℃时,K =0.25,则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________;在该温度下,若测得高炉中c (CO 2)=0.020 mol·L -1,c (CO)=0.1 mol·L -1,则此时反应速率是v 正________v 逆(填“>”“<”或“=”)。
(5)已知常温下Fe(OH)3和Mg(OH)2的K sp 分别为8.0×10-38、1.0×10-11,向浓度均为0.1 mol·L -1的FeCl 3、Mg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液,要使Fe 3+完全沉淀而Mg 2+不沉淀,应该调节溶液pH 的范围是________。
(已知lg 2=0.3,离子浓度低于10-5mol·L -1时认为沉淀完全)解析 (1)对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b 选项错误;温度不变,CH 3COOH 的电离常数不变,c 选项错误。
(2)根据电荷守恒得c (H +)+c (NH +4)=c (Cl -)+c (OH -),因为c (NH +4)=c (Cl -),所以 c (H +)=c (OH -),故溶液显中性。
K b =c (NH +4)·c (OH -)c (NH 3·H 2O )=5×10-3×10-70.5a -5×10-3=10-9a -0.01。
(3)由K a =c (H +)·c (HSO -3)c (H 2SO 3),代入数据得c (H 2SO 3)=0.01 mol·L -1。
(4)根据方程式可得K =c (CO 2)c (CO );设开始时c (CO)=a mol·L -1,平衡时c (CO 2)=b mol·L -1,则b a -b=0.25,得a =5b ,则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b a =b5b ×100%=20%;Q c =c (CO 2)c (CO )=0.20<0.25,故v 正>v 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