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效果评估与收视率应用
电视节目传播效果评估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电视节目传播效果评估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作者:陆地来源:《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09期【摘要】电视节目传播效果评估系统是节目价格价值评估的重要一环。
科学的节目传播效果评估系统应将收视率与满意度(或欣赏度)评估相统一、把节目播出的收视效果和节目播出的社会传播效果相统一,兼顾节目的覆盖率、市场份额和占有率以及广告创收等经济效益指标,并与主持人竞争力等后续节目品牌开发内容相结合。
【关键词】电视节目;传播效果;评估系统;指标;构建;应用电视的传播效果是指电视节目播出期间和播出后在观众或社会中引起的反应。
这种反应包括传播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电视节目传播效果评估是节目价格和价值体现的关键环节,因而,也最引人注目。
节目传播效果评估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要采取量化的收视率调查与定性的满意度调查二元并行的方式;另一方面,要为节目价值链的完善和品牌评估打下良好基础。
一、电视节目传播效果评估系统指标的选择依据评估是对某项活动的一种连续不断的监测和判断。
节目评估就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对特定节目的传播效果持续地采集数据和不断监测并做出相应判断与行动的过程。
电视节目传播效果评估包括播中评估与播后评估两个阶段。
因此,电视节目传播效果评估系统的指标选择应当能够体现两个阶段的传播效果。
(一)播中评估。
所谓播中评估,就是节目播出开始到播出结束之间对节目播出质量和播出效果所作的监测和判断。
电视节目播出评估最早只是技术监测评估,继而扩大到政治效果评估和广告效果评估,日益向着多元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不少业内人士把节目的传播效果直接等同于节目的收视率,这也是近几年“收视率主义”甚嚣尘上的最大原因。
事实上,节目从进入市场流通和播出环节的那一刻起,传播已经开始了。
或者说,节目的传播效果不是播出全部结束后才会产生和可以测量,而是从节目播出的第一秒和第一个镜头就开始了。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在构建节目传播效果评估系统指标的时候,把节目的播中评估作为一个重要的阶段来进行考察。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用收视率分析电视媒体竞争态势与策略(ppt 49)
节目分析与评价
• 节目竞争力分析与评价(1)
– 市场份额(横比) – 频道贡献率(纵比)
频 高 道 贡 献 率 低
II
I
III
低
IV 高
市场份额
节目分析与评价
• 节目竞争力分析与评价:CCTV1各节目
25
20
综艺大观
CChn%
15
新闻联播
10
新闻调查
5
实话实说 现在播报 晚间新闻
0 0
社会经纬 音乐电视城 世界报道
为您服务
50
对话
地球故事 金土地
频道定位、组合与竞争
• 频道的节目类型组合
频道 >> 南方电视经济频道 (%V) Duration 24.6 5.0 0.0 (%V) Min 0.0 12.0 0.0 南方电视综艺频道 (%V) Duration 0.1 4.0 1.3 (%V) Min 0.3 16.2 0.2 南方电视都市频道 (%V) Duration 0.1 6.3 0.0 (%V) Min 0.1 30.3 0.0 南方电视影视频道 (%V) Duration 32.9 15.7 0.0 (%V) Min 0.4 17.0 0.0 类别
– 内涵的延伸:从信息的接受者延伸到商品的 购买和使用者
• 受众:信息和商品的消费者 • “总和受众”
收视率分析的方法-方法论问题
• 对受众电视媒介消费的研究
– 媒介内容是产品 – 按照产品营销的观点经营节目和频道 – 产品市场现状的研究
• 谁是目标消费者(目标受众) • 消费的量怎样(收视量) • 重复消费的可能性(观众忠诚)
25
30
35
40
45
媒介术语解析及评估标准
• 占有率(%)= =
收看某节目的人
﹡ 100%
某一时段打开电视机的观众
收视率 开机率
﹡ 100%
占有率(Shr%)
• 占有率主要是衡量某节目观众所占的份额,能够 反映一档节目/频道在电视市场中的竞争力,表明 节目/频道对当时市场现实受众的争夺能力
例如: 不同时段节目收视率、占有率对比
40 30 20 10 0
收视率(%)=
收看某节目的人 电视总人口
﹡ 100%
收视率(Rating)
• 收视率考察特定时段收看某一频道或某一节目的 人数在总体推及人口中的比例。该指标考察的实 际上是特定时段(节目)长度上收看人数和收看 时长的均匀分布
• 当受众被锁定为总体推及人口的一部分时(如414岁的儿童),收视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目标 观众收视率
收视率(Rating)
收视率的意义在于其背后所代表的收视人口, 因此不同电视市场的收视率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中央台 某电视节目
收视率
地方台 某电视节目
收视率
开机率(HUT)
• 定义:指在某一时段内,所有打开电视机 的观众数量占总体的百分比
﹡ 某一时段打开电视机的观众
• 开机率=
100%
电视总人口(11.15亿)
• 千人成本=
点成本 推及人口
• 例: 6月份28000/5.58/11150=0.45 1月份28000/6.75/11150=0.37
收视点成本(CPRP)
• 定义:每收视点的平均成本,即每得到一个收视 百分点所需要花费的成本,也称为每毛评点成本 或每点成本。
收视点成本=
广告价格/成本 总接触人次/总收视点
• 定义:在特定时段内,收看某一频道(或节目) 的不重复的观众人数占观众总数的百分比,默认 到达条件一般是至少收看了1分钟。
新闻传播效果分析报告
新闻传播效果分析报告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传播的影响力日益显著。
新闻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其传播效果直接关系到社会舆论的引导、公众认知的形成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为了深入探究新闻传播的效果,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新闻传播效果的定义与分类新闻传播效果,简单来说,是指新闻信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传递给受众后,在受众身上所引起的反应和产生的影响。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新闻传播效果分为不同的类型。
从认知层面来看,新闻传播效果表现为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知晓、理解和记忆。
例如,一则关于科学新发现的新闻,能够让受众了解到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
从情感层面而言,新闻可以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比如,关于自然灾害中受灾群众的报道,可能会唤起受众的同情和怜悯之心。
在行为层面,新闻传播效果体现在受众因受到新闻的影响而采取的实际行动上。
例如,有关环保的新闻报道可能促使受众更加注重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二、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1、新闻内容的质量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深度是决定其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真实准确的新闻能够赢得受众的信任,及时的报道能够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而有深度的分析则能够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本质。
2、传播渠道的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受众群体。
传统的报纸、电视,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其传播范围、传播速度和互动性都有所差异。
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能够使新闻更有效地到达目标受众。
3、受众的个体差异受众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新闻的接受和反应。
例如,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而老年人则可能更依赖于电视和报纸。
4、新闻的呈现方式包括标题的吸引力、语言的表达、图片和视频的运用等。
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多媒体元素能够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三、新闻传播效果的评估指标1、收视率/点击率对于电视新闻和网络新闻来说,收视率和点击率是衡量传播效果的直接指标。
电视媒体影响力的评估方法
电视媒体影响力的评估方法评估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是了解其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估方法:1. 收视率评估:收视率是衡量电视节目或频道受众数量的指标。
通过测量观众收看该节目或频道的比例,可以评估其受欢迎程度和市场份额。
收视率评估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进行,例如尼尔森公司,他们会通过数据采集和样本统计来估计实际观众数量。
2. 社交媒体分析:随着社交媒体的流行,人们在平台上讨论和分享电视节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通过监测社交媒体上与电视节目相关的话题、标签和评论数量,可以评估观众对该节目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分析这些评论的情感倾向,可以了解观众对节目的喜好程度。
3. 媒体曝光度评估:评估电视节目或频道在其他媒体中的出现频率和程度。
例如,通过测量在新闻报道、广告宣传和网络媒体等渠道中提到该节目或频道的次数,可以评估其在公众视野中的曝光度。
较高的曝光度意味着更多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从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影响力。
4. 专家评价和观众反馈:邀请专家评论电视节目或频道的内容和质量,以及观众的反馈和评分。
专家的观点和评价往往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可以提供有关节目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参考。
同时,观众的反馈可以直接反映他们对节目的喜好、观点和鉴赏力。
5. 广告和赞助商反馈:通过与广告商和赞助商的合作和交流,了解他们选择在哪些节目或频道进行广告宣传和赞助的原因。
广告商和赞助商通常会考虑节目的吸引力、受众调性和品牌价值等因素,因此他们的反馈可以提供关于电视媒体影响力的重要信息。
综上所述,评估电视媒体影响力的方法包括收视率评估、社交媒体分析、媒体曝光度评估、专家评价和观众反馈,以及广告和赞助商反馈。
结合以上方法的结果,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评估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对于媒体从业者、广告商和观众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了解自身和竞争对手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可以指导节目制作和调整节目策略。
电视媒体评估、广告效果评估-RP保证,通俗、精辟、易懂
评价TV媒体的标准对观众而言,是什么是好频道?好看,不是在广告中插播节目的,就是好频道。
之所以说最宝贵的智慧来自人民群众,是非常有道理的。
看似简单的评价标准,其实包含了评价电视媒体的四个重要方面:制作实力、收视及相关指标、节目编排、广告品质。
其中制作实力和广告品质是软性实力,节目编排是科学化的安排,是构架而非数据,而收视及相关指标是最终的量化指标——它也能侧面反映软性实力、构架。
收视及相关指标在广告市场蓬勃发展、媒介理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高速进化的过程。
这体现在评估指标的精细化、多元化上。
从10多年前,央视索福瑞开始着手建设这样的理论,到4A公司以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姿态将西方体系引入,再到国内广告公司不甘寂寞的结合国情,异化、完善并丰富了评价标准,加之各类频道贡献鲜活的现象级案例,于是我和在座各位有幸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可以窥见这门科学的轮廓。
最近相亲节目盛行,我从相亲的角度来和大家探讨这样一个科学,这样一个评判体系。
先说收视率,收视率是什么?一个字:人。
简单说,就是有多少人看你这个频道,这些人占总电视人口的比重是多少。
加一个舶来词:收视,加一个数学概念:率,对于外语不好数学不好的朋友就被唬到了,以为多高深。
收视率之于频道,如同外貌之于人。
相亲第一眼,这人或面相不善,或呲牙咧嘴,必然印象大打折扣。
那大家评判一个人是否属于美貌系列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都觉得丹唇外朗,皓齿内鲜,剑眉星目,典型帅哥。
但是到非洲南部地区,中国帅哥被认定为怪胎的几率比较大。
审美不同,帅哥不同;因此,到底收视率多高算高呢,有没有统一标准?先告诉大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原因是收视率本身就并非是一个唯一性指标,他有很多更不好惹的同伙。
在冬季东北地区的晚间,北风凛冽,天寒地冻,东北人民也不是北极熊,不敢顶着暴风雪到处乱窜。
于是就只好在家里炕上看电视,这样看电视的人就多了——就是所谓的开机率就高了,那相对的,看你频道的人就提高了,电视人口基数不变,看电视的人多了,收视率就提高了。
广电传播效果评估
广电传播效果评估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广电传播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渠道,其效果评估至关重要。
广电传播涵盖了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影响着广大受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有效的传播效果评估不仅能够帮助广电机构了解节目和内容的影响力,还能为后续的策划、制作和播出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以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高传播效果。
广电传播效果评估的指标多种多样。
首先是收视率和收听率,这是最直观反映观众和听众数量的指标。
通过专业的调查机构和技术手段,获取特定时间段内收看或收听某一节目或频道的人数或比例。
然而,仅仅依靠收视率和收听率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它无法准确反映受众的参与度和情感反应。
受众满意度是另一个关键指标。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在线评论、社交媒体反馈等方式收集。
了解受众对于节目内容、形式、主持人表现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能够深入洞察传播效果。
比如,一档新闻节目是否及时、准确地传递了重要信息;一部电视剧是否情节引人入胜、演员表演出色;一档综艺节目是否充满趣味和互动性。
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也是评估的重要方面。
广电媒体作为权威的信息来源,其传播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可靠。
如果在传播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误导性信息,不仅会影响传播效果,还可能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例如,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对于事实的核实和准确描述至关重要。
在评估广电传播效果时,还需要考虑其对社会舆论和文化的影响。
优秀的广电节目能够引导积极的社会舆论,弘扬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比如,一些公益广告能够唤起公众对于环保、关爱弱势群体等问题的关注,从而推动社会的改变。
同时,广电传播也在传承和弘扬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文化类节目,能够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播的覆盖面和到达率也是评估的要点。
不同的广电节目在不同的地区、年龄段、性别、职业等群体中的传播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节目在不同受众中的影响力,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
媒体调查与数据应用
媒体调查与数据应用
面向广告的收视率应用
§ 刻划目标市场 § 制定媒介策略 § 优化媒介计划 § 广告买后评估 § 广告传播价值分析
媒体调查与数据应用
刻划目标市场
§ 了解媒体市场环境
– 观众收视、频道收视、节目收视、时段收视 – 市场构成:投放的角度、收视的角度
§ 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
– 目标观众的确定 – 目标观众收视率的比较分析 – 目标观众与媒体目标确定
– 约20分钟一个板块
2002.11.15
媒体调查与数据应用 CSM2002
收视率与节目板块设计
§ 《幸运52》分钟收视率走势
– 约15分钟一个板块
2002.11.16
媒体调查与数据应用 CSM2002
节目竞争力分析
§ 节目竞争力分析与评价(1)
– 市场份额(横比) – 频道贡献率(纵比)
频高
道 贡 献
节目竞争力分析
§ 节目竞争力分析与评价:CCTV2各节目
媒体调查与数据应用
电视节目评价
§ 电视节目产品竞争力评价
– 到达率vs.忠实度
§ 电视节目市场竞争力评价
– 市场份额vs.频道贡献率
§ 电视节目观众竞争力评价
– 收视率vs.观众满意度
媒体调查与数据道的观众构成
媒体调查与数据应用
单个节目分析
§ 平均收视率/最高收视率:以CCTV-1《现在 播报》为例
美国911事件
媒体调查与数据应用
单个节目分析
§ 目标观众收视率:以CCTV-1《现 在播报》为例
媒体调查与数据应用
单个节目分析
§ 市场份额(横比),频道贡献率
(纵比):以CCTV-1《现在播报》
电视媒体收视率分析报告
电视媒体收视率分析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重要途径之一。
收视率作为评估电视媒体节目受众数量的指标,对于电视台和广告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最近一段时间的电视媒体收视率进行分析,以帮助电视台和广告商制定更有效的运营策略。
一、收视率概况收视率是衡量电视媒体受众规模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各大电视频道的收视率各不相同。
调查显示,A频道在本月的平均收视率为20%,位居第一;而B频道和C频道的平均收视率分别为15%和10%。
二、收视率高峰时段为了更好地了解受众习惯和喜好,我们对不同时间段的收视率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上述三个频道中,晚间20:00-22:00是收视率最高的时段。
其中,A频道在该时段的平均收视率为30%,高于B频道的27%和C频道的25%。
这表明夜间的黄金时段是各大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关键时刻。
三、不同节目类型的收视率电视媒体的节目类型种类繁多,如综艺、新闻、剧集等。
为了分析不同节目类型的收视情况,我们对近期的数据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在A频道的节目中,综艺类节目的收视率最高,占比达到35%,剧集和新闻类节目的收视率分别为30%和25%。
而在B频道和C频道中,综艺类节目同样是受众喜爱的首选,分别占比25%和20%。
四、不同人群的收视率受众的收视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A频道中,男性观众的收视率为50%,高于女性观众的40%。
而B频道和C频道则相反,女性观众的收视率分别为55%和60%,高于男性观众的45%和40%。
这一结果表明,在选题和推广策略上,电视媒体可以根据不同频道的特点来针对性地吸引目标受众。
五、收视率与广告投放效果的关系最后,我们将收视率与广告投放效果进行了关联分析。
数据显示,A频道收视率最高,因此广告在该频道的投放效果相比其他频道更好。
同时,在晚间20:00-22:00这一高峰时段的广告投放也能够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
电视剧的收视率分析与评估
电视剧的收视率分析与评估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和媒体多样化的时代,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形式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电视剧的收视率是衡量其受众关注度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电视剧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电视剧的收视率进行分析与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收视率的概念。
收视率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观众收看某一电视节目的比例。
一般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反映了该电视节目受众的规模。
收视率通过调查问卷、电视收视调查仪等方式进行收集和计算,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电视剧收视率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演员阵容和制作团队,这直接关系到观众对剧集的认可度和吸引力。
其次是剧情和故事内容,一个扣人心弦的剧情会吸引更多的观众。
此外,播出时间和电视台等因素也会对收视率产生一定影响。
最后,社会文化因素和口碑传播等也会对电视剧的收视率有所影响。
对于电视剧收视率的分析与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首先是历史收视率分析,通过对该电视剧历史收视率的统计和对比,可以了解电视剧在观众心目中的接受程度和受欢迎程度。
其次是目标观众群体的分析,不同电视剧的目标观众群体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目标观众群体的特点、需求和偏好进行调查和分析。
接着是市场环境的分析,包括同一时间段其他电视剧的竞争情况、观众选择的多样性和社会热点等因素的考虑。
最后是网络口碑的分析,通过对网络上观众的评论和评价进行搜集和分析,可以了解电视剧在网络上的口碑和影响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电视剧的收视率进行评估和总结。
如果电视剧的收视率较高且稳定,那么可以认为该电视剧在观众中具有很高的人气和认可度,对于电视台和广告商来说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相反,如果电视剧的收视率较低,可能需要对剧情、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此外,在评估收视率时,还需要考虑到收视率的地域性和群体差异性等因素,以更全面和准确地评估电视剧的收视情况。
最后,根据电视剧的收视率分析与评估结果,我们可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广电节目播出效果评估
广电节目播出效果评估在当今丰富多彩的媒体环境中,广电节目作为重要的信息和娱乐传播渠道,其播出效果的评估显得至关重要。
评估广电节目播出效果不仅能够帮助节目制作方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以便对节目进行优化和改进,还能为广播电视机构的决策提供依据,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节目质量和收视率。
要评估广电节目播出效果,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的指标。
收视率无疑是最为常见和直观的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在特定时间段内观看该节目的观众数量占总观众数量的比例。
然而,单纯依靠收视率并不能全面反映节目效果,因为收视率无法体现观众对节目的喜爱程度、参与度以及节目对观众的影响深度。
观众满意度是另一个关键指标。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在线评论、社交媒体反馈等方式收集。
了解观众对节目内容、形式、主持人表现等方面的评价,能够更深入地洞察节目在观众心中的地位。
比如,观众是否觉得节目有趣、有教育意义、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等。
节目内容质量也是评估的重要方面。
包括节目的主题是否新颖、有价值,信息是否准确、丰富,情节是否紧凑、吸引人,以及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
例如,一部纪录片如果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展现历史事件,或者一档综艺节目能够推出独特的游戏环节和嘉宾互动,往往能吸引更多观众。
对于新闻类节目,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权威性至关重要。
评估时需要考察新闻来源是否可靠,报道是否客观公正,是否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
而对于娱乐节目,娱乐性、趣味性和观赏性则是重点。
比如,歌舞类节目中演员的表演水平、舞台效果的呈现等都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
除了以上这些方面,还需要考虑节目对社会的影响。
一档优秀的广电节目不仅能够娱乐观众,还能够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比如一些公益节目能够唤起公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评估方法也多种多样。
传统的问卷调查可以直接获取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但存在样本量有限、回复可能不真实等问题。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在线评论和社交媒体分析成为了重要的评估手段。
电视媒体市场的收视率调查
电视媒体市场的收视率调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媒体行业的迅猛壮大,电视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针对电视媒体市场的收视率调查,对于媒体机构和广告商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视媒体市场的收视率调查的意义、方法和挑战,并探讨其对媒体市场的影响。
一、调查意义收视率是衡量节目受欢迎程度和广告价值的重要指标。
电视媒体市场的收视率调查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
首先,调查结果可以为媒体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节目策划和调整方案。
通过了解不同观众群体的收视偏好,媒体机构可以开发出更加受欢迎的节目,提升观众黏性,同时也提高广告商的满意度。
其次,调查结果可以为广告商提供决策依据。
广告商通常会选择在收视率较高的节目中投放广告,以获得更大的品牌曝光度和营销效果。
准确的收视率数据可以帮助广告商做出明智的投放决策,以达到最佳的市场推广效果。
最后,调查结果对于评估电视媒体市场的竞争格局和行业发展趋势也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收视率数据,可以了解不同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态势,为媒体机构和广告商提供有益的市场情报,帮助其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市场战略。
二、调查方法在电视媒体市场的收视率调查中,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测量仪器法、问卷调查法和电视机监测法。
测量仪器法是通过在选定的样本家庭中安装收视率测量仪,对电视机的开关状态和观看频道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传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记录观众的观看行为,但是需要大量的样本家庭参与,并且安装、维护和数据传输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问卷调查法则是通过发放问卷,询问观众的观看习惯和喜好,通过统计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观众的主观评价和观看反馈,但是结果可能会受到个体记忆和主观偏见的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考量。
电视机监测法是通过在一定数量的电视机上安装电视监测设备,对广播内容进行录制和分析,从而得出观众收视率的数据。
这种方法既可以获取到真实的观众收视行为数据,又可以避免测量仪器法中的样本选择问题,但是对于节目持续时间较短和广告插播较频繁的情况,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中央电视台媒体评估
跨界合作将成为未来媒体评估的重要方向,通过整合 不同领域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评估指标
收视率、网络点击率、口碑评 价、市场占有率等。
网络点击率
该剧在网络上的点击率也非常 高,表明观众对该剧的喜爱和 追捧。
市场占有率
该剧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 额,对于电视台和制片方来说 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
05
媒体评估的未来发展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评估挑战
媒体形态多样化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这 给媒体评估带来了新的挑战。
人工智能在媒体内容生产、传播 和评估中的应用,提高了评估的 效率和准确性。
云计算
云计算为媒体数据的存储、处理 和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有助 于实现实时评估和动态监测。
未来媒体评估的趋势和展望
个性化与精准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评估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与精准 化,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动态监测与实时反馈
未来媒体评估将实现动态监测与实时反馈,以便及时 调整和优化媒体内容与形式。
03
主持人表现
主持人的表现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其形象气 质、语言表达和现场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得到
了好评。
05
04
节目内容质量
该新闻节目内容丰富,涉及国内外政 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且报道深入 ,分析透彻,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06
广告收入
该新闻节目的广告收入较高,表明广告主对该 节目的认可和信任。
案例二:某综艺节目的评估
监测竞争对手
通过媒体评估,可以了解竞 争对手的市场表现和传播策 略,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竞 争。
媒体评估的方法
收视率数据在电视媒体经营中的作用及应用
收视率数据在电视媒体经营中的作用及应用收视率数据在电视媒体经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应用。
收视率是指电视节目在一定时间内观众收看的数量统计数据。
以下是收视率数据在电视媒体经营中的作用与应用的一些例子:1. 决策依据:收视率数据可以为电视媒体经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通过对不同节目及时段的收视率数据进行分析,电视台可以了解哪些节目和时段受到观众欢迎,从而决定是否延续或调整该节目或时段,以提高收视率。
2. 广告定价:电视媒体经营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广告。
收视率数据可以帮助电视台确定广告定价策略。
收视率高的节目或时段通常意味着更多的观众,因此电视台可以据此向潜在广告客户展示其节目受众的规模,从而将广告售出的价格定得更高。
3. 节目改善:通过对收视率的监测,电视台可以了解观众对不同节目的喜好和评价。
在不同观众群体中,收视率的变化可以帮助电视台了解观众的口味和喜好,从而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吸引更多观众,提高收视率。
4. 新节目策划:收视率数据也对电视台策划新节目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了解观众的收视趋势,电视台可以确定观众喜欢的题材、类型和形式,从而策划出更符合观众口味的新节目,提高其收视率。
5. 节目竞争力分析:电视媒体经营中常常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收视率数据进行分析,电视台可以了解到自身节目的竞争力。
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收视率比较,电视台可以了解观众对不同节目的选择偏好,以及竞争对手的节目所具备的吸引力,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应对竞争。
总之,收视率数据在电视媒体经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应用。
它不仅可以为电视台提供决策依据,帮助确定广告定价和节目改善的方向,还可以指导新节目的策划,并分析节目竞争力,从而帮助电视台提高收视率和经营效益。
接上文,继续探讨收视率数据在电视媒体经营中的作用及应用。
6. 节目定位:收视率数据可以帮助电视媒体确定节目的定位。
通过对不同节目的收视率进行分析,了解观众所喜欢的类型、内容和形式,从而制定相应的节目定位策略。
0收视率指标体系及应用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
主要内容
• 收视分析指标体系简介
• 收视分析主要指标解析 • 收视分析几组主要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收视分析指标体系
收视分析指标关系图
平均暴露频次 观众重叠率 流入\流出净值
千人成本
接触度
覆盖率
平均到达率
有效到达率
边际到达率
时段贡献 人均接触分钟数
累计接触度 = 接触度(000)
载体 载体
平均暴露频次(OTS)
• 在广告排期或载体计划中每条插播被观 众平均收看的次数
平均暴露频次 =
累积接触度(000) 到达率(000)
平均暴露频次经常用于广告投放计划传播深度的 评估
毛评点(GRP)
• 即总收视点(Gross Rating Point),指 在广告媒介计划中,特定时期内某一广 告数次插播的收视率之和
收视率与到达率
• 概念:收视率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段里,收看某一特定 频道或某一特定节目的人口占总体推及人口的百分比; 到达率则是指在特定的时段内,接触过(收看过)某一 频道(节目)的不重复的观众人数或其占观众总人数的 百分比 • 区别与联系
– 收视率既要考查观众的规模(人数),也要考查每个观众 的收视时长,而到达率只关注收视观众的规模(人数), 因此,对于一个时段(节目)而言,无论观众的收视时长 如何,到达率只关心观众是否“接触”到了这个时段(节 目) – 到达率是有条件设定的,收看多长时间才被视为“到达”, 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定。一般地,到达率的条件被设 定为“收看过1分钟以上” – 从数值上看,相同时段/频道/节目的收视率的值始终是小于 或等于相应的到达率的。这是因为,收视率实际上是一个 “平均”的概念,是指在时段(节目)播出的长度内,平 均每一最小时间单位(通常为1分钟)上的观众有多少;而 到达率是一个“累计”的概念,它反映的是在时段(节目) 播出长度内,至少收看过1分钟(视到达率设定条件而定) 的观众人数有多少。
电视媒体影响力的评估方法
电视媒体影响力的评估方法电视媒体影响力的评估方法是通过多种因素综合评估来衡量其对社会、观众和市场的影响程度。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评估方法:1. 收视率评估:收视率是衡量节目在特定时间段内观众观看人数的指标。
高收视率通常意味着节目受到更多观众的欢迎,从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媒体公司会定期发布收视率数据,以便评估自己的节目表现。
2. 话题热度评估: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新闻报道等渠道分析节目在公众中的讨论程度。
当一个节目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时,它通常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3. 品牌价值评估:评估电视媒体对品牌建设的影响力。
电视广告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并让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形成积极印象。
通过测量品牌的知名度、消费者认可度等指标来评估电视媒体对品牌的影响程度。
4. 新闻报道评估:评估电视新闻对社会舆论引导的能力。
当电视媒体报道的新闻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时,它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会相应增加。
可根据新闻报道的影响范围、转载率、引起政府、企业或大众的关注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估。
5. 专家意见评估: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对电视节目进行评估,从内容、质量、影响力等角度给出评价。
他们可以通过对节目的研究和分析,给出专业的观点和建议。
6. 市场份额评估:通过对电视媒体在广告市场或媒体市场中的市场份额进行评估。
市场份额反映了电视媒体在相关市场的竞争地位和影响力。
7. 社会调查评估:通过针对观众的调查问卷、焦点小组等方式,了解他们对电视媒体的看法和观点。
调查结果可以反映电视媒体对观众的影响程度。
以上方法都是评估电视媒体影响力的常用方法,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可以相对客观地评估电视媒体对社会、观众和市场的影响程度。
电视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它不仅塑造了公众的信息观念和价值观,还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评估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人们采用了多种评估方法。
首先,收视率是评估电视媒体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过衡量观众观看特定节目的数量及比例,收视率反映了节目的受欢迎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Page / 12
电视收视率指标和调查方法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电视收视评估指标
媒介评估
观众收视率/ 市场份额 观众构成 / 观众集中度 等
50
40
电视总收视率% 广播电视总收听率%
30
20
10
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0: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3:00 1:00
Page / 24
大学以上
1
0
到达率
指在特定时段内的符合到达条件的接触总人数(000)或占 总体电视推及人口的比例(%)。
默认到达条件一般是“至少收看了1分钟”。
到达率是一个时间上的纵向累积指标,它考察特定时间段内观众收看 某一频道或栏目(或某一广告计划所能覆盖)的丌重复的人数多少 (或比例),反映了接触的受众规模和传播的广泛性。
观众集中度:谁更爱看
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参照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以此来反映目标观众 对特定频道(节目)的收视倾向性,回答“谁更爱看这个频道(节目)” 的问题。
观众集中度 收视率% =
目标观众
收视率%
*100
参照观众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Page / 9
媒介评估不媒介特性
媒介效果的常用考虑因素丼例
接触多少人 —— 广度 (到达率) 平均每人接触多少次 —— 深度 (接触频次) 在多长时间内接触到消费者——速度 消费者如何接触媒介—— 密切度 是否有众多广告拥挤—— 干扰度 媒介在消费者/社会的影响力——力度
市场占有率(Shr%)=
收视率% 收Βιβλιοθήκη 率%某频道*100
所有频道
该指标考察的是收看某一频道(节目)的人数占当时所有收看电视 的人数(总收视观众)的比例,值越大,表明该频道(节目)在该 时段的市场竞争力越强。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硬件:声音/影象/文字等,吸引力(感官)
软件:媒介形象,说服力(心理) 不其他媒介的比较优势和互补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Page / 10
媒介特性 丼例
电视和广播的接触时间互补
早晨和晚上,形成了广播和电视接触受众的互补格局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Page / 2
广告效果评估及测量方法
效果层面 播出 执行效果 收看 媒介效果 影响 传播效果 测量指标
关于广告本身 有没有(按量)出现? 是否播出计划的版本 画面、声音质量 是否整条出现
Page / 22
观众构成 丼例
65岁以上, 13 55-64岁, 8 4-14岁, 3 15-24岁, 11
25-34岁, 15
某节目观众主体是中等学历、 35-54岁的人群。
45-54 岁, 24
35-44 岁, 26
高中, 36
大学以上, 5
未受过正规 教育, 6
小学, 12
初中, 40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Page / 23
错误
正确回忆 广告内容
真正认知!
没有看过 广告画面
没有认知!
提示广告内容(画面)
看过广告 画面
“画面”认知,但是品牉未认知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Page / 5
传播效果——应用丼例
带来有用的信息
6 5 4 3 2 1 0
与项调查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Page / 3
广告传播效果评估的功能
媒介执行保障 正确完整播出(错漏播率) 指定位置 (广告环境,前后节目等)
* 效益和效果 (efficiency & effectiveness)
媒介目标达成
媒介成本控制
CPRP GRPs 媒体折扣 有效到达率和频次 影响广告传播效果的诸多因素: 其他优惠和利益 (节目相关性,目标受众集中度等)节目相关性/投放期安排(调研期) •
电视广告媒介效果评估及收视率调查应用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
宣讲人:陈晓洲 日期:2010-09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今天的分享内容……
广告传播效果评估概述
电视广告媒介效果的主要评估体系:电视收视率
收视效果评估的常用指标 收视率调查方法介绍 广告收视率及广告收视效果 科学理解收视率指标在广告效果评估中的作用
Page / 18
收视份额不收视率的差别
收视率的分母是所有观众,无论看电视不否 收视份额的分母是所考察时段内看了电视的观众 收视份额大于等于收视率 收视率反映的是观众收视总量问题,表明“蛋糕有多大?” 收视份额反映的是观众对频道(和节目)的收视竞争问题, 表明“蛋糕怎样分?”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流入\流出净值
千人成本 时段贡献
接触度
覆盖率
平均到达率
有效到达率
边际到达率
人均接触分钟数 时段频道贡献 收视率
到达率
忠实度
平均忠实度
市场份额(占有率)
观众构成
目标观众集中度
毛评点
时段指数
收视点成本
SOV/SOS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Page / 15
收视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特定时段(节目),平均每分钟的收视人数(千人) (000)或平均每 分钟的收视人数占指定目标推及人口总体的百分比 (%)。
收视人数 (‘000) 收视率% = 100 % X 相应推及人口 (‘000)
频道节目收视率:考察的该频道 / 节目的收看人数在所 有调查人口中的比例,值越大,表明该频道(节目)在 该时段的收视量越多。
成就感/金钱观/消费观/品牉观/时尚感/科技感/家庭观等
媒介接触/消费购物/休闲娱乐/交友/饮食 / 健康等
品牌产品使用特征 -用什么
使用者-竞品使用者/重度者-轻度消费者/现有-潜在用户/忠诚-游离 等
媒介目标:媒介调查中可区分/可分析的受众
例如: 行业公有媒介调研中,通常丌包括受众健康状况的信息 / 收视 率调查丌包括受众产品使用信息。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Page / 21
观众构成
观众构成:谁在看
观众构成=特定观众收视(000) / 参照观众收视(000))*100% 考察的是特定频道(或时段/节目)的收视观众结构,回答了“谁在看该 频道(节目)”的问题。
Page / 17
收视率要区分总体和目标人群
总体:总收视率
目标人群:
按地区细分 按人口属性细分:年龄、性别等 按社会属性细分:文化程度、收入、群体 按内容细分:频道、节目 按时段细分:各个丌同时段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电影院
票房(观影人次)等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Page / 8
丌同媒体媒体的定性考虑 丼例
娱乐性 电视剧 周报 主动、投入 电影院 杂志
广播
被动、丌投入
户外
日报、晚报
互联网 短信 电视新闻
资料性
来源:某广告公司
• 广告诉求和创意表达 • 产品(品牌)的现状 媒介效果对广告传播效果的贡献 对广告效果的贡献:回忆率、信息记忆理解、广告(产品)偏好、购买促迚等 • 消费者对产品的“投入”程度 对品牉效果的贡献:知名度、偏好度、购买意愿、品牉形象等 • 竞争环境/其他营销方式的作用 对销售效果的个贡献:占有率,销售量等 各市场的消费者反馈 • • 等等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
Page / 11
受众特点
消费者分类常用方法丼例
人口统计特征 - 职业特征 - 是谁
性别/年龄/收入/教育/居住地等
做什么的 什么样人 怎样生活
职业/职位/领域/单位性质/等
心理态度特征 - 生活行为特征 -
比较选择势必借助可量化的评估指标(定量)
和非量化考虑因素(定性) 。
引领受众研究 沟通传媒价值
Media Industry's Preferred Research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