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人杰地灵诵江西》教学设计
四年级《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
四年级《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感受江西的美丽与魅力。
2. 通过学习江西的名人故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江西的自然风光:庐山、井冈山、婺源、景德镇等。
2. 江西的人文景观:滕王阁、白鹿洞书院、庐山抗战纪念馆等。
3. 江西的名人故事:汤显祖、杨洪基、傅抱石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让学生通过学习江西的名人故事,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2. 让学生通过学习江西的名人故事,深入理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讲述江西的名人故事。
2. 朗诵法:让学生朗诵与江西相关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江西的了解和感受。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人杰地灵诵江西》2. 课件: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资源:江西的名人故事的资料、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江西的了解和感受。
2. 教学新课:讲解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感受江西的美丽与魅力。
3. 学习江西的名人故事: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江西的名人故事,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4. 朗诵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与江西相关的诗歌或散文进行朗诵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诵技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江西的了解和感受。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让学生选择一首与江西相关的诗歌或散文进行朗诵,录下视频,下节课分享。
九、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人杰地灵诵江西一年级教案
人杰地灵诵江西一年级教案教案标题:人杰地灵诵江西一年级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江西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江西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介绍。
2. 江西的名胜古迹和文化传统。
3.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关于江西的海报或PPT。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地图或图片引入江西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江西位于中国的哪个地方。
2. 引导学生讨论江西的气候、地形等特点。
内容展示(15分钟):1. 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江西的名胜古迹,如庐山、井冈山等。
2. 介绍江西的文化传统,如赣剧、精美的陶瓷等。
阅读活动(15分钟):1. 分发关于江西的短文或阅读材料给学生。
2. 学生个别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3. 教师辅导学生正确发音和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汇。
口语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江西的名胜古迹或文化传统进行口头介绍。
2. 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扩展口语表达能力。
项目制作(20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关于江西的海报或PPT。
2. 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江西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和文化传统等内容,设计并制作PPT或海报。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江西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了解更多关于江西的知识。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口语练习和项目制作中的表现。
2. 学生对江西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阅读理解能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有关江西的书籍或资料,进一步了解江西的历史和文化。
2. 组织学生参观有关江西的展览或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
教案撰写的过程中,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适应。
一年级人杰地灵教案
一年级人杰地灵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人杰地灵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物形象描写的基本要素;2. 培养学生对优秀人物的敬仰和模仿意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学会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2. 学生能够从真实生活中寻找人杰地灵的榜样;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索、表达对人杰地灵的理解。
教具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设备;2. 活动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3. 学生的绘画用具。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设备,呈现一组具有不同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的人物图片,并请学生观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他们。
- 引导学生发现人物描述时常用的词汇和形容词,如高矮、胖瘦、开朗等。
- 通过提问,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2. 学习(15分钟)- 分发活动卡片,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卡片上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进行小组讨论和描述。
- 引导学生注意描述中的关键词和具体事例,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 鼓励学生尝试寻找身边的人杰地灵榜样,并记录下来。
3. 运用(20分钟)- 让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是人杰地灵的榜样人物,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 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展示这个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并附上简短的描述。
- 在小组内让学生相互欣赏、互相评价,并让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作品。
4. 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归纳总结出描写人物形象的关键要素和方法,并记录在黑板上。
- 向学生强调人杰地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鼓励他们向优秀人物学习和向榜样致敬。
5. 作业布置(5分钟)- 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选取一个人杰地灵的榜样人物,在课后进行深入了解,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进行真实拜访,采访身边的人杰地灵,了解他们的故事和价值观,并用文字或影像形式进行表达和分享。
2. 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的人杰地灵展览,向校内外展示他们所了解的伟人、英雄及平凡人的事迹和影响。
五年级上册《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了解江西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和杰出人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江西的特色和文化底蕴。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江西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和杰出人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江西的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朗读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4.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江西的风景名胜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江西的历史文化和杰出人物,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
3. 讨论交流(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关注江西的历史文化和杰出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 朗读练习(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人杰地灵诵江西_《人杰地灵诵江西》的编写思路与特色
人杰地灵诵江西_《人杰地灵诵江西》的编写思路与特色人杰地灵诵江西_《人杰地灵诵江西》的编写思路与特色为全面规划和指导全省地方课程的建设,加强对地方课程的整合力度,控制地方课程用书的分量和数量,有效减轻学生负担,江西省教育厅于2021年组织编写了一套江西省义务教育地方教材《人杰地灵诵江西》。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1根据同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地方课程管理指南》,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互配合,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的课程体系。
2依据江两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江两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加强省情教育,帮助全省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增强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从而树立建设家乡的历史责任感,3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其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体验,拓展认知领域和探索领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塑造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4体现开放性、时代性、地方性、实效性的特点,为江两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因地制宜,增强教材的地方适应性,形成江两特色,使地方课程切实成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有效地提升我省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材的主要内容和课时安排全套教材分别适用于1~9年级,共9册。
由省情教育和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要开展且已基本稳定的专题教育组成,分成8个模块,即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民族教育、江西自然、江西文化、江西社会、江西经济等,各模块内容按学生认知水平安排到各年级中,同一模块内容呈螺旋递进式。
根据国家《几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地方与学校课程各占总课程的9.51%、8.78%。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规定地方课程约600课时,学校课程约300课时。
人杰地灵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人杰地灵诵江西》的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什么都是新鲜和好奇的。
对小学校园及小学生活等都是从头开始,安全意识缺乏,自理能力差,友好相处及对家乡的热爱方面都有待培养。
二、本期总体目标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
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三、实施措施1、结合学生特点,结合实践活动进行教学。
2、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
3、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
4、增强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情境的开放性。
5、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教学内容的表达应避免成人。
第一课《高高兴兴进校园》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做个好学生;知道老师爱我们,我们要爱老师,培养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的习惯。
2、能安静地听老师讲课,听懂老师提出的问题。
3、学会说“老师早”“老师好”;学会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你是那个学校的学生”等问题,能作自我介绍。
一、启发谈话。
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们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
你们高兴吗?(鼓励学生大胆站起来说。
)二、我是一年级小学生了。
1、现在老师教你们学会说一句话。
(跟着说)“我是一年级小学生。
”2、跟老师念儿歌。
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点头对我笑,背上我的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
这首儿歌可配上简单的动作,边念边做,作为课中操。
三、看见老师要问好。
1、指导看图,听录音。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师”翘舌音)(2)丁丁和冬冬是有礼貌的孩子。
五年级上册《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第一章:江西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概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江西的历史沿革,了解江西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1. 江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
2. 江西的历史沿革及重要事件。
教学难点:1. 江西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的描述。
2. 江西历史事件的解读与理解。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江西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江西在地图上的位置。
2. 讲解江西的地形地貌,通过图片、模型等展示江西的地形特点,如丘陵、盆地、河流等。
3. 介绍江西的气候特点,如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等。
4. 回顾江西的历史沿革,讲解江西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如赣南起义、秋收起义等。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地图和资料,深入了解江西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概览。
第二章:江西的自然景观与旅游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西的自然景观,感受江西的自然美。
2. 使学生掌握江西的旅游资源,激发学生对江西旅游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江西的自然景观及特点。
2. 江西的旅游资源及特色。
教学难点:1. 江西自然景观的描述及特点的把握。
2. 江西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色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2.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旅游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展示江西的美丽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江西的自然景观,如庐山、井冈山、三清山等,引导学生感受江西的自然美。
3. 介绍江西的旅游资源,如南昌、赣州、上饶等,展示江西的特色旅游项目。
4. 组织学生讨论江西旅游的发展前景,鼓励学生为江西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议。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资料和实际情况,深入了解江西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第三章:江西的文化遗产与民俗风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西的文化遗产,感受江西的历史底蕴。
四年级《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
四年级《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江西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江西之美。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表达对江西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江西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简介2. 江西著名景点、特色美食介绍3. 江西诗词、散文作品选读4. 创作练习:以江西为题材,进行诗歌或散文创作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江西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江西之美。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表达对江西的感受。
2. 创作练习:以江西为题材,进行诗歌或散文创作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江西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著名景点和特色美食。
2. 示例法:朗读江西诗词、散文作品,让学生感受江西之美。
3. 创作练习:分组进行诗歌或散文创作,相互交流、欣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更好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评价七、教学准备八、教学过程九、作业布置十、课程延伸十一、教学反思十二、学生作品展示十三、学生评价十四、家长沟通十五、课程总结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通过学生的创作练习、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江西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活跃度和合作意识,以评价教学效果。
七、教学准备1. 收集江西的历史文化资料、著名景点和特色美食图片。
2. 挑选江西诗词、散文作品,准备朗读。
3. 准备创作练习纸张、文具等。
4. 划分小组,便于课堂讨论和作品展示。
八、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江西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江西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江西的历史文化底蕴、著名景点和特色美食。
3. 朗读:朗读江西诗词、散文作品,让学生感受江西之美。
4. 创作练习:布置创作任务,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或散文创作。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更好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人杰地灵江西 教案
四年级上册《人杰地灵诵江西》教学设计
调节烦恼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有了烦恼怎么办?
2、学习如何调节情绪,做一个快乐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如何调节情绪。
教学方法:情景再现法,故事启迪法
教学准备:搜集关于鼓励自己的名人名言,或相关的故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请一位同学读第一课启迪窗的故事后问:小明很烦恼,该怎么办才好?
2、学生回答。
师导入:在日常和工作、生活、学习中,人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感到很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怎么样调节情绪呢?
二、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
1、学生默读第一课智慧泉的内容,说说有哪些方法?
2、学生回答,再说说你自己还有什么好方法。
3、指名读活动场中的帮一帮,说说在面对嘲笑、失败、作业难题、别人说闲话等烦恼时该怎么处理?
4、生回答后师再问:你自己遇到过什么事让你烦恼?你是怎么解决的?
5、分小组说说自己的烦恼,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解决建议。
6、阅读瞭望台,说说这个小故事给你的启示。
四、师小结,当我们烦恼时,我们该怎么办?生回答。
板书:
写日记
积极暗示
烦恼找人谈谈
鼓励自己
放松一下
真诚待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杰地灵诵江西九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杰地灵诵江西九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人杰地灵诵江西九江引言:地理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本教案将以江西九江市为例,通过诵读以及实地观察等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九江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景观以及地方文化,增强他们对九江的认知,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活动目标:1. 了解江西九江的自然地理特征;2. 了解江西九江的人文景观和地方文化;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2. 地理教科书和相关资料;3. 九江市地图;4. 实地观察工具和素材收集工具;5. 学生的手绘地图和个人口袋参考书。
三、活动步骤:步骤一:引入活动(10分钟)教师以诗歌或视频的形式引入九江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九江的兴趣。
步骤二:诵读学习(40分钟)1. 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九江市的短视频,介绍九江市的地理位置、地势、气候特点等。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诵读学习,遴选九江市的相关内容,并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
每个小组选择一两段介绍九江市的篇章,进行诵读和理解。
3. 学生通过诵读的过程,了解九江市的自然地理特征,例如长江、洪泽湖等。
步骤三:地图制作(30分钟)1. 学生使用学校提供的地图或者自己绘制一个简单的九江市地图。
2. 在地图上标注九江市的重要地理特征,例如长江、洪泽湖等。
3. 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地图展示给全班,分享他们所了解九江市的地理特征。
步骤四:实地观察(6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教师陪同,前往九江市的一个特定地点进行实地观察。
地点的选择可以包括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等。
2. 学生应认真观察周围环境,记录他们看到的特征和景观以及人文地标。
3. 学生可以进行素材收集,例如拍照、录音、拾取当地的民俗展示品等。
步骤五:回归课堂(30分钟)1. 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享他们在实地观察中收集到的素材和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人杰地灵诵江西——九江 》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人杰地灵诵江西——九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杰地灵诵江西——九江》是一篇介绍我国江西省九江市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本课通过讲述九江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九江、热爱九江,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图片展示,还有相关的实践活动,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家乡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九江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实践活动充满兴趣,善于观察、思考,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高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九江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对家乡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九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九江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九江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九江的基本情况,准备参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九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九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九江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九江。
一年级人杰地灵颂江西教案
一年级人杰地灵颂江西教案篇一:六年级下册人杰地灵颂江西教案第15 课绿色家园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江西绿色资源的分布。
2. 知道家乡的主要森林资源有哪些。
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了解江西绿色资源的分布。
2、知道家乡的主要森林资源有哪些。
三、教学用具:调查主要绿色资源信息四、教学过程:1、启迪窗江西森林风光。
2、智慧泉江西的森林资源及分布。
3、活动场1. 说说你家乡的主要树木品种有哪些2. 尝试着为你的家乡的设计园林景观。
4、冲浪区1. 开展一次“绿色家园我来创”活动,用行动来创造绿色生活,我要做哪些事情?2. 收集资料,指出农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3. 讨论、选取我们能解决的问题。
5、瞭望塔了解“空气维生素”负离子。
第16 课万年稻米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
2.了解家乡的主要优质大米有哪些。
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了解了解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
2. 了解家乡的主要优质大米有哪些。
三、教学用具:调查水稻主要产区及优质大米品种四、教学过程:1、启迪窗水稻是亚洲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广的农作物之一。
2、智慧泉江西的优质大米的品牌及产地。
3、活动场1.说说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种植水稻。
2.说说哪些国家盛产优质大米。
4、冲浪区1.请列出你所知道的江西省优质大米的品牌及产地?2.请你为家乡的优质稻米设计一幅广告画,并配上广告词。
5、瞭望塔万年稻米习俗。
第17 课丹霞精品——龟峰一、教学目标:1.了解龟峰地理环境。
2.了解龟峰景点有哪些。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龟峰名字由来。
2.了解龟峰景点有哪些三、教学用具:龟峰景区图片和cd。
四、教学过程:1、启迪窗龟峰地理环境及名字由来。
2、智慧泉龟峰的景区构成。
3、活动场了解龟峰“百年道”4、冲浪区1.查一查、问一问、想一想,四声谷为何会出现奇妙的现象?5、瞭望塔老人峰的重量和寿命。
第18课铜都德兴一、教学目标:1.了解德兴的地理环境。
2.了解铜矿的历史由来。
人杰地灵诵江西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主要内容:通过诵读优秀诗歌,让学生了解江西丰富的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江西的热爱和对人杰地灵的向往情感。
适用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了解江西的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对江西的热爱情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材:选取江西优秀的地理诗歌作为教材。
2. PPT或投影仪:准备PPT或投影仪,用于展示诗歌内容及相关图片。
3. 课堂小道具:准备一些小道具,如江西地图、江西特色小吃图片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课堂导入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人杰地灵诵江西”,引发学生对江西的好奇心。
2. 教师请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对江西的印象和了解程度。
3. 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介绍江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以及江西的人杰地灵的特点。
步骤二:诗歌欣赏1. 教师以PPT或投影仪展示江西的地理特点,如江江、湖泊和独特的地貌等。
2. 教师介绍江西优秀的地理诗歌,如《赣江引》、《洪州山景》等,并逐句进行解读。
3. 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诗歌,鼓励学生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江西特色和人杰地灵的魅力。
步骤三:情感培养1.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让学生讨论江西的人杰地灵特点,并进行小组展示。
2. 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江西的文章或诗歌,表达对江西的热爱之情。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赞赏和鼓励。
步骤四:语言表达训练1. 教师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江西地域特色的诗歌进行背诵,并进行朗读训练。
2.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可以是描述江西景色、人物或人杰地灵的主题。
3. 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创作展示,共同欣赏和评价。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江西丰富的人文地理特点,培养了对江西的热爱情感。
通过诵读与创作诗歌的练习,学生提高了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结合自己对江西的了解,选择一种形式,继续创作一首诗歌或短文,表达对江西的向往之情。
一年级《人杰地灵诵江西》教学设计
第九课《随地吐痰危害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懂得随地吐痰是不卫生、不文明的表现。
2.结合图片和讨论,知道有些病菌会通过空气传播疾病,了解随地吐痰传播病菌的危害。
3.逐步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情景再现法,故事启迪法教学准备:挂图、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启迪窗中图片,引导小朋友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使幼儿明白:我们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是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二、学习新课1、学生默读智慧泉的内容,仔细观察图片,说说随地吐痰有哪些危害?2、学生回答,再说说你自己还能想到什么危害。
3、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我们的痰里面,有什么?▲你知道痰里面的病菌是怎样传播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谈谈痰传播疾病的途径。
4、教师小结:生病的病人身体内有很多的病菌,吐出的痰里也村有许多的病菌,这些闼如果被人踩了,就把细菌带到了各个地方;这些痰被太阳晒干了,痰里的病菌会跑道空气中,就会被吸入我们的身体内,传播各种病菌,危害人体的健康。
5、齐读书中的两个要点:随地吐痰不文明痰里有细菌6、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在生病痰多的时候,如何保护他人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使学生明确卫生要求:不能随地吐痰,咳嗽时不要正对他人,并且要用手帕或手捂住嘴巴。
▲如果你有痰呀,怎么办呢?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并得出以下的结论:①吐在垃圾箱中或痰盂里。
②如果附近没有垃圾箱,可以把痰吐在废纸上,等有了垃圾箱再扔进去。
③可以把痰吐在厕所里,用水冲掉。
8、齐读“我会读”中的小诗歌,注意节拍。
7、了解病菌传播的多种途径。
▲你知道哪些疾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呢?(感冒、肺结核等)▲你还知道哪些疾病,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教师举例,如:红眼病——接触传染)三、活动场1、仔细观察“活动场”板块中的图片,说说他们的做法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2、学生观察,说说你的看法。
四年级《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
四年级《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江西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激发学生对江西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江西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江西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江西的了解和印象。
3. 教师讲解江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庐山、井冈山、婺源等。
4.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章:江西的历史名人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江西的历史名人。
2. 培养学生对名人的敬仰之情。
教学内容:1. 介绍江西的历史名人,如陶渊明、文天祥、杨洪基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名人的成就和对江西的贡献。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江西的历史名人,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名人的了解和敬仰之情。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的成就和对江西的贡献,如陶渊明的田园诗、文天祥的忠臣形象等。
4.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三章:江西的民间艺术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江西的民间艺术。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江西的民间艺术,如景德镇瓷器、赣南采茶戏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江西的民间艺术,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喜好。
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民间艺术的美,如景德镇瓷器的细腻工艺、赣南采茶戏的独特表演等。
4.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四章:江西的自然景观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江西的自然景观。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之情。
教学内容:1. 介绍江西的自然景观,如庐山、井冈山、婺源等。
2.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景观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江西的自然景观,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景观的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自然景观的美,如庐山的壮丽、井冈山的红色文化等。
五年级上册《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西的历史文化,感受江西独特的地域特色。
2. 通过学习古诗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江西的历史文化简介2. 选取与江西有关的古诗文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江西的历史文化背景。
2. 学会欣赏和品味古诗文,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1. 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
2.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江西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古诗文。
2.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和品味古诗文,提高文学素养。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案内容需进一步细化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步骤,以供教师参考和实际应用。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江西的历史文化简介和选取的古诗文。
2. 准备与江西有关的古诗文资料,如原文、译文、赏析等。
3. 准备录音设备,用于播放古诗文的朗读音频。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江西的历史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文:让学生朗读古诗文,跟读录音,体会古诗文的韵律美。
3. 赏析古诗文:分析古诗文的意境、主题、表现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口语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文的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朗读能力: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语音语调等。
3. 理解与赏析:评估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程度和赏析能力。
4. 口语表达: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清晰度、逻辑性等。
九、课后作业1. 抄写所学古诗文,加强记忆。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文,进行朗读练习。
3. 结合家庭作业,与家长交流所学内容,分享感悟。
十、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杰地灵诵江西》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西的基本情况和地理特点,激发学生对江西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江西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江西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难点:1. 江西的地形地貌特点。
2. 江西的名人及其贡献。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江西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名人图片等。
2. 参考资料:关于江西的地理、历史、文化等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江西的地图,了解江西的位置和形状。
2. 介绍江西的地形地貌特点,如庐山、井冈山等。
3. 讲解江西的历史和文化,如江西的历史名人、文化遗产等。
4. 引导学生思考江西的地理特点对名人的影响,如江西的山水环境对文学家的创作灵感等。
5.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江西名人及其贡献。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江西的地杰人灵特点。
教学反思:1. 学生对江西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江西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江西名人的认识和对其贡献的理解。
第二章:江西的自然风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江西的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江西的自然风光特点。
2. 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江西的自然风光描述。
2. 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行动。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江西的自然风光景点。
2. 参考资料:关于江西自然风光的介绍。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江西的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感受江西的自然美。
2. 讲解江西的自然风光特点,如庐山的壮丽、井冈山的红色景观等。
3. 引导学生思考江西的自然风光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灵的影响。
4. 讨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5.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江西自然风光景点及原因。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1. 学生对江西的自然风光特点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随地吐痰危害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随地吐痰是不卫生、不文明的表现。
2.结合图片和讨论,知道有些病菌会通过空气传播疾病,了解随地吐痰传播病菌的危害。
3.逐步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随地吐痰的危害,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情景再现法,故事启迪法
教学准备:挂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启迪窗中图片,引导小朋友观察: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使幼儿明白:我们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是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二、学习新课
1、学生默读智慧泉的内容,仔细观察图片,说说随地吐痰有哪些危害?
2、学生回答,再说说你自己还能想到什么危害。
3、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在我们的痰里面,有什么?
▲你知道痰里面的病菌是怎样传播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谈谈痰传播疾病的途径。
4、教师小结:生病的病人身体内有很多的病菌,吐出的痰里也村有许多的病菌,这些闼如果被人踩了,就把细菌带到了各个地方;这些痰被太阳晒干了,痰里的病菌会跑道空气中,就会被吸入我们的身体内,传播各种病菌,危害人体的健康。
5、齐读书中的两个要点:随地吐痰不文明痰里有细菌
6、组织学生讨论:
▲自己在生病痰多的时候,如何保护他人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
使学生明确卫生要求:不能随地吐痰,咳嗽时不要正对他人,并且要用手帕或手捂住嘴巴。
▲如果你有痰呀,怎么办呢?
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并得出以下的结论:
①吐在垃圾箱中或痰盂里。
②如果附近没有垃圾箱,可以把痰吐在废纸上,等有了垃圾箱再扔进去。
③可以把痰吐在厕所里,用水冲掉。
8、齐读“我会读”中的小诗歌,注意节拍。
7、了解病菌传播的多种途径。
▲你知道哪些疾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呢?(感冒、肺结核等)
▲你还知道哪些疾病,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教师举例,如:红眼病——接触传染)
三、活动场
1、仔细观察“活动场”板块中的图片,说说他们的做法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2、学生观察,说说你的看法。
3、结合生活,说说你还看见过哪些随地吐痰的现象。
4、当你遇到“冲浪区”板块中的情况时,你怎么来劝劝他们。
5、学生自由发言,劝说。
四、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不随地吐痰
1、随地吐痰的危害
2、有了痰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