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即拾:人人都可做的口述史
口述历史的价值、限度与突破
口述历史的价值、限度与突破作者:伍婷婷《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9日11版)现代口述史学自上个世纪在美国兴起,发展至今已成为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我国大陆学界关注口述史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口述史特别是口述访谈呈迅猛发展之势。
近几年,各类口述访谈层出不穷,由社会各界参与的大型口述项目也相继开展,让口述史不仅再次引发学界热议,而且也被愈来愈多的大众所关注。
这场口述史热潮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将普通大众作为记录历史尤其是叙述历史的主体,也即由普通人来挖掘和记录大众的历史记忆和心声。
面对历史学日益出现的“大众化”趋势,我们有必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反思口述历史的存在意义、现有局限和可能出路。
“人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学家”美国现代口述史的创始人艾伦·内文斯在1938年提出,有必要“系统地从还活着的美国风云人物口中和文件上,套取他们最近60年来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全部记录。
”十年后,这种精英史观被他创立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继承。
所谓精英,指的是政界、商界以及社会文化名流,尤以政界为重。
他们的口述访谈弥补了已有文献史料的不足或空白,能够极大丰富美国国家史叙述的内容。
1960年代后,原有的精英史观在美国国内一系列政治运动和新思潮影响下受到冲击,史学界的自我革新促使“自下而上”的新史观形成,新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
不同于传统史学,新社会史重视平民大众的历史,主张让被以往文献历史忽略的大众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过程中口述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正如美国社会学者保罗·康纳顿所说,通过口述史的实践“看到了把从属群体的历史和文化从沉默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口述史寻求恢复个人的生活史,让那些即便留有踪迹,但原本一直缄默的对象说话。
”中国大陆地区严格意义上的口述史发展带有美国口述史的印记,把重要历史人物列为访谈对象。
但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影响下,国内口述史访谈在起步之初也表现出精英与大众并重的特色。
蔻蔻梁 在行走中收集故事
蔻蔻梁在行走中收集故事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9年第4期辞职,去旅行,尝遍世界每个角落的美食,这些很多年轻人向往的事情,蔻蔻梁都做到了。
“我9岁就知道环游世界是我的终极梦想”,对蔻蔻梁而言,世界美如斯,旅行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
蔻蔻梁拥有一些很让人羡慕的身份,譬如:知名环球旅行者、故事收集爱好者,畅销书作家。
曾担任南方都市报城市杂志中心首席编辑的她,在2010年正式递交了辞职信,开始走上自由撰稿人之路,《辞职,去旅行!》这本书让大家开始注意到这个有趣、快乐的旅行者。
她在环游世界的过程中,又写下了《如果你在就好了》、《直到我们相遇》等书,以文字的方式向大家分享旅行路上的故事,找寻不同侧面的自己。
在她的书中,记录了跑40多个国家的环游旅行经历,还可以看到莫斯科地铁有多考验人的智商、埃及男人为什么最靠不住、瑞典旅行可以搞成看帅哥之旅等等奇趣逗笑的旅行记录。
从9岁开始就立志环游世界,11岁单枪匹马第一次坐船出游去海南跟台风玩,听完蔻蔻梁的故事,你会相信真的会有“旅行DNA”这样的东西,背上包出发,已经谈不上梦想了,而是跟吃饭呼吸一样自然。
蔻蔻梁还记得11岁时独自出门,坐船到海南去找亲戚。
那是她第一次乘坐大轮船,像《泰坦尼克号》里Jack一样住在最便宜的舱位,不停的摇晃让小小的她一边走路一边眩晕呕吐。
可也抑制不了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兴奋感。
她还记得在海南遭遇了一场台风,田埂上的水哗啦啦地漫出来,稻田上的鱼也都被带了上来,噼噼啪啪地乱跳,她就和几个小伙伴们抓着一条条鱼扔回田埂上面。
听了她的故事还以为这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姑娘,可蔻蔻梁还说,自己从来就胆子小,只是有个“致命点”——好奇心强,“好奇心害死猫说的就是我,我的好奇心大到有时候需要被遏制一下的地步了”。
她从不定义自己是“旅行达人”,而是一个“收集故事的人”,菜市场、民宿、当地传统手工等等最市井、有温度的地方是蔻蔻梁的最爱,用感官触碰一个城市的人与事,才是她最钟情于旅行的方式。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很早就用“正”来为工匠官职命名,如车正、陶正、木正等,显示出中华工匠精神的本源属性.早期中华匠人心系百姓,持中守正,以工正精神铸成了早期中华匠人的守正精神品格至西周,《周官》记载有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的工官“司空”。
所谓“司”,即管理之义,表达了工官对国家事务的承担与掌管;所谓“司空”,含有“闭藏”“空无”之义,工官的信条与宗旨是藏富于民,反映出工官以民为本的精神品格。
周代工匠在司空制度体系下逐渐形成属于时代的工匠精神,即民本精神。
汉代,政府改“司空”为“少府”,以统管国家物资调配、器物生产以及山川田赋等。
“少府”概念沿袭了“司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鼎新发展的汉代,工匠“争芳斗艳”,如将作大匠萧何、弃官专操漆艺的隐士申屠蟠、革新造纸技术的尚方令蔡伦、长安“机关达人” 丁缓、“学者型”水工徐商、地动仪发明者张衡等。
这些汉匠勇于创造、敢于创新,他们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光彩耀目。
汉代开创了工匠文化的新定向,诞生了近乎后世所有的工匠行业、部门与手艺品类,演绎出较为齐备的工匠文化体系性结构、要素和内容,也孕育出具有民本特色的汉代工匠精神品格。
隋唐时期,以工部制度为前提,以劳动人民的创造为依托,已然产生了与时代相适应的中华工匠精神。
大唐的文化气象建立在辉煌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唐三彩、唐金银器、唐刀、唐镜等折射出唐代工匠精神的神采与光芒,唐物的定名及其意指也蕴含丰富的时代特点与社会信息。
唐代诗人皮日休笔下的“库路真”漆器显示了中国南北民族工匠文化的交融态势;史料上记载的东南亚市场上的“唐货”是唐代与海外工匠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唐代和亲政策中的陪嫁工匠以及蜀地工匠被大量掠入南诏的历史事件也反映出唐代工匠的国内流动;李卑发明“车轮船”体现了唐代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雕漆与金银平脱的创新发展显示出唐代工匠技术的进步;唐代的工匠已经开始用诗文,书法装饰器物,进而形成了工匠派绘画新风格;“端午节制镜”“上梁祭祀鲁班”等反映出唐代工匠的文化习俗与日常精神;“物勒工名”的流行以城市“行”的出现显示唐代工匠行业制度逐渐成熟。
历史人类学:口述史
1 定宜庄前言: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2 纳日碧力戈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3 朝戈金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4 孙庆忠口述历史的制作与口述传统的发掘5 胡鸿保、王红英口述史的田野作业和文献------从《最后的记忆》谈起6 刘小萌关于知青口述史附1 记忆里的真实------口述史与大萧条附2 口述历史有何特色(片段节译)这里是我应徐杰舜教授之托,邀请几位学者作的关于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与口述历史(oral history) 问题的笔谈。
其源起,是去年5月我与几名史学家与人类学家就口述史问题进行的一场漫谈。
这场谈话后来以《口述与文字:谁能反映历史真相》为题发表在2002年7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1]在引起一些学者兴趣的同时也招致了某些批评,主要是说我们对一些问题的谈论仅限于蜻蜓点水,没能谈深谈透。
徐教授于是提议,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发表意见的场地,口述既然是我们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人目前关注的共同话题,便有了如下的几篇文章。
这几篇文章的撰写者,有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也有史学家,大多是在各自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对口述的研究也都颇有心得。
但是,要想让不同学科的学者就同一个问题进行对话,并不象想象的那样简单,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主体和特定的研究手段,有自成一统的学术体系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仅就口述研究来说,不同学科的学者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表达和实践。
如果一定要将这几个学科所作口述之间的区别讲清楚,或者要比较口述对于哪个学科更有价值,这不仅不可能,其实也没有多少意义。
但是,就象现在这样,只是把各自的想法以看似自说自话的方式阐述出来,也是很必要的,至少对我们从事史学研究的人来说,有很多可以得到启发和借鉴的东西。
近数十年来,史学研究尤其是社会史研究,一直在不断地从人类学家和民俗学家那里汲取营养。
当今国内社会史学界热衷的很多选题,诸如家族与宗族、婚姻形态、亲属关系、人口流动与移民、民间信仰,乃至近年来非常热门的民间仪礼,无一不是人类学的传统选题。
口述史的主体性与客观性
第44卷第3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ol.44No.32024年5月Academic Forum of Nandu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y 2024收稿日期:2023-12-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当代中国公众历史记录理论与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19ZAD194)㊂作者简介:钱茂伟(1962 ㊀),男,浙江省杭州市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㊁公众史学研究㊂口述史的主体性与客观性钱茂伟(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浙江宁波315211)㊀㊀摘要:口述史的主体性即前人习称的主观性,是一个外行最容易关注的话题,总体上属隔岸观花,文献本位观影响了对口述史的理解㊂从本质上说,所有的历史知识来源于人类的大脑记忆,口述与笔书均是大脑记忆的不同表达形态㊂个人记忆既是人观,又是一观,这种微观认知是建立一切更大单位历史的前提㊂客观是 众观 基础上的专业 一观 ㊂有了不同的人观,才有不同类型的群体史㊁集体史客观建构㊂关键词:口述史;公众史学;主体性;客观性中图分类号:K0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6320(2024)03-0034-05㊀㊀很多初次接触口述史的读者往往会产生一个疑问,口述史内容可信吗?口述史如何由主观而客观?这些问题是需要在相关学者研究[1-3]的基础之上做进一步地探索㊂㊀㊀一㊁对口述史主观性质疑的由来人的思维方式总是本位主义的,都是站在自己立场上提出问题的㊂很多初次接触口述史的读者往往会产生一个疑问,口述史内容可信吗?这种质疑的提出有以下几个因素㊂一是科学教育让他们养成了怀疑与批评态度㊂科学强调客观,反对主观㊂口述史是当事人在说话,有较大的主观性,他人不容易相信㊂二是不熟悉知识生产流程㊂多数文化人是历史知识消费者,不熟悉历史知识生产流程㊂从流程来说,口述史分为生产与使用两大流程,采访是生产流程,阅读是使用流程㊂使用者停留于后面流程,大家的关注点不在同一方面㊂三是多数人看到的是口述史文献文本,没有机会看到采访录音或视频㊂文献型口述史容易与其他文献混淆,以为可以随意编造㊂四是大家理解的历史是经过系统编纂的国家历史㊂熟悉上层政治的人,容易对帝王将相往事产生质疑㊂我们的历史除了国家历史尚有公众历史,历史学活动除了历史研究尚有当代历史记录㊂五是现代历史往往是再生产层面的学术历史㊂这种历史给人的是 上帝 的全能视角,自任客观历史的代言人㊂接受这样教育的人说话也易先入为主,以客观历史代言人质疑当事人㊂有人担心口述人会瞎编㊂瞎编,是要有水平㊁有能力的㊂只有某些喜欢乱说话的人才会编造,无论是影响力大或者地位较高的人,还是普通民众,他们大多数会实事求是地讲述事件的经过㊂即使有些人瞎编也有其瞎编的特殊理由所在,即为了隐讳某些不方便或不能说的细节㊂还有一种情况是采访人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口述人的知识底线㊂某些采访人不具备公众史理念,只有大历史理念,他们采访某些抗战老兵之类的人物,就是为了印证大历史㊂采访人一定要往自己熟悉的大历2024年第3期钱茂伟:口述史的主体性与客观性史框架中塞,从而诱导口述人来编造故事㊂普通人是小人物,往事不具有全局影响度,故而也不需要瞎编㊂瞎编一般是在书斋从容的编写活动中容易出现的现象,在采访时直接的一问一答中当事人来不及编故事㊂如果真有这样的现象,被采访者往往会闪烁其词,眼神可以昭示一切㊂被采访者讲述大脑记忆中有的信息更方便,讲述大脑记忆中没有的信息才是更加困难之事㊂从笔者接触的底层识字不多的农民来说,他们只知道有限的生活世界信息,无限的间接的文本世界是不知道的㊂他们的信息来源渠道十分少,其重要来源渠道是靠实践,是亲历亲见亲闻㊂对普通大众来说,口述史是最为接近百姓的交流方式㊂他们的所有记忆都是口耳相传的,并没有进入文本世界㊂如此,他们的大脑记忆多是原生态的,中间未经雕琢,一般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㊂通过不断地叙述强化了相关记忆,所以故事可以原封传承下来,这与教材有相似的功能㊂过往经历的故事可以不断地传承给后人,所以即使采访当事人的后裔,也可获得可信的故事㊂某些人批评口述史是有情感的偏见㊂历史是过往时段发生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此实践已经翻篇了,但当事人却无法忘记,因为其有情感记忆㊂每个人都有价值观的体现,都有爱憎的态度㊂口述史里面有主观性㊁有情感,很正常㊂现在西方提出一个情感史学新方向,一般用于前代史研究,因为缺乏相关的文献记录,实际上难度不小㊂但如果将情感史学移植到当代,那是大好事㊂情感是当代人做事的动力源所在㊂假如没有某种情感,也不会有热情来做当代人口述史了㊂情感也是当代公众史的真实内容之一,且是容易让人感动的地方㊂口述让老人有机会讲述往事,从而回忆过往,犹如回到过去,从而更能击中讲述者的内心㊂这可以让讲述者回到人生高光时刻,回到美好时刻,重新品味美好的过往生活㊂ 口述有助于建构可信又可爱的历史㊂ [4]可见,读者也是喜欢有情感的图书㊂以情易情,让人动心,改变想法;以理喻理,永远说不清,只会坚持个人的立场㊂有人批评口述史有动态性㊂事实上,口述是直接说话,有别于文献的间接说话,有明确的听众,有不同的问题,自然有不同的回答㊂有人对口述人的灵活性不理解,这是用文献的凝固思维理解口述史的特点了㊂大脑是一种生产机制,与不同的人说话可以生产出不同的话语㊂只在同一文本中,才被要求防止前后矛盾,保持前后统一㊂在生活中,不同情景说不同应对性的话,前后矛盾是常态㊂因为是在不同时空中面对不同人讲话,所以这种彼此矛盾并无大碍㊂人是思考主体,通过不断思考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㊂当事人也是朴素的研究主体,承认这一属性,就不用奇怪了㊂文献史学工作者习惯了单向阅读与单主体研究,不习惯双主体研究㊂很多人批评口述史没有精确的时间概念㊂有精确的时间概念是文献史学的特点,时间是文本生产的必备要素,但生活中的大脑记忆是缺乏时间概念的,它是碎片化生产的,没有完整的逻辑整体㊂站在文献本位来思考口述史,属隔岸观花,即用自己的传统观念来理解新的事物㊂有些人甚至将传闻当作口述史㊂传闻可以是很久以前的传说,而口述史是当代人的直接经历㊂初次接触口述史,对他人口述史作品产生质疑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还要进一步去实践与体验㊂体验过口述史采访的全过程,再来谈口述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才有共同的对话基础㊂口述史的可信与否有两层意思:一是讲述行为之真;二是讲述内容之真㊂口述史是当事人的经历,采访者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导当事人讲述,此采访过程自然可信无疑㊂至于所述内容是否真实,要看讲述者讲什么内容㊂要有限度地怀疑口述史,而不是无限度地怀疑口述史㊂不是什么都不可信,也不是什么都可信㊂有可信之处,也有容易失真之处㊂口述史的核心是 三亲 (亲历㊁亲见㊁亲闻)的历史㊂口述材料,要分信任等级㊂从时空来说,前代的口传,等级最差;当代的口述,相对可信㊂就当代口述的信息来源来说,亲历最高,亲见其次,亲闻最差(需要向相关人验证,否则容易起争议)㊂总之,就微观层面史实而言,当事人更有话语权㊂从法律层面来说,更有证据性[5]㊂如果能超越此类低层次的认知,口述史的主观性就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话题㊂㊀㊀二㊁当代个人史的 我史 性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史学重视学术史学,核心关注的是群体史研究㊂国民史㊁人民史实际㊃53㊃南都学坛2024年第3期上就是群体史研究,集体的㊁群体的历史是由无数个人历史综合而成的,这种研究导向容易让研究者忽视个人史的编纂㊂个体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单元,无数个体组成各类群体㊁集体㊂公众本位与组织本位一样,均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态㊂(一)人观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地球上人类的活动是以个体形态出现的,人类的大脑记忆也是以个体形态出现的㊂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个体对他者的直接交流㊂所谓主观,就是人观,即主体认知㊂对于个人来说,大多会站在自己立场按自己的视角看问题㊂口述史是否可信,关键是如何看待个人记忆㊂大脑记忆是人类过往存在之本㊂人类的活动只有一度性,无法自动保存,幸运的是大脑记忆可以承担这样的自动保存功能㊂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㊂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每一个人都或大或小㊁或多或少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因而每个人都有讲述历史的能力和权利㊂ [6]不过,大脑记忆的保存不是机械式保存,而是一种认知性保存㊂个人的认知是活态的,所以大脑记忆是动态的,大脑所记忆的尽管是往事,但反映的却是当下的态度,是当事人对过往的自我认知㊂而且,个人认知是非常个性化的,有鲜明的情感与价值观,可以称之为 一家之言 ㊂如,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流亡日本,于1899年写下了自传体回忆录,称为‘我史“㊂这个 我史 概念最能体现个人史的特征,这是当事人对自我往事的历史话语权㊂贝克尔的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触及了更为本质的历史认知层面,即人人的记忆是当代生活世界层面的人人认知,这是微观层面的㊁直接的认知,是具体的故事,是人生存在的证据㊂就当代公众史编纂来说,它提供了当事人的自我表达与解释㊂1931年,贝克尔就有这样的认知,确实了不起㊂在原来的大历史视野下,他的观点容易引起相对主义的非议㊂不过,公众史学的建立发现他的观点是如此超前,它是口述史学㊁公众史学得以确立的理论基础之一㊂(二)一观也是历史认知的起点一人之见就是一观,一观是人之常态㊂口述史是当事人讲述的过往历史,是个人本位的历史,可以是自我史,可以是交往史,也可以是所处时代史㊂只是不同的人处于不同位置上,掌握的信息宽度是不同的㊂人人有大小不同的观察视野,有的是集体主义,有的是个人主义㊂领导视野与百姓视野就有很大的差异,领导掌握全局信息,其他个人只能掌握局部信息㊂从空间层面来说,上层掌握的信息相对较为全面,基层掌握的则可能只是局部信息㊂另外,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是有高低差异性的㊂口述史是不同层次之人的实际认知水平的具体体现,其讲述的内容对于讲述者个人来说都是正确的㊂所有认知结果都是记忆,只是认知有直接与间接㊁业余与专业㊁低级与高级㊁微观与宏观之分㊂从更大的宏观历史㊁集体历史建构来说,一观之史仅是提供了一个案例㊂(三)当事人的讲述更为靠谱旁观者掌握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㊁片段的,甚至错误的,当事人讲自己的往事,一般可以认为是最清楚的表达㊂对于大多数当代人来说,往往没有档案文献记载其过往事迹,也往往有未见诸报端或报端报道的内容没有提及的事迹㊂对于讲述者来说,过往记忆在大脑中,唯有口述史采访让当事人有机会开口说话,从而获得信史㊂口述史采访到的是当事人的历史认知,可以称为朴素的历史认知,更精确地说是微观的㊁个案性的历史认知㊂在大的宏观视角上,他人观察可能更高明,但在历史细节上,当事人讲述的内容肯定更靠谱一些㊂口述史采访是严谨的科学活动,不是道听途说故事的随意采集㊂实际经历的过程㊁面临的问题㊁解决的技巧㊁事后的感悟,这些智慧层面的往事,只有当事人说得最清楚㊂口述史采访给了当事人开口说话的机会,给了他们历史话语权㊂在文献记录上,当事人总是容易被人 代言 ㊂中国古代的实录尽管所记载内容是帝王将相等所做之事,但往往有记述者或编撰者的主观成分在内,可以说是第三者在代言㊂有了口述视频,当事人得以亲自说话,讲述往事本身就是客观现象㊂在实践中笔者注意到,有些口述人还是比较慎重的,不会乱讲是其一,其二是尽量少牵涉他人,只讲事实,也省得给自己添麻烦㊂这说明,同时代人讲述会受同时代相关人的限制㊂当然,有些人也会大胆地说,不怕得罪曾经的同事,自己担当说话责任,如2018年宁波政协文化委员会编‘葛洪升同志谈在宁波的工作“㊂㊃63㊃2024年第3期钱茂伟:口述史的主体性与客观性㊀㊀三、整体的真实要建立在微观的真实基础上㊀㊀历史是人类的活动,而人类具体的活动一般是瞬间性的存在,存在时间太短,须待事后人类的理解认知及其表达传承下来㊂人类的活动需要及时记录下来或及时拍摄下来才可永久分享,即将大脑记忆转化为文本记忆才能永久保存㊂本体与认知是最核心的两极㊂人来世上行一程,就是历程㊂历程是本体层面,本身不会自动存在,必须人为记录才会存在㊂人人相信存在,是因为有大脑记忆㊂大脑记忆已属认知层面,人的认知总会有偏颇㊂大脑记忆通过语言表达成为话语,通过文字记载成为文本,但仍保留着人的主体性与偏颇性㊂所谓真实与客观,多是文本世界的话题㊂真实是文本书写意义上的真实㊂很多人理解的信史是全部写下来,其实这样的目标不可能实现㊂如能保证写下来的部分是真实的,这已经很不容易了㊂人在一生中做了那么多事情,说了那么多话,不可能全部记录下来;如果要全部记下来,一个人就可以记录上千万字符的文字,那将是文献的一个灾难㊂记忆的不断筛选是人类的特性㊂历史记忆的生产要经历一个由生活世界到文本世界的转型过程,是一个不断筛选㊁不断缩放的过程㊂个人的决策是主观的,活动一旦执行就是客观的㊂信息进入大脑认知层面,就会面临着筛选㊂异常的信息会记住,常态的信息会遗忘㊂对于个人来说,其认为重要的信息记住了,认为不重要的信息会遗忘㊂事后回忆往事的时候会有缩放,重要的事放大了,不重要的事缩小了㊂有利的事放大了,不利的事缩小了;高兴的事放大了,伤心的事缩小了㊂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缩放现象㊂由生活世界到文本世界,我们要想捕捉真实的确是太难了㊂生活世界的真实本身只有一度性,剩下的就是大脑中的往事记忆㊂随着时间推移,人的大脑记忆又会模糊或遗忘㊂在历史编纂中,报喜不报忧,材料的筛选也是有讲究的,不必在意没写下的内容㊂人类是高级动物,有些信息是不能问㊁不能说的,采访者在采访之时要尽量问一些可以上得了台面的往事,讲述者才有可能畅所欲言㊂所以,不可能求全部信息之可信,只能求说出来或写下来那部分内容可信就是真实了㊂客观是建立在多个 一观 基础上的㊂多个 一观 ,就有可能取得 众观 ,并进而可能达成 客观 ㊂从历史研究来说,规律和客观是研究者的一种共识㊂当代人的记录与后代学者的研究层面不同,前者是历史文本初生产,后者是历史文本再生产㊂个人史提供的是一家之言,一家之言自然是不全面的,对当代人来说,姑听之㊁姑信之,属 无害存在 ㊂对后来研究者来说,其提供了多版本的案例㊂在众多的一家之言基础上,研究者再加综合考察,就能形成相对客观的历史研究㊂同一件事,多找几个相关人进行采访,获得不同版本或不同侧面的信息,有助于故事的整体建构㊂单个的口述史似乎不可信,但相关的口述数量多了,也就可信了㊂所以口述史存在个人偏见并不可怕,怕的是当代人没有留下自我感受与经验,没有留下文献,后世研究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㊂历史认知也是宝塔式的,没有无数当事人的认知作基础,难以达到更高认知层面㊂在不同的个体历史认知基础上前进,职业史家才能获得更为全面的客观认知㊂求得微观之真实似乎容易,但求得稍大的集体真实难度会较大㊂国家有文献记录,民间却很少有文献记录㊂如此,求国家历史之真稍易,求民间历史之真则难㊂譬如学校史,在实际生活中师生人人参与了贡献,但要建构这样的整体真实,难度太大㊂最后只能选择学校精英(如领导与教师代表)的活动当作全校的真实历史来建构,这也是传统精英史学的套路,代表人物活动的真实就是整体活动的真实㊂今日写史的要求提升了,希望有更多人的记录参与进来,从而建构起更为全面的历史㊂社会的主体是自然人(公民)与法人组织两类㊂以自然人与法人组织为单位书写历史,这是责任最为清楚的单位㊂不同法人主体的成长,正是当代社会的全新现象㊂这些法人主体均有必要书写,每个法人单位成为研究对象,更有利于每个单位总结其自身成长的经验㊂当代各法人单位的成长史就是公众历史研究的任务㊂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人们更喜欢群体性或集体性作品㊂大脑记忆分散存在,须将不同人的记忆汇合起来思考才能形成整体性认知㊂记忆分散在不同人的大脑记忆中,要在个体记忆采集基础上建构㊃73㊃南都学坛2024年第3期群体史㊁集体史,难度不小㊂群体史文本编纂的优势可以将不同人的 三亲 信息汇总,建构起一个集体之史,从而可以丰富群体内人的认知㊂翻阅村史的人会说,很多事他们也不知道㊂也就是说,村史平台可以建构一个集体知识体系,丰富个体的认知㊂口述历史是可以直接服务人民的史学㊂口述史让人对历史的理解,由概念进入身边人实践生活的理解层面㊂口述史是人人的口述史,这就是公众口述史的含义所在㊂多数人相信大脑记忆,靠大脑来记忆,这不是不可能,但有较大的局限性,因为记忆有遗忘性㊁封闭性,他人看不见㊂ 好汉不提当年勇 ,这是很多名人的习惯性谦虚托词㊂好汉本人可以不提,但他人希望他说,这是一种公益意识㊂ 他要说 与 我要他说 两个概念不能混淆,这是两种不同的说故事动力源㊂口述史采访是典型的 我要他说 ㊂那些当事人往事,早已烟消云散,早已边缘化㊂站在公益立场的文化人从更高的文化战略眼光出发提倡关注这些当事人往事,目标是承前启后,温故知新,提升当代的历史文化建设水平㊂公众史学是面向公众的史学㊂由国民史学㊁人民史学到公众史学,进入 人人史学 层面,这是一个更为宽广的层面,自然也是最高境界,远远超越了欧美公众史学的格局㊂当代身边人及小组织的历程可成为历史,人人的口述也可成为历史,这是最大的观念与实践冲击㊂ 随着网络技术的传播与更新,这种普通人的历史书写应该越来越普及化㊁常态化与自觉化㊂ [7]这样的期许是可以逐步实现的㊂[参㊀考㊀文㊀献][1]李镇.口述历史本体属性初探[J].当代电影, 2011(9):97-103.[2]熊卫民.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J].社会科学论坛,2016(10):101-111.[3]张锦.论口述历史证据可靠性的言语记录本位[J].当代电影,2017(6):113-121.[4]王艳勤.何种历史:公共史学视野下的口述历史[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5-101.[5]宋业臻.证人心理学视角下的口述历史资料采集可信度提高方法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7):11-12. [6]李孝迁.人人都可以成为 史学家 [N].人民日报, 2007-01-12(15).[7]虞云国.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成为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捍卫记录历史的权利[N].北京日报,2022-03-14(16).The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of Oral HistoryQIAN Maowei(Research Center for Public History,Ningbo University,Ningbo Zhejiang315211,China)㊀㊀Abstract:The subjectivity of oral history,which is the habitual subjectivity of preceding generations,is what laypeople are most likely to pay attention to.Overall,laymen s attention to oral history is like a bystander appreciating all the fascinating scenery at a crossroads.At the same time,the literature-based view has also shaped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oral history. Essentially,all historical knowledge comes from human brain memory,and thus oral and written forms of history are different expressions of brain memory.Individual memory pertains to both a human perspective and a holistic perspective,and this micro cogni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establishing the history of all larger units.Meanwhile,objectivity is a professional one view based on the public view .Only with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part of different people can there be objective construc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roup history and collective history.Key words:oral history;public history;subjectivity;objectivity[责任编辑:孔永红]㊃83㊃。
朝花夕拾,新鲜采摘——说说我的“世事绘”
朝花夕拾,新鲜采摘——说说我的“世事绘”作者:范杨来源:《艺术品鉴》 2018年第12期每天我都要看央视的新闻联播,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在京城,我订了《北京晚报》、《新京报》。
报纸拿来,先是浏览一通,然后拣有兴趣的细细读来。
如今,世事纷繁,慢慢读文字已经是一份奢侈,看看报刊的图片,倒真是一目了然,有人说现在已是“读图时代”了。
不过,要真的考究起来,看图说话是最原始、最本能、最直接的阅读。
古代岩画中人、马、牛、羊、太阳、谷神什么的,读来十分精彩,虽不确切知晓先民们所言伺事,但总觉得是有内容的。
远古的一些大事,狩猎、收获、生殖、祭祀、纪念、战争与和平等等,透过这悠远的屏幕,总是在诉说着什么,让人慢慢来咀嚼。
我曾经到过天水附近的卦台山,据传那里是伏羲“一画开天下”的地方,是个小山坡,气象却不凡。
登高望远,但见葫芦河呈S状流过,将地块分作阴阳鱼,是太极图之初始状;而其四周山坡环绕,田块横陈,长短断续,倒也正暗合了卦象。
我想,这伏羲大人作为氏族首领,要把这部落疆域之所在,画一个核心的大概。
所谓王土臣民,要有个直观的地图来展示说明。
这个太极八卦图,是政治版图,是经济地图,是军事地图,是风土水利图,是地理环境图,什么都是,“一画开天下”哉。
这以后,彩陶、玉器、青铜器上的图形,还要提醒人们睹事辨物,知晓忠奸,趋利避害。
秦始皇得天下,也要写放宫室,这都是有道理的。
汉画里说的故事,已经是表现天文地理、神仙故事、众生百姓、山川走兽,真是包罗万象了。
车马出行、弋射渔猎、冶铁井盐、庖厨宰牲、歌舞宴饮、百戏说唱,神马都有。
画宫廷大事有荆轲刺秦,画神异变幻有羽人戏龙。
三足乌、九尾狐、嫦娥玉兔、熊照虎鹿、龙象凤龟,整个儿一动物世界。
东王公西王母,天上人间,应有尽有。
从史实故事到生活琐碎,从佛道神话到农桑耕织,皆有图司观,蔚为大观,有图为证,图说历史,生动真实,不让文字。
所以,人们还是重视图像的。
“河图洛书”也是有“图”有“书”,先“图”后“书”。
我国口述史工作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口述史工作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2011级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王盼盼J201102007 口述史在上世纪中叶兴起于美国,美国口述史联合会称:“口述史在1948年被确立为历史编纂的一种现代技术。
当时哥伦比亚大学的阿兰·内文斯开始记录在美国生活中有意义的私人回忆录。
”它的出现,标志着史学研究的视野,已从单纯文献求证转向民间社会资料的发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口述史已经取得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在历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以致被认为是史学研究方法上的重大突破,是历史学发展的新趋向。
口述史对历史学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其一,口述史往往能够提供非常生动的描述,这是只使用文字史料作为常规历史研究手段无法做到的;其二,口述史能够纠正文字史料中的偏见,这显然比单一的文字史料要全面得多;其三,推进了史料的收集。
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者强调口述历史有着档案文献不可替代的价值,将会引发新的史学革命。
纳日碧力戈对口述史的赞扬不遗余力,他认为:“口述史本身终究是人类学者的宝,它拥有文字史不拥有的价值”。
中国的口述史工作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而其真正开展是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学界对此多有论述。
如王艳勤女士在《中国口述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一文中将中国口述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70年代),即政治色彩浓厚的研究阶段;第二阶段(1978—80年代),即由政治取向转向文化取向的过渡阶段;第三阶段(1990年代至今),即由精英走向大众,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阶段。
王女士总结我国口述史学的发展说:“中国口述史学自1950年代至今一直处于发展之中,无论是在研究理论与方法上,还是在研究机构的设置、研究队伍的扩大、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深度的加强方面都有喜人的进步”。
1王女士进而谈到我国口述史学存在的几个问题,包括理论问题、资金问题和法律问题、技术问题。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精准分析主旨意蕴——立足文本,思考深广 (2)
课时66精准赏析艺术技巧——精准判断,夸尽效果知识清单(十六)艺术技巧一、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一览表二、表现手法常用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一览表(说明:表现手法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表现手法指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抑扬、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手法,广义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
高考卷一般使用狭义的概念。
如需要,可按先“狭”后“广”的步骤思考,即先考虑狭义的手法,再考虑修辞手法。
)三、表达方式1.记叙 2.描写[均见小说艺术技巧“知识清单(十二)”]四、语言艺术语言鉴赏角度及其作用⑤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文章有一气呵成之感。
反复之美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化用(成语或古语)之美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句式之美(句子)长短之美行文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句子)整散之美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风格之美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练、柔婉、含蓄、细腻、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诙谐等。
修辞之美如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反问等。
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又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课堂讲义复习任务 1.掌握高考常考的艺术技巧(修辞手法、语言、描写等)。
2.在理解散文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并赏析文章所用的艺术技巧。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 天津《送一位远征的友人》结合文本说明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心情?(5分)综合赏析①就能力点而言,主要考查修辞、语言及表现手法等。
②就考查范围而言,主要考查局部文字(句子、语段)。
③就题型而言,主要使用选择题,兼及主观题。
2020 新高考全国Ⅰ《建水记(之四)》第7题D项: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常常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同时也表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
语言赏析全国Ⅲ《记忆里的光》第7题D项:文章寓象征于写实,喷吐着白汽、冲破黑暗呼啸而来的火车,既是写实的,也是象征手法象征的,它象征着伟大的力量、崭新的时代。
小说与口述史
小说与口述史周扬1946年为赵树理写的《论赵树理的创作》开篇以明确的笔调写道:在被解放了的广大农村中,经历了而且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它正在改变农村的面貌,改变中国的面貌,同时也改变农民自己的面貌。
这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大的最深刻的变化,一种由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变化。
这个农村中的伟大的变革过程,要求在艺术作品上取得反映。
赵树理同志的作品就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这个要求。
(2)今天的研究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当我们在‘历史联系’之中研究‘十七年文学’和整个当代文学史时,我们需要由文学来考察‘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问题,这是贯穿当代文学史始终的思想文化问题。
建国以后关于社会主义的文化想象和实践几乎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首先落实在文学创作中,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重大的政治运动通常是从文艺界开始的。
”(3)这种状况又因《暴风骤雨》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突出起来,此时苏联的长篇小说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有了直接的对应。
“史诗性”的美学追求、“三部曲”式的结构模式与小说作者对历史进程做出自信回答的创作姿态共同构成了建国后至“文革”前当代长篇小说理论研究的起点。
“时代精神”成为这个时期小说研究的一个常用语汇,以1957年至1966年的《收获》为例,大多评论(4)从新社会、接班人等层面描述小说里的“时代精神”和历史画卷,如罗荪《“来访者”是一篇对新社会的“控诉书”》、姚文元《反映最新最美的生活,创造最新最美的图画》、易征《时代精神和艺术精神》、陈鸣树方胜孙雪吟《时代精神与文学典型》、方胜《论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问题》、沈鸿鑫《英雄的诗章时代的强音》、陈鸣树《更多更好地表现培养接班人的主题》、欧阳文彬《紧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进》、艾克恩《如何表现培养革命接班人主题》。
长篇小说研究集中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想象和历史观念。
同时以该时期《收获》登载的长篇小说为考察对象(5),这27部长篇小说几乎涵盖了革命斗争、历史、工人阶级、土改等所有主题,迎合了表现“时代精神”和伟大的历史进程的理论诉求。
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_成长故事
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
正欲大展宏图之际,曾祖将他叫了去,拿出一个古匣,对他说:“孩子,我有一件心事,终生未了。
因为我得到它们的时候,一生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半,剩下的时间,不够我把它做完。
”原委是这样的。
早年间,江南有一家富豪,酷爱藏书。
他家有两册古时传下的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杏林一绝。
富豪视若珍宝,秘不示人,藏在书楼里,难得一见。
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从强盗手里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恩不尽,欲以斗载的金银相谢。
壮士拒绝,却提出想用富豪的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
富豪想了半天,说:“我可以将医书借给你三天,但是三日后的正午,你必须完璧归赵。
”壮士得了书后,快马加鞭急如星火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
书是孤本,时间又那样紧迫,荧荧灯火下,抄书人目眦尽裂,总算在规定时间之内,依样画葫芦地描了下来。
壮士把医书还了富豪,长出一口气,心想从此以后,可以造福于天下黎民了。
谁知,抄好的医书拿给医家一看,才知竟是不能用的。
医家以人的性命为本,亟须严谨稳妥,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得离奇,漏得古怪,寻不出规律,谁敢用它在病人身上做试验呢?壮士造福百姓之心不死,想晓以大义,再请富豪将医书出借一回。
当他骑着马汗流浃背奔赴到目的地时,迎接他的是冲天火光。
富豪家因遭雷击燃起天火,藏书楼付之一炬。
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一代代流传了下来,却像鸡肋,没有人敢用上面的方剂,也没有人舍得丢弃它。
书的纸张黄脆了,布面断裂了,后人就又精心地誊抄一遍。
因为字句的文理不通,每一个抄写的人都依照自己的理解,将它订正改动一番,弄得愈加面目全非,几成天书。
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祖父。
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勘出来?”曾祖说:“你只说对了一半,不是它们,是它。
工程浩大,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时改正两本书的。
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
拳意述真全文
拳意述真序孙禄堂先生以形意、八卦、太极拳术教授后学,恐久而失其真也,作摹拳意述真,述先辈教授之精意而加以发挥。
竣稿后,命余序之。
三家之术其意本一。
大略务胜人。
尚气力者,源失之浊。
不求胜于人,神行机圆而人亦莫能胜之者,其源那么清,清那么技与道合。
先生是书皆合乎道之言也。
先生学形意,拜李奎垣先生之门。
李之师为郭先生云深,而先生实学于郭,从之最久。
幼弃其业,随之往来各省,郭先生骑而驰,先外行揽马尾,步追其后,奔逸绝尘,日尝行百余里。
至京师,闻程先生廷华精八卦拳术,董海川先生之徒也,访焉,又绝受其术。
程先生赞先生敏捷过于人,人亦乐授之。
蚤从郭,暮依程,如是精练者数年,游行郡邑,闻有艺者,必造访,或不服与较,而先生何尝负之。
故郭、程二先生赞曰:“此子真能不辱其师。
”先生年五十余,有郝先生为桢者,自广平来,郝善太极拳术,又从问其意,郝先生曰:“异哉,吾一言而子通悟,胜专习数十年者。
”故先生融会三家而能得其精微,笔之于书,表章先辈,开示后学,明内家境艺无二之旨。
动静交修之法,其理深矣,其说俱备于书,阅者自知之。
余因略述先生得道之由,以见先生是书,乃苦功经历所得者,非空言也。
民国十二年(1923年)岁次癸亥仲冬靳水陈曾那么序拳意述真自序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
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当中。
夫道,一罢了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之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那么一也。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假设偏阴、偏阳皆谓之病。
夫人之一生,饮食之不调,气血之不和,精神之不振,皆阴阳不和之故也。
故前人创内家拳术,令人潜心玩味,以思其理,躯体力行,以合其道,那么能复其本来之性体。
然吾国拳术,门派颇多,形式不一,运用亦异,终生不能穷其数,历世不能尽其法。
余自幼年好习拳术,性与形意、八卦、太极三派之拳术相近,研究五十余年,得其概要。
曾著形意、八卦、太极拳学,已刊行世。
方案-中国口述史学漫谈
中国口述史学漫谈'\xa0\xa0一、口述史学义界人类原始期间,有一项重大的创举,那就是利用。
几万年以来,语言已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工具和标志。
中文的“古”字,正是十口相传之意,即古代事情是由人们口述流传而来的。
我们今天能够知道有盘古开天地,有所谓燧人氏、有巢氏、庖牺氏、神农氏等老祖宗的,也有宙斯众神和诺亚方舟等传说,正是多少代人口述流传下来的。
由口述流传到有文字,文字又再写到纸上,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
到今天虽已经进步到有多种专为信息用的工具,例如电脑,但一直还没有人愚蠢地提出要取消语言。
人们的嘴巴依然还是人类基本的信息传递工具之一。
口述传说(Oral tradition)各种知识,似乎象一种无形的口述制度,在从古到今的中国及世界许多国家中,一直有十分兴旺的活力。
我们很容易在各地民众的习俗技艺和生活方式中,发现大量口传方式和口述专用内容,真是世传不辍,蔚为奇观。
这既与各民族的基础有关,亦与口述传说实际上在执行和合法性灌输任务的特点有关。
中国古人曾经留下许多格言,这里抄录几条为鉴:“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诗经·小雅》“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诗经·大雅》“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
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春秋谷梁传》“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荀子·非相》这种传统的口述传说方式和效果,是很难用行政手段来制度化的。
只是越是不够发达的民族,文盲越多的国家,其口述传说越多。
这种情况对于研究者来说,反倒是机会,他们更容易使用科学手段,深入口述,以取得将可能永远消逝的史料。
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口述传说,因为它更偏向了。
本文讨论的是口述史学(Oral history),是属于历史学范畴。
笔者作如下义界:口述史学又称作口碑史学或口头史学,是以口述史料和口述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史学,从形态上与文字史学并列,在实质上与文字为主的史学一致。
傩戏人生——辰州傩戏的坚定守护者金承乾口述史
傩戏人生——辰州傩戏的坚定守护者金承乾口述史夏雪;刘冰清;赵颖【摘要】展州傩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主要流传于湖南沅陵县七甲坪及其周边一带.金承乾先生四十余年来,不仅致力于辰州傩戏的资料搜集、整理,而且全身心地投入到辰州傩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因为他的努力,辰州傩戏多次亮相于省级、中央电视台,在外知名度大大提升,也成为学界、艺术界关注的热点.采访中,金先生介绍了自己如何与傩结缘、又是如何坚守傩戏,以及他对傩戏传承的一些思考.【期刊名称】《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6页(P110-115)【关键词】辰州傩戏;七甲坪;金承乾【作者】夏雪;刘冰清;赵颖【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25金承乾,男,1941年生,土家族,沅陵县七甲坪镇伍家塆人。
曾任湖南省沅陵县原麻伊洑区文化站站长、区委办秘书兼区委宣传委员。
现任七甲坪镇老年大学校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辰州傩文化学会会长等职务,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和怀化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9年获湖南省委宣传部“连续从事宣传思想工作三十年荣誉证书”,先后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作品500余篇,收集辰州傩戏相关资料近百万字、实物近百件,长期从事辰州傩戏挖掘与保护工作。
本文是笔者根据对金承乾老师的采访[1]录音整理的,仅将会话形式改为自述形式,其内容均为金承亁先生的如实记录。
和“傩”结下不解之缘,那还要从我小时候说起。
我爷爷是个戏迷,小时候我常和他一起翻山越岭去外村看戏。
当时在沅陵流行的剧种有辰河戏、祁剧、阳戏、花鼓戏和傩戏,我尤其喜欢神秘的傩戏,它的唱板太独特啦,那些稀奇古怪的面具很多人看了都怕,我却觉得很有趣。
还有那些符,从小爷爷就告诉我,土老师要上通天师下镇鬼魅都靠这些符,要用最好的“辰砂”写在纸上,这是我们沅陵土老师的“首创”,有时候不用做法事,只要一个“辰州符”就可以保安宁,那上面画着的有像人面鸟兽的图案,也有像汉字的图案,不同的符都各有用处。
《口述历史为什么值得做》
口述历史为什么值得做2011年6月14日《中国当代语言学的口述历史》*序“口述历史”(oral history)已不是新名词。
近年来,各个领域都有人从事口述历史研究,但在语言学界这项工作起步很晚。
2002年,张宜考入北外,从我研修语言学史。
当时我见欧美已有语言学家做口述历史,便提议不妨考虑同类题目。
她的博士论文最终定题为《中国当代语言学家口述档案研究》,完成于2005年。
读者现在看到的这本《中国当代语言学的口述历史》,既是她为做论文而系统集取的资料(包括后来的少量补充),也是她从事中国语言学口述历史研究的一项实践。
在我国语言学界,过去也有学者偶尔留下口述作品,如接受采访的答问,由他人笔录的回忆等。
可惜这些都散碎零落,鲜有章法,采录的过程也很随意,形成的文本因而称不上“口述档案”。
中国语言学口述历史的系统规划是从张宜开始的。
她参考国外口述史学的惯例,使受访对象达到一定的规模,能涵盖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且设计了严格的操作程序:访谈有设定的话题,围绕这些话题逐步展开;先行录音,再转为文字,文字稿复由受访者审读;与受访者签立协约,规定双方的义务和权限。
这样获取的文本,便成为拥有声音和文字两种形式的口述档案。
这项工作的难度和艰辛是可以想见的。
出于种种原因,被认为属于理想人选的学者未必都愿意接受采访;即便愿意受访,也并非人人都同意授权发表。
有些学者容易合作,乐意就采访者的提问展开叙述;有些学者不愿受话题牵制,喜欢自由漫谈。
有的学者欣赏天然,会尽量使录音与文字保持一致;有的学者追求完美,不容文字稿上出现松散随便的表达。
口述历史按理说应该是最轻松的历史,然而实际操作的过程绝不轻松。
这些年来的联系之烦、奔波之劳、转写之难,以及遭人误解甚至毁谤之苦,张宜极少同我说起。
她是一个能忍的人。
所谓十年打磨一剑,张宜积十年而编成此书,可算得是工夫不负耐心人。
口述历史是新鲜事物,不免遭人指议。
有人会质疑口述历史的合理性,以为它不可靠,不是科学的历史研究法。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二10月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一)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二10月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发展,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标识,也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
崇尚理想信念,弘扬家国情怀,是古代经典诗文始终秉持的价值观念。
这里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追求,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高远志向,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国情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
它们的内涵各有不同,其共同点在于:肯定自我价值,敢于面对挑战,彰显爱国精神,捍卫民族气节,坚信人生道路,期待社会进步。
这些坚定的价值观念是精神更是信仰,是古代经典诗文与中华文明的重要内涵。
人文关怀与民本思想,也是古代经典诗文的重大主题。
孟郊吟诵母子情的《游子吟》,苏轼追忆夫妻情的《江城子》,李白感念朋友情的《赠汪伦》等等,在几十上百字的短小篇幅里,寄寓了赤诚浓厚的人间真情,流传千载至今不绝。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诗文将仁爱的精神与治国安邦的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仁爱精神以体恤民众、承担责任的生动内涵,它们聚焦现实,感情深沉,将以亲子之爱为基础的人际情感扩充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博大情怀,成为古代经典诗文与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一部中华经典诗文的历史,就是承载、展示中华民族情感与智慧的历史,贯穿其中的是礼乐精神。
“礼”规范着人们的言语行为,也规范着人们的心理情感,“乐”则通过内在情感的交流,达到群体和谐的目的。
在经典诗文中,自然的情绪升华为人际间的和谐情感,自然的感官升华为充满温情的艺术感受,其目的是为了陶冶和塑造“发乎情止乎礼”的性情。
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趣味、美学传统与人生智慧就是这一理想的外化形态。
其中,古代经典诗文最为精准、细腻、全面地呈现了对社会与人群的心灵滋养和智慧熏陶。
亲身实践的谚语大全-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亲身实践的谚语大全|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1、男子声带具备歌音七品,女子身体具备舞姿八态。
2、人愿上进,水愿低流。
3、希望寄于天空,小田却被日晒。
4、见过拥有财富的人家,也有最终变成乞丐。
5、和睦的部落幸福,有吃的夫妻幸福。
6、人活着就要有声誉,修佛法就要有业果。
7、烧火的地方土被焦,事多的地方麻烦多。
8、灶虽小,火却大。
9、头号大盗蛮横胜众人,卖身女人傲气比山高。
10、一朝濒临死亡,却办十天宴会。
11、黑色的犏牛,白色的奶汁。
12、寻灯须要有灯。
13、早晨的哭声,下午的笑声。
14、众人面前抛一言,有愧之人立刻拣。
15、黑与白要分清楚,绳与套索要解开。
16、鸟毛各相异,人心不相同。
17、古今不同,父子各异。
18、贤父虽盖房,孽子不补漏。
19、外人当主人,主人推门外。
20、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21、未见地狱,就不信佛。
22、木匠不会打铁,铁匠不会刨木。
23、瞎猫摸到死老鼠。
24、补钉虽是横补钉,能盖破洞就行了。
25、穷人的时间花在吃喝上,富人的时间花在积财上。
26、见过有权有势的国王,也有最终变成乞丐。
27、美男是女人的装饰,美女是男人的装饰。
28、讨饭去讨大方人,问事去问正直人。
29、丢了针,慌慌张张,丢了牛,慢慢腾腾。
30、前世被毒蛇夺性命,今日见花绳亦生疑。
31、对亲近之人要有羞愧,对常骑之马要有翡翠。
32、无罪小鸟捉的小虫,多如有罪大鹞捕的鸟。
33、我小偷的作法和你大盗相同。
34、父母在时修建新房,子女时代拆房卖梁。
35、山岭无门户,乞丐无法度。
36、善骑者死在马背上,善游者死在河水中。
37、为了战胜大鲸鱼,牛奶喂大小白龙。
38、看肚吃饭,量力干活。
39、却劝不听规劝者,不如低水往上引。
40、莫买乞丐的驴,驮过琵琶多虚步。
41、狗转神庙,为得神馐。
42、若是没有河水,水鸟为何盘旋。
43、护法之神难自立,何以又来救众生。
44、智者怨智者,妓的女恨妓的女。
45、作事总爱回头,回头要挨斧头。
46、肉体伤疤好医治,心灵创作难医治。
辑佚与存史: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辑佚与存史: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回顾与展望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3)三、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回顾 (4)3.1 研究历程概述 (5)3.2 主要研究成果 (7)3.3 研究中的关键人物与机构 (8)四、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辑佚方法与技术 (9)4.1 口述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10)4.2 口述史资料的分析与解读 (12)4.3 数字技术在辑佚中的应用 (13)五、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存史价值与挑战 (14)5.1 存史价值 (16)5.2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6)5.3 提升存史价值的方法与策略 (17)六、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展望 (19)6.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6.2 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 (21)6.3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22)七、结论 (24)7.1 研究总结 (25)7.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26)一、内容综述在中国建筑学界,建筑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与途径,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的历程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口述史作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的特点与优势。
这一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历史上或现今的重要人物亲历的建遗存之事及一些已被遗忘或被误解的、但对理解建筑历史至关重要的信息。
通过口述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建筑历史的真实面貌,挖掘出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故事和细节。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建筑技艺和建筑文化逐渐消失,口述史作为一种记录和保存这些宝贵信息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辑佚与存史成为建筑口述史研究的核心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口述史的记录和整理更加便捷高效,也使得信息的保存和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
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也逐渐成为研究建筑口述史的热门方向之一。
通过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分析口述史料的价值和意义。
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4月诊断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4月诊断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宇宙是生成的,逐渐演化成为现在所呈现的形状。
古代的神话传说也反映出类似的思想萌芽。
中华民族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最著名的当属“盘古开天地”传说。
三国时期徐整编撰的《三五历纪》一书中有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与基督教文明的创世纪传说相比,盘古开天地传说的神创论色彩比较淡:导致天地开辟的因素是自然本身所蕴含的阴气和阳气,甚至盘古本身也有一个诞生成长的过程;宇宙的现状是宇宙长期演变的结果,这种演变是按照一定的速度进行的。
到了西汉,事情有了转机。
《淮南子·天文训》指出宇宙初始是一团混沌不分的气,这团气产生了时间和空间,这导致阴阳二气的分离。
阳气轻清,飞扬上升而为天;阴气重浊,凝结聚滞而成地。
阴阳二气的推移运动,造成四季往复,万物衍生。
显然,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阴阳二气性质上的差异是宇宙生成演化的根本动力。
至此,中国古代的宇宙演化理论进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理论的繁荣阶段。
在汉代的宇宙演化理论中,东汉张衡的学说值得一提。
他在《灵宪》一文中提出“天成于外,地定于内。
天体于阳,故圆以动;地体于阴,故平以静。
”在这里,张衡描绘的宇宙演化的最后格局与《淮南子》中天在上、地在下的天地关系截然不同。
百年拾寻(外一篇)
百年拾寻(外一篇)作者:谢素军来源:《北方文学·上旬》2013年第03期这个世界。
很奇怪。
从我十岁那年便发现,太奇怪了。
透过窗户,那人为什么老是在垃圾桶捣鼓。
那些没人要的垃圾,能淘出什么宝贝来。
那真是个怪人,脏兮兮的,在阳光的折射下,显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你一定觉得我大惊小怪。
是的,如果仅仅在某一年、某一天、某一刻,遇到这样一个、十个,哪怕更多的拾荒者,我绝对不会奇怪,因为我也知道,世界很大,每一种生存方式都值得尊重。
但问题是,那人,整整跨越了一个世纪,当我几乎绕地球走了一圈,回到原点。
令人惊讶的是,物是,那人却还在,阳光下,默默地捣鼓着那个垃圾桶。
我不敢过去哪怕认真看一眼,因为我总觉得,能够这样执着地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不简单。
我问母亲。
母亲依然不愿意回答,依旧是那么冷冷地盯着我,说,管好自己。
其实,我知道母亲的秘密,很小的时候,我便发现,母亲会故意把一些饭菜扔进垃圾桶,要知道,那时候我和两个姐姐都经常挨饿,可是。
然后,那人便会从垃圾桶里翻出来,吃掉。
一边吃,还一边捣鼓。
可惜,母亲送饭送了几十年,却终究未能让那人活出个不一样来。
那人死了,死在阳光下。
周边的邻居们都不坏,吆喝一声,便把人给埋了,跟丢垃圾一样。
人都死了,我说,母亲,那人到底怎么回事,我这又得走了,你还不给讲个明白。
然后,母亲犹豫了许久,告诉我,那人其实是位钢琴家,文革的时候,两根食指硬是被斩断,还扔进了那垃圾桶,从此再也不能弹琴了。
那人不是在拾荒,而是伴着一首首钢琴曲,在拾寻自己的手指。
我哭了。
不想再去远方。
妈祖父亲在一次出海中,遭遇了大风暴,死里逃生回来的村民都说,亲眼看见父亲被卷进了巨浪,自此,母亲的生活变了,开始信奉起鬼神来。
其实,母亲是一位老师,一直以来,她都会非常客观地看待外在世界,我清楚地记得,她曾在课堂上细致地讲述海浪的形成,遇到飓风时如何用科学的方式应对,她在我心里,是一位伟大的无神论母亲。
但是,自从父亲离开后,她变了,尽管那时候我还小,但依然看到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吃饭的时候,不再允许我把鱼翻过来,她说,那样子做妈祖会生气,会把自家打鱼的船儿掀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俯身即拾:人人都可做的口述史
靳帅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口述史的起源很早,但形成科学的规范与体系却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成立了口述史研究室。
如今它收藏的口述史资料已经硕果累累,分为个人的传记回忆录与群体性的主题访谈录两个主题(详参见何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管窥》,《档案与史学》,2004年第1期)。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史也独树一帜,访谈对象主要是国民党重要的军、政、文教人员,以及东南亚华侨群体。
它对大陆口述史学的兴起产生了很大影响。
近年来,大陆口述历史方兴未艾。
譬如,崔永元口述历史团队收集并整理的口述历史采访影像和实物资料,已经成为中国内容最丰富的口述历史库之一。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成立正逐步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家·春秋”口述历史影像记录计划是近三年兴起的关于大学生的口述历史大赛,由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会发起并主办,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我的历史”公益计划负责具体执行。
如今它已举办三届,吸引力数十所高校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由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主办,中山大学历史系承办,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口述史领域的重要赛事。
2016年我院首次出征,即获得三等奖;“全国青少年历史记录大赛”在多家单位的支持下已经举办六届,第七届正在进行。
此外,南京师范大学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课题组主办的“抗战老兵口述历史访谈大赛”将于2017年5月举行,届时我院同学亦可参赛。
如此繁复的罗列上述有关口述史的活动,只是想表明,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口述史的时候,地处西北的我们不应后人。
就像在我在标题中所言那样,口述史是人人都可做的历史,只要俯下身子,就有收获,更何况我们是历史学专业的学生。
口述史能使我们对于过往不久的历史有更为切肤的认识。
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的课上,老师讲到,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并非十分恶化。
在新中国成立的土地改革运动中,有些贫农白天将地主家的财物拿回去,晚上会土地会偷偷还回来。
我在家中的土炕上问年过七旬的爷爷是不是有这回事。
爷爷说,有啊,非常多。
但不全是因为关系好,有些农民是受到孔孟观念的教化,觉得白拿人家的东西不好;有些是受迷信报应思想,觉得万一人家以后翻身发达了记起仇来怎么办?还有一部分就是你们老师说的地主对农民好,农民觉得这样做是恩将仇报。
我们站在农民的思维上看,果然如是。
口述史能够留住岁月,分享真情。
采访爷爷的过去,让我对祖辈的经历充满了温情与敬意。
操作口述史也能够锻炼我们的综合素质,提高我们的表达、表述能力。
进入口述史学是不需要多高的门槛,但当它产生出成果的时候,仍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和规范。
它的意义与价值并不小。
诚如中华口述历史学会秘书长左玉河先生所言:
“口述历史在中国的兴起,标志当代史学研究的视野从单纯的文献求证转向社会、民间资料的发掘,出现了关注社会下层、“自下而上看历史”的新视角,意味
着历史学研究观念的转换和研究方法的更新,为历史解释的多样性提供了现实的可
能性。
历史文本的书写不再是历史学家的专利。
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成为历史的记
录者和见证人;历史的创造者与历史的研究者共同书写着刚刚逝去的历史。
文本客
观存在的“本然的历史”与历史学家撰写的“历史的文本”之间结合的程度由此加
深了。
”
——左玉河:《中国口述史研究现状与口述历史学科建设》,《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4期。
毫不惭言的写下一点对于口述史的介绍和感受,是想以此来就有道而学焉,亦是想做一点抛砖之试,让口述史成为云亭班乃至我院同学的招牌。
最后,感谢云亭班所创办的《云亭报》能给予这么一次机会。
它在尚老师的倡议下诞生,是早春的嫩柳。
还请各位老师、同学鼎力协助,倾心呵护,让它在学院生根发芽,和我们一起茁壮成长。
2017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