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雨衣教案
充气雨衣优秀教案8篇
充气雨衣优秀教案8篇【充气雨衣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充气雨衣》说课设计与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充气雨衣》说课设计与教学反思授课时间:2004年3月17日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充气雨衣获奖的优秀教案
充气雨衣获奖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背景、设计原理和制作材料。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充气雨衣的设计原理、制作材料和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及其与传统雨衣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1.充气雨衣样品或图片。
2.有关充气雨衣的资料。
3.制作充气雨衣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充气雨衣样品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充气雨衣与传统雨衣的区别。
2.探究教师简要介绍充气雨衣的发明背景和设计原理。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充气雨衣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3.制作教师讲解制作充气雨衣所需的材料及制作方法。
学生分组,按照制作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展示与评价各组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5.拓展与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充气雨衣还可以应用在哪些场合?学生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布置作业:设计一款具有创新性的雨衣。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充气雨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2.学生反馈:学生对充气雨衣产生了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制作,课堂氛围活跃。
3.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创新性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制作,课堂氛围活跃。
2.创新思维:学生在设计充气雨衣时,充分发挥了创新思维,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
3.实践能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掌握了充气雨衣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充气雨衣的发明背景、设计原理和制作材料,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本节课也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让他们意识到身边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创新的源泉。
充气雨衣获奖的优秀教案
充气雨衣获奖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充气雨衣的原理介绍2. 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3. 充气雨衣的试穿与评价4. 充气雨衣的改进与创新5. 充气雨衣的环保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充气雨衣的原理讲解,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充气雨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充气雨衣的环保意义和改进创新方向。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充气雨衣样品、制作材料(塑料薄膜、针线、气球等)、教学课件。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制作充气雨衣的材料包,包括塑料薄膜、针线、气球等。
3. 场地:教室或实验室,具备通风、光线充足的条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充气雨衣样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充气雨衣原理:详细讲解充气雨衣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其结构与功能。
3. 演示制作步骤:教师演示如何制作充气雨衣,边演示边讲解制作要领。
4.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制作步骤,自己动手制作充气雨衣。
5. 试穿与评价:学生试穿自己制作的充气雨衣,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和原理。
2. 强调充气雨衣的环保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八、作业布置2. 调查生活中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制作充气雨衣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
充气雨衣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充气雨衣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充气雨衣的原理。
2. 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1. 充气雨衣的制作技巧。
2. 创新设计充气雨衣。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充气雨衣的原理、制作过程和创新设计。
2. 学生准备材料:塑料袋、针线、剪刀、胶水等。
3. 教师准备充气雨衣样品,供学生观察和参考。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充气雨衣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习充气雨衣的原理:教师通过PPT讲解充气雨衣的原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充气雨衣能防水。
3. 学习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教师通过PPT展示充气雨衣的制作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4. 动手制作充气雨衣: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制作步骤,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充气雨衣。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充气雨衣原理和制作过程。
2. 创新设计充气雨衣:教师提出创新设计的要求,如:环保、实用、美观等。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充气雨衣。
3. 展示评价: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设计充气雨衣,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创新设计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学生根据家长的建议,改进自己的创新设计充气雨衣。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评价评价目的:检查学生对充气雨衣原理和制作过程的掌握程度,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9篇)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9篇)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良。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专心思索,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具预备1.识字卡片 2.录音机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读课文,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2.小组内沟通、探讨。
3.分组汇报,从以下方面引导: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一群得意的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玩耍,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这时,有一件特别奇怪的雨衣消失了,不管他怎样玩耍,雨水一点,也没淋到他的身上。
同学们,你们更喜爱哪一件雨衣?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创造的吗?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熟悉它。
(板书课题)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文。
2.初步了解:小林创造了什么?三、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边读边画不熟悉的字,而后请教“小鱼儿”和“字典教师”) 2.合作沟通,检查效果。
(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
(2)教师指名领读。
(看识字卡片)(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沟通识字方法。
例:形声字:嘿,泳,膜,胎,剪构造相近:羞、着翘舌音:充、粘、差多音字:缝(fénɡ)假(ià)得(děi)易读错字:膝(xī)(5)“接力赛”识字。
猜字谜,如:联、差、囊看实物:膝、棒、胎、膜动手演示:剪、贴、旋、压(6)出示词语表演、舞蹈、美丽、旋转、赞扬、联欢会、展览台、缓缓张开、慢慢模糊、五颜六色指读——齐读四、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五、小结:(略)其次课时一、复习稳固,积存字词。
1.摘苹果把生字卡片做成苹果状,贴在苹果树上,学生自愿来摘,摘下后带着大家读一读,再组词,读文中相关的句子。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例文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例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和感恩,懂得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一个小孩穿着充气雨衣在雨中玩耍。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充气雨衣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生字词造句。
2.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2)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雨衣图案。
五、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六、教学策略: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下雨天的场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亲身体验穿着充气雨衣的感觉,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喜欢的充气雨衣款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充气雨衣获奖的教案
充气雨衣获奖的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定义和作用。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充气雨衣的概念和原理。
讨论充气雨衣的优点和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充气雨衣。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充气雨衣的使用场景。
第二章:实验材料与工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实验材料和工具。
2.2 教学内容:列出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塑料袋、泵、绳子等。
讲解每个材料和工具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2.3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并展示如何正确使用实验材料和工具。
教师演示实验步骤,并指导学生操作。
第三章:实验步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制作充气雨衣的步骤。
3.2 教学内容:讲解并演示制作充气雨衣的步骤,如剪裁塑料袋、吹气等。
3.3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步骤制作充气雨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帮助。
第四章:实验注意事项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2 教学内容:讲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尖锐物品、注意气密性等。
4.3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总结并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第五章:实验结果与讨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5.2 教学内容: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充气雨衣的膨胀程度、防水效果等。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为什么充气雨衣能够防水、如何改进等。
5.3 教学方法: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第六章:评价与反思6.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评价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高实验技能。
6.2 教学内容:学生自我评价实验过程和结果。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6.3 教学方法: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反思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评价和反思。
2023年《充气雨衣》教案
2023年《充气雨衣》教案2023年《充气雨衣》教案1一、教学目标:1.会认识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意思。
3.想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二、教学重点:抓住小林“看、想、做”三方面内容读书思考,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
出示充气雨衣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这种雨衣遇到雨天再也不会淋湿裤腿了,你知道它是怎样发明的吗?2.谈话导入。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
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感知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3.指名读文,正音评价。
相机学习多音字“假”“缝”。
(三)、识字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
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
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
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
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四)、默读默读课文。
思考:小林遇到了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五)、交流1.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2.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二年级语文下册《充气雨衣》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问,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课堂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2.学生通过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总结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插图,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通过阅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充气雨衣的实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充气雨衣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步教学,循序渐进:将生字词的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采用认读、书写、运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生字词。
a.初步感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充气雨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字词。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充气雨衣的特点、优点和作用。
2.教师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提醒学生加强课后复习。
3.教师总结课堂表现,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充气雨衣》教案
充气雨衣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正确使用充气雨衣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充气雨衣的介绍;2.充气雨衣的原理;3.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4.充气雨衣的保养。
三、教学准备1.充气雨衣样品;2.PPT课件;3.模拟充气雨衣的实验器材;4.准备一些充气雨衣的使用案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简短的介绍和提问,引起学生对充气雨衣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介绍充气雨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充气雨衣的外观、功能和用途。
这部分内容要简洁明了,让学生对充气雨衣有个初步的了解。
3. 讲解充气雨衣的原理(15分钟)老师通过示意图和动画,向学生展示充气雨衣的原理。
强调充气雨衣的充气槽和气泵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充气雨衣的工作原理。
4. 演示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20分钟)老师现场演示如何正确地使用充气雨衣。
从穿戴的顺序到充气的操作,一步步地教给学生。
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充气雨衣的使用注意事项,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5. 学生实践(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每个小组分配一件充气雨衣和一个模拟充气雨衣的实验器材。
让学生亲身体验充气雨衣的使用过程,并结合实验器材进行模拟操作。
老师和助教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
6. 案例分析(15分钟)老师给学生提供几个充气雨衣的使用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充气雨衣的实际应用场景和使用技巧。
7. 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回顾充气雨衣的使用要点和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多加实践,提升操作技巧,同时也要强调安全意识。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充气雨衣的使用心得,字数不少于500字;2.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充气雨衣的小模型,并写一份制作过程报告。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充气雨衣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例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雨衣的奇妙。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用“……像……”造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衣的奇妙。
2. 学会用“……像……”造句。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动画视频。
2. 生字词卡片。
3.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雨衣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雨衣的特点。
(2)谈话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会充气的雨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充气雨衣的课文。
2. 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辅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角色朗读,增强语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检验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充气雨衣像动画片里的变形金刚呢?(3)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5. 想象拓展(1)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有一件这样的充气雨衣,你会在雨天做什么?(2)学生分享,激发想象力。
6.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充气雨衣的课文,了解了雨衣的奇妙之处,还学会了生字词。
希望大家在雨天都能用到这件神奇的充气雨衣,快乐地度过雨天。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用“……像……”造句。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实际场景或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任务型教学:通过完成特定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二年级语文教案《充气雨衣》
二年级语文教案《充气雨衣》一名人民教师可以通过教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带来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的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阅读和理解课文。
2.认识这节课的14个新单词。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说话做事的能力。
[教学过程]1.对话导入:通过师生一起谈论“芝麻开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入下一节教学环节。
二、第一阅读知觉1.显示文本。
2.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首先要求学生通读每一段,然后通读全文,这样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学生能够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展示课文中需要识别的单词和词语,让学生在阅读中发音和记忆形状。
第三,重读课文,深刻理解。
1.在合作小组中阅读课文。
2.同组互相提问,完成你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4.口语训练:“遇到小林你会怎么说?”四是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一些学生交流他们的创新想法。
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案2[学习目标]1.能识别14个新单词。
2.学会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这个故事。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一、进口同学们,下雨的时候,看到你穿着五颜六色的雨衣在雨中玩耍,真的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雨水总是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
你想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用脑子和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识字1、独立素养、阅读素养:默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僻字,问课本上的小鱼。
如果小鱼不能告诉你,就去问字典老师。
2.合作素养和游戏素养:(1)互相监督:两个人一起工作,一个人读一段自然的话,互相监督对方的发音,帮助对方纠正发音。
Drive坐在火车上,依次朗读新单词。
《充气雨衣》课件教案(通用10篇)
《充气雨衣》课件教案(通用10篇)《充气雨衣》课件教案 1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故事续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创新的思维。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通过对《充气雨衣》的阅读,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2.2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运用想象力进行故事续写,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雨衣的兴趣,导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充气雨衣》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的理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4 课堂讲解:教师对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3.5 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故事续写练习,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对自己的故事续写和口语表达进行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同伴对彼此的故事续写和口语表达进行评价。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故事续写和口语表达进行评价。
4.2 评价内容:故事续写的想象力、创造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的词汇运用、句型准确性和流畅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充气雨衣》故事文本。
故事图片或视频。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
故事续写本子。
口语表达评价表。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雨衣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环保意识。
开展学生之间的雨衣分享会,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雨衣作品,增进交流与合作。
6.2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充气雨衣》的故事,并讨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充气、雨衣、设计、实验、成功”等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作者如何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
(2)学生树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3)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与分享。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主要内容的理解。
3. 课文中所展现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词汇的理解。
2. 课文作者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最终成功设计出充气雨衣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 课文音频:准备课文对应的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理解。
3. 实物道具: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实物道具,如充气雨衣,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充气雨衣,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查找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所讲述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充气雨衣》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充气雨衣》语文教案年级:小学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人:[你的名字]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强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充气雨衣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充气雨衣的了解。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检查理解程度。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讨论与思考(1)小组内讨论:充气雨衣的原理是什么?(2)小组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作充气雨衣?(2)学生动手制作:根据讨论结果,尝试制作简易的充气雨衣。
(3)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发现其他应用充气原理的物品,下节课分享。
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对待环保的态度和做法。
(2)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运用充气雨衣保护环境。
六、教学步骤(续)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充气雨衣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充气雨衣获奖的教案
充气雨衣获奖的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充气雨衣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充气雨衣的定义和作用。
2. 展示一些充气雨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雨衣以及传统雨衣的不足之处。
2.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展示的充气雨衣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独特之处。
第二章:充气雨衣的原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充气雨衣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对科学原理的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充气雨衣的工作原理。
2. 解释充气雨衣如何防水。
教学活动:1. 通过实物演示或视频讲解,向学生展示充气雨衣的工作原理。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或小组讨论,探究充气雨衣如何防水。
第三章:充气雨衣的设计与制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设计和创造的思考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充气雨衣的设计要点。
2. 教授学生制作充气雨衣的基本步骤。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充气雨衣的设计要点,如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动手制作充气雨衣的实践操作。
第四章:充气雨衣的测试与改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产品测试和评估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产品改进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充气雨衣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
2. 教授学生如何对充气雨衣进行改进。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充气雨衣的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2. 引导学生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五章:充气雨衣的应用与环保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充气雨衣应用场景的了解。
2. 培养学生对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教学内容:1. 介绍充气雨衣的应用场景。
2. 讨论充气雨衣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充气雨衣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户外活动、日常生活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充气雨衣对环境的影响和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充气雨衣》教案
《充气雨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充气雨衣的构造和制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充气雨衣的定义和作用2. 充气雨衣的构造和制作材料3. 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和技巧4. 充气雨衣的使用和保养方法5. 充气雨衣的创新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充气雨衣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2. 教学难点:充气雨衣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充气雨衣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利用实物演示、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 采用问答、填空、选择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充气雨衣样品和制作材料。
2. 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3. 准备实践操作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4. 安排适当的教学空间和时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衣的图片,提问学生对雨衣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充气雨衣。
2. 新课导入:介绍充气雨衣的定义、作用和构造,让学生初步了解充气雨衣。
3. 教学互动:讲解充气雨衣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充气雨衣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充气雨衣,评价同伴的作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充气雨衣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探究充气雨衣的创新与发展。
七、课后作业1. 调查了解充气雨衣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2. 思考如何改进充气雨衣的设计,提高其使用效果。
3. 查阅资料,了解充气雨衣的制作材料和工艺。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充气雨衣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充气雨衣》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充气雨衣》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充气雨衣的特点和制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通过制作充气雨衣,让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和交流。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提高生活品质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充气雨衣的制作方法及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且实用的充气雨衣。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充气雨衣实物、制作材料、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剪刀、胶水、针线、气球、塑料薄膜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充气雨衣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探究制作原理(1)引导学生探讨充气雨衣的制作原理。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制作充气雨衣(1)展示制作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的特点。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制作完成后,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4.交流与分享(1)引导学生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设计理念。
(3)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2)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所学,回家后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充气雨衣。
2.思考如何将充气雨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充气雨衣,让学生了解新型材料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且实用的充气雨衣。
学生在交流与分享环节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态度,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践锻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制作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详细讲解充气雨衣的每个制作步骤。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塑料薄膜,它需要足够坚韧,才能承受住充气后的压力。
你们觉得我们应该选用哪种类型的塑料薄膜呢?”学生甲:“我们应该选用加厚的塑料薄膜。
充气雨衣教案
充气雨衣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 14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体会小林爱思考、勤实践的品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充气雨衣模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各种雨衣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雨衣的作用和特点。
2、提问:你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发明的?从而引出课题《充气雨衣》。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开火车读词语,巩固生字词的掌握。
(三)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充气雨衣讲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引导,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思考:小林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遇到的问题:普通雨衣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解决办法:小林想在雨衣的下摆安一个铁丝圈。
5、引导学生体会小林善于观察、思考的品质。
6、继续读课文,思考:小林的充气雨衣是怎么发明出来的?7、指名回答,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8、引导学生思考:小林为什么能发明出充气雨衣?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小林善于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动脑思考,不断实践改进。
(四)拓展延伸1、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不方便的事情?你有没有想过办法解决?2、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气雨衣教案
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默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2.你穿过雨衣吗?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公开课教案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
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
“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③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④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⑶夸奖的句子嘿!别提多棒了!
四、情感升华。
1.复述“充气雨衣”发明的过程。
2.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3.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4.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用品给你带来不便的事吗?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吗?激励语: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
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板书设计:充气雨衣想旋转起来的裙子想塑料救生圈?→(板画)?→(板画)称赞做雨衣做充气雨衣(板画)(板画)作业布置: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课后反思: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识字14个,字音不易读准,字形比较复杂,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按归类识字,游戏识字等多种形式的方法识记,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学生很喜欢识字这一环节。
本文较长,重点抓住“小林遇到几个难
题,是怎么解决的?”,引导学生默读和快速阅读。
由于长句较多,学生读起来有些困难,在朗读展示时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直到“复述”这一环节,学生才“死灰复燃”,活跃起来。
可能自己高估了学生,把课文只设计了一个课时,知识点过多,也有关系。
自己从三个方面设计了朗读,旨在通过朗读感悟“小林爱思考”的道德品质和“勤实践”的人文素养,从“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这一环节上有了体现,虽然学生在朗读时不是激情饱满,但感悟还是很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