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13.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材分析】《钓鱼的启示》是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这篇精读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
34年后,“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道理。
【学情分析】邓耀会:班上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邓耀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
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从而达到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给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也只有熟读才能成诵,把课文里一个个句子,一种种规范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
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语文五年级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1月15日组织开展了五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时间2021年11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教务处负责人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五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首先,由备课组长对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进行阐述,明确了备课的目标和重点。
随后,各备课组成员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商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大家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案,如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结束后,五年级语文组安排了教学观摩活动。
本次观摩课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教学内容为五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启示》。
观摩课上,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摩课后,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
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观摩课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提出了改进意见,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经验分享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活动还安排了经验分享环节。
由两位在教学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
他们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分享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大的帮助。
六、活动总结本次五年级语文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学校要求每个年级组和备课组长指定某个单元的某节课,由上课的老师出教案,全体教研组成员分享备课情况。
以下是各位老师的备课情况:XXX:我们要先确定学生的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学生会说、写一些生字词,能朗读课文并通过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从导入开始,接着备教学重、难点,再通过对话描写体会内心,最后备教学设计。
我认为写详细的教案很重要,从每个环节去理解学生,然后定好教案,最后实施。
XXX:我认为备课的老师要写详细的教案。
集体备课为备好课提供了平台,本组备课写出来的教案很不错。
本次备课由备课老师出教案,我们小组对其进行修改,我觉得这样对老师的发展很有帮助,这样的活动应该经常开展。
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备课的教案没有重、难点,缺乏指导性和科学性。
我的困惑是如何通过对话、语言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
但是我觉得这次集体备课活动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上课的老师也没对这次的教案有所领会。
XXX: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对这次活动了解得不够。
集体备课各自发言没有重、难点,集体的意见上课老师不能很好地采纳。
备课老师各自发言,无法统一意见,集体备课如何发挥集体的作用有待研究。
XXX:对于集体备课我有很多疑问,由于我准备得不够充分,对备课的要求和方法不是很理解。
备课各小组有各自的意见,不能整合几个小组的教案。
我在思考:集体备课的目标是什么?备课存在什么弊端和不足,有什么启发?教师如何上课缺乏指导,这次集体备课没备出详细的教案,用集体备课的教案能上好每一节课吗?备课不能细化到细节,备课不符合学生的兴趣;来自各方的教研员不是很了解这个学校的学生真实水平,这样很难做到完美、很难到达集体备课的目的。
XXX:原本定的集体备课目标、确定重、难点、教学过程,但是因为有不同的意见,结果上课的老师不能很好地领悟。
在乡村进行集体备课是很难开展的,集体备课如何考虑到每个学生,同一个年级是否也能一样上呢?这仍是一个问题。
小学语文五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精选5篇)
小学语文五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精选5篇)小学语文五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北京话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北京话的浓厚感情,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自选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北京话的喜爱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首都是哪里?对于北京,你了解多少?你了解北京话吗?想了解北京话吗?跟我来吧!板书课题,齐读二、检查预习情况1、给要求认的字注音2、听写生字3、概括主要内容三、细读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1、作者喜欢北京话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2、在第一自然段中,从哪些地方让你可以感到作者很喜欢北京话,用“——”勾画出来。
3、汇报4、交流“诱惑”可以用什么词替换?哪个更符合*?北京话的诱惑在哪里?都听了谁说的话?比喻句是为了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呢?理解破折号的用法。
指导朗读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文,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这什么说普通话十分重要?3、北京话是普通话吗?这里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4、理解:“包容”,写出近义词“改造”,具体改造谁的口音?学习第三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课文中介绍了谁学讲普通话?2、画出朋友学习的句子,读一读,哪几具词语说他是怎样学习的?决心大吗?学会了吗?他此时的心情怎样?从哪句话可以知道?3、理解破折号的用法4、“我”又是怎样学习普通话的?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这说明什么?5、为什么说听觉中的北京比视觉中的北京更为深远、广博?6、理解破折号的用法。
7、体会文中的两个设问句8、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北京的什么情感?四、品读揣摩表达1、你认为作者最相告诉我们的是什么?2、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北京话的?3、对于北京话的理解和认识都离不开什么?4、作者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举例说明。
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记载(第1单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记载
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时间:2024.2.19
进
度
第一单元(1——2周)
上一单元教学得失
由于是第一单元,所以不存在上一单。
本
单元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及童年往事”,安排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等课文。童年是一首诗,充满诗情画意;童年是一幅画,五彩缤纷;童年是一首歌,唱出了酸甜苦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生活,其中充满着快乐、幸福、心酸和伤痛。《古诗三首》让我们领略到古时候少年儿童的辛勤、快乐和悠闲。《祖父的园子》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在园子里快乐地玩闹,从中感受祖父对“我”深深的爱。《月是故乡明》让我们从大作家季羡林的回忆中,感受“家乡月最圆,家乡水最甜”的思乡情。《梅花魂》让我们从外祖父所做的几件事中,感受一个爱国老华侨眷恋祖国的心。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五年级上册)时间:20XX年.9.4地点:会议室人员:全体五年级教师。
内容:五年级《古诗两首》中心发言人:苗玉梅具体内容:古诗两首教材解析:苗玉梅:宋人重视思想,一些作家惯于以哲人慧眼审视生活,使许多诗文寓哲理。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所以传诵千古,历久不衰,在于其景中寓理,且含蓄蕴藉。
在诗人笔下,春天如大地孕育的生命,借红杏之体,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冲破墙门禁锢,灿然而笑,生机勃勃!诗人把满园春色乃至整个春天,聚焦为一枝红杏,赋予它生命,给予它蓬勃向上的朝气。
如不细加玩味,“蜜咏恬吟”,这一哲理是探寻不到的。
邱明华:“应怜展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初读时觉无甚可嚼,细品时方有疑窦顿生。
“柴扉不开”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表面看,是诗人的老朋友爱怜苍苔,怕心爱之物被伤害之故。
这是诗人的揣度之词。
正是这揣度之词,暗含着园之主人在园内,且已听到了扣门声。
园主人惜花爱草,连最不起眼的苍苔也珍视为生命,可见,他是一个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品质高洁之人。
物以类聚。
叶绍翁与其为友,可见也是一个高洁之人。
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
正当叶绍翁“扣柴扉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突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口而出。
伸出墙外的红杏,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诗人的感情历程是,去访友看春高兴――进不了园,扫兴――见杏花,欣喜,可谓一波三折。
景中有情,情中有人,这就是本诗的特点。
陈伟: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给人以亲切感。
使诗人游兴大增,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
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
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语文五上教研课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深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10月20日开展了五年级上册的教研课活动。
本次活动以《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展示、教学反思等形式,提升教师对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2023年10月20日地点:五年级(1)班教室三、活动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四、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 主题:深入解读《祖父的园子》- 目的:明确教学目标,探讨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环节。
- 过程: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针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学情和教学实际,制定教学方案。
2. 课堂展示- 授课教师:张老师- 教学内容:《祖父的园子》-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张老师通过讲述童年趣事,引出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张老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提升素养。
张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张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 教学反思- 授课教师:张老师- 反思内容:1.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环节紧凑,但部分环节的过渡不够自然,需要改进。
4. 课堂评价方式单一,需要多样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集体评议- 评议内容:1.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环节紧凑,课堂气氛活跃。
2. 张老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3. 部分教师提出,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教师们建议,在课堂评价方面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五上语文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深入探讨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
四、活动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2. 专题讲座3. 教学案例分析4. 教学反思与讨论5. 总结与展望六、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教师们首先对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
(2)针对教材中的重点课文,如《草原》、《观潮》、《少年闰土》等,教师们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各自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针对教材中的难点课文,如《背影》、《我的母亲》等,教师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专题讲座(1)由教研组长主持,针对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专题讲座。
(2)讲座内容包括: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3. 教学案例分析(1)教师们针对某一课例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2)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们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 教学反思与讨论(1)教师们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2)针对教学中的困惑,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与展望(1)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的优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2)教师们表示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七、活动总结本次五上语文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座、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与讨论等形式,使教师们对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具体总结:1. 教师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专题讲座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策略,使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活动主题: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二、活动时间:2024年3月24日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活动参与人员: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记录:1. 教学内容: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词,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第二课时:讲解课文,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5. 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
(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反思: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对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规划。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按照预案进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后续教学计划:(1)按照备课活动记录进行教学。
(2)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3)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成绩。
本次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活动,全体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共同讨论,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九、附录: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六、活动主题: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七、活动时间:2024年4月10日八、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九、活动参与人员: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十、活动记录:1. 教学内容: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第二单元的生字词,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1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1
出席人员:
- 张老师
- 李老师
- 王老师
- 赵老师
讨论主题:
本次备课的主题是《古诗文鉴赏》的教学内容。
讨论内容:
1. 分享教学心得:张老师分享了她在上一节课中使用的互动游戏,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增强了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2. 教材选择:大家一致认为应选用与学生年龄相符、内容丰富
且有趣的古诗文教材。
3. 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包括理解古诗文中的意义、感受古人的情感以及体会古诗文的美学
价值。
4. 教学方法:讨论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朗读古诗文、讲解古诗文背后的典故和文化背景、进行诗意的演绎等。
5. 教学评估:确定了使用课堂互动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来评价他们的研究情况。
6. 教学资源:各位老师共享了自己收集的古诗文资源,并商定将这些资源整理成资料包,便于学生复和探索。
7. 后续安排:安排下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和主题,以及各位老师的备课任务。
下次备课主题:
下次备课主题为《古文阅读》,大家提前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备课任务分配:
- 张老师:准备教材和课件,并负责整合教学资源资料包。
- 李老师:准备互动游戏和朗读的材料。
- 王老师:准备讲解古文背后的典故和文化背景的资料。
- 赵老师:准备诗意的演绎活动的材料。
以上是本次《语文》五年级集体备课记录。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贡献,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古诗文。
下次备课见!。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1.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并初步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例如,服饰特点、生活特点.
2.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后以凝炼的诗句总结全文.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单元重点:
1、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2、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的表达.
单元难点: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2、把握主要内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7.阅读链接的诗歌《帐篷》,是著名诗人艾青的作品.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以帐篷为家的“我们”指的是谁,这些人身上有怎样的品质,从而体会到地质队员、建筑工人们与边疆建设者一样,具有服从需要、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预案
1.课前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认识到青藏铁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认识到对沟通东西部、促进合作发展、造福西藏地区和人民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在地图上找一找全长1 142千米青藏铁路的线路: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越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形结构.
5.要加强朗读指导和评价,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精神.对重点段落要多读,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可采取分角色朗读,读时要把人物心理活动揭示出来,如,孩子的天真稚气,爸爸神情与心理的变化和严肃亲切中的循循善诱.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6.在字词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
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主备人:参加人员:五年级语文老师教研内容:《地震中的父与子》集体备课地点:五年级办公室时间:11月教研过程:一.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94年,在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14个小孩的故事.赞扬了“了不起”的父子俩,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自读,认识本课生字.生词.2.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说”这两种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互信任,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亲的伟大.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四.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采用分角色读,想想说说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经历心灵和情感的成长.主要通过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播放有关地震的片段)学生谈谈看过后有什么感受,如果身在其中又会怎样.师引入本课内容:大地震给人的感觉是惊心动魄的,但地震中也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发生在一次大地震中一对父与子身上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由读文,初读感知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能简单地说一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3.画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学生自由读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师:读了课文,父与子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这究竟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呢?学生自由说,引出文章最后一句中的“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思考为什么说父与子了不起,读一读课文,找出相关词语.句子,划下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四).总结全文,发散思维1.总结: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话牵着两颗心,也牵动我们所有人的心.学完课文,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想对文中的父与子说些什么?2.其实在平淡生活中,用心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无处不在,作为孩子也要用心去感受,同样去付出.课后可以写一写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小故事.五.研讨要点:1.课堂教学应紧抓“一个中心线索,两个突破点”整体计划全文教学.这个中心线索就是父与子始终信守的诺言.毫不动摇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两个突破点就是“父亲爱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以最震撼心灵的场景为主线,抓住“父亲的了不起”和“儿子让的了不起”这两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在承上启下处重复回扣读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绪的深化结合起来,重复诵读,重复叩问,重复感悟,使其施展牵一发而动全身.2.应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读准.读通顺,然后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重点指导“疾步”的“疾”的意思和多音字“血”的辨析,再让学生把生字表中自己觉得难写的字写一遍.这一环节,在生字教学中达到我们高年级生字教学目标.3.在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在废墟前长时间挖掘这段,可以布置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父亲当时样子以及内心的活动等等.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六.教研总结: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组内各位教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教研氛围浓厚,讨论气氛热烈,使各位教师明确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以更好的开展本课教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主备人:参加人员:五年级语文老师主题:第八单元总备时间:12月主备教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范和凡人的情怀.教学目标:1.走近毛泽东,让学生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2.感受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重点难点突破:本组为本册最后一组教材,要求注意已有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1.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2.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方法自读课文.3.要注意把握理解要求,不盲目求深求透,重点为体会情感.模式方法:以搜集资料,并学会在自由搜集中走进人物的生活背景.体会人物的情操.作业设计:设计一期以《我们所知道的伟人》为题的阅读成长卡.进度安排:11——13课时.组内教师讨论要点:本组教师以《长征》为讨论的主要课文.《七律·长征》是毛泽东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颌联,领联,尾联.首联,词汇直白,语势豪迈,总领全诗.“不怕”与“等闲”相对比,“万水千山”以景写动.语言凝练.颌联承接“私”.用了夸张“不磅礴,逶迤”的手法既“扬”手法使用“细浪泥丸”比喻其渺小,用的是“仰”手法.想和起绝,用语新奇.领联承接“万水”——暖——寒“既为天气又写出心理感受.“——拍——横”一动一静.尾联描述长征的最后程:“喜”由心生.以“开颜”收篇.写出喜悦之态,又预示长征的最后胜利.全诗对仗工整,用词极为精巧.(2,3句)让学生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教师讨论:1.要注意讲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当时的艰难又进一步的理解.2.充分利用课件展示红军长征时的感人的故事,展示红军所走过的每一步,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时的艰难,对于理解红军的面对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有较大的帮助.。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的一、活动背景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五年级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决定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学习;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4.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第二章:活动时间与地点一、活动时间日期:年月日时间:上午点至下午点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第三章:活动流程与内容一、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与活动介绍2. 教师分享教学心得与经验3. 教学资源与材料的共享4. 集体讨论与备课5. 总结与展望二、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与活动介绍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2. 教师分享教学心得与经验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教师们互相借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3. 教学资源与材料的共享教师们互相分享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习题等教师们共同挑选和整理教学材料,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使用4. 集体讨论与备课教师们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和备课共同商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5. 总结与展望主持人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教师们要积极执行备课方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共同展望今后的教学活动,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第四章:活动准备与材料1. 活动前,由主持人提前通知教师们活动时间、地点和流程2. 准备会议室,确保音响、投影仪等设备正常运行3. 准备活动材料,如教学资源、教案、习题等4. 准备茶水和饮料,为教师们提供舒适的参会环境第五章:活动评估与反馈1. 活动结束后,由主持人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2. 收集教师们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效果和不足之处3. 根据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4. 将活动记录和教案整理归档,以便今后的教学查阅和使用第六章:教学内容与目标一、教学内容根据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我们选择了一篇课文进行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集体备课时间:2021年4月13日二、集体备课年级:五年级三、集体备课学科:语文四、主备教师:张爱香五、备课内容:1.《人物描写一组》2.《刷子李》六、本周备课课时:共四课时1.《人物描写一组》两课时2.《刷子李》两课时第一、二课时一、授课内容:《人物描写一组》二、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摔跤、手疾眼快、欺负、脚腕子、挺脱、肢体、格局、威严、无疑、侄子喉咙”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作者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重难点:1、通过对3个片段的阅读,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从中体会作家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等写人的方法。
另外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四、授课内容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毛主席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的遗骨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主席的爱子之情和超人的胸怀。
作者颇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现毛主席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段,反映出人物的崇高境界。
教学流程:第一、二课时一、揭示课题,通读课文。
1、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是怎样描写的。
2、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二、默读课文,畅谈感受1、默读课文,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
(2)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相应的文字边上。
(3)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活动主题:五年级语文教学策略研讨二、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0日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活动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五、活动记录及教案:1. 教学内容分析:本学期五年级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四个方面。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交际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本次活动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展开研讨。
2. 教学策略研讨:(2)写作:运用“支架式教学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支架,从选题、立意、构思、表达等方面指导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范文,积累语言素材,提升写作水平。
(3)口语交际: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交际策略,提高口语交际效果。
3. 教学实践与反思:(1)教学实践:以课文《草原》为例,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以“我的理想”为主题,运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指导。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以“介绍自己的家乡”为主题,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训练。
(2)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交际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学生对阅读技巧掌握不足、写作思路不清晰、口语交际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并加以改进。
4. 教学计划与目标:(2)中期内(一个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作文。
(3)长期内(一个学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交际中自信、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2)教辅资料:阅读理解训练题、写作指导手册、口语交际话题素材(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通过本次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我们对教学策略进行了研讨,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备课组活动记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掌握生字词。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能结合上下文、联系语言环境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时间
12.26
地点
二(2)
主持人
年级学科
五年级
主备人
记录人
参加人员
备课内容
第六单元
研 讨 过 程 摘 录
本组课文围绕“美好品质”。一共选入四篇文章:《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滴水穿石的启示》。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人不怕危险,大胆研究,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
《天火之谜》讲的是富兰克林的故事,这篇课文的语言训练点是分段概括段意,弄清思路,再深入文本,体会的人文思想是富兰克林的敢于发现的精神
4.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到邓小平爷爷伟大的人格,激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理解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养战胜“灾难”的信心。
时间
12.12
地点
二(2)
主持人
年级学科
五年级
主备人
记录人
参加人员
备课内容
第五单元
研 讨 过 程 摘 录
第五组课文是一组写景的美文。
《黄山奇松》作者以游踪为顺序,从眼、耳、心等入手写黄山松树的美,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候除了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语言,感受黄山奇松的美妙外还要学会作者是如何来描写黄山奇松的松树的。我们认为这篇课文要教得像高年级的课文就必须教学生学会作者的表达。
《习作五》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材画了四幅图,主要是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内在的感受。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完善记录打印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完善记录打印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项目名称语文组集体备课项目负责人朱德军活动时间2018年2月23日活动地点五年级1班教室活动主题集体备课主备人李存刚参加对象活动内容及进程一.李存刚选定此次备课主题“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二.围绕本次主题,这位教师选定了所要备的课文《猴王出世》三.学习如何通过文本的语言让学生体会猴王的猴性、人性和神性的。
四.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炉集体备课教案。
五.各班级老师分别在自己班上试教该教案。
活动反思与建议本次活动,就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传统话题展开讨论,通过经典的名著让老师感悟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是衡量一部作品好坏的关键。
语文备课组教师签字备注:教学设计:猴王出世一、素质教育目标㈠知识教学点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㈡能力训练点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㈢德育渗透点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受到教育。
㈣美育渗透点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二、学法引导㈠教师教法导读法㈡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㈡难点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㈢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㈠教师活动设计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文章的前因后果。
㈡学生活动设计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并靠自己弄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朗读,加深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七、教学步骤㈠揭示课题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孙悟空)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活动主题:五年级语文课文《草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课文《草原》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水平。
3.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教学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学生作业本5.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4)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口头造句。
(5)分析课文内容,讨论作者的写作手法。
(6)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课。
二、活动主题:五年级语文课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感受文章的气势和氛围。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2.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开国大典的庄严和热烈。
(2)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水平。
3.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和复杂句子结构。
(2)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教学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学生作业本5.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顾我国历史,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朗读,感受开国大典的氛围。
(4)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口头造句。
(5)分析课文内容,讨论作者的写作手法。
(6)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课。
三、活动主题:五年级语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感受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悲壮氛围。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2022年5月15日,五年级语文教师们在学校会议室进行了一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记录:一、主题讨论:五年级语文课程内容安排和教学目标的研究1. 讨论了五年级语文课程的整体安排,确定了每个单元的教学顺序和时间分配。
2. 分析了五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明确了教学目标,确定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点。
3. 讨论了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材解读:《中华经典诵读选》第二单元《古诗词欣赏》1. 教师们共同阅读了教材中的诗词内容,深入探讨了每首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 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讨论了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并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3. 探讨了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资源分享:优秀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推荐1. 教师们分享了自己制作的优秀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课堂活动设计、练习题和作业等。
2. 讨论了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提供了一些优秀的教学网站和APP推荐,供教师们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参考使用。
四、评课交流:教学案例评析和经验分享1. 选择了几个教学案例进行评析,讨论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分享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包括课堂管理、学生激励和评价等方面。
3. 互相交流了对教学的思考和感悟,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五、总结和展望:教研活动成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计划1. 总结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和收获,认为这次活动对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2. 讨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包括继续研究教材内容、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验等。
五年级语文教研课记录(3篇)
第1篇时间:2021年10月15日地点:XX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研室主讲人:张老师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一、教研活动背景为了提高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决定开展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高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集体备课,由张老师主讲,全体五年级语文教师参与。
张老师以《草原》一课为例,详细讲解了备课的过程和要点。
(1)分析教材:张老师从课文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方面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教学方向。
(2)设计教学环节:张老师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设计了导入、讲解、练习、总结等教学环节,确保教学过程完整、有序。
(3)制作教学课件:张老师展示了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展示了课文内容、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元素,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4)讨论与交流:全体教师就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 课堂观摩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张老师进行了《草原》一课的课堂展示。
全体五年级语文教师观摩了课堂,并进行了详细记录。
3. 教学研讨观摩课后,全体五年级语文教师进行了教学研讨。
以下是研讨的主要内容:(1)张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其他教师针对张老师的课堂展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明确了教学目标。
2. 教师们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根据学情和教材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
3. 教师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4. 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集体备课时间:2015年9月22日地点:五年级办公室参与教师: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主持人:肖厚琼记录人:王春文课题:古诗《游园不值》教材解析:肖厚琼:老师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集体备课,我选择的容是古诗两首,因为我们教学古诗时总是老师讲解较多,总觉得教学起来索然无味。
宋人重视思想,一些作家惯于以哲人慧眼审视生活,使许多诗文寓哲理。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所以传诵千古,历久不衰,在于其景中寓理,且含蓄蕴藉。
在诗人笔下,春天如孕育的生命,借红杏之体,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冲破墙门禁锢,灿然而笑,生机勃勃!诗人把满园春色乃至整个春天,聚焦为一枝红杏,赋予它生命,给予它蓬勃向上的朝气。
如不细加玩味,“蜜咏恬吟”,这一哲理是探寻不到的。
王春文:“应怜展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初读时觉无甚可嚼,细品时方有疑窦顿生。
“柴扉不开”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表面看,是诗人的老朋友爱怜苍苔,怕心爱之物被伤害之故。
这是诗人的揣度之词。
正是这揣度之词,暗含着园之主人在园,且已听到了扣门声。
园主人惜花爱草,连最不起眼的苍苔也珍视为生命,可见,他是一个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品质高洁之人。
物以类聚。
叶绍翁与其为友,可见也是一个高洁之人。
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
正当叶绍翁“扣柴扉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突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口而出。
伸出墙外的红杏,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诗人的感情历程是,去访友看春高兴——进不了园,扫兴——见杏花,欣喜,可谓一波三折。
景中有情,情中有人,这就是本诗的特点。
钟黎: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给人以亲切感。
使诗人游兴大增,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
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
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肖厚琼: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柳风”早春的风。
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
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柳的印象。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摹之细腻。
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惬意的春日远足啊!教学环节设计:肖厚琼: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逐渐培植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上课伊始,我饱含深情地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
千百年来,形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诗文化……”老师的语言渲染焕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激起了他们学习热情。
再请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将其头脑中原有的先备知识与新知识建立。
王春文:在“‘咬文嚼字’、品悟诗意”中培养善思的品质由于古诗文体有特殊性,其每一字、每一词都体现着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和高超技艺。
我们在学习古诗时,就无法躲避“咬文嚼字”的嫌疑,否则将无法透视其深层意蕴,问题是,我们究竟该如何在传承中有所创新。
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仔细读读下方提供的注释,争取用它弄明白每一行,每一句的意思,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诗中描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老师只提供一个方法,而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咬文嚼字”,自悟自得。
这一过程中,我没有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而是先让个人充分思考,在其力所不能及时,方可寻求帮助,自学一段后提示“同学们如果哪一处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共同探讨。
”教师允许课堂上“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但前提是个体必须在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之后。
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共同探究是难能可贵的,但对于个体善思品质的形成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亦不容忽视。
钟黎:但对学生对诗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的意义上,如何让学生入境呢?学生在理解“春色满园关不往,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将其简单地解释为“主人园中的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有一枝红杏伸出墙来。
”我便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想象,“一枝红杏伸出墙来?还有更形象的说法吗?”“窜出墙来”“因为怕主人发现,所以悄悄的跑出墙来。
”“探出墙来,想看看外面的春色,比比谁最美。
”“跃出墙来,急着留住诗人,想安慰他扫兴的心情,……。
”学生的想象随处闪烁着灵动的光辉。
再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学生的表述一定会生动许多。
而且在这一番再造想象之后,师生渐渐步入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
我再进一步的驱遣想象,“小院中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呢?”学习又是一番奇思妙想。
《游园不值》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1、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有些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读:“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二、自读《游园不值》三、学《游园不值》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板书:补、换、查、看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古诗4、反馈:齐读1、2句,练写“屐、扉”两字。
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来汇报一下“怜”“应”分别解释成什么?辨析“应”“怜”的含义。
诗人游园心切、然而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两句话?2)、正当诗人垂头丧气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了什么?(一枝红杏)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
引导学生说成感叹句、反问句a、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b、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读)3)、齐读整首诗,读出心情的变化。
5、诗人兴冲冲地来游园寻春,结果只看到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为什么就那么高兴了。
6、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满园的春色?(课件展示满园春色)7、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满园春色。
师:欣赏着你们动情的朗读,我又想起了《春》里的那几句话,跟老师一起朗读。
(读后问:跟我们今天学的哪几句诗联系得起来的?)四、体会“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
同学们,是什么唤起了我们对满园春色的联想?再指导读《游园不值》最后两句。
其实,这两句诗,诗人含蓄地告诉了我们,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五、配乐朗读。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时间:2015年9月29日地点:三年级办公室活动容: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灰雀》活动对象:三年级语文教师主持人:朱伟记录人:国英活动过程:一、朱伟;学校对本次活动做了一下要求:要求每个年级组、备课组长指定某个单元某节课,有上课的老师出本节课的教案,全体教研组的成员把自己的备课的情况说一说,然后集中,每位老师都要有自己的备课情况。
下面由各个老师把自己的备课情况说说:二、国英发言:我们集体备课要先备自己的学生,确定目标,本科的目标是:会说、写一些生字词;会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通过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活动:体会列宁循循诱导、善解人意和对儿童的保护。
为达到这个目标,我先由导入开始接着备教学重、难点,再通过对话描写体会心,接着备教学设计。
我认为上课要写详案,从每个环节去理解学生,然后定好教案,最后实施。
肖唐孝发言:我认为备课的老师要写详案。
集体备课为备好课提供了平台、本组备课写出来的教案是很不错的。
本次备课由备课老师处教案,本小组对教案进行修改,我觉得这样很好,对老师的发展很有帮助,我认为这样的活动要经常开展。
我们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意见,都是各自备课,自己写教案,但是结果没有详细的教案,备出的教案没重、难点,对如何上好一节课缺乏指导性、科学性。
我的困惑:如何通过对话、语言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
但是我觉得这次集体备课活动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上课的老师也没对这次的教案有所领会。
国英: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对这次活动了解得不够。
集体备课各自发言没有重、难点,集体的意见上课老师不能好好的采纳。
备课老师各自发言,无法统一意见,集体备课如何发挥集体的作用有待研究。
朱伟:对于集体备课我有好多疑问,由于我准备得不够充分,对备课的要求、方法不是很理解。
备课各小组有各小组的意见,不能整合几个小组的教案。
我在思考:集体备课的目标是什么?备课存在什么弊端、不足,有什么启发?教师如何上课缺乏指导,这次集体备课没备出详案,用集体备课的教案能上好每一节课吗?备课不能细化到细节,备课不符合学生的兴趣;来自各方的教研员不是很了解这个学校的学生真实水平,这样很难做到完美、很难到达集体备课的目的。
肖唐孝:原先定的集体备课目标、确定重、难点、教学过程,但是因为有不同的意见‘结果上课的老师不能很好的领悟。
在乡村进行集体备课是很难开展的,集体备课如何考虑到每个学生,同一个年级是否也能一样上呢、还是一个问题!国英:备课的同时也要备学生,如何进行呢?我觉得不好进行,因为学生不同,想法也不同。
备课是集思广益,我通过学习,知道了备课的方法、目的、过程。
我觉得集体备课是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的,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如果觉得好的教案、方法我们都要采纳。
先由集体教研员备课,然后在由指定老师上课,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对于这次集体备课,各个教研员都发了言,但是没有具体的方法。
朱伟:这次活动是先由上课老师说教学目标,然后备课,最后定方案上课,这是很好的。
但是我觉得这次的备课准备不够充足,没有确定好目标。
国英:这次活动是先由上课老师说她的上课过程,让我们熟悉教材,然后定好重、难点。
再由全体老师进行备课。
我觉得集体备课要先备好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容。
下面说说本次备课的教学流程:1、复习引入;2、提出自学要求;3、师生互动,深入研读;4、分角色朗读课文;5、扩展练习;6、扩展延伸。
三、本次活动的总结:各个老师都对本次教研发了言,我觉得很好,我也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不少,但大部分的老师都不是很清楚集体备课怎样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