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会计研究

合集下载

现行企业年金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行企业年金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依靠行业协会例如税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 。要验证评估 中介机 构的服务质量 以及执业资质 , 同时 向纳税认宣布结果。不仅要让纳 税人将税务代理认识清楚 , 也要让纳税人 以自愿的原则对代理服务 机构进行选择。同时为了让企业乐于参加汇缴工作 , 将独立鉴定 的 功能发挥 到极致 , 需要 引领中介机构达到管理标准话、运作市场化 的水平, 至于具有很差的资信、松散 的组织的中介机构 , 需要运用一 定的策略组织它们进入市场。 ( 四) 加强 评估 和检 查企 业所 得税 税务机关在完成汇算清缴之后需要 即时展开的工作是纳税评 估和检查 。关于各 种指标如成本、收入 、费用和利润率 的综合分 析, 要依据各种资料如纳税人的年度财务报表和涉税审核审批表 、 年度纳税 申报资料和 以往了解的征管资料, 同时采用管理平台和征 管软件 的资源信息 。为 了保证企业汇算清缴 的准确 和真 实 , 还要 对其评估和审计 , 主要是通过行业指标参考值 以及每项评估指标体 系来评估 。需要实行专门检查针对那些有异常变化的利润率 、成 本 、收入 、费用的企业, 或者存在很多漏洞和疑惑的企业 , 或者具有 较低税负的企业 , 或者是行业里的重点企业 , 一定要 文 献
[ 1 ] 王 宝 田, 王镕 梓 . 关于 企业所得 税汇算 清缴 中收入项 目纳税调
财会研 究 } F i n a n c e a n d R e c o u n t i n g R e s e a r c h
现行 企业年金会计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研 究
付 悦 王欣 兰 佳 木斯 大 学 黑龙 江 佳 木 斯 1 5 4 0 0 7
摘要 : 企 业 年 金 能 够 积 累大 量 的 资 金 , 对 我 国金 融 市 场 发展 产 生 巨大 的 影 响 。 但 我 国 对 企 业 年 金 问题 起 步比 较 晚 ,

中国企业年金会计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企业年金会计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企业年金会计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中国企业年金会计体系研究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障问题成为了社会的重要议题。

目前,中国的职工养老保障以社保为主,企业年金则作为补充保障形式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

企业年金是企业为职工补充退休金的一种形式,旨在增加职工的退休保障和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

企业年金具有投资风险较小、资金收益稳定等特点,使其成为职工赞助的重要退休保障形式。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经有许多企事业单位实现了企业年金计划的全覆盖。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中国企业年金会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具体内容如下:
1. 企业年金会计政策的研究。

本部分将对企业年金会计政策进行全面调研,并分析现有会计政策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企业年金会计制度的建设。

本部分将对企业年金会计制度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公开透明的企业年金会计制度。

3. 企业年金实际操作过程的研究。

本部分将对企业年金实际操作过程的会计处理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4. 提出企业年金会计体系的改进建议。

本部分将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年金会计体系的相关改进建议,并为改进现有的企业年金会计体系提供有力的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访谈调研等方法进行。

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将为当前中国企业年金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建议,同时为今后中国企业年金会计体系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职工的退休保障。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金会计 问题 ,如企业年金 不同条例提取 比例相差较 大、企业年金会 计处理 不协调 、对企业年金性质 认识与会计处理不一致、企业年金信 息披露 不明
显 ,企业年金 会计计量方法不健全 ,最后提 出了完善企业年金会计问题 的策略 ,如 实行确定缴 费计划 于确定收益计划、协调企 业年金会 计处理、加
信息不可比,因此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对有关估算方法作m应有 的限定 。 企业年金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
( 4 ) 资产负债表 日 使用 的主要精算假设 在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 中,要使用很多假设 ,对它们适 当加 以披露 是有用 的,除此之外 ,还应披露不同于折现率 的计划资产 预期长期收益
部 分加 以披 露 。
( 五) 企业年金会计计量方法不健全 , 对 以企业年金基金 为主体 的 企业年金会计来说 ,收付实现制是 比较适合 的。采用收付实现制就不太 合适 ,应该按权责发生制核算 。企业年金费用 的确认和计量 。在确定受 益型的计划下 。企业年金费用 的金额是T资收入和服务年限等一些不确 定性 自变量 的函数 ,需要在一定 的精算假设之上运用保险统计估价法确 定。不同的估算方法会对企业年金费用的计量产生很大差异 ,导致会计
化。
划 》中规定:“ 养老金应在相关 的报表及其附注 中披露” 。在我国现行实 务 中,对于企业每期提取的企业年金统一在管理费用中核算 , 没有单独 列示 ,而且对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与投资运用也没有反映 , 这不仅小符 介 国际惯例,无法为国际间的交流介作 自 接提供可 比信息 ,导致不必要 的信息转换成本 ,甚至可能造成对会计信息 的曲解 ,也不利 于有关各方
( 四) 明确企业年金披露信息 ( 1 )描述性信息 影 响财务报表中确认 的净企业年金负债 ( 或资产 ) 和当期净企业年 金成本计算 的因素的重大变化 的性质和影响 ,以及一些异常事件 的披露 将有助于使用者理解企业年金计划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的影 响; 概括计划提存政策变化的信息有利于使用的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 ( 2)当期净企业年金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 当期净企业年金成本 的组成部分的信息披露对决策人有用时,可 以 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好地 了解企业年金的净成本是如何确定增进对成 本的性质 ,增强 的原因和融资行为与员丁薪酬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 的变

企业年金的基金会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企业年金的基金会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企业年金的基金会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设立的,以员工个人账户为基础,经过长期积累并投资运营的年金制度。

而根据我国现行的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计划是由企业年金基金会来管理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企业年金作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社会福利制度,正在逐渐得到重视和推广。

然而,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涉及到资产估值、基金会计、税务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基金会计问题成为了各大企业年金基金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目前,在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需要本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分析和研究,探讨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和建议,为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问题和方法1. 研究问题:(1)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特点和问题是什么?(3)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是什么?(4)如何有效地解决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存在的问题?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并从会计标准和税收法规、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管理和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的预期结果主要包括:(1)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实现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全面认识。

(2)发现并分析现有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有利于提高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的管理水平。

(3)提高广大投资者、企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对企业年金基金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企业年金的有效运作,为企业年金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支持。

(4)填补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相关研究的空白,丰富国内会计学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研究内容,对提高我国企业年金发展水平和能力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年金会计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年金会计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年金会计研究提要随着我国建立企业年金作为企业留住人才、提高职工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重要方式,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年金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对企业年金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的计量和列报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本文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详细阐述企业年金的确认、计量和列报。

关键词:企业年金基金;缴费确定型;会计主体;净资产财政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中规定,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建立的,为进一步提高员工退休后生活水平,自主实行的一种企业养老计划。

企业年金制度既不是基本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其直接目的是提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

一、我国企业年金的类型及其基金会计的会计主体我国企业年金的类型采取缴费确定型,其基本方式是为在职的雇员建立个人账户,由企业和员工单独或共同向该账户以确定方式按期缴款,账户基金通过适当的投资方式保值增值。

企业年金在筹集、运营等不同阶段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有委托人(企业和企业年金计划参加者)、受托人、受益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等。

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主体,即在企业年金筹集阶段,以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对其资产和负债、成本和费用等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以给企业年金计划的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和公允的会计信息;在企业年金投资运营阶段以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会计主体,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所形成的资产和负债、收益和费用等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给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

这两个阶段是相互分离又紧密联系的,是企业年金实际运行的两个重要方面。

因此,以双重主体观作为企业年金在不同阶段所确定的不同会计主体,符合企业年金这一特殊经济行为。

二、企业年金的基金会计核算基础和计量属性企业年金基金会计不同于企业会计,不需要计算利润,收入与支出之间也不存在严格的因果关系,业务活动主要是资金的收入、支出和运营。

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处理问题研究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其相关的企业年金处理问题也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

为此,文章将探讨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处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旨在加深对目前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处理问题的理解。

标签:企业年金;会计处理;发展过程1 我国当前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方式1.1 以企业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以企业为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应发生在企业缴费之前的企业年金筹集环节,在这一阶段的会计处理属于财务会计范畴遵循传统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主体应为发起成立企业年金的企业。

对企业年金计划资金的筹集资产和负债、成本与费用等会计要素的计量,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企业依据相关准则规定,对年金进行核算,以保证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公允而可靠的会计信息。

1.2 以企业年金基金为主体的会计核算在企业缴费后的企业年金的运营、保值、发放环节企业年金基管理机构进行的会计处理应属于基金范畴,其会计处理应将年金基金作为会计主体,处理应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号——企业年金基金》进行。

企业年金基金建立及会计核算涉及到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等相关机构。

但是企业年金基金是独立于这些机构作为单独会计主体进行计量的。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对会计处理进行了具体规范,并应分别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

企业年金基金的净资产,是指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将当期各项收入和费用结转至净资产。

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应当分别设置企业和职工个人账户,并按期将运营收益分配计入企业和职工个人账户。

企业年金准则对基金投资与运营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投资运营过程中应遵循风险分散的谨慎原则。

企业年金基金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投资,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年金基金的完整性和流动性。

做到以公允价值计算投资,公允价值的确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我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我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我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我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年金;研究报告;发展历程;现状;问题;政策建议一、引言企业年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和退休保障,也可以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然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起步较晚,最早的企业年金试点始于1997年。

随后,2004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成立,开始负责企业年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2014年,国家开始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

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经历了探索、试点和普及的阶段。

三、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现状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42,000多个企业年金计划,覆盖员工人数超过1600万人。

尽管企业年金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年金覆盖率和参与率仍然较低,福利待遇也相对较低。

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企业年金制度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

其次,企业年金计划的运作机制和投资管理能力相对薄弱,导致企业年金的运作效率较低。

同时,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和福利待遇也还有待提高。

此外,由于对于企业年金的投资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企业对于参与企业年金制度的积极性较低。

五、政策建议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制度的监管机构,提高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

2. 加强企业年金计划的运作机制和投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年金的运作效率和收益率。

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00]4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如何规范企业年金会计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我国目前企业年金会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企业年金性质的认识与会计处理不一致我国对企业年金性质的认识已从“社会福利观”转向“劳动报酬观”,即企业年金是职工工作期间为企业服务所获取的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是“递延工资”的代名词。

但许多企业在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上依然遵循收付实现制,把企业年金视为期间费用计入管理费用,未能体现出企业年金作为递延工资的这一特性,不符合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性原则。

2.企业年金的会计规范不全面为适应企业年金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在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于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规范了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与财务报表列报,将企业年金基金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

但对作为缴费主体的企业本身缺乏企业年金会计的理论指导,导致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无章可循。

3.企业年金的列支渠道以及提取比例在操作上缺乏统一性《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证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规定:“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

另外,《财政部关于企业为职工购买保险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3]61号)规定:“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辽宁等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地区的企业,提取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非试点地区的企业,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

”按照规定,企业年金的税前列支(应付福利费)渠道已经有了。

但是,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在“应付福利费”项下,内容较多,按照工资总额的14%提取的应付福利费已显不足,非试点地区企业希望像试点地区企业一样,能将提取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作为劳动保险费列入成本费用。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养老金缺口的逐渐扩大,企业年金作为重要的补充养老金制度逐渐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而企业年金基金则是企业年金的核心,承担着投资账户的管理和运作职责。

对于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风险控制以及投资运作等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的深入研究,了解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的现状,探讨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风险控制和投资运作。

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1、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目前企业年金基金的运作模式、会计核算和管理制度等情况。

2、实证分析法: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专家访谈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本研究预期能够全面深入地研究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

研究成果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相关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创新点。

关于企业年金的研究报告

关于企业年金的研究报告

关于企业年金的研究——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思考与建议企业年金在二十世纪初,最早产生于英国和其他一些欧美国家,是广阔劳动者为争取自身权益而进展的国际工人运动的产物。

也是企业人才竞争战略的需要。

目前,在全世界160多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有40多个国家推行了企业年金制度,主要集中在经合组织国家。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根本养老保险的根底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年金作为企业对职工长期效劳的一种鼓励制度,目的是为职工建立年金个人账户,在职期间积累资金、退休时领取,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它不具有强制性和营利性,既不属于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企业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自愿实施的养老保障行为,是一项长效的更好的职工福利方案。

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概况㈠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历史沿革现阶段,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的架构气氛三个层次,分别是根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企业年金制度逐渐开场开展。

企业年金是我国所确立的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目标中的第二支柱,是对国家法定根本养老保险的一种有效补充,原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是在根本养老保险根底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归纳起来主要经历了三个开展历程:1.企业年金制度的探索〔1991—1999年〕1991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施补充养老保险〞。

1995年劳动部为贯彻实行"劳动法",制定了"关于印发〔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通知",对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根本条件、程序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确立其根本框架。

国务院又分别在1997年和1998年公布的两个重要文件中,再次强调大力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2.企业年金制度的酝酿〔2000—2003年〕2000年国务院对企业年金制度确定了四项新政策:一是将补充养老保障名称规为企业年金,以示与保险的区别;二是确定采取个人账户管理方式;三是明确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其会计 建设 。国际会计准则第 2 号 《 6 退休金 计划》 中 入 管理 费用等 , 能体现 出企业 年金作为递延 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方式, 未 处理方法也采用两种。 我国企业补充养老金的 规定 :养老金应 在相关 的报 表及其 附注 中披 “ 工 资的这一特性 , 不符合会 计核算 的权 责发生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口 文 /闰
的会计主 体进 行确认 、 量和列报 , 计 但作为缴

在列支渠道上有从成 本费用 中列支的, 也
由于环境和会计实务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与国
际上相关 准则相 比较还存在较多问题 。


我 国企业年金会计存在的问题


从成本费用 中列支 1企 业年金 的性质认定。 、 对企业年金性质 费主体 的企业本身缺 乏企业 年金会 计的理论 有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的。 不 的提取比例也不一样: 试点地区为不超过工资 的认识 , 们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社会福利 指导,导致企业进行会计处理 时无章可循 , 人 即“ %,上海等 地区企业缴费 占工资总额 观 ” 劳动报酬观 ” 和“ 。我国对企业年金性质的 利于为企业 反映和核算养老金信息提供依据。 总额 的 4 3企业年金 会计的处理形式。 、 西方各 国已 的比例一般限定为 5 %以内。 认识已从“ 社会福利观” 转向“ 劳动报酬观 ”即 , 无论是 5企业年金会 计信 息的披露 。 、 企业年金会 企业年金 是职工工作 期间为企业服 务所 获取 建立了完整的企业 年金会 计处理方法 , F S7、英 国会计 准则 计信息是企业会计信息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其充 的劳动 报酬 的一部 分 , 递延工 资 ” 是“ 的代 名 美国财务会计 准则 (A 8) F s7还是国际会计准则 ( S9和“ I 1) 养老金 分披 露不仅有助 于会计信 息的使用 者全 面掌 A 词。 但许多企业在企业 年金 的会计处理上依然 (R 1) ( 2)的给付形式是设 握企业的相关信息 , A 也有助于 企业年 金制度 的 遵循收付 实现 制, 把企业 年金视 为期间费用计 计划 的会计和报告 ”IS6

课题论文:企业年金会计确认原则的研究

课题论文:企业年金会计确认原则的研究

78965 会计研究论文企业年金会计确认原则的研究一、企业年金会计确认原则的研究意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正成为一种趋势,由此产生的养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其中,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建立和发展为企业年金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客观上要求对企业年金会计进行研究和建立相应的准则制度对其进行规范。

二、我国企业年金会计确认原则的现实选择及其原因以前我国对养老金的核算是基于收付实现制,这种核算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可以真实地反映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其不足是难以真实反映基金运行的结果,对债权、债务的控制不力。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单位经济效益差、资金周转不畅、单位法人保险意识不强等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缴未缴现象,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应收未收的欠缴款不在账面上反映,就会造成账面记录与实际债权债务不相符,不能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基金收入的全过程,也往往容易出纰漏。

基金债权债务得不到有效的会计监控,极易导致基金债权债务核算的监控职能失效。

因此,2006年的会计准则开始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这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一)养老金的性质由“社会福利观”向“劳动报酬观”的过渡社会福利观认为:职工退休后不再从事岗位性的劳动,但却领取养老金,这是对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实质上隶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

与此相应的养老金成本的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企业职工在职期间并不确认养老金成本,只是在实际支付养老金时列为“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

劳动报酬观认为: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职工劳动力价值的组成部分,与职工在职时领取的工资一样属于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一部分。

这种观点主张,养老金是递延的劳动报酬,属于“递延工资”的范畴。

权责发生制要求,与当期收入相关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实际支付,都应在当期确认。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企业年金制度是现代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其直接目的是提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国家养老负担的加重,企业年金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在2006年2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等具体准则,但由于环境和会计实务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与国际上相关准则相比较还存在较多问题。

一、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存在的问题1、企业年金的性质认定。

对企业年金性质的认识,人们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社会福利观”和“劳动报酬观”。

我国对企业年金性质的认识已从“社会福利观”转向“劳动报酬观”,即企业年金是职工工作期间为企业服务所获取的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是“递延工资”的代名词。

但许多企业在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上依然遵循收付实现制,把企业年金视为期间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等,未能体现出企业年金作为递延工资的这一特性,不符合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性原则。

2、企业年金会计的核算主体。

在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养老金会计核算与报告体系的规定,是立足于以“企业”为主体的会计核算体系。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规范了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与财务报表列报,将企业年金基金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但作为缴费主体的企业本身缺乏企业年金会计的理论指导,导致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无章可循,不利于为企业反映和核算养老金信息提供依据。

3、企业年金会计的处理形式。

西方各国已建立了完整的企业年金会计处理方法,无论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87)、英国会计准则(FRS17)还是国际会计准则(IAS19)和“养老金计划的会计和报告”(IAS26)的给付形式是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种方式,其会计处理方法也采用两种。

我国企业补充养老金的给付形式一般是设定提存计划,即企业向补充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供款,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具体业务操作是:提取规定额度内的养老金在税前列支,超过部分在税后利润中支出。

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年金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年金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年金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引言目前,老龄化问题日益成为欧美国家等发达国家头疼的问题。

由于我国在20 世纪80 年代针对人口问题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人口基数大的我国逐渐突出,我国也跨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

企业年金计划作为国有企业或大型集团公司的一项人才激励计划被企业管理者和职工所青睐,被看做是一项软福利的象征。

第一、对政府而言,企业年金计划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政府养老保险支付负担,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对企业而言,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对个人而言,退休之后的收入更加有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第四、对金融机构而言,更多的投资项目可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为了顺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应对老龄化危机,解决养老金负担日益加重等问题,西方各国纷纷进行社会养老保障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在原有养老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调动企业和劳动者参加的积极性,建立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位一体的多支柱社会保险体系。

随着国家对养老金领域改革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从而使我国养老金市场逐步壮大。

我国现行的企业年金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产物,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与国际惯例不符的缺陷,需要进一步探索。

1.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分析从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对企业年金的发展一直持鼓励的态度,其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作用得到了肯定。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建立的时间还比较短,从第一次明确提到补充养老保险发展到现在不过短短二十年的历史,还处于发展非常缓慢的起步阶段。

无论从企业年金的规模、覆盖面,还是企业年金的资本运作、收益率等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1.1企业年金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和行业差距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企业年金的发展也呈现了发达地区快于落后地区,沿海地区快于内地,东部省份快于中西部地区的特点。

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企业年金研究报告【企业年金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自愿为员工建立的一种职业年金计划,旨在为员工提供退休后的经济保障。

企业年金制度在中国起步较晚,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养老金缺口的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实施企业年金制度。

二、企业年金发展现状1. 发展情况目前,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正在逐渐加速。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企业设立了企业年金计划,覆盖员工人数达数十万人。

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鼓励和支持企业年金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提供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

2. 面临问题尽管企业年金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企业年金的设立和管理成本较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负担较重。

其次,公众对于企业年金的认知度较低,普及程度不够。

第三,部分企业存在对企业年金缺乏理解和支持的现象,企业年金制度推行难度较大。

三、企业年金的意义1. 提高员工福利水平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退休保障和福利待遇,增加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

2. 分担国家养老金压力当前,中国养老金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只有通过企业年金的发展,才能分担国家养老金的压力,保证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发展。

3. 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年金制度可以鼓励员工长期稳定就业,减少员工离职率,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发展建议在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逐步解决企业年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员工对企业年金制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此外,还应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年金制度的稳定和可靠性。

五、结论企业年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保障制度,对于提高员工福利水平、分担国家养老金压力和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政府、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年金制度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广泛和健康的发展。

【税会实务】年金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税会实务】年金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税会实务】年金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对企业年金的性质和年金会计主体进行了界定,认为年金的会计处理应建立在劳动报酬观的基础上,并以企业和年金基金为双重主体进行会计核算。

在此基础上,讨论西方企业年金会计准则对缴费确定型计划和待遇确定型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度其信息披露,同时对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说明,并对如何完善我国企业年金会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企业年金会计准则信息披露
一、年金制度国内外发展概况
(一)企业年金概述
企业年金制度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国际惯例,养老保险制度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由政府通过征税或缴费方式。

强制执行,覆盖全社会;第二层次是企业年金,在政府鼓励下自行建立,采用个人账户积累和市场化运营模式;第三层次是商业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举办,个人自愿投保。

企业年金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于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企业年金发展概况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危机,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则越来越突出。

许多国家为了履行养老金的支付责任而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瑞典政府的养老金支出已占GD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年金会计研究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
充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靠单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金的支付需要,因此,世界各国都相应建立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以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的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原来单一的基本养老保险模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地考验。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正在加快完善企业年金体制的改革,以期完善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随着我国企业年金的迅速发展,如何规范其会计核算就成为目前会计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西方国家对企业年金会计研究较早,因此建立了较完善的核算体系。

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起步较晚,因此尚未形成系统的会计核算体系,虽然我国剐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标志着我国对企业年金会计研究和规范的逐渐重视,但该准则主要是对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进行规范,而企业年金会计与一般财务会计的区别不在于其运营阶段而在于确定受益计划
的提存阶段,随着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将来规范企业年金会计的重点应该是放在企业年金的提存阶段。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企业年金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及国际惯例,确立了我国企业年金会计核算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实务框架,对实现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以及推动我国企业年金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年金会计是以企业年金为研究对象,对企业年金的筹集、投资运营和发放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

它与一般的会计不同,企业年金在循环过程中涉及众多的关系人。

在筹集阶段,首先需要精算师对企业年金进行精算估计,然后委托人根据精算师的精算报告提存企业年金,此时的核算主体是委托人。

在进入运营阶段时,由企业委托受托人运营管理企业年金,此时的核算主体是企业年金基金。

企业年金的精算估计、委托人对企业年金的核算和受托人对企业年金基金的核算直接关系到企业年金核算的正确与否,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本文对企业年金实务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论文分确定提存计划和确定受益计
划研究了企业年金的精算估计,重点研究了确定受益计划下企业年金负债和成本的估计方法,论文从一般的企业年金负债的估计模型入手,结合各种负债的特点,研究了各种企业年金负债的估计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各种企业年金成本的估计方法,选择出适合企业会计核算的企业年金成本的估计方法,即利益法水平分配。

其次,论文在研究精算估计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委托人对企业年金的会计核算,分别阐述了确定提存计划和确定受益计划下的会计要素及账户、核算和披露。

重点从确认、计量和记录各方面系统阐述了确定受益计划下企业年金筹集、运营和发放的核算。

论文提出应按完全资本化的原则分别将企业年金负债和企业年金资产全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不是按二者的净额反映。

再次,论文研究了受托人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论文针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提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除投资范围受到相应限制外与一般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其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和核算应和一般企业一致,并提出企业年金基金资产再次确认时不应以资产类别为标准,而应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为标准,而且在确认时,直接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不直接确认为资本公积。

论文还对披露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如增加投资组合表、改进净资产变动表等。

论文最后在实务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对我国建立以委托人为主体的企业年金会计准则的对策建议,论文提出我国在制定企业年金会计准则时,不宜参照美国模式分不同准则对企业年金予以规范,而应同国际会计准则一样将与企业年金相关的内容通过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予以规范,但由于我国已颁布了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准则,所以论文重点阐述了筹集阶段即以委托人为主体的企业年金会计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