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_宋代人物画剖析
宋代人物画家和作品PPT课件
12
⑶梁楷的减笔人物画
梁楷为南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的画 院待诏,祖籍为东平人,好饮酒,绘画技艺高超, 院中人无不效伏。皇帝曾赐予金带,但他挂于院 中而去,他自号梁风子,是一个放任不羁的人物。 他所画人物、山水、花鸟并精,既能作精妙严谨 的图画,又擅绘洗炼放逸的减笔画,特别是后者 在技巧上有重要创造,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 的先河。
于主像两壁,此图虽是殿堂左壁的粉本,但犹可想见原壁画的规模气势。
6
⑵李公麟和白描人物画
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舒城(今安 徽舒城)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李虚一喜收藏书 画,使李公麟自幼受到薰陶。他于北宋神宗熙宁 三年(1070)中进士,官至朝奉郎。哲宗元符三年 (1100)因病辞官,归隐于家乡龙眠山,自号龙眠 居士。在从官上他始终不很得意。他曾与王安石、 苏轼、黄庭坚、王诜、米芾等名流都有过密切交 往,切磋诗文书画,是宋代士大夫群中突出的画 家。
8
归去来辞图
9
《五马图》
李公麟传世真迹纸本白描《五马图》,画边地进献给皇帝的五匹骏马。以道劲 秀雅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描,表现五马毛色状貌各不相同,或静止,或徐行,骨内停 匀,神完气足,五个牵马人的民族特色也真实传神,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世传 李公麟画马学韩干,但此图用笔精炼,造型准确,具有典雅沉静的宋画风格,自成 一家。
第三节 宋代人物画家和作品
北宋初期的宗教人物画继承了唐以来的传统,创作仍 较活跃,不少名家参加了寺观壁画的创稿与绘制。
画风的主流是吴道子一派的样式;有作品流传的代表 性画家首推武宗元;同一时期重要作品是苏州瑞光寺塔出 土函上的四天王彩画。至北宋中期,山水花鸟画迅猛发展, 俨然以跃居于人物画的影响之上。
【参考文档】北宋人物画的特点都有哪些-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北宋人物画的特点都有哪些宋代的绘画是继唐代以后,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座艺术高峰。
绘画的画体、画风的多姿多彩,也是前所未有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北宋人物画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北宋人物画的特点北宋人物画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宗教绘画、人物肖像画、人物故事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上,武宗元、张择端都是人物画家中的卓越人物。
北宋与南宋人物画的差异一、道释人物画1.北宋的道释人物画⑴.北宋的道释人物画在创作方面较为活跃,但大多为统治阶级辅佐政教服务。
在五代十国时,因后周“灭佛”,为此废除了大批寺院。
但佛教在吴越、南唐、后蜀等南方诸国仍很流行,所以,佛教艺术的水平仍有所保持。
北宋初期,宋太祖和宋太宗也都很崇尚宗教,尤其对道教更为崇信,所以在道释画的创作上开始增多,但也大多为统治阶级辅佐政教服务。
据史书记载,宋太宗赵匡义登基时,为了平息百姓的议论,加强集权统治,就曾命令宦官王继恩授意道士张守真编造“翊圣将军”降显的神话,来证明自己是军权神授。
⑵.北宋的道释人物画虽多以寺庙壁画的形式出现,但开始出现世俗化的倾向,带有一定的观赏性。
随着对宗教信奉的恢复,北宋的寺庙也开始增多。
因此寺观壁画以及宗教化的大量需求促进了道释画的发展。
在北宋时期的宗教壁画中以开封的大相国寺和玉清昭应宫规模最为宏伟。
大相国寺是汴梁最著名的寺庙,遗存的佛像壁画有各名家创作的《阿育王变相》、《大降魔变》、《宝志化十二面观音像》、《炽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戏》、《佛降鬼子母揭盂》……这些壁画的内容大多是斗法、降魔、乐部马队、百戏等热闹场面,是以借戏剧化的情节来吸引人们,从此中不难看出此时的作品已开始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⑶.在北宋时期,在画风上仍沿袭前代吴道子的画风。
在绘画技法上,多运用单线勾勒的白描法来描绘。
宋代的画家人数众多,层出不穷,但是要说到北宋的道释人物画家就要首推武宗元。
五代、宋人物画
五代、宋人物画五代、宋人物画一、小天地里的自我欣赏――五代人物画五代,人物画题材更多样化,与日常生活联系更加密切,描写现实生活、现实人物的作品增多。
肖像画有了明显进步。
1.南唐人物画《重屏会棋图》为南唐后主李煜的画院待诏周文矩所作,绢本设色。
图中描绘中主李璟与三个兄弟景遂、景达、景逷,画面正面戴高帽者为李璟。
屏风上画了白居易《偶眠》诗意。
人物表情刻画细致,衣纹以战笔描。
另一件长期被误认为唐朝韩滉作《文苑图》,实际是周文矩所作的《琉璃堂人物图》局部,描绘四个文人构思诗文的情景,衣纹以战笔。
周文矩,生卒不可考,约活动于公元九世纪末。
工画人物、车服、山林、楼观等,今存还有《宫中图》,分藏于数国博物馆。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局部与周文矩同时,另一位画院画家顾闳中,以创作《韩熙载夜宴图》而名垂千古。
此画是作者奉命潜入韩府,窥视兵部侍郎韩熙载夜宴场面,回来凭记忆画成。
据说此画画成后,后主李煜拿给韩熙载看,希望他效命朝廷。
但自知无力回天的韩熙载,仍我行我素。
画面分五段,每段以屏风为自然分界。
第一段:听琵琶演奏。
七男五女正在聚精会神听演奏。
弹琵琶者为教坊副使李佳明之妹,李佳明坐在身旁看她弹奏。
李佳明身边袖手站立者为舞妓王屋山,床榻上凭几戴高帽坐者为韩熙载,穿红袍坐者为状元郎粲。
另有韩的门生舒雅及宠妓蒻兰等。
第二段:观舞。
王屋山跳“六腰舞”,韩击鼓助兴。
状元坐椅子上近看,德明和尚双手握于胸前低头品味,门生打响板伴奏。
第三段:间息。
乐舞之后小息,韩坐榻上盥手,众歌妓围拢。
第四段:独自赏乐。
韩熙载袒胸露腹坐椅上,挥扇静听五位女妓吹奏。
第五段:惜别。
整个作品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勾线、设色、人物组合等方面,都很成功,是一幅非常优秀的工笔画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韩熙载夜宴图》局部2.西蜀人物画西蜀画家贯休所画《十六罗汉图》,早已流入日本,其形貌古野,宽脑门,长下巴,深目高鼻。
第二十讲宋朝人物画〈一〉
第二十講──宋朝人物畫〈一〉宋朝─宋朝繪畫興盛的原因:在文化上,宋朝是繼唐朝以後另外一個輝煌燦爛的時代。
宋朝建國的時間從公元960年到1279年,共有三百多年,分為南宋與北宋,1127年,北宋被東北的遊牧民族金人所滅亡,宋室被迫南遷,稱為南宋,與北方的金互相對峙,最後兩國都被蒙古人滅亡,建立了元朝。
宋代的繪畫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名畫家及名畫輩出,出現了中古時期繪畫的高峰。
宋朝繪畫興盛的原因可規納成以下幾點:一、宋代帝王對於書畫極為愛好,他們收藏、鑑賞並且延攬人才入宮服務,開設並且親自領導圖畫院,對於天下畫士繪與禮遇,使得天下有技藝之士有進身之道。
士人及民間畫家竟相爭進畫院,留下大量藝術珍品。
宋朝最有名的畫院是北宋的宣和畫院,以及南宋的高宗畫院。
二、宋代經濟繁榮帶來了對繪畫作品的需求,城市中出現了繪畫市場,民間畫師以賣畫為生,他們作畫待售,或成批出售,活動力不可低估。
三、宋代出現了一批有才氣的文人或文人官吏出身的畫家,他們不是專職的畫家,但積極提倡獨特的美學觀和繪畫主張,形成「文人畫」派,對後代有著極為重要的貢獻和影響。
宋畫四個時期:對於宋代的繪畫,後世習慣將它分成四個時期;第一時期:北宋前期〈ca.960─1100〉,繼承唐、五代時期的傳統。
江南、西蜀和中原地區的畫家繼續稱雄畫壇。
第二時期:是徽宗時期〈ca.1101─1125〉也就是宣和畫院時期,是宋代繪畫的黃金時代。
第三時期:為南宋前期〈ca.1127─1194〉這時候皇帝重設畫院,多方收集名畫,禮遇畫人,是宋朝的文藝中興時期。
最後一個時期即是南宋末年〈1195─1279〉,此時南宋偏安已久,湖山佳秀和穩定的社會生活,促進了繪畫在藝術風格上的變化和開創。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畫和山水畫都在此時出現。
宋朝的繪畫以山水畫和花鳥畫為主,人物畫已沒有前朝興盛,但也有偉大的人物畫作品的創作,以及新面貌的出現。
宋朝人物畫的內容除了與以前相同的宗教即道釋畫、肖像畫、仕女畫之外,最特殊的是描繪百姓生活習俗題裁的興起,稱為「風俗畫」,另外「歷史故事畫」也很興盛。
宋代人物画
110 《 文 姬 归 汉 图 》
术宋 博佚 物名 馆 藏绢 本 设 色 纵
24.4 22.2 厘 米 美 国 波 士 顿 艺 厘 米 横
• 画中刻画人物颇见灵动,线条气脉贯通, 有笔不到而意到之妙。历来表现汉末蔡文 姬被匈奴人掳去,后由曹派人接回中原的 故事时,画面总被一种离愁别绪所笼罩, 此图却从文姬与丈夫的相互顾盼和微笑中, 体现出一种相濡以沫的亲情,虽然被掳的 悲愤和屈辱使文姬莫名难忘,但舔犊之情 胜过了一切。
宋 王 居 正 绢 本 设 色 纵 厘 米 横 厘 米 北 京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085 《 纺 车 图 》
26.1 69.2
• 王居正,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乳名 “憨哥”,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王拙 子,丹青有父风。工仕女,师法周昉,得 闲冶之态。此图绘怀抱婴儿哺乳的村妇, 身旁置放一架纺车,左手正摇纺轮。前面 一老媪,面向村妇,慈祥安宁。村妇身后 有一儿童,席地而坐,手中拿着杆,牵着 一只蟾蜍,活泼可爱。线条多用类似于周 文矩的“战笔”,生动和谐。
末段画市区繁荣街景这里酒楼店铺杂陈车马行人众多仕农工商僧道十医三教九流男女老少等神情姿态各异088十八学士图宋佚名绢本设色纵1741厘米横1103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十八学士指唐代李世民为秦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等十八人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号为十八学士
076
• 此图原载《烟云集绘册》(见《石渠宝笈 续编》)。签题钟师绍作。按《宣和画谱》 (卷六):钟师绍,蜀人也。妙丹青,画 道释人物犬马颇工。但他是唐代的人。此 画作风类北宋画院中人,当非他所作。故 以无名氏流传。
宋 佚 名《 柳 溪 闲 憩 图 》 077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ppt课件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 山水画派,多以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画风沉 雄壮伟,主要代表为李成、范宽和郭熙。
(一)李成、范宽及其流派
3
李成(919—967),唐宗室,五代时随祖
父避乱徙青州营丘(今山东临淄)。“学不为人, 自娱而已”,不愿侧身画工之列,不轻以画许人。
11
标志山水画“以简代密”转变的“米家山水”
12
(三)界画 与青绿山水
界画是指在 作画时使用界尺 引线,适于画建 筑物,其它景物 用工笔技法配合。 通称为“工笔界 画”。
右图:郭忠恕 雪霁江 行图 立轴 绢本设色 纵74.1厘米 横69.2厘 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 院藏
13
郭忠恕 明皇避暑宫图 立轴 绢本墨笔 纵161.5厘米 横105.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技法上创造出蟹爪枝和卷云皴,是 其深入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结果,是其 家乡地貌特征的反映。 ❀人与山川的契合达到了空前协调的 程度,含有浓厚的抒情意趣。创造出 “寒林”景象,表现萧条肃杀之气。 ❀与重墨的、沉郁厚重的荆关画法相 比,更注重用笔的精微变化,有惜墨 如金之谓。
4
荒寒的原野、劲拔的 枯树和矗立的石碑,使人 产生对逝去历史的追忆和 时代变迁的感慨。景物气 氛寂寥凝重,在山水画中 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画中的寒林枯树变化多姿 ,用笔尖利,窠石土坡圆 浑秀润,符合李成“气象 萧疏,烟林清旷,毫端颖 脱,墨法精微”的特色。
第六章 宋代美术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马一
1
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全盛时 期,这一时期绘画题材日益丰富,画科进 一步完备,技法更加成熟,是古代绘画艺 术的一个高峰。本章我们学习宋代各绘画 门类的艺术成就,重点了解各个艺术形式 的代表人物极其主要作品。
浅析南宋四家绘画中“理”学的表现
笔墨简练明快,构图严谨 细致。
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强调道德观念和人文精 神。
03
“理”学在南宋四家绘画中的 表现
“理”学概念及内涵
“理”学概念
理学是宋明理学的开端,由周敦颐、 程颢、程颐等人创立,强调天理、性 命之学,注重内心修养和天人合一的 境界。
“理”学内涵
理学强调天理、人伦、道德等观念, 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追求 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和谐。
“理”学在南宋四家绘画中的体现
注重内心修养
南宋四家绘画注重表现画家的内 心修养,通过绘画表达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追求天人合一
南宋四家绘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通过绘画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 系,以及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强调意境
南宋四家绘画注重意境的表现,通 过绘画表达画家的情感和思想,使 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产生共鸣和 思考。
05
“理”学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对明清绘画的影响
01
02
03
强调个性表现
明清绘画在“理”学的影 响下,注重个性表现和情 感表达,强调画家的主观 感受和情感体验。
追求笔墨意趣
明清画家在“理”学的引 导下,注重笔墨意趣的追 求,通过笔墨的运用来表 现画家的情感和意境。
强调气韵生动
明清绘画在“理”学的影 响下,注重气韵生动的表 现,追求画面的整体感和 生动性。
02
南宋四家绘画概述
南宋四家简介
01
02
03
04
李唐
南宋初期画家,对南宋绘画产 生了重要影响。
刘松年
南宋中期画家,以山水画和人 物画著称。
马远
南宋后期画家,擅长山水画和 人物画。
【美术】关于五代两宋人物画的知识梳理,艺术类考研的同学都要看!
【美术】关于五代两宋人物画的知识梳理,艺术类考研的同学都要看!周文炬周文矩,生卒不详,建康句容(今江苏句容)人。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曾任翰林待诏。
擅画宫廷人物、仕女。
师法周昉。
如现存美国的《宫中图》所画宫女,从造型到情调都与周昉的仕女画相似,只是更加纤丽。
明人张丑的《清河画舫》说他“行笔瘦硬战掣”出于李煜的书法用笔。
周文矩存留下来的著名作品还有《重屏会棋图》(宋摹本)。
此图纵40.3厘米,横70.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描绘南唐中主李璟〔jing景〕与兄弟们会棋的情景。
人物背后立一屏风,上画唐人诗意图,图中又有一山水屏,故曰“重屏会棋”。
据清人吴荣光《辛丑销夏录》云:“一人南面挟册正坐者,即南唐李中主像;一人并榻坐稍偏左向者,太弟晋王景遂;二人别榻隅坐对弈者,齐王景达、江王景逿〔ti替〕”。
所画人物情态,细腻微妙,富于个性。
如不露声色端坐观棋的李璟,举棋不定若有所思的李逿,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用线曲折细劲,略带顿挫,一如记载中所说的“战笔”。
因画中人物是当时的帝王,画家作画要格外经心,所以我们还可以把此图视为历史人物的肖像画。
卫贤卫贤,京兆人,亦是南唐后主时的宫廷画家,擅长人物和宫殿楼阁画。
有《高士图》传世。
此图纵134.5厘米,横52.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梁鸿和妻子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
梁鸿乃汉代著名隐士,其妻孟光貌丑而性情贤惠。
夫妻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
梁鸿每次干活回来,孟光备好饭菜,举案齐眉送上,以表敬爱。
卫贤的《高士图》将人物和房屋置于高山峻岭之间,构图严密,画法浑厚。
尤其是下半部,怪石老树,青竹山溪,环绕着院落屋宇,其中人物虽小但神态动作刻画入微。
在追求人物与自然环景相结合方面,此画可谓成功的范例。
王齐翰王齐翰,建康(今南京)人,是南唐另一著名人物画家,他是个多产的翰林待诏。
宣和年间内府藏有他的100多件人物画,可惜,俱已散失,流传下来的只有一件《勘书图》。
此图纵28.4厘米,横65.7厘米,现藏南京大学。
宋代人物画欣赏
宋代人物画欣赏瑶台步月图宋刘宗古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
题刘宗古作。
《画继》(卷七)云:“刘宗古,京师人。
宣和间(1119—1125),以待诏官至成忠郎。
乱离后,归江左。
朝廷方寻访车辂式,而宗古进本称旨,除提举车辂院。
其画人物,长于成染,不背粉,水墨轻成,但笔墨纤弱耳”。
莲舟仙渡图宋佚名此图原载《烟云集绘册》(见《石渠宝笈续编》)。
签题钟师绍作。
按《宣和画谱》(卷六):钟师绍,蜀人也。
妙丹青,画道、释人物、犬马颇工。
但他是唐代的人。
此画作风类北宋画院中人,当非他所作。
故以无名氏流传。
柳溪闲憩图宋佚名此图原是散页,不知从何册中佚出。
旧题王诜作。
按王诜画今存者有《梦游瀛山图》及《烟江叠障图》,与此图作风大不类。
当是北宋末一高手所作。
风来水面,芦苇和柳枝均向后偃拂,一老者憩息于柳树干上,披襟当之,心意似甚惬快。
槐荫消夏图宋佚名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第一册(见《虚斋名画录》)。
签题王齐翰作。
按《宣和画谱》(卷四),齐翰,金陵人,事江南主李煜为翰林待诏。
“画道释人物多思致;好作山林丘壑隐岩幽卜,无一点朝市风埃气。
”今存者有《勘书图》(即《挑耳图》),与此图作风不同,故以它为北宋画院中人所作为是。
番王礼佛图宋赵光辅绢本设色纵28.6厘米横103.5厘米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赵光辅,活动于960至975年左右。
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宋太祖朝为图画院学生,擅画佛像、人物、番马。
此图画中国周边少数民族酋长、番王朝拜佛的形象。
佛祖高坐莲台,诸番王作礼拜、贡献之状,服饰皆异域装束。
蕉荫击球图宋佚名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2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原载《宋人名流集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
签题苏汉臣作。
古人中有见戏必题曰苏汉臣作,正像见牛必戴嵩、见马必题韩之类。
故今改作无名氏。
其作风正和陈宗训相似,故列于此。
女孝经图宋佚名此图在艺术技巧方面,显示了典型的宋代风貌。
流畅挺健的线条,准确洗练的造型,淡雅明快的设色,无疑是继承了李公麟以来的人物画传统,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史上最全!中国历代人物肖像画赏析
史上最全!中国历代人物肖像画赏析中国传统绘画奉谢赫提出的“六法”理论为圭臬,六法论提出时针对的是人物画,这一理论为后人加以解释和发挥,遂泛用于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各科。
“六法”以“气韵生动”为首,古人论画,言简意赅,留有遐思。
那何为“气”、“韵”?更为有效的解读方法是回到画作中,发问古人是如何践行这一早在魏晋时期就被定下的准则。
人物肖像画从东晋发展到绘画空前兴盛的宋代,肖像名家辈出,如唐人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五代周文矩、顾闳中,宋李公麟、武宗元,所绘人物多线条精细、造型写实,画中士大夫气度超迈、仕女设色古澹明洁。
与此同时,也有另一流派异军突起,便是以南宋梁楷为代表的大写意水墨,此类作品不容画家作画时有任何迟疑,常一气呵成,气势贯通。
自文人画兴起士大夫画家醉心山水、花鸟,元明清人物画整体上日渐式微,但仍出现了不少独树一帜的画家、流派,如以奇古拙趣闻名的陈洪绶、以墨骨技法盛极一时的曾鲸。
明清之际,西洋画由欧洲传教士陆续传到中国,清代宫廷中,有外国传教士画家进入内廷供奉,虽有程式化的藩篱,但亦形成中西合璧画风,在当时影响甚大。
中西文化相会,新思想与旧传统迸出新的火花,如海上画派在肖像画上创出新的画风,代表人物有任熊、任薰、任颐、虚谷、吴昌硕等。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人物画,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
诸公为中国现代人物画的发展道路奔走擂鼓,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艺术主张,有刘海粟倡导“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美术,研究西方美术的蕴奥”、有林风眠“调和中西艺术”身体力行的探索,有以素描教学改良中国画人物造型的“徐蒋体系”(徐悲鸿、蒋兆和),有关良开创戏曲人物画,以减笔水墨写意精神取材戏曲舞台,其人物神韵让人寓目难忘、如痴如醉。
中国人物绘画在这些前辈的努力下有了新风貌,并在开拓精神下继续承延。
回到前文提出的“气”“韵”标尺,气度、气势、神韵……都不足以作完整准确的诠释,而此次展览中的明清肖像正是能够给我们的问题提供一个鲜活的时代注脚。
中国美术史——宋代美术课件
故宫博物院藏刘松年《四景山水图》春、夏、秋、冬四景,描绘幽居于山湖
楼阁中的大夫闲逸的生活。全卷书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 苍逸劲健。其中界画屋宇丝毫不爽,山石多用小斧劈破,可以看出与李唐的渊源 关系,而秀润过之。
马远,南宋人,他与曾祖、祖父、伯、 兄及子马麟均为画院待诏,号称“一门五代 皆画手”。马远对于山水、人物、花鸟无一 不精,其山水画的成就尤为突出。马远有“ 马一角”之称,意指马远多作边角构图,取 舍大胆,往往留出大幅面的空白以突出主题 。
(二)文人山水画
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 多种艺术的结合,作者多为具备较全面、较 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它产生于北宋,成熟 于元代,极盛于明清。
宋代文人画尚未形成足以和宫廷绘画、民间 绘画分庭抗礼的体系,但已开始产生影响, 并有理论先行的特色。
王诜,上承李 成、郭熙,融 入李思训的金 碧画风,自成 一家。丰富的 文人修养,古 拙淡雅,与北 宋前期的重山 复水已有明显 不同。
一、北宋山水画
北宋山水画主要继承五代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 山水画派,多以全景式构图来表现北方山川林木,画风沉 雄壮伟,主要代表为李成、范宽和郭熙。
(一)李成、范宽及其流派
李成(919—967),唐宗室,五代时随祖
父避乱徙青州营丘(今山东临淄)。“学不为人, 自娱而已”,不愿侧身画工之列,不轻以画许人。
【年代】宋代
【作者】郭熙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 宫博物院
【画面尺寸】纵:120.8c m,横:167.7cm。
山有三远:自山下
而仰山颠,谓之。‘高 远’;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自近山 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这幅画的主要景物集 中在中轴线上,以全景式 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 之构图,表现初春时北方 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近 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后衔 接中景扭动的山石,隔着 云雾,两座山峰在远景突 起,居中矗立,下临深渊, 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 左侧平坡逶迤,令人觉得 既深且远。
北宋时期李成等五位画家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
北宋时期李成等五位画家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北宋建立以后,绘画艺术发展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绘画内容极为突出。
尤其是宋徽宗时期,设立画院,一批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应运而生,包括帝王宋徽宗在内的诸多画作,使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比较有名的山水画家较多,杰出代表有齐鲁画派李成,关陕画派范宽。
宋后期的水墨山水画以米芾最为著名。
还有李公麟、郭熙等人,他们擅长用多层烘染和画点点的排列,使积墨、破墨等技法,达到云山蒙笼,烟雾缭绕的效果。
这里赏析的作品有李成《读碑窠石图》、《寒鸦图卷》《晴峦萧寺图》《寒林平野图》范宽《雪山萧寺图》《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米芾《云起楼图》李公麟《五马图》《白莲社图》郭熙《早春图》《窠石平远图》《树色平远图》《松下会友图》《溪山访友图》《山村图》《幽谷图》等。
北宋时期李成代表作《读碑窠石图》赏析李成,生于公元919年,卒于967年,是北宋初期的著名画家。
他字咸熙,原本是长安即现在的陕西西安人,他的家室非常显赫,祖上曾经是唐朝的皇族,他的祖父在五代时期为了躲避战乱而举家迁往了营丘即现今的山东青州,因此他又被人称为李营丘。
他十分擅长画山水,曾经先后向当时的大画家荆浩和官仝学习绘画,之后经过自己的钻研和努力,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用笔清瘦清淡,形成他“气象萧疏”之特点。
秀润不凡。
多平远之景。
《读碑窠石图》,立轴,绢本,水墨淡色。
纵121.4厘米,横105.4厘米。
北宋李成作。
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此图侧采取平选法构图,近景:斜低矮斜山坡,山脚地面浑厚阔达;中景:一乱石丛生的小土坡上生长着几棵大枯树,在树的右后方屹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碑前有一老一小两个行人;远景:为起伏迷蒙的小山丘,小山丘后面似乎还有空旷绵延无际的原野。
在艺术表现上,画家先用细劲的线条勾勒山石树木,然后淡墨皱写,层层加深,墨色滋润,苍茫浑厚。
画中物象造型精当,严于裁剪,水墨沉雄文秀,在一片冷冷清清、萧疏的荒野上,一位骑着骡的饱经风霜的老人在一手持木杖的书童牵引下,仰望着巨大的墓碑,古碑下的神龟昂首望着来人,人物沉浸在静静的哀思中,给人以悲凉、肃穆感。
宋代美术人物风俗画
宋代人物风俗画
宋代人物风俗画兴盛原因; 2、《清明上河图》与《货郎图》 3、 宋代人物风俗画特点 4、怎样看待人物风俗画的“俗”
1、
怎样看待人物风俗画的“俗”
人物风俗画,在过去因错误观点的流 行,长时期受到鄙视。 它的现实性内容被称为“俗”,它的 精确的表现形式被称为“匠气”。美 术史著作中也有意的和无意的忽视。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晨曦中有男女老少 依稀在乡间小路上渐向城里汇集的情景。
中段,繁忙的码头:人烟稠密,粮船云集, 形形色色 的人反映出汴河码头水陆运输及商贸活动的场景。
中段,闹市中心:画面中百人百态,各施 其事,或忙碌或悠闲,尽显市民百态。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 边的屋宇鳞次栉比,街市行人,摩肩接踵,男女老 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
宋代画院与宋徽宗赵佶
宋代画院的兴盛同宋徽宗赵佶(1082—1135) 有密切关系。赵佶不仅是画院的倡导者和支 持者,同时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画家和水平 很高的鉴赏者。他要求画家要师法自然,把 握对象的“情态形色”,符合物理,不倚傍 前人。有一次,赵佶要画院画家画孔雀升墩 的屏障,画了几次他都不满意,问他为什么, 他说,孔雀开放一定先要举左脚,而画家却 都画成抬右脚了。
3)、经济的繁荣发达 ,都市的发展
坐商是在固定场所从事商业活动的。我 国自秦汉以来就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主要 由官方划定交易区域,筑有围墙,定时击鼓 开闭,这是市坊分离型的坐商。因为我国历 代都有“宵禁”制度,严禁在市场关闭后从 事商业活动,加之市坊分离,所以我国的夜 市就迟迟未能出现。
3)、经济的繁荣发达 ,都市的发展
赵 佶 《 芙 蓉 锦 鸡 图 》
中国美术史 宋代人物画
《
秋
马 远
》
江 渔
隐
图
《大士像》 贾师古
贾师古,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汴(今河南开封)人。 擅画道释人物,师法李公麟。高宗绍兴(1131—1162) 时为画院祗候。白描人物,颇得闲逸之状。此图中观音 大士取斜倚之姿,秀发飘逸,将手中宝瓶倾斜,琼液流 溢而成一朵白莲,似乎芳香四溢而令人称奇。
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画题。蔡文姬的故事中既 有民族大统一的含义,又带有浓郁的人情、人 性内蕴,这一切在“归汉”时表现得最为充分, 也就成了历代诗人、画家都十分衷爱的题材之 一。陈居中《文姬归汉图》是其中的优秀作品, 画面构图为线形螺旋方式,整齐之中又有跌宕 的变化。右上角是一群匈奴官吏,他们是文姬 在胡时的看守也是保护者,再往下,中间偏左 的是主人公文姬与匈奴左贤王分别情景,文姬 处于一种矛盾状态,左贤王则显得有些忧心忡 忡,而文姬的两个孩子拽住她不愿母亲别离的 场景尤为感人。再到右下方,是来迎接文姬的 汉朝使者,一个个仿佛都陷在沉思中。
宋代人物画
出于物响因鼎说法艺上现俗笔画国象人
了 与 前 代 完 全 不 同 的 风 貌 。
形 式 风 格 的 转 型 期 , 所 以 它 表 现
画 和 山 水 画 、 花 鸟 画 一 样 , 也 处
, 已 退 居 到 次 要 的 地 位 。 但 是 人
为 受 到 社 会 政 治 和 审 美 潮 流 的 影
猛,众多的女装神仙则轻盈秀丽、曼妙多姿。
《纺车图》
王居正
王居正,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乳名“憨哥”,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王拙子,丹青有父风。工仕女,师法周昉,得闲冶之态。此图绘怀抱婴儿 哺乳的村妇,身旁置放一架纺车,左手正摇纺轮。前面一老媪,面向村妇, 慈祥安宁。村妇身后有一儿童,席地而坐,手中拿着杆,牵着一只蟾蜍, 活泼可爱。线条多用类似于周文矩的“战笔”,生动和谐。
北宋人物画的特点都有哪些
北宋人物画的特点都有哪些宋代的绘画是继唐代以后,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座艺术高峰。
绘画的画体、画风的多姿多彩,也是前所未有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收集的北宋人物画的特点都有哪些,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北宋人物画的特点:北宋人物画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宗教绘画、人物肖像画、人物故事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上,武宗元、张择端都是人物画家中的卓越人物。
北宋与南宋人物画的差异:一、道释人物画1、北宋的道释人物画⑴、北宋的道释人物画在创作方面较为活跃,但大多为统治阶级辅佐政教服务。
在五代十国时,因后周“灭佛”,为此废除了大批寺院。
但佛教在吴越、南唐、后蜀等南方诸国仍很流行,所以,佛教艺术的水平仍有所保持。
北宋初期,宋太祖和宋太宗也都很崇尚宗教,尤其对道教更为崇信,所以在道释画的创作上开始增多,但也大多为统治阶级辅佐政教服务。
据史书记载,宋太宗赵匡义登基时,为了平息百姓的议论,加强集权统治,就曾命令宦官王继恩授意道士张守真编造“翊圣将军”降显的神话,来证明自己是军权神授。
⑵、北宋的道释人物画虽多以寺庙壁画的形式出现,但开始出现世俗化的倾向,带有一定的观赏性。
随着对宗教信奉的恢复,北宋的寺庙也开始增多。
因此寺观壁画以及宗教化的大量需求促进了道释画的发展。
在北宋时期的宗教壁画中以开封的大相国寺和玉清昭应宫规模最为宏伟。
大相国寺是汴梁最著名的寺庙,遗存的佛像壁画有各名家创作的《阿育王变相》、《大降魔变》、《宝志化十二面观音像》、《炽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戏》、《佛降鬼子母揭盂》……这些壁画的内容大多是斗法、降魔、乐部马队、百戏等热闹场面,是以借戏剧化的情节来吸引人们,从此中不难看出此时的作品已开始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⑶、在北宋时期,在画风上仍沿袭前代吴道子的画风。
在绘画技法上,多运用单线勾勒的白描法来描绘。
宋代的画家人数众多,层出不穷,但是要说到北宋的道释人物画家就要首推武宗元。
他的传世作品《朝元仙仗图》就是一幅道教壁画的白描样稿,全卷共画有八十七个神仙,描绘的是五方帝君中的三位帝君带领仙伯、神将、女仙和仪仗去朝觐元始天尊的情形。
宋代人物绘画作品赏析
宋代人物绘画作品赏析拍卖正在进行,马上加入,捡漏多多!!蕃王礼佛图宋赵光辅绢本设色纵28.6 X横103.5匣米(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赵光辅,生卒年不详,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宋太祖时为图画院学生,擅画佛像、人物、鞍马。
此图表现了各少数民族番王、首领朝拜佛祖的场面。
画面左边为端坐莲台之上的佛祖,诸番王作朝拜状。
画面气势宏大,人物安排疏密有致,表情各不相同,生动形象,是宋代人物画的优秀作品。
朝元仙杖图宋武宗元绢本墨笔纵44.3X横580匣米(美)纽约名德堂王季迁藏武宗元(?-1055),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
擅画佛道鬼神,学吴道子。
此卷是北宋年间道观壁画的粉本,描写道教传说中的众仙去朝谒元始天尊的行列。
全卷应为八十八名神仙,但缺失最后一名神将,故计八十七名(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的《八十七神仙卷》与此卷构图相同,但缺失最前一名神将,故也是八十七名神仙)。
此图用“铁线描”,劲挺流利,深得唐代吴道子的遗韵。
绣栊晓镜图宋王诜绢本设色纵212 X横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诜(1037-约1093),字晋卿,太原(令属山西)人。
官驸马都尉、定州观察使。
喜好书― 画,其画风受李成、王维影响,被称为“不古不今,自成一家”。
图中描绘一妇人对镜沉思,仪态端庄,一侍女手捧茶盘,另一妇人正仲手去盘中取食盒。
用笔细膩圆润,设色芙妍丽清秀,景物表现细致,画面有一种安逸、闲适的气息。
宋仁宗皇后像宋佚名绢本设色纵172 X横165.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画宋仁宗时期曹皇后画像。
图中皇后坐于正中,左右各一侍女,一捧长巾,一捧唾盂,人物安排有序,符合惯例。
皇后头戴釵冠,身着硃宝及环佩。
人物造型准确,神态肃然,设色华丽、优美,是宋代人物肖像画的优秀作品。
浴婴图宋佚名绢本设色纵35.8 X横35.9厘米(美)弗利尔美术馆藏此图表现了古人为婴儿洗澡的一个生活细节。
画面气氛活泼、欢快、温馨、亲切,所画妇人慈祥、婴孩天真无邪,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世俗情调。
宋代人物画赏析(下)
宋代人物画赏析(下)《大士像》宋贾师古绢本设色纵42.2厘米横29.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贾师古,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
汴(今河南开封)人。
擅画道释人物,师法李公麟。
高宗绍兴(1131—1162)时为画院祗候。
白描人物,颇得闲逸之状。
此图中观音大士取斜倚之姿,秀发飘逸,将手中宝瓶倾斜,琼液流溢而成一朵白莲,似乎芳香四溢而令人称奇。
《猴侍水星神图》宋张思恭绢本设色纵121.4厘米横55.9厘米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张思恭,生卒不详,南宋佛画家。
此画绘一娇柔美女(水星神)斜卧榻上,右手执笔,左手握纸,一副沉思之状。
水星神右边的猴子奋力举着石砚,供水星神着墨。
图中人物以勾描填彩绘出,造型准确,线条师法吴道子,流畅自如,有意动韵飞之感。
《晓雪山行图》宋马远绢本水墨纵27.6厘米横42.9厘米此图描写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赶着两只身驮木炭的小毛驴在白雪皑皑的山间行走,山民肩上还用树枝挑着一只打来的山鸡,似去赶集出卖这些东西以换取生活所需。
山民衣着单薄,弓腰缩颈,使人感到雪天寒气逼人。
毛驴、竹筐、木炭及人物衣纹均用干笔钩勒,并施以水墨渲染。
作为环境的山石以带水墨笔作斧劈皴,方硬有棱角,远处山石用水墨大笔扫出。
近处树枝以焦墨钩出,横斜曲折富有变化,远处用淡墨钩出。
近与远的笔墨浓与淡效果,有着较强的画面空间感。
山石、树木均露“一角”、“半边”,是马远常用的构图形式。
《文姬归汉图》宋陈居中工笔设色纵147.4厘米横107.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画题。
蔡文姬的故事中既有民族大统一的含义,又带有浓郁的人情、人性内蕴,这一切在“归汉”时表现得最为充分,也就成了历代诗人、画家都十分衷爱的题材之一。
陈居中《文姬归汉图》是其中的优秀作品,画面构图为线形螺旋方式,整齐之中又有跌宕的变化。
右上角是一群匈奴官吏,他们是文姬在胡时的看守也是保护者,再往下,中间偏左的是主人公文姬与匈奴左贤王分别情景,文姬处于一种矛盾状态,左贤王则显得有些忧心忡忡,而文姬的两个孩子拽住她不愿母亲别离的场景尤为感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人物画 名家辈出
石 石恪,生卒年不详,五代末宋初画家。字子专,成都
郫县(今属四川省)人。幼无羁束,长有声名,虽博
综儒学,志惟好画。初事张南本学画,后笔墨放逸, 不专规矩。
恪《二祖 调心图》
图中表现慧可、丰干 二位禅宗祖师调心师 禅时的景象。慧可为 禅宗二祖。画卷中, 双足交叉趺坐,以胳 膊支肘托腮的便是慧 可,另一幅画丰干坐 于温驯如猫的老虎的
猛,众多的女装神仙则轻盈秀丽、曼妙多姿。
《纺车图》
王居正
王居正,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乳名“憨哥”,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王拙子,丹青有父风。工仕女,师法周昉,得闲冶之态。此图绘怀抱婴儿 哺乳的村妇,身旁置放一架纺车,左手正摇纺轮。前面一老媪,面向村妇, 慈祥安宁。村妇身后有一儿童,席地而坐,手中拿着杆,牵着一只蟾蜍, 活泼可爱。线条多用类似于周文矩的“战笔”,生动和谐。
《骷髅幻戏图》李嵩
此图不知原载何册。画是有李嵩题名。 吴其贞《书画记》云:李嵩骷髅图,纸 画一小幅,画在澄心堂纸上,气色尚新。 画一墩子,上题三字,曰五里墩。墩下 坐一骷髅,手提一小骷髅。旁有妇乳婴 儿于怀。又一婴儿手指着小骷髅。 (《南宋院画录》卷五引)陈继儒《太 平清话》云:予有李嵩骷髅图团扇绢面, 大骷髅提一小骷髅,戏一妇人。妇人抱 一小儿乳之。下有货郎担,皆零星百物, 可爱。他们叙述的都是这一幅画。明万 历间刻的《顾氏画谱》也收入此图。生 与死是那么强烈地对照着,画家的寓意 是十分深刻的。
宋代人物画
出于物响因鼎说法艺上现俗笔画国象人
了 与 前 代 完 全 不 同 的 风 貌 。
形 式 风 格 的 转 型 期 , 所 以 它 表 现
画 和 山 水 画 、 花 鸟 画 一 样 , 也 处
, 已 退 居 到 次 要 的 地 位 。 但 是 人
为 受 到 社 会 政 治 和 审 美 潮 流 的 影
《韩熙载夜宴图》
图于 外壮《见 《
》北 ,观画于 韩
1945
,京 》鉴宋熙
元故 、》《载
现 藏 于 重 庆 中
朝 时 两 者 俱
在 ,
宫 博 物 院 。 据 载
年 , 张 大 千 以
《
石 渠 宝 笈 初 编
、 清 代 孙 承 泽 《
宣 和 画 谱 》 , 现
夜 宴 图 》 , 五 代
500
国今, 》庚存十
《文姬归汉图》 陈居中
《唐风图》(之二) 马和之
马和之(12世纪),钱塘(今浙江杭 州)人,绍兴中(1131—1162年)登 进士第,官至工部侍郎。擅长绘 画,承吴道子传统,人物线条运 用“马蝗描”,飞动飘逸,有清 俊闲雅之韵。此图画《诗经·唐 风》自《蟋蟀》到《采苓》十二 图。此图主题为《风》,不同于 《雅》、《颂》,以描绘晋国民间 当政者的各种反映,画家用生动的 艺术形象表达出来。画面的构思、 意境、造型尤为难得,从文学素养、 历史知识、技法创新等方面,都能 体现作者之新意。
墨画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画不同于前代,净化了外来的影响,出现了民族 绘画的本色。单就人物画而言。绘画题材与技巧更加
趋于成熟,构成了宋代人物画鲜明的特征。
宋代人物画发展(二)
由于元代复杂的民族关系,统治者为了政治的需要,在政策上对汉族的士人许以高官,其中的有些汉人走上了仕途的道路。他 们的仕途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从心理上屈从于蒙古人的统治,许多人身在曹营心在汉。 另一方面,统治者又采取高压 政策对付那些反抗者,而一些无心仕途的文人则隐于山林,放迹于山水间。 基于这样的现实,在绘画上出现了“疏于人事” 的状况,画家用一种反映社会现实和自身心理状况的笔墨形式,表达了“逸”的思想。 从题材上来看元代的人物画,显然它 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在所谓的元代四大家中就没有一个人物画画家,但是元代的人物画却在人物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
画 、 减 笔 人 物 画 等 等 它 所 反 映 的
重 着 色 人 物 画 、 经 史 题 材 画 、 风
. .
,
题 材 多 样 如 佛 教 画 、 肖 像 画 、 工
绘 画 艺 术 发 展 的 高 峰 宋 代 的 人 物
的 中 国 画 传 统 画 科 宋 代 绘 画 是 中
物 画 是 以 人 物 活 动 为 主 要 描 写 对
. ..
盛 时 期 元
人 物 画 发 展 到 元 代 ,
明 了 宋 代 绘 画 是 中 国 古 代 绘 画 的
,
.
宋 代 人 物 画 的 成 熟 和 完 备 进 一 步
,
术 形 式 创 造 了 很 多 的 艺 术 表 现 手
.
是 极 为 突 出 的 它 运 用 多 彩 优 美 的
,
实 生 活 内 容 之 广 泛 在 古 代 绘 画 史
宋代的人物画,多有发展,大画家如王霭、李公麟、 苏汉臣、李篙、梁楷等,都自立新意,有所贡献。 其中李公麟的白描画法,淡墨清毫,开一代人物画 的新风格,贡献巨大。南宋梁楷作水墨简笔人物, 也富有创新精神,为画史所重。这些画家的成就 主要在技巧方面。另外一些画家如苏汉臣、李 篙等,却在题材范围的探索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从唐代、五代的仕女、_圣贤、僧道之外更有田 家渔户、山樵、村牧行旅、婴戏及历史故事等。 这些反映广大市民生活的富有现实意义的人物 画作品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宋代l谊着农业 生产的发达,工商业取得空前的繁荣。在工商业 比较发达的城市里,聚集了无数的小商人和手工 业者,这就形成了广大的市民阶层。}植着城镇市 民阶层不断扩大,出现了一种既反映市井生活又 适应他们趣味的艺术,具体到绘画上,便是在这个 时期出现的大量的风俗画。其中最为人所熟知 的当属不久前上博“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中 大家都排了很长队伍专程去观看的国宝中的国
《绣栊晓镜图》
图中一晨妆已毕的妇人正对镜沉思,抑或端祥自己,仪态端庄。一个侍女手捧茶盘, 另一妇人正伸手去盘中取食盒。图中用笔细润圆滑,敷色妍丽而又清秀。周围的灌 丛、桂树皆以双钩填色法绘出,十分细致,画面有一种略带哀怨的闲适之风
王 诜
马远的人物画存世作品不少,其艺术造 诣甚高。在他的笔下,既有古代圣贤、 文人雅士,也有农民、渔人等,题材面 较广。马远人物画的鲜明特色是注重刻 画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此图显示出 马远的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构图技巧和特 定的环境气氛与意境的表达,画面单纯, 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
背上。
《番王礼佛图》赵光辅
赵光辅,活动于960至975年左右。华原(今陕 西耀县)人。宋太祖朝为图画院学生,擅画佛 像、人物、番马。此图画中国周边少数民族酋 长、番王朝拜佛的形象。佛祖高坐莲台,诸番
王作礼拜、贡献之状,服饰皆异域装束。
《朝元仙杖图》
武宗元
武宗元(?—1050),初名宗道,字总之,河南白 波(今河南孟津)人。擅画佛道鬼神,学吴道子。 北宋景德年末(1007),真宗营建玉清昭应宫,应 募画工三千多人,最后,中选百人,分左右两部绘 制壁画,武宗元任左部之长。此幅《朝元仙杖图》 可能是宋初绘制寺观壁画的样稿。描绘道教神仙出 行行列, 画五方帝君和众仙去朝见道教最高天神元始 天尊的情景。由神将开道、压队, 头上有圆光的帝君 居中, 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伞盖等簇拥帝君自右至 左前行。全卷本应为88名神仙, 但此卷缺最后一名压 队的神将,故画中现有了帝君、10名男性神仙、7名 神将、67名女装神仙(包括玉女和金童),共计87 名神仙。(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的《八十七神仙卷》 其构图与此相同,但缺最前一名神将,故所绘共计 也是87名神仙。)帝君及男仙的形象端庄,神将威
《
秋
马江
远
渔 隐
图
》
《大士像》 贾师古
贾师古,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汴(今河南开封)人。 擅画道释人物,师法李公麟。高宗绍兴(1131—1162) 时为画院祗候。白描人物,颇得闲逸之状。此图中观音 大士取斜倚之姿,秀发飘逸,将手中宝瓶倾斜,琼液流 溢而成一朵白莲,似乎芳香四溢而令人称奇。
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画题。蔡文姬的故事中既 有民族大统一的含义,又带有浓郁的人情、人 性内蕴,这一切在“归汉”时表现得最为充分, 也就成了历代诗人、画家都十分衷爱的题材之 一。陈居中《文姬归汉图》是其中的优秀作品, 画面构图为线形螺旋方式,整齐之中又有跌宕 的变化。右上角是一群匈奴官吏,他们是文姬 在胡时的看守也是保护者,再往下,中间偏左 的是主人公文姬与匈奴左贤王分别情景,文姬 处于一种矛盾状态,左贤王则显得有些忧心忡 忡,而文姬的两个孩子拽住她不愿母亲别离的 场景尤为感人。再到右下方,是来迎接文姬的 汉朝使者,一个个仿佛都陷在沉思中。三仅周 源自等子此 国峡存文 黄书消本 南
博顾矩 金皆夏为 唐
物本亦 的着记宋 画
馆。作 巨录》摹 家
。另《 款。、本 顾
有韩 所清顾, 闳
唐熙 得末复元 中
寅载 。流《代 的
摹夜 现出平汤 作
本宴 藏宫生垕 品
,
,
宋代人物画发展(一)
公元960年宋太祖篡后周,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在两宋 (公元960—1279年)统治时期,虽然阶级矛盾尖锐; 北方契丹、女真、蒙古侵扰中原,战争频繁。但是, 因为社会经济繁荣,都市工商业的发展,以及贵族、 封建士大夫为了满足享受的需要而大力提倡,促进了 宋代绘画的兴盛和发展。特别是社会阶级矛盾的复杂 和激化,促使各种哲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佛教影响 逐渐被理学的影响所替代,于是宋代绘画得以迅速转 变和发展,并达到空前的成熟。从此开始,我国绘画 已进入文学化时期。从画体方面来看,山水画、花鸟 画的兴起和独立,与人物画“平分秋色”。这是前代 所没有的。从画法方面来看,宫廷承南唐、西蜀之后, 建立翰林图画院。院内的画家坚持“遵循传统,追求 形似,恪守法格”和“细心雕镂”、“巧密过甚”、 “谨小慎微”写实的“院体”作风;另外,文人士大 夫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诗),主 张“不求形似”、“写意寄情”。从美学观点上来说, 这就是把文学、书法的和其他方面的学识融人绘画的 意境情趣之中,蔚成“文人画”。与专讲矩度、格法 的作家画形成显明的对比。总之,两宋以来重彩人物 画和水墨写意人物画技法的并存和发展,为以后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