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化医学角度谈中风病中医综合方案的转化应用研究阚保红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临床评价方面应用进展及数据质控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临床评价方面应用进展及数据质控邢永发;王保和;黄宇虹【摘要】随机对照试验是经典的药物安全性及疗效评价方法,但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真实世界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真实世界研究源于真实临床医疗环境的证据,研究结果临床适用性高.中医药强调以人为本,个性化治疗,这与真实世界研究更注重临床实际应用的特点不谋而合.真实世界研究应用于中医药临床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其主要应用于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中医临床治疗的证候特点分析、中医诊疗指南适用性评价及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面.本文就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最新应用情况及数据质控策略做一综述.【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8(011)004【总页数】6页(P625-630)【关键词】真实世界研究;中医药;临床评价【作者】邢永发;王保和;黄宇虹【作者单位】30025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药理科;30025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药理科;30025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药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在临床评价领域,评价药物或治疗方法效果的经典方法是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机对照试验曾重塑了现代医学知识体系和实践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优点是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临床试验中的偏倚。
由于自身特点,RCT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临床试验的环境与真实的医疗实践环境有较大距离,试验结果外推至更广大人群或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应用时的效力不足。
出于以上RCT存在的局限性角度考虑,另一种临床评价思路——真实世界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1]。
真实世界研究可理解为数据源自真实世界证据(real-world evidence,RWE)的临床研究。
其所提倡的理念与中医药理念不谋而合,真实世界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的、常规的医疗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医务人员以改善和保障患者健康状态为目标,采用恰当的方法,以患者为核心进行医疗活动,这与中医医疗实践的特点高度一致,中医辨证论治、综合调节、以人为本的优势特色在真实世界的条件下可得以充分发挥[2-3]。
探究对中风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究对中风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针对在我院患有中风的患者,对其采用中医康复治疗以后,对该治疗方法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在本院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随机对56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n=28)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n=28)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
结论:针对在我院患有中风的患者,对其采用中医康复治疗以后,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早日恢复意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风;中医康复治疗;应用价值;临床效果;语言功能;肢体功能[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大脑局部发生缺血性、缺氧性损伤,导致部分血管在进行血液循环的时候,不通畅,造成神经细胞受到损伤,最后导致患者出现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知觉障碍等[1]。
另外,中风在临床医学中也被称为脑卒中,严重的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发生出血性或者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目前,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因素等,更容易发生脑卒中症状[2]。
为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有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在我院患有中风的患者,对其采用中医康复治疗以后,对该治疗方法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其中,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院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为观察组(n=28),并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中医康复治疗。
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性别比例为16:12(男:女),患者平均年龄为(66.85±5.01)岁;对比组患者的性别比例为17:11(男:女),患者平均年龄为(67.36±4.42)岁,纳入标准: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治疗的条件和特征,且均被诊断为脑卒中(中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的研究进展中风(cerebral stroke)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灌注不足或出血性病变所引起的急性神经功能障碍综合症。
它是世界范围内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风后以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如瘫痪、失语、认知障碍等。
目前,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就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理论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中医药理论独特地将中风归类为脑中风,并将其视为“痰浊瘀症”的范畴。
在中医药理论中,中风被认为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痰浊瘀滞,导致脑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脑组织缺氧、营养不良等症状。
因此,中医药在中风康复中主要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化痰祛瘀等方法,以促进脑血流的恢复和改善神经功能。
二、中医药药物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中医药药物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中草药和中药制剂。
中草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中风康复中。
例如,川芎、丹参、桑枝等草药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中风康复期的治疗。
此外,中医药制剂也被广泛用于中风康复中,如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
这些中药制剂具有提高脑血流、改善微循环和抗氧化作用等,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症状和康复情况。
三、针灸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针灸作为中医药康复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中风康复中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节机体的气血平衡,促进脑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
研究表明,对于中风康复患者,针灸能够提高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等,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因此,针灸在中风康复中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四、中医药康复方法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中医药康复方法是指综合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技术,进行个体化的康复治疗。
在中风康复中,中医药康复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艾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这些方法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脑血流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在急性中风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
中医内科在急性中风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中医内科在急性中风治疗中具备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中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疾病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具备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等情况进行分析与统计。
结果:经过本次研究发现,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在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急性中风治疗之后,患者的指标评分有着明显降低的趋势,这就代表观察组患者的试验数据更加完善,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结论: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分析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方法在急性中风治疗中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内科;急性中风;疗效分析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现代医学方面,中风是非常常见的疾病,急性中风在临床方面主要的表现症状为口眼歪斜、身体活动能力受限、突然晕倒等。
通过实际数据调查发现,急性中风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而且在近年来发病趋势呈现年轻化,已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
因此,必须要采用有效手段,实现急性中风的治疗。
在以往进行急性中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虽然治疗方法有着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相比于西药的治疗成效,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极大降低急性中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降低住院时间促进医疗水平提升,更好的为患者减轻了痛苦。
本文主要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在急性中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1年1月到22年1月来我院进行急性中风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8例。
对照组患者的男性为14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56.3±4.3岁。
观察组患者男性为13例,女性为15例,平均年龄为55.7±4.6岁。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
・
2 0 6 8’
光明 中医2 0 1 7年 7月 第 3 2卷 第 1 4期
C J G MC M J u l y 2 0 1 7 . V o l 3 2
.
1 4
当, 如应用 剂 量 过 大 会 造 成 心 悸 、 多 汗、 中枢 兴 奋 、 呕
床调查 [ J ]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 0 1 5 , 3 8 ( 9) : 6 4 5 _ 6 4 8 . 何丽美 , 朱惠蓉 , 程悦蕾 , 等. 1 1 o例 甲状 腺 癌 术 后 患 者 中 医 证 型 特征及用药特点 [ J ] . 辽宁中医杂志 , 2 0 1 4 , 4 1 ( 3 ) : 3 9 4 3 9 9 . 姚喧 , 贾 立 群 .恶 性 肿 瘤 骨 转 移 的 中医 临 床 研 究 进 展 [ J ] .北 京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7 . 1 4 . 0 3 8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7 ) 一 1 4 — 2 0 6 8 _ 0 3
简述“中医综合疗法”在中风病防治中的运用
KI 曙- o r d 8 T CM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t h e r a p y ; a p o p l e x y ; t r e a t me n t e x p e ie r n c e
中风 病 历来 被 公 认 为 内科 四大 疾 病 之 首 , 截 至 目前 , 中西 医学 界 对 其 病 因病 机 的认 识 时 有新
说, 尤其在 治 疗原 则与 方法 的见 解 上 , 更是 层 出不 穷 。但 正 因如 此 , 诸 多医 家在 具体 治疗 时 , 见仁 见 智各 有千 秋 , 致使 患者 所获 得 的疗效 千差 万 别 。 笔
者从 医 4 0年 , 锲而 不舍 地研 究 总 结临床 正 反 两方 面经 验 与教训 , 于 拓创 之 际 , 感《 素 问・ 异法 方 宜论 篇》 日: “ 故 圣人 杂合 以治 , 各 得其 所 宜 ” , 《 伤寒论・
名为 中风 。” [ 。 关 于 中风病 的病 因, 当今 大都概 之 为风 、 火、 痰、 瘀、 虚五端 , 细 分之 下 , 自然包 括外 感 六 淫和 内伤 七情 ( 笔者 称之 为 一级病 因[ 2 ] ) 及 由之 而 生 的痰 饮 瘀 血 等病 理 产 物 ( 二 级 病 因) , 也 有 在 此基 础 上形 成 的初级病 机 ( 例如 肝 肾 阴虚 等 , 称 之
a n d t h i n k i n g . Th e t h e o r y c o u l d n o t o n l y d i s p l a y T CM a c a d e mi c r e s u l t s c o mp l e t e l y , b u t a l s o i s e fe c t i v e i n r t e ei n g c o mmo n d i s e a s e ,f r e q u e n t l y e n c o u n t e r e d d i s e a s e ,s t u b b o m d i s e a s e a n d c i r t i c a l d i s e a s e ,e s p e c i a l l y i n p r e v e n t i o n ,
中医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中风(Cerebral apoplexy)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急性脑部缺血或出血的疾病。
中风是全球范围内引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中国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传统中医药在中风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药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及效果。
一、中医药诊断中风中医药诊断中风病主要依据病人的病史、症状和脉象等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中风病主要由于脑血液不畅,气血阻滞、痰浊内蕴等因素引起。
根据中医理论,中风病可被归类为中风痰卒、中风血瘀、中风气虚等不同类型,因此针对不同的病因,中医会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二、中医药治疗中风1.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中风病是由于瘀血积聚导致脑血流不畅,进而导致脑部功能障碍。
因此,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中风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丹参、红花等,这些中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液凝聚,减少脑血栓的形成。
2. 祛痰化浊中医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与痰浊有一定关系。
病人常伴有痰多、痰稠、痰色黄等症状。
中医则通过祛痰化浊的治疗方法清除痰浊,改善脑血液循环。
常用的中药有半夏、陈皮、苍术等,这些中药能够改善痰湿瘀阻状态,达到清热散痰的效果。
3. 补益气血中医认为中风病主要由于气血不足导致脑血供不足,进而引发中风。
因此,补益气血是中医治疗中风的另一重要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白术等,这些中药能够补充脑部所需的气血,并有助于恢复脑功能。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风病的治疗中,中医药与西医药物可以结合使用,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西药治疗中风主要针对病因、病理机制方面,如抗凝血、溶栓等。
中医药治疗则注重疾病的整体调控和辅助康复,使患者获得更全面的治疗效果。
三、中医药康复治疗中风中医药在中风康复治疗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中风康复治疗旨在通过综合性的康复措施,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逐渐恢复。
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常采用一些理疗手法,如针灸、推拿、拔罐等,这些方法可以刺激经络,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再生和脑功能恢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实践与效果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实践与效果研究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中风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使得脑细胞出现缺氧、损伤甚至死亡。
中风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上,中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西医药物和手术,然而,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实践与效果。
中医学历史悠久,对中风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痰火内蕴”、“血瘀阻滞”等原因导致的。
中医治疗中风主要通过舒肝活血、清热化痰的方法来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金匮要略》中提出的桃红四物汤经常被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
这种中药汤剂由桃仁、红花、川芎和当归等草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此外,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中风的治疗中。
然而,中医治疗中风的效果一直备受争议。
有些人认为中医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恢复,而其他人则认为中医疗法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并不能替代西医的药物和手术。
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真正效果,许多研究已经展开。
一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等机构合作进行的研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该研究选择了130名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接受了针灸、中药熏蒸等中医疗法,并辅以西医药物治疗;西医治疗组仅接受了西医药物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和中风后遗症改善方面表现出了显著优势。
这一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此外,另一项由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进行的研究也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效果。
这项研究选择了150名中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
与常规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恢复期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抑郁和焦虑程度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改善。
这一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的疗效。
中医药在抗中风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抗中风中的研究进展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严重程度常常导致病患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中风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之一。
为了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在抗中风治疗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
一、中医药在早期干预中的作用早期干预是中风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至关重要。
中医药在早期干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医药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以达到改善病情的效果。
例如,灸法和拔罐疗法可以通过热刺激和负压作用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并促进脑部的血流循环,有利于缓解脑缺血或缺氧的状态。
此外,中草药也可以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改善炎症反应,以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例如,丹参等中草药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二、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康复治疗对于中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强调平衡和谐,因此能够综合运用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多种疗法,以促进中风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
例如,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阳气,从而改善中风的病情。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辅助康复训练,如中草药可以改善患者的气血状态,促进脑部神经功能的恢复,加快康复进程。
三、中医药在预防复发中的作用中风的复发性很高,因此预防复发也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中医药在预防复发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强调治病而不治症,注重调节整体健康状态,通过调整体质、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来预防中风的复发。
例如,中医药可以通过草药组方的方式,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草药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减少中风的发生。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生活习惯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睡眠等来预防复发。
中医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中风,又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突然发生的脑功能异常,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致残病。
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风康复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和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医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
一、中医理论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中医理论中有“中风”的概念,将中风归类为“中风证”,并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来进行中风康复治疗。
中风证分为风证、瘀证、痰证、虚证四个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中风证,中医有相应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1. 风证风证即因风邪侵袭而引起的中风,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瘫痪、失语、半身不遂等。
中医认为风证主要由于肝阳上亢或风热蕴结所致,治疗时可采用清肝熄风的方法,如针刺风池、扶正祛邪。
同时也可辅助运用中药,如川芎、防风、木通等。
2. 瘀证瘀证指脑血栓等病因导致的中风,俗称“血栓性中风”,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舌黏腻、苔厚等。
在中医理论中,瘀证主要由于血瘀阻络所致,治疗时可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如针刺足三里、瘀血论等,同时可选用血活化的中药,如川芎、桃仁、红花等。
3. 痰证痰证指由于痰湿蕴结引起的中风,临床表现为口鼻善涎、口音不清等。
中医认为痰湿蕴结是痰证的本质,治疗时可采用燥湿化痰的方法,如针刺涌泉、化痰论等,同时可选用化痰消痰的中药,如枳壳、佩兰、半夏等。
4. 虚证虚证即因肾精亏虚所致的中风,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乏力、声音低微等。
中医认为肾精亏虚是虚证的核心机制,治疗时可采用补肾壮阳的方法,如针刺命门、滋阴益精等,同时可选用补益肾精的中药,如枸杞子、肉苁蓉、菟丝子等。
二、中医治疗方法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中医在中风康复治疗中采取了多种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药疗法、推拿按摩、气功等。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有着显著疗效。
针灸可通过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病变组织的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等作用。
中药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中药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突发性的脑血管病变,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症状。
中风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传统中医药在中风康复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研究与应用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中药对中风的预防和治疗,二是中药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作用。
中药对中风的预防和治疗主要通过调节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途径发挥作用。
例如,川芎、丹参等中药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预防中风的发生。
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抗氧化等方式,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进而降低中风的发病率。
中药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作用主要表现在神经保护、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等方面。
中药可以通过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减少脑组织损伤,促进神经细胞的生存和再生。
同时,中药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促进神经突触的形成和重建,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
在中风康复治疗中,中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中药注射剂、中药颗粒、中药丸剂等。
这些中药制剂具有剂型方便、易于吸收和利用、药效持久等特点,方便患者的使用和康复治疗。
然而,中药在中风康复治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药的药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虽然中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其药效和安全性仍然需要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验证。
其次,中药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需要关注。
中药中存在着复杂的化学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中药治疗中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搭配,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药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对中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中药的研究和应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验证。
观察中风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方案的效果分析
观察中风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方案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中风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方案的临床效果,为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共计60例,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取简式的运动评分方法符合改良指数,对两组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进行评定。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方案,进行治疗一个月之后,对两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风患者的日常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恢复,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中风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中风患者的不良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风患者;中医康复方案;效果分析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中医康复方案结合了西医康复中有参考价值的训练方法,同时,还结合了中医中特有的推拿手法,容易掌握而且效果显著[1],由此可见,采取中医康复方案治疗中风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对本院235例中风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方案,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5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共计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都保存完整,且所有患者都了解了本次研究的目的,都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其中,急性脑出血患者有25例,观察组13例、对照组12例;脑梗死患者有35例,观察组17例、对照组18例。
2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1例,女性患者有14例;年龄最高为68岁,最低为40岁,平均年龄为(55.3±5.9)岁;患者病程最长为72h,最短为15h,平均病程为(58.41±4.67)h。
35例脑梗死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7例;年龄最高为70岁,最低为41岁,平均年龄为(56.2±5.6)岁;患者病程最长为71h,最短为13h,平均病程为(57.93±4.88)h。
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方案运用于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护理中,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的价值研究。
方法:选取40例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对入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干预前的80%,(P<0.05);干预前生存质量各指标得分低于干预后(P<0.05)。
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可提高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使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关键词: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治疗效果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智力障碍、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及猝然昏扑等。
严重者会出现意识障碍、呕吐及头痛等临床症状,有发生脑疝和死亡的危险【1-2】。
根据2010年全球疾病、损伤、危险因素负担评估,脑卒中是全球第二死亡原因、第三致残原因。
本文对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40例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其中年龄分布在55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2.1)岁。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MRI及脑CT等检查确诊为中风(脑梗死恢复期)【3】;(2)所有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癌症;(2)患有精神疾患等。
1.2研究方法由责任护士对入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
1.2.1主要症状护理(1)半身不遂密切观察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及肌力情况。
为避免患者出现关节畸形或肌肉萎缩的情况,给予关节活动及良肢体位摆放。
同时指导床上活动、翻身及床边坐起等关节主动练习。
根据患者证型给予中药热敷、艾灸、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特色技术。
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
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法和西医治疗法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探索中医综合治疗法的综合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意义,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高效、合理、经济的综合治疗方案。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治疗的临床确诊为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实验组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方式,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方式。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在FMA评分及MBI指数两项指标上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平均花费低于对照组,且人均花费和两项评分指标呈线性相关关系,两组统计学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治疗采取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花费均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中医综合治疗法;治疗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result,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curative effect of TCM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ethod and health economics,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ffective,reasonable and economical. Methods: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during January January 2015 -2016 for 64 cas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group control.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the improvement in the two indicators of FMA score and MBI index 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the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average cost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er capita spending and two indicators showed a linear correlation,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st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acute ischemic stroke;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eatment effect人体大脑因为脑血栓导致脑动脉堵塞后,大脑会慢慢供血不足,使得躯干与大脑之间的神经通路受损,出现四肢麻木和嘴歪流口水的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的应用总结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病 (脑梗死恢复期 )中的应用总结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时间范围在2020年4月-2021年2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采用中医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数据相差无几(p>0.05),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运动和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中医护理;中风;脑梗死中风是中医的疾病名称,其性质相当于西医学的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即同时包括脑梗死、脑出血。
中风和脑梗死都属于脑血管意外,会出现头晕、头痛、面部歪斜、言语不清、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大脑中的细胞很快就会死亡从而导致患者严重残疾或死亡。
尽管现在对于脑梗死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但是该病所造成的神经细胞功能损害依旧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比如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
有研究表明,早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效果[1]。
因此,本文对我院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展开不同的护理干预,并分析比较两则之间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时间范围在2020年4月-2021年2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
对照组男患21例,女患19例,年龄主要在39-75岁之间,平均年龄(62.83±2.17)岁,研究组男患23例,女患17例,年龄主要在42-77岁之间,平均年龄(63.34±2.41)岁.两组患者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王莉红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7(33)4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针灸、康复运动及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74%、对照组7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和自我生活能力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而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肌力水平,提高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总页数】2页(P393-394)
【作者】王莉红
【作者单位】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河南登封4524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中医康复综合疗法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2.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102例疗效观察
3.综合疗法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疗效观察
4.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5.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74例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
分析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对中风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予以治疗的效果。
方法:择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风患者,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
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西医治疗,对实验组则予以中医综合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
结果:与参照组的75.56%相比,实验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更高,达到了97.78%,从统计学层面上来看,χ2=8.64,P<0.05。
结论:对中风患者予以中医综合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可将该治疗方案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应用。
【关键词】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中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073-02中风为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无论是发病率,还是致残率,亦或是死亡率都相对较高,对这一疾病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诊治,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1-2]。
文章将以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中医综合治疗在中风中的具体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取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风患者,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将所有患者纳入急性脑梗死中风证型一类。
实验组2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不低于44岁,不超过79岁,平均(68.97±11.48)岁。
参照组27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不低于43岁,不超过77岁,平均(68.42±11.39)岁。
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就统计学来说相差无异,可用于研究比较。
1.2 治疗方法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西医治疗。
每日服用一次阿司匹林,剂量为0.1g;每日服用一次胞二磷胆碱,剂量为0.5g到1.0g;每日予以两次甘露醇,剂量为125毫升/次;每日注射一次盐酸川芎嗪,剂量为120mg(混入500毫升生理盐水中使用)。
对实验组则予以中医综合治疗,包括服用药剂、手法康复以及药浴熏洗。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对中风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47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有23例,观察组有24例。
安排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后,组间差距较大,观察组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0%与76.92%,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中风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在医学上推广。
【关键词】中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310-02前言中风是医学上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1],其发病率、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较高,对人类生命构成严重的威胁。
根据病因不同,可将中风分为外风与内风,而现如今医学上所指的中风多为内伤病症的内风,多由脑脉痹阻、气血逆乱或人体血溢至脑部引起,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舌蹇不语、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及突然昏仆等症状[2]。
该疾病发病骤急、恶化快,若患者错过早期治疗容易出现其它并发症。
因其对人体危害较大,医学上予以高度重视并对治疗方案不断进行研究。
本文中,通过对中医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整理出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中风患者中随机抽取4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有23例,观察组有24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有14例,女性有9例;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45岁,平均年龄为65.24±4.15岁;病程最长为15个月,最短为4个月,平均病程为6.54±1.15个月。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13例,女性有11例;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45岁,平均年龄为65.72±4.63岁;病程最长为14个月,最短为4个月,平均病程为6.21±1.03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1007002)△通信作者·研究报告·转化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科研成果的转化研究已经成为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医防治中风病研究在综合方案及临床实践指南的形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成果转化应用尚不充分。
中风病综合方案及临床实践指南形成后,多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推广,而忽视了其在临床的实施及过程评价,影响了其在临床中更好的推广应用。
因此,加速中风病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是中风病防治的重要研究内容。
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中风病中医综合方案的转化应用需重视方案的实施与评价方法研究,将方案优化、标准操作流程构建和实施过程评价作为3个关键点。
1中风病中医综合方案的优化综合方案,又称复杂干预或综合干预,是由多个要素或干预措施组成的,贯穿于中医诊疗过程的始终。
目前文献报道的中风病中医综合方案多为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或中成药、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的不同组合。
任丽[1]对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做了系统评价,纳入合格随机对照和半随机对照研究40项,涉及中医综合疗法有18种组合方式,即使同一种组合方式,其选方用药或针灸推拿选穴及手法也不同。
因此,综合方案优化的是转化应用的前提。
方案优化即对方案进行改进,使之更接近于具有疗效最佳、毒副作用最小、花费最少、应用最方便等优点的过程。
近30年来,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对中风病方药和治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化痰通腑、清热解毒、破血逐瘀、扶正护脑等有效治法;“十五”攻关课题进行了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建立了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形成了临床实践指南。
研究认为,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治疗时间窗和治疗的优势环节。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医防治中风病技术转化与社区推广研究”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中风病综合治疗方案进行了优化,对各干预措施的适应证、干预时点进行了明确界定,形成了“中风病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体现了适时干预和全程干预的理念。
优化方案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两方面内容。
1.1针对中风病的阶段性发展变化,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全程适时干预中风病病情演变迅速复杂,具有独特的规律,病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临床划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3个阶段,不同阶段随着病情的动态变化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案。
例如,发病从转化医学角度谈中风病中医综合方案的转化应用研究*阚保红高颖△周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13)02-0186-03【摘要】加速中风病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是中风病防治的重要研究内容。
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中风病中医综合方案的转化应用需重视方案的实施与评价方法研究,将方案优化、标准操作流程构建和实施过程评价作为3个关键点。
【关键词】中风病综合方案转化医学操作流程过程评价Translational and Applied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Progra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Strok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KAN Bao-hong,GAO Ying,ZHOU Li.Dongzhimen Hospital Attach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700,China【Abst ract】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 was an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Stroke.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mple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ology of the program.Program optimization,construction of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and evaluation of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ere the key points.【Key words】Stroke;Comprehensive program;Transformation medicine;Standard operating;Procedure process evaluation14d以内属急性期,以早期救治、早期康复为原则,积极改善神经功能,此时方案以辨证选择中药汤剂和中药注射液为基础,病情平稳后即加用以针灸、推拿和康复训练为主的中医综合康复方案进行早期康复;14d 后多数患者进入恢复期,此时方案以辨证选择中药汤剂和中医综合康复方案为主;发病1~3个月,则可以中成药代替汤药并继续中医综合康复以降低病残程度,防治认知障碍等并发症;进入后遗症期,则以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复发为主。
此为辨病,根据中风病发展的规律性,择时顺势分阶段治疗,每个阶段治疗侧重点有所不同,即适时干预。
一项Meta分析[2]显示卒中单元是目前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2000年出现“延伸卒中单元”的概念[3-4],即把卒中单元救治患者的管理延续到出院后的家庭医疗和社会医疗,形成卒中患者全程管理的社会系统工程。
“中风病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是多维度的治疗方案,从急性期至恢复期、后遗症期关注中风病全程,体现了中风病治疗的长程性,是为全程干预。
方案包含了多学科的、合作的和整合的医疗计划,以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强调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多元化的人员协作,体现了中风病治疗的复杂性、持续性和全面性。
1.2根据中风病证候动态演变,辨证选方用药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证候的“候”表示时间序列,即“证”的动态变化,因此证候是动态的、有时相的[5]。
中风病证候学研究显示,从急性期到恢复期存在着证候的动态演变过程,例如风证是中风病初发时最重要最常见的证候,发病后风证出现的概率逐渐下降;血瘀是常贯穿中风病始终的病理因素;气虚证多在发病两周后出现[6-7];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虚实变化明显,1周左右是证候变化的拐点,也是调整治疗方案的时机。
一方一药的方法难以体现辨证论治的动态观,应根据证候的变化,适时调整,据证立法,依法组方。
综上,“中风病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不是各种治疗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根据中风病病程发展规律和证候动态演变规律,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进行的全程适时干预,是符合病证结合、动态时空特征的治疗方案。
2标准操作流程的建立中风病中医综合方案包含多种中医特色诊治方法,其实施过程中常受到多种因素干扰。
例如各种治疗方法的采用时机不明确,针灸、推拿操作标准不统一等,影响了方案的实施和医生、患者的依从性。
此外,综合方案相对复杂,通常采用大量文字描述,医生需耗费大量时间阅读;干预过程描述不清楚,难以被理解或造成误解;上述均是影响方案实施和推广的因素。
因此,完成中风病中医综合方案优化之后,建立标准操作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是必要环节。
首先,SOP使方案趋于标准化,有利于临床医生或临床研究者理解和重复,增加了方案的可接受性和可行性,从而使方案得以更好的实施。
其二,SOP有利于对方案进行质量控制。
现代医学认为,实现组织化卒中医疗除制定临床指南之外,建立临床路径、细化诊治操作规程及标准工作时间表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标准操作流程,对综合方案进行分解和细化,明确诊疗步骤,为方案实施质量控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其三,SOP是方案实施过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参考中风病临床实践指南中的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从标准操作流程中抽取相应的内容作为方案实施过程评价指标。
“中医防治中风病技术转化与社区推广研究”中,针对优化形成的“中风病中医全程适时干预方案”,建立标准操作流程,采用“流程图”结合文字说明的形式表达方案的具体干预过程。
通过“流程图”表达了中风病发病6个月内不同阶段的诊治流程(包括证候评定、神经功能评定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在文字说明中对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康复训练等各种治疗方法的操作规范(包括应用时机、运用依据、用量、使用频率和持续使用时间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方案更加明晰。
操作流程包含了患者特定医疗问题的必需步骤以及出现特殊情况的诊治选择,既达到了标准化的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体化治疗,是患者医疗过程的路线图,按照工作顺序、准确的时间要求对临床诊疗进行细化,包括诊断、辅助检查、治疗等多方面内容,是方案在日常工作的具体体现。
3方案实施过程的评价中风病中医综合方案属于复杂干预范畴,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价非常有价值。
通过过程评价,了解是否按照SOP执行方案,进而可以判断干预措施有效性与实施过程的关系,深入研究干预措施起作用的原理、确定因果关系及结局的影响因素[8]。
例如,通过实施过程评价分析干预失败是由于干预措施无效还是未按方案实施的原因。
目前,对于中医综合方案或复杂干预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逐渐增多,而实施过程评价研究相对缺乏。
国际和国内卒中指南执行情况评价研究、卒中登记及医疗质量监测研究和卒中单元的评价指标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2001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启动了“跟着指南走”项目以促进卒中临床实践指南的使用,提出戒烟咨询、出院时服用阿司匹林、出院时降血脂治疗等5项主要行为标准。
2004年美国医疗卫生组织资格认证联合委员会与美国卒中协会合作,根据卒中登记研究提供的基准数值及专家德尔菲定性研究,推出了医院卒中医疗服务评估和认证项目,包括10项基本认证标准,并现场检查医院是否符合指南及其他操作标准,每2年评价一次并在专门网站上公布鉴定结果,极大促进了医院改善卒中医疗服务水平[9]。
在科技部和卫生部“十一五”国家课题支撑计划项目资助下的中国国家卒中登记项目[10]借鉴国际上质量管理先进理念,引入以过程质量为主的单病种质量评价指标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将入院24h内阿司匹林或氯毗格雷治疗率、住院期间血脂评价及治疗率、吞咽困难评价率、康复评价及实施率、住院24h内接受血管功能评价率等12项作为急性缺血中风医疗质量标准指标。
在上述现代医学研究中,卒中过程评价指标均为立足于临床实践指南,依据循证医学证据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