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doc

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doc

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连云港市中医院脑病科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定义:脑梗死又称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相当于中医的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一、诊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中医辨证施治1、中经络(无意识障碍)(1)肝阳暴亢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12g(后下),石决明15g(先煎),黄芩9g,栀子9g,川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如伴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老体衰者,加炙黄芪15g益气扶正;舌苔黄腻或痰多色黄者,加全瓜蒌15克,浙贝12克,桑白皮15g、竹沥12g以淸化痰热;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瘀象明显者,加红花12g,当归临床观察研究的经验方醒脑颗粒在早期应用于中风阳闭的治疗中,具有通腑泻热、醒神开窍作用,观察治疗近40例,发现早期应用对意识障碍患者有良好的促苏醒作用,并能减轻脑水肿。

目前我科正对其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痰蒙清窍证型属中脏腑阴闭证,多见于大面积脑栓塞患者,一般病情较重,需中西医结合治疗,一般预后不佳。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中西医病名诊断:1、中医病名诊断:中风病TCD:BNG080。

2、西医病名诊断:脑梗死ICD-10:I63.900。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日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滞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一)根据中风病患者不同功能障碍采用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1.运动功能障碍(l)软瘫期:相当于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的I-II级。

其功能特点为中风患者肢体失去控制能力,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软瘫期的治疗原则是利用各种方法提高肢体肌力和肌张力,诱发肢体的主动活动,及早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经络(1)肝阳暴亢证: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5)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1)风火蔽窍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

中风病诊疗方案

中风病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塞)中医诊疗方案定义:中风病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者没有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

相当于中医的中风病范畴。

一、诊断脑梗塞的诊断标准参照2005 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1996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中医辨证施治1、中经络(无意识障碍)(1)肝阳上亢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2g,钩藤12g (后下),石决明15g (先煎),黄芩9g,梔子9g,川牛膝12g,杜仲9g,桑寄生9g,夜交藤9g,茯神9g。

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如伴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20g,减梔子、黄芩。

如偏瘫较重者可加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 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证时减黄芩、梔子加丹参12g,桃仁9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语言不利甚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

中成药:①镇脑平肝丸(本院制剂,药物组成:天麻、钩藤、僵蚕、半夏、全蝎、红花、白附子等),每次6g,每日三次(2)风痰阻络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中医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

中医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急性期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精)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精)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进行诊断。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找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侯诊断1.中脏腑(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中风(脑梗塞)的中医诊疗方案三年(全)

中风(脑梗塞)的中医诊疗方案三年(全)

脑梗塞2008—2010年目录2008年 (3)诊断 (3)治疗 (3)中医难点分析 (10)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 (11)分析评估 (11)工作计划 (12)2009年 (14)诊断 (14)治疗 (14)中医难点分析 (22)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 (22)工作计划 (23)2010年 (25)诊断 (25)治疗 (25)中医难点分析 (29)总结评估 (30)优化方案 (30)具体措施 (31)附:脑病专科常用方剂 (32)脑梗塞2008脑梗塞,属中医的“中风”范畴。

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以歪斜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一.诊断本病种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急性期1.辨证论治(1)中经络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则:平肝泻火通络。

处方:头部:前神聪透悬厘通天透络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后溪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冲侠溪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黄芩山栀夏枯草茯神知母淡豆豉青礞石菊花②风痰瘀血痹阻脉络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则:利湿化痰,疏通经络。

处方:头部:前神聪透悬厘通天透络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后溪下肢:环跳血海阳陵泉丰隆足三里解溪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茯苓白术胆南星甘草橘红大枣生姜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治则:化痰通腑。

处方:头部:前神聪透悬厘通天透络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后溪下肢:环跳阳陵泉丰隆内庭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一、中药治疗
1.祛瘀通络: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桃仁、红花等,以促进
脑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血液供应不足的状况。

2.补益脑神经:选用养心安神的中药,如人参、黄芪、酸枣仁等,以
调节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

3.祛风化痰,利水通络:选用祛风化痰的中药,如天麻、土鳖虫、钩
藤等,以促进痰湿排泄,并改善脑血管功能。

4.改善症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如治
疗肢体活动受限的,可选用活血化瘀的药物。

二、针灸治疗
1.头针疗法:通过在头部穴位上施针,如百会穴、前囟穴、风池穴等,以促进脑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症状。

2.四肢针疗法:通过在四肢经络上施针,如阳关穴、曲池穴、合谷穴等,以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肢体活动功能。

3.耳针疗法:通过在耳朵上施针,如胸膺部、大脑皮质等穴位,以调
节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和语言能力。

三、康复训练
1.运动训练:包括肢体活动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等,旨在恢复患者
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2.语言训练:包括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训练,通过口语和书面交流,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

3.认知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旨在恢复患者的认知功能。

总之,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综合运用中药治疗、针灸和康复训练等方法,以促进脑血液循环,改善脑神经功能,恢复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

同时,中医临床也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调整治疗方案,以取得最佳疗效。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路径

中风病(脑梗死后遗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科 2019年病种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后遗症(ICD 编码:I69.300)。

一、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呛咳、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2010 年)。

急性发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3.病期诊断标准:(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1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1个月以上。

4.中医证类诊断:(1)中经络: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

(2)中腑: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

(3)中脏:必有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语謇或不语者。

5.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临床常见证候:(1)风痰阻络证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症状: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 口眼斜, 言语赛涩, 面色恍白, 气短乏力, 口流涎, 自汗出, 心悸便溏, 手足肿胀,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中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中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中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一、定义:1.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2.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致的偏瘫、偏侧肢体麻木、失语、共济失调等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的病症。

二、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及常见证侯分类标准:参考《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2.西医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参考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三、治疗常规:(一)中医辨证分型及方药治疗:【中经络】1.肝阳暴亢证(1)主症: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咽干,便秘尿黄。

舌质红或绛,舌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治法:平肝潜阳,通经活络(3)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g、钩藤后下30g、石决明先煎30g、山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5g、杜仲15g、益母草30g、桑寄生15g、夜交藤30g、茯神15g)。

头痛明显者加羚羊角粉3g(冲服),夏枯草12g以淸熄风阳;如伴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15g,减栀子、黄芩。

如偏瘫较重者可加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 等通经活络之品;如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症时减黄芩、栀子加丹参12g,桃仁12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语言不利甚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

(4)中成药:①全天麻胶囊每次3粒,每日三次。

②醒脑静注射液20-4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或天麻素注射液4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2.风痰阻络证(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挛,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薄白,脉弦滑。

(2)治法:熄风化痰,通经活络(3)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9g,天麻9g,白术9g,茯苓15g,橘红9g,甘草6g,大枣3枚,生姜9g)。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中风病(脑梗死)是一种以脑功能受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脑卒中的康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风病脑梗死中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医病因病机分析中医认为中风病主要由气血不畅所致,常见的病因包括气虚、瘀血、湿浊等。

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血管内发生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

1.因病因不同,采取治疗方法有所差异。

在综合施治的基础上,中医中药治疗在脑梗死中具有一定疗效。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

2.补益气血:中医治疗脑梗死的重点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的中药有血竭、龙胆草、柴胡等。

同时,还可以采用灸治、针刺等手段来促进气血的运行。

3.祛痰湿:湿浊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祛湿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如茯苓、砂仁、陈皮等具有祛湿消痰的作用。

4.温通经络:脑梗死多伴有肢体活动能力降低,中医通过温通经络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方法有推拿、腰椎疏通等。

5.针灸疗法:针灸对于脑梗死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穴位有风池、足三里、合谷等。

三、病例分析患者陈,男,50岁,中风病脑梗死。

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瘀湿内阻。

治疗方案如下:1.中药治疗:采用当归、川芎、黄芪、桃仁等药物,活血化瘀,温通经络。

2.针灸治疗:选取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病情。

3.推拿推腰椎:通过推拿技术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促进病情恢复。

4.饮食调理: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盐的食物摄入。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1.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物质,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摄入。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

适量的运动能够改善脑血液循环,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3.避免受寒受潮,以防止气虚寒湿的发生。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中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中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中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中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中风是一种疾病,主要症状是突然昏倒、失去意识,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导致偏瘫、偏侧肢体麻木、失语、共济失调等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

诊断中风和脑梗死的标准有中医和西医两种。

中医参考《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的诊断标准和常见证侯分类标准,西医参考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治疗中风和脑梗死的常规是中西医结合的。

中医辨证分型和方药治疗是其中一种方式。

对于肝阳暴亢证,主要症状是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咽干、便秘尿黄等。

治疗方法是平肝潜阳、通经活络,方药是天麻钩藤饮加减。

如果头痛明显,可以加羚羊角粉3g,以清熄风阳;如果伴有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等肝阴虚者,则可以加干地黄12g、麦冬12g、五味子12g、生龙骨15g,减少栀子、黄芩。

如果偏瘫较重,可以加木瓜12g、地龙12g、鸡血藤12g、桑枝12g等通经活络之品。

如果舌质暗红、脉涩等有血瘀症,则可以减少黄芩、栀子,加丹参12g、桃仁12g、土元12g以活血化瘀。

如果语言不利严重,则可以加菖蒲9g、郁金9g、远志9g开音利窍。

中成药可以选用全天麻胶囊或醒脑静注射液等。

对于风痰阻络证,主要症状是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挛、头晕目眩等。

治疗方法是熄风化痰、通经活络,方药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舌苔白腻或薄白,脉弦滑。

中成药可以选用天麻素注射液等。

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治疗中风和脑梗死,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3)方药: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2g,当归12g,熟地15g,川芎9g,桃仁9g,红花12g)。

如舌质暗或有瘀点,加桑枝9g,川牛膝15g,生地12g以活血通络;如手足肿胀明显,加茯苓12g,泽泻12g以利水消肿;如心悸自汗,加黄连9g,丹皮9g以燥湿止汗。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脑梗塞)中医诊疗方案2012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中风的诊断标准。

①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襄,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②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

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

③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

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

④作血压、神经系统、脑脊液及血常规、眼底等检查。

行头颅CT检查,可有异常表现。

⑤应注意与痫病、厥证、痉病等鉴别。

2、西医诊断: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吴江主编,副主编贾建平崔丽英,人民出版社,2005.8)①中、老年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②安静状态下或活动中起病,病前可有反复的TIA发作。

③症状常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达高峰,出现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损,梗死的范围与某一脑动脉的供应区域相一致。

④头部CT在早期多正常,24~48小时内出现低密度病灶。

(二)证候诊断1、中经络①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②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③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④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⑤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①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1.中经络(1)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1)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

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2)痰火闭窍: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

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3)痰湿蒙窍:突然神昏嗜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

面色晦垢,痰涎涌盛,四肢逆冷。

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4)元气衰败:神昏,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

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二、治疗方案(一)针刺治疗1.治则:醒脑开窍针法为主,根据中风的不同症状,使用不同穴位配伍。

(1)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2)中脏腑(闭证):开窍启闭。

(3)中脏腑(脱证):回阳固脱、醒神开窍。

(4)中风并发症:疏通经络、通关利窍。

2.配方(1)中经络主穴I:内关、水沟、三阴交主穴II:内关、印堂、上星、百会、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主方II主要作为主方I的替换穴位施用,更多用于中风恢复期。

操作:主方I: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施捻转提插的复式手法,施术1分钟;水沟在鼻中隔下向上斜刺0.3寸,施雀啄手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沿胫骨内侧后缘进针1~1.5寸,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角,施提插补法,至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主方II: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寸,施捻转提插的复式手法,施术1分钟;再刺印堂穴,向鼻根斜刺,进针0.3~0.5寸,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继刺上星,选3寸毫针沿皮平刺透向百会,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三阴交沿胫骨内侧后缘进针1~1.5寸,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角,施提插补法,至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辅穴:极泉在原穴下1寸处,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屈肘成120°角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前臂及食指抽动3次为度;委中仰卧位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5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下肢3次抽动为度。

辨证加减:肝阳暴亢证,针刺加太冲、太溪,捻转泻法;风痰阻络证,针刺加丰隆、合谷,提插泻法;痰热腑实证,针刺加行间、丰隆,捻转泻法;气虚血瘀证,针刺加气海、血海,气海施捻转补法,血海施提插泻法;阴虚风动证,针刺加太溪、风池,提插补法。

(2)中脏腑(闭证) 内关、水沟、十二井穴。

操作:内关、水沟刺法同前;十二井穴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3)中脏腑(脱证) 内关、水沟、气海、关元、神阙、太冲、内庭、气舍。

操作:内关、水沟刺法同前;气海、关元、神阙用雷火针或隔盐灸、隔姜灸、隔附子饼灸法,持续时间4~8小时,不以壮数为限;太冲、内庭直刺0.5~1寸,施捻转提插相结合的补法,施术1分钟;气舍直刺1~1.5寸,施捻转补法,连续运针持续1~3分钟,待其恢复自主呼吸,而呼吸较弱,且有间歇时,继续运针,也可加电针刺激,直至呼吸均匀。

(4)中风并发症①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风池、完骨、天柱。

操作:双侧风池、完骨、天柱,直刺1~1.5寸,均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

要求双手操作,留针20~30分钟。

②口眼歪斜:风池、太阳、颊车、迎香、地仓、下关、合谷。

刺络拔罐选下关、颊车、四白。

操作:风池针尖刺向结喉,进针1.5~2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太阳沿颧骨弓内缘进针3~3.5寸,透向颊车;迎香或地仓横刺或斜刺0.5~1.5寸,施捻转泻法;下关进针1.5寸,捻转泻法;地仓透向颊车3~3.5寸;地仓至颊车部1寸1针,深度0.3~0.5寸,施提插泻法;合谷捻转泻法。

刺络拔罐,是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3~5点,用闪火法加罐,出血量5~10ml,隔日1次。

③吞咽障碍:风池、翳风、完骨,咽后壁点刺。

操作:双侧风池、翳风、完骨均向结喉方向斜刺,进针2~2.5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3分钟。

要求双手操作,留针20~30分钟。

咽后壁点刺放血。

④语言謇涩或舌强不语:上廉泉、金津、玉液点刺放血。

操作:上廉泉位于任脉走行线上,舌骨上缘至下颌之间1/2处,向舌根部斜刺,进针2寸,施用提插泻法,以舌根部麻胀感为度;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以出血1~3ml为度。

⑤上肢不遂:风池、极泉、尺泽、肩髃、曲池、合谷、八邪、外关。

操作:风池直刺0.5~1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极泉、尺泽刺法同前;合谷针刺方向先透向大指,继透向三间处,施提插泻法,以患侧大指、次指抽动3次为度;八邪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手指抽动为度;曲池屈肘取穴,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以麻胀感达肘关节为度;肩髃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以麻胀感达食指为度;外关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

⑥手指握固:合谷、八邪。

操作:合谷直刺1~1.5寸,刺向三间处,施提插泻法,以患侧食指伸直为度;八邪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以患侧手指抽动为度。

⑦肩关节痛:肩髃、肩髎、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阿是穴刺络拔罐操作:主要采用的是肩部经筋围刺,均直刺1~1.5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每穴行手法1分钟;痛点刺络拔罐,认真寻找肩部痛点,在痛点位置上用三棱针点刺3~5点,加用闪火罐,视其出血状况。

一般出血5~10ml即可。

拔罐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⑧下肢不遂:环跳、委中、三阴交、阳陵泉、昆仑。

操作:委中、三阴交针刺方法同前;环跳直刺2~3寸,以触电感传至足趾为度;阳陵泉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令触电感传至足趾为度,昆仑直刺0.5寸,捻转泻法。

⑨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操作:自丘墟穴进针向照海部位透刺,透刺应缓慢前进,从踝关节的诸骨缝隙间逐渐透过,进针为2~2.5寸,以照海穴部位见针尖蠕动即可,施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针体自然退回,行手法30秒钟,手法结束后,将针体提出1~1.5寸,留针30分钟。

⑩视物障碍:天柱、睛明、球后。

操作:天柱直刺1~1.5寸,施捻转补法;睛明、球后直刺0.5~1寸,不施手法。

⑪便秘:丰隆、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外归来。

操作:先取双侧丰隆穴,直刺1~1.5寸,施捻转泻法;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水道外开1.5寸)、左外归来(左归来外开1.5寸)均直刺1.5~3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

⑫癃闭:中极、秩边透水道。

操作:中极直刺1.5~2寸,施提插泻法,令胀感传至会阴;秩边直刺2.5~3寸,针尖方向透向水道,施提插泻法,令胀感达前阴。

⑬小便失控:关元、中极、曲骨。

操作:关元、中极直刺1.5~2寸,施用呼吸补法,行手法1 分钟,针后加温针灸。

以1.5cm长度艾条插入针柄,点燃至燃尽。

曲骨直刺1~1.5寸,施用捻转平补平泻,行手法1 分钟。

留针20~30分钟。

⑭共济障碍:风府或哑门、颈椎夹脊穴操作:风府、哑门两穴每次仅选其一,令患者坐位俯首(低头),以 2.5~3寸针,针向喉结。

针体进入皮下后,以震颤手法逐渐进针,每次进针深度不得超过0.5毫米,至患者出现全身抖动立即出针,不留针,严禁针体捻转。

每周仅针1~2次即可;颈椎夹脊穴直刺0.3~0.5寸,捻转补法。

⑮症状性癫痫:大陵、鸠尾操作:取双侧大陵,于皮肤呈75°角,稍向掌心斜刺0.3~0.5寸,施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针体自然退回,行手法1 分钟,留针30分钟。

鸠尾施术前必须认真触诊,患者是否存在剑突下肝大。

如果肝大,鸠尾穴应避免使用。

施术时令患者双手抱头,将胸廓提起,吸气时进针,直刺1寸,施用捻转平补平泻30秒钟,不留针。

⑯高血压:人迎、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操作:均取双侧,人迎直刺1~1.5寸,视针体随动脉搏动而摆动,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留针30分钟;合谷、太冲分别直刺0.8~1寸,施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针体自然退回,行手法1分钟,留针30分钟;曲池曲肘90°取穴,曲池、足三里分别直刺1~1.5寸,施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补法,即左侧顺时针;右侧逆时针捻转用力,针体自然退回,行手法1 分钟,留针30分钟。

⑰血管性痴呆:百会、四神聪、四白、太冲操作:百会、四神聪均向后斜刺0.3~0.5寸,施用捻转平补平泻,行手法1分钟,留针20~30分钟;四白直刺0.8~1寸,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留针20~30分钟;太冲直刺0.8~1寸,施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针体自然退回,行手法1 分钟,留针20~3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