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步行时重心运动轨迹的捕捉与运动学分析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人物行走是人类最基本的移动方式之一,从古至今,人们的行走方式和习惯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和演变。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步行,还是在运动场上的奔跑,每个人的行走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是,根据人体结构和生理特征,人物行走运动规律还是有一些共性的。
一、人体行走的机理人体行走的机理主要是通过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协同作用实现的。
整个行走过程中,骨骼承担着身体的支撑作用,肌肉则负责产生力量和推动身体前进,而神经系统起到控制肌肉运动的作用。
同时,人体的心肺系统也参与了行走过程中的呼吸和供氧。
在行走时,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动作变化,包括步伐、重心转移、腿部运动和手臂的摆动等,这些动作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支撑期和摆动期。
支撑期是行走过程中身体对地面的支撑,也是肌肉释放能量的时期;摆动期是身体在空中的变化,也是准备下一步迈步的时期。
二、人物行走的姿态和步幅人物行走时,姿态和步幅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
姿态是指身体的姿势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度,而步幅则是指腿部运动的距离大小。
不同的人体姿态和步幅的变化,会影响到行走的稳定性和健康。
在行走中,身体的姿态应该是自然而稳定的,肩膀放松,背部挺直,头部和脊柱成一条直线,不要低头或抬头。
步幅应该适中,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行走速度的大小取决于步幅的大小和步伐的频率。
三、人物行走的生理特征人物行走还体现了一系列的生理特征,比如心率、呼吸、体温和代谢等方面。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人体对运动的反应。
在人物行走过程中,心率会随着运动的强度而改变。
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方式,在行走过程中,呼吸会逐渐加深加速,以满足身体的氧气需求。
同时,人体也会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和热量,体温随之升高,使身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
四、深入了解不同人物行走方式的规律1. 步行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行走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步行的行走规律主要受身体构造、肌肉状况、行走速度等影响。
一般情况下,正常步行速度为每分钟100步左右,步幅约为60-70厘米左右。
人体步态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体运动规律的研究日益深入。
步态分析作为研究人体运动的重要手段,在康复医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步态分析,了解正常人的步态特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目的1. 研究正常人体步态的基本特征;2. 掌握步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验原理步态分析是通过观察和分析人体在行走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
本实验采用光学影像采集技术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对正常人体步态进行定量研究。
四、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10名身体健康、无运动损伤的正常成年人;2. 实验设备:光学步态分析系统、高精度计时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力台等;3. 实验环境:室内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
五、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在实验前进行适应性训练,熟悉实验环境;2. 实验对象穿着舒适的鞋子,在实验设备前进行自然行走;3. 实验设备自动采集行走过程中的数据,包括步频、步幅、步长、足部压力等;4. 利用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六、实验结果1. 正常人体步态的基本特征:- 步频:每分钟80-120步;- 步幅:0.5-0.8米;- 步长:0.7-1.0米;- 足部压力:足跟先着地,足中部着地,足尖离地;- 躯干姿态:保持直立,头部与脊柱呈一直线;- 下肢运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协调运动,保持稳定。
2. 实验数据分析:- 步频、步幅、步长等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足部压力分布均匀;- 躯干姿态稳定;- 下肢运动协调。
七、实验结论1. 正常人体步态具有规律性和稳定性;2. 步态分析是研究人体运动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3. 本实验为步态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步态异常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八、实验讨论1. 步态分析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评估患者的步态异常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评估康复治疗效果。
不一样的重心转移
不一样的重心转移重心是一个物体平衡的中心,或是一个系统中元素的质量分布的中心。
在物理学中,重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决定了一个物体或系统的力学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重心转移”的说法,它指的是物体或人体的重心位置发生改变的情况。
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情境下重心转移的特点和应用。
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平衡系统,平衡时人体重心位于足心的正上方,这是人体的稳定平衡点。
当人体动作时,如行走、奔跑、跳跃、转弯等,重心会发生转移。
我们以直立行走为例,人体的重心在行进时会不断前移。
由于人体的身体构造和骨骼结构,膝盖和脚踝等关节承受着更大的冲击力,因此需要稳定的支撑和正确的姿势来保持运动的平衡。
对于运动员来说,准确的重心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高尔夫球手会在击球前调整自己的重心位置,以保持平衡和稳定。
跳水运动员掌握着将身体的重心转移到空中的技巧,并通过翻滚、翻腾等动作完成高难度跳水动作。
重力加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高的物体或人腾空跃起,落地时动量更大,所以需要更强的支撑力来保持平衡。
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篮球运动员或跳远运动员具有更强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原因之一。
除了稳定的直立行走外,一些非稳定的运动也需要特殊的重心控制技巧。
例如,滑板、溜冰、滑雪等运动中,运动员会在高速移动时改变自己的重心位置来保持平衡和控制方向。
这类运动中,重心控制是关键技能,运动员需要在高速移动中通过平衡方式来掌控自己的身体。
汽车、飞机等车辆的控制也涉及到重心转移。
在过弯时,车辆需要发生特定的重心转移,以保持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更高级别的运动,在操作时对于重心转移的控制要求更高,因此需要高水平的技能和经验。
结语重心转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不仅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必不可少,也涉及到汽车、飞机等设备的控制。
了解和熟练掌握重心转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身体,提高运动技能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发展科技和工业生产。
人走步器官的运动力学
人走步器官的运动力学咱们平时走路的时候,肯定没想过这些动作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力学奥秘”。
你看,迈开腿、摆动胳膊,可能你觉得这就是“走路”呗!但其实每一步都像是精密的机械工程一样,在默默进行着一场力与力的较量。
你脚步刚踏出去,地面就会对你施加反作用力,直接传递到你的小腿、膝盖、臀部……这些地方的肌肉就得一刻不停地紧张工作,让你保持平衡,顺利前进。
再不济,还得提醒你注意别摔跤,毕竟走路看似简单,其实一不小心就能把自己绊个大跟头。
你试想一下,走路的时候,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机器,成千上万的关节、肌肉、骨骼都在默默配合,哪怕是你随手摆摆胳膊,也是一种精妙的调节。
比如说你脚底的压力,虽然看起来只是脚掌和地面的一次简单接触,但其实这种接触里充满了“奥秘”。
想想看,地球把你往下压,而你则试图用肌肉和骨骼反抗重力,顶着压力往前迈步。
整个过程不仅仅是体力活,更是技巧活。
你腿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得精准地发力,保证每一步都稳稳当当的走下去。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觉得走路不就是简单的事儿吗?哪里有这么复杂的道理?嘿,这个问题就像你吃饭不想知道食物怎么来的,反正只要你吃饱了就行。
但你试试在雨天、雪天、泥泞地面上走,看看你还能不摔跤!对吧,这时候就能发现走路不容易了。
你每走一步,地面的摩擦力、空气的阻力、你腿部肌肉的配合,通通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身体的重心一偏,整个步伐就可能崩塌。
所以说,走路是生活中最“平凡”但又最“神奇”的事情。
想想看,咱们这身躯背着十几二十公斤的体重,走个路都得和地心引力作斗争,摆臂和抬腿的动作不是单纯的“甩”出来的。
要知道,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跟力有关系。
你踩地时,肌肉会瞬间反应,弯曲的膝盖、收紧的腿部,都是为了调节你身体的重心。
尤其是每走一步,脚跟先着地,再到脚尖离开地面,哇,这一连串动作真不容易,要是稍微差点就可能造成膝盖、脊柱的负担。
走久了、站久了,很多人可能会感觉到膝盖疼、腰酸背痛,这就是身体没有得到良好力学支持的体现。
基于3D运动捕捉技术的人类步态分析
232行走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种整体性的活动[1]。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受伤大多是由于摔倒导致的。
摔倒会导致人体功能衰退、独立生活能力下降,甚至在骨折后的前3个月有较严重的死亡危险[2]。
导致人体摔倒的原因包括外部原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外部原因包括地面的倾斜角度、鞋子的类型、障碍物以及不同的地面摩擦程度等。
人为因素包括感知敏感度和自我反馈能力。
行走的环境往往是复杂和多变的,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稳定性。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老龄化日益加重,而摔倒几乎成了老年人生命的“杀手”。
所以对于人体在不同摩擦程度地面上行走时如何保持自身稳定性的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摩擦程度的地面对人体行走姿态的影响,通过对人体行走过程中姿态的分析来研究不同摩擦程度地面对人体行走稳定性的影响。
1 步态分析人体行走时的稳定性除了受到神经系统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路面状况(地面材质、地面摩擦程度、地面坡度等)和其它客观外界扰动的影响。
本文针对地面摩擦程度对人体行走步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步长的步态稳定性判定指标。
其中,a,b为步长影响因子。
为正常行走时人体能够行走的最大步长。
2 实验设备和方法2.1 受试者本文研究分析的数据来自于12名健康的成年志愿者(6名男性、6名女性)。
所有的志愿者均未有骨骼肌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步态异常等相关疾病。
所有的受试者均明白本次研究的目的,且均在参与实验之前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书。
2.2 实验设备本文使用英国光学式三维运动捕捉设备Vicon系统对人体在不同摩擦地面上的行走信息进行运动信息的采集,它因为具有捕捉精度高、穿戴安全、快速、方便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
Vicon是一套具有12个基于视频的红外摄像机组成的运动捕捉系统,采样频率是120帧/秒。
2.3 实验设计为了研究不同摩擦地面对人体行走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组不同摩擦地面,分别为:塑料地毯 (5m×1.2m×11mm),塑胶地板(5m×1.2m×4mm),木地板(4.88m×1.22m×9mm)和洒水的白色PP板 (4.88m×1.22m×9mm)。
关于步态分析的全面介绍,经典不容错过!
关于步态分析的全面介绍,经典不容错过!基本概念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
步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别的关键特征之一。
正常步行并不需要思考,然而步行的控制十分复杂,包括中枢命令,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涉及足、踝、膝、髋、躯干、颈、肩、臂的肌肉和关节协同运动。
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
临床步态分析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从而协助康复评估和治疗,也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疗效评估、机理研究等。
一、概述(一)自然步态1、步行的基本功能从某一地方安全、有效地移动到另一地方。
2、自然步态的要点(1)合理的步长、步宽、步频。
(2)上身姿势稳定。
(3)最佳能量消耗或最省力的步行姿态。
3、自然步态的生物力学因素(1)具备控制肢体前向运动的肌力或机械能。
(2)可以在足触地时有效地吸收机械能,以减小撞击,并控制身体的前向进程。
(3)支撑相有合理的肌力及髋膝踝角度,以及充分的支撑面。
(4)摆动相有足够的推进力、充分的下肢地面廓清和合理的足触地姿势控制。
(二)步行周期1、支撑相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相,占步行周期的60%,包括:(1)早期(early stance) 包括首次触地和承重反应,正常步速时占步行周期的10%~12%。
①首次触地指足跟接触地面的瞬间,使下肢前向运动减速,落实足在支撑相的位置的动作。
参与的肌肉包括胫前肌、臀大肌、腘绳肌。
首次触地异常是造成支撑相异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②承重反应指首次触地之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转移的过程。
骨盆运动在此期间趋向稳定,参与的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臀中肌、腓肠肌。
③双支撑相支撑足首次触地及承重反应期相当于对侧足的减重反应和足离地,由于此时双足均在地面,又称之为双支撑相。
双支撑相是步行周期中最稳定的时期。
双支撑相的时间与步行速度成反比。
双支撑相时间延长,使步行速度越慢,步行越稳定;而双支撑相时间缩短,使步行速度加快,但步行越不稳定;到跑步时双支撑相消失,表现为双足腾空。
人体运动描述(端东西)
人体行走时重心的数学模型为了研究杯中咖啡溢出问题,我们必须考虑杯子的运动状态,而杯子的运动状态主要由人的运动状态所决定,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人的运动状态。
人在行走过程中四肢的运动和躯干的扭动会使得重心产生移动。
同时为了减小手中杯子里的咖啡溢出,人会尽量减小杯子与人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所以为了方便研究杯子的运动状态和人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我们假设人在运动过程中,杯子相对人的位置是不变的,即杯子与人体重心的运动状态时相同的,所以我们将杯子的运动状态看成人体重心的运动状态,进而分析人体的运动对杯中液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重心是指合重力的作用点,而人体的重心是指人体各部位合重力的作用点。
人在自然站立时,人体中心的位置大约在腰部肚脐附近。
如果人体改变了姿势,那么人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发生改变。
因此人体的各组成部分的相对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重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例如弯腰、举手 、抬腿等等。
因为人的行走具有周期性,所以人行走过程中重心的变化也具有周期性。
假设人在行走过程中腿时刚体,即在行走过程中,跟骨到人体重心的距离在行走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则当某条腿从落足、支撑到摆动过程中,人体重心的运行轨迹是以该足跟骨为中心,跟骨到重心的距离长为半径的一段向上凸的圆弧。
首先,分析人行走过程中左腿和右腿都和地面垂直幅度的情形。
我们从左脚起足和右脚落足交替时开始分析,此后将过渡到右腿支撑、左腿摆动的阶段,此时重心的绝对高度变化为从低到高,同时重心的位移路径为从左后向右前;继续行进时,人的运行方式变到右脚起足、左脚落足的阶段,在这一左腿支撑、右腿摆动的阶段,此时重心的高度变化为从低到高,同时重心的位置路径仍然为由右后向左前;继续行进时,将过渡到左脚起足和右脚落足阶段,在这一阶段重心的高度将由从高到低,此时,重心的运行轨迹为左后向右前。
在上述过程中,当某腿和地面垂直时,人体重心的高度最高,左右足在起足和落足交替时重心的高度最低。
至此,行走运动完成了一个周期,而重心的运行轨迹也同时完成了一个周期。
步行周期分析
自然步态 - 步行周期1、 支撑相 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相,占步行周期的60%,包括:(1) 早期包括首次触地和承重反应① 首次触地指足跟接触地面的瞬间,使下肢前向运动减速,落实足在支撑相的位置的动作。
参与的肌肉包括胫前肌、臀大肌、腘绳肌。
首次触地异常是造成支撑相异常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② 承重反应指首次触地之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转移的过程。
参与的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臀中肌、腓肠肌。
(2)中期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处于摆动相,是唯一单足支撑全部重力的时相,正常步速时大约为步行周期的38%~40%。
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下肢承重力小于体重或身体不稳定时此期缩短,以将重心迅速转移到另一足,保持身体平衡。
(3)末期指下肢主动加速蹬离(push off)的阶段,开始于足跟抬起,结束于足离地约为步行周期的10%~12%。
此阶段身体重心向对侧下肢转移,又称为摆动前期。
参与的肌肉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等长收缩)、股四头肌和髂腰肌(向心性收缩)。
2、摆动相下肢在空中向前摆动的时相,占步行周期的40%,包括:(1)摆动初期:主要的动作为足廓清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前向摆动。
参与的肌肉为胫前肌、髂腰肌、股四头肌。
如果廓清地面障碍(如足下垂),或加速障碍(髂腰肌和股四头肌肌力不足),将影响下肢前向摆动,导致步态异常。
(2)摆动中期:从膝关节最大屈曲到小腿与地面垂直。
足廓清仍然是主要任务。
参与的肌肉主要为胫前肌,保持踝关节背屈。
(3)摆动末期:主要任务是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的姿势。
参与的肌肉包括腘绳肌、臀大肌、胫前肌、股四头肌。
正常人站立姿势的特点是:支撑面窄,质量中心位置高,以稳定左右对称的稳定支撑面为基础的下肢、躯干和头部进行抗重力伸展活动,保持着直线站立的姿势控制。
中风患者,下肢、躯干、和头部进行抗重力伸展活动弱化,骨盆前倾髋关节伸展不充分,瘫痪侧骨盆后撤,膝关节过伸,多伴有足下垂内翻,难以形成左右对称的支撑面。
走路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
走路运动规律知识点总结走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运动方式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之一。
走路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锻炼心脏和呼吸系统,对改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益处。
下面将对走路运动规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走路的基本原理1. 走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地面上反复交替着用脚来推动身体向前运动,从而促使腿部的肌肉得到锻炼。
2. 走路时,身体的重心应该放在两腿之间,步幅要稳定,脚步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这样可以减小对关节和韧带的冲击,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二、走路对身体的影响1. 走路能够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包括大腿、小腿、臀部等,对全身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都有一定的锻炼作用。
2. 走路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消耗体内的多余脂肪,有利于减肥和保持身材。
3. 走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4. 走路还能缓解压力,促进身心放松,有助于改善情绪,提升幸福感。
三、走路的运动规律1. 步伐走路的步伐应该稳健而有节奏感,避免加快或者减慢步伐,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幅度。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分钟的步伐应该保持在100-120步之间。
2. 姿势走路时应该保持挺胸、收腹、抬头,双肩放松,不要翘首低头。
同时,手臂应该自然摆动,与步伐保持一定的协调。
3. 呼吸走路时呼吸要均匀、深长,尽量让呼吸和步伐保持协调。
可以采取深呼吸的方式,让氧气充分进入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4. 时间走路的时间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确定,一般来说,每天走路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上,保持持续的有氧运动。
5. 地点走路的地点可以选择室内外都可以,但最好选择环境清新、空气流通的地方,避免出现空气污染的影响。
6. 频率走路的频率可以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来确定,一般来说,每周至少走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四、走路的注意事项1. 走路前要进行热身运动,包括踏步、踢腿、摆臂等,可以有效减小运动损伤的风险。
行走运动学讲解PPT课件
(2)足放平 (0~10%GC)
整个足底着地的瞬间。 即首次着地至支撑腿 于站立相过程中膝关 节达到最大屈曲角度 的时期。
15
(3)站立中期 (10~40%GC)
从对侧下肢离 地到躯干位于 支撑腿正上方。
16
(4)跟离地 (40~50%GC)
站立相中期过 后,支撑腿 足跟离地的 瞬间。
17
(5)趾离地 (50~60%GC)
支撑腿足趾离地 的瞬间,标志着 站立相结束和迈 步相开始。
18
2. 摆动期
摆动期是在步行中始终与地无接触的阶段,通常指从一侧下肢的 足尖离地,到同侧足跟着地的阶段,单位为s,一般占一个步行 周期的40%。包括摆动期早期、中期和末期。此阶段的动作要点 是:
1.足上提 从一个步行周期的63.6%开始,是足尖离地、下肢向 前摆动的加速期。
2
2.基本概念
步行:通过双足的交互动作移行 机体的人体特征性活动。正常步 行必须完成三个过程:支持体重, 单腿支撑,摆动腿迈步。
步态: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
步态分析:步态分析是利用力学 的概念和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 对人体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 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步 态分析中常用的基本参数包括步 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 期、步行时相,其中步长、步频 和步速是步态分析中最常用的3大 要素。
(4)站立期中期: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处于摆动期, 是唯一单足支撑全部重力的时相,大约为步行周期的 38%-40%。
(5)跟离地:指下肢主动加速蹬离的时间,开始于足跟 抬起,结束于足离地,约为步行周期的10%-12%。
(6)趾离地。
13
(1)跟着地(0%)
步行周期和站立相 的起始点,指足跟 或足底的其它部位 第一次接触地面的 瞬间。
步行周期中的运动学分析-尚江
脑瘫患儿步态矫正方法探讨
针对脑瘫患儿的不同步态特征,制定个性化的步态矫正 方案。
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等辅助手段,促进患儿神经系统 的发育和重建。
通过康复训练,提高患儿的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改善步行能力。
鼓励家长参与康复训练,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 量。
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平衡能力测试 等方法,对老年人进行跌倒风
05 典型异常步态案例分析
偏瘫患者步态特征描述
01
偏瘫患者常表现为患侧下 肢支撑能力减弱,步长缩 短,步行速度减慢。
02
患侧膝关节在支撑期常 出现过度伸展或屈曲, 导致步行稳定性下降。
03
患侧踝关节背屈受限, 影响步行过程中的推进 力。
04
偏瘫患者常出现患侧上肢 摆动减少或消失,影响身 体平衡和步行效率。
多模态数据融合
系统能够融合多种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多模态分 析,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视化界面友好
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医生和患者使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训练中应用前景
沉浸式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供沉浸式的训练环境,让患者更加投入和专注。
个性化训练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提高训练效果。
头部的稳定性对于视觉感知至关重要。保持头部稳定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从而更好地感知 运动状态和身体平衡情况。
颈部肌肉对头部稳定性的控制作用
颈部肌肉在维持头部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收缩和放松颈部肌肉,可以实现对头部的精细控制, 保持其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前庭系统对头部稳定性的调节作用
确的数据支持。
实时性强
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数据,及时反 馈步行状态,为运动学分析提供实 时信息。
论述人体动态与重心的关系
论述人体动态与重心的关系1. 引言1.1 概述人体动态和重心是人体运动和姿势中非常关键的概念。
人体动态指的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姿势和动作状态,它反映了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而重心则是指人体质量分布的中心点,它对于保持身体平衡、调整姿势以及执行各种运动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人体动态与重心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人体动态和重心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和意义。
然后,我们将讨论影响人体动态的一些因素,如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神经系统协调性以及外部环境条件等。
接下来,我们会探讨重心对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影响,涉及到平衡能力和姿势控制、步行、奔跑和跳跃中的重心调整与平衡控制,以及运动技巧中的重心运用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观点和主要内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价值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人体动态与重心之间的紧密关系,深入理解它们对于人体运动和姿势的重要性。
通过对影响人体动态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及对重心在不同运动场景中的作用进行探究,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有关人体动态和重心的全面认识,在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和体育竞技等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
同时,我们也欢迎进一步研究探索这个领域,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2. 人体动态与重心的基本概念:2.1 人体动态的定义:人体动态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姿势和动作。
它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行走、跑步、跳跃等基本运动,还包括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需要进行的各种技术动作。
人体的动态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可以是线性运动,也可以是旋转或弯曲等复杂的运动。
2.2 重心的定义和意义:重心是指物体质量在重力作用下所受到的均衡点或者支撑点。
对于人体而言,重心是身体质量所处位置与地面接触面之间垂直线交点的位置。
重心在人体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持身体重心稳定可以帮助人们做到稳定站立、行走和完成各种复杂运动。
步行的运动机能学及步态分析
胫前肌
胫前肌
• 踝关节背屈 • 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足跟着地时,胫前肌离心性收 缩,以控制踝关节跖屈角度,防止在足放平时出现足前部 拍击地面的情况 • 足离地至再次触地:足趾离地时,胫前肌再次收缩,控制 或减少踝关节的跖屈角度,使足廓清动作能够顺利完成
小腿三头肌
小腿三头肌
• 踝关节跖屈 • 踝关节负重并固定时,腓肠肌收缩可以牵拉股骨下端和胫
步态分析
• 定性分析
– 通过目测观察病人行走过程,按照一定的观察项目,逐
项评价得出结果,做出步态分析的结论
• 定量分析
– 通过器械或专门的设备获得的客观数据,对步态进行分
析的方法
– 包括: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表面肌电图等
步态的定性分析
分析内容
• 病史:判断步态障碍的前提
– 既往手术、损伤、神经病变等
自然步态的生物力学因素
• 具备控制肢体前向运动的肌力或机械能
– 控制身体的前向进程 – 在足触地时有效地吸收机械能,以减小撞击
• 支撑相
– 合理的肌力及髋膝踝角度(重力方向) – 充分的支撑面(足的位臵)
• 摆动相
– 足够的推进力 – 充分的下肢地面廓清
– 合理的足触地姿势控制
步行中的肌群活动
• 肌肉活动是步行动力的基础因素
• 步行中,重心沿一条正弦曲线上下、左右移动,在单腿支
撑期达到最高点、双腿支撑期达到最低点 • 减少行走过程中身体重心的位移可降低能耗
骨盆的活动
• 为减少重心的上下及侧向移动,使运动更平稳,降低能耗 ,骨盆也配合步行周期做左右旋转、左右倾斜及侧向移动
– 最大前旋:同侧足跟着地时,幅度约8°
– 最大后旋:同侧支撑中期,幅度约8°
步行周期中的运动学分析尚江PPT课件
摆动相 (swing phase)
• 步行周期中从足趾离地到同侧足跟 再次着地的过程。约占40%GC。 一侧下肢迈步相时间等于对侧下肢 单支撑期时间。
第87页/共39页
站立相分期
• 首次着地 • 足放平(负荷反应期,预负荷) • 站立中期 • 足跟离地(站立相末期) • 足趾离地(迈步相前期)
谢谢您的观看!
第39页/共39页
第21页/共39页
一、概述
• 行走及其步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终极目标在生物力学水平上的体现 。
生物学水平
神经学水平
生物力学水平
肌肉水平
关节水平
第32页/共39页
二、步行周期的运动学特征
1、步行周期
第43页/共39页
站立相 (stance phase)
• 步行周期中从足跟着地到足趾离 地的过程。约占60%GC。其中包 含两个双支撑期和一个单支撑期。
第321页/共39页
• 腘绳肌:摆动相末期,腘绳肌离心性收
缩使小腿向前的摆动减速,以配合臀大
肌收缩活动(使大腿向前摆动减速),
为足跟着地做准备。足跟着地时及着地
后,腘绳肌又作为伸髋肌,协助臀大肌
伸髋,同时通过稳定骨盆,防止躯干前
倾。
第332页/共39页
站立相 摆动相
• 小腿三头肌:在站立相,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斜。 第343页/共39页
第98页/共39页
首次着地(0%)
• 步行周期和站
立相的起始点,
指足跟或足底
的其它部位第
一次接触地面
的瞬间。
第第190页页//共共3399页页
足放平 (0~10%GC)
• 整个足底着地的 瞬间。即首次着 地至支撑腿于站 立相过程中膝关 节达到最大屈曲 角度的时期。第110页/共39页
成年人不同重心高度爬行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成年人不同重心高度爬行的运动学特征分析孟欢欢;周喆啸;白锐;田忠明;赵焕彬【摘要】人类爬行时与其他灵长类和非灵长类四肢动物有共同的四肢协调运动学特征,并已被证明这是由于他们拥有相似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s,CPGs).目的:以8名健康男性成年人不同的重心高度(分别约0.65 m、0.55 m及0.45 m)进行手足爬行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四肢爬行与直立行走和四足动物移动时的运动学特征.方法:采用8个红外捕捉镜头的三维动态捕捉设备同步采集8名健康成年受试者的四肢和躯干运动学数据.所有受试者皆参与了为期9周的爬行学习与测试(每3周学习及测试1种爬行方法),所有测试皆在受试者熟练掌握爬行动作后进行,3种爬行动作测试完后进行直立行走的数据采集.选取的运动学指标主要包括同侧相位滞后(Ipsilateral Phase Lag,IPL)和关节活动范围.结果与结论:相比其他研究,本研究爬行速度较慢;与直立行走的典型运动学特征相比,受试者表现出较大的运动学协调模式范围(对角线模式与侧向序列模式)以及各主要关节更大的活动范围,且随着爬行时重心高度降低,肩、肘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髋、膝、踝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增大,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重心越高支撑面越小,稳定性越差,需要更多的肢体支撑保持稳定,重心越低,越需要肩、肘关节的稳定性及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反之,则需要肩、肘关节的灵活性和髋、膝、踝关节的稳定性.【期刊名称】《体育科学》【年(卷),期】2017(037)011【总页数】10页(P30-39)【关键词】爬行;重心;运动学特征;关节活动范围【作者】孟欢欢;周喆啸;白锐;田忠明;赵焕彬【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4.6虽然人类是双肢移动的步行方式,但也可以用四肢行走。
行走运动学
二、身体重心的转移与控制
身体重心的上下转移
步行中人体重心的移动
人体重心:人体重心位于第二骶骨前缘,两髋关节中央。直线运动时该中心 是身体上下和左右摆动度最小的部位。从运动学角度,身体重心摆动包括: (1)骨盆前后倾斜:摆动侧的髖关节前向速度高于支撑侧的髖关节,造成骨 盆前倾。 (2)骨盆左右倾斜:摆动侧骨盆平面低于支撑侧骨盆。 (3)骨盆侧移:支撑相骨盆向支撑腿的方向侧移。 (4)重力中心纵向摆动:重力中心在单足支撑相时最高,在双足支撑相时最 低。上下摆动距离一般为8~10 cm。 (5)膝关节支撑相早期屈曲:支撑侧膝关节屈曲15度。 (6)体重转移:支撑侧早期在蹠屈肌的作用下体重由足跟转移到全足。
6. 其它部位
( 1 )头 头的上下移动与重心的上下移动几乎一致,上下振幅约 5 ~ 6cm,左右移动振幅约5~6cm。
(2)上体 上体垂直,双肩平齐,速度加快时稍有前倾;行走时上体有 与骨盆旋转方向相反的转动,这个动作可以减少整个身体的扭转。
(3)上肢 正常行走时双上肢交替前后摆动,其方向与同侧下肢的摆动 方向和骨盆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如当左下肢与左侧骨盆向前摆动和旋 转时,左上肢向后摆动,右上肢向前摆动。此时,上肢的关节运动主要 发生在肩关节,足跟着地时为最大伸展,为21.1°,足跟离地时为最大 屈曲,为17.4°,共约40°范围。肘关节屈伸是在双足同时支撑时期改 变运动方向,最大屈曲为38.9°,最大伸展为-0.4°,共约40°范围。 (4)上肢与下肢 上肢摆动方向与下肢相反,才可以达到维持身体平衡, 减少转动。 (5)肩关节 自由摆动约30 °(屈曲约6°,后伸约24°)。
5. 自然步态的要点
(1) 合理的步长、步宽、步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