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说课稿】科学记数法

合集下载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学案】科学记数法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学案】科学记数法

16.4.2 科学记数法【学习目标】1、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2、能归纳总结出指数N 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的关系【学习重难点】能归纳总结出指数N 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的关系【学法指导】先看书,然后独立完成,最后小组交流,不懂做上记号【自学互助】一、知识回放=0)21( ;1)3(--= ;2)41(--= ,3)101(--= 二、解读教材预习导学:科学记数法我们曾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大的数,即利用10的正整数次幂,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 ∣<10。

例如,864000可以写成8.64×105,—280899500可以写成—2. 808995×108。

新知探究: 填空:10—1=0.110—2=10—3=10—4=10—5=归纳:10—n =0.000000 (00001)上节例2(2)中的0.000021可以表示成2.1×10—5。

科学记数法: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 ∣<10。

温馨提示:科学记数法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也可以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在应用中,要注意a 必须满足,1.≤∣..a .∣<..10... 其中n .是正整...数.。

例题1.把下列个各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0.00001 (2)0.000304 (3)540000000个0个0例题2:一个纳米粒子的直径是35纳米,它等于多少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检测互评】小组交流讨论:猜想科学计数法中指数n与原数中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有怎样的关系?【达标测评】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30000= ; — 696000= ;0.00003= ;—0.0000257= 0.002003=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精选篇1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首先我们来看几道练习题(幻灯片)(复习:平行线及三角形全等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幻灯片)[学生活动]观看后答问题:你看到了哪些图形?(各式各样的图案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丽,那么,请你用两个相同的300的三角板,看能拼出哪些图案?)[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拼出图案的类型。

同学们所拼的图形中,除了有我们学过的三角形,还有很多四边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四边形,探索四边形的性质。

(幻灯片出示课题)活动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问题(1):为什么我们把(甲)图叫平行四边形,而(乙)图不是平行四边形呢?你怎么知道这些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拿一模型,幻灯片)[学生活动]认真观察、讨论、思考、推理。

鼓励学生交流,并是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学生交流,归纳: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并说明: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它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幻灯片出示揭示课题)问题(2):由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们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还有什么特征呢?[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小组演示交流。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这里要弄清对角、对边两个名词)你能演示你的结论是如何得到的吗?(学生演示)你能证明吗?(幻灯片出示证明题)[学生活动]先分析思路尤其是辅助线,请学生上黑板证明。

自己完成性质2的证明。

活动三、运用新知性质掌握了吗?一起来看一道题目:尝试练习(幻灯片)例1[学生活动]作尝试性解答。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精选篇2一、教材分析1、特点与地位:重点中的重点。

本课是教材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是图最常见的应用的之一,在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教学设计】科学记数法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教学设计】科学记数法

16.4.2 科学记数法课程标准分析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较大的数.理解在科学记数法a×10n的形式中,a是整数位数只有一位的数,n是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较大的数,体验科学记数法所带来的方便.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科学记数法是数学中一块独立的知识,为方便记数和为简化计算服务的,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具备了将数写成a×10n这种形式的基础,同时有理数的乘法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所以科学记数法是对前面知识学习的进一步延续.由于本节学习的是绝对值大于10的数的科学记数法,它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绝对值小于10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基础,所以本节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另外科学记数法在近几年的中考考查率很高,所以对本节的学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理数;难点是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转化为原数.学法分析学习本节要注意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如把一个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与把一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成原数对比学习.另外科学记数法就是把一个大于10的数写成a×10n的形式,条件:1≤a<10,n是非零自然数.把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分两步:(1)确定a,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它是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后的结果;(2)确定n,n为正整数,它等于原数化为a时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理清这两点,是本节学习的关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10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会解决与科学记数法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体会科学记数法的好处和化繁为简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难点:正确掌握10n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n与数值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出示投影1:(1)310的底数是,指数是;103的底数是,指数是.(2)102= ;103= ;104= ;105= .(3)100=10×10=(写成幂的形式,下同),10 000= ,100000=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合作小组内交流.教师出示投影2:光的传播速度是目前所知物质中最快的,每秒钟可传播300 000 000米,你能快速准确地读出这个数字并把它写出来吗?教师引导:通过刚才对较大数字的读和写,感觉怎么样?请同学们畅谈感受,并进行归纳,对大数进行读和写确实比较麻烦和困难,容易出错.二、推进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讨论,归纳得出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感受数学的乐趣.师:既然大数的读和写都比较困难和麻烦,那么能否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也就是说能否用另外的比较适当的方法来直接表示比较困难的大数呢?小组讨论,尝试用适当的方法将100 000 000这个数字快速而准确地表示出来,使得这个数字的读和写比较简单、明了和直观.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然后师生归纳出科学记数法的概念.教师出示例题:(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①1 000 000;②57 000 000;③123 000 000 000.师生共同完成,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观察以上各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归纳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补例:(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①1×105;②5.18×105;③7.04×106.学生练习,独立完成,然后与同学交流.三、巩固练习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与掌握,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优势.投影展示:1.分析下列各题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1)36 000=36×103;(2)567.8=5.678×103.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 000 000;(2)57 000 000;(3)961.34.3.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1)1×107;(2)3.96×104;(3)7.80×104.学生练习,完成后集体纠正.四、课后作业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面积约为2 500 000平方千米,将2 500 000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0.25×107平方千米B.2.5×107平方千米C.2.5×106平方千米D.25×105平方千米【答案】C2.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做108次计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工作8分钟可做次计算.【答案】4.8×10103.下列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它们的原数.(1)3.1×104;(2)7.09×108;(3)-5.201×105.【答案】(1)3.1×104=31 000;(2)7.09×108=709 000000;(3)-5.201×105=-520 100.【板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推进新课三、巩固练习四、课后作业【备课资料】关于淡水量的计算与思考据科学家估计,地球储水总量为1.42×1018 m3,而淡水总量却只占其中的2.53%.这些淡水的68.7%又封存于两极冰川和高山永久性积雪之中,这么一来,地球上可利用淡水不到地球储水总量的1%,它们存在于地下蓄水层、河流、湖泊、土壤、沼泽、植物和大气层中,这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不易取得.21世纪初,世界人口约61亿,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资料,计算一下世界人均可利用淡水量大约是多少立方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中国人口约13.4亿,估计中国的可利用淡水量仅占世界的8%,中国人均可利用淡水量大约是世界人均值的多少?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标准,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 000 m3的国家,即为缺水国家,中国是不是缺水国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淡水资源?。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二、讲授新课
(1)我们不妨回顾一下10的n次幂的规律和意义:101=10;
102=10×10=100;
103=10×10×10=1000;
104=10×10×10×10=10000;
……
(n为正整数)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生]10n表示“1”后面跟“n个0”的比较大的数.
[师]你能得到何种启示呢?
[生]我们可以借用10的幂的形式表示大数.如:1370000000=1.37×1000000000=1.37×109;
五、读一读:陆地面积最大的三个国家。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约为959.7万千米2;俄罗斯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约为1707万千米2;加拿大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约为997.6万千米2。
六、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同学们经过大胆探索和合作交流,借助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了大数,并用a×10n(1≤a<10, n为正整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形式表示了比10大的数.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教学类型
新授
课题
科学计数法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
1、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
能力目标
1、自主交流——探索的方法。
2、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3、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
情感目标
1、借助身边的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增强数感,积累数学经验。
2、会用简便的方法—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教学重点
1、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1、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

《科学计数法》说课稿备课讲稿

《科学计数法》说课稿备课讲稿

《科学计数法》说课稿《科学计数法》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叫崔殿领,来自民权县北关镇第二初级中学。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科学计数法》。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学习过程三个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计数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节的内容。

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内容,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计数法。

同时为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的有力工具,并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学习目标我设计的学习目标是这样的:1、体会科学计数法的意思,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体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的过程,体验科学计数法表示数的优越性。

2、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3、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等思想教育。

这三条学习目标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目标要求,而且贯彻实施了“三维目标”这一宗旨。

第二方面:教法和学法教法在四环节教学模式下,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主要采用引导法引导学生学习。

学法上,我根据四环节课堂模式的特点,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学习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意识、合作能力。

第三方面:学习过程为了贯彻四环节理念,达成学习目标,学习过程我设计了九个环节。

环节1是引入新课(2分钟)我是这样设计的:提问:同学们知道光的速度是多少吗?(有的同学说3亿米每秒。

)同学们,你可知道地球的大小怎样表示吗?(有的同学会说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140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1000000平方千米。

)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能不能用什么方法简单表示这些数呢?从而引出课题。

这样设计,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环节2是解读学习目标(2分钟)可以由某个学生或者某一小组来完成。

科学计数法的教案范文

科学计数法的教案范文

科学计数法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和和小数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4.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科学计数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3. 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转换方法。

2. 难点: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相关概念和转换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案、PPT及相关教学资料。

2. 练习题及答案。

3.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普通记数法,提出大数和小数表示的局限性。

2. 引入科学计数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演示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3. 举例说明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

2. 引导学生总结科学计数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

四、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学计数法的重要性。

2. 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练习题,巩固科学计数法的表示和转换方法。

2. 思考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使用科学计数法,并进行实践尝试。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课后进行)1. 学生课堂参与度。

科学计数法说课稿

科学计数法说课稿

科学计数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科学计数法”在现代数学教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科学计数法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学基础知识:科学计数法是表示极大或极小数值的一种方法,通过它,学生可以更加简洁、方便地表示和理解这些数值。

2. 实际应用: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领域,科学计数法被广泛运用。

学习科学计数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

3. 数学思维培养:科学计数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方法,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本文主要内容为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表示方法、运算规则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点:-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形式:a×10^n(1≤|a|<10,n为整数);- 科学计数法的运算规则:同底数相乘、相除,不同底数之间的转换;- 科学计数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表示极大或极小数值,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形式和运算规则;- 能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极大或极小数值,并进行相关运算;- 了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计数法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科学计数法的表示形式、运算规则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科学计数法表示形式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将普通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并正确表示;2. 科学计数法运算规则的理解:特别是同底数相乘、相除,以及不同底数之间的转换方法;3. 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科学计数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能。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实际应用。

2. 掌握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的形式,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将一个数表示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 ≤|a| < 10,n 为整数。

2. 科学计数法的转换:(1)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 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2)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将小数点向左移动n 位,得到a 的值。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转换方法。

2. 难点: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准确地进行转换。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速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较大的数。

2. 新课讲解:(1)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解释为什么a 需要满足1 ≤|a| < 10,以及n 的意义。

(2)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科学计数法的转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如将卫星发射高度、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等表示为科学计数法。

4.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章 分式 16.4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科学记数法》教案_3

新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章 分式  16.4 零指数幂与负整数指数幂  科学记数法》教案_3

16.4.2科学记数法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16.4.2科学记数法(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的性质;
2.会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

三、自学指导
师:怎样才能当堂达到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看自学指导:
自学时,边看边想,圈点关键词语,7分钟后,比谁能准确做出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四、先学
1.学生看书、思考。

教师巡视,确保每个学生集中注意力,最后2分钟提醒学生,确实不会的可以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2.检测:课本18页练习第2,3题
4名同学上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巡视,收集学生检测中出现的错误。

五、后教
1.更正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板演内容,如发现错误或有不同解法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组织学生更正)
2.讨论
六、当堂训练
必做题:课本P18习题第3题选做题:
七、教学反思。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说课稿】科学记数法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说课稿】科学记数法

16.4.2 科学记数法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4节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科学记数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知识后,安排了一节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相关的数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现实宏观世界中的大数,培养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六大核心观念之一:数感。

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较大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时,学会用科学的、方便的方法表示大数,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基础,并且在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经常得以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能力目标: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情感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的兴趣。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3、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难点: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间的关系。

二、教法:教法: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采用了问题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体现直观性,在教学中以现实生活为素材,涉及到了天文学、航空、昆虫、人类等各方面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兴趣,经历数学问题情境,掌握知识,学会技能。

三、学法指导:情境激趣合作探究尝试运用感悟提升实践生活的一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愤悱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第一篇: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一、能力目标:1、借助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增强数感,积累数学经验。

2、会用简便的方法——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创意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再与他人交流学习方法,并从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难点:正确掌握10n的特征,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探索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师:上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认识了100万有多大,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书写下面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3)地球离太阳约为150000000千米(4)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师:你想到了什么?(生:这些数太大了,不好记。

比100万都大。

这些数据读和写都比较困难…)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书写这些较大数据的科学的方法,(引出课题)师:现在我们不知道怎样写这些数简便,那我们寻求一下计算器的帮助。

计算器就算是容纳的数字再多,也得有个极限是吧?平时我们用的计算器最多能容纳多少位?生:8位或10位师:当计算器计算到大于8位或10位的数时,它是怎么显示的?你们试试看,你是怎样操作的?(学生自己操作,汇报结果。

老师写出最后形式,讲评后,举出课本上小明用计算器表示大数的方法。

最后计算器显示出1×的形式。

这一部分用课件展示)师:1×是小明通过怎样的运算得到的呢?(生:可能回答是1000经过两次平方得到的。

师:实际上就是1000的几次方?生:1000的4次方。

那么1×应该表示什么数?生:1000即1000000000000)师:计算器显示屏上的“12”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10的指数师:这里出现了指数的概念,我们曾经在‥哪一部分学到了指数?生:乘方运算师: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乘方。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全章教案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全章教案

16.2.1 分式的乘除16.2.2 分式的乘方【实践应用】(补充)例.计算(1))4(3)98(23232b x ba xy y x ab -÷-⋅ =x bb a xy y x ab 34)98(23232-⋅-⋅(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xbb a xy y x ab 349823232⋅⋅ (判断运算的符号) (2) x x x x x x x --+⋅+÷+--36)3(4446222=x x x x x x x --+⋅+⋅+--3)2)(3(31444622(先把除法统一成乘法运算) =x x x x x x --+⋅+⋅--3)2)(3(31)2()3(22(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3()2)(3(31)2()3(22---+⋅+⋅--x x x x x x =22--x 【检测反馈】 计算:(1))2(216322b a a bc a b -⋅÷ x y y x x y y x -÷-⋅--9)()()(3)2(432 (3)103326423020)6(25b a c c ab b a c ÷-÷22222))(4(xy x xy y xy x x xy -⋅+-÷- (6)9323496222-⋅+-÷-+-a a b a ba a 229612316244)7(yy y y y y --÷+⋅-+- (8)xyy xy y x xy x xy x -÷+÷-+222)( 【交流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学生分析两道补充例题,在练习本上完成,两名学生板演交流,纠错16.2.5 分式的混合运算16.1.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 分式的约分,即要求把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为此,首先要找出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分后,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因式. 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称为最简分式..... 约分的步骤主要是: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1.5.2科学计数法教案

1.5.2科学计数法教案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还不够自信,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1.对于难点的讲解,我应该更加细致和耐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的进度。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现实情境中的数据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培养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表示形式: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学会将数字表示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
-科学计数法的运算规则:掌握乘除运算时的简化方法,如同底数幂相乘、相除,以及如何将科学计数法与常规数字表示相互转换。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1.5.2科学计数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字的情况?”比如,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多少?或者,一个原子的质量是多少?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科学计数法的奥秘。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说课稿】分式的基本性质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说课稿】分式的基本性质

16.1.2 分式的基本性质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说明六个方面对我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八年级数学下册华师大版第16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小学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分式变形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式的通分、约分及四则运算的基础,使学生掌握本节内容是学好本章及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等问题的关键,对后续学习有重要影响。

2.学生情况分析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八年级学生一方面可能会对原有知识有所遗忘,从心里上愿意去验证,愿意去猜想,从而激活原有知识;另一方面,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就是本章内容要突出的难点。

3.教学重难点分析根据以上学习任务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及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化简、变形。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体现,而在教学过程中,这三个方面应该是相互融合的,相互补充的,因此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是: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灵活运用“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2.通过类比、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分析1.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全章说课稿

2020春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全章说课稿

16.2.1 分式的乘除一、课题介绍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式的乘除》,所选用是华师大版的教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八年级数学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情感目标: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三、教法分析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标改革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把过去单纯的老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

师生互动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

四、学法分析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对分数乘除法运算比较熟悉,加上对本章第一节分式及其性质学习,抓住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心理特征,因此,我认为本节课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

一方面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020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全章说课稿

2020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6章 全章说课稿

二次根式的加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三节《二次根式的加减》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陈述。

一. 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在上节学习的化简二次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

在化简二次根式的同时,引导学生概括出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

类比整式的加减运算中的合并同类项,给出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而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混合运算。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判断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

2、使学生能正确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过程与方法正确掌握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过程中,发展合作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 二次根式加减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 法则的探索与理解。

二,教法与学法:由于初三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有具体逻辑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仍有很大程度的经验性,而二次根式需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因此,本节课运用引导探究法,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构思:本节课是在二次根式的化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重点是探索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在设计本课时教案时,先复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并由此引出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注意引导学生对同类二次根式和同类项、二次根式的加减的合并同类项进行比较学习。

在理解、掌握和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渗透类比、概括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方式,组间竞争,按各组表现评出最优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学生分成十组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什么最简二次根式?(2)化简下列各数,(1)(3,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抢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4.2 科学记数法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4节第2课时《科学记数法》。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评价与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科学记数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知识后,安排了一节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相关的数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现实宏观世界中的大数,培养学生《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六大核心观念之一:数感。

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较大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时,学会用科学的、方便的方法表示大数,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基础,并且在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经常得以应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能力目标: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情感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的兴趣。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
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难点: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间的关系。

二、教法:
教法: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采用了问题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体现直观性,在教学中以现实生活为素材,涉及到了天文学、航空、昆虫、人类等各方面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兴趣,经历数学问题情境,掌握知识,学会技能。

三、学法指导:
情境激趣合作探究尝试运用感悟提升实践生活的一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愤悱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以出示幻灯片的图画—电闪雷鸣图片引出光的传播速度300 000 000米/秒
2 、“天文数字”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数据
地球半径约为6400000米。

赤道长约为40000000米。

地球表面积约为: 510000000000000平方米。

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000米
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 000 000人。

[设计说明]:此情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雷电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数。

让学生读读、看看这些数,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想读、想写的求知欲望。

(二)、引出问题、探索新知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遇到了几个很大的数,看起来、读起来、写起来都不方便,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法呢?
分以下步骤完成。

1、活动一:填空:102= 103= 104= 105= 106=
2、问:你发现了什么?
3、300=3×100=3×10()
3000=3×1000=3×10()
30000=3×10000=3×10()
4、教师给出科学记数法表示:a×10()(1≤a<10)。

5、回归课前出现的大数并将其改成科学记数法。

[设计说明]: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究设计,启发学生成功地发现“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同时又通过学生示错,让学生记住a的范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

(三)感受应用、领悟新知
1、议一议: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大数?它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总结规律:第一步:先确定“a”的值
把原数的小数点往左移动到最高位的右下方可得
第二步:确定“n”的值
在第一步中,小数点的位置向左移动了多少位,那么n的值就是多少( n等于
原数的整数数位减1)
2、你知道吗?(将下列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人的大脑约有10 000 000 000个细胞;
(2)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千米;
(3)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8 630 000公顷;
(4) 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 000 000平方千米
3、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1米3的水中约含有 3.34×1019个水分子
(2)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103米2
4、巩固练习
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各数的原数:
1、3×104= __________
2、1.02×105=_________
3、7.008×107=_________
4、3.74×106=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了正反两个方面,不仅是及时巩固了科学记数法,同时为学生提供了n与整数位个数之间的关系“窍门”,加快了表示的速度,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巩固提高、体验成功
1、视频赏析《昆虫记》
短片中主要有以下信息:世界上有名字的昆虫有100万种,一个蚂蚁群体的个数可以达到50万只,非洲沙漠蝗虫个体数可以达到7亿至20亿只,在100万种昆虫中约有4/5是会飞的,3亿多年的进化史等。

[教学过程]
(1)让学生4人小组分工合作记录数字信息。

(2)将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说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学依据,加入视频赏析一方面减轻学生疲劳,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在介绍中及时捕捉数学信息,体现用数学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2、走进生活
(1)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我们平时应倍加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测试,一只拧不紧的水龙头每秒钟会滴下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明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当他离开5小时后水龙头流失了毫升水(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说明]:这两题的设计一方面继续巩固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另一方面也初
步涉及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运算,同时进行思想教育---节约用水。

(五)课堂小结、自主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感受,谈一谈学习体会,从而在知识、技能、情感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个性得到进一步张扬。

(六)课后调查、应用数学
1、神舟六号已于2005年成功地完成了它的科研任务,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或其它方法,查查它总共在太空中飞行了多少千米及相关数据。

2、记录你家一周内产生垃圾袋的数字,计算一年的数字,如果本地有100万户家庭,一年内大约产生多少个垃圾袋?(以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说明]:课后调查是本节课的延伸,学生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可以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通过亲身实践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增加民族自豪感与环保意识。

五、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

教师力图通过情景创设使新课程成为数学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渗透德育,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发展。

当然课堂教学是生成的课堂,我们只能在教学中去善于捕捉课堂信息,作出灵活的选择,才能真正地达到课堂的高效,也真正地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