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PPT优质教学课件

10 ●O
∴AC= AB2−BC2= 102−82=6
∵OA=OC,∴OA=12AC=3
B
C
∴S ABCD= BC×AC=8×6=48.
随堂检测
1.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 AC=14,BD=8,AB=10,则△OAB的周长为 21 .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D=5cm,AB⊥BD, 点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D=2cm,则AB= 3 cm.
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如图,直线a∥b,A是直线a上的任意
A
a
一点,AB ⊥b ,B是垂足,线段AB的
b
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
B
随堂检测
1.如图,在 ABCD中,
A
D
A:基础知识:
B
C
若∠A=130°,则∠B=_5_0_°___ 、∠C=_1_3_0_°__ 、∠D=__5_0_°__.
B:变式训练: (1)若∠A+ ∠C= 200°,则∠A=__1_0_0_°_ 、∠B=__8_0_°__; (2)若∠A:∠B= 5:4,则∠C=__1_0_0_°_ 、∠D=___8_0_°_.
随堂检测
C:拓展延伸:
A
D
如图,在 ABCD中,
B
C
(1)∠A:∠B : ∠C : ∠D的度数可能是( B )
A. 1 : 2 : 3 : 4
B.3 : 2 : 3 : 2
C.2 : 3 : 3 : 2
D.2 : 2 : 3 : 3
(2)连接AC, 若∠D=60°, ∠DAC=40°,则 ∠B=_6_0_°_,
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EF∥MN,A,D是直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PPT精品教学课件

13 .由此,可以依照如下方法在
数轴上画出表示 13 的点.
如图,在数轴上找出表示3的点A, 则OA=3,过点A作直
线l垂直于OA,在l上取点B,使AB = 2,以原点O为圆心,以
O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C即为表示 13 的点.
0
1 2
•
3 4
新知导入
想一想:
2, 3, 5 …的线段(图1).
随堂练习
4.如图,在△ABC中,AB=AC,D点在CB 延长线上,
求证:AD2-AB2=BD·
CD.
A
证明:过A作AE⊥BC于E.
∵AB=AC,∴BE=CE.
在Rt △ADE中,AD2=AE2+DE2.
在Rt △ABE中,AB2=AE2+BE2.
AD2-AB2= DE2- BE2
= (DE+BE)·( DE- BE)
键是仔细观察所给图形,面积与边长、直径有平
方关系,就很容易联想到勾股定理.
课程讲授
2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练一练:
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3和4,
则b的面积为( D )
A.16
B.12
C.9
D.7
随堂练习
64 cm²
1.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角形外作三个半圆,则这三个半圆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式
S1 S 2 S3
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课程讲授
2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归纳:与直角三角形三边相连的正方形、半圆及
正多边形、圆都具有相同的结论:两直角边上图
形面积的和等于斜边上图形的面积.本例考查了
数轴上画出表示 13 的点.
如图,在数轴上找出表示3的点A, 则OA=3,过点A作直
线l垂直于OA,在l上取点B,使AB = 2,以原点O为圆心,以
O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C即为表示 13 的点.
0
1 2
•
3 4
新知导入
想一想:
2, 3, 5 …的线段(图1).
随堂练习
4.如图,在△ABC中,AB=AC,D点在CB 延长线上,
求证:AD2-AB2=BD·
CD.
A
证明:过A作AE⊥BC于E.
∵AB=AC,∴BE=CE.
在Rt △ADE中,AD2=AE2+DE2.
在Rt △ABE中,AB2=AE2+BE2.
AD2-AB2= DE2- BE2
= (DE+BE)·( DE- BE)
键是仔细观察所给图形,面积与边长、直径有平
方关系,就很容易联想到勾股定理.
课程讲授
2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练一练:
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3和4,
则b的面积为( D )
A.16
B.12
C.9
D.7
随堂练习
64 cm²
1.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角形外作三个半圆,则这三个半圆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式
S1 S 2 S3
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课程讲授
2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归纳:与直角三角形三边相连的正方形、半圆及
正多边形、圆都具有相同的结论:两直角边上图
形面积的和等于斜边上图形的面积.本例考查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PPT课件

b
a
c b
a
c a
b
证明:∵S大正方形=c2,
cb
S小正方形=(b - a)2,
a b- a
赵爽弦图
∴S大正方形=4·S三角形+S小正方形,
∴c2 4 1 ab b a2 a2 b2.
2
“赵爽弦图”表现了我国古人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和
聪明才智,它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因此,这个图案
被选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
分称为“勾”,下半部分称为“股”. 我国古代学者把 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 称为“股”,斜边称为“弦”.
勾股
勾2 + 股2 = 弦2
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例1 如图,在 Rt△ABC 中, ∠C = 90°.
(1) 若 a = b = 5,求 c;
(2) 若 a = 1,c = 2,求 b.
问题1 试问正方形 A、B、 C 面积之间有什么样的数 量关系?
S正方形A S正方形B S正方形C
AB C
问题2 图中正方形 A、B、C 所围成的等腰直角三 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
AB C
一直角边2 + 另一直角边2 = 斜边2
问题3 在网格中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三边为 边长的三个正方形 A、B、C 是否也有类似的面积关 系?观察下边两幅图(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单位1):
C A
B
C A
B
左图:SC
4
1 2
2
3
11
13
右图: SC
4
1 2
4
3
11
25
你还有其 他办法求C 的面积吗?
根据前面求出的 C 的面积直接填出下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课件 (共13张PPT)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谁比谁更优秀,只有谁比谁更努力。
很多人都去了,回来的时候每人拎着一只鸡,大家都很高兴!
人生,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越认真越深刻;
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因为优秀从来不是与生俱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人到中年,突然间醒悟许多,总算明白:人生,只有将世间的路一一走遍,才能到尽头;
一个土豪,每次出门都担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栓门前护院,但又不想雇人喂狗浪费银两。
3.(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
的长为___5____;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__________.
4.求图17-1-1中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长度:b=____1_2___, c=____3_0____.
知识清单
知识点1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__边__的_平__方_. 勾股定理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 ,斜边为c,那么a_2_+__b_2_=__c_2____.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 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 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 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 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 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生活,只有将尘世况味种种尝遍,才能熬出头。
勾股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
人到中年,突然间醒悟许多,总算明白:人生,只有将世间的路一一走遍,才能到尽头;
如图17-1-7,一棵大树被台风刮断,若树在离地面9 m处折断,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12 m处,则大树折断之前的高度为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正方形》优课件(共17张PPT)

(1) AB=AD;
A
(2) AC=BD;
(3) ∠BAD=90;
(4) AC⊥BD。
B
D O
C
判断对错
1.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四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四条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 形是正方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 是正方形 5.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判断对错
6.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 方形。 7.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8.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活动
1.从长方形木板中怎样截出最大的正方形木板?
2.怎样使菱形的衣帽架变成正方形的衣帽架?
3.昨天,我去超市买了一条方巾,现在想请同学们帮助检验 一下方巾是否是正方形的。
1.已知:正例方形题AB解CD中析,点E、F、G 、H
正方形
菱形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对称性---- 是轴对称图形.
D O
C
根据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打 ”√”
对边平行且相 等
四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 角
对角线互相平 分
对角线互相垂 直
对角线相等
平行四边 形
√
√
矩形
√
√ √
√
菱形
√ √
√ √
正方形
√ √ √ √ √ √
你觉得什么样的四 边形是正方形呢?
分别是AB 、BC 、CD 、DA的中点,试判断四
边形EFGH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九章《 19.1变量与函数》优课件(共28张PPT)

在问题三中,是否各有两个变量?同一 个问题中的变量之 间有什么联系?
问题三
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 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 果弹簧长原长为10cm,每1千克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
怎样用含重物质量x(单位: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
弹簧长度 L(单位:cm)?
八年级 数学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1变量与函数
解:∵花盆图案形如三角形,每边花有n个,总共有3n个, 其中重复了算3个。
∴ s 与 n 的函数关系式为: s = 3n-3
八年级 数学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1变量与函数 课堂练习(备用)
4、节约资源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我市居民每月用电 不超过100度时,按0.57元/度计算;超过100度电时,其中不 超过100度部分按0.57元/度计算,超过部分按0.8元/度计算.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请指出上面各个变化过程中的常量、变量。
八年级 数学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 .1 变量与函数
探究:指出下列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
(1) y = 5x -6
6
(2) y= x
(3) y= 4x2+5x-7 (4) S = Лr2
巩固练习
• 填空:
• 1、计划购买50元的乒乓球,所能购买的总数
2.圆的周长公式C2r,这里的变量是 r和C ,常量
是 2 。
3.下列表格是王辉从4岁到10岁的体重情况
年龄(岁) 4 5 6 7 8 9
10 …
体重(千克)15.4 16.7 18.0 19.6 21.5 23.2 25.2 …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步骤: (1)设:设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y = kx(k 是常数,k ≠ 0); (2)代:将一组 x,y 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到关于 k 的 方程; (3)求:解方程求出 k 的值; (4)写:写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
巩固练习
题型一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运用
1.已知关于 x 的正比例函数 y = (m+1) xm23 ,若 y 随 x
y
(2)y = -1.5x,y = -4x;
6 5
① 列表
3
2
② 描点
1 –6 –5 –4 –3 –2 –1 O
–1
③ 画线
–2
–3
–4
–5
–6
1 23 4 5 6 x
y = -1.5x
x … -1 0 1 … y … 4 0 -4 …
(2)y = -1.5x,y = -4x; ① 列表 ② 描点 ③ 画线
知识点二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当 k > 0 时,直线 y = kx 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 x 的增大 y 也增大; 当 k < 0 时,直线 y = kx 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 x 的增大 y 反而减小;
思考
经过原点与点(1,k)(k 是常数,k ≠ 0)的直线是 哪个函数的图象?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时,怎样画最简单? 为什么?
y
6 5 4 3 2 1
–6 –5 –4 –3 –2 –1 O –1 –2 –3 –4 –5 –6
1 23 4 5 6 x
y = -1.5x y = -4x
图1
图2
【观察发现】 4 个函数图象都是经过原点的直线. 图1 中的函数图象经过第三、第一象限.
图2 中的函数图象经过第二、第四象限.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课件

2021/3/9
初步应用 巩固知识
例1 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 x+2在实数范围内有 意义?
解:要使 x+2 在实数范围有意义, 必须 x+2≥0, ∴ x≥-2.
∴ 当x≥-2时, x+2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021/3/9
初步应用 巩固知识
例2 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 x2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 义? x3 呢?
课后作业
作业:教科书第5页第1,3,5,6,7,10题.
2021/3/9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2在学习二次根式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二次根式 的概念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观察、归纳和思 考得到二次根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2021/3/9
课件说明
•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性质( a )2 = a(a≥0)和 a2 = a (a≥0)的过程,并理解其意义; 2.会运用性质( a )2 = a(a≥0)和 a2 = a(a ≥0)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3.了解代数式的概念.
• 学习重点: 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出发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021/3/9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电视塔越高,从塔顶发射的电磁波传得越远,从 而能收看到电视节目的区域越广,电视塔高h(单位: km)与电视节目信号的传播半径 r(单位:km)之间 存在近似关系 r= 2Rh,其中地球半径R≈6 400 km. 如果两个电视塔的高分别是h1 km、h2 km,那么它们
2021/3/9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问题: (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 倍,面积为130
m2,则它的宽为___6_5__m.
(2)中得到的式子有什么意义?
2021/3/9
初步应用 巩固知识
例1 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 x+2在实数范围内有 意义?
解:要使 x+2 在实数范围有意义, 必须 x+2≥0, ∴ x≥-2.
∴ 当x≥-2时, x+2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021/3/9
初步应用 巩固知识
例2 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 x2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 义? x3 呢?
课后作业
作业:教科书第5页第1,3,5,6,7,10题.
2021/3/9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2在学习二次根式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二次根式 的概念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通过观察、归纳和思 考得到二次根式的两个基本性质.
2021/3/9
课件说明
•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性质( a )2 = a(a≥0)和 a2 = a (a≥0)的过程,并理解其意义; 2.会运用性质( a )2 = a(a≥0)和 a2 = a(a ≥0)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3.了解代数式的概念.
• 学习重点: 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出发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021/3/9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电视塔越高,从塔顶发射的电磁波传得越远,从 而能收看到电视节目的区域越广,电视塔高h(单位: km)与电视节目信号的传播半径 r(单位:km)之间 存在近似关系 r= 2Rh,其中地球半径R≈6 400 km. 如果两个电视塔的高分别是h1 km、h2 km,那么它们
2021/3/9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问题: (2)一个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 倍,面积为130
m2,则它的宽为___6_5__m.
(2)中得到的式子有什么意义?
2021/3/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2020/4/9
3
(x 1)2
都是非负数,上式都不成立,即原方程无实数根。ຫໍສະໝຸດ 22020/4/9
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二次项系数化为1: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
(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 平方 (4)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5)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1 x1 1, x2 2
1
2020/4/9
1
例3: 你能用配方法解方程吗?
3x2 6x 4 0
解: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x2 2x 4 0
移项得: x 2 2x 4 3
3
配方得: x2 2x 12 4 12
即 (x 1)2 1
3
3
因为实数的平方不会是负数,所以X取任何实数时
继续探究,拓展提升
例2: 你能用配方法解方程吗?
2x2 1 3x
解: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x2 1 3 x
22
移项得: x 2 3 x 1
2
2
配方得:x2 3 x (3)2 1 (3)2
2 4 24
即 (x 3)2 1
4 16
开平方得:x 3 1
44
∴原方程的解为:
2020/4/9
3
(x 1)2
都是非负数,上式都不成立,即原方程无实数根。ຫໍສະໝຸດ 22020/4/9
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二次项系数化为1: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
(2)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 平方 (4)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5)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1 x1 1, x2 2
1
2020/4/9
1
例3: 你能用配方法解方程吗?
3x2 6x 4 0
解: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x2 2x 4 0
移项得: x 2 2x 4 3
3
配方得: x2 2x 12 4 12
即 (x 1)2 1
3
3
因为实数的平方不会是负数,所以X取任何实数时
继续探究,拓展提升
例2: 你能用配方法解方程吗?
2x2 1 3x
解: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x2 1 3 x
22
移项得: x 2 3 x 1
2
2
配方得:x2 3 x (3)2 1 (3)2
2 4 24
即 (x 3)2 1
4 16
开平方得:x 3 1
44
∴原方程的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