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组织行为学主要授课内容
第一章导论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1.1组织与组织行为1.1.1 组织的概念与类型1.1.2 组织行为及其分类1.2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1.2.1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1.2.2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1.2.3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3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4.1.2个性形成的形成与发展4.1.3个性的理论与运用√4.2气质与管理4.2.1气质的概念4.2.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4.2.3气质类型与管理4.3性格与管理√ 4.3.1 性格的概念√ 4.3.2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4.3.3 性格的内容特征√ 4.3.4 性格的类型4.3.5 性格的表现√ 4.3.6 性格与管理4.4能力与管理√ 4.4.1 能力的概念与类型4.4.2 能力与性格的关系√ 4.4.3 能力的差异√4.4.4 能力与管理5知觉、情绪与行为…………………………………………………………56——64 5.1感觉与知觉√ 5.1.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7.1概念、过程和激励理论分类7.1.1 激励过程中主要要素的研究7.1.2 激励的概念、过程与原则7.1.3 激励理论的分类7.2需要型激励理论7.2.1 需要层次理论7.2.2 双因素理论7.2.3 ERG理论7.2.4 激励需要理论7.3过程型激励理论7.3.1 期望理论7.3.2强化理论7.3.3目标理论7.4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7.4.1 公平理论7.4.2 挫折理论7.5综合激励模式波特---劳勒模式等8激励理论在中国的运用8.1现状8.2 措施11.1 人际关系概述√11.1.1 人际关系的概念与功能11.1.2 人际关系的特征11.1.3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1.1.4 人际关系的分类√11.1.5 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11.2 人际吸引11.2.1 人际反应特质11.2.2 人际吸引11.3 人际交往11.3.1人际交往的功能11.3.2人际交往的原则√11.3.3 成功人际交往的技巧:心理距离12群体沟通与群体冲突12.1 群体沟通√12. 1.1 群体沟通的概念与特征12.1.2 沟通的过程√12.1.3 沟通的类型√12.1.4 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克服√12.2 群体冲突12.2.1冲突的概念与类型15 领导行为理论15.1 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型15.2 管理方格模型15.3 PM型领导模型15.4 利克特的领导系统模型15.5 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15.6 对领导行为理论的评析16领导权变理论16.1 领导行为的连续带模式16.2 费德勒模型16.3 途径—目标模式16.4 不成熟—成熟理论17.5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理论的前沿发展 1. 领导的归因理论2. 领导魅力的领导理论 3. 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 4. 超凡魅力的领导理论第六章组织心理与行为17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17.1 组织结构概论17.1.1 组织结构的内容17.1.2 组织结构理论17.2 组织结构设计19.2.1 组织文化的功能19.2.2 组织文化的形成与维系19.3 组织文化的建立19.3.1 组织文化建立的原则19.3.2 组织文化的类型19.3.3 加强组织文化的建立的方法。
群体行为的基础
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行为是指一群人在特定情境下共同参与的行为,它是群体成员根据自身需要、利益和目标而表现出的一种集体行为。
群体行为的基础是群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运作和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群体行为的基础可以从多个方面解读,其中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规范和集体动力。
首先,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于他人的认知和理解。
在群体行为中,个体的认知会受到他人观念的影响,甚至可能发生认知冲突。
个体在社会认知中会通过归因、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行为,从而形成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认识。
社会认知还涉及到个体对于自我形象和社会身份的认知,这些认知会影响个体是否参与群体行为,以及在群体行为中的角色定位。
其次,社会规范是指群体中存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社会规范是群体行为的规范化依据,它们具有指导和约束个体行为的作用。
社会规范可以包括正式的法律法规,例如交通规则和公司制度,也可以包括非正式的规范,例如道德和礼仪。
社会规范在群体行为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能够规范个体的行为,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协作效率。
社会规范还可以帮助个体理解他人的行为,从而在群体行为中更好地协调和合作。
最后,集体动力是指个体在群体行为中表现出的动机和意愿。
个体参与群体行为通常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例如归属感、认同感和成就感。
个体的行为意愿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自我价值感、社会压力和奖赏机制。
集体动力是群体行为的重要驱动力,它能够激励个体投身于群体行为中,并促进群体目标的实现。
群体行为的基础还包括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
群体内部的互动可以促进信息共享、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从而进一步推动群体行为的发展。
同时,群体间的相互作用也是群体行为形成的关键因素。
群体的竞争、合作和冲突会对群体行为产生影响,它们可以引发群体行为的变化和演化,甚至导致群体的分裂和重组。
总结起来,群体行为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现象,它涉及到个体的认知、行为动机和社会规范等多个方面。
群体行为的基础对于解析和解决当前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群体行为的原因和机制,从而改进群体的决策、合作和社会互动方式。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了解:组织的概念、要素、组织的分类和基本作用。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
掌握:组织行为学研究历史,产生的主要学说及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动向、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应用:思考各种人性假设在现实中的应用。
难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挑战。
重点:组织行为学概念、组织行为学理论发展过程、人类行为规律。
练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组织行为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是什么?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机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2、类型:根据社会功能不同,分为生产组织、政治组织、整合组织和模型维持组织;根据组织成员的受益程度,可将组织分成互利组织、商业组织、服务组织和公益组织;根据控制成员的方式,可将组织分成强制型组织、功利型组织和规范型组织;根据组织人员的多少,可将组织分成小型组织(3人—30人)、中型组织(30人—1000人)、大型组织(1000人-45000人)、巨型组织(45000人以上);根据目标不同,可以把组织分为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公共组织;根据产权的归属,可把组织分成公有组织与私有组织。
3、行为是指人或动物的表现的,和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联的外显运动、动作或活动。
行为的种类:按行为主体的不同分为:个人行为、团体行为;按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可分:管理行为、政治行为、社会行为、文化行为、战争行为。
4、组织行为应当是指人们在座位组织成员(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时表现出的行为。
组织行为包括组织成员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
根据分析水平的不同,可把组织行为分为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根据与组织目标的关系,可把组织行为分成正向组织行为、反向组织行为。
5、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目标律、动机律、强化律、遗传律、环境律、发展律、差异律、本我律。
ob复习重点
1.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P8)重点:管理角色中人的因素---亨利 . 明茨伯格(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制定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和象征性的义务。
信息传递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
决策制定角色:共四种。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P11)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重点:三层含义是——第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第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第三,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雨果芒斯特伯哥:其《心理学与产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创建,开创了对人的行为进行科学研究、解释个体差异的新领域。
梅奥:霍桑试验。
人群关系理论。
揭示了人群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
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导致了管理中对人的因素的重视。
产生:最近20年来,行为科学主要是围绕着组织行为的理论的综合,也是围绕着组织行为的一些课题发展的,因而目前比较流行把这个学科称为“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第一节关于人的理论1. 人性假设理论(区分每一种假设背后的理论是什么)(P38—P40)经济人假设------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将该假设称为 X理论。
社会人假设------梅奥等人依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来的。
自我实现人假设------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一层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阿吉雷斯的成熟---不成熟理论中所谓成熟的个性,麦格雷戈的Y理论。
复杂人假设------埃德加沙因等人经过长期研究提出来人是复杂、多变的。
2. 需要层次理论(P4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不要求掌握6、7:求知需要、求美需要)和自我实现。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介绍《组织行为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的学科,它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行为科学为基础,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促使了企业组织的发展,组织行为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组织行为学”已经成为工商管理类各专业本科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
加强此课程的研究与教学,对于学生毕业后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及时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将分成四大单元、共十一章进行讲授。
具体章节详见下表“课程内容”部分。
三、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组织行为能力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对于组织行为方面的基本技能有所掌握,理解并能运用基本的组织行为技能。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个性差异、管理压力、防御挫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具体培养目标为:1、使学生强化对我们的民族自信和理论自信,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2、使学生全面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体系,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中人的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3、使学生建立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或深入研究组织行为理论打下基础;4、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勤劳务实与细致耐心等职业精神。
七、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分四个模块依次进行教学:第一,组织行为学概述模块:采用课堂授课形式,着重讲解组织行为学的总体理论框架及其要点,掌握组织行为学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内涵、地位和作用,此教学模块重在引导学生培养其对组织行为学的认知能力。
2011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第七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第一节 群体的概念
一、群体的概念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个人所组成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的集合体。
心理上的认知性
成员意识到彼 此同属一群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依赖
行为上的联系性 群体的 特征 利益的依存性
目标的共同性
二、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
按照群体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可以将群体 分为成员群体及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也可被称为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 是指这种群体的标准、目标和规范会成为人们行 动的指南,成为人们要努力达到的标准。
除参照群体以外的群体是一般群体。
三、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从群体是否实际存在的角度可以把群体分为 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假设群体又称统计群体,只是为了研究和分 析的需要而划分的群体。 实际群体是客观实际存在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1、某种利益或价值观的一致性 个体在交往中,如果价值观一致,会使双 方的心理距离迅速缩短;如果价值观不一致, 心理距离便越拉越长。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企业中的员工虽然都有各 自的利益,但往往部分员工的利益会趋于一致。 这些利益一致的员工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2、共同的兴趣、爱好
(3)集体群体──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成员之间表 现出很强的凝聚力,起存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 值。
五、开放群体和封闭群体 根据群体开放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开放群 体和封闭群体。 开放型群体成员变动频繁,来去自由,成员 间的角色与地位不稳定,与外界联系较密切,内 部联系相对松散。
封闭型群体,成员相对稳定,变动较少,内部 角色与地位明确,成员等级关系严格。
– 融洽员工的感情 – 促进学习和个人的发展
组织行为复习题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组织行为学的对象具体的三个层次包括、、。
(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2.组织文化理论的崛起带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理论研究中两个基本假设的突破,即关于观念人及两个假定的确立。
(生活组织)3.所谓“观念人”的假设认为,人在本能上确有多种需要,也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哦满足,然而,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
(有着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4.所谓“生活组织”的假定认为,不能仅从单纯的经济角度去考察和认识一个企业,还应该从来看企业的职能。
(社会角度)5. 被成为是人际关系之父。
(罗伯特·欧文)二、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2. 下面哪一项技能对于高级管理者来说最重要()A.人际技能B.技术技能C.概念技能D.组织技能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一、填空题1. 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经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做。
动机3.需求转变为动机的两个条件是、。
需要达到一定强度需要对象的确定4. 动机是行为产生的,行为是动机的,只有动机可以引发行为。
直接动力外在表现优势5.由优势动机引发的行为由、两部分构成。
6. 德国心理学家卢因提出的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是。
7. 激励指的是的心理过程。
8.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
理性价值观、唯美价值观、政治性价值观、社会性价值观经济性价值观宗教性价值观9.罗可齐将价值观分为与。
工具价值观终极价值观10. “五大”人格包括哪些人格因素、随和性、责任性、情绪稳定性、。
11.有些人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并长期有种时间上的紧迫感,这些人就拥有人格。
12.从控制点的角度来看,者决策时积极搜寻信息,对获得成功有强烈的动机,并倾向于控制自己的环境;而者更为顺从,更乐于遵循别人的指导。
华南理工大学组织行为学-随堂练习进步
组织行为学随堂练习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性质、发展和研究方法1. 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
A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 霍桑试验C 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 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参考答案:B2. 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测验法参考答案:B3. 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
A 边缘性B 综合性C 两重性D 多层次性E 实用性参考答案:ABCE4.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A 个体B 群体C 组织D 集体E 环境参考答案:ABCE5. 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来自于:( )。
A 管理的两重性B 人的两重性C 组织的两重性D 多学科性E 多层次性参考答案:ABD6.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有:( )。
A 心理学B 社会学C 人类学D 政治学E 生物学参考答案:ABCDE7. 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研究程序的公开性B 收集资料的客观性C 分析方法的系统性D 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E 所得结论的再现性参考答案:ABCDE8. 行为测量量表有:( )。
A 名称量表B 等级量表C 等距量表D 比率量表E 等值量表参考答案:ABCD9. 在行为研究中,对变量处理的方式有:( )。
A 置之不顾B 随机化和不加控制C 保持衡定D 匹配E 规定特定的标准和范畴参考答案:ABCDE10.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 调查法B 面谈法C 实验法D 个案研究法E 观察法参考答案:ACDE11. X理论认为:()A.人生来就是懒惰的B.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C.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第二章个性差异与管理1. 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
A 梅奥B 马斯洛C 赫兹伯格D 泰罗参考答案:B2.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马斯洛B 赫兹伯格C 麦克利兰D 波特参考答案:B3. 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7. 填空题名词解释题1.群体凝聚力正确答案: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涉及知识点: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2.群体正确答案:群体促进效应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效应。
换言之,群体助长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
涉及知识点:群体内部互动行为3.社会惰化正确答案: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涉及知识点:群体内部互动行为4.协同效应正确答案:协同效应是指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
涉及知识点:群体内部互动行为5.群体压力正确答案: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
涉及知识点:群体内部互动行为6.上行沟通正确答案:上行沟通:一方面是指在下行沟通的同时,下级人员以反馈的形式埘下行沟通的信息做出反应;另一方面是指下级人员将自己对组织管理、工作和其他信息向上级反映的过程。
涉及知识点:群体内部互动行为7.群体思维正确答案:群体思维是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
涉及知识点:群体内部互动行为8.群体转移正确答案: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
涉及知识点:群体内部互动行为简答题9.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正确答案:(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
(2)加入群体的难度。
(3)群体规模。
(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
(5)外部威胁。
(6)以前的成功经验。
涉及知识点: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10.群体凝聚力对群体生产率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1.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3.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映规律性的科学。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案例研究法:就是对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
2.观察法:以自己的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内在的心理状态。
3.心理测量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以及各种图表,来测试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
4.测验的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是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准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
5.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得到的是不是所要测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也就是测验结果是否体现测验所预期效果的程度。
6.抉择分析:是用数量指标对每种情况中可能有或可能没有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7.相关分析:是用于揭示两组或机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
3.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
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4.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5.知觉防御:是指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
6.首因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
要正确地观察事物,就必须注意使自己不停留在第一个印象上,但同时又不忽视第一印象。
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绪论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重点第三章 群体行为基础 重点第四章 沟通 重点 难点第五章 团队第六章 冲突与冲突管理 重点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 重点第八章 组织文化 重点第九章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第十章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难点第十一章 激励 难点 重点题量分值25×1F25 5×2F10 5×3F15 5×6F30 2×10F20本章重难点分析本章目录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名解)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包括: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提升员工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选择)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选择/简答)(1)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选择/简答)(2)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3)组织行为研究(4)领导行为研究【答案:ABCE】【答案:ABCD】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选择)1.心理学:测量、解释、引导及改变人的行为的一门学科。
2.社会学:研究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为。
3.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心4.人类学: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
5.政治学:研究在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包括冲突的结构、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闵斯特伯格,1912年《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工业心理学创始人,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发“人际关系学说”。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莱维特,1958年,《管理心理学》,如何引导、莱维特在其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20世纪60年代起,从各大学的心理学系转入管理学院、系,又吸命名为“组织行为学”。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选择)四个阶段: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封闭的理性模式。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和性质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在共同目标的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立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行为的概念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映。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映规律性的科学。
管理者为什么要研究组织行为学?1.2.,增加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3.,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6.(知人本质,环境绩效)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心理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表或精密的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A能力、性格等的知觉。
B的知觉。
CD的知觉。
知觉防御是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
晕轮效应是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
x理论与y理论(A)x理论认为:1)人的本性是竭力没法;23)一人(对自身的经济安全看得很重);45(理性而“必”抱成“就”)(B) y理论认为:1)人并非23)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与组织4,自理能力。
5看作是最大的报酬。
6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特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社会性——人的态度都产生于社会中,并指向和作用于社会。
●态度的针对性●态度的协调性●态度的稳定性●态度的两极性●态度的间接性管理者怎样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表明他们真诚地实现个人目标的同员工一起(改创“意”,“利”目标)个性概念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个性差异与管理a)知人善用。
b)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
c)选择有效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
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组织行为学目录
组织行为学目录第1 章组织行为学导论1.1管理者的任务1.2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演进1.3组织行为学概述1.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本章小结练习题第2 章个性心理与行为的基础 2.1 传记特点2.2 能力2.3 人格本章小结练习题第3 章知觉与学习3.1 知觉概述3.2 社会知觉3.3 学习3.4 学习型组织本章小结练习题小组练习第4 章价值观与态度4.1 价值观4.2 态度4.3 工作满意度本章小结练习题小组练习第5章激励理论与实践5.1 激励的意义与过程5.2 关于人性的认识5.3 激励理论纵览5.4 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练习题本章小结第6 章挫折心理与行为6.1 挫折概论6.2 挫折的心理与行为反应6.3 挫折防卫机制6.4 挫折管理本章小结练习题第7 章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基础7.1 群体概述7.2 群体结构7.3 群体产生与发展的基本阶段7.4 影响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条件本章小结练习题第8章团队建设8.1 团队概述8.2 团队管理8.3 建立高效团队本章小结练习题第9 章沟通9.1 沟通概述9.2 人际沟通与组织沟通9.3 跨文化沟通9.4 危机管理中的沟通本章小结练习题第10 章领导10.1 领导概述10.2 领导特质理论10.3 领导行为理论10.4 领导权变理论本章小结练习题第11 章权力、政治与冲突 11.1 权力11.2 组织政治11.3 冲突本章小结练习题第12 章决策12.1 决策的意义和特点12.2 决策的分类和过程12.3 不通条件下的决策12.4 群体决策本章小结练习题第13 章组织行为的基础13.1 组织行为的概念13.2 组织理论的演变与发展13.3 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13.4 组织设计与优化本章小结练习题第14 章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14.1 组织文化的发展及内涵14.2 组织文化的作用和功能14.3 如何创建和维系组织文化 14.4 组织设计与优化本章小结练习题第15 章企业组织变革与发展15.1 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15.2 组织变革与发展理论15.3 企业怎样进行组织学习15.4 我国企业的组织变革与发展。
4月份《组织行为学》考试温习重点上
4月份《”组织行为学”》考试总复习重点(第一章至第九章)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和性质第一节“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一)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对组织的涵义应把握以下机构要点:1、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是指组织工作或组织活动。
2、组织是相对静态得到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标,而它自身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成为独立的法人,并具有调节、适应发展变化功能的开放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三)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的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所谓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人的行为的特点:1适应性2多样性3动态性4可控性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四)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规律性。
(五)管理者为什么要研究”组织行为学”?意义?1、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研究组织行为中得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得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改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群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微妙的意见分歧
公开、暴力的活动
冲突的水平
冲突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 冲突是分歧的表面化。 冲突的实质: 试图阻止对方达成目标或设法排除自己达成目标过 程中的障碍。
二、对冲突的态度
传统的冲突观
□冲突是有害的。 □冲突是源于管理者的无能。 □最佳绩效的获取,必须以消除冲突为前提。 □管理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在于消除冲突。
群体能使个体活得更有价值 ⑤获得群体的力量支持 ——力量互补,增强自信心和力量感。挖掘个体的内在潜力, 做出独处时很少做或不敢做的事。
四、群体的分类
1、按群体的构成原则分 ⑴正式群体。为完成组织任务所建立起来的正规社会群体 这类群体分工明确,并受到法律保护。
⑵非正式群体。人们之间以共同利益、爱好、友谊及各种缘 故为纽带自发形成的群体(血缘、地缘、学缘、业缘与趣缘 等 )。这类群体属于自然形成,一般不受法律与行政的保 护与干预。
①认同感——实现群体认同,包括角色的认同和群体规范、 群体目标以及群体行为方式的认同。
两种群体认同
自觉性的——人际关系密切,凝聚力强。 被动性的——避免被冷遇和抛弃。
② 满足归属感——个体认同并愿意在这个群体的心理感受。 ❖归属感是社会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
家是归属感最强社会单元 “家”——情感+依存+血缘:建厂像家,爱厂如家 ③满足人对权力的需要 ④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界限”; 有成文的和不成文的。
三.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
(1)概念:是群体规范造成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即当成员意识到个人的观点、行为与群体规范不一致或与群 体中大多数成员有分歧时产生的心理紧张。
●群体规范对个体思维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它来实 现的。
●群体压力不同于权威命令,具有明显的自我约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1、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
2、有自己的领袖人物 3、有自己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
4、信息渠道灵敏畅通
5、存在于正式群体中,同时并存,不起主 导作用
(二)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
1、共同的价值观及共同的利益与风险
2、共同的兴趣爱好 3、共同的经济与社会背景 4、时间与空间的接近
• (美)谢里夫“暗室光点”实验 (详见P146)
(三)群体规范的改变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皮尔皮克 “规范分析法”改进群体工作效率。 1、明确规范内容
2、制定规范剖面图 3、自上而下进行改革
二、群体凝聚力
(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1、定义 ~即指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 心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第二节
群体规范与群体凝聚力
一、群体规范
(一)概念 ~是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大部分不 是明文规定而是约定俗成的,为大家 所公认所共同接受的行为标准。 • 它是一种默契,未必与正式规章制度 一致。
群体规范的主要类型: 1群体规范的形成
三、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管理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接近性 空间距离接近的人更容易互相吸引。 “远亲不如近邻” “近水楼台先得月” 相互交往的多寡与居住距离的远近成 反比。
(二)相似性
相似性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果双方 或几方在年龄、职业、性别、社会地位、 文化程度,尤其是认识态度上具有某种一 致性和相似性时,容易相互吸引。相似性 的因素很多,包括文化背景、民族、年龄、 学历、修养、社会地位、职务、思想成熟 水平、兴趣、态度、观点、专长等方方面 面。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进行了一项实验 研究。他让被试听录音。录音带有四种声音,显示 出四种不同能力条件的人:A.能力超凡的人;B. 能力超凡但犯了错误的人;C. 能力平平的人;D. 能力平平又犯了错误的人。 结果发现:最受欢迎的人是B,最不受欢迎的人是D。 实验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对一个有 能力的人来说,偶尔的小过失并不会使他失去吸引 力,反而使他更接近普通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第四章
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学习目标
• 了解关于群体心理、群体规范的基础 知识;
• 理解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 学会克服人际知觉中的偏见,掌握群 体中人际关系管理的策略。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结构与种类
(一)群体的概念 1、定义 • 群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共同目标的, 在心理上相互影响、行为上相互作用 的人群集合体。
3、群体规模对群体的影响 (1)群体内的相互作用 5——7人小组 (2)工作满意度 (负相关) (3)生产效率 • “相加性工作”——多多益善 • 联结性工作——“三个和尚没水吃” (4)缺勤或旷工 (正相关) (5)离职 (成正比)
三、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相对于正式群 体而言的群体,它不是由组织正式 组建,而是自然或自发形成的,由 于情趣一致或爱好相仿、利益接近 或观点相同以及彼此需要等原因把 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且依靠心理、 情感的力量来维持的群体。
2、影响因素
(1)成员的同质性 • 一般地,成员同质性越高,群体凝聚力就越高。 • 但也存在“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等消极 现象。 (2)规模的大小 • 只有适当规模的群体才能增强凝聚力。 • 规模太小容易失衡,矛盾难以调解;规模太大则 意见分歧,信息交流不畅。 (3)外部影响 • 群体与外部相对隔离、孤立则凝聚力高; • 若外部存在压力,压力越大凝聚力越高。
1、定义 ~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及这些成分的有机组合。 2、分类 同质结构
异质结构 ※在群体运转过程中,要注意因工作要求的不同, 维持同质成员与异质成员对比的动态平衡。
(三)群体的分类
1、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分: • (1)假设群体 • (2)实际群体 2、按规模大小分: • (1)大型群体 • (2)小型群体
2、晕轮效应(以点概面效应) “一俊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
3、近因效应
4、刻板印象 5、推理的定势作用 如:体胖——→心宽 公安局长——→男性 6、投射效应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二)人际知觉的归因
• 所谓归因就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 通过分析和推理,确认其性质、意 图和内在动机的过程。
(五)仪表
亚里士多德曾说:“美丽是比任何介绍信 更为伟大的推荐书。”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格尔(H.Sigall)等 人通过实验发现,外貌与交往关系密切。 但是,“远重衣衫近重人”!
(六)人格魅力
• 个人的吸引力最根本的还在于一种使人喜爱、 仰慕并渴望接近的人格品质。 • 真诚、热情、幽默、开朗、宽容、友善、富 有同情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将在人际交往中 散发出永恒的人格魅力的光辉!
1、归因中的拟人化和宿命论 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等等。 “梦觉” 红队服——→胜利
2、归因理论 海德:一个人的行为必定有其一定 的原因,要么是由于环境的力量, 要么是取决于主观条件。如果推断 个体行为原因来自于外力,则称为 情境性归因,如果是来自个体自身 的某些特点,则称为倾向性归因。 *一个人的归因通常受到他个人的兴 趣、动机、信念、抱负和个性等因 素的影响。
(4)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 • 群体满足成员的需要越多,则凝聚力越强。 (5)群体的社会地位 (6)目标的达成 (7)信息的沟通 • 新信息渠道越畅通,凝聚力越高,反之亦 然。 (8)领导者和领导方式 • 民主型最佳,专制型次之,放任型最低
(三)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 关系
• (沙赫特实验研究) • 凝聚力的高低与生产效率之间并非 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群体规 范是决定它们之间关系的一个十分 重要的中介因素。群体规范给予不 同的诱导,将影响不同群体生产效 率的高低。 (详见P149——150)
(三)互补性
互补性是指在交往过程中,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 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会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也就 是说,交往的双方,当一方所具有的品质和表现出的 行为正好可以满足另一方的心理需要时,前者就会对 后者产生吸引力。 互补性与相似性并不矛盾,只不过它们在不同的 场合和领域发挥作用。一般来说,在人际关系建立的 最初阶段和较低水平时,人们更注重相似性因素。但 在人际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则是互补性占优势。 并非所有的相反特征都能互补。
• 制约人际知觉的因素和条件除去主 体、客体以及情境方面之外,交往 时间的长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然而,在人际交往时间长短、彼此 熟悉程度与相互认识、理解的准确 性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的。
二、人际知觉中的偏见 与归因
(一)人际知觉中的各种偏见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3、按构成原则、方式分: • (1)正式群体 • (2)非正式群体 4、按心目中的形象分: • (1)一般群体 • (2)参照群体
二、群体规模
1、内容 (1)群体人数的上限和下限 (2)群体成员数量是奇数还是偶数
2、确定群体规模的原则 (1)它的下限能保证按时、定量地完 成生产任务; (2)它的上线应保证不会导致生产效 率下降; (3)必须努力寻求使生产效率达到最 佳水平的适度的群体规模。
2、特征 (1)沟通快,民主气氛好,关系和谐; (2)吸引力、向心力强,成员群体活动 出席率高; (3)成员愿意为群体承担更多责任,维 护利益和荣誉; (4)成员归属感、尊严感、自豪感强。
(二)群体凝聚力的测量 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1、测量 • (多伊奇)
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数目 群体凝聚力= —————————————— 群体中可能相互选择的总数目
(二)知觉的客体方面
• 在知觉的客体方面,影响人际知觉的 主要因素是作为知觉对象的人是否愿 意让别人了解自己,以及他“自我暴 露”的程度如何。 “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 有时作为被知觉的人自己也不清楚自 己的思想感情。 如:“莫名其妙的烦恼”,等等。
(三)知觉的情境方面
•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与什么人 为伍,都深刻影响着别人对他的认 识和评价。 比如:人们不容易把西装革履出入银 行的人是看做是小偷或劫匪。
(四)能力与特长
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与使他人喜欢程度的高低有着密 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人们比较喜欢聪明能干的 人,特别是有某些特长的人,会增加人际吸引力。 追星族就是典型的对他人某方面能力和特长的极 度崇拜。 同时,能力或才华与外貌具有互补性。一个 长相一般甚至丑陋的人,如果才华出众,或者具 有某方面的特长,其能力因素就会起主导作用, 产生人际吸引,而其相貌劣势可以被忽略或接受。 但是,能力与吸引力之间并非总是成正比的 关系,有些能力超强的人,反而在人际交往中受 到孤立和排斥。
(三)非正式群体的分类
1、按形成原因分:(P144) (1)利益型 (2)信仰型 (3)目的型 (4)“需要互补”型 (5)“压力组合”型 (6)“家族亲朋”型 (7)娱乐型
2、按作用性质分: (1)积极型 (2)消极型
(3)中间型 (4)破坏型
(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 维持性功能强,工作性功能弱。 • 其维持性功能主要体现在满足下列需要方 面: 1、安全需要 2、合群的需要 3、尊重的需要 4、增强自信心 5、增强力量感 6、自我确认的需要 7、其他需要
第三节
群体中的人际知觉 与人际关系管理
一、影响人际知觉的主要因素
所谓人际知觉,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 知觉。 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本身具有明显 的情感参与知觉的过程。
(一)知觉的主体方面
1、动机 阿特金森的实验(P150) 对于同一个人,交往动机强的被试比交往动机弱的 被试认为他更为亲切。 2、经验 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影响其知觉的选择性和对知觉 对象的理解。 3、情感 人当时的情感、情绪状态,对于他对别人表情的识 别有明显的影响。 什芬包尔的实验(P151)。 情绪、情感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