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1]

橡胶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1]
橡胶沥青及混合料设计施工技术指南[1]

橡胶沥青混凝土生产及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技术规程规定了橡胶沥青路面施工的术语、要求、试验方法、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建路的橡胶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

GB/T 6284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通用方法重量法

GB/T 4498 橡胶灰分的测定

GB/T 13249 硫化橡胶中橡胶含量的测定管式燃体法

GB/T 3516 橡胶中丙酮抽出物的测定

GB/T 14837 橡胶及橡胶制品组分含量的测定热重分拆法

GB/T 15180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9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 1—90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同时,作为新工艺新材料技术采用,工程实施中应参考

美国加利福利尼州(California)橡胶沥青施工规范

美国道路材料实验协会(ASTM)实验规程。

3术语

3.1 橡胶屑(Crumb rubber)

主要利用废旧轮胎等废旧橡胶制品加工碎化而成的橡胶颗粒。简称CRM。

3.2 橡胶沥青(Asphalt rubber)

将橡胶屑作为沥青改性剂加入普通道路石油沥青里面,经高温反应而成的沥青产品。简称AR。

粗集料

指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

细集料

指粒径小于2.36mm的碎石、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及石屑。

橡胶沥青混合料

由橡胶沥青与矿料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混合料。

级配

指集料中各级粒径颗粒的分配情况。

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

矿料级配中缺少1个或几个粒径档次(或用量很少)而形成的橡胶沥青混合料。

乳化沥青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新产品,也称为沥青乳液。

应力吸收层(SAM)

应力吸收夹层(SAMI)

4 要求

4.1 材料

4.1.1 一般规定

4.1.1.1橡胶沥青混合料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4.1.1.2橡胶沥青路面集料宜采用玄武岩或技术指标达到的石料。细级料应采用石料开采过程中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4.1.1.3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4.1.2 橡胶屑

4.1.2.1橡胶屑应是由碎化的轮胎组成,橡胶屑应在常温下碎化。不应采用冷冻法来制造橡胶屑,如果用低温分离法,应在磨碎前进行。

4.1.2.2用于碎化的轮胎包括子午胎(小车等轻型车)和斜交胎(卡车等载重车),宜选用斜交胎。

4.1.2.3橡胶屑应干燥、无污染,在与沥青和骨料的拌和中能自由流动而不产生泡沫。可以加入碳酸钙或滑石粉以防止橡胶屑粘在一起,但用量不能超过橡胶屑重量的3%。宜选用不大于2 mm范围内粒径。

橡胶粉筛分规格

筛孔尺寸通过百分比,%

2.00mm 100

1.18mm 65-100

600μm 20-100

300μm 0-45

75μm 0-5

4.1.3 道路用石油沥青

4.1.3.1 橡胶沥青所使用基质沥青应符合GB/T 15180的规定。其沥青标号的选择按JTG F40-2004的规定执行。

4.1.3.2其贮、运、使用应符合JTG F40-2004的规定。

4.1.4 乳化沥青

当选用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橡胶沥青路面施工的透层、粘层或封层时,应满足JTG F40-2004中道路用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及条款。

4.1.5 粗集料

粗集料宜采用玄武岩或技术指标达到的石料,其质量指标应符合JTG F40-2004的规定。其中当用于表面层时粗集料的粘附性应达到5级。其级配应符合JTG F40-2004中表4.8.3规定。

4.1.6 细集料

宜选用石灰岩加工的机制砂或石屑,其质量指标应符合JTG F40-2004的规定。其级配应符合:

规格

公称粒径

(mm)

水洗法通过率(%)

4.7

5

2.36 1.18 0.6 0.3 0.15

0.07

5

S16 0~3 100 80~100 50~80 25~60 8~45 0~25 0~10

4.1.7 填料

填料应符合JTG F40-2004的技术要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为填料使用,也不宜使用拌合机产生的粉尘。当对水稳性能要求较高时应考虑用水泥替代矿粉或用消石灰部分替代矿

粉。

4.2 橡胶沥青

4.2.1橡胶沥青是将橡胶屑作为一种沥青改性剂与基质沥青在高温状态下反应而成。橡胶沥青的生产设备由橡胶沥青反应罐、加热恒温系统、搅拌系统、泵送系统、控制系统组成。

4.2.2橡胶沥青反应温度为190-218℃。

4.2.3当橡胶粉与沥青混合后,其反应时间不少于45分钟。

4.2.4橡胶沥青中橡胶屑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为20±2%。

4.2.5生产好的橡胶沥青使用前应进行搅拌并快速测定其旋转粘度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4.2.6橡胶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橡胶沥青技术标准

检测项目单位技术指标

180℃旋转粘度dPa.S 15-40

软化点(环球法)℃52-74

针入度(25℃,100g,5s) 0.1mm 25-70

弹性恢复,25℃% >60

4.2.7橡胶沥青最好是当天生产,当天使用,可24小时存放。如有其他原因,可降到140-145度存放,存放不能超过3天。使用时重新升温到190度测粘度,不够时加胶粉反应45分钟。橡胶沥青黏合剂冷确后再加热允许两个再加热周期。但是橡胶沥青黏合剂必须符合所有的要求,包括最小黏度要求。

4.2.8橡胶沥青可用于沥青路面、应力吸收层、封层及其它的路面结构层。

4.3 橡胶沥青混合料

4.3.1 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

4.3.1.1 一般规定

4.3.1.1.1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具有坚实、平整、抗滑、耐久的品质,同时,还应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干裂、抗水损害及防止雨水渗入基层的功能。

4.3.1.2 级配

橡胶沥青混合料集料为间断级配。各级配类型的最大公称粒径、适宜铺筑厚度、适用范围见表4,级配范围见表5。

表 4 各级配类型适用范围

级配类型公称最大粒径

(mm)

适宜铺筑厚度

(mm)

适用范围

ARC-1616 45-55

适用于新建、改建路面的中、上面层ARC-1313.2 35-45

ARC-109.5 30-35 适用于桥面铺装层;大、中修路面上面层

表 5 间断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RC-16100 90-100 78-92 55-75 28-42 15-25 - 8-15 - - 3-8 ARC-13100 100 90-100 60-80 28-42 15-25 - 8-15 - - 3-8 ARC-10100 100 100 78-100 28-42 15-25 - 5-15 - - 3-8

4.3.1.3 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4.3.1.3.1 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

试验项目单位技术指标击实次数(双面) 次75

试件尺寸mm φ101.6mm×63.5mm

孔隙率VV % 3-6

矿料间隙率VMA

公称最大粒径9.5mm % ≮16 公称最大粒径13.2mm %≮15 公称最大粒径16mm %≮14 稳定度MS kN ≮7.5

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85

动稳定度次/mm >3000 冻融劈裂强度比% >80

渗水系数ml/min <100

构造深度mm >0.6

4.3.1.3.2 橡胶沥青混合料需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按下列步骤进行各种使用性能检验,不符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4.3.1.3.2.1 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并符合JTG F40-2004表

5.3.4-1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要求。

4.3.1.3.2.2 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并同时符合JTG F40-2004表

5.3.4-2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两个要求。

4.3.1.3.2.3 宜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验试件,脱模架起进行渗水试验,并符合JTG F40-2004表

5.3.4-4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要求。

4.3.1.4 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3.1.4.1 除本技术指南另有规定外,应遵照JTG F40-2004附录B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规定执行。

4.3.1.4.2 橡胶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密度测试宜采用表干法测定。理论密度宜采用实测最大理论密度。

4.3.2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4.3.2.1 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场、站)

4.3.2.1.1 拌和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

4.3.2.1.2 拌和厂与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确保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橡胶沥青混合料离析。

4.3.2.1.3 拌和厂应具备完备的排水设施。

4.3.2.2 集料场

4.3.2.2.1 各种集料必须分隔储放,细集料应设防雨棚。

4.3.2.2.2 料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染集料。

4.3.2.3 拌合设备

4.3.2.3.1 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间隙式拌合机或连续式拌合机拌制。

4.3.2.3.2 拌合机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合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油石比、拌和温度、混合料数量等各种参数。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的统计量,按橡胶沥青混合料质量及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如有波动,应分析原因予以纠正。4.3.2.4 拌合温度和时间

4.3.2.4.1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应控制在170℃~190℃之间。当需要改变温度时,应通过试验研究后确定。

4.3.2.4.2 橡胶沥青混合料每盘的实际拌和时间不少于55s(以拌和均匀为准),可根据不同种类的混合料延长拌合时间。

拌合机宜备有保温性能良好的成品料仓,储存过程中混合料的温度降低不得大于10℃,且不能有沥青滴漏。橡胶沥青混合料宜当天使用完毕,如需储存,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4.3.2.6 出厂

橡胶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混合料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

4.3.2.7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4.3.2.7.1 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宜采用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不得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

4.3.2.7.2 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板和底部涂一薄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粘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4.3.2.7.3 拌合机向运输车上装橡胶沥青混合料时,应多次移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橡胶沥青混合料离析。

4.3.2.7.4 自卸车辆运输橡胶沥青混合料时必须用特种保温苫布覆盖保温、防雨、防污染。

4.3.2.7.5 橡胶沥青混合料在运输、等候过程中,如发现有橡胶沥青混合料沿车厢板滴漏时,应采取措施予以避免。

4.4 橡胶沥清路面的施工

4.4.1 一般规定

4.4.1.1 橡胶沥青路面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

4.4.1.2 橡胶沥青混合料摊铺和压实等应采用机械化施工。

4.4.1.3 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工程正式开工前,必须铺筑100m-200m试验路段,进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试拌、试铺和试压试验,并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

试验路应开展如下工作:

1、确定拌和温度、拌和时间,验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2、确定摊铺温度、摊铺速度;

3、确定压实温度、压路机类型、压实工艺及压实遍数;

4、检测试验路段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重新铺筑验路,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4.4.2 施工准备

4.4.2.1.1 橡胶沥青路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必面做到干燥、清洁、无污染,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橡胶沥青路面层。

4.4.2.1.2 新建橡胶沥青路面的基层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柔性基层、半钢性基层、钢性基层、钢性基层或混合式基层,并通过基层验收检测后方能进行橡胶沥青路面层的施工。

4.4.2.1.3 用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时,原路面应经过必要的补强,修补及整平,并符合设计规定的几何尺寸以及强度和整度要求。

4.4.2.1.4 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时,应检查水泥混凝土板并进行必要的处理或修整,接缝处宜采取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

4.4.2.2 摊铺前在整个路面的基层表面均匀地洒一层乳化沥青粘层油,建议洒布量为0.25~0.5升/m2。在摊铺之前乳化沥青必须破乳(悬浮的沥青颗粒从水中分离出来,由暗棕色变成黑色)并将水挥发掉。普通沥青也可以做粘层油使用,沥青黏结油必须足够的热,达到149~176℃。粘层油应与面层沥青同种类,同标号的沥青经乳化或稀释制成。

4.4.3 橡胶沥青混合料摊铺

4.4.3.1 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基层上铺筑橡胶沥青混合料,宜采用履带式摊铺机,在摊铺前摊铺机的料斗、刮板、螺旋等受料部位应涂刷隔离剂或防粘剂。

4.4.3.2 橡胶沥青混合料最小摊铺温度应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按表7执行。

表7 橡胶沥青混合料最小摊铺温度

下卧层的表面温度

(℃)相应于不同摊铺层厚度的最低摊铺温度(℃) <50mm >50mm

10~15 168 160

15~20 158 155

20~25 155 150

>25 153 150

4.4.3.3 摊铺厚度和平整度由找平系统(平衡梁或雪橇式)控制,应密切注意平衡梁的粘料情况,发现粘料时及时清除,防止产生拉痕。

4.4.3.4 橡胶沥青混合料应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的摊铺。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根据施工程序和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按2-4m/min左右予以调整选择。4.4.3.5 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4.4.3.6 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一般不得用人工整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需在现场技术人员指导下,允许用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合料,缺陷严重时予以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

4.4.3.7 在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不能采用摊铺机铺筑时可用人工铺筑混合料。人工摊铺橡胶沥青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4.4.3.7.1 半幅施工时,路中一侧宜事先设挡板。

4.4.3.7.2 橡胶沥青混合料宜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锹布料,不得扬锹远甩。铁锹等工具宜粘防粘剂或加热使用。

4.4.3.7.3 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控制次数,严防集料离析。

4.4.3.7.4 摊铺不得中途停顿,并加速碾压。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时,应立即停止摊铺,并对已卸下的橡胶沥青混合料覆盖。

4.4.3.7.5 低温施工时,每次卸下的混合料应覆盖苫布保温。

4.4.4 橡胶沥青混合料压实

4.4.4.1 压实成型后的橡胶沥青路面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压路机最小重量为10吨,橡胶沥青混合料压实应使用双钢轮振动式压路机,压路面选型上宜采用带有高频率低振幅的双钢轮压路机,并配备能满足施工需求的压路机。不宜使用轮胎压路机。

4.4.4.2 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厚度不宜超过80mm。压实过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4.4.4.3 压路机进入施工地段前应保证车轮清洁无附着粘结物。

4.4.4.4 压实过程中需要时刻监控铺层的温度,每车摊铺时应派专人负责记录温度数据,达不到摊铺温度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应予以铲除。

4.4.4.5 初压实在温度降到135℃之前完成。

4.4.4.6 不得在低温状况下反复碾压,使石料棱角磨损,压碎,破坏石料嵌挤。

4.4.4.7 初压压路机要紧跟在摊铺机后面,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第一遍压实开始就需打开振动,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碾压按"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确保当铺料足够热时振动压实到95%的压实度。碾压长度一般控制在30~50m之内,初压压实速度要均匀(建议控制在4km/h),初压碾压遍数暂定为4遍,根据设备情况、温度和风的情况调整初压遍数,初压后要检查平整度,有严重缺陷时进行修整或返工。当铺料温度低于121℃时不能再振动压实。

4.4.4.8 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振动压实,碾压速度4-5km/h,碾压遍数暂定为4遍。

4.4.4.9 终压应紧跟在复压后进行,如经复压后无明显轮迹时可免去终压。终压对于橡胶

沥青的压实密度增加不大,可使用静力压路机或用关了振动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至少2遍或以上,至无明显轮迹为止。在每次摊铺过程中终压一直在进行,碾压速度3-6km/h,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4.4.4.10 碾压后的路面在冷却前,任何车辆机械不得在路面上停放(包括加油、加水的压路机),并防止矿料、杂物、油料等落在新铺的路面上。路面冷却至50℃以下时才能开放交通。碾压完成后沥青路面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剥落,掉渣,裂缝,推挤,烂边等现象。

4.4.5 接缝

4.4.

5.1 纵接缝

4.4.

5.1.1 当采用两台摊铺机成并列梯队方式进行摊铺作业时,纵向接缝应采用热接缝,两台摊铺机相距为15m-30m。

4.4.

5.1.2 当不得不采用冷接时宜采用平接缝,也可以采用自然接缝。

4.4.

5.1.2.1 平接缝:施工时采用档板或施工后采用切割机切齐可形成平接缝。

4.4.

5.1.2.2 自然缝:在施工中自然形成缝,若具有较整齐的边时可以不切割直接采用,但应清除松散的混合料,若混合料未受污染可以不涂粘层油。自然接缝通过试验段试验确定施工方法,并严格控制搭接材料的数量。

4.4.

5.1.2.3 摊铺前切缝应涂上粘层油;摊铺时,搭接宽度不应大于10cm;新摊铺曾厚度应通过松铺系数计算获得。

4.4.

5.1.2.4 当摊铺搭接宽度合适时,可将搭接部分新摊铺的热混合料回推,在缝边形成一小的凸脊形。如果搭接材料过多,则应直接用平头铲沿边刮齐,刮掉的多余混合料应放弃,不得抛撒于尚未压实的热混合料上。

4.4.

5.1.2.5 纵向接缝上下两层接缝要错开(10-20)cm。

4.4.

5.2 横接缝

4.4.

5.2.1 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期间,当需要暂停施工时,应采用平接缝,宜在当天施工结束切割、清扫、成缝。

4.4.

5.2.2 继续摊铺前应先用直尺检查接缝处已压实的路面,如果不平整、厚度不符合要求,应切除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4.4.

5.2.3 横向缝接续施工前应涂刷粘层油并用熨平板预热。

4.4.

5.2.4 重新开始摊铺前,应在摊铺机的熨平板下放置起始垫板;垫板的厚度应等于混合料松铺厚度与已压实厚度之差,其长度超过熨平板的前后距离。

4.4.

5.2.5 横向接缝处摊铺混合料后应先清缝,然后检查新摊铺的混合料松铺厚度是否合适。清缝时不得向新铺混合料方向过分推刮。

4.4.

5.2.6 横向接缝碾压时宜按垂直车道方向沿接缝进行。如果因为施工现场限制或相邻车道不能中断交通时,也可沿纵向碾压,但应在摊铺机驶离接缝后尽快进行,横向接缝上下两层接缝要错开1m。

5.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和应力吸收夹层

5.1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SAM)和应力吸收夹层(SAMI)是一个石屑封层工艺,上面覆盖普通沥青路面或橡胶沥青路面,应力吸收层具有模量低,柔韧性和弹性非常好,它能够弯曲和蠕变,释放了应力,从而阻止裂缝扩展,阻止裂缝的蔓延,对于延缓反射裂缝有着很好的作用。在上面罩面时SAMI中的石子又嵌入罩层一部份,从而防止了厚橡胶沥青膜中形成一个滑动平面。SAMI还能防止表层的水渗透到下面的结构层中。

5.2 应力吸收层优点:

1.把半刚性基层,旧沥青路面或水泥路面罩面的反射裂缝降到最低。

2.当反射裂缝是最大的危害和结构层有足够承载力时,可以将罩层厚度降到最低。

3.减少结构层罩层厚度。表8给出了橡胶沥青砼/应力吸收层厚度减薄的数据。

表8 橡胶沥青砼/应力吸收层厚度减薄的数据

普通沥青砼AC 橡胶沥青砼ARC 橡胶沥青砼/应力吸收层

45 30 -

60 30 -

75 45 30

90 45 30

105 60 45

120 60 45

135 45AC + 45ARC 60

150 60AC + 45ARC 60

165 45AC + 60ARC 45AC + 45ARC

180 60AC + 60ARC 60AC + 45ARC

5.3 施工工序

5.3.1应力吸收层施工时,将热橡胶沥青喷洒在道路上,然后在上面马上覆盖一层预先加热的石子(如有必要可裹覆少量沥青),在膜冷却之前必须迅速将石子压进橡胶沥青粘结剂中。单粒径石子尺寸为9.5~12.5mm时能得出最好效果。

5.4 施工准备

5.4.1应力吸收层对于施工操作和工地环境是十分敏感的,包括周围空气温度和骨料温度,以及底层温度。常规石屑封层和橡胶沥青封层之间只有很小的不同。最主要的不同是橡胶沥青膜要厚一些,石屑必须足够大,以防被膜吞没。另外一个区别就是喷嘴可能容易堵塞,这是因为沥青中有橡胶颗粒存在。这需要选择合适的喷嘴。

?原路面上的各种病害要事先修补好

?彻底清洁原路面(必要时用水冲洗);

?必要时(例如碎石稳定路面或十分松散粘结不良的路面)可喷洒一层透层油;

?施工设备准备就绪,包括沥青洒布量与石屑撒布量的标定和调试;

?实施交通管制,不准车辆进入施工路段,并做好绕行导向。

5.5 施工设备

应力吸收层所需要的装备如下:

1.橡胶沥青洒布车

2.石屑撒料机

3.用于运送石屑的料车

4.压路机:由于石屑封层的表面骨料,提倡用轮胎压路机来嵌入骨料,因它有捏合功能。

5.手动工具(扫帚,铲子等)

6.机动扫车

5.6 喷洒橡胶沥青

5.6.1橡胶沥青洒布车必须合适的调整和操作,从而按要求的洒布量均匀地洒布在路面上。喷嘴尺寸,间距和角度帮助决定喷杆的高度。如果橡胶沥青温度偏地低,粘度偏高,或者喷洒棒太低可能会导致条纹的产生。

5.6.2洒布车每次开始和结束都应洒在纸上,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应用的均匀性。应调整洒布宽度,以至纵向接缝不在车轮轨道内,但在中心线或者车道的中心或边缘。

5.6.3洒布量是2.2~2.6 L/m2,据体数据由工程师决定。在每个洒布工作完了之后,需根据长度,宽度和用了多少橡胶沥青量来决定洒布量是否正确。

5.7洒布石屑

5.7.1热石屑应该在橡胶沥青黏合剂喷洒后直接应用。石屑播料器在洒布车后的最大距离为20~30米。橡胶沥青粘结剂必须是流动性的,所以石屑能通过沥青的流动而嵌入。石屑封

层列车由黏合剂洒布车,石屑喷洒机和压路机组成。

5.7.2标准石屑用量为15~22kg/m2,精确数据由工程师决定。料车不能在任何裸露的橡胶沥青膜上经过。在新的封层路面上,运料车的速度必须有一定的限制,避免损坏新的封层,在新的路面上尽量少转弯。

5.7.3石屑撒播器的操作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速度,从而保护石料不被压坏。应控制石料供应确保均匀分布在石料洒布箱里。如果某些区域的石料洒得过多,则应转移到邻近地方或者捡起来。过量的应用通常会妨碍嵌入和黏结,也可能会因石屑的流失而导致将来出些问题。石料洒得不够的区域(大约总膜面积的85%是合适的)要补石料(通常为手工操作)。

5.8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压实

5.8.1轮胎压路机通常用于压实应力吸收层封层,因为橡胶轮胎的捏合性能促进嵌入。轮胎不会使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印痕。

5.8.2轮胎周围的裙边能帮助保持高的轮胎温度从而有利于压实。压实石屑封层是为了将石子定位和嵌入。压路机的速度应限制在6~10 km/h,这样石子才能被固定而不移走。压路机的台数应根据操作速度来决定。碾压遍数为2~4遍。

5.9清扫

5.9.1在应力吸收层完工之后,扫走新石屑封层表面剩余的石子,以避免石子飞溅。石屑封层施工完后大约30分钟就可以清扫。最适合的是当天较冷的时候用动力旋转扫帚车清扫。

6. 试验方法

6.1 材料

6.1.1橡胶屑

6.1.1.1 相对密度

按GB/T 4472规定的方法测定。

6.1.1.2 水分

按GB/T 6284规定的方法测定。

6.1.1.3金属含量

1 操作步骤

取试样60g(精确到0.002g)放置于无磁性的平面上,将一小型马蹄形磁铁放在样品上50秒钟,然后用毛刷清除马蹄形磁铁上的吸附物,清除干净后称取金属吸附物的质量(精确到0.001g),然后计算出金属含量的百分比。

2. 金属含量计算

A = G

2/G

1

×100%

式中:

A-金属含量的百分比;

G

2

-金属吸附物的质量

G

1

-吸附前试样的质量

6.1.1.4 纤维含量

1 操作步骤

按照筛余物测定的试验方法,筛网和接受盘中纤维会形成纤维球,将聚集在各层筛网中的纤维用尖嘴镊子取出放在平板玻璃上,晃动平板,将混在纤维球中的细胶粉去除后称重,计算纤维含量

2. 纤维含量计算

A = G

2/G

1

×100%

式中:

A-纤维含量的百分比;

G

2

-纤维质量

G

1

-分离出纤维前的质量

6.1.1.5 灰分含量

按GB/T 4498规定的方法测定。

6.1.1.6 天燃橡胶含量

按GB/T 13249规定的方法测定。

6.1.1.7 丙酮抽出物

按GB/T 3516规定的方法测定。

6.1.1.8 碳黑含量、橡胶烃含量

按GB/T 14837 规定的方法测定。

6.1.2 粗集料

按JTG E42规定的方法测定。

6.1.3 细集料

按GTG E42规定的方法测定。

6.2 橡胶沥青

6.2.1 旋转粘度

使用哈式手提粘度仪或布氏旋转粘度仪测定。

6.2.2 针入度

按JTJ 052-2000中T 0604-2000规定的方法测定。

6.2.3 弹性恢复

按JTJ 052-2000中T 0662-2000规定的方法测定

6.2.4 软化点

按JTJ 052中T 0606-2000规定的方法测定。

6.3 橡胶沥青混合料

6.3.1 油石比

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定。

6.3.2 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稳定度

按JTJ 052、JTG F40-2004、规定的方法测定。

6.3.3 车辙试验

按JTJ 052规定的方法测定。

6.3.4 水稳定性试验

按JTJ 052规定的方法测定。

7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7.1 材料

7.1.1 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表9规定的检查项目与频度,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其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表9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与频度

材料检查项目检查频度试验规程规定的平行试验次数或一次试验的试样数

橡胶屑

级配

含水量

随时

必要时

2

2

橡胶沥青

旋转粘度

25℃针入度

弹性恢复

软化点(环球法)

随时

每天1次

每天1次

每天1次

3

2

2

2

粗集料外观(石料品种、含泥量等)

针片状颗粒含量

颗粒组成(筛分)

压碎值

磨光值

洛杉矶磨耗值

含水量

随时

随时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2~3

2

2

4

2

2

细集料颗粒组成(筛分)

砂当量

含水量

松方单位重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必要时

2

2

2

2

矿粉

外观

<0.075mm含量

含水量

随时

必要时

必要时

2

2

注:

a.表列内容是在材料进场时已按“批”进行了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日常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的项目与要求。

b.“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其检查频度可根据材料来源及质量波动情况由业主及监理确定;“必要时”是指施工各方任何一个部门对其质量发生怀疑,提出需要检查时,或是根据需要商定的检查频度。

c.橡胶沥青应在尽量靠近拌和混合料使用的部位取样,对现场制作的橡胶沥青应立即制备试样并进行试验,不得在冷却后重新加热或用室内橡胶沥青制作机械加工后再做试验。7.1.2 保留每项工程的橡胶沥青的生产记录,对于每一批生产的橡胶沥青,记录每个成分的重量,反应开始时间,粒度检测结果,包括检测时间和橡胶沥青温度,橡胶屑添加量和添加时间,以及相对应的粘度数据。

7.2 橡胶沥青混合料

7.2.1 橡胶沥青混合料按表10进行检查。

表10 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检查频度和质量要求

项 目

检查频度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混合料外观 随时

观察集料粗细、均匀性、离析、油石比、

色泽、冒烟、有无花白料、油团等各种现象

目测

拌和 温度 沥青、集料的加热温度

逐盘检测评定

符合本指南规定 传感器自动检测、显示并打印

混合料出厂

温度

逐车检测评定 符合本指南规定

出厂时逐车人工检测 逐盘测量记录,

每天取平均值评

符合本规范规定 传感器自动检测、显示并打印

矿料

级配

(筛

孔) 0.075mm

逐盘在线检测 ±2%(2%) 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

≤2.36mm ±5%(4%) ≥4.75mm ±6%(5%) 0.075mm 每台拌和机每天l ~2次,以2个

试样的平均值评

±2%(2%) 按5.1.2、5.1.3条检测

≤2.36mm

±5%(3%) ≥4.75mm ±6%(4%) 沥青用量(油石比) 逐盘在线监测

±0.3%

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

每台拌和机每天

l ~2次,以2个

试样的平均值评

±0.3% 按附录A 检测

马歇尔试验:

空隙率、稳定度、 每台拌和机每天

l ~2次,以4~6

个试件的平均值评定 符合本指南规定 按5.3.2条检测

浸水马歇尔试验

必要时(试件数同马歇尔试验) 符合本指南规定 按5.3.4条检测

车辙试验 必要时(以3个试件的平均值评定)

符合本指南规定 按5.3.3条检测

注: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取样应符合试验规程的要求。从橡胶沥青混合料运输车上取样时应设置取样台分几处采集一定深度的样品。

7.2.2 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一个台班的统计量,以便施工前、后总量的校验。

7.2.3 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的检查与验收按JTG F40-2004的规定进行。但其中压实度应达到98%以上。

丁腈橡胶的生产设计

B线项目 B线题目:丁腈橡胶的生产设计 专业:高聚物生产技术 班级:高化 091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工艺背景

1.丁腈橡胶的发展简介 (4) 2.丁腈橡胶的性能用途 (4) 3.工艺的研究意义 (4) 第二章设计思路及要解决的问题 1.橡胶的合成设计思路 (5) 2.丁腈橡胶需解决的问题 (5) 第三章丁腈橡胶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6) 第四章丁腈橡胶的合成工艺 1. 主原料及其规格 (7) 2.消费定额 (7) 3.丁腈橡胶的聚合机理和工艺流程 (8) 4.丁腈橡胶过程及影响因素 (11) 第五章丁腈橡胶的性能 1.耐油和耐溶剂性 (12) 2.对化学物质的稳定性 (13) 3.耐氧化和耐日光作用 (13) 4.耐热及耐寒性 (13) 5.物理机械性能 (14)

6.电性能和透气性 (14) 第六章丁腈橡胶的加工工艺及用途 1.丁腈橡胶的加工工艺 (15) 2.丁腈橡胶的应用 (15) 第七章丁腈橡胶的新发展 1.新发展 (16) 2.新品种 (18) 设计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丁腈橡胶的制备的工艺流程 第一章、工艺背景

1.丁腈橡胶的发展简介 丁腈橡胶初始研究于德国,l931 年首先报导了丁二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在并对得到的共聚物做了性能鉴定。结果发现,它在耐老化、耐日光、耐热、耐油以及气密性等方面均优于天然橡胶。因而引起人们对这个新问世的高分子材料以极大的注意。时至1937 年德国出于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国内合成橡胶的生产,致使丁腈橡胶的工业化生产首先在德国获得成功,并出法本(I.G.Farban)公司投入正式生产。 2.丁腈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性,其耐油性仅次于聚硫橡胶和氟橡胶,并且具有的耐磨性和气密性。丁晴橡胶的缺点是不耐臭氧及芳香族、卤代烃、酮及酯类溶剂,不宜做绝缘材料。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作耐油制品,如耐油管、胶带、橡胶隔膜和大型油囊等,常用于制作各类耐油模压制品,如O 形圈、油封、皮碗、膜片、活门、波纹管等,也用于制作胶板和耐磨零件。 3.合成工艺的意义 丁腈胶因耐油、耐热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已经成为耐油橡胶制品的标准弹性体,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开采、石化、纺织、电线电缆、印刷和食品包装等领域,目前国内产不足需,年进口量约 4 万吨。2001 年全球丁腈胶总年产能力约65 万吨,分布在17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周边地区年产能力约27 万吨,占世界总年产能力的40%,除印度外均是中国主要

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资料

1 总则 1.0.1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针,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1.0.2 本规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1.0.3沥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 1.0.4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1.0.5沥青面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1.0.6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和使用液体油沥青的全过程禁烟火。使用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沥青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身体伤害。 1.0.7沥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 1.0.8沥青路面工程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1.0.9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的沥青路面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补充规定。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 2.1术语 2.1.1沥青结合料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乳化沥青emulsified bitumen(英), asphalt emulsion,emulsified asphalt(美) 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1.3液体沥青liquid bitumen(英), cutback asphalt(美) 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 2.1.4改性沥青modified bitumen(英) , modified asphalt cement(美) 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磨细的橡胶粉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2.1.5 改性乳化沥青modified emulsified bitumen (英), modified asphalt emulsion(美) 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2.1.6 天然沥青natural bitumen (英)natural asphalt(美) 油在自然界长期受地壳挤压、变化,并与空气、水接触逐渐变化而形成的、以天然状态存在的油沥青,其中常混有一定比例的矿物质。按形成的环境可以分为湖沥青、岩沥青、海底沥青、油页岩等。 2.1.7透层prime coat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2.1.8粘层tack coat 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2.1.9封层seal coat 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 2.1.10稀浆封层slurry seal 用适当级配的屑或砂、填料(水泥、灰、粉煤灰、粉等)与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2.1.11微表处micro-surfacing 用适当级配的屑或砂、填料(水泥、灰、粉煤灰、粉等)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丁腈橡胶配方设计性能改进及生产工艺

丁腈橡胶配方设计性能改进及生产工艺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丁腈橡胶配方设计,性能改进及生产工艺 1 背景 丁腈橡胶是由丁二烯和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法制得的,丁腈橡胶主要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性,其耐油性仅次于聚硫橡胶和氟橡胶,并且具有的耐磨性和气密性;耐热性优于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可在120℃长期工作。气密性仅次于丁基橡胶。丁腈橡胶的性能受丙烯腈含量影响,随着丙烯腈含量增加拉伸强度、耐热性、耐油性、气密性、硬度提高,但弹性、耐寒性降低。其缺点是耐低温性差、耐臭氧性差,电性能低劣,弹性稍低;并且不耐臭氧及芳香族、卤代烃、酮及酯类溶剂,不宜做绝缘材料。 禾川化学是一家专业从事橡胶产品配方分析、研发的公司,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做了小试和应用试验,研制了一种新型丁腈橡胶配方技术;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作耐油制品,如耐油管、胶带、橡胶隔膜和大型油囊等,常用于制作各类耐油模压制品,如O形圈、油封、皮碗、膜片、活门、波纹管等,也用于制作胶板和耐磨零件。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2 丁腈橡胶 丁腈橡胶常见体系 丁腈橡胶主要采用硫黄和含硫化合物作为硫化剂,也可用过氧化物或树脂等进行硫化。由于丁腈橡胶制品多数要求压缩永久变形小,因此多采用低硫和

含硫化合物并用,单用含硫化合物(无硫硫化体系)或过氧化物作硫化剂。硫黄-促进剂体系是丁腈橡胶应用最广泛的硫化体系。硫黄可使用硫黄粉,也可使用不溶性硫黄。由于硫黄在丁腈橡胶中的溶解度比天然橡胶低,所以应注意控制用量。硫黄用量增加,定伸应力、硬度增大,耐热性降低,但耐油性稍有提高,耐寒性变化不大。一般软质橡胶由于丁腈橡胶不饱和度低于天然橡胶,所需硫的用量可少些,一般用量~2份,硫化促进剂用量可略多于天然橡胶,常用量1~份。丁腈橡胶的软质硫化胶最宜硫黄用量为份左右。不同丙烯腈含量的丁腈橡胶所需硫黄用量也不同,当丙烯腈含量高,而丁二烯相对含量低时,由于减少了不饱和度,所需硫黄用量可酌量减少。如丁腈-18,硫用量~2份;丁腊-26,硫用量~份,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低硫配合可提高硫化胶的耐热性,降低压缩永久变形及改善其他性能,因此丁腈橡胶常采用低硫(硫黄用量份以一下)高促硫化体系。 丁睛橡胶使用的促进剂主要是秋兰姆类和噻唑类,其中秋兰姆类促进剂的硫化胶特性较好,特别是压缩永久变形性良好,而且加工安全,故应用更为普遍。此外还使用次磺酰胺类促进剂。胺类和胍类促进剂常作为助促进剂使用。硫黄与不同促进剂并用具有不同的性能,例如用二硫化秋兰姆(如促进剂TMTD,TRA,TRT用量~份)与硫黄并用,采取低硫或无硫配合,耐热性优异;硫黄与促进剂DM或CZ并用,胶料强伸性能好,是一种常用的硫化体系;硫黄与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如TS)并用,胶料具有较低的压缩永久变形和最小的焦烧倾向。高量秋兰姆类与次磺酰胺类并用或秋兰姆类与噻唑类并用的低硫配方,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优异,耐热性良好,压缩永久变形小,并且不易焦烧和喷霜。

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1)

附1: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1.规范要求 本设计所指橡胶沥青是指以废旧轮胎加工生产的硫化胶粉通过反应设备经恒温加热、搅拌与基质沥青高温状态下反应生成的橡胶改性沥青。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材料要求、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碾压等工艺环节均应严格满足 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交通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建设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1—90)。 同时,作为新工艺新材料技术采用,工程实施中应参考 美国加利福利尼州(California)橡胶沥青施工规范(Type-G) 美国道路材料实验协会(ASTM)实验规程。 2.材料要求 2.1沥青 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道路石油沥青的质量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2.1-2规定的技术标准。 2.2橡胶屑 本工程橡胶沥青中的橡胶屑是用载重车、大客车、公共汽车废轮胎为原料加工生产的硫化胶粉,这里所指的轮胎为斜交胎。包括轮胎翻新时从胎面、胎肩打磨下来的橡胶屑加工的胶粉。废旧橡胶屑中可加入天然橡胶粉和改善剂,但总量不宜超过废旧橡胶屑重量的25%。橡胶沥青改性用胶粉的技术指标应满足表的要求。 表橡胶沥青用胶粉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 为达到橡胶沥青的改性效果和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消音和使用寿命,要求橡胶沥青改性时使用的橡胶粉级配,应按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橡胶沥青规范的要求从0~2.36mm范围配置,杜绝使用单一规格或混杂级配的橡胶屑。 2.3石料 橡胶沥青混凝土的粗集料采用峨眉山地区产玄武岩石料,其质量技术标准应满足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章节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细集料应同样满足章节中的相关规定。 2.4矿粉 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推荐使用石灰岩磨细的矿粉,其技术标准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章节中的相关要求。同时本工程还要求,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时产生的粉尘可部份(不超过25%)回收使用。 2.5抗剥落剂 橡胶沥青混合料应使用抗剥落剂,以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粘附能力。抗

高性能沥青路面(道路石油沥青Superpave-25)下面层施工指导

高性能沥青路面(道路石油沥青Superpave-25) 下面层施工指导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依据沥青混合料初始、设计和最大旋转压实次数时的密实度以及在设计压实次数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填隙率、填料与有效沥青之比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它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首先依据石料的性质进行级配组成设计,然后再进行油石比的选择。在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制定了《高性能沥青路面(道路石油沥青Superpave25)下面层施工指导意见(修订版》,以指导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施工。 沥青路面下面层采用Superpave25结构时其厚度不小于8cm。其沥青混合料级配应满足表一和表二,技术指标应满足表三和表四。 Superpave25设计集料级配限制区界限表一 Superpave25设计集料级配控制点界限表二 Superpave25技术指标表表三 *注:当级配在禁区下方通过时,粉胶比可取值0.8~1.6。

Superpave25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指标表表四 一、材料要求 1、沥青沥青面层采用优质道路石油沥青,标号70号,技术要求见表五。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省高指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市高指中心试验室按xx高技(XX)20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原材料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的通知》规定对到场沥青进行检测,并留样备检。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下面层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应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按xx高技(XX)203号文规定进行检验。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六。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石质为石灰岩,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对进场细集料,按xx高技(XX)203号文规定进行检查。细集料规格见表七。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八,进场填料按xx高技(XX)203号文规定进行检验。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五

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艺,主要包括混合料生产,路面基层处理,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等内容,为提高橡胶沥青路面工程质量提供启示与参考。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地联系的增强,推动了公路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为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路面综合性能,各种新技术和新工艺也逐渐被应用到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橡胶沥青就是其中的重要工艺技术之一。橡胶沥青能实现对废旧轮胎的利用,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并且还能提高路面的抗裂和抗变形性能,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愈加受到关注和重视。但一些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忽视质量控制,未能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施工,影响橡胶沥青路面工程质量和施工建设效益提升。为转变这种情况,应该加强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流程,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使橡胶沥青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橡胶沥青概述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橡胶沥青在公路工程建设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到施工中不仅能确保工程质量,还能提高沥青路面综合性能,为车辆通行创造便利,因而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橡胶沥青是指以废旧轮胎橡胶粉和沥青为主要原料,利用相应的技术和工艺生产而成的公路路面新型结合材料[1]。 就其材料组成来看,约有20%为汽车废旧轮胎加工而成的橡胶粉。在环

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公路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橡胶沥青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愈加受到关注。作为一项重要的路面施工技术,橡胶沥青具有自身显著特点和优势。 其不仅具有高黏度的特征,弹性恢复性能优良,能改善路面抗氧化和抗老化性能,同时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强度高,具有优良的抵抗反射裂缝能力。公路工程建设中,通过橡胶沥青的应用,可以增强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预防路面车辙、裂缝、鼓包等缺陷出现。具有较强地降低路面应力的能力,能够有效预防反射裂缝出现。 并且封水性能良好,有利于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2]。此外,利用橡胶沥青还能降低行车噪音,提高行车舒适度。并实现对废旧轮胎的利用,促进资源再利用,降低道路工程施工成本,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 2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促进橡胶沥青得到有效利用,首先应该明确橡胶沥青的技术要求,以此为规范和指导,重视混合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合料的性能。同时做好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和碾压施工,实现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有效控制,保障公路工程质量。 2.1混合料生产 双面击实各75次,进行马歇尔试验,得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丁腈橡胶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进展

丁腈橡胶的生产工艺与技 术进展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丁腈橡胶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进展 丁腈橡胶的生产工艺 2.1.1 丁腈橡胶的生产工艺 工业上生产丁腈橡胶采用连续或间歇式乳液聚合工艺,按聚合温度不同,分为热法聚合与冷法聚合两类。冷法聚合的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5~15℃,热法聚合则为30~50℃。冷法聚合通常采用连续聚合工艺,热法聚合通常采用间歇聚合工艺。目前世界上生产厂家,如朗盛公司、美国Lion Copolymer公司、日本瑞翁公司以及日本合成橡胶公司都采用低温乳聚法。产品类型包括固体丁腈橡胶(固体NBR)、氢化丁腈橡胶(HNBR)、粉末丁腈橡胶(PNBR)、羧基丁腈橡胶(XNBR)以及丁腈橡胶胶乳(NBR胶乳)等。 目前世界各国丁腈橡胶生产工艺流程多采用冷法乳液聚合连续生产,其工艺过程与丁苯橡胶类似。主要包括原料配制、聚合、单体回收、胶乳贮存及掺混、胶乳凝聚、干燥及压块包装等工序。 ①生产时,先将一定比例的丁二烯、丙烯腈混合均匀,制成碳氢相。在乳化剂中加入氢氧化钠、焦磷酸钠、三乙醇胺、软水等制成水相,并配制引发剂等待用。 ②将碳氢相和水相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乳化槽,在搅拌下经充分乳化后送入聚合釜。 ③在聚合釜内直接加入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热量由列管内液氨蒸发排出。温度控制在30℃或5℃时,转化率可维持在70%~85%。

④而后分批加入调节剂,以调节橡胶的分子量。聚合反应进行至规定转化率时,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并将胶浆卸入中间贮槽。 ⑤经过终止后的胶浆,送至脱气塔,经三级闪蒸脱除未反应的丁二烯,然后再借水蒸汽加热真空脱出游离的丙烯腈。 ⑥丁二烯经压缩升压后循环使用,丙烯腈经回收处理后再使用。 ⑦经脱气后的胶浆加入凝聚剂、防老剂及其它助剂后,过滤除去凝胶,用食盐水凝聚成颗粒胶,经水洗后挤压除去水分,再用干燥机干燥,然后包装即得成品橡胶。经干燥后的橡胶含水量应低于1%,成品丁腈橡胶一般每包重25千克。 合成丁腈橡胶使用的主要设备有:聚合釜、闪蒸塔、脱气塔、干燥箱、干燥机等。 2.1.2 丁腈橡胶的生产工艺优缺点 冷法(低温)乳液聚合的丁腈橡胶在加工性能上优于高温乳液聚合的丁腈橡胶。冷法乳液聚合工艺优点: 1、以水为分散介质,价廉安全; 2、聚合体系粘度低,易传热,反应温度易控制; 3、尤其适宜于直接使用乳胶的场合。 工艺缺点: 1、产品中留有乳化剂等,影响产品电性能等; 2、要得到固体产品时,乳液需经过凝聚、洗涤、脱水、干燥等工序,成本较高。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 一、应力吸收层的概念 应力吸收层是指铺筑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之间,具有高变形能力的改性沥青层,它能够吸收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加强层间黏结与防水,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特点。 二、施工工艺 1、施工前应进行基层的清扫、吸尘和清洗。 先人工用竹扫帚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用水冲洗,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 2、确定橡胶粉的掺量 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例如18%、20%、22%)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之间,拌和1小时后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应满足表3技术要求。

3、橡胶沥青的生产 应由熟练人员操作橡胶沥青生产设备,采用间歇式方式生产。操作人员准确控制导热油温度,准确控制配料比例。对成品橡胶沥青及时进行各项检验。 4、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 ⑴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 ⑵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 ⑶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 ⑷需用的设备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 压路机。 5、橡胶沥青洒布 ⑴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采用预裹附的集料时。 ⑵起步和终止位置应铺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洒布车经过后应 及时取走工程纸。

⑶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 ⑷撒铺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6、撒铺碎石 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撒铺碎石,碎石撒铺量为12~18 kg/㎡,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用人工补足。 7、碾压 采用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碎石撒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两台胶轮压路机应同时进行碾压,紧跟碎石撒铺车,碾压数为3遍。 8、在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前,应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清扫,以清除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避免影响应力吸收层与上面层的粘结。 9、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应与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中间不开放交通,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须待应力吸收层施工完成3小时后方可开放交通,但车速不宜超过25km/h。 三、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要求

道路沥青混合料种类与性质

第七章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沥青混合料从颗粒均匀预涂沥青的沥青涂层碎石(coated stone)到沥青玛碲脂(mastic asphalt)其成分变化无穷。然而,沥青混合料大体上可以分为沥青混凝土(asphalt)和沥青碎石(macadam)两大类。 沥青混凝土与碎石的主要区别如下: ●沥青混凝土的集料级配一般由颗粒大致均匀的粗集料加上大量的细集料和很 少量的中等大小的集料组成。 ●沥青混凝土的强度与砂/填料/沥青成份的劲度即沥青砂浆有关;为了砂浆 要有足够的劲度,制造沥青混凝土时要用比较硬的沥青和含量高的填料;至于沥青碎石的强度,主要是依靠摩擦和集料颗粒间的机械互锁力,因此可以用较软等级的沥青。 ●由于沥青混凝土含的填料比例很大,也即是集料有大幅的表面积要用沥青裹 覆,因而沥青用量较高;而沥青碎石含细小的集料少,因此用以裹覆集料的沥青少量也够了;沥青碎石内的沥青主要功能是在压实时作为润滑剂和在使用过程中粘结着集料颗粒。 ●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低,基本上不透水并且用予繁重交通的道路上非常耐久 ;沥青碎石的空隙率相对较高而具透水性,并不如前者耐久。从沥青涂层碎石到沥青玛蹄脂各种沥青合料中,使用的沥青等级愈来愈硬,沥青、矿料和砂的含量增加,粗集料含量减少。 图7-1 各种沥青混合料的典型级配曲线

§7.1道路沥青混合料的种类与性质 7.1.1沥青混凝土 用不同粒径的碎石、天然砂、矿粉和沥青按一定比例以及最佳密实级配原则设计、在拌和机中热拌所得的混合料称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这种混合料的矿料部分应有严格的级配要求。它们经过压实后所得的材料具有规定的强度和孔隙率时称作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是一般沥青混合料中最大的,但它们在常温或高温下都具有一定的塑性。沥青混凝土的高密实度使得它水稳性好,因此有较强的抗自然侵蚀能力,故寿命长、耐久性好,适合作为现代高速公路的柔性面层。从国外以及国内的工程实践来看,以沥青混凝土作为高等级公路或城市道路的路面材料已经相当普遍。 由于沥青混凝土的胶结料主要为沥青,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十分敏感的材料,这就导致了沥青混凝土的性质(主要为力学性能)受温度的影响十分突出(这也是沥青混合料最大的特点),如它们的劈裂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可从零下温度的几兆帕到高温的零点几兆帕而不同。 沥青混凝土的分类从广义来说,可包括沥青玛碲脂(MA)、热压式沥青混凝土(HRA)、传统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HMA)、多空隙沥青混凝土(PA)、沥青玛碲脂碎石(SMA)以及其它新型的沥青混凝土。 传统沥青混凝土、SMA和多空隙沥青混凝土典型级配曲线的比较见下图: 图7-2 三种典型混凝土级配比较 上图中,曲线1为传统沥青混凝土,孔隙率3%;曲线2为SMA,孔隙率3%;曲线3为多孔沥青混凝土、孔隙率20%。就孔隙率而言,当马歇尔设计孔隙率小于4%(或路面实际孔隙率小于8%)时,它已形成较为密实的结构,水不易进入沥青混凝土,整个结构的耐久性较好;或者路面实际孔隙率大于15%时,

某高速公路中面层改性沥青AC-20施工指导意见doc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AC-20)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导意见 根据某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和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结合省内外已建成高等级公路的施工经验,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1 集料级配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厚度6cm,采用AC20型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工程设计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沥青中面层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 级配类型 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 26.5191613.29.5 4.75 2.36 1.180.60.30.150.075 AC-20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 2 材料要求 2.1 沥青 沥青中面层均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针入度(25℃,100g,5S)(0.1mm)40~60 针入度指数PI 不小于0 延度(5cm/mim,5℃)(cm)不小于20 软化点(T R&B)(℃)不小于60 动力粘度(60℃)(Pa.S)不小于2000 运动粘度(135℃)(Pa.S)不大于3 闪点(℃)不小于230 溶解度(%)不小于99 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 2.5 弹性恢复(25℃)(%)不小于75 RTFOT 试验后质量变化(%)不大于 1.0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延度(5cm/mim,5℃)(cm)不小于15

改性沥青运抵工地后,由监理代表处组织会同承包人按1批(次)/500吨对改性沥青全套指标进行检测,检测费由各段承包人均摊。各驻地办和承包人工地试验室应分别按1批(次)/100吨对改性沥青常规指标(如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进行检验,监理代表处中心试验室按1批(次)/200吨进行检验。

沥青混合料施工.

教学课题:沥青混合料施工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沥青混合料施工要点 知识点: 教学重点:沥青混合料施工 教学难点:沥青混合料施工 突破难点的关键:实践 授课形式:实习、教授,讨论 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五、沥青混合料施工 1、施工放样 1)基准形式的选择 基准形式是指摊铺机通过何种方式控制摊铺高程,分两类,一种是基准线(梁),基准线一般用钢丝绳,另一种是行走基准。通常摊铺下面层和中面层时,由于下面层的平整度较低,需布设基准线。摊铺机的传感装置通过感应基准线的高程来控制摊铺高程(俗称“走钢丝绳”)。摊铺表面层时,此时中面层已具有较高的平整度,其基准形式一般是摊铺机通过滑撬感应中面层的高程来控制摊铺高程(俗称“走雪撬”)。 2)基准线的布设 基准线是控制铺筑层标高和平整度的关键,可分四步进行布设。 第一步:布设钢桩,一般布设在路肩的边缘,一般距摊铺边缘30~50cm。桩距直线段宜为lOcm,弯道部分酌情适当缩短,以保证路面边缘摊铺圆顺,桩位最好选用设计图表上的桩号,以便利用其设计高程作为基准线标高的依据,桩的打人深度以桩稳固为度,分别测定下承层上打桩点的高程。 第二步:在桩上套上带托架的套管,使托架垂直于路中线。将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作比较,如果两者高程差值在厚度允许误差范围内时,移动套管使套管顶部高程等于实测高程,并固定套管。如果某些测点高程高于设计高程时,应按本层设计厚度放样,应移动套管使套管顶部高程等于实测高程与本层设计厚度之和,并固定套管,并同时对纵坡进行调整,调坡坡度以千分之一为宜,切忌连续频繁调坡,影响行车的舒适性。 第三步: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桩上,然后将钢丝绳放在各桩的托架上,用紧线器拉紧,最后固定在另一端的支撑桩上。此钢丝绳即为控制摊铺高程的基准线。 第四步:量测基准线与下承层顶面的高度,与设计厚度进行比较,对不满足点再作调整。基准线必须充分拉紧,下垂度不得超过路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值,摊铺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机具不得碰撞基准桩、线,防止基准线发生偏差影响摊铺效果。 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以减少摊铺机前经常短时换车卸料的情况,用于运输的数量应能与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相协调,保证不至于使摊铺机停工待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一般应保证有不少于5辆料车在等候卸料。车厢应具有紧密、清洁、光滑的金属底板并应打扫干净。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在车厢侧板和底部涂刷柴油与水以1:3比例的混合液。但要严格控制涂液用量,以均匀、涂遍但不积油水为宜。不允许用石油衍生剂来作运料车底板的涂料。在往运料车上装载沥青混合料时,为减少混合料颗粒离析,应尽是缩短出料口与车厢的下料距离,且自卸车不应停在一个位置上受料,每往车厢内装一斗料,车就移动一次位置。为使装料均匀,分次装料一般以奇数次为宜,一车料最少应分三次装载,首先将料放于车箱的前部,然后移动运料车,将料放于车箱的后部,最后再移动运料车,使余下的料在车箱的中部均匀分装。

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一、橡胶沥青的生产 (1)橡胶沥青的生产 橡胶沥青(以下简称橡胶沥青)生产的关键因素是温度的控制。用于喷洒和用于拌和的橡胶沥青的生产方法也不存在区别。生产前,基质沥青需加热到204℃~226℃的高温,橡胶沥青胶结料必须在搅动状态下反应至少45分钟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反应效果,反应温度应保持在规定的190℃~218℃。其间不断监测橡胶沥青的品质(主要是粘度指标),待反应结束后,检验橡胶沥青是否满足有关的技术要求,如合格则可用于生产或施工,否则,需要重新调整橡胶沥青的配比,进一步加工。 橡胶沥青生产完成后,应将橡胶沥青保温储存,用于储存橡胶沥青和基质沥青的储存罐须有加热和保温装置,以使储存罐能保持在规定的温度,温度范围一般为190℃~218℃。储存灌还应有搅动装置搅动橡胶沥青以保持胶粉颗粒良好地分散,否则颗粒就会下沉到罐底或者上浮到表面。(橡胶沥青生产温度详见表2) 图1 橡胶沥青生产工艺图 (2)橡胶沥青的质量 在每次橡胶沥青使用前,必须对橡胶沥青的质量进行检验,橡胶沥青的质量尤其是粘度必须符合表1的要求才能使用,否则应不予使用。

表1 橡胶沥青技术指标 注:①所有检测用温度计应采用半导体数显温度计并及时送当地计量部分检定,或在监理监督下用标准温度计标定;②所有温度检查均按正确的方法操作, 避免温度计探头位置不当导致所测温度不真实;③碾压温度是指碾压层内部温 度。 (3)橡胶沥青胶结料的延迟使用和再加热 橡胶沥青在45分钟的反应之后,如果4小时内不使用,应停止加热。保温罐里的橡胶沥青的降温速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在使用前温度低于190℃就需要再加热。橡胶沥青冷却后再加热到190℃~218℃称为一个加热循环。橡胶沥青再加热的循环次数不能超过两次,但是橡胶沥青的质量必须一直能够满足表1 的要求,尤其是最低粘度要求。 当橡胶沥青延迟时间过长时,只要橡胶沥青处于液态,橡胶和沥青就会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橡胶就会降解。为了使粘度恢复到规定的水平,一般需要再添加胶粉(添加量一般不超过沥青的10%),在190℃~218℃混合再反应至少45分钟以生成满足要求的橡胶沥青。

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案

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沧州市上海路道路排水工程,为沧州市新区规划东西方向主干路,西起贵州大道(桩号K0+000),东止吉林大道(原上海路西端,桩号K2+860),全长2860m。一期工程为吉林大道向西400m,起止桩号为K2+350~K2+753.936。拟建道路规划红线80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快车道为双向八车道,设计车速40Km/h。 上海路路幅型式采用三幅路,快车道宽30m,快车道外侧为4.5m 绿化带,绿化带外侧为6.0m慢车道,慢车道外侧为4.0m人行道,人行道外侧为绿地(北侧绿地宽16m,南侧绿地宽5.0m)。 快车道采用双向坡,坡度为1.5﹪,坡向道路外侧,路拱形式为直线接抛物线线形;6m宽慢车道采用直线坡,坡度1.5﹪,坡向道路外侧;人行道采用直线坡,坡度1.0﹪,坡向道路内侧。 2、道路纵断 本设计纵断根据规划标高而定。设计高程为设计道路中心线位置标高。水准点:上海路桩号K2+883快车道北边油面钢钉,BM0:8.074。 3、路面结构 (1)、快车道:两步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土厚30cm(7天抗压强度不小于0.6Mpa),一步水泥稳定碎石厚18cm(7天抗压强度3.0-4.0 Mpa),喷洒透层油,一步泡沫沥青混合料厚15cm,单层表处下封层,6.0cmAC-20C型普通沥青砼,4.0cm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细集料采用机制砂,粗集料采用玄武岩)。

(2)、慢车道:一步石灰土厚15cm,一步水泥稳定碎石厚15cm,喷洒透层油并做单层表处橡胶改性沥青下封层,4cm厚AM-16沥青碎石,2.5cm厚AC-10F型普通沥青混凝土。 (3)、人行道:一步20cm厚级配砖石,3cm中砂上铺6 cm环保砖。环保砖抗压强度不小于C c40,抗折强度不小于C f4.0,防滑等级为R3,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65。土基压实度≥94%。 (4)、下封层、粘层:下封层采用单层橡胶改性沥青表处,厚度不小于6mm,矿料规格S10,矿料用量5-8m3/1000m2,橡胶改性沥青用量2.0kg/m2。 双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屋之间喷洒粘层油,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筑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涂粘层油。 二、编制依据: 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96)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1—90) 4、沧州市上海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 5、我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机械装备能力; 6、国家、交通部、河北省及沧州市颁发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 试验检测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主要材料、构配件标准等。 三、施工组织及总体安排 (一)、施工组织机构

丁腈橡胶安全生产要点(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丁腈橡胶安全生产要点(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丁腈橡胶安全生产要点(新版) 1工艺简述 丁腈橡胶是以丁二烯与丙烯腈经乳液聚合所制得的共聚物。生产工艺由水相和碳氢相配制、聚合、脱气和单体回收、凝聚干燥及包装工序组成。 主要工艺过程是将丁二烯、丙烯腈两种单体按比例配制为碳氢相,将拉开粉、氢氧化钠、焦磷酸钠、三乙醇胺等配制为水相,并准备好调节剂和激发剂溶液。在聚合釜中依次将计量的水相、碳氢相、调节剂和激发剂溶液接入,然后搅拌升温,在30~50℃温度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当单体总转化率达65~70%时,开始降温卸料,同时在聚合的胶浆中加入终止剂溶剂。胶浆在脱气塔经减压蒸馏,将未反应的丁二烯、丙烯腈蒸出回收。经脱除单体的胶浆,以氯化钠溶液进行凝聚,在长网机上成带,再经水洗,真空箱及压辊脱水,

干燥箱干燥后包装为成品。 本装置生产所用原料丁二烯、丙烯腈均为一级易燃液体且为有毒物质,其中丙烯腈为Ⅱ级毒物。 2重点部位 2.1原料罐区该贮罐区为本装置储存单体丁二烯、丙烯腈的中间罐区。用于配制和输送碳氢相物料。丁二燃、丙烯腈除了有易燃、易爆及有毒的性质外,均有易自聚的特性,尤以丁二烯生成端基过氧化自聚物为明显。丁二烯端基聚合物坚硬且不溶于已知溶剂,加热也不溶融。在丁二烯中溶解度很小,易沉积在浓缩层中,粘在器壁上,可造成管道、阀门、设备堵塞或胀裂。尤其是在60~80℃或光照、撞击、摩擦时能发生爆炸,国内外许多生产、使用丁二烯的厂家曾发生过多起因丁二烯基过氧化物造成的事故。另外,丁二烯贮罐的满罐超装、排水过度、排水水阀门冻裂等故障均可致成大量跑气而造成严重事故。 2.2聚合釜是在0.4MPa压力下工作的带搅拌装置的压力容器。除了因参加反应的单体等的化学性质所具有的危险因素外,还因反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包括3个阶段: 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确定所用材料、计算矿料配合比、据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把这个结果作为目标配合比进行试拌,确定拌合机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筛分,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控制室使用)。同时调整冷料仓的进料速度,确定生产配合比得最佳沥青用量(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沥青、±0.3%)。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试验段,做马歇尔试验进行检验,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是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矿料级配至少0.075、2.36、4.75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的中值。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如何根据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最佳用量1).首先根据选用矿料颗粒组成确定各种矿料的比例,使混合的矿料级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2).根据规范和经验估计适宜的沥青用量,以此沥青用量为中值、0.5%为间隔取5个不同的沥青用量,分别拌和沥青混合料,制备5组马歇尔试验试件。3).测定试件的密度,计算孔隙率和饱和度。并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稳定度和流值等物理力学指标。 4).整理试验结果。以沥青用量为横坐标,以密度、孔隙率、稳定度、流值和饱和度指标为纵坐标,分别点出试验结果,并绘制关系曲线图。 5).在图中求取密度最大值对应的沥青用量为a1,稳定度最大值对应的沥青用量为a2,规定空隙率范围的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为a3。计算出沥青最佳用量的初始值OAC1=(a1+a2+a3)/3。 6).求出符合规范或设计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并求取中值OAC2=(OACmin+OACmax)/2。 7).按沥青最佳用量初始值OAC1在曲线图上求取相应的各项指标值,当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时,OAC1和OAC2综合决定沥青最佳用量。若不满足要求时,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流程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 术语 2.1.1 沥青的密度 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 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 针人度 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2.1.4 针人度指数 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 延度 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 软化点(环球法) 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1.7 沥青的溶解度 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 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 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

杯(简称TOC)。 2.1.10 弗拉斯脆点 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 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 沥青的黏度 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 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 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2.1.16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同一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7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 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实体体积与不吸收水分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之和)的干质量,又称视密度,由水中重法测定(仅适用于吸水率小于0.5%的沥青混合料试件),以g/cm3计。 2.1.18沥青混合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沥青混合料表观密度与同温度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9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压实沥青混合料单位体积(含混合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不吸收水分的闭口孔隙、能吸收水分的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的干质量,以g/cm3计。 2.1.20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原材料基本要点 (3) 2. 1一般规定 (3) 2.2沥青材料 (4) 2.3 粗集料 (5) 2.4 细集料 (6) 2.5矿料 (7) 2.6改性剂 (7) 第三章配合比设计要点 (8) 3.1 一般规定 (8) 3.2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8) 3.3 沥青混合料关键性筛孔通过率控制 (8) 3.4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9) 3.5 混合料性能检验要求 (9) 3.6 配合比设计阶段控制 (10)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12) 4.1 施工温度控制 (12) 4.2 混合料的拌和 (14) 4.3 混合料的运输 (14) 4.4 混合料的摊铺 (15) 4.5 混合料的碾压 (16) 4.6 路面接缝处理 (16) 4.7开放交通及其他 (17) 第五章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18) 5.1取样抽检规定 (18) 5.2质量控制标准 (19) 5.3动态质量管理 (20) 第六章其他注意事项 (20) 附表(人员、设备配备) (21)

路面项目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总则 为了保证九龙湖市政工程、九州大道高价和港口大道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真正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以《公路工程国招标文件本》(交公路发[2003]94号)和九龙湖市政工程、九州大道高价和港口大道工程施工图等文件为主要依据,同时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等技术标准、规程,并充分考虑到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及本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经认真分析研究特编制本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加强路面施工技术把关和技术指导,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根据我国现行规,并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对九龙湖市政工程、九州大道高价和港口大道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提出以下施工作业指导。 第二章原材料基本要求 2.1一般规定 (1)本工程项目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运到现场的每批沥青材料都应有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产品数量及生产批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