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硬币浮起来》大班教案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教案编写者:X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硬币的浮力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和动手操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硬币的浮力原理2. 实验操作技能教学难点:1. 浮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2. 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2. 肥皂水、盐水、水彩笔3. 玻璃杯、塑料杯4. 实验操作台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入主题。
二、探索硬币的浮力(1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尝试将硬币放入玻璃杯中,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2. 引导幼儿发现硬币在不同的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如肥皂水、盐水等。
3.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硬币浮起来的条件。
三、实验操作(10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让硬币浮起来,并指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2. 幼儿动手操作,尝试让硬币浮起来,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分享与交流(5分钟)1. 每组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让幼儿交流讨论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2.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硬币浮起来的条件。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让幼儿谈谈对硬币浮起来的理解。
2.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了硬币的浮力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团队协作良好。
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实验操作环节,可以给予幼儿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和尝试,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幼儿的引导和鼓励,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扩展实验(10分钟)1. 教师提出新的实验任务:如何在水中让硬币浮起来?2. 幼儿进行扩展实验,尝试不同的方法让硬币浮起来,如加入木块、纸片等。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是幼儿园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年级,也是从游戏中逐渐向学习过渡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幼儿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渴望探索和发现未知的事物,并且开始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硬币浮起来》这节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帮助幼儿揭开这个世界的面纱,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特性:流动性、凝固性、气化性。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让硬币浮起来。
3.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三、教学内容1.捏一块泥土成小球,放在沙盘中央。
2.在泥球周围的边缘上加一圈硬币。
3.逐渐往泥球上滴水,持续几秒钟后,让幼儿发现硬币不断浮起来,并围绕泥球一圈圈地旋转。
四、教学步骤1.引导幼儿清洗双手,准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2.老师示范将硬币环绕泥球放置好。
3.向幼儿提问:泥球是什么材料制作的?水是什么?你们知道水可以变成哪些状态吗?让幼儿逐步了解水的特性。
4.老师用滴管缓慢滴水,让幼儿观察。
5.当幼儿发现硬币开始浮起来时,老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想法。
6.随着滴水速度的加快,硬币越来越快地旋转。
老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尝试,改变滴水的速度和位置,看看硬币的运动会有什么变化。
7.整理实验器材,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反思:我们发现什么了?我们还有什么问题?下次我们可以怎么做得更好?五、教学反思这节课中,我们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探究水的特性并学会了如何让硬币浮起来。
在操作中,有些幼儿表现出初步的观察和发现能力,也有些幼儿还不太懂得用观察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观察训练,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帮助幼儿建立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
同时,在总结反思环节中,我们也要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表达,整理自己的思想,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全面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通用5篇)
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通用5篇)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篇1活动目标:1、探索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初步理解水的表面张力这个科学现象。
3、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探索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初步理解水的表面张力这个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大小操作盒人手一个,硬币若干(多余幼儿人数),操手毛巾、装有水的牛奶盒。
方法与手段:观察法、实验操作法活动过程:一、实物导入1、出示实物,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东西?(一个空水杯和一枚硬币)师:我的水杯里现在有东西吗?我现在要往水杯里倒满水,看看我是怎么倒的?2、猜测现象师:现在我的杯子里倒满的水,我把硬币放进去会发生什么?3、幼儿进行猜测。
幼儿观察教师出示的实物,知道今天活动的主题与硬币水有关。
幼儿进行猜测活动。
这一课题选材贴近幼儿生活。
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沉浮现象很感兴趣,基于此,教师选择将小小的硬币作为操作的材料和工具,简单、方便,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趣味性。
二、幼儿操作,验证猜测结果1、谈话,引起操作兴趣。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浮起来,有的说会沉下去。
到底会怎样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2.讨论师:我们大家都实验过了,硬币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样了?(沉下去了。
)师:实验结果和大部分小朋友的猜测是一样的,硬币放进水里就沉到了水底,那是不是所有的硬币放到水中都会沉入水底呢?会不会有硬币像刚刚个别小朋友猜测的浮在水面上呢?师:那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呢?3、教师操作,引起幼儿兴趣。
师:那么看看老师的硬币是不是也会沉到水底呢?(教师操作)师:我的硬币怎么了?我是怎么让它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结:原来老师放硬币的方法和你们不一样,我放的时候是轻轻的、慢慢的放的。
4、幼儿再次尝试。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老师的方法来放一放硬币呢?幼儿第二次尝试。
5、交流分享实验结果。
师:谁来说说这次的实验结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硬币浮起来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玻璃杯若干个3. 清水4. 实验记录表5. 画笔、彩纸等美工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硬币,引导幼儿说出硬币的特点。
2. 实验一:让硬币浮起来步骤:1) 请幼儿观察硬币放入玻璃杯中的现象。
2) 向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请幼儿观察硬币的变化。
3) 讲解实验原理,引导幼儿发现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3. 实验二:探索硬币浮起来的条件步骤:1) 请幼儿观察不同数量的硬币放入杯中的现象。
2) 引导幼儿发现硬币浮起来的条件。
4. 实验记录:请幼儿用画笔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结果。
5. 总结:让幼儿讲述硬币浮起来的原因和条件。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家长分享。
2. 环境创设:利用美工材料,让幼儿制作关于硬币浮起来的作品,布置在科学角。
3. 课程整合:在数学课程中,引导幼儿探索硬币的浮沉与数量的关系。
五、活动反思六、活动准备材料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玻璃杯若干个3. 清水4. 实验记录表5. 画笔、彩纸等美工材料6. 塑料尺、牙签等辅助材料环境准备:1. 安静、舒适的活动室环境2. 科学角布置有关硬币浮起来的作品七、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硬币,引导幼儿说出硬币的特点。
2. 实验一:让硬币浮起来步骤:1) 请幼儿观察硬币放入玻璃杯中的现象。
2) 向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请幼儿观察硬币的变化。
3) 讲解实验原理,引导幼儿发现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3. 实验二:探索硬币浮起来的条件步骤:1) 请幼儿观察不同数量的硬币放入杯中的现象。
2) 引导幼儿发现硬币浮起来的条件。
4. 实验三:硬币浮起来的创新实验步骤:1) 请幼儿自由选择辅助材料,尝试制作能让硬币浮起来的工具。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以“让硬币浮起来”为主题。
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物体浮沉的原理。
教材涵盖第五章“常见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包括:1. 物体的浮沉条件;2. 浮力的计算方法;3. 实验操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理解浮力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计算方法。
难点:实验操作技巧,浮力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硬币、水、玻璃杯、盐、计时器。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适量的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硬币浮在水面上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硬币能浮在水面上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介绍浮力的概念。
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3. 实验操作(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让硬币浮起来,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将硬币放在玻璃杯上,慢慢加入盐,观察硬币的浮沉情况。
4. 观察与分析(5分钟)学生观察硬币浮起来的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物体的浮沉条件。
5. 解决问题(5分钟)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质,硬币还能浮起来吗?”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的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物体浮沉的条件。
2. 请用浮力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下硬币浮起来的浮力。
3.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浮沉的条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幼儿园大班《让硬币浮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硬币浮起来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硬币浮起来的现象。
难点:让幼儿理解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
2. 容器若干个,装有不同液体(如水、盐水、酒精等)。
3. 牙签若干根。
4. 教学卡片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邀请幼儿观察不同的容器中的硬币,引导幼儿发现硬币在不同液体中的位置不同。
2. 实验操作:邀请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将硬币放入不同液体中,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3. 探索与讨论: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硬币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让幼儿猜测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4. 解释与总结:向幼儿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液体的密度大于硬币的密度,硬币在液体中会浮起来。
引导幼儿理解浮力的概念。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观察幼儿在探索与讨论中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表现。
3. 观察幼儿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兴趣表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硬币浮起来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探索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了浮力的概念。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液体密度的理解较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概念的讲解和引导。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其他可以浮起来的物品,进行家庭实验,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2. 开展硬币浮起来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硬币浮起来的场景。
七、教学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家庭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幼儿家庭实验的结果和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
幼儿园大班《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幼儿园大班《让硬币浮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硬币的浮沉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硬币的浮沉现象2. 实验操作步骤3. 科学原理简述三、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玻璃杯若干个3. 清水4. 实验记录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硬币,让幼儿说一说硬币的形状、大小和特点。
2. 演示实验:向幼儿展示硬币浮起来的实验过程,让幼儿观察并思考硬币为什么能浮起来。
3. 探索原因:引导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尝试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4. 实验操作:让幼儿按照实验步骤,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硬币浮起来的实验。
5. 记录结果:让幼儿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6. 分享交流: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和观察到的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搜集幼儿实验记录表,分析幼儿对硬币浮沉现象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扩展1.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硬币浮起来的比赛,看谁能让硬币浮得更高、更稳定。
2. 参观科学展览:带领幼儿参观科学展览,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浮力的知识。
3. 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的科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幼儿安全使用实验器材,避免发生意外。
2. 关注幼儿的实验操作,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进来。
3. 在讨论和分享环节,尊重幼儿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
2024年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
2024年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物理科学知识。
2.培养幼儿探究问题、观察现象、思辨原因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材料:一个大容器、水、硬币、小圆木片、塑料薄膜。
2.工具:吸管、手套。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情境
1.引导幼儿观察一个放有水的大容器,让他们发现容器底部的硬币是浮在水面上的。
2.提问:为什么硬币会浮起来呢?
第二步:实践操作
1.让幼儿用手套戴好,取出一个小圆木片放在硬币上,观察结果。
2.再尝试用塑料薄膜盖上硬币,观察结果。
3.最后,用吸管吹在硬币下方,观察是否会浮起来。
第三步:总结讨论
1.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一起探讨为什么硬币浮在水面上。
2.给出答案:硬币浮起来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使得水面上会产生一种叫作表面张力的现象。
四、延伸活动
1.让幼儿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其他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2.在户外进行观察实验,比如让幼儿观察小船在水中的漂浮情况,引导他们思考其中的原理。
五、教学反思
1.这节课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了表面张力的概念,能够生动地感受到科学知识的乐趣。
2.同时,也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家庭作业
1.让幼儿回家自己做一个有关表面张力的小实验,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感想。
2.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这个科学实验的乐趣,互相交流学习成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硬币浮起来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活动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玻璃杯若干个3. 盐4. 清水5. 搅拌棒6. 记录表格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硬币和玻璃杯,引导幼儿思考硬币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2. 实验操作一:将硬币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3. 实验操作二:向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盐,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4. 实验操作三:向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搅拌棒搅拌,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5. 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记录表格上。
6. 分享与讨论: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引导幼儿讨论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五、活动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家长一起探索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2. 制作科学小实验视频,记录硬币浮起来的过程,分享给其他班级的幼儿。
3. 开展硬币浮起来主题的科学角,让幼儿自主探索和交流。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幼儿安全使用实验材料,避免误食盐和清水。
2. 引导幼儿正确操作实验仪器,避免损坏玻璃杯和硬币。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实验,尊重每个幼儿的观察和发现。
4. 在讨论环节,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
七、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述能力和与同伴的互动情况。
3. 评估幼儿对硬币浮起来现象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建议:1. 在活动前,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并确保实验材料的安全性。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出现,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空间。
3. 在讨论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和分享观点。
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
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一、教学目标:1. 了解硬币的特性,探索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硬币的特性:重量、大小、形状等。
2. 探索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观察、尝试、实验。
3. 科学原理:浮力。
三、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
2. 肥皂水、牙膏、盐、水等材料。
3. 容器、碗、盘等。
4. 记录表格、画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硬币,了解硬币的特性。
2. 探索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a. 请幼儿尝试将硬币放在容器中,观察硬币是否会浮起来。
b. 引导幼儿发现硬币不会浮起来,讨论可能的原因。
c. 介绍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与物体浮起来的关系。
3. 实验操作:a. 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尝试使用肥皂水、牙膏、盐等材料,观察硬币是否能浮起来。
b. 记录实验结果,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
4. 总结与反思:a. 请幼儿回顾实验过程,总结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b. 引导幼儿发现科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2. 关注幼儿在分享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拓展。
3. 评价幼儿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4. 教案编辑专员: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六、教学拓展:1. 硬币浮力游戏:设计一个硬币浮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浮力原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家庭科学实验: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实验,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幼儿远离尖锐物品,以免造成伤害。
2. 使用肥皂水、牙膏、盐等材料时,提醒幼儿不要食用,以免发生意外。
3. 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行为,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让硬币浮起来》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验活动,了解硬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从而产生让硬币浮起来的想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分享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硬币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硬币浮起来,并尝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硬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从而产生让硬币浮起来的想法。
2.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找到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实验盆、水3. 肥皂水、牙膏、吸管等实验材料4. 记录表、画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硬币,引导幼儿说出硬币的特点。
2. 实验一:让硬币沉入水底步骤:1. 在实验盆中倒入适量的水,放入一枚硬币。
2. 观察硬币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幼儿说出硬币为什么会沉入水底。
3. 实验二:尝试让硬币浮起来步骤:1. 向水中加入肥皂水,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2. 引导幼儿尝试用牙膏、吸管等材料,找出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4. 实验三:记录实验结果步骤:1. 邀请幼儿用画笔在记录表上记录实验结果。
6. 拓展活动: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其他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并将实验过程拍照记录,在下一次活动中分享。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其他科学实验,如制作简单的浮力玩具等。
2. 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课后拓展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与家长的互动情况。
八、教学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注意实验操作。
2.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实验难度,给予个别指导。
3.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其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九、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幼儿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3. 针对幼儿的表现,下一步教学应该如何调整?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了解了硬币的浮沉现象,掌握了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大班科学公开课让硬币浮起来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让硬币浮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液体浮力的原理。
2.能够正确使用物品摆放、重力、水位等因素来实现硬币在液体表面浮起来的现象。
3.了解硬币在液体表面浮起来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1.浮力原理的讲解。
2.在容器中放置水,让学生尝试将硬币浮起来。
3.对比不同容器、不同液体中硬币浮起来的情况及原因。
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液体浮力的原理。
2.在实验中能够成功使用物品摆放、重力、水位等因素来实现硬币在液体表面浮起来的现象。
四、教学难点1.对比不同容器、不同液体中硬币浮起来的情况及原因。
2.如何在实验中正确控制物品摆放、重力、水位等因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什么使硬币在液体表面浮起来?2. 展开1.讲解液体浮力的原理:–当物体放置在液体里时,液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该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除液体的重量。
–物体的密度越大,它排除液体的重量越大,浮力就越小。
–物体的密度越小,它排除液体的重量越小,浮力就越大。
–只要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重量的大小,它就能漂浮在液体表面上。
2.手动实验:1.给每位学生发放容量适当的容器。
2.学生在容器中加入水,然后将硬币放在水中。
3.让学生尝试使用物品摆放、重力、水位等因素来实现硬币在液体表面浮起来的现象。
4.让学生记录不同控制条件下水的水位及硬币是否能在水面上漂浮。
5.分组讨论不同控制条件下,水位及硬币是否能在水面上漂浮的原因。
3.教师展示1.用不同液体如酒精、糖水、食盐水等,让学生比较不同液体对硬币浮力的影响。
2.用不同容器如杯子、碗等,让学生比较不同容器对硬币浮力的影响。
3. 反思1.学生感受:–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到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通过控制水位、物品摆放等因素来影响硬币在液体表面的浮力。
2.教师反思:–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案例来讲解物理原理,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师应当主动进行引导和提问,以便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硬币浮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让硬币浮起来》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浮力及其影响因素。
2.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掌握实验技巧和方法。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增加幼儿的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
教学内容1.水的浮力及其影响因素。
2.如何让硬币浮起来。
3.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教学导入老师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并在其中投入一个硬币,示范让硬币浮上来,并引导幼儿发现水的浮力作用。
教学过程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水、硬币、玻璃容器、牙签。
2.将硬币放置于玻璃容器底部。
3.慢慢往玻璃容器里倒水,直到硬币被淹没。
4.用牙签轻轻地将硬币推到水面上,然后放手。
实验记录1.记录实验前硬币的重量和实验后硬币上浮的高度。
2.通过比较不同水深下硬币上浮的高度,探索水的浮力和水的深度、硬币密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拓展1.寻找和了解其他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特点。
2.制作一个简单的浮力秤,可以测量物体的密度。
3.通过实验观察空气的浮力(例如:一张空气球能否在水中浮起来)。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幼儿认识了水的浮力及其影响因素。
在实验中,幼儿掌握了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幼儿也增加了科学知识,激发了科学兴趣。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幼儿在实验时需要保持安全意识,避免使用锋利的工具。
2.实验时需要使用纯净的自来水,并保证实验器具的清洁。
3.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4.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及时进行解答。
参考资料1.《幼儿园自然科学常识教育》。
2.《幼儿科学教育》。
3.《科学探究与实验教学》。
幼儿园大班《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硬币的浮沉现象,知道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掌握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硬币、玻璃杯、水、吸管、牙签、棉花等。
2. 环境:安静、整洁的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硬币,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让硬币浮起来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硬币的浮沉现象,并尝试让硬币浮起来。
4.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心得,让幼儿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5. 总结延伸:教师总结硬币浮起来的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能发现哪些类似的科学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硬币浮沉现象的理解程度。
3. 搜集幼儿在课后生活中发现的相关科学现象,评价幼儿对课堂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硬币,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让硬币浮起来的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硬币的浮沉现象,并尝试让硬币浮起来。
4.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实验心得,让幼儿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5. 总结延伸:教师总结硬币浮起来的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能发现哪些类似的科学现象。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小心操作,避免硬币误入口鼻。
2. 教师在引导幼儿讨论交流时,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物体浮沉的简单原理,知道哪些物体会在水中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硬币、水、盐、玻璃杯、勺子、记录表。
2.环境准备:安静的活动室,实验材料安全无害。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枚硬币,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硬币是什么做的吗?”邀请幼儿触摸硬币,说出硬币的材质。
2.实验一:硬币沉浮实验教师将硬币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提问:“你们猜猜,硬币会浮在水面上吗?”幼儿观察硬币沉入水底的现象。
教师提问:“为什么硬币会沉到水底呢?”3.实验二:加盐实验教师在另一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盐,搅拌至溶解。
将硬币放入盐水中,观察硬币浮在水面上的现象。
教师提问:“为什么硬币在盐水中能浮起来呢?”4.探索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加盐后,硬币就能浮起来呢?”教师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能在水中浮起来呢?我们可以一起找找看。
”5.动手操作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个玻璃杯、盐、硬币和记录表。
教师示范如何进行实验,并提醒注意事项。
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实验成果。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类似的科学实验,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关于物体浮沉的展示区,引导幼儿继续探索。
3.区域活动:在科学区投放相关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
五、活动反思1.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确保实验安全。
重难点补充:一、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枚硬币,说:“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幼儿:“硬币!”教师:“对,硬币。
你们知道硬币是什么做的吗?谁能来摸一摸,告诉大家硬币的感觉?”幼儿触摸硬币后,分享:“硬币硬硬的,滑滑的。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硬币浮起来的现象。
2. 让幼儿能够简单描述物体浮沉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2. 让幼儿能够运用浮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
2. 容器若干个,装有不同密度的液体,如水、盐水、酒精等。
3. 实验记录表一份。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硬币和容器,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思考硬币放入不同容器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2. 实验操作:(1)向幼儿展示硬币,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让幼儿亲自将硬币放入不同容器中,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3)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3. 讨论与反思:(1)邀请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2)引导幼儿讨论硬币浮起来的原因,让幼儿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3)让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运用浮沉原理的场景,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硬币浮起来的原因,强调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
(2)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类似实验,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向幼儿推荐相关的科学书籍和资源,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硬币浮沉的原因?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实验操作和感受?是否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运用浮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想象硬币除了浮在液体表面,还能在哪些环境中浮起来,如在气体中。
2. 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体代替硬币进行浮沉实验,如小木块、塑料片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2. 评价幼儿对物体浮沉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关注幼儿在讨论和反思环节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思考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教案编写人:[教案编写者的姓名]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探索,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理解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1. 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浮力原理。
2.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实验结果。
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
2. 容器若干个,装有不同液体(如水、盐水、酒精等)。
3. 实验记录表。
4. 画笔和彩色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硬币和液体容器。
2.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硬币会沉到容器底部吗?有没有办法让硬币浮起来呢?”二、实验操作(10分钟)1. 向幼儿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幼儿亲自操作,将硬币放入不同液体中观察其浮沉现象。
3.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验结果。
三、探索发现(5分钟)1.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发现。
2.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硬币会在某些液体中浮起来?3. 讲解硬币浮起来的原因,即浮力原理。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幼儿用彩色纸和画笔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幼儿反思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仔细观察等。
3.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五、拓展活动(5分钟)1. 邀请幼儿自由尝试其他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2. 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结果,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学反思:在本教案中,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探索物体浮沉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得到了激发。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关于浮力原理的延伸活动,如制作简易的浮力装置,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浮力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还可以引导幼儿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解释实验结果,如比较不同液体中的硬币浮沉情况,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硬币浮起来》含反思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硬币的浮沉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硬币的浮沉现象2. 实验操作步骤3. 科学原理的解释三、教学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实验盆具3. 清水4. 记录表格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硬币,提问硬币的性质和特点。
2. 实验操作:指导幼儿进行硬币浮起来的实验,观察硬币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3. 记录:引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4. 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培养幼儿的沟通表达能力。
5. 科学原理解释:简单讲解硬币浮起来的科学原理,让幼儿了解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如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教学方法?3. 幼儿对科学原理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4. 如何更好地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5. 对下次教学活动的准备和安排有何改进之处?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准确观察到硬币的浮沉现象。
2. 记录幼儿的实验结果是否准确,记录方式是否规范。
3. 评价幼儿在分享过程中的表达是否清晰,观点是否独到。
4. 考察幼儿对硬币浮沉现象背后原理的理解程度。
5.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在水中浮起来?鼓励幼儿回家后进行观察和实验。
2. 引导幼儿探讨:为什么有些物品能浮起来,而有些物品则不能?与幼儿一起探讨浮力的概念。
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不同物品在水中的浮沉现象?鼓励幼儿提出创新性的实验方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实验技能。
4. 培养幼儿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硬币若干枚2. 容器(如碗、盆等)3. 清水4. 肥皂水5. 盐6. 吸管7. 记录表(如图)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硬币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简单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桌上的硬币,引导幼儿说出硬币的名称,观察硬币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2. 实验一:让硬币浮起来步骤1:向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将硬币放入水中,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步骤2:向水中加入肥皂水,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步骤3:向水中加入盐,第三次观察硬币的浮沉现象。
步骤4:让幼儿尝试用吸管将硬币吹浮在水面上。
3.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让幼儿尝试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4. 实验二:让硬币在吸管上浮起来步骤1:将硬币放在吸管上,轻轻吹气,观察硬币是否能够浮起来。
步骤2: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硬币浮在吸管上。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说出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其他使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2. 环境创设:在科学区设置“硬币浮起来”的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硬币浮起来”的比赛,提高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将硬币、容器、肥皂水、盐等实验材料摆放在桌子上,并向幼儿介绍实验材料。
2. 实验阶段:教师按照活动过程中的步骤进行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硬币的浮沉现象。
3. 讨论阶段: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并尝试解释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让硬币浮起来》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精彩教案《让硬币浮起来》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涉及第十章“浮力小秘密”的第三节“让硬币浮起来”。
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物体浮沉条件,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如何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影响物体浮沉的简单原理。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思考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硬币、水、玻璃杯、吸管、盐等),演示PPT。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硬币在水中浮沉的小魔术,引发幼儿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课。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1)讲解浮力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浮力。
(2)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如何让硬币浮起来。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将硬币浮在水面上,讲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并进行小组讨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如何使硬币浮起来,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让硬币浮起来2. 板书内容:(1)浮力概念(2)物体浮沉原理(3)实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其他物品进行浮沉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记录物体是否浮起来,并思考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其他物品进行浮沉实验,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2)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关于浮力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 例题讲解:教师需要清晰、生动地讲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硬币浮起来》大班教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探索哪些物体更容易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一元硬币、泡沫盘子、积木、薄纸板、塑料瓶盖、树叶、记号笔(以上物品人手一份);装有清水的大盆4个,干抹布8块;记录表(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操作兴趣师:(出示一元硬币)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这枚硬币放进水盆里,它会沉下去还是会浮起来?(幼儿讨论。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浮起来,有的说会沉下去。
到底会怎样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2、讨论我们大家都看到了,硬币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样了?(沉下去了。
)那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呢?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
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3、动手操作,大胆尝试(1)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
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几种材料,让我们来看看是些什么?(一一出示材料并让幼儿了解其名称。
)(2)猜一猜,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在你觉得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
(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3)动手操作。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试试吧,看谁能使硬币浮起来。
提醒幼儿注意几点要求:a.每组一个大脸盆,玩的时候,不能挤,更不能抢,要互相谦让,遵守纪律,因为我们马上要成为小学生了。
b.注意别把水洒到桌上或地上。
c.每一种材料都要试一试,将用过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开摆放,同时看看成功了没有?等所有的材料都试过后,在记录表“结果”一栏后面记录,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幼儿进行尝试,动手操作。
4、交流,分享请1—2名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都一致的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表(同时展示记录表),让他们说说,是用什么材料,想了什么办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的?B、合作探索(1)只使用一种材料(泡沫盘子)。
把你们这一组的硬币一个一个依次叠起来放在盘子中间,看这次硬币会怎样?学习记录:几枚硬币放上去会使盘子跟硬币都沉下去,就在记录表上泡沫盘子下面的空格里写上数字几。
大家商量好,谁来操作,谁来记录。
(2)幼儿探索。
(3)交流、分享各组的新发现。
教学延伸硬币放进水中会沉下去,但我们借助一些会浮的材料来帮助它,就让它又浮起来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不会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面上。
你们还知道哪些呢?(如铁块放入水中会沉下去,但造成了船以后,船会浮在水面上……)(用绘画形式表现。
)活动结束: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
让幼儿在进行种植活动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
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让硬币浮起来》这一课题选材贴近幼儿生活。
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沉浮现象很感兴趣,基于此,我选择将小小的硬币作为操作的材料和工具,通过让幼儿动手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既贴近幼儿生活,又简单、方便,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探究是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幼儿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同时探究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自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幼儿自己建构起来的,是幼儿真正理解和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孩子的。
活动中,我提供了泡沫盘子、积木、薄纸板、塑料瓶盖、树叶等材质、形状、大小不同的多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多次操作比较中体验到各种材质不同的材料在硬币的沉浮中所取得的不同效果,获得了“积木、泡沫盘子、塑料瓶盖等材料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而薄纸板、大树叶等材料不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感性经验,增进了幼儿对硬币及其他物体属性的了解。
孩子们与操作材料积极互动,在玩中做,玩中说,玩中学,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真正发挥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另外孩子们通过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动手记录,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记录与同伴交流,体现了分享经验的快乐,并产生了“我想做,我能行”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本次活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幼儿操作的水盆不够大,导致操作时拥挤。
2、我班幼儿填写记录卡,平时练习较少,因此有部分幼儿作记录时在“猜一猜”栏是空的。
3、在合作探索叠硬币这一环节,所发的时间太多,不是活动的主目标,评课教师建议将这一环节放到下一个活动课探索。
这一环节可让在第一次操作没有成功的幼儿继续操作直到成功。
活动目标1.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感受物体的沉浮变化。
2.大胆猜想并进行验证,探索哪些物体更容易使硬币浮起来,学习记录沉浮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1.一元硬币,装有清水的大盆3个,干抹布,记号笔,记录表(与幼儿人数相同)。
2.辅助材料:大树叶、纸船、塑料瓶盖、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操作兴趣。
师:(出示一元硬币)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这枚硬币放进水盆里,它会沉下去还是会浮起来?(幼儿讨论。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浮起来,有的说会沉下去。
到底会怎样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2.讨论。
我们大家都看到了,硬币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样了?(沉下去了。
)那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呢?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
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3.猜想并操作实验(1)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
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几种材料,让我们来看看是些什么?(一一出示材料并让幼儿了解其名称。
)(2)猜一猜,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你觉得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
(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3)动手操作,验证结果,并记录。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试试吧,看谁能使硬币浮起来。
提醒幼儿注意几点要求:a.每组一个大脸盆,玩的时候,不能挤,更不能抢,要互相谦让,遵守纪律,因为我们马上要成为小学生了。
b.注意别把水洒到桌上或地上。
c.每一种材料都要试一试,将用过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开摆放,同时看看成功了没有?等所有的材料都试过后,在记录表“结果”一栏后面记录,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提问:哪些材料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那些不能,你是怎样操作的?你的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一样吗?(5)小结:硬币放进水中会沉下去,但我们借助一些会浮的材料来帮助它,它就会浮起来了。
有些小塑料瓶盖尽管自己能浮起来,但却不能帮助硬币浮起来。
纸船开始会浮起来,也能帮助硬币浮起来,但吸水后就会沉下去。
活动延伸:硬币放进水中会沉下去,但我们借助一些会浮的材料来帮助它,就让它又浮起来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不会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面上。
你们还知道哪些呢?(如铁块放入水中会沉下去,但用它们铸造成了船以后,船会浮在水面上……)教学反思: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
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
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探索哪些物体更容易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一元硬币、泡沫盘子、积木、薄纸板、塑料瓶盖、大树叶、记号笔(以上物品人手一份);2、装有清水的大盆4个,干抹布8块;3、记录表(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操作兴趣。
1.教师:(出示一元硬币)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这枚硬币放进水盆里,它会沉下去还是会浮起来?(幼儿讨论。
)2.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浮起来,有的说会沉下去。
到底会怎样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二、讨论1、我们大家都看到了,硬币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样了?(沉下去了。
)那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呢?2、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
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三、动手操作,大胆尝试。
1、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
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几种材料,让我们来看看是些什么?(一一出示材料并让幼儿了解其名称。
)2、猜一猜,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在你觉得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
(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3、动手操作。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试试吧,看谁能使硬币浮起来。
提醒幼儿注意几点要求:(1)每组一个大脸盆,玩的时候,不能挤,更不能抢,要互相谦让,遵守纪律,因为我们马上要成为小学生了。
(2)注意别把水洒到桌上或地上。
(3)每一种材料都要试一试,将用过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开摆放,同时看看成功了没有?等所有的材料都试过后,在记录表“结果”一栏后面记录,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幼儿进行尝试,动手操作。
四、交流,分享1、请1—2名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都一致的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表(同时展示记录表),让他们说说,是用什么材料,想了什么办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的?2、合作探索(1)只使用一种材料(泡沫盘子)。
把你们这一组的硬币一个一个依次叠起来放在盘子中间,看这次硬币会怎样?学习记录:几枚硬币放上去会使盘子跟硬币都沉下去,就在记录表上泡沫盘子下面的空格里写上数字几。
大家商量好,谁来操作,谁来记录。
(2)幼儿探索。
(3)交流、分享各组的新发现。
活动延伸硬币放进水中会沉下去,但我们借助一些会浮的材料来帮助它,就让它又浮起来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不会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面上。
你们还知道哪些呢?(如铁块放入水中会沉下去,但造成了船以后,船会浮在水面上……)(用绘画形式表现。
)活动目标1.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学习分组记录实验结果,探索哪些物体可以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知道哪些辅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硬币16个,装有清水的大盆8个,干抹布4块,记录表每小组一份,水彩笔16支。
辅助材料:大树叶16片,纸船16个(最好是报纸它吸水快),塑料瓶盖16个,橡皮泥16块,筐子8个(其中每个筐子装有抹布1块)。
活动重、难点知道哪些辅助材料可以让硬币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