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交响诗与交响音画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等
通用教案
个性化修改
探究与展示
教材分析
一.《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1.作者简介
鲍罗丁(1833—1887)俄国作曲家、化学家。生于圣彼得堡。从小勤奋好学,醉心于音乐与化学。鲍罗丁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在歌剧、交响乐和室内乐方面均留下了典范性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歌剧《伊戈尔王子》,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交响乐《第二交响曲》(《勇士》),以及弦乐四重奏、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鲍罗丁的创作吸取了俄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素材;其作品具有雄浑的史诗性和深刻的抒情性,因而很好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豪勇性格和广阔胸襟。
三.相关音乐知识
《交响诗与交响音画》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交响诗的名称为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斯美塔那、柴科夫斯基、西贝柳斯、德彪西、格什温等作曲家均作有著名交响诗作品。音画、交响音画、交响童话等体裁也属于交响诗的范畴。
板书设计
欣赏交响诗与交响音画
一.《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二.《嘎达梅林》
三.相关音乐知识
教学反思
课题
欣赏交响诗与交响音画
主备人
岳红
教学目标
基础知wenku.baidu.com和基本技能
初步了解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与聆听。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音诗音画知识的了解,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丽的家乡。
教学重点
学会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对交响诗与交响音画的理解
教学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利用比较法、引导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互助合作能力。
2.背景资料
1880年,为了庆祝亚历山大二世登基25周年,俄国准备举办一项庆祝活动——展出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专门为此而写的。
3.乐曲分析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标题”作品。作者曾在总谱上写着下面一段详细的文字说明,用以解释作品的内容:“在中亚细亚单调的砂质草原上,第一次传来了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可以听到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抑郁的东方歌调。一支当地的商队在俄罗斯士兵卫护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他们安然无虑地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商队越走越远。俄罗斯和东方的安详曲调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它的回声长时间萦回在草原上,最后才消失在远方。”
1.作者简介
辛沪光(1933—)女作曲家。原籍江西万载,生于上海。1956年以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而成名。主要作品还有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弦乐四重奏《草原小牧民》、《剪羊毛》等。2.乐曲分析
《嘎达梅林》由辛沪光作于1956年。这部交响诗取材于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领导的人民起义——向封建王爷和军阀作斗争的历史故事。民歌风格的主题展示了草原的辽阔优美和蒙古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嘎达梅林和蒙古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反抗达尔罕王出卖旗地,并勾结东北军阀强行开垦的行径。
1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等
通用教案
个性化修改
探究与展示
教材分析
一.《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1.作者简介
鲍罗丁(1833—1887)俄国作曲家、化学家。生于圣彼得堡。从小勤奋好学,醉心于音乐与化学。鲍罗丁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在歌剧、交响乐和室内乐方面均留下了典范性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歌剧《伊戈尔王子》,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交响乐《第二交响曲》(《勇士》),以及弦乐四重奏、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鲍罗丁的创作吸取了俄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素材;其作品具有雄浑的史诗性和深刻的抒情性,因而很好地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豪勇性格和广阔胸襟。
三.相关音乐知识
《交响诗与交响音画》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交响诗的名称为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斯美塔那、柴科夫斯基、西贝柳斯、德彪西、格什温等作曲家均作有著名交响诗作品。音画、交响音画、交响童话等体裁也属于交响诗的范畴。
板书设计
欣赏交响诗与交响音画
一.《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二.《嘎达梅林》
三.相关音乐知识
教学反思
课题
欣赏交响诗与交响音画
主备人
岳红
教学目标
基础知wenku.baidu.com和基本技能
初步了解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与聆听。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音诗音画知识的了解,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丽的家乡。
教学重点
学会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对交响诗与交响音画的理解
教学方法
学生主动参与,利用比较法、引导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互助合作能力。
2.背景资料
1880年,为了庆祝亚历山大二世登基25周年,俄国准备举办一项庆祝活动——展出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专门为此而写的。
3.乐曲分析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标题”作品。作者曾在总谱上写着下面一段详细的文字说明,用以解释作品的内容:“在中亚细亚单调的砂质草原上,第一次传来了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可以听到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抑郁的东方歌调。一支当地的商队在俄罗斯士兵卫护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他们安然无虑地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商队越走越远。俄罗斯和东方的安详曲调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它的回声长时间萦回在草原上,最后才消失在远方。”
1.作者简介
辛沪光(1933—)女作曲家。原籍江西万载,生于上海。1956年以创作交响诗《嘎达梅林》而成名。主要作品还有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弦乐四重奏《草原小牧民》、《剪羊毛》等。2.乐曲分析
《嘎达梅林》由辛沪光作于1956年。这部交响诗取材于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领导的人民起义——向封建王爷和军阀作斗争的历史故事。民歌风格的主题展示了草原的辽阔优美和蒙古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嘎达梅林和蒙古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反抗达尔罕王出卖旗地,并勾结东北军阀强行开垦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