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跟诊日记第一部分[整理版]
任之堂跟诊日记(46--50)
任之堂跟诊日记(46--50)46饭后,由于东梅由车厢宾馆,搬到如家酒店同吉敏一起暂住几天,中午要走回去比较远,所以她打算到我们车厢宾馆五楼宿舍里来看书打坐,而我们则抓紧写跟诊日记。
为何要抓紧把跟诊日记写好?因为我们原计划是在这里待半个月,买三月三号的火车票,就准备南下了,今天二十八号,还有三四天,非常紧迫,所以我们忙起来,连下午都不能腾出时间去跟老师学炒蛋黄油。
原本打算去龙泉寺,请些佛经回来读的,现在也只能搁浅了。
本来中午还有休息的,现在也都用来写跟诊日记。
我们把第一本跟诊日记拿给老师时,老师看后,非常高兴,说写得很好,学习就要善于总结,这样做学问才会深刻,这样学的东西才会扎实。
我们也一向秉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宗旨,要勤动脑与勤动笔,劳逸结合,学起东西来比较耐久。
我们也在吃饭时,一起跟东梅、王蒋说,除了老师交代的药性赋要背好,我们还要写好跟诊日记。
把跟诊日记写好,可以让后来来老师这里学习的学生,都知道既然要来这里学习,就一定要留下些东西。
留下最宝贵的知识、记忆、心得、体会。
而我们写的这些东西,也正好给其他后来到老师这里学习的医子们,作为垫脚石,更方便快速进入老师的医道大门,登堂入室。
来到我们宿舍,东梅就打坐看书,我们刚吃完饭也不急这些跟诊日记,就稍微聊一下早上的心得。
我们跟东梅说,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自己一有想法,或听到别人的好想法,可以立即记录下来,灵光灵感这种东西,稍纵即逝,而且你当时或许知道,如果没记录下来,过后很快就会忘掉。
我们又说,要学习朱良春老先生做学问的态度,就是每天起码都要有一个新的心得,没有的话,都不允许自己松懈睡觉,这样久而久之,我们就会越来越充实。
东梅马上说,那你今天就给我说一个新的心得,我好记下来。
我们就想起早上,老师谈到的一个病患,即鼻不闻香臭的。
这种病人拍打过后,鼻子也灵敏多了,眼睛本来有些模糊的,也变清楚多了。
老师说,鼻子不通,不闻香臭,是清阳不升,要重用葛根,起码五十克,立即可见效。
任之堂跟诊日记(56--60)
任之堂跟诊日记(56--60)56第七个是皮肤病患者,病人来复诊,明显是皮肤脱屑已好多了。
老师跟他说,可以不用服汤剂了,然后老师直接叫我开桂附地黄丸为底,加补气的红参、黄芪、白术,再加透邪走皮的生麻黄、龙衣(蛇蜕)、蝉蜕,还用上阳阴血的黄明胶、生姜、大枣,再用枳壳、桔梗、木香,把诸味药理一理,然后准备做成丸剂。
丸者,缓也。
这丸剂可以久服,以其药力缓慢持久专一故也。
所以这愈后收功的各类慢性杂病,老师经常都会做丸剂。
又有咽喉息肉、说话声音沙哑的女售票员,她心性非常急躁,那该怎么消息肉呢?老师还是用他散收的思路,只给病人开了虎杖与乌梅两味药。
虎杖,能活血定痛,清热散结,解毒。
可以做跌打药用,能散各类淤血,热毒结聚。
还可以化痰止咳,因为痰核凝结在咽部,虎杖可以苦降泄热。
由于它还有类似大黄般泄下通便之功,故能引咽喉热毒之气,从下面大肠排泄而出。
而乌梅是酸敛的,能让各类息肉、肿结收敛缩小。
可内用,可外敷,治疗息肉、胬肉。
而《神农本草经》也说它可以“去死肌,噬恶肉”。
提到这两味药时,还是在知粥味喝小米粥东梅她提起的。
她问,这两味药怎么可以治疗息肉呢?我们说,就拿个形象的比喻吧,这乌梅酸收,就是把息肉肿结抓住。
虎杖,苦降、散结、泄下,就是以杖往下击打息肉。
如果但用虎杖击打,而没有乌梅来抓住,病邪则会躲闪,去而复来。
如果单用酸敛的乌梅抓住病邪,却没有用虎杖往下打,那依然耐病邪不何。
所以老师用散收的思路,把病邪往手中一收,然后再把它打散。
这也是今天的一大心得吧!这种治病思路,散收并用,针对病邪就是抓起来打。
东梅听后,就赶紧把这“抓起来打”的思路记下来,这是以前很少养成的好习惯,就是在学习期间,要有随时准备拿笔记下知识亮点的心。
机遇、灵感,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在老师身边跟诊,最忙的就是眼睛耳朵跟手中那根笔。
关于这散收的思路,我们又扩展了思维,联想到乌梅丸,它可以下蛔虫,机理何在?也是抓起来打。
方中用乌梅大量,抓住蛔虫,令其安静不动。
任之堂行记
任之堂行记早在2015年,我初学中医时就知道湖北十堰有个任之堂中医门诊,任之堂主人是余浩医师,多年来一直关注任之堂,余浩老师的文章和著作大部分都看过,也眼见他的中医理想一步步照进现实:任之堂门诊、养心山庄、九针庄园、隐竹斋、中医村。
在2022年的立秋时节,我终于来到了十堰,到上述每一个地方参观、学习,与每一个工作人员交谈,聆听余师在脉药班的点拨,最终任之堂在我心目中鲜活起来,回来后静心写下这篇文章,希望通过我的走访描述让更多人与这个中医圣地结缘。
首先要讲讲亲眼所见的余师,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初来的学员说听不懂他的话,老学员就会传授心法:用心听,全神贯注地听,不难听懂!余师身形已经有些中年发福,我就生出一个疑问,余师提倡养生但他自己有时间养生吗?余师的学生说,他根本没有时间养生,他的时间都用在了他推动中医向前100年的宏愿上:每天早上8点开始看诊到中午12点,在他看之前先由助理采集病史,余师看时号脉、看舌苔、把主要问题跟患者交代几句就可开方,所以效率很高,高峰时期一上午要看百来个病号。
下午不看诊,但有很多繁杂的事物等待他去处理,比如中医村的建设,任之堂旗下各部的检查,养生衍生品的开发等等,晚上的时间,余师还要给学生讲课,基本保持一周3次课,讲完课剩余的时间,余师会写文章发表在他自己的公众号(任之堂),积累多了之后出版成书。
每月只有月底一天休息,余师会带领工作人员去放生,这个习惯已坚持多年。
大部分时间见到余师会觉得他偏严肃,仿佛走路时也在思考中医,但讲课和交谈时笑容还是那么灿烂憨厚,眼睛虽小但有神!余师的学生们也很有故事,这里的学生们是各类工作人员的统称,实际他们都有不同的岗位和阶段,并且这个群体中大部分一开始都是到余师处求医的病人,小部分是科班的中医学院的学生和中医爱好者。
一般他们慕名而来任之堂后,身病严重的先治身病,若是心病严重的则先到中医村种地劳作,学习《清静经》,愿意静下心来感受任之堂中医文化的先当义工,结合自己的意愿分配到后期各个岗位,一边做义工一边学习中医,经过义工阶段的一两年的时间考验,人的确能静下来专注于某一种治疗方法后,经过任之堂培训合格后,成为专门的门诊工作人员,成为余师的跟诊助理、药师、艾灸师、刮痧师、揉腹师、小儿推拿师、足反射治疗师等等。
任之堂跟诊日记(36--40)
任之堂跟诊日记(36--40)36石菖蒲治疗皮肤瘙痒,从心论治,古人早已有所发挥,《奇效良方》上早已有所发挥,里面有首方歌,老师也经常引用,说:威灵甘草石菖蒲,苦参胡麻何首乌,药末二钱酒一碗,浑身瘙痒一时无。
这方只有六味药,治疗瘙痒皮肤病却非常灵效,里面既有通心经的石菖蒲,又有祛风通络的威灵仙,特别还有何首乌,何首乌能祛风止痒,通便排毒,配合胡麻(火麻仁)能够使伏藏的风湿热毒,自大便而出。
接着,我们跨过小溪流,在石壁缝隙里面开始采挖穿破石,老师用手指着穿破石说,穿破石的性子就是这样,不是石头密布的地方,他还不长呢!可见对于各种顽石般坚固的癌瘤、肿块、积滞、结石,辩证配入它都可以穿破吸收。
我们轮流着采挖,因为这根穿破石的根实在是太长了,深深扎进岩石缝隙里。
好像石头都被它穿破溃裂。
吉敏就问老师说,是不是整棵树都可以用啊?老师说,是的,这地下的根,包着一层金黄金黄的皮,叫做根带皮。
而地上的枝干,带着许多小刺,叫做枝带刺。
这穿破石通身都是宝,根带皮枝带刺,都可以入药。
我们终于把这株高过人的穿破石挖下来,并轮流着把它剁成一段一段,方便装袋。
一会儿就装满了一小麻袋,然后再沿着溪边山路,边下山边砍一些小株的穿破石。
装满后,我们便直接下山去了。
回来的山路上,老师说,明天有一位从广州来的同行,这次他也上来交流学习,你们可以相互学习一下。
当走到较大的山道时,我们是背着药草小跑下山的。
吉敏在后面跟着,刚开始也挺累的,后来越跑越精神,她也不解其故,其实这道理很简单,人之所以会累,就是因为思虑过多,杂念过多,是自己把自己身体想累了。
当你小跑后,全神贯注于脚下,这是引心脑之火下行,反而心头一片清凉。
你跑的时候又不能打妄想,这样就避免了思虑伤脾,所以越跑越走越精神,这就是平时散步人倒觉得累,可小跑起来却反倒不累的道理。
秘诀很简单,就是思虑,把心安住在当下,安住在脚尖。
回到任之堂大药房时,已经是傍晚了。
吉敏说她下午爬山好开心好饿,要请我们大家一起吃饭,我们说去知粥味,每人一碗粥就好了。
任之堂中药讲记(01)-1
任之堂中药讲记(01)-1以下文字摘录于任之堂主人讲解:《中药讲记》视频任之堂中药讲记(01)-1从今天晚上开始,我们用的大概五到七天的时间,把书给大家讲一讲-《任之堂中药讲记》。
这书,当时我讲中药的时候,是曾培杰和陈创涛整理出来的,这已经过了好多年了。
这书大概是二零零六年出版的,过了五年了。
五年下来,我们治病思路又有了转变。
在讲书的时候,我们再结合新的治疗经验,完善一下治疗心得,大家可以结合书看。
我们根据这本书,但不局限这本书,可能讲得不太一样。
你不要说怎么讲的不一样,因为我们思想超越了,效果更好了,在基础上有提升。
为什么要讲这本书?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很多人不会用药,不知道怎么开方子。
方子背了很多,药也学了很多,不会开方。
通过讲这本书,让大家把药和辨症对上号,药和症对上号,药和脉对上号。
什么脉法,什么症状,什么辨症一一对应之后,在开方的时候,脑袋就跳出概念,哦,病人不舒服,是这种脉象,这种症状,大概用什么药,脑袋就清晰思路出来,学了之后,不至于来个病人,脑袋是空白,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讲用药心得,然后支持地方,政府的扶贫项目。
我们后期,把这些讲课的视频整理出来,支持洋姜。
我们不是卖洋姜,是支持当地政府扶贫。
我们口号叫“用知识来脱贫,用爱心来扶贫”。
用知识来帮老百姓脱贫。
能不能出结果是另外一回事,我先讲知识吧。
今天晚上讲的是与心脏有关系。
心与小肠相互用药,用药思路。
《黄帝内经》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君主是什么?君主是皇帝,是皇帝的角色。
一个国家没有皇帝,没有元首不对。
没有指导的话,会出乱子。
心脏在身体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皇帝的角色,君主的角色,神明出焉。
心是藏神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用力补肾啦补肾,男人腰酸背痛,补肾,女的补血。
其实你们都忽视了一个东西,心脏的功能。
其实当你心脏功能好的时候,心脏气血足的时候,你自然你的脸上就有光彩,自然就不会长斑,自然不用化妆品。
任之堂跟诊日记(86--88)
任之堂跟诊日记(86--88)86四月十八日。
今天,有不少是小儿病。
古代说小儿病一般都离不开麻痘惊疳这四种,麻是麻疹,痘是水痘,惊是惊风或受惊,疳是疳积或食积。
确实,太多小儿食积感冒的了,第一个就是小儿病。
不爱吃饭,只爱吃糖果,连大人都拗不过这小娃子。
老师看了他舌头后说,这么水滑的舌苔,你们又给他吃水果了。
大人有些无奈地说,他想要吃啊!我们也拿他没办法。
老师说,这娃子,他现在要的东西,你不给他,他就不同意。
如果他将来要天上的月亮,咋搞?难道你们现在就拼命地攒钱,将来给他买梯子?他要老鼠药的话,你是不是给他吃啊!是啊!病人很多时候,都把自己的身体搞成烂摊子,然后企图交给医生,帮忙调理。
殊不知这病是医患合作的,不是单方面的。
老师叫我开黄芪建中汤,加些消食的药。
孩子的家人又问,这小孩老师容易感冒咳嗽,能不能治根啊?老师说,任何疾病你治根都要连刨四个为什么?你问四个为什么后,基本上也就可以找到病根了。
家长有些迷茫。
比如小儿食积咳嗽,表面的现象就是咳嗽,这是第一层,用抗生素、止咳药水,把咳嗽镇下去,不单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制造疾病。
中医叫做:“见咳莫治咳。
”那要治哪里?治疗引起咳嗽的背后原因。
比如这小孩子吃零食水果,不吃正餐,把胃肠都吃寒了。
肠子不能排除这些寒气,就通过肺部来报信往外咳。
这是提醒家长,小孩的胃肠在抗议了。
所以消食化积,治疗脾胃,把脾胃中气补养起来,使土能生津,这就是第二个为什么。
那第三个为什么呢?就是想一下为啥这娃子,肠道那么多寒积呢?就是不忌嘴,乱吃东西。
病从口入,小孩子老容易吃坏肚子,尤其是当今时代,物质丰富,要吃什么都有什么,他们没有足够的自制力,一吃就吃撑了,吃坏了。
所以杜绝疾病的根源,要从忌嘴开始,忌不了嘴,永远好不了病。
那第四个为什么,有在哪里呢?这个太重要了,谁能够反省到这个关节上,一个家庭的健康,决定有保障。
——就是家风家教。
为什么小孩子不能忌嘴,因为小孩子娇生惯养他。
小孩是父母的影子,小孩有过,父母代受。
任之堂跟诊日记第一部分(曾培杰、陈创涛)
任之堂跟诊日记第一部分(曾培杰、陈创涛)这是几个学生在任之堂跟诊期间的日记,希望对大家学习中医有帮助,现慢慢上传。
1我们在广州看完余老师的《传统中医》、《万病从根治》、《医间道》这三本书,收获特别大从简单的偏方,如小茴香治盆腔积液,霜桑叶治兔子眼,二丑粉治小儿食积发热,到复杂的组方、升降、动静、散收,如麻黄配大黄,治肺肠寒包火、牙疼,淫羊藿、小伸筋草配合,治腿脚肌肉抽筋,霜叶配麻黄,治肝肺郁火。
这些知识,我们意犹未尽,于是发了封邮件给老师,想上湖北来随老师临床。
我们与老师素未谋面,没想到一封邮件,老师居然来者不拒。
只要是热衷于学好中医的,老师的医道大门都是常敞开的,而且老师还悉心栽培。
当天下午,我们就受到老师的邮件回复,老师说,上来吧,把中医思路理顺一下。
于是,我们就决定周六坐火车北上,到湖北十堰市任之堂大药房。
一直以来,我们都想把中医的理法方药思路理顺,自己理顺,才能帮病人理顺。
记得古人说过一句话:“与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乎?”自己没有弄懂,想叫别人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这次北上,一方面要理顺我们的中医思路,坚定将来走好传统中医这条路,另一方面,也想在真正传统中医临床上学到些东西。
这个时代,真正传统中医,是少之又少的,我们能够有这个师缘,也是弥足珍贵的。
人生能碰到良师、善知识,这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
上来之前,我们也考虑到北方那么冷,还要带些什么东西呢?该如何解决吃住的问题?最后,决定带上被子跟豆浆机,以及冬天穿的各类大衣。
准备就绪了,我们就满心期盼周六的到来。
2周六(2月18日)早上七点,我们就做地铁到广州火车站,买好九点半的火车。
我们从广州出发,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五点半,才能到达湖北十堰市火车站。
这期间,一共要坐二十小时的火车。
车上我们两人吃了些泡面,还碰巧遇到了湖南的一位民间郎中。
他说,他最善治肝癌,而且专治那些大医院没治的肝癌,有救的他不救,而且他的治愈率达九成以上。
我们听得不可思议,如果真有这个本事,那在医界里,岂不是只手遮天了。
甲亢案 - 任之堂主人的 - 网易
甲亢案(转载)- 任之堂主人的日志- 网易博客
甲亢案(转载)
石才绨,女,34岁。
2007-1-8初诊。
主诉:心慌手抖8个月。
患者于2006年4月一次感冒后不久出现颈部肿块疼痛,怀疑淋巴结炎,经抗炎治疗效果不显。
后去医院检查,T3、T4增高,碘131吸收率下降,拟诊亚急性甲状腺炎。
经用强的松片和中药(据说以清火散结的柴胡夏枯草等为主,方不祥)治疗数月,病情缓解了一段时间,但心慌手抖改善不明显。
上个月停用激素后,T3,T4又上升。
刻下所见:病人心慌手抖,满月脸,满面红光,但感觉畏冷,双下肢尤甚,带下清稀量多,口不干不苦,饮食正常,无多汗等甲亢表现。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带滑。
颈部现在未扪及包块,无触痛。
综合全身情况,考虑心肾阳虚,水饮泛滥。
无热恶寒为肾阳虚衰,带下清稀量多为阳虚水寒,心慌心悸乃水饮上犯心君。
舌脉亦支持阳虚水泛。
拟全真一气汤合真武汤化裁。
处方:附子15捣碎,干姜12 上等红参10 (另煎)麦冬15 五味子15 牛膝10 龙骨30 牡蛎30 茯苓30 桂枝15 白术15 炙甘草30 山萸肉15 大枣15 生姜15 三剂,
水煎服,煮开后再煎煮40分钟。
本例最易陷入西医模式,甲状腺疾病=瘿瘤,用清泄肝火和化痰消瘿。
前面屡用此思路,已经损及心肾阳气。
任之堂跟诊日记——我在任之堂的日子
任之堂跟诊日记——我在任之堂的日子用药贵真,架上百草皆吾友。
(入门功夫)修己以敬,杏林前辈乃吾师。
(提高功夫)视民如伤,病苦苍生皆吾子。
(实践功夫)……转眼间,2012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我今年在任之堂学习的计划将要结束,余老师说,要留下学习总结才准予放假,而且要不低于万言哦。
在这半年里,我学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接触到了太多太多的事物,也感悟到了太多太多的道理。
这些东西岂止万言能表达。
所有的这些都将成为我成长的阶梯上不平凡的基石,美好的回忆,或者说骄傲的回忆。
这段时间里,我主要从事药房里的众多事物,抓药,炒药,切药,采药,晒药等等。
这里的中药看似平凡,但每一味药都可以拿出来品读一番。
因为这些中药都是老师精心选购,尊古炮制,真正用心请来的。
任之堂一片仁心,济世济人,可全靠它们了。
而我有幸陪同老师的这么多精兵强将共同奋斗,共同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深感欣慰。
闲话不多说,下面我来汇报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吧。
第一炮制篇。
这半年里,我炒过大黄炭、艾叶炭、荆芥炭、地榆炭、贯众炭、棕榈痰,深知道炒炭是可以喷水的。
(炒炭是将中药炒黑,能止血,中医认为水克火,而血属于火,水色黑,所以血见黑则止。
炒炭的药,主要用于妇科崩漏,痔疮出血等。
)水飞过朱砂,这朱砂可是老师精心购来的最好的朱砂,一公斤将近一千块,小心翼翼,深怕浪费丝毫。
(朱砂镇心而有灵,在传统古方镇静安神的方剂里,十个里面就有一个含有朱砂的。
朱砂又是神农本草经上品的第一味药,朱砂中毒,童便可解。
)煅过龙骨、牡蛎,深切体会到煅过后,它们的收涩之力增强。
炒过白芥子、薏苡仁、黑芝麻、白芍、黄柏,明白了为什么要炒薏米仁(薏米性甘凉,对于脾虚湿盛的病人,薏米炒过后,能去寒凉之性,增强健脾除湿之力。
)。
炒芝麻可以加盐来入肾补肾,炒黄柏可以减轻其苦寒之性。
煎过羌活、当归,体会到了好的羌活,手持时间太长会起泡,任之堂这里的羌活可是老师采购最道地的羌活。
(一公斤进价都要一百七。
寻常的羌活,卖给三五十块,或七八十块,怎么有正品呢?那些都是马尾独活。
中医的精髓是体悟
中医的精髓是体悟来任之堂学习快两个月了,其中每一天跟师学习都是充实的,未敢有一丝松懈,因为这份师徒因缘难得可贵!在这段时间里,上午跟师抄方,下午偶尔上山采药,更多的是写跟诊日记,晚上有时做药丸,有时听老师讲课。
整个人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到现在为止,跟诊日记也写了20 万字左右,也算告了一个小段落,我们称之为第一阶段跟师学习。
只要在任之堂一天,跟诊日记都不会停。
老师常问我们,有没有将中医思路理顺啊?我们自信地说道,基本把中医思路给理顺了。
上来半个月,看到老师治病的疗效,对中医充满了信心。
再接着一个多月的抄方,写跟诊日记后,居然开始渐渐对自己的医道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是源于对中医思路理顺的基础上来的。
张锡纯曾经说过:“三年期满,皆能行道救人。
”他老人家也是用这份心与要求来写《医学衷中参西录》的。
我们在老师这儿临床不到两个月,就有股行道救人的冲动,说明自己中医的底气是有了些。
古人云:“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
”在老师这儿虽然说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每天都有三四十个病人,抄三四十个处方,做满满的十几页笔记。
这样下来,也看了两千多病人。
我们发现老师最常用的还是阴阳升降的思路。
老师的脉法断病,甚至用药,都是以升降为主的。
我们理顺中医思路,主要是从阴阳升降的角度出发的。
比如说,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人群体,就是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
这类病人往往上面有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或食管炎、胃炎,而下面则出现腰酸、腿脚沉重、四肢冰凉的病症这时单清热、单温阳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老师往往先从饮食上让病人戒掉花椒、辣椒、鸡蛋等,减轻上热的现象;戒掉水果、冷饮、凉茶等,减轻下寒的现象。
然后再寒温并用而选药,我们把老师这种用药思路总结为:寒热久病疗不愈,皆因气血不周济。
散寒先将清阳升,除热须把浊阴降。
人体的阳气要从脾肾处往上循太阳膀胱经、督脉升发。
老师常用桂枝汤、四逆汤的思路升清阳,因为背部为人体阳气向上升发的最大通道。
老师还会交代病人通过撞墙,打通膀胱经督脉,以助清阳升发。
任之堂用药经验
任之堂用药经验分类:四气五味任之堂余浩先生,其理论以传统取象悟之中医核髓,为中医理顺思路,发前人之未发,不可不学也不可不读。
我将自已认为是其精华推荐出来。
有值得借鉴之处。
来自:远古歧黄第一部分;中药;1、通心三药;红参、银杏叶、红景天。
治心阳不振,心慌气短。
2、通脉三药;葛根、川芎、丹参。
心血虚,头晕,脑供血不足。
3、安神三味;酸枣、合欢皮、夜交4、升督三药;狗脊、葛根、土蹩虫;5、鼻三味;苍耳子、辛荑、通草。
心肝脉不足合桂枝汤,桂枝从心肺打开,玉屏风从脾胃打开。
怕冷,晚上加重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苍耳治项背拘挛、风湿痹。
通草有通鼻塞,还用于耳呜。
6、扁桃体三药;威灵仙、青皮、白英。
7、肺三味;麻黄、杏仁、甘草。
8、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加豆豉、枝子为清理五味。
病人多犹豫胆决断下降。
加枣仁火麻仁,凡仁皆润,润通心脉也要润通小肠。
9、咳嗽喑哑二味;凤凰衣、木蝴。
外感内伤、老人小儿的虚炎上冲、咽喉不利咳嗽喉痒有特效。
一般用鼻三味、肺三味、胸三味加此二味。
9、脾三味;山药、芡实、炒薏米。
劳伤心脾,右关脉下凹。
10、胃胀三味;枳壳、枳实、通草。
胃气不降一味金榄果奇效。
11、胃开三味;木香、山查、鸡屎藤。
口臭心烦加射干、马勃,一个是竹茹、谷芽、麦芽,一个是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
右脉郁大木香要重用30-50克。
脂肪肝山查可用到50克。
12、消食三味;鸡屎藤、山查、木香用于小儿过度食滞胃肠。
小儿病不外太阳和太阴病,后者用消食三味消积化食加枳壳、桔梗、木香升降气机,再用焦三仙开胃气。
四君补脾。
13、口苦三味;柴胡、半夏、黄芩。
14、中空三味;竹茹、芦根、苏梗。
15、乳胀三味;桔叶、牡蛎、丝瓜络。
16、养筋五味;酸枣仁、白芍、麦冬、熟地、巴戟天。
治膝关节退化性病变,疗筋伤疼痛、手足酸麻。
养肝明目,筋骨的养后用鹿含草、透骨草、伸筋草解决疼痛问题。
如膝关节积水,加薏米、川牛膝、木瓜、白芍。
17、气郁三味;香附、郁金、玫瑰18、眼痒二药;蒲公英、白蒺藜。
任之堂跟诊日记(71--75)
任之堂跟诊日记(71--75)71第六个病人,也是来复诊的,心慌心悸。
她说她睡觉不好,老容易发汗,吃了两剂药后,现在好了些了,以前脚怕冷,一年四季都冰凉。
老师摸她脉后说,她阳气上逆得太厉害,本来整个大自然春天就属于阳气上升的,这样她下面的水湿都会被带上来,所以心脏很不舒服,这是水寒射心。
老师问她平时大便怎么样?她说平时有些便秘,大便没劲。
这样,老师便开附子、白术、红参,温补脾肾阳气。
再用龙骨、牡蛎、芡实、竹茹,把浮阳之气向下收。
然后再用丹参、桂枝、酸枣仁、菖蒲,宣通心气,宁心安神。
心与小肠相表里,再用火麻仁润通小肠,减轻心脏压力。
心经有热,要靠小便导出体外,再用益母草活血利水,使水寒之邪不能上逆为害。
老师还交代这病人,平时没事要把脚搓一搓,晚上适当泡泡脚,把湿浊之气往下移。
老师治疗心脏病,都非常重视中医整体观,在扶心肾阳气的同时,一般都会用龙骨、牡蛎镇静安神,反之阳亢为害,在通心血脉的药中,特别常用丹参、桂枝、酸枣仁、菖蒲。
由于心与小肠、膀胱关系很大,小肠不通,浊气会上泛心窍,膀胱不利,浊水也会上泛心窍。
这时,用药就会照顾到润肠通小便这点。
人下焦肠腑膀胱通畅,上面心脏就容易安宁,正如一个国家,边疆息战,君主便心宽。
有广东化州过来的病人,经常呃气,老师开方调气机。
老师说,咳嗽嗳气,不论寒热,都可以用枳壳、桔梗两味对药调中气,若还中焦有积滞,就加入木香。
这病人住在车厢宾馆,经常一天到晚看电视,老师跟他说,要多爬山运动,少郁在宾馆里看电视。
我一边给你疏肝补肝血,你一边却看电视消耗肝血,这并不好治啊!确实,如果小病,病人没配合医嘱的话,也会缠绵难愈,即便是大病,病人肯真心配合治疗,也可以大病化小,小病化了。
这病人吃中药后,觉得肠道有些痛,但过后就舒服些。
很多人也会这样,我们发现,便吃饭边看电视,这样的人群,非常容易腹胀痛,为何?这叫肝木克犯脾土,吃饭时应该顺胆胃之气下降的,可边吃边看电视,边上网还便说话,心血都背抽用调动到眼睛嘴巴上来。
任之堂跟诊日记(11--15)
任之堂跟诊日记(11--15)11我们任志堂今天又来了一位新同事,他是浙江温州的,叫王蒋。
以前从过商,现在转而想学医,弃商从医,需要很大的志气,老师说他,骨骼精奇,勤学必有成。
晚上,老师请我们四人一起吃饭,我们东梅王蒋觉得非常过意不去,因为古人说:“只闻来学,未闻往教。
”这就是说,只听闻学生前来求学,供养老师,却没有听说老师宴请学生的。
老师一直有心让中医队伍壮大团结起来,故而不吝财不吝法。
佛家认为,财布施得富贵,法布施得智慧。
在老师这里学习,却受到这样的招待,我们以后接人待物,也应该如此宽广。
记得《道德经》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这是说,一个人总能为别人着想,他就会越来越富有。
总能给他人知识快乐,他自己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快乐。
老师是修道的,遵循道家清静无为的宗旨,我们也希望来老师这里学习交流的同学,人同此心。
晚上,我们已经搬住在三顺招待所,住在一楼比较阴暗潮湿,虽说是单间的。
但由于周围往来的客人很多,也比较复杂吵闹,好在有些热水可以洗澡,我们南方人一天不洗澡,就觉得特别不习惯。
来北方后,饮食的味道明显加重了,食物普遍都偏咸偏辣,没有南方吃得那么清淡。
北方这种辛辣厚味,是由于气候地理环境造成的,但如果一味过食,很容易伤到心脑血管。
《黄帝内经》说:“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殃。
”老师才常交代病人,少吃花椒、辣椒,吃清淡些,别吃那么咸,这道理也是从《黄帝内经》中来的。
为何呢?咸为水,水克火,所以过食咸,则伤心脏、血管,所以人容易心气郁闷。
辛属金,金克木,肝木主筋,过食辛辣,筋脉容易抽筋,由于辛味发散为阳,还容易消耗肺气,使肺气不能正常通降,这样人的精神,就容易萎靡不振。
《黄帝内经》又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所以,脸色灰暗,印堂发黑,以及容易抽筋,手指甲枯槁不润的人,都应该先清淡饮食,少吃咸的,少吃辛辣的辣椒、花椒。
俗话说:“若要身体安,淡食胜灵丹。
【】.任之堂跟诊日记七,1》单味药
【】.任之堂跟诊日记七,1》单味药读《任之堂跟诊日记1》2013-05-23 22:21:03| 分类:学医随感 |举报 |字号订阅刚刚读完《日记1》,掩卷闭目回味无穷。
有患者的信赖与感恩,有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有学子们孜孜不倦的习作......本日记是为了帮助我们把中医的理法方药思路理顺。
作为中医学生,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课外读物,而应当作教材,一本临床教材。
读完之后,当问自己一句:我的思路理顺了吗?日记是按每日发生的事,所见所闻写的,把中医的理法方药融汇其中,既不至于仅仅是乏味的医理,也也有利于我们读者的记忆,可见良苦用心。
我将此称之为“传道于无形”。
下面是我分别从医理、治法、方药等方面的归纳总结和感悟。
医理1、阴阳大道至简。
我们之所以生病,可以用《论语》上“过犹不及”来概括,是因为我们对身体在于“过用”或“不用”,导致气机阴阳失调。
《黄帝内经》说:“生病起于过用。
”《内经》又说:“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殃”。
从老师的患者中也可以看出,很多病人生病是因为“过食水果”或“过食肥甘厚腻”引起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不是营养不够导致的营养不良,而是营养过剩,积在胃肠,伤了脾。
老师看病经常交代病人少吃水果,多吃素,也正是这个原因。
俗话说:“病人不忌嘴,医生跑断腿。
”此过之为患也。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达尔文的《进化论》中也有“用进废退”的理论。
现在的人舒服了想更舒服,站着想坐着,坐着想躺着。
《内经》云:“久坐伤肉”。
这种是我们认为的造成局部的气血流通不畅、气血亏虚的情况。
《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我想这一句话反过来说也是有道理的。
你自己造成气血亏虚,所以你不生病,谁生病?你是在“造病(此仅指形体方面)”啊!此“不及”为之病。
从老师叫病人多爬山,帮病人吊痧“吃苦了苦”,可见一斑。
2、升降出入老师“升降出入”的思想,在日记中体现的淋淋尽致。
老师的思想理论来源于《内经》,即: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任之堂跟诊日记录
任之堂跟诊日记录任之堂跟诊日记:小儿食积一二三四曾培杰,陈创涛鸡矢藤什么一二三四啊?一就是以一味消积的鸡矢藤。
二就是两味升降气机的桔梗、枳壳药对。
三就是焦三仙,即山楂、神曲、麦芽。
四就是四君子。
这样治疗小儿食积的思路,就基本理顺了。
我们还编了首顺口溜方歌,歌曰:一味鸡矢藤消积,二药枳桔调气机,三仙消食开胃气,四君补养脾中虚。
老师治疗小儿食积没胃口的方子,与寻常的汤方最大的不同,便在于重用鸡矢藤这味药,还用枳壳、桔梗这对药来升降气机。
第3天,2月21日。
◎鸡矢藤可以消食化积今天第1个病人,是小儿纳差,说白了就是吃饭没胃口,平时还老冒虚汗。
老师说,这样的患儿不能吃水果。
家长很吃惊,完全不解,还说经常给小孩吃水果,很关心小孩,怕小孩维生素不够。
老师说,小孩越吃水果,越冒虚汗,这是人体自解功能,它要排解人体的阴寒之气。
许多家长不知道,四处求医没效果,也很苦恼。
小孩老是反复生病,却不知道这病从口入的道理。
生冷水果,伤了脾阳,脾胃升降失常,立即周身不适。
外面容易感冒、发热,里面则容易便秘、泄泻、腹痛,默默不欲饮食。
老师这时以鸡矢藤为君药,重用50克,以消食化积。
鸡矢藤消食化积之力极佳,而且药性平和。
再配上一个药对,枳壳、桔梗,一升一降,令中焦气机开通。
然后再加上焦三仙与四君子,一边消食健胃,一边还补益脾气。
老师治疗小儿食积没胃口的方子,与寻常的汤方最大的不同,便在于重用鸡矢藤这味药,还用枳壳、桔梗这对药来升降气机。
与秀梅一起吃饭时,我们说,今天又在老师那里学到了一招治小儿食积的妙法。
秀梅好奇地问,那是什么啊,说来听听?我们说,小儿食积一二三四,记住这句话,就记住了老师的方子。
什么一二三四啊?一就是以一味消积的鸡矢藤。
二就是两味升降气机的桔梗、枳壳药对。
三就是焦三仙,即山楂、神曲、麦芽。
四就是四君子。
这样治疗小儿食积的思路,就基本理顺了。
我们还编了首顺口溜方歌,歌曰:一味鸡矢藤消积,二药枳桔调气机,三仙消食开胃气,四君补养脾中虚。
两个月没来月经了。手上长了些水泡
两个月没来月经了。
手上长了些水泡任之堂跟诊日记(一)倪海厦汉唐学堂 3月17日第六天,2 月 24 日。
今天同样看了很多病人,而且病人永远也看不完。
有个妇女,两个月没来月经了。
老师摸她尺脉说,你太弱了,子宫内膜太薄,没有七八毫米很难水到渠成。
这妇人说她头还有些晕,眼睛有些花。
按老师的思路,这病人又是中焦肝胆脾胃郁滞住了,上焦肺气不能下降以生肾水,所以才特别烦躁。
这样老师开了小柴胡汤为底,再加上竹茹、枳实、桔梗,加强升降中焦气机。
由于病人尺脉太弱,故老师还加了菟丝子、巴戟天以补肾。
加入火麻仁,令肠道润通。
《药性赋》说:“巴戟天治阴疝白浊,补肾尤滋。
”又说:“菟丝子补肾以明目。
”菟丝子是平补之物,补而不腻,温而不燥。
我们也在药房尝了一下,平平淡淡。
这菟丝子,能够通过补肾精而使眼睛看清,而枸杞子则通过补肝血而令眼睛看清。
至于火麻仁,能润肺,利六腑之燥坚。
我们发现老师治疗心血不足、心烦气躁,喜欢用两味药,一是酸枣仁,二是火麻仁。
酸枣仁,养肝血,令肝木以生新血,取木生火之意。
老师说,心血是要靠肝木生过来的。
用火麻仁,则是心与小肠相表里的思路。
润通小肠,则心脏的阻力、压抑立即舒减。
还有一个肥胖的病人,性格非常急躁,手上长了些水泡,老师就说他大便不通畅。
老师说,水气上散外发,是肺气不敛降的结果。
肺气不降,肠道就会动力不足。
比如,人上厕所,总会先鼓一口气,向下沉,才能顺利排泄。
老师就叫我开麻子仁丸,然后再加入几味降气下行的药,如牛膝、竹茹、龙骨。
再加入山楂、木香,帮病人消积去滞。
老师说,这病人吃药后会放屁,大便稀烂些。
大便能通润下来,手上那些水泡就会消失了。
老师治这个病人是降他的肺肠之气,肺为水之上源,肺能肃降,则水气通调。
肺气宣发上冲太过,皮肤手上则容易长水泡。
这时,降肺肠之气,则水道可通调。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是治疗各种习惯性便秘的,特别是老年人或产后、月经后肠燥有积滞的便秘最为适合。
为什么叫脾约丸?就是指脾脏受约束、约制,不能散津上归于肺,加之病人肺气上逆,又不能下降通调水道,这样津液不能四布,反倒手中容易长水泡,而肠中却容易干燥。
任之堂主人病案(上)
任之堂主人病案(上)第一例:肺实脾虚气陷证患者,李某,男,40岁湖北十堰人自感呼气困难5年余患者5年来,每天总感到气出不上来,稍干重活即呼气困难,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潮热、盗汗。
在多家医院就治,心、肺功能均正常。
吃补中益气丸稍轻,服多位老中医中药均无效,在当地十大名中医基本都看过。
2009.06.13日抱着试试看心理前来就诊,面色黎黑,说话前半句有力,后半句无力,牙齿黑黄,舌质粗糙,舌尖红,中苔黄糙,舌根白腻,肺脉滑实有力,右关若,右尺沉细,左寸浮细而软,左关涩。
诊断:气陷(肺实脾虚气陷)分析:张锡纯治疗大气下陷为开山鼻祖,其升陷汤本人研究多年,此病人有大气下陷的病机,但病机并非如此简单。
询问病史,有吸烟10年的历史,每早咳粘痰一口,结合脉相,推断病人肺中粘燥之痰较多,脾气升之受阻,肝气又受郁金所克,大气有降无升。
单纯提气,上焦不能如雾,反成胶粘之状。
治疗:养肺阴、清肺痰、补脾助运、疏肝泄胆。
处方:玄参30 生牡蛎20 百合20 黄芩15 葶苈子30白术20 茯苓20 芦根20柴胡15 枳实15 萆薢15 寄生25竹茹15 郁金20 黄芪25 川断20 白茅根20 炙甘草10 五付患者服完两副,即感肺中轻松,出气顺畅,劳累后稍加重,五剂服完病情得到控制,五天后复诊,原方加淫羊藿40克,五付。
2009.06.23日复诊,出气困难未在复发,嘱戒烟,勿重力劳作。
继续服药3付巩固疗效。
有句经典名言:见痰休治痰。
个人在临床经常用到的,忘记在哪本书上了,大致意思是:气上则痰上,气下则痰下,气行则痰运,气闭则痰伏。
此例我个人觉得用气闭更合适些。
吸烟导致,肺不宣降,肺不宣降则痰湿聚集,化热则灼阴成痰,遇寒则凝液成痰,观楼主用药,玄参百合润上焦,葶苈子竹茹枳实郁金理气开痰,黄芩白茅根清肺中痰热,加茯苓萆薢有通利三焦恢复水液代谢。
个人观点此方见效是玄参葶苈子枳实竹茹郁金理气开痰。
临床玄参枳壳我也经常用,对于一些顽痰不出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之堂跟诊日记第一部分[整理版] 任之堂跟诊日记第一部分任之堂跟诊日记第一部分(曾培杰、陈创涛)这是几个学生在任之堂跟诊期间的日记,希望对大家学习中医有帮助,现慢慢上传。
1我们在广州看完余老师的《传统中医》、《万病从根治》、《医间道》这三本书,收获特别大从简单的偏方,如小茴香治盆腔积液,霜桑叶治兔子眼,二丑粉治小儿食积发热,到复杂的组方、升降、动静、散收,如麻黄配大黄,治肺肠寒包火、牙疼,淫羊藿、小伸筋草配合,治腿脚肌肉抽筋,霜叶配麻黄,治肝肺郁火。
这些知识,我们意犹未尽,于是发了封邮件给老师,想上湖北来随老师临床。
我们与老师素未谋面,没想到一封邮件,老师居然来者不拒。
只要是热衷于学好中医的,老师的医道大门都是常敞开的,而且老师还悉心栽培。
当天下午,我们就受到老师的邮件回复,老师说,上来吧,把中医思路理顺一下。
于是,我们就决定周六坐火车北上,到湖北十堰市任之堂大药房。
一直以来,我们都想把中医的理法方药思路理顺,自己理顺,才能帮病人理顺。
记得古人说过一句话:“与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乎,”自己没有弄懂,想叫别人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这次北上,一方面要理顺我们的中医思路,坚定将来走好传统中医这条路,另一方面,也想在真正传统中医临床上学到些东西。
这个时代,真正传统中医,是少之又少的,我们能够有这个师缘,也是弥足珍贵的。
人生能碰到良师、善知识,这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
上来之前,我们也考虑到北方那么冷,还要带些什么东西呢,该如何解决吃住的问题,最后,决定带上被子跟豆浆机,以及冬天穿的各类大衣。
准备就绪了,我们就满心期盼周六的到来。
2周六(2月18日)早上七点,我们就做地铁到广州火车站,买好九点半的火车。
我们从广州出发,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五点半,才能到达湖北十堰市火车站。
这期间,一共要坐二十小时的火车。
车上我们两人吃了些泡面,还碰巧遇到了湖南的一位民间郎中。
他说,他最善治肝癌,而且专治那些大医院没治的肝癌,有救的他不救,而且他的治愈率达九成以上。
我们听得不可思议,如果真有这个本事,那在医界里,岂不是只手遮天了。
江湖话,听一半,信一半,这样我们照样跟他闲聊,听他吹水。
他说,他治疗肝癌,只用一味药,而且这秘方是他祖上传下来的。
他当然没有把秘方告诉我们。
后来,我们随余老师临床后,余老师讲课时,就特别讲到这点,果真有这么一味治肝良药,它的名字就叫做“穿破石”。
穿破石这味药,性情平和,却后劲十足,针对各种肝胆系统的癌瘤、结石、囊肿,都有良效,真乃良药也。
这民间郎中都快六十岁了,还奔波各地,替人看病,精神仍然很健旺。
他看到我们坐在火车上也盘腿打坐,就凑过来跟我们谈一些修行的东西。
他说,修学首先要学会忘记,最重要的不是学会多少,而是能够忘掉多少,人忘的东西多了,他身心灵就干净,干净的身心灵,就更容易接近道了。
他又说,他每天都要坐在那里学忘记。
之后,我们又谈到养生。
他说,养生在饮食上,健不健康,就看大便。
他自己一生吃得粗粗糙糙,从不精挑细食。
如果使用各类营养保健品,身体就会处于养尊处优的状态,这样身体就容易被营养保健品功能代替,很容易生病。
这点我们也深有体会,我们吃清淡素食的人,食物虽然粗粗糙糙,但吃后却身心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正如郑板桥所说:“青菜萝卜糙米饭,瓦盖天水菊花茶。
” 这样的人生全在知足常乐啊~3第一天,2月19日。
火车一下来,就是周日早上五点半,已经到十堰市火车站了。
我们一出火车站,气温骤然下降,明显比广州冰冷。
路在口中,我们随口就问火车站广场上扫地的大叔,这二堰小学怎么走, 那大叔戴着耳罩,吐着白气说,就坐那五路公交车。
北方这么冷,要戴耳罩,我们是第一次见,这大概是因为耳朵是血液循环最差的地方,最容易病发冻疮吧~一上五路公交车,问司机哪里下车可到。
司机说,盐业公司一下车,走不远就到二堰小学了。
这样,我们几分钟就下车了,走到小学门口,才六点多。
今天又是礼拜天,小学没什么人,我们就先吃两碗面条,以暖暖身子。
我们反复交代面店的老板娘,别放辣的,没想到吃那面条,还是又咸又辣,从小到大,还真没有吃过这么咸,这么辣的面。
北方人口味特别重,这回算是见识了。
我们进到二堰小学里面等,怎么也找不到任之堂大药房,在操场上问了几个过往上班的人,他们都说这小学里面哪有药房啊~由于太冷了,我们便在操场上跑了几圈,这时,太阳刚刚出来。
后来,问了一个阿姨,才知道任之堂大药房,是背靠二堰小学,朝向二堰桥头的。
当我们走进任之堂大药房时,老师已经开始坐诊了。
药房里面排着几十个病号,出出入入,好不热闹。
抓药的人也在忙,煎药、熬药的人也在忙,老师周围排满了人。
老师正忙着看病,我们也就不上前打搅,先把行李放在门口,坐在椅子上,看着老师为病人号脉看病。
来这里看病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
而十堰市周围的当地人,似乎还不知道老师的名声在外头有多响。
有个病人还风趣地说,这叫“墙里开花墙外香”。
许多病人都是看了老师写的书,慕名而来的。
他们有不少是住在药房不远的车厢宾馆,特地住下来调养身子。
老师一般是上午号脉、处方,下午和晚上制药、写文章。
《黄帝内经》说:“诊法常以平旦。
”早上的脉比较准,西医也是在清晨饮食未进之时,抽血来检查身体代谢状况。
4待到病人稍微减少的时候,我们才上去跟老师打招呼。
老师很高兴,直接把处方丢过来,要我书写,他念方药。
老师诊脉的方式比较特别,正对病人双手握脉。
老师说,这样摸脉有利于觉察人整体气血阴阳左右平衡。
这正应了买书上所说的:“架势对了,后面的都对了。
”老师的太爷也常说:“做事先做势,把式不对永远难成正果。
”上午看的病比较杂,有小柴胡汤证,有交泰丸汤证,有逍遥散汤证,我体会最深的是老师升降的思路。
老师常用龙骨、牡蛎,降气收敛,引上焦阳亢之火,归入下焦,以暖腰肾之寒。
老师称这种治法为,以自身之热疗自身之寒,使寒热对流,疾病不治自愈。
现在有不少病人,都是上热下寒,阳气郁在里面,发不出来。
加之生活水平上去了,身体补药、补品又吃多了,这样胸膈以上尽是郁热,而腰脚以下却是一派虚寒。
这时,单清热则伤腰肾、脾胃,单温补则助热燥火。
老师则用栀子豉汤,宽降胸中郁热,再以葛根、黄芪,升清阳,牡蛎、黑豆,降浊阴。
若患者周身气机不顺,老师还常用枳壳、桔梗、木香,枳壳、桔梗,一升一降,木香,则理三焦之气滞。
这样利用自身之补力,来滋养自身之虚寒,令寒热虚实对流,气机活动斡旋起来,则身体会自动恢复平衡,那么虽然没有直接服用补药、泻药,却能起到比补药、泻药更好的效果。
其实人体跟国家一样,就有贫富差距,沿海跟内陆,城市跟农村,就有不同。
老师这种治法,有些类似于南水北调工程,消除人身体的两极分化,是上焦的燥热能下行,下焦的虚寒能得以温暖,气机相互对流,疾病不治而自愈。
5今天刚好是周日,下午老师就要去爬山,一般下午老师是不看病人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去爬山,与大自然新鲜空气相互交流,对身体健康帮助是相当大的。
可当代人却很难腾出时间来锻炼身体,老师也一样,病人非常多,所以他说,爬山是件奢侈的行为。
确实,对于当今闹市生活,浮躁的现代人来说,想要闹钟取静还真不容易。
所以说,最奢侈的消费,不在餐厅、超市、步行街,而是在深山老林里。
这样,老师就带我们去十堰市出名的牛头山,我们坐车到滟湖公园,公园上去就是巨大的牛头山了。
我们一开始就沿着台阶往上走,初春刚到,树木还没有完全抽芽吐绿,故而能辨识的药草不多。
我们刚写完医道系列小说第一部《初涉医林》,现在也准备写第二部《药海遨游》,正需要多识辨些药材,故而老师一路上,凡逢到有特色的药草,都停下来说一说性味功效。
我们一爬山小山坡,老师就指着一丛绿色的蔓藤,说这是忍冬藤。
这忍冬藤是金银花的藤,极有特色。
冬季不凋,仍然油绿,故名忍冬。
金银花又名双花,主要是清热解毒的,而忍冬藤由于它是藤类,植物的藤就像人体的经络一样,它还能通经活络,不仅可以治疗外感风热毒邪,还可以清经络湿热之邪而止疼痛。
所以,忍冬藤这药还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非常有效果。
山道的另一边,又有两面针,老师摘下一把给我们看,非常形象,叶子背面两边都带有针刺。
《中草药辨认秘诀》中说:“叶边有刺皆消肿。
” 这两面针,两面都有刺,不用多说了,都可以消肿排脓,清热解毒、凉血。
这让我们想到两面针牙膏,用它刷牙,可以对治牙龈肿痛,这里面就有它的道理。
往上爬时,我们又看到一大片的木通,这木通可是龙胆泻肝汤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味药。
八正散、导赤散中也用到木通,它可以把心肝热火往下引导,从小肠膀胱排出。
木通还可以通血脉、通乳汁,所以手脚有湿热痹痛,产后乳汁不通,都有大用。
一路上,大凡青青小草,皆可入药。
比如,有像鸡尾巴一样的凤尾草,老师说它可以治疗热毒泄痢,长在石缝间,油绿油绿的。
还有已经焦枯的艾叶,我们抓上一把揉碎,然后一闻,芳香味扑鼻而来。
古书上说“艾治百病”,这艾叶有如此神效,应该是跟它做成艾条分不开吧。
老师说他常用艾叶与苦参相配,一个温开,一个苦降。
专治疗肠道湿度积滞,排不干净,这也是一升一降的思路。
接着,又有益母草,不过已经苦干了。
老师方中也常把益母草与黄芪相配,一个升清气,一个利浊水,还能补气活血,对各类白带异常、蛋白尿都有疗效。
大路旁边还有一颗颗高大的树木,结着一串串像小葡萄籽一样的果实看,老师说这是女贞子。
原来这就是女贞子,女贞子又叫做冬青子,就是冬天结果,还非常青绿。
《药性赋》说:“枸杞女贞,并补肝肾。
”枸杞、女贞合用,可以补肝肾,除虚热以明目。
现代人有很多事久坐电脑旁,导致肝肾阴虚、视力减退、目暗不明,眼睛还热火热火的。
这时,用上这组药对来泡水喝,就有很好的效果。
我们随手采摘了一大串女贞子,尝了尝,甘甘甜甜的,满嘴都是津液,相信可以生津止渴,不禁又多吃了几颗。
这女贞子是二至丸里面的两味药之一,代表冬至,冬至日采摘。
另外一味药叫旱莲草,代表夏至,夏至日采摘,这两味药能交通人体心神阴阳。
老师常把二至丸与交泰丸连用,治疗各种心肾不交的失眠。
6下山时,我们路过十堰市的批发市场,老师买了两大袋的核桃,十多斤,我们两人各帮忙提一袋,老师说十堰本来就是盛产核桃的地方。
原来如此,那么好的核桃,居然十块钱一斤就买到了。
在广州没有二十块钱是买不到的。
核桃也是中药,而且是良药。
在著名的汤头青娥丸中,核桃跟补骨脂、杜仲相配,专补命门壮元阳,治疗各种阳痿、早泄、遗精、腰脚酸痛。
核桃能补脑,可作食疗,治弥漫性脑萎缩、记忆力衰退。
这核桃一掰开来,里面正类似大脑的各路回沟,这正是中医以形补形的思想,故核桃转入腰髓。
不过这补骨脂不可多放,虽然说补骨脂能温肾,补精髓于劳伤。
但老师说,补骨脂放太多容易恶心。
这青娥丸据说还大有来历的,即“青娥何须笑我老”,就是说吃这种丸子可以抗衰老,年轻女子都不敢笑你老。
青娥丸与唐代相国郑姻有段趣闻。
郑姻被派到岭南当节度使,因为郑相国年高体弱,加之岭南地势低湿,所以不久,他就感到寒湿之气,引起多种疾病发作,身体更衰弱,服用很多补药都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