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地区地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

概况

境内地处新华夏系构造第三隆起北西部,经历过多次地壳运动,其中对地貌形态影响较大的地壳运动有雪峰运动、加里东——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及新构造运动。燕山运动形成地貌基本骨架,再经喜山运动的塑造,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观。

中元古代(距今800万年),境内地貌属边缘海槽盆。中元古代末,地壳抬升,南东、北西一度成为陆地;晚元古代,为浅海陆棚,末期地壳短暂抬升,南东、北西又一度成为剥蚀地貌;震旦纪复隆为海洋地貌。早古生代的寒武纪至奥陶纪(距今615~440万年),演变为浅海陆棚至碳酸盐台地;晚奥陶纪末,地壳开始抬升,雪峰山一带为水下隆起,最后成为陆地;志留纪地壳再度下降,溆浦、黔阳东侧为海岸地貌。早古生代发生的加里东运动,芷江、新晃、沅陵、麻阳一线西北为陆地,南东地区因雪峰山地的反复升降而时为海湾。早三叠纪末,印支运动开始,境内地壳抬升为陆地,结束海域史。

中三叠纪,地壳继续抬升,且强烈褶皱造山。晚三叠纪初,地壳不均衡抬升,武陵、雪峰诸山连成一片,沅陵——怀化一带为北北东或北东向展布的滨海盆地和山间盆地。晚三叠纪末,燕山运动使地壳继续上升。沅陵——怀化坳陷盆地成淡水湖泊。至早侏罗纪初,地壳抬升成山地,湖泊消失,间断了盆地沉积,地形高差悬殊。中侏罗世末,武陵山和雪峰山隆起,沅陵——麻阳一带坳陷,地壳强烈褶皱、断裂,并在东部雪峰山一带伴有强烈的岩浆活动。至此,境内现代地貌之骨架已基本构成。

白垩纪末,由于燕山运动影响地壳南抬北降,一度上升为剥蚀区的沅麻盆地,再次坳陷成为湖泊。至第三纪始新世末期,喜山运动使区内地壳宽缓坳褶抬升,绝大部分为山地、丘陵。早更新世末至晚更新世末,地壳三次振荡运动,形成Ⅳ、Ⅲ、Ⅱ级阶地。期间,因气候冷热交替,发生铁山四期山谷、山麓冰川活动,至今在雪峰山一带尚保存冰斗、冰槽谷等冰蚀地貌遗迹。

全新世初,地壳再次振荡运动、漫滩等抬升、河谷下切,形成I级阶地。之后,地壳复趋稳定,岩溶地貌广泛发育,,加上气候、水流、新构造运动的作用,及人类对自然界的不断改造,构成现今的地貌景观。

境内山丘重叠,峰峦起伏,地形复杂。地貌轮廓自西南向北倾斜,呈一狭长地带,南北长约353千米,东西宽约229千米。东南部雪峰山脉成弧形盘踞,西北部为武陵山脉所绵延,中间丘岗起伏,形成若干盆地。地势最高点为雪峰山脉之主峰苏宝顶,海拨

标高1934米;最低为沅陵的界首,海拔仅45米。相对高差1889米。东西两侧高峻,南部突起,向中、北部倾斜,呈撮箕形,向北东敝口。

武陵山脉呈北东向绵延,北西坡陡,南东坡缓,其山脉北东部南东麓在区内延展约104千米,山脊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

雪峰山呈北东向展布,南东坡陡,北西坡缓,区内延展180千米。山脊构成区域分水岭,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

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70.5%,丘岗、岗地、平原、山原、水域分别占17.9%、4.1%、4.2%、O.6%、2.7%。全区大致是“七山二丘岗,一分平原加水域”。在山地中,以中低山为主,有8318.7平方千米,占42.5%;低山5933.31平方千米,占28.6%。海拔800米以上的主峰1149个,其中1000米以上的山峰663个。东西部以低山、中山为主;南部多为中低山;北部则以低山、中低山为主;中部主要发育低山、丘陵、平原。

地貌的基本形态和海拔标高划分标准

第二节类型

区内属陆地地貌类型,依其形态和成因,可划分为侵蚀构造地貌、剥蚀构造地貌、溶蚀构造地貌、浸蚀堆积地貌四个大类及二十八个亚类:

侵蚀构造地貌

【中山齿脊峡谷】分布于通道县东部的牛皮界至全数山、通道西部的三省坡至靖州西南的乌流、黔阳县及洪江市东部雪峰山至苏宝顶和石佛山、靖州青定山及沅陵北西部军大坪等地。面积约2007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7.26%。主要由板溪群五强溪组和

马底驿组、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下志留统的绢云母板岩、板岩、绿泥石板岩、砂质板岩、变质砂岩、硅质岩、冰碛泥砾岩、粘土岩组成。标高一般1000~1900米,最高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切割深度一般600~1200米,局部达1600米。平行构造线,脊线明显,呈北北东向延伸。山脊锋锐、尖峭、锯齿状。两侧山势陡险,常见悬崖峭壁,沟壑纵横,坡度30~50度,局部大于60度,峡谷深涧垂直,山脊延展。沟深狭窄呈“V”字形;基岩裸露、半裸露;谷底坡降大,常形成急流、跌水、瀑布等。河系多呈平行状,局部呈放射状。

【中山波脊峡谷】分布于沅陵县东南与溆浦分界地带的九股脑、羊皮帽、云雾山、老山界等分水岭地带。面积约481平方千米,占全区1.74%。主要由板溪群浅变质岩组成,局部为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地形标高1023~1232米,相对切深500~750米。坡角30~40度,局部45度以上,形成陡壁。山顶多为汗圆状,山脊呈鱼背形波状,呈北东向延伸,与构造线一致。多为森林区,植被良好。

【低中山波脊峡谷】分布于靖州平茶、三锹、茶地界,通道西部的大高山,溆浦两丫坪和怀化铁坡及蒿吉坪等地带。面积约1872平方千米,占全区6.77%。主要由板溪群、震旦系绢云母板岩、绿泥石板岩、砂质板岩、变余砂岩及硅质岩组成。一般标高1000~1300米,最高1379米。相对切割深度300~500米,局部达600米以上。山坡坡角30~50度,山坡上缓下陡呈凸形。河谷发育,多呈“V”字形谷。垂直山脊向西侧伸展。河系呈平行状,常形成滑坡和崩塌。

【中低山齿脊峡谷】分布于洪江高椅,黔阳大界头,会同金龙山,怀化铜湾及泸阳,溆浦两江和桥江,新晃新寨、款场、天雷山,芷江西晃山及麻阳等地带,辰溪有零星分布。面积6321平方千米,占全22.86%。主要由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板岩、砂岩等地层组成。一般标高500~900米,最高西晃山1403米。相对切深300~600米,局部达800米。山顶尖峭,山脊齿状,呈北东、北东东向延伸,基本与构造线一致。山坡陡峭,坡角3O~60度,局部70度以上,沟谷发育,多呈“V”字形,坡降大,水流急湍,常见跌水、瀑布,水系呈树枝状发育。基岩裸露,植被不好,常产生崩塌。

【低山驼脊谷地】分布于辰溪至沅陵一线以东,靖州西部及通道中部。面积3044平方千米,占全区11.01%。主要由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地层组成。一般标高600~800米,最高945米,相对切深240~500米,地形坡度一般3O~40度,为复式坡。山坡上往往形成多级台阶或水平溶洞。山顶浑圆和尖棱状。沟谷“V”字形,谷底基本裸露。山脊线与构造线基本一致,呈北东向展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