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文化: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闽南文化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

闽南文化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

闽南文化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
杨雪燕
【期刊名称】《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闽南文化是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的优秀地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海峡两岸、港澳同胞以及世界各地闽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共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以闽南文化研究为突破口加快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研究,对于发挥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两岸民众的心灵沟通,更好推动两岸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5页(P27-31)
【作者】杨雪燕
【作者单位】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闽南高校图书馆服务两岸文化交流刍议 [J], 何惠华
2.试论闽南传统文化与两岸文化交流 [J], 杨行健
3.增强两岸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J], 蔡清娟
4.加大两岸文化交流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新时期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思考[J], 汤漳平;
5.梳理漳州文脉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记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暨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成立大会 [J], 何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闽台区域文化

闽台区域文化

《闽台区域文化一、填空1.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对,相距宽度狭处只有130 千米,离最近。

台湾海峡,平均水深只有福州50 米至100 米。

2.居住在福建境内的越人称“闽越”,其最重要的文化标志是以蛇为图腾和断发纹身,是一个善于舟楫的民族。

3.隋朝时,陈棱从台湾掳回的数千人口,就近安置于福清县福庐山。

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台湾人定居大陆(福建)沿海和第一次。

4.13 世纪末,元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

这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上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

5. 泉州自古佛教兴盛,被誉为“宗教博物馆”素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之称。

二、名词解释1. 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九大门派: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和寺派;五大团体: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

这些山头、门派、团体,都与福建佛教的法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打尾牙:是闽台方言,意为当年最后一次打牙祭,初二、十六以酒肉款待店员为“牙祭” 。

闽台方言称正月初二的牙祭为“头牙” ,腊月十六的最后一次牙祭为“打尾牙” 。

打尾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牙祭,便格外隆重。

闽台两地各家各户都摆出香案,陈列鸡鸭肉,祭祀土地公,店主祈求财运亨通。

老板经理宴请伙伴朋友,欢庆一年的劳动业绩,以示酬谢,并祝愿来年有更大的成果。

3.禁忌:即“忌讳” ,心理上以为忌讳的和言行上规定为不能说和不能做的便是禁忌。

完整地表述就应该是:由对不洁事物的憎恶和对危险事物的畏惮以及对于神圣事物的崇敬所产生的禁制便是所谓禁忌。

三、论述题1、概括台湾人与闽南人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

闽南人与台湾人的共同文化心理特征是在闽台文化的传承与交融中形成的,闽台文化养育着他们,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塑造并影响着闽台人的心理行为方式,使闽台人的思想、信念、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区别于大陆内地其他文化的人。

闽南文化是两岸血脉情感之纽带

闽南文化是两岸血脉情感之纽带
本科阶段,特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 践是闽南文化教育的核心之一,我们逐 步把闽南文化研究成果应用到本科专业 建设和改革中,组织编写出版了《 闽南 历史文化概说》《 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 综论》等20余部闽南文化特色教材;开 发了林语堂研究、台湾史研究、闽台民
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的特 征,它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中的爱国爱乡、慎终追远、 崇文重教、重礼尚义等优秀
完善闽南文化研究应用人才培养 机制
记者:学校在福建省“ 优秀闽南文 化人才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方面,有哪 些好的做法?
林晓峰:目前,学校在福建省“ 优 秀闽南文化人才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方 面,每年从文学院、历史系、艺术系等 五个院系大三学生中选拔30名本科生, 学习期限一年。聘请两岸教师联合授课, 实行小班教学和个性化培养,注重强化 教学实践,组织学生到漳、泉、厦及金 门、澎湖、台湾岛内等地开展田野调查, 至今编辑出版了9卷学生调研文集,得 到了闽南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们的肯定。
61 访谈 FANGTAN
和育人资源,同时,注重把握闽南文化 的世界性与时代性特点,始终以高度的 文化自觉,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 动融入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主动为人才 培养注入闽南文化的优秀品格,形成了 鲜明的闽南文化办学特色,这是闽南文 化发展的选择,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 荣使命。
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闽南 文化研究院,现有专职人员24人,其中 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12人,有博 士学位的教师14人。该院立足于闽南文 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着眼于促进两岸文 化交流,致力于闽南文化传承与创新, 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社 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既是海内外开展 闽南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也是海内外 唯一一家培养“ 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 研究”博士层次人才的综合性教学科研 机构。

闽台文化: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台文化: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闽南文化大体是指由闽南人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闽南人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包括闽南方言、民间信仰、民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传统建筑风格等方面。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古越族人在闽南居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了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了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东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千百年来,闽南文化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民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闽南文化随着闽南人到台湾而广为流播,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拟从这一问题入手,对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求教于前辈与同仁。

一、闽南人移居台湾的几次热潮人是文化最忠实、最积极、最活跃的传播者,而文化远距离的传播,有赖于人口的迁移。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是通过闽南人移居台湾来实现的。

历史上,闽南人移居台湾源源不断,并形成几次热潮,这对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一次热潮早在唐宋时期,据史料记载,就有一些闽南人自发移居到台湾的澎湖列岛,他们带去了早期的闽南文化,成为闽南文化在台湾传播的使者。

南宋乾道六年(1 17 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就到澎湖屯垦。

元代时期,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巡检司,隶属于泉州路的晋江县。

这时从泉州去澎湖的闽南人日益增多,以至澎湖曾一度被称为“泉州外府”。

①明朝天启年间( 1 6 2 1 - 1 6 2 8年)福建漳州人颜思齐和泉州人郑芝龙带领闽南人,以台湾北港为中心,开发台湾本岛。

闽南文化是怎样传播到台湾的

闽南文化是怎样传播到台湾的

闽南文化是怎样传播到台湾的去过台湾的人常常说,台湾“无处不中国,无处不闽南”,有人还把台湾称作“第二个闽南”,这是有道理的。

台湾人的祖籍以闽南为主,“十个台湾人中,祖籍福建的就有七八个”。

闽南语在台湾十分通行,台湾的民俗风情、民间信仰、民间文艺、歌曲戏剧、建筑风格乃至饮食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与闽南极为相似,一首《爱拼才会赢》更是两岸乃至海外闽南人传唱的经典闽南语歌曲,以至于闽南和台湾两地的文化被称为“闽台区域文化”。

一、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由陈耕等人执笔的《闽南文化现状与发展初探》一文,将闽南文化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闽南文化孕育于晋至唐、五代;成熟于五代末至宋初,南宋时到达鼎盛;元代開始走向衰退;明清时期大规模播迁;至近代向现代化转型。

并认为“闽南文化的历程,是一部中原汉族开发闽南、台湾、南洋的移民史”。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闽南文化是在中原人民不断移民闽南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移民文化。

它主要衍生于晋、唐中原地区传播来的河洛文化,并同闽越海洋文化相碰撞、融合,之后又兼收并蓄地吸收了部分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闽南人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闽南人移民台湾葛剑雄在《简明中国移民史》指出:“我们对移民的界定是: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住了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

”刘登翰认为:“移民作为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与动力,在迁移扩散中起了主导作用。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离不开闽南人在台湾的移民和开发。

文化传播中存在着优势文化的扩散原理,即较先进地区的文化往往会向较落后地区辐射和传播。

唐宋以来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福建地区的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台湾到明朝后期才开始得到较大开发。

因而,首先是中原文化向相对落后的福建地区辐射和延伸,促进了福建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接着,包括闽南文化在内的闽文化又向发展相对迟缓的台湾地区传播,促进了台湾的发展。

闽南文化在推进两岸“心灵契合”中的作用及路径

闽南文化在推进两岸“心灵契合”中的作用及路径
5 ·
闽 台 文 化 研 究
2018年 第 2期
下 的 部 分 中青 年 对 国家 认 同基 本 无 感 。不 少 人 对 祖 国 大 陆 的根 脉 意 识 不 浓 ,民族 文 化 的认 同感 不 强 ,甚 至 在 “自 己是 否 是 中 国 人 ”的 身 份 认 同 问题 上 感 到 焦 虑 和 迷 茫 ,或 认 为 自己 是 台 湾 人 , 不 坚 定 认 可 自 己是 中 国人 。推 动 文 化 融 合 ,有 利 于 承 认 差 异 ,包 容 差 异 ,缩 小 差 异 ,从 而 逐 步 达 成 “求同存异 、聚 同融异 ”的效果 。推 动文化融合 ,有利 于清除“文化 台独”路线余 毒的影 响 ,增进 台湾 社 会 的 文 化 认 同 ,进 而 提 升 台 湾 民众 的 民族 认 同 。
一 “心 灵 契合 ”的 重要 前提 和基 础
推动两岸 关系发展 ,实现两岸 一家亲 ,必须构 建两岸 同胞 的文化认 同。在一 国两制 的框 架 下 ,文化 的融合是根本 的融合 ,文化 的认 同是终极 的认 同。只有两 岸同胞有 了强烈 的文化认 同 。 才可能形成强 烈的 民族认 同和国家认 同 ,“两岸一 家亲”也 就有 了广 泛而坚实 的 民意基 础 。[3]只 有促进文化融 合 ,重建共 同的文化认 同 ,才能 真正拉进 两岸 民众 的心灵距 离 ,[41确保 两岸关 系朝 着 良性 的方 向 发 展 ,最 终 实 现 振 兴 中华 、统 一 祖 国 的 中 国梦 。
20l8年 第 2期 (总第 54期)
FUJIAN-TAIW闽AN台 C文UL化TU研R究A L RESEARCH
No.2.2018
General Serial No.54
闽南文化在推进 两岸 “心灵契合"中的作 用及路径

闽台文化的名词解释

闽台文化的名词解释

闽台文化的名词解释闽台文化是指中国福建省和台湾地区长期以来交流融合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福建与台湾之间紧密的地理位置,以及相似的语言和历史背景,促进了两地文化的密切交流与融合。

闽台文化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核心,福建方言和台湾闽南语是闽台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语言形式。

福建方言富有韵味,各个地区的方言又有着细微的差别。

而台湾闽南语在夹杂了客家、原住民语言等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变体。

福建方言和台湾闽南语是福建人和台湾人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两地文化连接的纽带。

二、建筑闽台文化的建筑风格也非常独特,福建传统建筑以福建土楼为代表,而台湾的传统建筑则以庙宇和传统民居为主。

福建土楼是福建土著民族土家族的居住形式,其特点是结构独特、防御性强,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台湾庙宇是台湾人民虔诚信仰的象征,其建筑风格深受福建庙宇的影响,结合了中式建筑和日式建筑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貌。

三、宗教信仰闽台文化的宗教信仰非常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道教、佛教和儒教。

在福建和台湾,道教在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道教的信徒众多,寺庙众多。

另外,福建和台湾的佛教也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寺庙众多,佛教文化对于当地人民的精神支持和精神寄托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作为华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教的影响也可以在闽台文化中明显地感受到。

四、民俗节日福建和台湾作为华人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众多的民俗节日。

福建的重要传统节日包括农历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代表了当地人民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

而台湾除了有农历春节等传统节日,还有一些独特的节日,如中元节和妈祖诞辰等。

这些民俗节日不仅是人们欢庆的场合,也是传承乡土文化和弘扬民俗风情的重要机会。

五、饮食文化福建和台湾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

闽菜是福建传统饮食的代表,以清淡、鲜美的口味而闻名。

闽台文化:台湾传统民居源于闽南——从建筑形式到建筑内涵的传承

闽台文化:台湾传统民居源于闽南——从建筑形式到建筑内涵的传承

台湾传统民居源于闽南——从建筑形式到建筑内涵的传承传统时期,台湾的典型民居,是以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且白石红砖双翘脊加燕尾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居住建筑(参见“台湾典型传统民居鸟瞰图”),而为人们所熟识。

其实,无论是从建筑风格或样式、布局或构成的形式上看,或者是从建筑观念思想、风俗意识等的内涵上论,都是源于邻近的海峡对岸的大陆闽南,迄今的两岸民居建筑遗存,尚可找到这一脉络的传承关系。

或者简言之,台湾传统民居,就是传承于闽南传统民居的。

一、建筑形式台湾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人们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给予认识。

一方面是自前而后、从总体平面布局上着眼,看其各部分构成空间的情况和特征;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从立面造型样式和构造上观察,分析其各个组成构件的形态和风格。

然后,来与闽南的传统民居作比较,人们或许会有惊讶的发现--难道这是一种巧合?1、平面布局由于台湾大部地区,地处约北纬22度—25.3度、东经120度-122度之间,刚好是躺在北回归线上而重心稍北,故其传统民居多取南北朝向而坐南朝北;民居总体通常呈南北稍长的矩形的院式建筑构成平面,有明确的纵中轴线,且基地的建筑总体规划也重心在北,以前(南)埕、后(北)厝为基本构成平面形式,先入前埕、再入后厝,后厝的入口大门朝前埕,这便构成为“前埕后厝”的总体基本联系。

“前埕”,一般也为矩形,由于前埕通常所占面积比例(与后厝面积之比)较小,故而其矩形却是东西稍长、南北稍短。

也一般是铺砌地产的长条凿平白石板的埕面,所铺石板有规则地纵横交错,与主体建筑呼应地也分成三个区,以中区的纵中轴线为对称的左右相同或相似的铺砌而成;然后围以周垣,留下中轴线两侧对称的左右入口,或在南墙两侧,或分置东西墙,而南墙中轴线上的稍高的部分为“照壁”。

这便构成了一个围合的院式“埕”,也为整座民居建筑的前奏部分。

“后厝”,在前埕之北,一般与埕的东西向同宽,其包括纵中轴线上的“主厝”和通常是对称的东西两侧的“护厝”两部分。

台湾乡土中的闽南因素

台湾乡土中的闽南因素

台湾乡土中的闽南因素第一篇:台湾乡土中的闽南因素台湾乡土中的闽南文化摘要:关键字:正文首先,我们对台湾乡土文学的总体形成发展进行一番了解。

在台湾乡土文学思潮的演变中,有关“乡土”的解释可谓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这同台湾特殊的社会背景有关,可以这么说,台湾的乡土文学作家和理论家对于“乡土文学”的界定是随时代的新要求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20年代初期的新旧文学论争时,已经开始触及到“乡土文学”的问题,1927年6月,郑坤五在《台湾艺苑》上尝试用台湾话写作,并且首次提出“乡土文学”的口号。

1930年黄石辉和郭秋生的大力提倡,台湾话文运动才正式展开,并引发乡土文学论争。

其后的日据高压时期,然后是光复后的50、60年代,当台湾“乡土文学”发展到当代,其含义和内容都有了新的发展。

并在70年代末引发更大一场关于乡土文学的论战。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战前闽南人口约占台湾总人口的85%,客家人口约占13.5%,其余为南岛语族;战后因大量外省人移入,台湾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目前闽南人口约占台湾总人口的72%,外省人口约占13%,客家人口约占11%,原住民3%,新住民1%。

从台湾的人口结构我们可以看到闽南人口无论是在战前还是战后在整个人口结构中的比例都是有压倒性优势的。

可见闽南人对于台湾的开发是有重要影响的,同样,闽南文化也必然会影响到台湾的文化、台湾的乡土文学,我们就对台湾乡土文学中闽南因素展开分析。

闽南文化对台湾乡土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突出了台湾乡土文学的反帝反殖民的民族意思和爱国精神。

台湾的历史是曲折的,自1604年到1662年沦为西班牙和荷兰的殖民地,在到后来的日本50年,长期受到外国势力的压迫,这就使台湾的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表达殖民地人民受奴役的痛苦心声。

然而,在一个受外国殖民者统治的时期,不仅在政治上是无权的,在文学上也是不自由的!以日本统治为例,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推行“皇民化运动”,禁止人民使用汉字和普通话,以达到泯灭民族意识的企图,乡土作家们认识到,殖民者力图割断台湾与祖国的文化纽带,但是在处处受限制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呢?闽南文化站出来了!闽南方言不仅在台湾人民中广泛通行,而且是古代中华文化在语言层面上的体现。

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
• (一)闽南文化对台湾地区有着强大的辐 射作用 虽然,闽南文化在台湾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兼收并蓄了外来文化。但是,台湾 文化更多的是保留了闽南文化的共性和特 点。只要有闽南籍台湾同胞居住的地方, 也都能显示出闽南文化深刻的内涵。
(三)闽南文化对海峡两岸关系发 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 海峡两岸闽南人对闽南文化有着强烈的认 同感。这种认同感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使 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推动着两岸关系朝着祖国 统一、民族团结的方向发展,谱写了抵御外侮、 维护统一、奋发图强的历史篇章。
(二)闽南文化对台湾同胞有着强 大的吸引作用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论是在荷兰 殖民者占领台湾的岁月里,还是在郑成功 收复台湾的年代里;不论是在清政府实行 “海禁”的岁月里,还是在清朝政府统一 台湾,实行“闽台一家”的年代里;
五、如何加强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 了解
• 2007年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第一 个国家级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2009年7月漳州市出台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 实验区建设规划(试行)》,提出分三阶段保护闽 南文化,其中包括在中小学开设传统闽南民俗文 化课程,鼓励青少年学讲闽南话,提倡公务员学 习闽南话,联合高校培养闽南学学科方向的高层 次研究人才等。
三、源远流长的闽南文化精髓
• 有一种精神,叫闽南文化。闽南文化 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重乡崇祖的生活哲 学、爱拼敢赢的价值观念、输赢笑笑的精 神气质和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 • 有一种血脉,叫闽南文化。闽南民系 族群是古代中原汉人多批次大规模入闽, 并与当地闽越遗民逐渐融合而成的。
四、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和作用
闽南文化
课程:毛概 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
目录
• • • • • 一、什么是闽南文化 二、闽南文化的表现形式 三、源远流长的闽南文化精髓 四、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和作用 五、如何加强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了解

关于闽台的月刊

关于闽台的月刊

关于闽台的月刊闽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两个亲密无间的小伙伴,有太多有趣又温暖的故事可以分享啦。

闽台在文化上那可是同根同源呢。

福建的闽南文化在台湾地区有着深厚的根基。

比如说那独特的闽南语,在台湾也广泛流传。

台湾的许多老一辈人,说起闽南语就像在诉说着自己的乡愁。

而且啊,像歌仔戏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在闽台两地都备受喜爱。

戏台上演员们华丽的服饰、优美的唱腔,无不传递着闽台共有的文化记忆。

我曾经就看过一场闽台合办的歌仔戏演出,那种熟悉的旋律和表演风格,让台下无论是福建的观众还是台湾的观众,都忍不住跟着哼唱,现场气氛那叫一个热烈,就像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联欢一样。

在美食方面,闽台简直是吃货的天堂。

台湾的小吃很多都能在福建找到根源。

像蚵仔煎,在福建的沿海地区那可是非常受欢迎的美食。

新鲜的蚵仔加上鸡蛋、蔬菜,煎得香香脆脆的,咬上一口,满满的都是大海的鲜味。

台湾的蚵仔煎也有着同样的风味,只不过可能在调料的使用或者配菜的搭配上会有一些小区别。

还有肉粽,福建的肉粽个大料足,糯米软糯,肉香四溢。

台湾的肉粽呢,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可能会加入一些独特的配料,如花生等。

每次说到这些美食,就感觉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好像能看到那些小摊贩前围满了热情的食客,大家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断。

从民俗上来说,闽台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妈祖信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妈祖在闽台两地都被视为海上的保护神。

在福建的妈祖庙,每逢妈祖诞辰等重要节日,都会有盛大的祭祀活动。

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饰,抬着妈祖像巡游,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而在台湾,妈祖信仰同样深入人心,很多台湾民众也会在特定的时间回到福建,到妈祖的发源地来参拜。

这种民俗活动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闽台两地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经济合作方面,闽台也是携手共进的。

福建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临近台湾。

很多台湾企业来到福建投资建厂,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福建也为台湾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闽台文化: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台文化: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闽南文化大体是指由闽南人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闽南人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包括闽南方言、民间信仰、民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传统建筑风格等方面。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古越族人在闽南居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了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了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东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千百年来,闽南文化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民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闽南文化随着闽南人到台湾而广为流播,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拟从这一问题入手,对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求教于前辈与同仁。

一、闽南人移居台湾的几次热潮人是文化最忠实、最积极、最活跃的传播者,而文化远距离的传播,有赖于人口的迁移。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是通过闽南人移居台湾来实现的。

历史上,闽南人移居台湾源源不断,并形成几次热潮,这对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一次热潮早在唐宋时期,据史料记载,就有一些闽南人自发移居到台湾的澎湖列岛,他们带去了早期的闽南文化,成为闽南文化在台湾传播的使者。

南宋乾道六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就到澎湖屯垦。

元代时期,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巡检司,隶属于泉州路的晋江县。

这时从泉州去澎湖的闽南人日益增多,以至澎湖曾一度被称为“泉州外府”。

①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8年)福建漳州人颜思齐和泉州人郑芝龙带领闽南人,以台湾北港为中心,开发台湾本岛。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闽台历史阐释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闽台历史阐释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闽台历史阐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闽台两地的历史交往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始终以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基础。

闽台两地地理相邻,自古就有密切联系,而且交流频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地不仅形成了深厚的文化渊源,还建立了紧密的人文联系和经济合作,形成了多方位的互补和共生关系。

早在史前时期,闽台两地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闽台两地在史前时期就有着相似的文化特征,表现在生活方式、工艺技术和社会组织等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两地的文化交融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历史的演进,闽台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紧密的文化共同体。

在古代,闽台两地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

作为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古代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成就不仅为闽台两地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两地的交往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古代的闽台两地之间往来频繁,不仅有政治上的交流,还有经济上的合作和文化上的交流。

特别是在唐宋时期,闽台两地的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在两地都有影响力的学者、文人和艺术家。

他们不仅在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人才的涌现为闽台两地的文化交融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的闽台两地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闽台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深入,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也不断增强。

特别是台湾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实体,为两地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

与此两地在旅游、教育、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也日益活跃,为两地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闽台两地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和经济合作始终是两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闽台两地应该进一步深化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两地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11旅游管理符汉超1112000641闽南文化大体是指由闽南人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闽南人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包括闽南方言、民间信仰、民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传统建筑风格等方面。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古越族人在闽南居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了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了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东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千百年来,闽南文化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民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闽南文化随着闽南人到台湾而广为流播,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拟从这一问题入手,对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求教于前辈与同仁。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移居台湾,成为台湾地区的主体居民,他们把闽南文化带到台湾,使其在台湾传承与融合,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闽南文化对台湾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闽南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民族在迁移的过程中,首先是把语言这一文化载体传播到新的居住地。

闽南方言(闽南话)作为闽南人文化的载体,在闽南人移居台湾的过程中,他们首先把自己的母语——闽南话带到了台湾,并世代相传。

由于闽南籍的人口在台湾人口中占大多数,闽南话也就成了台湾同胞语言交流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汉语方言。

我国台湾地区对闽南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我国台湾地区对闽南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我国台湾地区对闽南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闽南地区作为福建省南部重要的文化区域,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体育传统。

本文将探讨我国台湾地区对闽南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闽南民俗体育的特点闽南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舞龙、踩高跷、踩板鞋等传统表演形式,还有一些传统体育比赛,如大众拳、斗鸡等。

这些民俗体育活动体现了闽南地区的民间生活特色,不仅具有观赏性,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台湾地区对闽南民俗体育的传承1. 移民携带传统文化台湾是由闽南人移民而来的,他们携带着丰富的民俗体育传统来到台湾。

在移民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传承闽南民俗体育,将其延续至今。

2. 文化衍生与传统保护在台湾地区,闽南民俗体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保护。

各地区都设立了相应的民俗体育传承中心和博物馆,定期举办民俗体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闽南民俗体育传统的保护力度,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

三、台湾地区对闽南民俗体育的发展1. 创新与融合在传承的基础上,台湾地区对闽南民俗体育进行了创新和融合。

他们将传统的民俗体育与现代的运动方式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的体育项目,如踩高跷比赛、舞龙队列等,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又适应了现代人的需求。

2. 推广与传播台湾地区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闽南民俗体育的推广与传播。

除了定期举办各种民俗体育活动外,他们还将闽南民俗体育纳入学校的教育课程和社区的文化活动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同时,借助媒体、互联网等平台,将闽南民俗体育推向全国乃至全球。

四、影响与启示台湾地区对闽南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增强文化认同与自豪感闽南民俗体育的传承使台湾人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了更深的认同和自豪感,也让其他地域的人们更多地了解到台湾的文化魅力。

2. 促进经济发展与旅游业繁荣闽南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为台湾地区的经济和旅游业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

郑成功与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

郑成功与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

郑成功与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林华东苏黎明2013-5-9 5:53:18 来源:《光明日报》( 2013年05月09日 11 版)闽南文化是闽南人创造的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它是在中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古老的闽越文化和外来文化而形成的。

闽南文化内容丰富,色彩斑斓,不仅深深影响着一代代闽南人,并且随着历史上闽南人成批外迁而辐射到他乡异域。

我们知道,文化的传播,人口迁徙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大陆汉族移民向台湾迁移,唐宋即已开始。

不过,直至元代,人数均不多。

明代,移居者日渐增多。

这些移民,绝大多数为闽南人,闽南文化亦随之被带入台湾。

不过明末以前直至荷兰据台时期,闽南人徙居台湾数量仍十分有限。

根据施琅《靖海纪事·尽陈所见疏》和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等有关资料统计,这一时期的台湾人口不到14万,而以闽南为主的汉族人仅为五分之一。

直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情况才发生根本性改变。

按施琅《尽陈所见疏》所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就带去军队及眷属3万余人。

随后清廷实行沿海迁界,不愿内迁的闽南人大量入台开垦。

据连横《台湾通史·户役志》统计,明郑政权治台20多年,台湾汉族人口迅速增至20万人,逐步演化为以闽南人为主体的社会,汉族移民以闽南文化为主体逐渐取代原住民文化居主导地位。

究其缘由,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1624—1662年)发挥了极其关键的推动作用。

郑成功是泉州南安人,虽然生于日本,但自7岁回家乡泉州后,毕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闽南度过,深受闽南文化的熏染陶冶。

收复台湾后,他依照明朝制度在台湾建立完整的行政机构,获得民众倾力支持,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闽南文化也获得广泛的认同。

郑成功病逝后,其子郑经继承父志,积极鼓励和推动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

这一时期,闽南人大规模地将闽南方言、闽南民俗、闽南民间信仰、闽南戏曲艺术和典型的家族文化等带到这里,在全面开发和建设宝岛的过程中,彰显了闽南文化的先进性和影响力。

东南亚闽台与中原文明的交汇融合

东南亚闽台与中原文明的交汇融合

东南亚闽台与中原文明的交汇融合东南亚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区域,由于位置特殊,竟然有许多的文化交汇与融合。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闽南与台湾地区。

一直以来,闽南地区以及台湾地区都深受中原文明影响,尤其是宋朝、明朝时期,闽籍移民大量进入台湾地区,这次大规模的移民,极大地推动了两地文化的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今天我们将会详细探究东南亚闽台与中原文明的交汇融合。

宋朝时期,闽南地区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便是闽籍移民大规模涌入台湾地区。

这次大规模移民,不仅纷披了闽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带来了中原文明先进的知识。

闽南移民到了台湾地区后,为了生活,开始从事农业、渔业、矿业等产业,几乎覆盖了整个台湾岛。

这一波移民,他们尤其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连有条件的家庭都会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

同时,闽籍侨民还在台湾岛上建立了学堂、书院,不仅为台湾地区的知识分子提供学习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中原文化。

从那以后,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就开始了互动与融合。

从宋朝到明朝时期,闽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在这一时期,中原文化达到了巅峰。

与此同时,闽南自己的文化也在逐渐形成。

宋朝时期,闽南文化达到了较高的文化高度,当时闽南地区出现的曲艺,如“梨园戏”,就是闽南文化的代表之一。

与此同时,宋朝还有名的文学家陆游、欧阳修等人,他们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后来,闽南地区又出现了另一位文学家王守仁,他的学说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以及文化的发展。

闽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仅限于台湾地区,同样的,闽南文化也传入了东南亚地区。

在宋朝、明朝时期,闽南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的商业贸易非常活跃。

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两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文化交流。

那个时期,闽南侨民到了东南亚地区,不仅为当地带去了先进的工业技术,甚至还将自己的文化与思想传递给了当地人。

这些先进的文化与思想慢慢地融入当地,形成了新的文化风格。

总体来看,东南亚地区与中原文明的交汇融合相当显著,闽南文化与台湾、东南亚地区的交流不仅弥补了两地文化短板,更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闽台区域文化整理资料

闽台区域文化整理资料

闽台区域文化第一章名词解释1、东山陆桥“东山陆桥”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

这道浅滩平均水深不超过40 米,最浅的地方只有10 米。

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

大约在距今32000 年,福建沿海的部分陆地是与台湾陆地相连的,但到了 12000 年前,由于气候逐渐变暖,“东山陆桥”逐渐被海水覆盖。

在多次冰期,反复出现的海退与海浸现象时,“东山陆桥”曾经多次露出海面。

“东山陆桥”的存在说明闽台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

2、左镇人1971 年,台湾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其年代距今约 3 万至 2 万年。

“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属晚期智人。

“左镇人”就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

“左镇人”的发现,把人类开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1 万多年。

3、台湾文化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延伸,文明同源、祖地文化体系的传承、民间信仰是叶与根的关系、以儒学“开化”台湾、在习俗生活方式方面保留和延续大陆的传统;其地域特征是糅合各种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和传统文化因台湾的自然、社会环境形成适应性发展与选择性传承。

4、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古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延伸,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它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要影响源,只有了解闽南文化才能全面认识闽台文化。

闽台移民往来,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交融,形成闽台文化共同的地域属性。

闽南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闽南方言、口传文学、民俗、生活文化、民间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民间信仰习俗、民间工艺,以及闽南学术著述和闽南人的思想性格。

二、简答1、简述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

闽台在史前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福州鸡鸣,基隆可听”这句谚语,说明了台湾和福州与大陆有“不可分离,难舍同枕”的地理位置。

闽南舞蹈文化在两岸交流中的作用

闽南舞蹈文化在两岸交流中的作用

闽南舞蹈文化在两岸交流中的作用闽南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两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展示了闽南地区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和独特的舞蹈风格,更促进了两岸人民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闽南地区的舞蹈形式丰富多样,有舞龙、舞狮、土嗨、布袋戏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舞龙和舞狮。

舞龙是一种以表演龙的形象为主的舞蹈,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祥瑞的象征,寓意着美好的祝福。

舞龙不仅需要舞者灵活的身手和准确的节奏,还需要舞者们和谐的配合,通过舞龙的表演将场面烘托得热闹喜庆。

而舞狮则是以表演狮子动作为主的舞蹈,狮子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勇气与力量,舞狮是闽南地区春节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闽南地区的舞龙舞狮凭借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动感的音乐,成为了闽南文化的重要代表。

闽南舞蹈在两岸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通过舞蹈的艺术形式,促进了两岸人民的沟通与交流。

由于两岸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所以闽南舞蹈在台湾地区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台湾地区的学校和社团经常组织闽南舞蹈交流活动,吸引了许多岛内的学生和年轻人参与进来。

同时,由于两岸关系的推动,闽南舞蹈在大陆也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传承。

两岸的舞蹈团体经常组织联谊活动,交流彼此的舞蹈技巧和经验,促进了两岸舞蹈艺术的共同发展。

闽南舞蹈的交流与传承也有助于增进两岸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促进了两岸人民间的亲情与友谊。

通过舞蹈的表演,两岸人民对于闽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许多台湾的学生和观众通过参与舞蹈交流活动,亲身感受到了闽南舞蹈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同样,许多大陆的观众也通过观看台湾舞蹈团体的表演,对于台湾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独特风情有了更深的认知。

这种两岸舞蹈交流不仅增进了两岸人民的友谊,更有助于促进两岸文化的共同繁荣,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综上所述,闽南舞蹈在两岸交流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不仅展示了闽南地区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和独特的舞蹈风格,也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闽南文化大体是指由闽南人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闽南人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包括闽南方言、民间信仰、民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传统建筑风格等方面。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古越族人在闽南居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土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了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了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东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千百年来,闽南文化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成为中华民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闽南文化随着闽南人到台湾而广为流播,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拟从这一问题入手,对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求教于前辈与同仁。

一、闽南人移居台湾的几次热潮人是文化最忠实、最积极、最活跃的传播者,而文化远距离的传播,有赖于人口的迁移。

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是通过闽南人移居台湾来实现的。

历史上,闽南人移居台湾源源不断,并形成几次热潮,这对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一次热潮早在唐宋时期,据史料记载,就有一些闽南人自发移居到台湾的澎湖列岛,他们带去了早期的闽南文化,成为闽南文化在台湾传播的使者。

南宋乾道六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就到澎湖屯垦。

元代时期,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巡检司,隶属于泉州路的晋江县。

这时从泉州去澎湖的闽南人日益增多,以至澎湖曾一度被称为“泉州外府”。

①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8年)福建漳州人颜思齐和泉州人郑芝龙带领闽南人,以台湾北港为中心,开发台湾本岛。

那时,漳州和泉州沿海旱灾频繁,闽南人纷纷前往台湾,投奔颜、郑二人。

虽然,这种移民是没有组织的,但结伴而去的人有时多达数千人,这就形成历史上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一次热潮。

这一时期闽南人以开发澎湖列岛和台湾北港为主,相应,闽南文化就在这些地区开始传播。

(二)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二次热潮明朝崇祯六年(1628年),郑芝龙归顺明朝,当上了明朝的官吏。

郑芝龙在当时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支持下,召集福建沿海饥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船载至台湾”,让他们定居下来,开垦荒地。

②这些移居台湾的闽南人,把大陆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台湾,帮助台湾原住民发展生产,对台湾的早期开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大陆民众有组织地向台湾移居,也是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二次热潮。

(三)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三次热潮1644年明朝灭亡后,郑芝龙之子郑成功以闽南地区为中心,屯兵厦门,开展反清复明活动,兵源以闽南人为主。

1661年,清朝政府为了剿灭反清复明的力量,实行北起山东南至广东,所有沿海30里以内不得住人,居民一律内迁,严禁船员出海,违者处死的野蛮的“迁界”政策。

闽南地区是清政府实行“迁界”的重点地区。

“迁界”③因此,被迫“迁界”的闽南人,除了一部分迁入内地和前往东南亚谋生外,更多的是投奔郑成功。

1661年4月,郑成功挥师东进,1662年1月,从荷兰殖民主义手中夺回台湾,并在台湾建立政权,实行“寓兵于农”的政策,鼓励屯垦开荒。

这一时期,大量闽南人前往台湾,形成历史上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三次热潮。

据史学家估计,当时有20余万闽南人前往台湾,他们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地区。

④相应,闽南文化也在这些地区传播。

(四)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四次热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奉清政府之命收复台湾,郑氏在台湾的政权结束,大陆和台湾出现了政治上大统一的局面。

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将其划入福建省进行管理。

从1684年到1883年,是中国历史上长达200年之久的“闽台合治”时期。

这一时期,清政府先后开放了福建泉州、福州等地港口与台湾对口通航。

特别是由于地缘、血缘密切关系等原因,闽南人前往台湾持续不断,几乎遍布全岛。

这就形成历史上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四次热潮。

据1926年调查资料显示,这一时期,台湾人口中的80%以上祖籍是泉州或漳州的,其中泉州籍约占45%,漳州籍约占35%。

⑤相应,闽南文化也在台湾全岛广为传播。

(五)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五次热潮1893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腐败无能而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之后的50年间,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闽台两地处于分离状态。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政府从日本殖民主义者手中收回台湾。

台湾回归祖国后,闽南人再次兴起移居台湾的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从1946年到1949年短短的4年时间里,就有177万大陆人移居台湾,其中大量是闽南人。

⑥这就形成了历史上闽南人移居台湾的第五次热潮。

闽南文化也因此进一步在台湾传播。

二、闽南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随着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移居台湾,成为台湾地区的主体居民,他们把闽南文化带到台湾,使其在台湾传承与融合,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闽南文化对台湾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闽南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民族在迁移的过程中,首先是把语言这一文化载体传播到新的居住地。

闽南方言(闽南话)作为闽南人文化的载体,在闽南人移居台湾的过程中,他们首先把自己的母语--闽南话带到了台湾,并世代相传。

由于闽南籍的人口在台湾人口中占大多数,闽南话也就成了台湾同胞语言交流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汉语方言。

福建闽南话在台湾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台湾式的闽南话,也就是近年来在台湾大众传媒中使用的所谓“台湾话”。

换句话说,台湾同胞所讲的所谓的“台湾话”,就是闽南地区闽南人所讲的闽南话。

尽管由于地域关系等原因,所谓的“台湾话”与闽南话相比,除了在特殊词汇上有一些细小的差异和语调上不象厦漳泉闽南话那么纯正外,其余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也就是说所谓的“台湾话”与闽南话是一脉相承的。

⑦这就是海峡两岸闽南话一直畅通交流、沟通无阻的根本原因。

(二)闽南民间信仰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对离乡背井的人们来说这种需求更为迫切。

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繁多,主要有妈祖信仰、广泽尊王信仰、清水祖师信仰、保生大帝信仰、关帝信仰、城隍信仰、陈元光信仰、青山王信仰等。

这些民间信仰,随着闽南人移居台湾,而带到了台湾予以传播,也就形成了台湾同胞的民间信仰。

其中,妈祖信仰在台湾传播最广,影响最大。

台湾同胞信仰、奉祀妈祖也最为虔诚。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1662年),泉州人就在台湾建起了台南天妃宫。

1668年又在鹿港建起了鹿港天妃宫。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收复台湾后,他向康熙皇帝上奏,认为“泉州神女天妃显灵,协助平台有功”。

次年,泉州的“天妃”升格为“天后”;施琅在台湾的台南建造大天后宫;随后,又在台湾的台中、嘉义、淡水、彰化等地,建起了从泉州“天后宫”分灵出去的天后宫多座。

因为台湾是个海岛,妈祖又是海上救苦救难的“女神”,所以妈祖信仰遍及台湾各地。

从偏僻的乡村到繁华的城市,到处都建有妈祖庙。

据说,台湾有妈祖庙800多座,信仰者达1100万人以上。

因此,数百年来,作为闽南文化组成部分的妈祖信仰,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加强两岸民间交流的原动力。

(三)闽南民俗习惯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闽南传统民俗习惯很多,如有春节拜年、元宵迎灯、清明扫墓、端午竞舟、中秋搏饼、重阳登高、冬至搓圆等民俗风情。

其中,最主要的是,闽南人为取得各自的生存空间,历经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宗族聚居,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传统民俗习惯。

因此,闽南人移居台湾的同时,不仅带去了宗族聚居的民俗,而且供奉祖先的牌位和神祗。

特别是早期闽南人移居台湾,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土著居民的袭扰等困难,他们在不可预卜的未来环境中,为谋以生存并求得发展,必然要同族聚居,以祖先和神灵作为精神支柱,祈望祖先和神灵保佑他们未来一切平安顺利。

在聚居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宗族组织,随后,就要从事置族产、建祠堂、修祖墓、编族谱等宗族活动。

而祠堂往往是宗族、家族组织活动的中心,它不仅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议事、执行族规、族人宴饮活动的地点。

台湾各地种种宗族活动基本上与闽南相同。

迄今,这些场所在台湾的乡村仍然可以见到历史的痕迹。

对于家族来说,几乎在近亲居住的祖厝内都设有公厅,作为祭祀祖宗的场所,他们逢年过节都将家族的现状及新鲜事,如男婚女嫁、添丁发财或金榜题名等大小喜事报告祖先,同时,也将天灾人祸、遭遇困难等报请祖先,以求庇佑,指点迷津,避难免灾。

这种传统民俗一直影响到现代。

这些民俗习惯的传承,都反映了移居台湾闽南人思乡恋祖的情怀。

(四)闽南宗教信仰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闽南宗教信仰是闽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闽南人的足迹,闽南宗教信仰也在台湾广为传播。

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大类型。

其中,闽南佛教信仰对台湾的影响最大。

我国现代著名高僧广钦和尚(1892-1986年)被台湾佛教界誉为“圣僧”、“一代高僧”。

他少年出家,1947年以前在福建泉州清源山和承天寺弘扬佛法,专修念佛禅定法门,曾达到进入四个月不食不动的境界。

1947年6月,他赴台湾。

在台湾的40年间,为了弘扬佛法,他致力于三件大事:一是建寺安僧,先后在台北、高雄、台中、台南、花莲等市县创建了广明寺、广照寺、日月洞寺、承天寺、广龙寺、广承岩寺、妙通寺等一系列庙宇,以安顿僧人。

二是讲授开示,以动人的辞藻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弟子。

三是传授三坛大戒,延续佛教文化命脉。

广钦和尚为闽南佛教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达到了“法雨普施台湾,甘露滋润大陆”的效果。

这一善举为台湾佛教界认同大陆佛教文化,形成共识奠定了基础。

(五)闽南民间艺术在台湾的传播及其影响闽南艺术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戏剧(梨园戏、歌仔戏、木偶戏、高甲戏等)、音乐(南音等)两大类。

闽南艺术对台湾的影响很深远,闽台两地都有爱看戏、爱听曲的民风,几乎所有闽南的戏剧、音乐都传播到台湾。

梨园戏是闽南最古老的剧种,早在康熙时期就已传播到台湾,梨园戏传入台湾之后,成为台湾最早流行的剧种之一。

歌仔戏发源于漳州的锦歌,随着漳州人大量移居到台湾,发展为台湾的歌仔戏。

后来,歌仔戏又传回漳州,成为至今十分流行的芗剧。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它的表现形式是前台演员演唱,后台多人伴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