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与翻译实践

合集下载

“关联—顺应论”下的翻译与翻译行为研究

“关联—顺应论”下的翻译与翻译行为研究

“关联—顺应论”下的翻译与翻译行为研究作者:章琦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3期摘要:“关联-顺应论”下的翻译研究在区分翻译行为中的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之后,可有效细化对译者语境与作者语境、翻译中顺应过程的考察,展开对翻译关联度的定义及其可否计算的思考,并得出“顺应是前提、关联是驱动”的结论。

关键词:关联;顺应;翻译行为一、引言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关注说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和听话人解码、推理话语的过程;翻译研究侧重对译者理解原文、重构原文意义的观察。

两者将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区别在于语用学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翻译研究较多关注文本和书面语言。

而翻译研究之所以可以借鉴语用学理论,是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语言使用和交际活动,只是涉及的语言种类存异(何自然、陈新仁,2004:193)。

李占喜(2005)从语用综观论视角出发,依据综观视角下的语用顺应理论,对翻译过程及相关焦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做出的各种选择顺应活动,描写并解释翻译过程中译者与语境选择顺应的关系,从新的视角认识各种翻译现象,并试图建立以语用综观顺应论为基础的翻译选择顺应模式。

他认为翻译过程具有非线性、复杂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等特征,译者顺应体现在认知、社交、物理世界三方面,并通过与顺应论中的“社会心智”作比较,提出“翻译常态”的概念。

刘建刚(2007)按照Gutt的观点,将翻译本身视作一个语用概念:它属于间接交际情景,因为翻译实际上是译者脱离源语语境引述原作者的话语的行为。

他以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和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与Nida、Catford等人提出的“翻译等值”等概念作为理论基础,将语用选择和等值翻译结合,并就宏观层面上的语用选择(含意识形态、顾客、译语读者、译者主观性等因素)与微观层面的语用选择(细分为词汇、语义、句法、文本、文化等)逐一展开论述,提出“源语关联趋向原则”和“译语顺应趋向原则”。

析关联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析关联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话语 ,使交 际获 得成功” 。可见 ,语境效果是 “ 形成关 联性 特 征的一个 必要 条件” ,并且 , “ 语境效果越好 ,关联性就 越强 ” 。因此 。在 翻译 中译 文能否成 为读者提供最 佳语境效 果成 为翻译能 否成功 的一个重 要条件 。要做到这 一点 ,译
3 作预算 提到吃饭 ,并且 与建 设相提并论 ,是指基本 )

要 :关联 理论是 一种新兴 的认知语 用学 ,它能够有效地解释翻译活动 ,指导翻译实践 。
文 章 编 号 : 10 - 6 7 (O O 0 8- 7 2 2 L )O - - o7 O 9— 2
关键词 :关联理论 ;认知;语境 ;实践启示 中 图分 类 号 :H 5 09 文 章 标 识 码 :A
际 目的 。
的认知环境 为 出发 点 ,来认 知新事 物 ,增加新 信息 。关联
理 论认为人类 的认知 活动总是 力图花最 少的力气 去获 得最 大的认 知效果 。因此需要把 注意力集 中在最相关 的信息 上。 所谓 “ 相关 ”者 ,指 的是新 旧信息组 合在一起 ,构成 推理 的前提 ,以获得更多新信 息 。S ebr Wio 交际过程 p re 和 l n把 s
解 释 为 示 意~ 推 理 通 讯 的过 程 。说 话 人 示 意 ,而 听 话 人 则 推 理。但大家 必须遵守 相关原 则 。听者要 取得最 大 限度 的
因此 ,在翻译 的过程 中 ,译 者常常 面临原文 明示 信息 与 暗含意义之 间的思辨 和推理 ,即要从 原文 明示手段 提供 的信息 中推断 出原 作者 暗含的交 际意 图和相关功 能 ,得出
作 出语 境 假 设 ,并 根 据 语 境 加 工 出 种 种 语 境 暗 含 ,找 出 相

《故都的秋》英文翻译赏析

《故都的秋》英文翻译赏析

"千里"系虚数,无须将该词翻成"a thousand li" 千里"系虚数,无须将该词翻成" 千里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译文1: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in the South too, 译文2:There is autumn also south of the Yangtze, of course.
清 静 悲凉 秋高气爽 静谧宁静 悲哀凄凉
这三个词在作者所处的特定年代下, 这三个词在作者所处的特定年代下,即白色恐怖四 处横行的年代,清静,安宁是作者期盼向往的,翻 处横行的年代,清静,安宁是作者期盼向往的, 译时所选词汇应与社会文化语境相符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 来得悲凉. 来得悲凉.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译文1: …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the air is moist, the sky pallid, and it is more often rainy and windy. 译文2: But there the grass and trees take more time to wither, the air is moist and the sky is pale. There is frequent rain and less wind.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总是好 总是 译文1: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译文2:Autumn is always pleasant no matter where it is.

《《随遇而安》(序言和第1-4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随遇而安》(序言和第1-4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随遇而安》(序言和第1-4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篇一《随遇而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序言在现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愈发显现其重要性。

本文旨在探讨一部名为《随遇而安》的中文小说英汉翻译实践过程及其相关策略。

这部小说以丰富的情感色彩和独特的人物描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此报告通过对该小说的英汉翻译实践进行分析,希望对提升跨文化交流与文学翻译水平有所贡献。

二、第一章:项目概述《随遇而安》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中文小说,以生活琐事和人物成长为线索,讲述了中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翻译该小说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和情感色彩,同时确保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原作的魅力。

三、第二章:翻译过程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原文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接着,我们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力求在保留原作文化特色的同时,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此外,我们还对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解释和转化,以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四、第三章:翻译策略与方法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策略和方法:1.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对于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我们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以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

同时,对于一些难以直译的词汇和句子,我们采用了意译的方法,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2. 解释性翻译:对于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概念,我们采用了解释性翻译的方法,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补充,以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3. 保持语境一致性: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力求保持原文的语境一致性,使译文在表达上更加流畅自然。

五、第四章:总结与展望通过对《随遇而安》的英汉翻译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成功的文学翻译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

此外,还需要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文既保留原作的文化特色,又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下的古汉诗之英译——“枫桥夜泊”四种英译之比较研究

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下的古汉诗之英译——“枫桥夜泊”四种英译之比较研究
各 行 诗 句 的 线 形 排 列 中得 到 扩 展 ,形 成 主 题 倾 向 。 而 每 行 诗 句 都 构 建 一 定 的 次 级 主 题 , 为 凸 显 主
枫 桥 夜 泊 张 继 山 行
杜 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
远 上 寒 山石 径 斜 , 白云 深 处 有 人 家 。
姑 苏城 外寒 山寺 ,夜 半钟 声到客 船 。
象 乃 古 汉 诗 主题 及 主 题 倾 向关 联 性 语 境 融 合 所 致 。
微观语词概念语义生成 的主客观理据性进行 了阐释 。
关键词 :主题 ;主题倾 向 ;古 汉诗 ;英译
中图分类号 :H 1. 3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0 6—19 ( 0 9 3 19—0 3 8 2 0 )0 —0 1 6
在 翻 译 研 究 中 , 古 汉 诗 之 翻 译 受 到 国 内外 学 者 们 的 关 注 和 重 视 。 加 州 大 学 Wa —i p教 授 i l Yi a r
由枫?霜在不同诗篇中的意义嬗变引出主题与主题倾向范畴试图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视角探讨古汉诗翻译过程中词汇概念语境化意义嬗变规律分析了枫桥夜泊四种英译文对古汉诗翻译过程中微观语词概念语义生成的主客观理据性进行了阐释
主题与主题倾 向关联 下的古汉诗之英译 1 9 1
主题与 主题 倾 向关 联 下 的 古 汉诗 之 英译

“ ” “ " 依 旧 ,意 义 嬗 变 — — 古 汉 诗 主 题 与 主 题 倾 向关 联 性 语 境 融合 枫 霜
在 古 汉 诗 中 , 同 一 语 词 于 不 同 诗 篇 中 的 意 义 大 相 径 庭 ,此 意 义 嬗 变 是 随 心 所 欲 还 是 有 其 内 在

《故都的秋》英文翻译赏析

《故都的秋》英文翻译赏析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译文1: …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the air is moist, the sky pallid, and it is more often rainy and windy. 译文2: But there the grass and trees take more time to wither, the air is moist and the sky is pale. There is frequent rain and less wind.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总是好的; 总是好的
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 来得悲凉 悲凉. 来得悲凉. 译文1:In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译文2:But autumn in the North is especially clear, especially serene, especially pathetic in its coolness.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有一定的语用含义在内 在作者看来看来,江南的秋天有是有了,但 由于受制于该段的主题倾向,即通过南北方 的秋之比较表达作者的思愁,相对于北国的 秋却仍稍逊一筹"当然"一词则可将作者的 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你是你吃出来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节选)》范文

《《你是你吃出来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节选)》范文

《《你是你吃出来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节选)》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健康饮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本文旨在探讨并实践一篇以“你是你吃出来的”为主题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通过对中文原文的深入理解和精准翻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翻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翻译过程描述1. 理解原文在翻译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

本文以“你是你吃出来的”为主题,强调了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要把握住文章的核心思想,即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 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翻译策略。

针对不同的语境和表达方式,灵活运用了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方法。

同时,注重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力求在翻译中传达出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3. 实例分析以句子“饮食习惯的改变是身体健康的先决条件”为例,翻译为“Changes in eating habits are a prerequisite for good health.”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了原文的意义,同时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三、重点难点分析1. 文化差异的处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

例如,中文中“吃”的文化内涵丰富,包含了饮食文化、养生文化等多重含义,而在英语中则难以完全体现。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差异的处理,尽可能传达出原文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2. 专业术语的翻译本文涉及到了营养学、食品科学等专业知识,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准确翻译相关术语。

例如,“膳食纤维”翻译为“dietary fiber”,“卡路里”翻译为“calories”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确保术语翻译的准确性。

四、总结通过本次汉英翻译实践,深刻认识到了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文化差异和专业术语对翻译工作的影响。

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原文的理解和把握,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尽可能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阈限”规约下的苏轼《江城子》互文性解读及英译策略剖析

“阈限”规约下的苏轼《江城子》互文性解读及英译策略剖析
山 东 外语 教 学
2 1 第 2期 ( 第 17期 ) 02年 总 4
“ 阈限" 规约下的苏轼《 江城子》 互文性解读及英译策略剖析
袁 翠
( 东科 学技 术职 业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东 珠 海 广 广 599 ) 100
摘要: 根据文本阐释的“ 阈限” 即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 观, 通过对苏轼《 江城子》 及其英译多译本的 个案解读, 揭示中国古典诗歌暨文学文本的互文性解读方式及英译处理策略。通过分析诗词中的内互文性与外互
重置了文本的边界, 扩大了文本的意义空间, 使潜藏于话语之下的文本网链展露颜容, 并通过深层的互文关联, 品味话语的演
变和立新, 使文本的理解由主客体的单向交流走向多向辐射 , 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复式向度, 赋予了文本更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然而, 由于互文性理论过分强调文本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 使得意义的同一性在互文性理论的参照下迅速化做过眼烟云, 成
文章编号: 0. 4( 1)2 1 . 1 2 632 20. 0 0 0 2 0 0 45
法国学者朱丽娅・ 克里斯蒂娃在其《 符号学》 一书中第一次使用“ 互文性” 一词, 她指出: 没有单独存在的文本, 任何文本都
是“ 文本间性” 都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中形成的, 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绵延不断的文本群体( 转引自Ai , 0 :5。 ln2 05 ) e 0
成内互文关联的。这一理论实际上可以很容易延伸至文本的外部, 即延伸至外互文关联。作者( 诗人等) 通过不断复现( 不是 机械的重复) 某一主题形成自身创作的互文关联, 或者通过不断复现永恒的人类文化主题达至文学创作的社会文化的互文关
以克里斯蒂娃和巴特为代表的广义互文性学派强调整个世界文本的一体性; 而以 Gn e ee 为代表的狭义互文性学派则认为互 a

关联理论指导下英语新闻翻译实践报告

关联理论指导下英语新闻翻译实践报告

关联理论指导下英语新闻翻译实践报告作者:张淑颖刘慧君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6期摘要:目前,新闻成为了国人了解世界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因此,提高国外新闻编译的质量对于国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个世界,了解国际最新动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笔者所翻译的一篇名为《美国为60个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提供捐款》的新闻稿而成,报告主要分为任务描述、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案例分析及实践总结四个部分。

案例分析部分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探讨了在翻译该新闻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所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

本翻译实践旨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为新闻翻译中所需要采用的省译、词类转换以及结构重组等灵活多变的翻译技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其传递新闻信息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新闻关联理论翻译方法一 ;翻译任务描述1 ;翻译任务背景本翻译报告是基于一篇有关动物保护组织的英译汉新闻而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新闻英译汉的特点,体会新闻英译汉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笔者的翻译技巧与能力。

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

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实践,体会翻译过程,才会加深对英语新闻翻译的理解,逐渐摸索出技巧,从而提高笔者的翻译技巧与能力。

2 ;翻译所遵循的理论Sperber和Wilson 在其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关于交际与认知的语用学理论即为关联理论。

他们指出语言的交际是从明示(说话人角度)到推理(听话人角度)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从编码到解码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关联性则是推理的依据,而关联性的强弱则取决于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

随后,Sperber和Wilson的学生Gutt将关联理论与翻译相结合。

他认为翻译是对源语进行推理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交际双方,即源语作者和译者以及译者和读者。

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受体,也就是说译者把自己的理解传送给受体。

语用_语境与关联_望夫石_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语用_语境与关联_望夫石_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第9卷第2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9,No.22007年4月J.of Wuhan U ni.of Sci.&T ech.(Social Science Edition)Apr.2007收稿日期:2006-12-09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6q029).作者简介:杨元刚(1965-),男,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语用、语境与关联)))5望夫石6主题的阐释和翻译杨元刚(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翻译的本质是一个跨文化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成功的翻译取决于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之间的最佳关联性,诗歌的翻译应是意美、音美、形美三者的有机结合。

中唐诗人王建的5望夫石6是一首著名的新乐府,其译文的准确与否依赖于译者对作品产生的认知语境的把握和解释,译者应该用自然、贴切、语境效果对等的目标语形式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交际意图。

本文拟从认知语用学、翻译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比较5望夫石6两种译文的得失,并探讨原作的主题。

关键词:5望夫石6;关联翻译理论;国俗语义词;语用涵义;认知语境;主题阐释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699(2007)02-0195-05一、5望夫石6两种译文述评中唐诗人王建(约767A D )约830AD),大历十年进士,出身寒微,/诗以乐府见长,与张藉齐名,世称-张王.0[1]。

他的新乐府诗5望夫石6和5新嫁娘6一样脍炙人口: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张廷琛与魏博思合译的5唐诗一百首6中第五十三首便选择了5望夫石6[2]:Aw aiting H usband Stone WANG Jian (768-830AD)Where she aw aits her husband,On and on the river flow s.Nev er loo king back,Transform ed into a stoneDay by day upo n the peak,w ind and r ain revolve,Should the jo urneyer return,this stone w ould utter speech.译者采用直译并给译文标题加了注,解释诗中/望夫石0一典的来历:A legend that or ig inated in Wuchang,H ubei pr ovince,and spread so far and w ide that there w ere many such landm ar ks along the rivers o f China.译者加注以便目标语读者正确理解原作内容和主题。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一、本文概述《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这两个重要概念。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则直接关系到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文章首先界定了主体间性的概念,指出翻译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流活动,涉及源语言作者、译者、目标语言读者等多个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互动和协商,共同构建了翻译的意义空间。

接着,文章分析了视界融合的概念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视界融合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将自己的视界与源语言作者的视界进行融合,以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揭示翻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文章也关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如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质量的评估等,以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语言转换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个主体间互动、交流和协商的复杂过程。

在这一理论中,翻译的主体不仅仅是译者,还包括原文作者、译文读者以及其他可能参与翻译活动的主体。

这些主体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共同构建和塑造译文的意义。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认为译者不仅是原文的解读者,也是译文的创造者。

译者在理解原文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原文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同时,在构建译文时,译者也需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习惯,以确保译文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同时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框架下,翻译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

所谓视界融合,是指不同主体在交流和互动中,通过互相理解、协商和妥协,逐步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等主体通过语言的交流和互动,逐渐融合各自的视界,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译文意义。

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研究

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研究

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关联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其在英汉翻译中的具体运用和对翻译实践的重要价值。

接着探讨了英汉翻译中常见的困难与挑战,并阐述了关联翻译理论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

最后总结了关联翻译理论对英汉翻译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并为研究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英汉翻译、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运用、翻译实践、价值、困难、挑战、解决、作用、启示、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中,需要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以及探讨其在实际翻译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关联翻译理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翻译中的关联关系,为英汉翻译实践提供更合理的指导和方法。

对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关联关系,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通过探讨关联翻译理论的运用,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为翻译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系统的指导。

研究关联翻译理论对于促进中西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汉翻译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关联翻译理论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翻译中的挑战和困难,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深入研究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意义对于提升翻译水平和推动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 正文2.1 关联翻译理论概述关联翻译理论是翻译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其核心观点是任何文本都是由一系列词语、词组和句子组成的,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关联关系,而翻译的目的就是要在不同语言文化系统之间进行这些关联关系的转移和再现。

关联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要考虑语言形式的转换,还要关注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背景。

语用、语境与关联——《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语用、语境与关联——《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语用、语境与关联——《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杨元刚
【期刊名称】《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9)002
【摘要】翻译的本质是一个跨文化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成功的翻译取决于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之间的最佳关联性,诗歌的翻译应是意美、音美、形美三者的有机结合.中唐诗人王建的《望夫石》是一首著名的新乐府,其译文的准确与否依赖于译者对作品产生的认知语境的把握和解释,译者应该用自然、贴切、语境效果对等的目标语形式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交际意图.本文拟从认知语用学、翻译学和文艺学的角度,比较《望夫石》两种译文的得失,并探讨原作的主题.
【总页数】5页(P195-199)
【作者】杨元刚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旅游广告词及语篇语境翻译的语用学阐释:关联-顺应视角 [J], 闫凤霞
2.《旗帜飘扬》与《旗开得胜》的语用博弈——从关联理论阐释歌词翻译 [J], 李淑苹
3.《旗帜飘扬》与《旗开得胜》的语用博弈——从关联理论阐释歌词翻译 [J], 李淑苹
4.主题及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对翻译实践的制约 [J], 刘煜; 赖小春
5.古典诗词互文性解读的“阈限”问题——兼论文本(翻译)阐释的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 [J], 曾利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作者:曹帅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29期摘要:关联翻译理论作为一种巧妙融合了关联理论与翻译理论的新的理论体系,其认为,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交际过程。

在这一理论下,英汉翻译实践可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并与原文作者思想认知语境上产生共鸣。

基于此,需要在正确认识关联翻译理论内在含义的基础上,加强其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从而为今后不同语言间的交流提供支撑。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英汉翻译实践应用一、关联翻译理论的内涵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斯铂佰(Sperber,D.)和(英)威尔逊(Wilson,D.)共著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其中就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做了详细叙述,这是人类首次站在认知学科的角度,研究与分析言语交际过程。

在这之后,关联理论在多个实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直到1991年,语言学家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开始尝试理论与翻译相结合,并由此提出关联翻译理论。

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在这一理论中提出:翻译实质上就是一个推理过程,而其推理的对象恰恰就是人类的大脑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得出基本论点最佳关联性,这不仅是译者的根本目的,而且是翻译研究的重要标准。

身为一个译者,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就是尽量通过译文还原原文作者的创作意图[1]。

二、当前关联翻译理论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关联翻译理论明确指出,语境就是认知环境,主要指说话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知识构成及语言模式等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原文作者与译者处在不同的认知环境内,那么整个翻译过程将更加复杂。

在这里,译者不仅承担着为译文读者服务的基本职责,更重要的是从原文字里行间洞悉作者的明示与暗示,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帮助译文读者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意图,以实现语境的最佳关联[2]。

对此,翻译者首先要对原文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并由此推理出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之后寻找最佳关联点,进而将原文准确翻译成汉语。

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

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

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初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变革。

语法课在帮助学生掌握、夯实语言知识的同时,能够推动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提高思维品质以及拓宽文化视野。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语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法学习效率和综合语法产出能力,并且帮助学生学会在协作性、真实性的语境中独立思考,掌握学习技巧,学会建构语法体系,形成语法意识。

关键词:主题语境;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引言语言的一个设定特征是线性的,即说话者在说话时只能是一个语项一个语项地说才能进行编码和传递信息。

但是,在说话者说话时选择什么语项放在句子的开头则是语用学家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1讲解英汉差异,提高学生对语言差异的认知能力汉语与英语在句式结构、搭配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给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负迁移影响。

学生们对这些差异缺少足够的了解,写作时,往往采用词对词进行翻译的方法,忽视英语对谓语动词的语法限制、形态变化、搭配要求等,将汉语的表达直接原封不动地用英语表达出来,从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谓语动词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引用生动鲜活的例子,讲解英语和汉语的差异,尤其在谓语动词方面的差异,增强学生对两种语言特点的认知,改正学生错误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遣词造句能力。

2重视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在高质量可理解输入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写作训练。

首先,教师讲解完英语文章后,可以组织学生使用文章中的短语和句型,概括文章内容或者进行改写、续写等,提高学生对这些语言点的熟悉程度和掌握程度。

其次,选取文章中的一些句子,先翻译为汉语,然后要求学生从汉语翻译回英语,对比原文英语表达与学生英文表达的差异,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英语表达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提高方向。

最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从英汉差异、英语写作习惯等多个角度,共同归纳与分析写作中的错误,并使用不同的英语词汇和句式,重新进行写作。

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

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

林语堂《记承天寺夜游》译文评析——兼论关联性语境融合理论与翻译批评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

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赏析:《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

所谓小品文,顾名思义就是内容短小(本文只有84个字),但韵味深长,需要用心品味的文章。

借用一句广告词来形容:“简约而不简单”,简约的内容里有着不简单的内涵,含义深刻隽永,回味无穷。

一、明月朗照无眠夜欣然起行寻超脱“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时值冬初,长江边的小城黄州已是寒气袭人,苏轼本已解衣欲睡,准备就寝。

可是今晚明朗的月色入户,苏轼禁不住“欣然起行”。

苏轼是发现今晚的月色可爱吗?那他为什么先要“解衣欲睡”?为什么不早早做好赏月的准备?如果是“解衣欲睡”,为什么又要“欣然起行”?很显然,这一矛盾的动作正是苏轼内心矛盾的外在体现。

“欣然起行”应该只是苏轼夜不成寐的一种解脱方式。

明朗的月色、寒冷的冬夜、孤寂的身影,往往更能勾起那些想忘掉却无法忘掉的往事,更能想起那些想逃避却无法逃避的往事。

这样的夜晚,想起这样的事情,任何人都难以入眠。

苏轼自然难眠:记得当今圣上神宗的祖父仁宗皇帝初得苏轼、苏辙之日,曾曰:“吾今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惜吾不及用也。

”经历了两代皇帝,可是时至今日,苏轼不仅没有当上宰相,不能为朝廷大显身手,甚至连自家性命差点枉送!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王安石变法这么十万火急,这么大刀阔斧,全然不顾社会的承受能力?放慢一点速度,先团结好人心,选用一批贤良,缓缓图之岂不是更稳妥、更能收到实效吗?……往事如烟,如今却一幕幕、一桩桩展现在眼前。

《2024年《智慧园丁_种植高营养食物》(第9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2024年《智慧园丁_种植高营养食物》(第9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智慧园丁_种植高营养食物》(第9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篇一《智慧园丁_种植高营养食物》(第9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智慧园丁:种植高营养食物第9章一、翻译实践概述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主题是《智慧园丁:种植高营养食物》的第9章,主要涉及高营养食物的种植技术和智慧农业的应用。

翻译过程中,我深入研究了原文内容,力求准确传达原文意义,同时保持语言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二、翻译重点与难点1. 专业术语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与农业、植物学、营养学等相关的专业术语。

对于这些术语,我进行了详细的查阅和确认,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2. 文化背景理解:由于智慧农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我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理解并融入这些文化元素,使译文更加贴合目标语言读者的习惯。

3. 句式结构调整:由于中文和英文的句式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我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适当的句式结构调整,使译文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三、翻译方法与技巧1.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在翻译过程中,我采用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固定搭配,我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保持原文的形式和意义;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和意群,我则采用了意译的方法,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2. 适当增删:在翻译过程中,我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的增删。

对于一些重复或冗余的表述,我进行了删减;对于一些缺失或含糊的表述,我则进行了补充,以使译文更加完整准确。

3. 注重语境:在翻译过程中,我注重了语境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分析上下文,我更好地理解了原文的意义和语气,从而更准确地进行了翻译。

四、实践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翻译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翻译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融入不同文化背景。

此外,我也认识到了智慧农业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五、总结与展望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智慧园丁:种植高营养食物》的第9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翻译重点与难点、运用翻译方法与技巧,我成功完成了翻译任务。

《目的论指导下的《重要之事》(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目的论指导下的《重要之事》(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目的论指导下的《重要之事》(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目的论指导下的《重要之事》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报告以目的论为指导,对《重要之事》节选进行英汉翻译实践,旨在探讨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原文分析《重要之事》节选内容涉及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多个方面,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关注原文的文化背景、语言特点以及表达方式,确保译文在传达原文意思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三、目的论概述目的论是一种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和交际性。

在目的论指导下,翻译应充分考虑译文的使用环境和读者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在本次翻译实践中,我们以目的论为指导,力求实现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四、翻译策略与方法在目的论指导下,我们采用了以下翻译策略和方法:1.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根据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灵活运用直译和意译。

直译能够保持原文的语言形式和风格,而意译则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通过将两者相结合,我们实现了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文化背景的考虑: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对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进行了适当的解释和补充,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3. 读者意识:我们充分考虑了译文的读者群体,尽可能使译文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通过调整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我们实现了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五、案例分析以节选内容中的一句为例:“时间是最好的作者,它会写出完美的结局。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译文为:“Time is the best author, and it will write a perfect ending.”这种翻译既保留了原文的意思和情感,又保持了原文的语言形式和风格。

《2024年《大象》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2024年《大象》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大象》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翻译实践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本次实践报告主要围绕一次针对“大象”主题的英汉翻译实践展开,旨在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技巧、难点及解决方案,并分享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背景介绍本次翻译实践的原文为英文文章,主题为“大象”。

文章内容涉及大象的生态习性、保护现状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

翻译目的为将英文文章准确地翻译成中文,以便让更多的中文读者了解大象的相关知识。

三、翻译过程1. 翻译前准备在开始翻译前,首先对原文进行了仔细的阅读和理解。

重点了解了文章中涉及的大象相关知识,如生态习性、保护状况等。

同时,还对文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查证和整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2. 翻译实施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固定表达,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力求保持原文的准确性。

对于一些文化背景和语境差异较大的部分,则采用了意译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3. 校对与审稿翻译完成后,进行了多次校对和审稿。

首先,对译文进行了逐句检查,确保语法、拼写等方面的正确性。

其次,对译文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最后,将译文交由团队成员进行审稿,以便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四、翻译难点及解决方案1. 文化差异的处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困难。

例如,原文中一些比喻和表达方式在中文中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请教专业人士,力求找到最合适的中文表达方式。

2. 专业术语的翻译文章中涉及了许多与大象相关的专业术语,如“象牙”、“象群”等。

这些术语在中文中也有固定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查阅了相关词典和文献,确保这些术语的翻译准确无误。

五、心得体会1. 翻译过程中的学习与成长通过本次翻译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翻译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在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还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与翻译实践06商英(2)班方瑞霞金巧玲张晋杨晓宜本文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Autumn in Peiping)一文的第一、二段为例,并以张培基和王椒升的译文为蓝本(张培基的译文下称译文1,王椒升的译文下称译文2),探讨主题及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合对翻译实践的制约。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摘自《故都的秋》郁达夫)第一步:主题与主题倾向的确立主题:思念故都即北平的秋天主题倾向:(1) 北国的秋特别→饱含秋味(清、静、悲凉)→不远千里到北平饱尝秋味(2) 南国的秋→慢、润、淡→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不及北平的秋关联性线索词:清、静、悲凉/ 慢、润、淡 / 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第二步:确定难点重点(见文中画线部分)关联性线索词在文章连贯及主题表达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其语义内涵加以推敲以得出最佳选词。

另外,文中其他一些副词、动词、名词的选用也值得细究。

•确定这些重点难点的选词必须为语篇主题服务,分析过程中必定涉及写作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故都的秋》一文写于1934年,当时中国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

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故都的秋》便是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的优美散文。

第三步:语段翻译过程解析(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a)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译文1: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译文2:Autumn is always pleasant no matter where it is.“总是好的”在这里不宜照字面意思直译“is always good/nice/ pleasant”。

如果这样译,则表示作者觉得哪里的秋天都一样,他都喜欢,这显然与主题倾向“北平的秋更特别,更让人眷恋”不相符。

其实在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其他地方的秋天虽然不及北平的秋天好,但总是有可取之处的,因此,“总是好的”应该译为“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b)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译文1:In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译文2:But autumn in the North is especially clear, especially serene, especially pathetic in its coolness.首先,“清”、“静”、“悲凉”这些词形容的是北国的秋的特色,是本语篇的主题性关联线索词,同时是翻译的难点。

三个词都较为抽象,如何具体化?现分别解析如下:北国的秋饱含秋味,即清、静、悲凉。

“清”除了对应于秋高气爽,“静”对应于静谧,还有宁静,而“悲凉”是指秋带给人的主观感受“悲凄”。

这三个词在作者所处的特定年代下,即白色恐怖四处横行的年代,清静、安宁是作者期盼向往的,翻译时所选词汇应与社会文化语境相符。

“clear (bright, luminous; cloudless; free from mist, haze, or dust) /limpid(marked by transparency; clear and simple in style; absolutely serene and untroubled)”都有“清”的含义,而limpid一词更能表达出“清”字在此处传达的意境。

“静”:serene / tranquil / quietserene: 1. a : clear and free of storms or unpleasant changeb : shining bright and steady2. marked by or suggestive of utter calm and unruffled repose or quietude tranquil: a : free from agitation of mind or spiritb : free from disturbance or turmoilquiet: marked by little or no motion or activity(Merriam-Webster’s 11th Collegiate Dictionary)从这三个词的英文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tranquil可以让人体会到幽静,免受干扰,内心安宁的心情。

悲凉:悲哀凄凉。

北国之秋,秋风萧瑟,悲凄之情油然而生。

悲凉一词重在描述作者内心的对秋的体会。

melancholy: tendency towards deep sadness which lasts for some time; depression=(being depressed (depress: make sb. sad and without enthusiasm);low spirits) / pathetic:causing one to feel pity or sadness / solitary:(a) alone, without companions (b) fond of being alone, used to being alone(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这三个词中,melancholy更能让人忧郁,心生悲凄。

再者,“特别地”这个副词的选用也有讲究。

“especially”, “particularly”和“exceptionally”似乎都一样,都可以考虑,但其实不然。

根据本文的主题,作者之所以眷恋北平的秋,是因为北平的秋味是与众不同的,而根据以上各副词的解析,exceptionally有“例外”、“与众不同”的含义,所以这里选用exceptionally这个副词更符合主题倾向。

最后,从连贯的角度来说,“autumn in the North”主语与第一小分句保持一致,能使行文比较流畅。

本句改译为:But autumn in the North is exceptionally limpid, tranquil, and melancholy in its coolness.(2)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译文1:To enjoy its atmosphere to the full in the onetime capital, I have, therefore, made light of traveling a long distance from Hangzhou to Qingdao, and thence toPeiping.译文2:It was for not other purpose than to savour this autumn to the full, the taste of autumn in the old capital, that I went to the trouble of journeying a thousand li,from Hangzhou to Qingdao, and thence to Beijing.作者不远千里几经周折回到北平,只不过想饱尝故都的秋味。

饱尝一词意思是充分地品尝,正好与“秋味”一词搭配,savor/enjoy/taste都有“品尝”之意,但又略有区别。

savor:enjoy the taste or flavor of sth., esp. by eating or drinking it slowly;enjoy: get pleasure from …;taste: be able to perceive (flavors),test the flavor of sth。

Savor准确表达了细细品尝某样东西(文中指“秋”)的味道。

在此作者把“秋”实物化,我们把“秋”理解为可以品尝的一道菜,作者要饱尝故都的“秋味”,应该是指“菜”本身的味道,从两个词的英文解释(如下)我们可以看出taste重在食物等给人带来的主观感受,而flavor重在食物等本身散发的味道,因此,flavor更能形象展现“饱尝秋味”这一场景。

taste: sensation caused in the tongue by things place on it; ability to perceive and enjoy what is beautiful or harmonious, or to behave in an appropriate and a pleasing way. flavor: taste and smell, esp. of food; distinctive or characteristic taste; special quality, characteristic or atmosphere另外,“千里”系虚数,无须将该词翻成“a thousand li”。

综上所述,现将译文修改如下:It was for not other purpose than to savor this autumn to the full, the flavor of autumn in the old capital, that I went to the trouble of journeying a long distance, from Hangzhou to Qingdao, and thence to Beijing.(3)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