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第三册

合集下载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案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案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案一、学情分析聋校三年级的学生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但经过前两册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字词和简单句子的认知能力。

他们的形象思维较强,对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

同时,由于听力障碍,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视觉支持和反复练习。

二、教材分析聋校语文第三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内容涵盖了字词、句子、短文等方面。

教材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简单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

能够理解并运用常见的句式进行简单的表达。

能够阅读简单的短文,理解其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直观教学、情景创设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短文的阅读理解。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字词和概念。

2、情景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生字词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教师示范读音和书写。

学生跟读、模仿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句式教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讲解常见句式的结构和用法。

设计练习,让学生进行句式仿写和变换。

4、短文教学教师领读短文,学生跟读,理解短文大意。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加深对短文的理解。

5、课堂练习安排生字词书写练习、句式练习和阅读理解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生字词、句式等。

江苏对口单招语文第三册回忆散文复习题(附答案)

江苏对口单招语文第三册回忆散文复习题(附答案)

第三册回忆散文纪念刘和珍君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①无恶意的闲人:②有恶意的闲人:2、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的“至多”和“至少”分别是针对什么而言的?3、“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一句,意在说明什么?4、“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5、简要分析引用陶潜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作用。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①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②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③此记念刘和珍君!6、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苟活者②真的猛士7、文段中①②③处的“此”分别指的是什么?8、“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在这段文字中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特点分析与教学建议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特点分析与教学建议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特点分析与教学建议|常志丹【摘要】三年级下学期是第一学段向第二学段过渡的重要阶段。

聋校语文教师应充分依托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效教学,发展聋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聋生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文;聋生;教材分析;分层教学【中图分类号】G762一、教材基本情况(一)教材结构《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新教材”)三年级下册包含6个单元,其中5个课文单元(按照人文主题编排),1个识字单元(见表1)。

5个课文单元一共16篇课文,以故事为主,有来自现实的儿童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还有古代名人故事;小部分是写景散文,有写春天的,还有写祖国壮美河山的。

第二单元是识字单元,编排了4节识字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集中识字和掌握形声字的识字规律。

三年级下册除了6个单元,还有6篇选读课文,识字表和词语表两个附表。

新教材三年级下册每个单元包含三至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第一单元还编排有“快乐读书吧”。

本册教科书的课文仍然是全文注音,在课后编排有4—6道练习题,从朗读与背诵、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课文的理解与拓展几个角度设置题目。

“语文园地”是单元学习的巩固与提升,包含的栏目非常丰富,有“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语言交往”“写话”“我的发现”“展示台”“手语角”“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等,其中“字词句运用”和“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其他栏目穿插安排。

(二)选文情况本册新教材选文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带给学生丰厚的精神养料。

比如,有反映革命文化的《朱德的扁担》和《邓小平爷爷植树》,讴歌了两位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有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胸有成竹》单元主题单元主题第一单元春天来了第二单元识字第三单元儿童生活第四单元动物童话第五单元古代名人故事第六单元祖国河山表1教材编排体系《曹冲称象》《鲁班造锯》《借光读书》,带领学生认识古人的聪明才智;有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棉鞋里的阳光》《夏夜多美》,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黄山奇石》《日月潭》《画家乡》,描绘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还有启迪心智的《咕咚》《小蝌蚪找妈妈》《要下雨了》《企鹅寄冰》,以故事的形式讲述道理……聋校语文新教材三年级下册从统编教材中选了较多适合聋生的文章,比如统编一年级下册的《怎么都快乐》《动物儿歌》《咕咚》《要下雨了》《夏夜多美》,统编二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曹冲称象》《鲁班造锯》《黄山奇石》《日月潭》《画家乡》《朱德的扁担》《企鹅寄冰》,统编二年级下册的《找春天》《邓小平爷爷植树》《一匹出色的马》。

2020届济南聋哑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济南聋哑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济南聋哑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什么今天仍然要提倡阅读鲁迅著作?根本原因就在于鲁迅作品不但已成为时代文学经典,而且在同时代为数不多的经典读物中又占据了一个制高点。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语言大师。

在中国语文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性变革过程中,鲁迅的文学语言起到了桥梁和示范作用,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意义与文体创新意义。

他字斟句酌,炉火纯青,把文字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还是文体创造的先锋:不仅创造了杂文这种新型的散文体裁,而且他的小说几乎每篇都有新的形式和格局,从不重复自己。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史诗性的叙事文学作品,以及作为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杂文,对于社会历史生活都会有广泛的反映。

鲁迅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幅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长卷,从中可以领悟到中国革命的合理性、正义性和迫切性,对于当代读者无疑是--种生动而形象的教科书。

经典作品的审美意义和认识意义是恒定的,而其现实意义却是流动的。

重读鲁迅文本,应该回应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迫切问题,使其在时代发展和民族复兴过程中不断彰显出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只有这样做,才能使鲁迅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鲁迅在广泛剖析中国国民性负面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最需要灌输的道德观念是“诚与爱”。

这不仅具有普适意义,而且同样切中当今时弊。

因为如果缺少了“诚”与“爱”,市场经济就必须导致信用污染,而这种污染比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对于塑造新型的民族性格,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三点:一、耐劳作的体力;二、纯洁高尚的道德;三、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

这其实就指明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没有健全的体魄就无法承受工作的重负。

这就是所谓“健康第一”。

现代社会又是一个知识更新、信息爆炸的社会。

2021年济南聋哑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济南聋哑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济南聋哑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十三推磨(节选)陈忠实李十三和他的夫人运动在磨道上。

两块足有一尺多厚的圆形石质磨盘,合丝卡缝地叠摞在一起,上扇有一个小孩拳头大小的孔眼,倒在上扇的麦粒,通过这只孔眼溜下去,在转动着的上扇和固定着的下扇之间反复压磨,再从磨口里流出来。

上扇磨石半腰上捆绑一根结实的粗木杠子,通常是用牲口套绳和它连接起来,有骡马的富户套骡马拽磨,速度是最快的了;一般农户就用自养的犍牛或母牛拽磨,也很悠闲;穷到连一条狗都养不起的人家,就只好发动全家大小上套,不是拽而是推着磨盘转动了。

人说“拽犁推磨打土坯”是乡村农活里头三道最硬茬的活儿,通常都是那些膀宽腰圆的汉子才敢下手的,再就是那些穷得养不起牲口也请不起帮手的人,才自己出手硬撑死扛。

年届六十二岁的李十三,现在把木杠抱在怀里,双臂从木杠下边倒钩上来反抓住木杠,那木杠就横在他的胸腹交界的地方,身体自然前倾,双腿自然后蹬,这样才能使上力鼓上劲,把几百斤重的磨盘推动起来旋转起来。

他的位置在磨杠的梢头一端,俗称外套,是最鼓得上力的位置,如果用双套牲口拽磨,这位置通常是套犍牛或二马子的。

他的夫人贴着磨道的内套位置,把磨杠也是横夯在胸腹交界处,只是推磨的胳膊使力的架势略有差异,她的右手从磨杠上边弯过去,把木杠搂到怀里,左手时不时拨拉一下磨扇顶上的麦子,等得磨缝里研磨溜出的细碎的麦子在磨盘上成堆的时候,她就用小木簸箕揽了。

离开磨道,走到箩柜跟前,揭开木盖,把磨碎的麦子倒入箩柜里的金丝箩子,再盖上木盖,然后扳动摇把儿,箩子就在箩柜里咣当咣当响起来,这是磨面这种农活的象征性声响。

“你也歇一下下儿。

”李十三听见夫人关爱的声音,瞅一眼摇着拐把的夫人的脸,那瘦削的肩膀摆动着。

他抬起一只胳膊用袖头抹一抹额上脸上的汗水,不仅没有停歇下来,反倒哼唱起来了:“娘……的……儿——”一句戏词没唱完,似乎气都堵得拔不出来,便哑了声,喘着气,一个人推着磨扇缓缓地转动,又禁不住自嘲起来:“老婆子哎!你说我本该是当县官的材料,咋的就落脚到磨道里当牛做马使唤?还算不上个快马,连个蔫牛也不抵……哎!怕是祖上先人把香插错了香炉……”“命……”夫人停住摇把,从箩柜里取出箩子,把箩过的碎麦皮倒进斗里,几步走过来,又回到磨道里她的套路上,习惯性地抱住磨杠推起来,又重复一遍,“命。

对口单招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对口单招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册诗歌单元复习资料《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1、作者介绍:巴尔蒙特,俄国诗人、评论家、翻译家,是俄国象征派领袖人物之一,自称为“太阳的诗人”,代表作《在北方的天空下》《我们将像太阳》等。

2、主题:全诗通过对太阳的执着向往,张扬出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希望、光明、爱等生命中一切崇高美好的东西的追求。

3、本文运用了什么手法?诗中“太阳”有什么象征意义?明确:(1)象征手法。

(2)诗中“太阳”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星体,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一个崭新的富有生机的世界,象征着希望、光明、爱等生命中一切崇高美好的东西,是生命不息追求的东西,是世界万物生生不息的源泉。

4、诗中反复吟咏“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是复沓手法,使作品的主题不断提升,情绪不断高扬,突出了主题。

5、人生路上有挫折苦难,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说自己“受人喜爱”?(为何宣称自己的歌声无人媲美?)明确:(1)诗人无畏于冰冷的遗忘、苦难和绝望,仍高傲的活着,执著地向往着太阳,从太阳那里汲取力量和温暖,放声歌唱他的人生和最美的幻想。

(2)因为“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而且“我”的理想是来自于苦难又战胜了苦难才成就的理想,这样的理想来之不易、难能可贵。

5、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明确:选取了太阳、原野、群山、大海、峡谷等意象,营造了宏伟阔大的气势,弘扬出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对理想和光明的渴求。

7、如何理解诗人对“太阳”的感情?明确: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太阳”的深深热爱,对太阳的热爱其实就是对生命中一切美好东西的热爱,这种感情真挚热烈、令人动容。

8、本诗写作特色明确:(1)色彩明快,意象鲜明。

(2)运用复沓手法、象征手法,不断提升作品主题。

(3)诗句形式上长短相间,错落有致,音律跌宕,富有跳跃性。

9、思路:庄严宣告--自我告白--再次宣告《寻梦者》1、介绍作者: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朝安,其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人的代表,19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代表作有《望舒草》《雨巷》,被称为“雨巷诗人”。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学课件圆桌凳子——教学课件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学课件圆桌凳子——教学课件
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与特点
01
02
03
04
05
01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02
03
04
02
学情分析
1
学生特点与需求
2
3
聋校学生具有特殊的听力障碍,需要借助其他感官和辅助工具进行学习和交流。
特殊教育背景
学生对语文学习具有内在动机,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教学活动词汇竞赛:分组进行,每组轮流选派一名学生从教师手中抽取一张写有关于圆桌或凳子的词汇卡片,并向其他学生展示,解释其含义和特点,最后大家一起讨论、纠正。场景模拟:学生自由组合,分别扮演餐厅服务员、客人等角色,利用圆桌和凳子进行模拟用餐场景表演,培养实际运用能力。手抄报制作: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关于圆桌和凳子的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形状、颜色的圆桌和凳子图片,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其特点。实物展示:将真实的圆桌和凳子带入教室,让学生亲手触摸、感受其质地和构造。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对圆桌和凳子的认识和看法,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评估聋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素材选择
选用高质量的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确保内容清晰、生动,符合聋生的认知特点。
制作技巧
运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如Flash、PPT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件制作,确保课件结构清晰、流程顺畅、内容丰富。
课件素材与制作技巧
06
教学实践反思
教学活动与方式

语文第三册教案(15篇)

语文第三册教案(15篇)

语文第三册教案语文第三册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第三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第三册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知道“我”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引言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是怎样变化的吗?你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雹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会把这个答案告诉你。

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二、新授: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下面几个字的读音:3.学生质疑。

4.记忆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比比谁的方法好。

2)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教师从旁点拨。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记字法来记:晒、飘、冲、助、灾会意法记字;浮、温5.书写指导。

飘:左高右低,“风”的起笔点与左上“”的“横折”一边高。

帮:三个部件要写得紧凑。

害:第七笔“竖”上下要出头。

6.学生练习书写7.作业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晒太阳漂浮温和帮助冲毁房屋灾害灌溉白袍管理二、新授:1.学习第一段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我”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成汽的?又是怎样变成云的?3)解词:“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2.看图学习第二段。

1)在这段中“我”是指谁?2)云是怎样变成雨的?又是怎样变成雹子的?怎样变成的雪?3)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3.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段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自由提问。

3)小组讨论4)教师引导大家弄懂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会又是怎么回事?5)在这一段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4.学习第四段。

中职语文第三册教材教案本

中职语文第三册教材教案本

中职语文第三册教材教案本一、教材概述《中职语文第三册教材教案本》是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之一。

本教材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展开,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准确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阅读各类文本并理解其中的意思;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写作任务,并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中职语文第三册教材教案本》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课文阅读本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选取生活中的各类文章,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各类阅读策略,如快速阅读、略读、精读等;•阅读理解:通过阅读各类文章,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观点,并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

2. 写作训练本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教授各类写作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主要内容包括:•写作规范:讲解写作的基本规范和格式,如标题、开头、结尾等;•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各类写作技巧,如描述技巧、比喻技巧、扩展技巧等;•写作训练:为学生提供各类写作题目,鼓励他们进行写作实践,并进行互相评议和修改。

3. 语言运用本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讲解语法知识和实际运用情景,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

主要内容包括:•语法学习:讲解各类常用语法知识,如动词时态、冠词用法、从句结构等;•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口头表达、听力训练、语音练习等。

4. 综合应用本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语文任务,让他们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背景下聋校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聋校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聋校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传统聋校语文课堂上,灌输式教学居于主导地位,教学效果堪忧。

《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X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全面提高聋生的语文素养”等理念。

由此,如何让新课标理念落地生根,成为聋校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教育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

因此,在聋校语文课堂上,应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广泛开展生活化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新课标理念在课堂的落地。

一、新老教材交替下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当前,大多数聋校三年级以下班级使用的是部编202X年版新教材,其余年级则使用1996年版老教材。

随着《课标》的出台,在新老教材交替使用、老教材与新理念交互碰撞的现实背景下,聋校语文教学呈现出以下特点:字词教学反复机械,语用训练效度不高;阅读教学注重讲解,学生参与广度不够。

整体来说,聋校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少参与和体验,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严重缺失。

二、“生活教育理论”融入课堂教学的哲学思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教育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

《课标》指出:“聋校的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也指出,孩子在具体情境中学到的知识,记忆更深刻。

聋生受听力缺陷的影响,主要依靠视觉、触觉等途径来感知和认识世界。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教师讲为主,文本内容与聋生的生活经验脱节,再加上手语的局限性,致使聋生很难正确理解文本内容。

而创设生活情境的课堂,由于唤醒了聋生的生活经验,所以激发了聋生的兴趣,使其身心放松、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从而有更加精彩的生成。

基于此,聋校语文教学要与聋生的生活世界连接起来,为聋生营建真实的生活语言实践环境,让聋生获得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逐步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生活教育理论”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1.实物与课件结合,再现生活场景(1)利用实物再现生活。

聋校语文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文

聋校语文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文

1、我们的学校1、这是我们的学校。

走进学校门,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大花坛后面,是整洁明亮的教学楼。

穿过教学楼,是一片宽阔的操场。

最后面是一排宿舍楼,宿舍楼旁边是食堂。

2、学校里种了许多树木花草,像个美丽的花园。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的很愉快。

2、拔河1、操场上,六(1)班和六(2)班的同学正在举行拔河比赛。

2、哨子声响了,双方比赛的同学都蹬住脚跟,抓紧绳子,用力向后拉。

3、同学们站在旁边,高兴地挥动着双手,大声喊着:“加油!加油!”3、这是我应该做的1、有一次,李小鸥被石块半倒了。

2、王小芳看见了,马上跑过去,把李小鸥扶起来。

李小鸥对王小芳说:“谢谢你!”王小芳说:“不用谢!”3、老师在班级里表扬王小芳,同学们热烈鼓掌。

王小芳:“这是我应该做的。

”4、我选我1、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前几天,他转到别的学校上学了。

2、今天开班会,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

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3、大家都愣住了。

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

他爱劳动,爱集体。

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4、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5、蒋小芸洗手帕1、蒋小芸的手帕脏了。

2、她端来了一盆水,先把手帕放在水里浸湿,再在手帕上擦肥皂,用力搓手帕,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最后将手帕拧干。

3、洗完手帕,蒋小芸把手帕晾在竹竿上,用夹子夹住。

6、我自己做1、上课了,秦老师叫大家做六道数学题。

韩小宁做好了五道题,还有一道题没做出来。

2、放学了,韩小宁还在做数学题。

郑敏花看见了,说:“韩小宁,我做好了,你抄我的吧。

”韩小宁说:“不,我自己做。

”韩小宁认真地看了题目,想了又想,就做出来了。

7、好朋友1、严良和陆英俊是同桌同学。

他们互相帮助,进步很快。

2、有一天,陆英俊生病了,不能来上课。

放学后,严良到陆英俊家去,帮助他补习功课。

3、有一次,严良上课玩东西,陆英俊看见了,马上叫他不要这样做。

聋校新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3小书包(共4课时)

聋校新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3小书包(共4课时)

3 小书包教学解析:本课是一首儿歌。

第一句写“我”的书包里有很多“宝贝”;第二句具体写了小书包里放了课本、作业本等学习用品;第三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小书包天天陪“我”去学校,是“我”学习上的好伙伴。

课文不仅展示了小书包里的各种学习用品,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们学习成长,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亲切生动,节奏明快,语言口语化,便于聋生理解、诵读。

课文配有卡通化的插图,趣味十足,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认识事物,激起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我的小书包”是表示领属关系的短语,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教学目标:1.认识“的、宝、贝、作、业、起、得、校”8个生字,认识“双人旁”和“木字旁”2个偏旁;会写“书、包、的、作、业、去”等6个生字。

认读“书包、课本”等词语,会打指语。

2.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清楚事物的领属关系。

4.掌握常用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途,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认识“的、宝、贝、作、业、起、得、校”8个生字,认识“双人旁”和“木字旁”2个偏旁;会写“书、包、的、作、业、去”等6个生字。

认读“书包、课本”等词语,会打指语。

2.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清楚事物的领属关系。

4.掌握常用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途,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能说清楚事物的领属关系。

2.掌握常用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途,养成爱惜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书、包、作、业”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

2.结合图画认识“书包、课本、作业本、转笔刀”等词语,会读,会打指语,会看口形。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听读、看图等方法认识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今天,任老师带来了许多小朋友们熟悉的学习用品(出示词卡,学习用品),大家来看看有哪些呢?出示铅笔,师:这是什么?学生用完整句反馈。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聋校语文第三册教案一、教材概况《聋校语文第三册》是专门为聋校学生编写的一套语文教材,旨在帮助聋校学生提高语文水平,进一步培养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课文、课文注释、课后习题等,共分为若干个单元。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并能进行总结和归纳。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习题训练,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材中引入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本教案根据《聋校语文第三册》的章节顺序,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单元进行讲解。

单元一:课文阅读与理解本单元以一篇篇优秀的课文为主,通过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句型和语法结构,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模仿教学,纠正学生发音和语调错误。

3.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课文,引导他们理解课文作者的意图和主题。

4.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并进行讨论。

5. 布置课后习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再次阅读和思考,并完成相应的习题。

单元二:写作训练本单元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通过各类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如何进行构思、如何组织篇章结构等。

2. 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方法,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3. 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引导他们进行写作练习。

4. 批改学生的作文,给予评价和建议,并帮助学生改进写作能力。

单元三:文化知识学习本单元主要引入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地理、人物等。

聋校语文教案

聋校语文教案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is based on my strong desire to succeed.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聋校语文教案聋校语文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看图学词、看图学句和基础训练三部分组成。

全册共20课,其中看图学句8课,看图学句12课。

课文内容有反有反映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继承革命传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勤俭节约、拾金不昧、争做好学生的,注意从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课文内容大多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只有少数内容要借助图片或电教片的直观形象才能认识。

课文语言文字浅显常用,便于学生仿说,有利于培养、巩固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

全册分5个单元,每个单元4篇课文,按照图片穴刺学句——————看图学句————————看图学句的结构进行安排,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一个基础训练。

前后课文之间基本上根据内容深浅,篇幅长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编排。

课文全文注音,便于学生阅读。

生字都在田字格中写出范字,便于学生仿写。

本册安排了150多道课后练习题,每课的练习题基本上反映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共50到题。

在这些练习题中除少量内容是拼音练习外,其余都是字、词、句的练习,体现了识字、学词、学句是这学期的重点,而三者之间又在逐步加重着句的分量。

本次安排了100多幅彩色插图,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说话、写话训练提供凭借,这是耳聋学生学习语文的特殊需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措施。

课本后面附有生字表、偏旁名称表,供复习之用。

二、教学要求1、巩固汉语拼音,提高鼻韵母、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发音技巧。

继续学习拼读音节,能熟练的、正确的读出音节,学会本册新出现的音节。

2、学会242个生字及本册出现的新词语,能默写大部分词语。

认识常见的偏旁,学习区别形近字。

3、能正确、清晰、熟练的打指语,能看懂学过的手指语;能看(听)语速较慢、口形较明显的词语和句子。

【免费下载】全日制聋校课本 三年级 语文看图学文教学方法

【免费下载】全日制聋校课本 三年级 语文看图学文教学方法
或 一天,曹红上学去。
概括成“两素句”——曹红上学去。 (2)、曹红走过玉米地,看见一棵玉米倒在地上。 概括成“五素句”——曹红看见一棵玉米倒在地上。 概括成“四素句”——曹红看见玉米倒在地上。 (3)、她蹲下去,把玉米轻轻地扶起来。 试着概括成“三素句”:
(4)、一松手,玉米又倒下去了。 试着说说句子的主要意思—— (5)、怎么办呢? (6)她想起辫子上的蝴蝶结,就很快地解下绸带,再扶起玉米,用绸带把它和别的玉米绑 在一起,还把玉米根上的土踩结实。
3、常速读 4、流畅地读 三、讲句子
1、图解句意。看图读句子,把写图意的句子画出来。 (1)看图 1、一、二句 (2)看图 2、三、四、五句 (3)看图 3、六句
想象第七句
2、讲解句意。概括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1)、一天,曹红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概括成“四素句”——一天,曹红高高兴兴地 上去。 概括成“三素句”——曹红高高兴兴地上学去。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聋校三年级下册语文夜色多么美课件

聋校三年级下册语文夜色多么美课件

聋校三年级下册语文夜色多么美课件1、1演讲又称演说或讲演。

它是指演讲者面对听众,就某一个问题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社会活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翘首(qiáo)颤抖(chàn)静谧(mì)深恶痛绝(wù)(正确答案)B.纤维(qiān)畸形(jī)蛮横(héng)顿开茅塞(sè)C.莅临(lì)脸颊(xiá)粗糙(zào)至死不懈(xiè)D.摄取(niè)炫耀(xuàn)应和(hè)不省人事(shěng)3、“醴酪”的读音是“lǐlu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中“徘徊”的读音是“pái huái”。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羞怯(qiè)粗犷(kuàng)褴褛(lǚ)戛然而止(jiā)B.蹒跚(pán)徘徊(huái)揩(kāi)油抑扬顿挫(cuò)(正确答案)C.恣睢(zì)教诲(huì)两栖(xī)吹毛求疵(chī)D.沉淀(diàn)炽热(zhì)告罄(qìn)桀骜不驯(jié)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单选题]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正确答案)“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7、1王伟在一家科技公司专门从事计算机销售工作,在介绍公司产品时应注意抓住产品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准确的语言进行介绍。

2021届济南聋哑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济南聋哑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济南聋哑学校高三语文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直播电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直播者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或直播软件来推销相关产品,使受众了解产品各项性能,从而购买自己的商品的交易行为,可以统称为“直播电商”。

它既包括直播者为原有的电商企业利用直播推销产品,也包括娱乐型社交直播平台上直播者通过直播方式向其他平台的电商企业引流,还包括直播者在平台上有自建或者合作商户,直播者通过直播将受众吸引到其他非平台商户交易。

近年来,随着网购消费升级的日益加速,消费领域新场景、新业态、新应用不断涌现。

2016年开始,“直播十电商”成为一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消费者对于网红流量的关注度、对于商品的兴趣度、对体验互动的认知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观看网络直播下单购物。

预计未来直播电商行业总规模将继续扩大主播们卖力的讲解、真切的体验分享,商品的直观呈现,刷屏的评论,让消费者乐于下单。

因此,不少直播平台和电商平台都在大力发展直播电商购物模式。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云逛街、云购物”的热情高涨,更是助推了这种模式的演进。

(摘编自《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材料二:(摘编自《2020-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运行大数据分析及趋势研究报告》)材料三:直播带货为什么这么火?除了主播个人效应和品牌折扣诱惑的“催化”外,线上替代线下所带来的即时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费场景,缩短了商品抵达用户的心理距离,带来了更便利、更新鲜、更快捷的消费体验,从而有效提高了商品转化率,本质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或“体验经济”的延伸。

显然,直播的特有功能,正在颠覆人们对于零售的既有印象,尤其是直播模式带来的市场下沉,是一个几乎双赢的思路探索。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叠加新一轮消费升级风口,“直播”无疑将会撬动更为巨大的市场,甚至会激发消费产业的重新洗牌和业态重构。

语文.第三册

语文.第三册

《语文第三册》简介
《语文第3册》是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倪文锦。

《语文(基础版)第3册(修订版)》内容简介:为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适应近几年中职生源情况的变化,我们对依据原《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三册内容进行了修订:
1.降低难度,简化内容。

2.保持原教材先进的体例结构。

阅读训练的重点是略读、速读、科技文研读、文艺文研读、文言文欣赏;写作与听说部分主要教会学生应用文、实用文的写作方法和叙述、描写、说明等基本技能。

3.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编写原则。

每单元5篇阅读课文和课外阅读窗口的设置,为学生开阔了阅读视野,为教师提供了灵活的教学选择空间。

4.在应用文和口语交际中增加或替换反映职业特点的例文。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

《语文(基础版)第3册(修订版)》选文具有较强的时代感,编排合理、实用性强,注重与初中语文的衔接,适当考虑高职考试需要。

内容切合中职教学实际,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小喇叭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理解句子内容。

教育学生平时要关心老人。

3、能正确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和新词,正确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前两天我们学习了《水仙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小喇叭》。

二、学习生字词1、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2、板书生字词:喇叭牵牛花花骨朵篱笆姑娘邻居温暖银丝般3、打指语,教学读音。

4、指导书写:特别注意“喇”“骨”“篱”“邻”等容易写错的字。

5、结合句子讲解词义。

小喇叭:原指一种乐器,在课文中不是指真的喇叭。

花骨朵:可以让学生看实物理解词义。

银丝般:像银丝一样。

6、教学组词:喇(喇叭)牵(牵牛花)骨(花骨朵)篱(篱笆)笆(篱笆)姑(姑娘)邻(邻居)居(邻居)温(温暖)丝(银丝)般(一般)7、读词语,进一步理解词义。

三、练习1、读课文。

2、抄写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四、作业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给下面的字组词:喇()牵()骨()篱()笆()姑()邻()居()温()丝()般()二、讲读课文1、教学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

(2)第一自然段写:早晨,牵牛花把花骨朵送过了篱笆(送到了老奶奶的家)。

2、教学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对照图,理解课文内容。

(3)总结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写种花的小姑娘走进老奶奶家。

3、第三自然段:(1)设问:小姑娘走进老奶奶家做什么呢?过渡到第三自然段。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对照图理解课文意思。

(4)总结段意:小姑娘扶着老奶奶坐在篱笆下,给老奶奶讲故事,老奶奶高兴地笑了。

4、讲读第四自然段:(1)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意思,总结段意:篱笆上的牵牛花看见了(小姑娘关心老奶奶,老奶奶生活得很幸福),花骨朵变成了小喇叭(笑了)。

5、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三、巩固练习指名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议一议课文中小姑娘的行为,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作业练习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指名学生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1、教师示范读课文。

2、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句子间的停顿。

3、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个别指导。

4、分组朗读课文。

三、体会课文的内在联系1、指名学生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三自然段写小姑娘关心老奶奶,把温暖送给老奶奶。

2、第一、四自然段写牵牛花和阳光把温暖送给老奶奶,把赞扬送给小姑娘。

3、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赞扬了小姑娘关心邻居老奶奶的好品质。

4、教育学生要向课文中的小姑娘学习,学习她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四、作业1、预习课后练习。

2、朗读课文,背默课文。

第四课时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

二、读拼音,打指语,写句子。

1、出示习题(见书本)。

2、领学生读拼音,打指语。

3、让学生独立写句子。

4、校对批改。

5、读句子,理解句意。

三、读一读,把能搭配在一起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1、出示习题:走进篱笆送过书本打开家扶着白发照着书包背着老奶奶2、讲解题意。

3、教师举例:走进——家4、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校对。

四、把括号中的词语加到句子中去。

1、出示习题:小姑娘背着书包,走进家。

(老奶奶的种花的邻居那位)阳光照着白发。

(老奶奶温暖的银丝般的)2、讲解题意。

3、举例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4、让学生独立完成。

5、集体批改。

6、读句子,进一步理解句意。

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4、5、6题。

2、预习19课。

教学后记:尊老爱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必须向学生灌输的思想,本课重点让学生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

思想的升华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我把重点放在词语的理解上,如“邻居”、“银丝般”等。

学生掌握很好。

19 帮助李奶奶大扫除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八个生字。

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句子与句子、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

3、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局势说、写句子。

4、能流畅的朗读课文。

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词,理解词义,会运用。

2、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3、用句式仿写句子。

教学难点:弄懂句子与句子、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先后顺序。

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前两天我们学习了《小喇叭》,课文中种花的小姑娘尊敬老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9课,看看19课中的同学们的行为好不好,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二、教学生字词1、读课文。

2、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3、板书生字词:大扫除玻璃歇一会儿累贴对联拜年4、读生字词,教学读音。

5、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书写“歇”、“累”、“拜”几个易错的字。

6、讲解词义:大扫除、贴对联、拜年——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义。

玻璃——看实物理解词义。

7、教学组词:除(大扫除)玻(玻璃)璃(玻璃)贴(贴对联)联(对联)拜(拜年)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齐读课文。

2、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每个自然段分别有几句话?4、结合句子理解“歇”、“累”的意思。

四、巩固练习1、读写生字词。

2、读课文。

五、作业1、默写字词。

2、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给下面的字组词。

除()玻()璃()贴()联()拜()二、讲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讲解句中的新词,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3)总结段意。

2、讲读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读第一句话,结合实际讲解“干起来”的意思。

(3)读第三句话,拎出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体会运用这个句式所起到的语言效果。

(4)练习用句式说写句子。

(5)读第三句话,理解句意。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1下载券17人已下载下载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6)总结段意。

3、讲读第三自然段:(1)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是两句对话,第一句是谁说的?她说了什么?第二句话是谁说的?他们是怎么说的?(3)读课文,体会老爱小、小帮老的好品德。

4、通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1、指名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复述课文内容。

四、课堂小结教育学生要向课文中的同学们学习,主动帮助老人。

五、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二、弄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先后顺序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说说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3、第一自然段写春节前,同学们帮助李奶奶大扫除。

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大扫除的情况。

第三自然段写李奶奶和同学们的对话。

4、引导学生体会各个段落之间的先后顺序。

三、指导朗读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注意句子间的停顿。

3、指名学生读,教师个别指导。

四、作业背默课文。

第四课时一、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

1、出示习题: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李奶奶大扫除李奶奶我们是好孩子2、讲解题意。

3、引导学生填空,然后加上标点。

4、读句子,进一步理解句意。

二、课后练习第4题。

1、出示习题:说说下面两个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意思一样吗?同学们有的擦玻璃,有的洒水,有的扫地,还有的抹桌子、椅子。

有的同学擦玻璃窗,有的同学洒水,有的同学扫地,还有的同学抹桌子、椅子。

2、讲解题意。

3、领学生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4、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句子。

三、照样子,写句子。

1、出示习题(见书本)。

2、拎出例句的句式。

3、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写句子。

四、作业完成练习1、2、7题。

教学后记: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多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

重点帮助学生读懂劳动场面描写及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

由于本课中描写的大扫除场面学生非常熟知,所以理解不存在多大的困难。

我注重了对几个学生不易弄明白的词语的理解,如“拜年”、“贴对联”、“干了起来”、“春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