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厌学原因初探
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心理状态研究
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心理状态研究摘要:以成绩和升学率论成败的高中教学,往往存在忽视高中生个性化发展、课堂采取“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心理状态等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而思想政治课受其政治性、理论性等因素的制约,更不易获得高中生的喜爱,这就导致高中生应付思想政治课的学习。
本文通过阐述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心理状态,找出影响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不足的影响因素,最终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现状;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但是现在高中生受现行教学体制、外部环境的冲击以及自身一些因素的影响,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热情逐渐下降。
因此,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高中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当下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心理状态(一)积极型的学习心理状态积极学习的学生上思想政治课时不仅能够聚精会神的听课、参与课上互动,还能够努力思考、回答课堂上老师提问的问题,并自觉的运用思政课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够长时间坚持学习,合理的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积极地去请教同学或老师。
拥有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成绩通常是比较好的。
(二)消极型的学习心理状态消极型的学习状态比较普遍。
拥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大多不重视思想政治课,有的甚至排斥思政课的学习。
它们主要的表现是学习不积极、不愿动脑去思考,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应付思政知识的学习。
他们基本没有什么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是死板的猜测答案,学习没有动力与进取心,导致学习成绩很差。
二、造成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积极性低的原因(一)教学体制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当今的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现在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体制以成绩论英雄,这就导致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个性化需求以及关怀。
其次,学生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埋头苦读,忽视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的时候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导致他们自尊心受挫,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下降。
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兴趣缺失原因初探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年01期 251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兴趣缺失原因初探黄群英福建省南安市国光第二中学,福建 南安 362321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课堂就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学生课堂的学习就纯属无奈的行为,那样的课堂,教师就只能唱独角戏了。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有必要寻找兴趣缺失的原因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兴趣缺失;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6)01-0251-01长年来,在学生的睛里政治课就是枯燥,无味的代言词。
对于这样一门功课,学生是不会有很高的期盼的。
于学生而言,思想政治,就是给学生洗脑。
思想政治课就是“鸡勒”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毕竟这也是必考科目,放手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只能每天无可奈何地听着政治教师“滔滔不绝”地讲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政治课,多少的无聊、多少的无奈。
而于政治课教师而言,上政治课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大多悔不当初,若是能够重新选择,一定会有很多人绕开不会选择这门学科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兴趣,课堂就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学生课堂的学习就纯属无奈的行为,那样的课堂,教师就只能唱独角戏了。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有必要寻找兴趣缺失的原因。
所以本文就对高中生缺失学习政治兴趣的原因作个初步的探究。
1 初中的考试模式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开始对政治课不“感冒”初中时,政治课是开卷考,大多初中教师很善于“抓题”,所以平时在兴趣的陪养上很少下功夫。
从小学到初中,政治都是一门“副科”,学校、教师只会花很少的时间去打理这门学科。
由于是开卷考,学生也不用背,只要考试时把教师平时讲的知识,组织的材料套到考试的试题即可,所以学生对于初中的政治课知识大多也没有什么残留。
在学生看来,政治科的学习虽然无聊,但是简单。
学生对政治课没有任何的压力,自然也就没有动力。
过去的学习习惯,及没有扎实的基础,使高中时学生的学习遇到因难。
高中政治不再是简单的说教,不再是简单的套用。
高中学生政治课厌学研讨
高中学生政治课厌学研讨引言政治课是中小学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国家观、法治观和公民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时常被高中学生所厌倦,出现逃课、不听讲等现象。
本文主要研究高中学生政治课厌学的原因、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原因沉闷枯燥政治课教学的内容较为深奥,需要重点讲解理论和法规等知识。
这一点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困惑。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比较传统,讲解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这也会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实用性不足俗话说“学以致用”,但政治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受到怀疑。
一些学生认为政治课程与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关系不大,学习政治课程无法直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竞争力,因此缺乏学习的热情。
无法满足好奇心高中生正处于认知和探索自我的阶段,他们渴望了解更多不同的事物和观点。
政治课的内容单一,教授的观点中规中矩且不能引发探究欲,不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求。
课堂交互少政治课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过程,老师大多是在讲述内容,学生只需要听、记东西。
课堂交互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也让学生感到更加沉闷。
问题逃学现象学生厌烦政治课后,出现逃学现象也就随之而来。
而且这种现象是逐渐加重的,越来越多的学生会“累计假期”,几天不上政治课是很常见的。
不听讲对于那些基本没有了解的学生来说,政治课可能充满了许多新知识。
然而如果他们一直处于不听讲的状态下,那么听到的信息就很少。
很多学生没有办法集中精力,进一步加深了对政治课的厌烦。
学习成绩低政治课是中学时让耐心付出回报的一项课程。
然而,学生在上政治课时无兴趣或厌烦,成绩普遍低下。
解决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用有趣的事例、故事、趣闻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让学生体验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和理论的应用性。
丰富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诱人的内容,以便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增强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浅析学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学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成因及对策[摘要]学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因素有教材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等方面,要想让学生对政治产生兴趣,只有找准病因,加上必要的教学改革,才能改变这一现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思想政治课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才有生命力。
[关键词]更新观念尝试新法旧模式新教法德育课在整个中职教学体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但是政治课教学却面临着许多困难: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学,教师不好教。
上政治课最头痛的事是联系实际,因为许多理论不是老生常谈,就是与现实脱节。
本文结合数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厌学政治课的原因谈一些粗浅认识,并针对这种现状做了大胆地尝试和改革。
一、成因分析1.教学模式僵化,是学生对政治课厌学心理的根本成因思想政治课中僵化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理论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上课时教师讲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学生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从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思想政治课教师成了知识的“注射器”,学生成了知识的“储存库”;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结果是学生被动、机械接受知识,当然毫无兴趣可言。
2.政治课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学生厌学心理的内在成因(1)学生对德育课重视程度不高。
认为上财经,关键是要把专业课学好,因此,对德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有的学生认为,“德育课都是一些空理论,今后没有多大用”;有的学生说,“课本上讲的和社会上的事根本就不一样,学不学就哪么一回事”。
(2)整体上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心态。
由于学习心理状态受各种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加之学生个人的经历不同,学生是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态来学习德育课的。
大多数学生没有认识到德育课在自己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更没有从社会责任的高度去认识学习德育课的重要性。
3.政治课教材的弱点,是学生对政治课厌学的重要成因现行的中专思想政治课教材,是这几年思想政治课教改创新优秀成果的结晶。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社会发展需要、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的教育培育目标上,仍是从建设社会主义中心价值系统的角度看,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整个学生的成长中都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课此刻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就要分清问题产生的原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时更新观点、转变思想,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充足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优势,为实现“中国梦”培育合格人材。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课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学习动机大多是为了应付高考。
此刻社会条件下,各样利益矛盾日趋加深,重功利、重适用、轻理想和信念,进行思想教育就会让学生感觉讲大道理、就会感觉空洞。
政治课的现真相况就是理科生感觉没用,文科生为了高考,为追求真谛探究知识而学习的学生很少。
2.教师的教育教课理念僵化陈腐,教课方法简单落伍。
多年来倡导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高中教师中并无获得真切地理解认同和落实,僵化、古板的教课模式,空洞的说教,离开实质的侃侃而谈,窒息了政治课教学应有的活力和活力,不可以吸引富裕激情、充满想象的现代中学生。
3.教材内容相对落伍,缺乏时代性。
政治课是最应当紧跟时代步伐,经常更新的课程。
实质状况倒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在发生强烈变化,而应当对此变化进行分析以剖析原由、表现、结果并形成正确认识的政治课,此时却存在显然的滞后性。
这样的政治课对学生很难形成吸引力。
4.政治课只限制在讲堂,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时机。
政治课的讲堂应当是广阔的社会,但因为各种原由,高中政治课只限制在学校讲堂。
无论是教师仍是学生都缺乏对社会真切进行认识的渠道,缺乏社会实践的时机和渠道,不利于提升政治课教课成效。
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就是思想工作者,是为党的路线、目标、政策、国家的发展服务的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崇敬而伟大,这是政治学科独有的价值,是其余课程不行代替的。
高中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心理学原因分析
高中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心理学原因分析摘要:高中生厌学思想政治课是一种常见现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主要有高中政治课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违背学生认知规律与特点等原因。
因此要从心理学角度解决的话,必须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
关键词:厌学思想政治高中生心理学厌学是高中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不少学生对所学的某一科目或者是众多科目或多或少存在厌学的情绪,其中思想政治课首当其中,不少学生都表示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甚至是厌倦。
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或是厌学的原因有很多,如现有的教材,教师,社会,学校等等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这些是从外在的原因,而内在原因则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因为厌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学习的问题,更涉及到学生心理问题,因此只有从心理学的角度才能揭示学生厌学政治的深层次内在心理动因。
一、厌学以及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含义界定目前为止,国内对厌学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傅安求认为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内心。
高利兵则认为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极其在行为中的不良表现。
而杨平则从心理角度指出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模式。
而在国外,厌学常常是跟逃学、辍学、拒绝上学等联系在一起的。
从国内外关于厌学定义的看法中不难得出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含义,所谓厌学思想政治课就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活动不感兴趣、持冷漠态度,并对与思想政治课学习有关活动产生厌倦心理,甚至有可能导致逃避政治课或是拒绝上政治课的行为。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学生厌学政治的原因高中生厌学政治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分为内因和外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
只有从心理学的角度才能揭示其内在的原因,也才能对症下药。
1、高中生相关心理需要被忽视事实上学习并不是学生的一种认知活动活动,也不是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过程。
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厌学问题研究
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厌学问题研究
思想品德课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发展进步,思想品德课被当作边缘学科来对待,思想品德课程的作用逐渐被淡化和忽视。
因此,分析朝鲁吐中学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产生厌学心理和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寻找目前思想品德课中部分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试图针对原因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而加强思想品德课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一、前言,主要包括研究来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二、论述了朝鲁吐中学的概况,朝鲁吐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及其必要性。
三、分析了朝鲁吐中学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产生厌学心理和厌学情绪的现状,寻找了目前思想品德课中部分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
四、介绍了朝鲁吐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针对学生厌学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反思。
这也是本文的重点。
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缺乏兴趣、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教师教学方法不够吸引学生注意、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动力、缺乏交互式教学方式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提高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问题、对策、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法、学生注意力、主动学习、动力、交互式、课程内容、多样性、趣味性、教学手段、激发、引导、积极参与。
1. 引言1.1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在于,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意识和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学习思想政治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和外交政策,增强对国家大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个人素质,健康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引导中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课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爱是十分必要的。
2. 正文2.1 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枯燥,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
思想政治课通常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可能觉得这些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践脱节,因此产生了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抵触情绪。
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中学生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的重要课程,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更是阻碍了他们政治潜能的释放。
本文将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直观的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缺乏引导学生思考和达成共识的过程。
学生们对黑板上的文字充满了恐惧,他们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直观的感受,缺乏真正的学习动力。
2. 教学内容单一、呆板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单一,往往是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有趣、生动的内容。
学生们很难产生认同感和兴趣,对知识的记忆也变得枯燥乏味。
3. 缺乏互动与体验很多课堂上,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和命令,缺乏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缺乏对真实社会和政治活动的体验。
二、对策1. 注重引导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达成共识的过程,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课堂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2. 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多彩,注重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体验政治理念,增强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感。
3. 注重互动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互动交流,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学生们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而非被动的听众,通过课堂互动,增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4. 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比如举办模拟政治会议、实地考察政治活动等,让学生们亲身参与政治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5.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老师应该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政治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何以厌学思政课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生何以厌学思政课“你真的想学高中思想政治课吗?你对教材的内容感兴趣吗?”毫无疑问,多数高中生的回答,会令政治教师们大所失望。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可见,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是知识的课堂,更是人性养育的殿堂,在所有高中课程中间,思想政治课起着基础和导向作用,然而,在一些“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地区,开设思想政治课,完全出于应付毕业会考和高考,没有成为兴趣爱好式的学习,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原因之一:教师因素:在学识广度和深度、综合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老、少、边、穷”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政治教师,都与发达地区的高中政治教师差一截,不在同一档次。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时间了,但不少“老、少、边、穷”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政治教师仍然采用“注入式”、“满堂灌”和“我打你通”的教学方式,不肯从主角的位置上退下来,只囿于传授书本上现有的东西,学生接受的只能是零打啐敲、残缺不全的死知识,难以形成丰富多彩、系统完整、结合实际的活知识。
托而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的“第一源泉”,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那种教条条、背条条、教师讲、学生听,枯燥无味的语言,平铺直叙的讲解,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气氛,只能增加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沮丧和厌烦。
时下,在高一年级文、理分班时,选择理科的人数多、优秀生多,这跟班主任和一些自然学科的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个别班主任甚至一些学校领导公开宣讲:“学文科的往往是思维能力低下的学生。
高中政治课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和对策
高中政治课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和对策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常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很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及政治课教学顺利进行。
因此,如何克服学生厌学的心理,就成为政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研究的重要课题。
这里本人谈谈粗浅看法。
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厌学现象产生的现象,不难发现,是由以下几个原因:一、教师方面:许多政治老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或注入式教学,教师“一灌到底”,久而久之,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二、学生自我心理方面: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是学生产生厌学的重要心理因素。
有研究表明,人生成就至多只有20%归诸智商,80%则受意志力、自信心、情绪控制的影响。
现实的学校学习生活是很枯燥乏味的,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加之他们又承载着家庭、学校、教师的较高期望,而这些独生子女恰恰在自信心、吃苦精神、抗挫能力等方面远不及其父辈。
所以一部分学生则移情于网吧、游戏厅等。
三、学校方面:许多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学重理轻文。
由于历史与传统的原因,许多学校政治学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弱势学科”。
这使得许多学生根本不愿也不想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其中。
对政治学科本来瞧不上眼但又不得不学,久而久之导致部分学生厌学。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做学生心中的政治教师。
具体而言,可采取以下一些创新措施:一、教学环境的创新: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
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二、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观念的创新,表现为很多方面。
但我认为关键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
这一思想已被大多数政治教师所接受。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经常不能体现。
政治课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
政治课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僵化教学轨道上。
在实际教学中,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的课堂依然存在。
学生普遍厌学,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方面。
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段时间内,社会上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感觉政治课中的道理是“虚”的,个人实惠才是“实”的,因此,对政治课表现出不感兴趣。
而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更使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反差大。
加上各种政治活动和集体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使学生认为政治课“假”。
以上这些严重损害了政治课的可信度,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家庭方面。
现在在校学生的父母,普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学习都有高标准、严要求。
但出于各种原因,他们对子女的政治课学习要求只集中体现在一个字,就是“背”,哪怕是死记硬背,哪怕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只要能及格就行,说到底是一种应付的态度。
这不仅降低了学习上来自家庭的期望值,而且助长了学生对政治课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方面。
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以至影响学习。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趣味导入。
一个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政治课教学的导课既要简短又要有趣,如在讲《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时,引用了笑话《少了两千克》:妻子站在秤上高兴地对丈夫说:“亲爱的,快来看,我体重少了两千克。
”“亲爱的,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化妆。
” 显然,这则笑话中,妻子化妆前后竟然体重不一样,它辛辣地讽刺了妻子平时化妆涂抹的脂粉实在是太多了。
学生在哄笑中明白了: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原则。
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容普遍感到单一、枯燥。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呆板,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中学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考试压力过大,很容易忽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
一些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共鸣,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不仅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还要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互动和参与度。
学校和教师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这样,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水平和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更可以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和道德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
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习内容单一、枯燥,考试压力过大,与现实生活脱节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有必要对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公民。
2. 正文2.1 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存在的问题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单一、枯燥、考试压力过大以及与现实生活脱节等方面。
学习内容单一、枯燥是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注重灌输,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对课程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考试压力过大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
鄂州市秋林高中思想品德课厌学问题研究
鄂州市秋林高中思想品德课厌学问题研究作者:丁雨华马峥李鹏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途径。
但这些年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的冲击,中学思想品德课厌学问题比较突出。
鄂州市秋林高中作为一所新建的农村中学,由于地处乡镇,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在实际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困难,本文从秋林高中的实际情况入手,深入分析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厌学的原因进行分析,希冀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使思想品德课的导向和保证功能切实得以体现。
关键词:秋林高中;思想品德课;厌学问题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1-0230-02一、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厌学问题概述(一)中学生厌学的涵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厌学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有人把它称为厌学感,有人把它称为厌学症,还有人把它称之为厌学情绪。
《教育大辞典》对厌学的界定是“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指厌倦、厌烦学习”。
①傅安球认为,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
②(二)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厌学的表现厌学问题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甚至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当下中国每一所学校都存在着厌学情绪。
在校园里,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对不同的科目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厌学情绪,思想品德课自然也不例外。
初中生厌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心理上和行为上。
在心理上初中生厌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厌恶,这也是厌学者最突出的特点。
表现为当家长提及学习时就表现出极度的反感与厌恶,更有甚者与父母大吵大闹。
听到“学习”二字唯恐避之不及。
二是求简,这种心理表现相对隐蔽,不易发现,具有这种心理表现的初中生可能天天都在学习,但是他们只是在进行简单的、重复性的学习。
高中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分析——以思想政治课为例
作者: 林江丽[1]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225000
出版物刊名: 现代交际
页码: 194-195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5期
主题词: 厌学;原因;思想政治课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同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也处于形成过程中,因此,这个阶段学生所接受的德育对其一生有着深远和深刻的影响。
思想政治是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
但是,发现思想政治课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厌学程度则有轻有重。
学生能不能学习并学好思想政治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厌学原因初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必然。
为了较为全面、真实地了解我校中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实际状况,给政治课教学提供相关借鉴,以更有效地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我们课题组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本校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本次调查在我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进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出试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6份,回收率约为96%。
本次调查采用了分层抽样的方式,涉及各年级不同层次的班级,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我校学生政治学科的学习状况。
三、现状分析
1.从学生目前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来看,比较喜欢的约占70%,不喜欢的约占总人数的30%,而不喜欢的同学当中有30%的人是因为政治课内容本身比较枯燥,44%的学生是因为成绩不理想,约26%的学生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枯燥及其他原因。
2.从学生对待政治学科的态度来看,约有80%的学生认为政治课还是对自己的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只有大约20%的学生认为意义不
大或基本没有意义;有78%的学生认为在生活中不懂政治不可以,但也有10%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政治完全是为了应对高考,其余认为两种因素都有。
3.从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有48%的学生认为灌输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度低,32%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
有65%的学生希望教师成为指导者并参与活动,而政治课教师应该风趣幽默、知识渊博,25%的学生希望教师是亦师亦友型,35%的学生希望教师是教学有方型,29%的人希望教师应潇洒、时尚、热情。
(注:该题为多选题)
4.在学生学习方式方面,有63%的学生希望采用“互动探究模式”使学习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而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还是集中在上课听不懂,或不适应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分别占到了42%和53%;在课堂活动参与中有59%的学生希望要发言应先举手,41%的人希望自由发言。
四、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分析主要是针对在政治课学习中兴趣不高的学生群体,从调查结果总体来看:在对政治课学习兴趣不高的这一部分学生中,有3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原因是政治课本身的内容枯燥,理论性太强;10%的同学认为该科与现实差距大,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同时约有10%的同学认为老师的教学方式太单调,吸引不了自己,课堂气氛
沉闷,此外还有43%的同学是因为考试的成绩总是不理想,因此对该科不感兴趣。
最后还有4%的同学认为是其他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兴趣不高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课堂教学及教材本身的原因。
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与思想政治课本身的严肃性及较强的理论性有关
现在的课堂大多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
虽然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增加了文化部分的内容,但其原有的政治、经济、哲学三大部分的地位仍未动摇,因而使得思想政治课没有历史课生动有趣,也没有地理课那么贴近生活。
政治课给人的感觉往往比较深奥难懂,因此学生觉得政治课很枯燥、乏味。
2.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
部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动机、目的也不明确。
他们甚至存在主副科观念,认为只有语、数、外三科是主科,其他都是副科(多为高一学生,因受初中习惯的影响)。
再加上有些家长自身认识上的偏差,在言行上有时会给孩子无形的暗示,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学生错误的观点。
更有部分学习理科的学生由于高考不考政治,高中毕业时学业水平测试政治采用开卷考试方式,因此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有着学政治“无关”“无用”的错误观点,甚至有时会认为书上都是“骗人的大道理”,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感和抵触情绪,对本学科的学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3.教师的教学方式
由于政治课理论性强,再加上教材中提纲式的内容编排,有时使教师的教学陷入会议报告式的照本宣科,形成“满堂灌”,唱独角戏,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的思维受到严重束缚,使得部分学生对该科不感兴趣。
4.考试的成绩总是不理想
有一部分中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习惯,在学习时处于被动地位,不善于主动思维,他们对政治课的学习缺乏科学的方法,在脑海中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影响了政治学科的学习成绩,影响了总成绩和总体名次,也影响了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
(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