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 公开课一等奖
《苏州园林》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掌握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建筑特色;3.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苏州园林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2. 苏州园林的分类和特点;3. 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4. 苏州园林的建筑元素;5.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6. 苏州园林的保护与传承。
三、教学重点1. 掌握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建筑特色;2.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苏州园林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分类和特点;2. 示范法:展示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建筑元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苏州园林的模拟设计和创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向学生激发对苏州园林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引发学生对苏州园林的一些疑问。
2. 正文(40分钟)(1)历史背景和分类特点教师向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分类特点和地理位置,帮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设计原则和建筑特色教师讲解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如“远近宜度”,“密不透风”等,重点介绍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如假山、水景、廊架等。
(3)文化内涵教师以苏州园林为例,向学生介绍中国园林文化的特点和传统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欣赏苏州园林。
3. 拓展(40分钟)(1)模拟设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苏州园林的模拟设计,要求学生按照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特点进行设计,并以故事或诗词赋予园林情感。
(2)园林游览组织学生进行苏州园林的实地观摩,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欣赏。
4. 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回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表达对苏州园林的感受和理解。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文章,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讲述自己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评价。
七、教学评价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表达;2. 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3. 对学生撰写的文章进行评分。
《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x(2024)

花木配置的艺术手法
苏州园林中的花木配置注重色 彩搭配和层次感的营造,通过 不同色彩和形态的花木组合, 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2024/1/29
在配置过程中,还运用借景、 对景等手法,将园外的自然景 色引入园内,或者通过花木的 配置形成对景关系,增加景观 的层次感和深度。
苏州园林中的花木配置还讲究 寓意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如松 竹梅“岁寒三友”的搭配,寓 意着坚韧不拔、友谊长存等美 好品质。
园林的发展。
2024/1/29
应加强苏州园林与现代科技、文 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打造具 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园林,满足人
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未来苏州园林还应积极拓展国际 市场,加强与国际园林界的交流 与合作,推动中国园林艺术的国
际化发展。
26
THANK YOU
感谢聆听
2024/1/29
27
《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课 件pptx
2024/1/29
1
目
CONTENCT
录
2024/1/29
• 苏州园林概述 • 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 • 苏州园林的叠山理水 • 苏州园林的花木配置 • 苏州园林的游览与体验 • 总结与展望
2
01
苏州园林概述
2024/1/29
3
苏州园林的历史与背景
苏州园林的起源
2024/1/29
堆叠与塑造
运用堆叠、镶嵌等手法, 塑造出山石嶙峋、峭壁陡 立的自然形态。
植物配置
在山石间配置适当的植物 ,如松树、竹子等,增加 山林野趣和生机。
12
理水的艺术手法与技巧
水源与流向
巧妙利用自然水源,设计 合理的流向,形成溪流、 瀑布、池塘等水景。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9《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圈画,能列举出文中描述苏州园林特征的关键词句。
2.筛选关键词句,梳理说明思路并领会其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圈画,能列举出文中描述苏州园林特征的关键词句。
2.筛选关键词句,梳理说明思路并领会其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活动: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苏州园林》,大家知道它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吗?(说明文)前边我们学习的《中国石拱桥》也是一篇说明文,老师肯定教给了我们学习说明文的方法,下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说说应该怎样学习说明文?明确:说明对象(特点)、说明顺序及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咱们这节课就先来解决这样两个问题。
(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教学目标)二:学习任务一师:按照同学们的思路,首先我们就要找出咱们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生答:(苏州园林)师: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找出最能概括苏州园林特征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说明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
(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比较四句讲究和标本一句为什么不是总特征的句子。
)三:学习任务二师:叶老说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像一幅完美的图画的?尽量用原文的话来回答。
生浏览课文,勾画关键句,关键词,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四:学习任务三师:根据结构图,大家能不能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说出本文的说明思路。
(简要分析出2--9段的说明顺序?学生回答出总分关系之后再追问7,8,9段可以放到第3段前面吗?为什么?这是一种什么说明顺序?)生思考,讨论交流,组织答案师:明确本文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征,再从七个方面分说这个特征就是总分的结构,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本文及《中国石拱桥》各用了哪些办法, 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1、举例子
作用:先介绍一种现象或阐明一种道 理,然后再用品体例子做例证,这样 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可信度,又 使文章血肉丰满。
本文及《中国石拱桥》各用了哪些办法, 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2、作比较
作用: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阐明对 象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 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 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方,又 是比较,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 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2.举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都来到园里, 没有一种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 中”的例子,阐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 图画的特点。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 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阐明了苏州园林 花树的艺术风采。
(6)“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 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 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 言的精练。
语言特点:
语言精确、生动、 周密、精炼
1.作比较:
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 内亭台轩村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 比; 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 之趣”的特点。
⒉假山池沼的配合 ——自然美 个
⒊花草树木的映衬 ——图画美
讲 究
⒋近景远景的层次 ——景致美
⒌每个角落 ⒍门和窗
——图画美
捎 带
——图案美 阐
⒎极少用彩绘
——色彩美
明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 规定自然之趣,是不讲 究对称的。
假山的堆 叠,是一 项艺术而 不仅是技 术。
池沼或河道的 边沿极少砌齐 整的石岸,总 是高低屈曲任 其自然。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 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 这里是什么意思?) ·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掌握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特点;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园林设计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中国园林设计》、《苏州园林》等相关教材;2.教具:PPT、投影仪等;3.实地考察:安排一次苏州园林的实地考察。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1.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沿革和地理位置;2.讲解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3.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苏州园林的特点和风格。
第二课: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特点1.解读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2.分析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和布局规律;3.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苏州园林的经典设计。
第三课:苏州园林的高级技巧和园林元素运用1.介绍苏州园林的高级技巧,如水舞、声画、景相、藏通、小立等;2.讲解苏州园林中常见的园林元素,如廊、亭、榭、楼、台、阁等;3.分析苏州园林的园林元素运用,如造景手法、景观转换等。
第四课:实地考察——苏州园林赏析和设计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苏州园林的实地考察,详细赏析苏州园林的建筑和景观;2.引导学生进行园林设计体验,让学生亲自设计一个小型苏州园林;3.学生根据实地考察和设计体验的心得,撰写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感悟和体验的文章。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和教材讲解苏州园林的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苏州园林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原则和特点;3.实地考察法:引导学生亲自赏析苏州园林,提升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4.小组讨论法: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设计体验和心得。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针对学生在实地考察和设计体验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2.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反思,优化和改进教学设计;3.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画板等形式,展示他们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和想象。
六、教学拓展:1.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开展苏州园林的讲座,增加知识深度和广度;2.引导学生进行园林设计实践,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力;3.组织学生参观园林设计展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触角。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整体感知内容,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
(重点)2、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重点)3、赏析本文语言,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
(重点)4、结合具体语句,体会作者流露的真情。
(难点)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布置任务同学们,大家知道“园林"吗?“园林”是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览休息的风景区。
我国江苏的苏州是以“园林城市"的美称闻名天下,曾有人赞誉:“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今天,苏州文化旅游部门向我们班发来邀请函。
邀请函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为了更好地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价值,让游客快速了解园林之美,我们部门拟推出一份苏州园林导游手册,听说你们正在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文,希望你们能以此为依据,协助导游手册的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手册封面、景点介绍、宣传文案。
请大家群策群力,期待你们的作品。
苏州文旅部2023年11年11月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要想设计出一份优秀的导游手册,首先要对"苏州园林“有所了解,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跟着叶圣陶先生一起出发吧!(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2、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
)任务一设计导游手册封面师:导游手册封面包括宣传标题和封面图片的设计。
1.为导游手册拟标题,要求简练且高度概括。
(温馨提示:阅读1-2自然段,找出能概括作者对苏州园林特征的句子,并进行提炼)预设:①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题:园林的标本——苏州园林)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标题: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③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标题:如在画中游——苏州园林)2. 为导游手册选定封面图片,图片要求符合苏州园林的特点。
观察以下四幅图片是否可以作为封面图?从文中找出佐证理由。
2024精选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2024精选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苏州园林艺术特色•经典案例分析:拙政园•实践活动:现场教学指导目录•知识拓展:其他著名苏州园林介绍•课程总结与反思01课程介绍与目标苏州园林概述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介绍苏州园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其在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阐述苏州园林在造园艺术、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其代表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
苏州园林的代表性作品介绍苏州园林中最为著名和具有代表性的几座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以及其各自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术语。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鉴赏苏州园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情感目标课程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代表性作品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讲解、图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苏州园林。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如PPT演示、视频播放等,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02苏州园林艺术特色布局与构图技巧灵活多变的布局苏州园林的布局不拘泥于固定形式,而是根据地形、环境等因素灵活变化,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效果。
巧妙的借景与对景通过借景将园外美景引入园内,与园内景色相互呼应,形成内外空间的渗透与延伸。
同时,运用对景手法,在园内不同位置设置相应的景点,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视觉体验。
层次分明的空间组织通过建筑、廊道、植物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空间序列,引导游客逐步深入探索园林之美。
苏州园林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1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感激各位聆听
第13页
第5页
读一读
xuān xiè 轩榭
lòu 镂空
hè 丘壑
lín 鱼鳞
qiáng wēi 蔷薇
lín xún 嶙峋
zhǎo 池沼
第6页
词语掌握
1.鉴赏: 判定和观赏(艺术品、文物等)。 鉴赏、判别辨析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有分辨审察意思。不一样 是:“鉴赏”有观赏意思,多用于观赏艺术品、文物及 文学作品。如“文物教授普通都有较高鉴赏能力”; “判别”是指分辨、判断事物真伪好坏。如“这件东西 是真是假,还需请教授进行判别。”
学习目标
1.体会苏州园林美,激发烧爱祖国灿烂文化感情。 2.了解苏州园林特点,理清文章说明次序。 3.学习课文对各种说明方法利用,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
第2页
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 当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创作态度严厉 认真,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格调朴 实,语言精练,他被称为“优异语言艺术家”。 代表作有《倪焕之》《稻草人》《古代英雄石 像》等。
第10页
精读品味
4.怎样了解“假山堆叠,能够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但是技术”这句话? 【合作交流】“艺术”高于“技术”,是独创性活动,其结果给人以审美愉悦,且无法复制; “技术”有固定程序和手法,结果实效性强,普通可复制。这里对“假山堆叠”给予了很高评 价。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一般的说明方法;学习本文围绕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性;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1. 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
作者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写得很有特色。
【图片资源:苏州园林一角】二、整体感知1. 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作品收在《叶圣陶集》里。
【图片资源:叶圣陶】2. 检查预习,学习字词:轩榭(xuān xiè) 对称(chèn) 重峦叠嶂(luán)(zhàng)嶙峋(línxún) 丘壑(hè) 镂空(lòu) 斟酌(zhēnzhuó)3. 欣赏【影视课文】思考问题(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明确】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理清课文结构(2)快速阅读2~6段。
(3)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列出提纲。
【明确】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3段: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第4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第5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第6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4.这几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明确:第2段是从整体上概括,第3到第6段是局部的具体说明,总分关系。
2024版苏州园林优秀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在实践方面,苏州园林的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通过举办园林技艺培训班、开展园林文化讲座、 推出园林旅游线路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传承苏州园 林的技艺和文化,还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国际合作与交流成果
国际合作
在保护苏州园林的过程中,国际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州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建立了合作关 系,共同开展园林保护、修缮和传承等工作。这些合作不仅为苏州园林的保护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还促进了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苏州园林优秀公开课 一等奖课件
目录
• 苏州园林概述 • 苏州园林造园艺术 • 苏州园林文化内涵 • 苏州园林旅游价值 • 苏州园林保护与传承 • 苏州园林未来发展展望
01
苏州园林概述
定义与特点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以江南水乡的自然 风光和人文景观为基础,通过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造园技艺,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园林艺术形式。
生态保护与修复
运用生态科技手段,加强对苏州园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确保园林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互动体验升级
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游览体 验,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苏州园林的魅力。
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合作
积极与影视、出版、艺术等文化产业合作,推出以苏州园林为主 题的影视作品、图书出版物和艺术品等,丰富文化市场。
创意产品开发
鼓励创意设计师和艺术家以苏州园林为灵感来源,开发具有独特创 意和文化内涵的产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知名园林景区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园林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4版最新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精品课件

青少年教育中对苏州园林文化普及推广
课堂教学
实践活动
社会参与
学校可以将苏州园林文化融入相 关课程中,如历史、美术、地理 等。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 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 和文化内涵。
组织学生参观苏州古典园林,亲 身感受园林之美。同时开展与苏 州园林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 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等,让学生 在实践中加深对苏州园林文化的 理解和热爱。
创新与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当代苏州园林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设计师们借鉴传统园林的造 园手法和理念,结合现代技术和审美需求,打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园林。
2024/1/28
国际化推广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 苏州园林的造园技艺和文化内涵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建筑布局
讲究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 一,以山水为主题,通过 借景、对景等手法,将自 然景色引入园中。
2024/1/28
建筑类型
包括亭、台、楼、阁、榭、 轩、舫等多种类型,每种 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 格和象征意义。
建筑材料与装饰
以木材为主,注重石雕、 砖雕、木雕等装饰手法, 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
5
苏州园林文化内涵
2024/1/28
31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32
苏州园林历史背景
01
02
03
苏州园林的起源
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吴 王夫差建姑苏台,开启了 苏州园林的历史。
2024/1/28
发展历程
经历秦汉、唐宋、明清等 各个时期的发展,逐渐形 成了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
盛世园林
明清时期,苏州园林达到 鼎盛,出现了拙政园、留 园、网师园等著名园林。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准确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
2. 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品味准确、严谨的说明语言。
3. 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学生对中国园林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
2.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投影出示苏州园林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园林在哪里吗(苏州)3. 讲述: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苏州园林》,去领略它们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1. 投影出示作者叶圣陶的相关信息:叶圣陶(1894 -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童话集《稻草人》等。
2.让学生齐读,了解作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投影出示生字词:轩榭(xuān xiè) 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镂空(lòu) 蔷薇(qiáng wēi) 重峦叠嶂(zhàng)斟酌(zhēn zhuó) 相间(jiàn) 池沼(zhǎo)2. 提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苏州园林)3.再问: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 接着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这一特征的(先从四个主要方面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还注意了角落的修饰、门窗的图案、色调的处理等细节。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
这一单元,从文体上看,是说明文单元;从题材上看,是有关中国文化题材的文章。
《苏州园林》不同于一般推介性的文字,也不是记游散文,而是一篇规范的说明文。
本篇教材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其次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以及准确的说明语言。
因此,作为“人与自然"的起始课,本文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好本文,对学习其他课文起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本文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总说与分说相结合,给读者以全面、具体的印象,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裨益。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说明文,也已经学习过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中国石拱桥》,学生对于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中,学生应该能够较容易找出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判断说明顺序。
但是初二的学生品析语言的能力欠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品析文章语言特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说明文语言的优美、严谨、准确。
教学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揣摩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生动优美。
3.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4.领略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揣摩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生动优美。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是哪两座城市呢?预设:苏州和杭州。
师:不错,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有水平如镜的西湖引人入胜。
那苏州又有什么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呢?预设:苏州有许多的园林。
师:是的,“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课前检测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轩榭(xuān )xiè 重峦叠嶂( luán zh)àng 丘壑( hè) 嶙峋(lín x)ún 镂空( lòu) 蔷薇(qiáng )wēi 池沼( zhǎ)o 相间( jiàn) 着眼( zhu)ó
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1)标本:比喻具有代表性旳事物。 (2)因地制宜:
明确:“我想,用图画来比喻,对称旳建 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3、这段用了什么阐明措施? 明确:打比喻(图案画和美术画)
作比较
假山旳堆 叠,是一 项艺术而 不但是技 术。
池沼或河道旳 边沿极少砌齐 整旳石岸,总 是高下屈曲任 其自然。
第四段(1): 是一项艺术而不但是技术
假山旳堆叠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 区别?
讲究色彩旳搭配
讲究门、窗旳图案美
讲究亭台轩榭旳布局(3段)
讲究假山池沼旳配合(4段) 整
完 美 旳
讲究花草树木旳映衬(5段)
体 主
讲究近景远景旳层次(6段)
图 讲究角落旳图画美(7段)
画 讲究门窗旳图案美(8段) 局
(2 段) 讲究色彩旳搭配(9段)
部 次
不止 这些
总说
分说
总说
小结:
可见,苏州园林不论是整体,还是它 旳每一种局部,甚至每一种细部到处都 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 作比,目旳在于一直强调苏州园林总旳 特征。由此我们能够懂得阐明文一直要 注意紧紧抓住被阐明事物旳特征。
自 然
池沼旳配合
大多引用活水
总是高下屈曲任其自然
第四段(2):
本段哪些句子紧紧围绕“图画美”这 一特征?
明确:“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 度看都成一幅画旳效果。”
《苏州园林》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苏州园林》优秀一等奖说课稿《《苏州园林》优秀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苏州园林》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
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用简明朴实和高度概括的语言,说明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地位和园林的共同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再从亭台轩榭等园林建筑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利用花墙、廊子产生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介绍。
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微部分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再次对苏州园林的特征进行强调。
全文结构层次明晰,中间部分运用了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
从全文来看又是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在各部分内容中,或多或少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文中除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外还运用了描写。
以来等表达方式,语言准确、生动严密,是一篇典范的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
二.说学生对于说明文体的学习,学生在本单元刚刚接触这一还没有接触到全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以及事先说明文或事物说明文等分类,但对说明文体阅读应掌握的重点内容应该有所知,如:明确说明对象;所说明的事物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等等。
三.说教法本文既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又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选读这样的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因此,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二、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三、了解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四、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我们的校园";五、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
2024年苏州园林优秀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含多场合)

苏州园林优秀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含多场合)苏州园林优秀公开课一等奖课件一、引言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前来探究。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优秀公开课应运而生。
本课件荣获一等奖,旨在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深入剖析,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苏州园林的历史沿革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经历了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
在宋代,苏州园林开始崭露头角,到了明代,苏州园林达到了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的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清代,苏州园林继续发展,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三、苏州园林的美学特点1.师法自然:苏州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园林设计遵循“师法自然”的原则,力求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统一。
2.借景生情:苏州园林善于运用借景手法,将园外的美景引入园内,使有限的空间呈现出无限的意境。
3.对比与统一:苏州园林在布局上讲究对比与统一,通过大小、高低、虚实、动静等对比手法,营造出富有变化的景观空间。
4.曲折有致:苏州园林的布局曲折有致,以曲为美,以曲取胜,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移步换景的乐趣。
四、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1.儒家思想:苏州园林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2.道家思想:苏州园林追求自然、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3.诗词意境:苏州园林的景观设计融入了丰富的诗词意境,使园林成为了一幅幅生动的诗意画卷。
4.书画艺术:苏州园林中的建筑、山水、花木等元素,都充满了书画艺术的韵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雅气质。
五、苏州园林的传承与发展1.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园林保护专项基金、加强园林维修与管理等。
2.创新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苏州园林不断创新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园林,如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第18课苏州园林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这两个词表意必定,一 点都不含糊,合乎实际,用 词非常准确。
第21页
深入探究
本文为何利用逻辑次序介绍苏州园林,而不利用 空间次序?
本文介绍不是苏州某一个园林情况,而是苏州全 部园林共同特点,所以它不能像介绍某个地方说明文 那样按照游览次序来说明,而要在高度概括基础上从 整体到局部,从大显眼事物到小不显眼事物,分项进 行说明,所以利用逻辑次序。
1.亭台轩榭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话回答) “绝不考究对称”。
2.文中哪句话紧紧围绕“图画美”这一特征? “我想,用图画来比喻,对称建筑是图案画,
不是美术画……” 3.本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打比喻(图案画和美术画)、作比较(古代宫
殿和苏州园林)
第14页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索以下问题:
1.花草树木映衬有什么特点?
分说 近景远景层次
园林角落配置
次
门窗雕琢匠心
色彩选配协调
结语:当然不止以上写这些
第24页
艺术特色
1.总分结合,结构清楚。 文章开头就对苏州园林做了总体概括,即“不
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图画”。为了 说明这个总体特征,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突出了它布局、配合、映衬、层次等方面
第25页
第5页
字词学习 轩榭(xuān xiè) 池沼( zhǎo) 丘壑( hè ) 模样( mú ) 相间( jiàn ) 嶙峋( lín xún) 庸俗( yōnɡ ) 镂空( lòu ) 蔷薇( qiánɡ) 重峦叠嶂(zhànɡ) 廊( lánɡ) 斟酌( zhēn zhuó)
第6页
词语解释
景致:风景。 阶砌:台阶。 嶙峋:枯瘦样子。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败笔:绘画中画得不好部分。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花纹或文字。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判定观赏。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学期秋季课题《苏州园林》教科书书名:八年级下册语文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___出版日期:2017年月教学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特征逐步展开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重点,体味语言的多样性;领略江南园林的风貌,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被称为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仰仗苏州园林。
苏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市,大小园林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罕见,“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以说苏州园林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今天让我们听着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介绍走进苏州园林。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一)重点字音字义:轩榭(xuān xiè)丘壑(hè)雕镂(lòu)嶙峋(lín xún)池沼(zhǎo)模(mú)样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二)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_____________。
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三)简介苏州园林: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
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四)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对苏州园林的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9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一层(第2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第19课《苏州园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9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总说和分说的说明顺序2、通过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让学生体会说明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3、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讨论、探究的自主学习能力,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探究的习惯。
4.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感情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领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导入齐读课题,师讲述文章背后的故事: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先生写一篇序文,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
因为文章太好了,《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后,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
至今摄影集不见出版,这篇《苏州园林》却成为了初中课本里最经典的课文。
今天,我师姐任职深圳出版社想要重启苏州园林摄影集编辑之路,我们一起组成《苏州园林》摄影集文案策划小组。
二、策划总要求:出版社的要求就八个字:屏显:“因文制宜自出心裁"。
指生读。
出示课文重点词语注释(因课下注释没有,故补充):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
别出心裁:出自于自己的创造。
说说你对出版社要求的理解。
小结:策划既要依据文章内容而来,又要有自己的创造,这是语言智慧。
三、活动一:拟写主标题幻灯出示:()——苏州园林摄影作品集要求:从文中找概括性语句进行自己艺术改造。
三分钟阅读,思考。
预设:园林艺术的标本完美的图画人在画中游摄情画意……小结:抓住了“画”这个词,就抓住了苏州园林总的特点,书中哪一句话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关键处有提示词语)师引导:这是叶圣陶介绍苏州园林时打的最经典最重要的比方,准确地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游览者就能简单明白地拿到了欣赏苏州园林的钥匙。
(要求学生记上笔记:打比方)四、活动二拟写摄影集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 窗 的 图 案 美
建
筑
的
色
彩
美
北京园林
苏州园林
漏方 壁 大 少 一砖 白 多 使 律, 色 漆 用 淡淡 。 广 彩 灰灰 有 漆 绘 色色 些 , 。 。和 室 那 梁 白内是和 色墙不柱 对壁刺子 称下眼以 。半的及 屋截颜门 瓦铺色窗 和水。栏 檐泥墙杆
苏 州 园 林 与 北 京 的 园 林 不 同 , 极
角 落 的 构 图 美
到部极游类芭竿了墙窗木山墙几 美看小览,蕉竹,壁正香虎上丛 的,范者无。子给,对。或蔓书 阶 享也围即非诸或补太着如者延带 砌 受能的使是如几上单白果蔷着草 旁 。得局就要此棵几调色开薇爬。 栽
美计 术和 的雕 上镂 品琢 。磨 工 夫 都 是 工 艺
园 里 的 门 和 窗 , 图 案 设
• (1)(3)(4)(6)(7)(5) (10)(8)(2)(9)
文章从哪几方面说明整体特征?
先从四个主要方面说明:
1. 2. 3. 4.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然后从三个细微方面说明:
1. 角落的布置 2. 门窗的雕琢 3. 油漆的调配
分类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大处: 3、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4、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5、花木树木的映衬美。 6、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细处: 7、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8、门窗的图案美。 9、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结 总 构
总体特征: 务必使游览 者无论站在 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 幅完美的图 画。
分
①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②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③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④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⑤角落的构图美 ⑥门窗的图案美 ⑦建筑的色彩美
看看你的颜色变对了吗
•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 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 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要故 意避免似的。”
•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苏州园林 与我国的建筑进行对比,突出了 苏 州园林 “要求自然之趣,不讲究 对称”的特点。
再 来 试 试 看
再读第四段,“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 水”一句中,“大多”一词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呢? • 不能去掉。因为“大多”一词表示大部 分的池沼是引用活水的,并不是全部都 是这样的。如果去掉了,就表示所有的 池沼都是引用活水,这与事实不符,就 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
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苏州园林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请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概括。
• 用波浪线划出表述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 的句子。 本文的 主旨句
•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
• 快速浏览3—9自然段,圈出你认为重要 的地方。 • 3分钟后根据苏州园林的特点,找出苏 州园林,并说明理由。
我来试试看
• 在课文中找出运用了“打比方” 这种说明方法的句子,并且试着 分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试着把红色变成黑色
• 例句:
•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 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 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要故 意避免似的。”
• 这是将什么事物与什么事物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的比较,实际上我们就对苏州 园林的什么特点非常清楚了?
说明顺序
整体
逻 辑 顺 序
局部
作业:
• 完成课后习题第二题。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欣赏美
教学目标
1、领略我国江南园林建筑的风貌,了 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并能够从中得到 美的享受、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 感情。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 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 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3、揣摩文章语言的精妙。
如何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
• 例句:“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 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例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苏州 园林比喻成美术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苏州园林的亭台轩榭“要求自然之趣, 不讲究对称”的特点,从而也进一步说 明了 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的特点。
·分析思路(1):不能。用了 “甲”
这个词语, 生动形象地(或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不能。“甲”这个词语表明 了…… (对象)的 (特征、性质、功用、 地位、意义等),如果删去了句子的意思就变成 了…… (与原文意思相反或相对 的),显得太绝对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这样就 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 美是难的。——苏格拉底
• 说明美则更难!
• 叶圣陶,原名叶 绍钧、字秉臣、 圣陶,1894年生 于江苏苏州。 • 现代著名作家、 教育家、文学出 版家,有“优秀 语言艺术家”之 称。
苏州园林
• 小组合作将手中的文段按照叶圣陶老先生的 思路排序,并说明理由。
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例句: •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 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 我也到过一些”,其中“据说”一 词,表明了后面所说的苏州园林有 “一百多处”是听说的,而不是作 者统计的,这是留有余地的说法。 但如果我们去掉了这个词语,又会 有什么意味呢?
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分类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大处: 3、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4、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5、花木树木的映衬美。 6、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细处: 7、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8、门窗的图案美。 9、圆内建筑的色彩美
结 总 构
总体特征: 务必使游览 者无论站在 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 幅完美的图 画。
分
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加点词语“甲”有何作用(好在哪里 或者有什么表达效果)? • 分析思路:运用了“甲”这个词语,生 动形象地(或具体、准确地)说明 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或符合实际情况, 具有科学性等)。
• 3、“甲”这个词语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乙”,为什么? • 分析思路:不能。因为“甲”强调了 (对象)的 (特征或功用、地位、意义 等),“乙”表明的是 。如果改换后, 就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 注意:这种题型要在答题中比较出二者的 区别。
①举例子:举出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②分类别:将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事物的形状、性质、 成因、功用等)分类,逐一说明。 ③作比较:把……与……进行比较,两者存在差异性,突出 事物的特征。 ④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 ⑤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明事物的特征。 ⑥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作周全、 周密的规定和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并揭 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⑦作诠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 ⑧列数字:列举数据来具体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点。 ⑨列图表:运用直观的示意图或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或事理。 ⑩引用资料
拙 政 园
留 园
沧 浪 亭
虎丘云岩寺塔
阅读课文并思考
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美的图画。
文章从哪几方面说明这个特征?
先从四个主要方面说明:
1. 2. 3. 4.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近景远景的层次
然后从三个细微方面说明:
1. 角落的布置 2. 门窗的雕琢 3. 油漆的调配
①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②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③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④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⑤角落的构图美 ⑥门窗的图案美 ⑦建筑的色彩美
说明顺序
概括
具体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苏州园林绝不 讲究对称,好像 故意避免似的。
图案画:以结构整齐匀称、 调和为特点的花纹或图形。 美术画:在平面上用线条 或色彩构成的形象。
常见的说明方法
如何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
• 首先,准确判断例句所运用的说 明方法。 • 其次,切实了解各种说明方法的 作用。 • 最后,用规范的语言模式分析具 体例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如何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
• 例句: •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 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 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 究对称的。” • 上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怎么样说明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 在课文中找出运 用了“作比较” 这种说明方法的 句子,并且试着 分析用了这种说 明方法的好处。
※
记得 跟同学 交流 分享 哦!
如何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 首先,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 性、科学性。 • 其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类词上: • 1、数词(包括约数和确数)。 • 2、表示修饰的或者表示限制的词语。 • 3、表示肯定、估计、推测等语气的词语。 • 4、其他表示事物特性的词语。
如何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 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 低屈曲任其自然。 假山的堆 叠,是一 项艺术而 不仅是技 术。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 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讲 究 近 景 远 景 的 层 次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 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 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 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 增加了景致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