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六章文化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第一章 导 论
一、公共管理概述 二、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问题
什么是管理?谈谈你对公共事业管理的 认识。 管理的要素是哪些?
一、公共管理概述
1、公共管理定义 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为推进社会整 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实现对社 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 2、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
3、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主体行为的环境因素 政治、法律环境:权力决定与行为制约 经济、技术环境:能力与效率 文化、国际环境:行为、方法、资金来源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形成过程
宗
旨
战 略 规 划 政 程 规 工 预 章 作 制 计 策 序 度 划 算
公共事业管理的 计划形成过程: 问题---目标----列 举方案----评估方 案----选择方案---辅助计划---计划 书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计划形成过程
1、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确认 (1)社会问题的特点:公共性和可变性 (2)确认方法:直接调查、间接调查 (3)注意因素: 问题是不是假象或提法不当?针对问题 提问 问题对不同立场的人的影响是什么?
2、与公共事业相关的公共政策的确定 (1)公共政策:具有一定公共权威的政府组织, 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作出的长期行动安排。 (2)相关问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 A:问题本身:a确定为明显的、需要非解决不 可的社会问题 b、客观情势 c、 强烈公众要求 d、影响程度 B:转化条件:a、政治领袖 b、利益集团 c、 危机特殊事件 d、抗议活动 e、大众传播媒介 C:转化为政策议程 (3)制定过程:
2、柔性方法:说服、解释、劝说等管理的方法。 (1)传播方法:通过双向信息交流公共事业管理主 体与公众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以实现管 理目标的方法。 (2)感情方法:通过舆论宣传、公开激励、表彰先 进、树立典型等方法激发公众对公共事业活动的情 感,促进公共目标实现的方法。 (3)心理方法:通过营造一定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 目标实现的社会心理气氛,激发公众良好的心理定 势。 3、两种方法运用的趋势: 系统化,民主化,高科技化
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管理-考点分析
自考常考题型——名词解释1、文化产品——所谓文化产品,是一种以提升人们精神生活为目的的特殊产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是以文化为实体,按照一定的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的并且耗费一定成本的物品。
2、文化服务——所谓文化服务,是一种以提升人们精神生活为目的的特殊产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是以文化为实体,按照一定的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的并且耗费一定成本的服务。
3、文化事业——所谓文化事业,是人们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领域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并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自考常考题型——名词解释4、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5、文化政策——是一国对于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博物等领域进行行政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规范原则和要求的总称,是有别于科技政策,教育政策等其他领域政策的一种政策形态。
6、文化组织——主要是指各相关群体为了实现社会文化繁荣与发展,通过权责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随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适应与调整的完整的有机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及全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目标,以提供公共服务、供给文化产品,管理文化事务为基本职能。
自考常考题型——名词解释7、文化商品——是指文化在生产创造过程中所凝结的有效的人类劳动是可以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8、文化市场——就是指文化商品、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源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和领域。
9、农村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
10、城市文化——是由众多复杂的因素结合起来的有机整体,是一种文明形成的群体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情感、道德、习惯以及社会成员获得的任何能力,这种社会特征被称之为“文化主题”“生活方式”“民族精神”“基本人格”等。
自考常考题型——名词解释11、社区教育——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区域内全体社会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公共事业-第六章文化事业管理
❖ 二是不利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形成统一的 意志和思想,社会凝聚力差,无力抵御外来 有害文化的侵害。
❖ 二、多元复合型---法国
❖ 其主要特点是:
❖ 在同一个国家里,对不同的文化产业或同 一文化产业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管理体 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同一文化产业采取 不同的管理方式,甚至在同一文化产业的管 理体制中,包含了截然对立的多元化因素。
❖ 拨款方式:
❖
国会
❖ 国家艺术基金会 国家人文基金会美国
❖
拨款委员会
❖ 非营利性艺术团体或艺术家个人
❖ 美国政府的文化资助模式主要有三个特点:
❖ 第一,政府不直接对文化机构拨款,而是通 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国家 博物馆图书馆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对文化实 施赞助。
❖ 第二,政府拨款对象为非盈利文化艺术团体。
❖ 不进行商业经营,不以获取利润为目 的,而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目的文化 为文化事业。
❖ 二、文化管理的内涵
❖ (一)文化管理的必要性 ❖ 1.文化产品的外部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文
化事业产品市场 ❖ 2.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介入文
化事业产品市场 ❖ 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 ❖ 文化产品具有双重属性和价值
❖ 第三,政府采用资金匹配的方式实行有限拨 款
❖ 社会调节型优点:
❖ 第一,有利于形成符合文化活动规律、多样化 多层次的文化格局,从而较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 活需要。
❖ 第二,政府对非营利性文化单位以经济优惠政 策而非行政拨款的方式进行扶持,减轻了政府的财 政负担,有利于将更多的社会财富用于发展文化事 业。
第六章 文化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二版)课件第六章 文化管理
10
第二节 外国文化管理体制比较
二、多元复合型管理体制
(一)多元复合型管理体制的特点 多元复合型管理体制是一种综合运用集权、分权和
放权等多重手段进行文化事业管理的体制,即在同 一个国家里,对不同的文化产业或相同文化产业的 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 对同一文化产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甚至在同一 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中,包含了截然对立的多元复 合因素。法国是采用这一模式的典型国家。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既利于调动地方办文化的 积极性,又利于增加对地方文化单位和文化活动的资助, 并在必要的时候保护本国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维 护国家文化安全。
2020/10/24
12
第二节 外国文化管理体制比较
(三)多元复合型管理体制的缺陷
中央集权管理的范围并不确定,容易引发中央与地方的 矛盾。由于特定时期的国家财力是既定的,中央政府在 斥巨资扩建和新建卢浮宫、印象派艺术博物馆等重大工 程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减少了对地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 人。
2020/10/24
9
第二节 外国文化管理体制比较
(三)社会调节型管理体制的不足
各种非官方的文化管理机构较多与有限的官方管理 机构一起,容易造成管理权限的重叠混乱和管理工 作的扯皮现象。
不利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形成统一的意志和思想, 社会凝聚力差,无力抵御外来有害文化的侵害。
2020/10/24
2020/10/24
19
第三节 新中国文化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二、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文化事业复苏和空前繁荣阶段 (二)文化事业改革全面推进阶段 (三)加速推进改革阶段
2020/10/24
20
第三节 新中国文化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点)第一章绪论个人需要: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也是人们需要的基础。
必须通过市场等价交换,支付等价方可使用,而且只能为某个人或某个集体所享用,排除了其他社会成员享用的可能。
公共需要: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这些公共物品,无须付出代价,或只需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相称的少量的费用。
主要靠政府提供。
公共事业四大特征:公共性;规模性;非营利性;超前性。
公共需要的特点:1.是社会成员在生产、工作、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需要。
2.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3.是发展变化的。
4.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公共物品两个特性:(1)非竞争性(名):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
(2)非排他性(名):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公共物品的七大特征:(1)生产具有不可分性。
(2)规模效益特别大。
(3)初始投资量巨大,随后所需的经营资本数额较小。
(4)具有自然垄断性。
(5)消费不具有排他性。
(6)对消费者收费不易,或收费本身所支付的交易成本过高。
(7)其消费具有社会文化价值。
【区别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公共事业管理的四大特征:1.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
2.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非营利性。
4.服务性。
行政手段(特性):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直接性。
直接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力,运用命令、指示、政策、规定、条例等,按照行政系统实施管理的方法。
优点: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的或紧迫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发挥管理的职能,使得高层领导的决策、计划作用得以落实;能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公共事业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能确保管理系统保持集中统一,在统一指挥下协同一致地行动。
局限性:管理效果受领导水平的限制;不便于分权管理,易产生滥用职权、个人专断的弊病;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横向沟通,协调发展;受行政层级繁复和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信息传递迟缓,失真严重。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使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总学时: 52 讲课学时: 44 实践课时:8学分: 3考试方式:考试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科学化,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和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增进人民福祉。
因此,要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二、课程有关说明本课程采用朱仁显主编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本书分为11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讲授“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和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
第二章主要讲授“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
第三章主要讲授“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
第四章主要讲授“教育事业管理”。
第五章主要讲授“科技事业管理”。
第六章主要讲授“卫生事业管理”。
第七章主要讲授“文化事业管理”。
第八章主要讲授“基础设施管理”。
第九章主要讲授“公共住房管理”。
第十章主要讲授“社会保障管理”。
第十一章主要讲授“环境管理”。
1、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室,使用课件教学。
2、考试评分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
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具体包括考勤15分、作业8分以及课堂表现7分。
3、作业:本课程有4次作业任务,分别在第3章、第6章、第9章和第11章后,利用所学知识对于现实中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5学时)第一节公共需要与公共事业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的特征熟悉:公共需要的特征了解:公共事业的含义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和手段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第四节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学生自学)本节应了解: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第二章西方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沿革本节应掌握: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熟悉:现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了解:近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与特征本节应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熟悉: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三节当代西方的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本节应掌握:改革的基本内容熟悉:改革的启示了解:改革的基本动因第三章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共事业管理本节应掌握: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弊端熟悉:传统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了解: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因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本节应掌握:前期的改革举措熟悉:1998年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了解:改革的历程第三节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本节应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熟悉: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选择第四章教育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教育事业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本节应掌握:教育与教育管理熟悉: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教育管理的地位与作用第二节国外教育事业管理体制、模式和经验本节应掌握:一、集权制高等管理体制及模式二、分权制高教管理体制及模式三、混合制高教管理体制及模式熟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分类第三节我国教育事业管理的改革和完善本节应掌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熟悉:一、对我国高等管理体制的简要评价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完善了解:我国高教管理体制的沿革第五章科技事业管理(5学时)第一节现代社会中的科技本节应掌握:现代科技的社会化熟悉:现代科技的综合化第二节科技管理的内容、原则和方式本节应掌握:科技管理的方式熟悉:科技管理的内容了解:科技管理的原则第三节国外科技管理的经验本节应掌握:各国科技体制变革的共同趋势熟悉:国外科技管理体制调整和变革的经验了解:美国、日本、韩国的科技管理第四节我国科技管理的改革与完善本节应掌握: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熟悉:我国科技管理的完善了解:科技活动向市场化、企业化转制第六章卫生事业管理(5学时)第一节卫生事业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一、卫生事业的基本特征二、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三、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熟悉:卫生事业中的政府干预了解:卫生事业的含义第二节国外的卫生事业管理本节应掌握:卫生行政管理和医疗保障制度熟悉:医学规范管理和卫生经营管理第三节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本节应掌握:医疗保障制度熟悉:一、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几点经验二、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基本问题了解:发展概况第四节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改革本节应掌握: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目标熟悉: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策略第七章文化事业管理(3学时)第一节文化事业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文化事业管理的目标体系熟悉: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文化事业管理的内涵第二节中外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比较本节应掌握:一、政府指令型二、社会调节型三、政府主导型四、多元复合型熟悉:我国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第三节转轨时期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完善本节应掌握: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熟悉:目前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深化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第八章基础设施管理(5学时)第一节基础设施概述本节应掌握:基础设施的特点熟悉:基础设施的社会作用了解:基础设施的含义第二节基础设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本节应掌握: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物质杠杆熟悉:发挥大国优势的重要领域了解:中国现代化的先导第三节基础设施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本节应掌握:基础设施领域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熟悉:基础设施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了解:基础设施是政府实行特殊管理的领域第四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本节应掌握:中国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熟悉:发达国家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第九章公共住房管理(3学时)第一节公共住房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公共住房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原则熟悉:一、公共住房的概念及其特征二、住房问题了解:加强公共住房管理的意义第二节国外的公共住房及管理模式本节应掌握:一、英国二、美国三、日本熟悉:新加坡了解:法国第三节我国公共住房的改革与发展本节应掌握:我国公共住房管理系统熟悉:我国当前公共住房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了解:我国公共住房发展的历史沿革第十章社会保障管理(5学时)第一节社会保障管理概述本节应掌握:社会保障管理的内涵熟悉:社会保障体系了解:社会保障管理的一般意义第二节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内涵、趋势与启示本节应掌握: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内涵熟悉: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发展趋势了解:国外社会保障管理的启示第三节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本节应掌握:我国社会保障管理的现状熟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节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本节应掌握: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的基本原则熟悉: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的目标了解:我国社会保障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第十一章环境管理(4学时)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本节应掌握:环境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熟悉:环境问题的由来第二节国外的环境管理本节应掌握:环境管理体制熟悉:环境管理政策了解:国外的环境立法第三节我国的环境管理本节应掌握:一、环境法规体系二、环境政策三、环境管理制度熟悉:改革与完善了解:环境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四、实践教学要求实践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五、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朱仁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参考书:1、《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徐双敏主编,张远风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化事业管理概述
文化事业管理流程优化的重点包括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加强资源整合与配置、提高决策 效率和透明度等。
文化事业管理流程优化的方法
流程优化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流程图绘制、流程模型建立、流程仿真等,通过这些方 法可以发现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文化事业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1 2 3
数字化转型的定义
数字化转型是指将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相结合,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产业效率、创新业务模式的 过程。
政策实施与监督
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 评估。
政策调整与完善
根据实践反馈和形势变化,对政策进行调整和完 善。
文化遗产管理
遗产认定与保护
01
对文化遗产进行认定、登记和保护。
遗产传承与创新
02
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遗产利用与推广
03
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提高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程
全面了解和评估文化资源状况,包括物质文化 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人才等。
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
制定和实施保护计划,确保文化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和传承。
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发掘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规划
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目标、任务、预算和时间表。
项目实施与监控
确保项目按照计划进行,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项目评估与总结
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项目提供借鉴。
文化市场管理
市场调查与分析
了解市场需求、消费者行为和竞争状况。
市场营销策略
制定适合的文化产品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占 有率和竞争力。
《文化事业管理》课件
2 促进创造力
良好的文化环境鼓励员工 创新、发展和合作。
3 差异化竞争
优秀的文化是企业与众不 同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事业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1. 领导力
通过塑造积极的领导力,推动 文化变革和组织发展。
2. 参与度
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文化建设, 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3. 激励机制
设计激励机制,奖励与企业文 化价值观一致的行为和成果。
文化事业管理的挑战和解决办法
1
挑战一
多元文化融合:培养包容性文化,尊重
挑战二
2
不同背景和观点。
文化变革:确保组织文化与时代需求保
持一致,推动创新和变革。
3
解决办法
明确文化目标、加强沟通、培养文化变 革的领导力。
成功案例分析
谷歌公司
通过积极的公司文化、创新的工作环境和丰富的员 工福利,谷歌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雇主之一。
Slack公司
Slack致力于打造富有创意和协作的办公环境,促进 团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课程总结和展望
回顾学到的内容,总结重点,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更深入的研究。
问题讨论与答疑
让学员发言并提问,促进互动和知识分享。
《文化事业管理》PPT课 件
在这个《文化事业管理》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文化事业的定义、重要 性、原则和方法,以及解决管理挑战的办法。通过成功案例分析,总结课程 并展望未来,同时进行问题讨论和答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程介绍
介绍学员将学到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员的兴趣和好奇心。
文化事业的定义和重要性
1 影响力深远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一公共需要的特征一,公共需要社会成员在生产,工作,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需要,二,公共需要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三,公共需要是发展变化的四,公共需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二,公共事业与公共事务的联系与区别联系:他们的联系表现为,在公共管理上都涉及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都具有公共性,非盈利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尽管其中程度有所不同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内容上广义的公共事务涵盖了公共事业,狭义的公共事务主要只体现政府政治统治职能的活动,通常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而公共事业主要指体现政府社会管理智能的活动,更突出社会性。
三公共事业的特征一公共性,二非营利性,三专业性,四基础性四,公共组织的含义组织可以分为公共组织和非公共组织两大类,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他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为基本职能,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五,非公共组织的含义非公共组织一般不以公共利益为目,组织目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的参与市场活动的组织,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典型的非公共组织。
六,政府的含义政府一般指执行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七,市场组织的含义市场组织一般指以营利为目的,通过生产活动和市场交换,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非公共组织八,市场体制的职能优势一,有效配置资源,二,优化经济结构,三,推动科技创新,四,调节收入分配,五,促进人的发展九,公共事业人力资源,除具备一般人力资源的共性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一主体智能性,二领域约束性,三价值公益性,四影响扩张性,五功能持久性十绩效考核的含义绩效考核可以说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绩效考核是一个按照事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发展目标及其衡量标准考察员工实际完成的绩效情况的过程11民主测评法的含义民主测评法是公共事业组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设定好的测评表格,由参与测评人员对全部考核对象的考核等次分别做出评价。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中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及改革案例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中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及改革案例中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及改革案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中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及改革案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文化事业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推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国建立了一系列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以及进行了相关的改革案例。
本文将对中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及改革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中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中国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主要由党政机关、文化主管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构成。
党政机关在中国的文化事业中担任着重要的领导和指导作用,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的文化政策、法规和规划。
党政机关中的文化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和组织工作,例如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图书出版、文化市场监管等。
文化主管部门是具体负责各类文化事业的管理和执行的机构,包括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图书出版管理部门、广播电视管理部门等。
这些部门主要负责管理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
社会组织在中国的文化事业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服务作用,包括各类文化协会、社团和基金会。
这些社会组织能够更加灵活地组织文化活动,推动文化创新和交流,并提供专业的文化服务。
企事业单位也是中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角色。
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文化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例如国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企业等能够承担主要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工作。
二、中国文化事业管理改革案例为了推动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提高管理效能,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事业管理改革。
以下是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1. 文化市场监管改革文化市场监管改革旨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中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包括加强对文化市场主体的注册和许可制度,强化对盗版行为的打击,建立文化市场价格管理机制等。
2. 文化产权保护改革为了保护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中国加强了对文化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一章导论学习要点:公共事业的内涵与特征公共事业管理界定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一)公共事业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公共事业与公共需要、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密不可分,同时,由于当代中国的公共事业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问题不断增长和变化所促成的传统事业内涵和范围的扩大和公共性的凸显或公众公共性的觉醒而形成的,因而它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
(二)分析和认识公共事业的逻辑起点相当程度上,特定的公共需要、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是分析和认识公共事业的逻辑点(三)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1、基本内涵它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2、基本特征:公共性:从活动目标、权力来源、涉及对象来看。
非营利性:公平与效率规模性:规模效应(四)公共事业产品性质分析1、社会总产品的分类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俱乐部产品和纯私人产品2 .公共产品的内涵和特征公共产品的概念: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指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
——(Paul A. Samueson)那些按照私人市场的观点来看待的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1)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与排他性相对应相对应的。
排他性是指排斥他人消费的可能性,即如你在使用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用,或当你能完全拥有一件产品时,别人就不能拥有。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也称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
文化事业管理名词解释(一)
文化事业管理名词解释(一)文化事业管理名词解释1. 文化事业管理•解释:文化事业管理是指对文化事业进行规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它涉及到文化政策制定、资源配置、人员管理等方面,旨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示例:文化事业管理包括了艺术院团的策划和管理、文化项目的推广和运营、文化产业的规划和发展等。
2. 文化政策•解释:文化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促进文化事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它旨在引导和保护文化产业,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示例:一国政府制定并执行了鼓励艺术创作的税收减免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优秀艺术家参与文化创作。
3. 文化资源•解释:文化资源是指与文化相关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
它包括了文化遗产、文化产品、文化设施等,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示例: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图书馆、剧院以及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都属于该地的文化资源。
4. 文化产业•解释: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作、生产、传播为核心的产业群体。
它包括了影视、音乐、出版、广播电视、艺术表演等领域,是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重要产业。
•示例:一个国家的影视行业、音乐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都属于该国的文化产业。
5. 文化市场•解释:文化市场是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场所。
它是文化产业的运作平台,为文化创作和传播提供了市场化的环境。
•示例:音乐会、艺术展览、书市等都是文化市场的一种形式,它们通过交易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了文化价值的转化。
6. 文化创意产业•解释: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将文化和创意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产业。
它包括了艺术、设计、广告、动漫等领域,具有创新性和经济价值。
•示例:一个设计公司专门从事产品外观设计和包装设计,便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
7. 文化经济学•解释:文化经济学是指研究文化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文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经济因素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示例:文化经济学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
文化事业管理概述
所谓文化事业,是人们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 播影视等领域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并对社会发 展有重要影响的经常性活动。文化事业不仅包括有关 这些领域的思想理论、价值准则、精神形态等主管内 容,还包括这些内容的载体、传播方式、文化设施、 文化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等客观因素。
2020/7/28
文化管理学
2020/7/28
文化管理学
7
文化管理学
④社会关系
山东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文化建设具有不同于经济建设的特殊要求,文 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文化 生产的目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 支柱”、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素质。
2020/7/28
文化管理学
8
文化管理学
5.物质产品 艺术品、图书
2020/7/28
文化管理学
4
文化管理学
①精神要素
山东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 、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 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 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没 有精神文化,人类便无法与动物相区别。价值观念 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 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这个标准存在于人 的内心,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决定人们 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 活方式。同时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 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产品的种类、用途和式样, 无不反映着创造者的价值观念。
19
文化管理学
文化事业的含义
1.1.3文化事业的特征
公共性 多样性 超前性
山东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2020/7/28
03331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第一节公共事业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学第二章公共事业组织第一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第二节公共事业组织的概念和特性第三节公共事业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之一第四节政府与公共事业管理第三章公共事业管理职能与过程第一节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过程第四章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项目管理概述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过程第三节公共事业项目管理范畴第五章公共事业财务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财务管理概述第二节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的法规体系第四节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管理的内容第六章公共事业资产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第二节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第三节公共事业组织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第七章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第二节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三节公共事业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第四节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培养与培训第五节志愿者招募与管理第八章公共事业组织战略管理第一节公共事业组织战略管理概述第二节公共事业组织战略管理的过程第三节我国公共事业组织战略管理第九章公共事业绩效与评价第一节公共事业绩效与绩效管理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的绩效评估第十章公共事业部门管理第一节科技事业管理第二节教育事业管理第三节文化事业管理第四节卫生事业管理第五节体育事业管理关的以科、教、文、卫、体等为基础内容的行为或部门,及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公共事务”这一概念18世纪就在西现的是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虽然社会公众的具体范围不一定相同,但既为公共事务,也就意味着一个社会中的全体公众都可以享受这种利益。
公共性是公共事务最突出和基本的特征。
第二,劳务性。
即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公共组织通过所承担的公共事务而向公民提供的主要是服务,即劳务,或者称为劳务产品。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公共事业管理第一章:导论一、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一)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是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向公众提供特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由公共组织负责提高全社会公民生活质量的活动。
1、公共性:一个社会或地区大多数人共同的、共有的愿望和要求。
代表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
2、公共需求:是人类社会共同体所具有的带有共同性、共享性保证公众基本生活的需要。
与每个人利益相关,但个人不能享受其消费独占权。
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安全秩序的需要。
第二,维护经济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的需要。
第三,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设施与公共管理的需要。
第四,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
第五,公众对人权、自由等公民权利的需要。
第六,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管理的需要。
3、公共问题:是指具有广泛性、复合性、不可分性等特征的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成员切身利益和生活质量的问题,属于公共领域的共同性问题。
(农民工、留守儿童、农村空心化)4、公共事务: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体现社会整体和长远的利益。
(二)市场经济与公共事业发展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一种手段。
社会发展使环境、资源、人口等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务纳入了公共事业。
信息管理、信息服务成为社会公共事务。
(1)体制改革使原来由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逐步分离,由社会统一进行管理和分配。
例如:城市社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2)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权力意识、自主意识、利益保护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及能力都增强了,对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合理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形成,公民主体意识的确立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建立,使传统的政府事业向社会大众自己的公共事业发展。
2、社会公共事务及其特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体现社会整体和长远的利益。
特征:(1)公共性(2)基础性(3)长远性(4)劳务性A、直接劳务性-公安、司法B、间接性-国防、立法C公共工程-桥梁、水利设施等。
文化事业管理概论
文化事业产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一 定的消费竞争性
文化事业产品的消费大多具有无形性,延伸性,渗透性的特点,一个人消费文化产品 时,并不排斥其他人同时消费,文化事业产品具有非排他性 文化事业产品的竞争性,表现在随着消费者增加到一定量,总成本也必然相应增加, 而文化需求的满足是与一定的社会进步相联系的,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这 样在文化事业产品供给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必然产生竞争。
文化事业产品具有外部收益性
文化事业产品的生产首先是针对公众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展开的,文化事业产品的社会 功能也是通过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来实现的,即文化事业产品的外部收益是通过 内部受以来发挥的
足球
作为一种娱乐性 产品,足球赛一 直“生意兴隆”。 但作为一种文化 事业,其同样具 有一定的非排他 性。谢谢观看!源自谢谢观看!
文 化 事 业 产 品 的 外 部 收 益 表 现
建筑
以前许多种建筑都是用来做防御功能的,强调的是坚固, 例如中国的古长城和城堡。当世界的主题变为和平与发展后, 建筑风格更多是围绕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为主题,更注重的是 其艺术价值与代表的文化。另外,其经济价值也不可忽视。 利用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特性,有些建筑也被用来作为一 种盈利性的文化产品来创造财富。 其次,由一些建筑的风格与其艺术价值,也诞生了一些 评论家。
基情展业展化是 本况的产览事关
建立合理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模式。文化事业产品总体上是准公共产品,因而应该 有两种生产方式,即公共生产和非公共生产,尤其是上述不同类别的文化事业产 品,在公共产品至私人产品的范围内其差别是比较大的,因而生产主体的多元性 更为必要。总体上说,现代文化事业产品的生产,应该是生产的多元化,政府, 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国家保证基础和重点,社会共同兴办文化事业的生 产模式 文化事业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文化事业产品是精神产品,其生产是一个涉及意 识形态和国家或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生产过程。如上所述,文化发展过程是一个 矛盾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种力量自觉的促进其发展的过程,因此,为了保 证各类文化事业按照人们所认识到的社会发展要求实施生产,就必须对文化事业 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在现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不是管理主体 介入生产过程,而是在准中文化产品如艺术作品创作规律的基础上,一方面对违 反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进行必需的严格的处理,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和非政府 组织如行业协会等,以一定的方式,如评奖,经济政策上的优惠等,积极鼓励, 支持符合公众需要和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文化产品批评和谴责落后的,不健康的 东西,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第六章 文化事业管理
(3)文化产品市场管理
按照《行政处罚法》,根据 《营业性演 出管理条例》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调整 归并现有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管理部门 的专业队伍,分级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统一行使文化行政处罚及相关的行政强制、监 督检查职能 。 对娱乐、演出、网吧、音像、书刊、软 件、文物、电影、美术品、艺术培训等十大市 场和印刷出版、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备安 装等经营项目实施统一监管
政府与文化事业管理
高价演出和偷税漏税 娱乐业的色情服务和赌博 互联网有害信息 非法出版物和制黄贩黄 非法走私和盗卖文物 链接:我国将对娱乐场所实施“阳光 工程”
3、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
(1)生产制度 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文化产品生产模式、 生产过程的管理 制定国家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以继承、吸 收、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和人类文明成果 (2)提供制度 公共生产、公共提供、混合提供 非公共生产、市场提供、混合提供
不同文化事业产品的外部收益性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群众文化馆 等,外部性最强;某些电视台或电视节目、 某些刊物、国家级艺术团,次之;一般新闻 出版、电视台还电视节目外部性相对较弱; 娱乐业、影视音像、演出业等,外部性弱, 或为0 思考: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经 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性主题公园在重庆:重庆性主题公园被指低 俗 裸体雕塑随处可见(图)-搜狐
电视文化
欧阳常林访英畅谈电视.doc 电视:让创意更精彩,让大众更快乐
湖南电视创造了什么?快乐、流行、明星、 品牌
湖南电视改变了什么?行业传统、大众生活、 竞争格局 湖南电视凭什么?创新、品格、决策、执行 湖南电视的未来发展,就是要坚持娱乐更精彩、 更完美的定位,坚持国际化视野、坚持市场化 方向,永远创造快乐。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娄成武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1、公共需要的特点:客观性、社会性、多样性2、通常人们把具有非排他性、不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称为公共资源,将具有非竞争性、不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称为俱乐部产品。
3、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拥挤性公共物品(道路、桥梁)、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公园、文化遗产)4、公共物品:是指完全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或者说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需要的物品。
5、准公共物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外部收益的产品。
6、准公共产品的特点:①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②外部性7、准公共产品的分类:①拥挤性准公共物品;②价格排他性准公共物品8、公共事务:是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可以直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9、准公共事务的特点:公益性中介性、非营利中介性10、公共事业:是指由特定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以满足社会群体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准公共物品和某些公共物品,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众生活创造有利条件而进行的活动或事物。
11、公共事业的特点: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非营利性12、社会公共事业: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13、社会公共事业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14、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①管理目的不同(公益性/盈利性);②管理的运行轨道不同(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主要在利益轨道上进行);③物质资源来源不同(收入及政府补助/所获取的利益);④绩效评估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15、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①管理主体不同(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机关);②管理方式不同(在国家政策应倒下提供技术和辅助性服务/等级制);③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不同(直接性管理/间接性管理);④阶级性不同(反映长期历史发展对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反映特定阶段统治阶级的特殊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各章主要内容 (2)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各章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公共事业的内涵的特征一、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公共事务及特征公共性、公共需要、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公共性是一定的社会或地区的公有、公用、共供和共享的。
公共需要是社会共同体具有的共同性、共享性的需要。
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和阶级(阶层)性四个特征二、我国传统的“事业”及其发展我国传统“事业”的基本含义事业,是我国特有的与全体人民整体利益有关的以科、教、文、卫、体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业或部门,及其相应的管理体系。
事业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公共事务的范畴,而且是非政治、非经济的事务,即狭义的社会事务,反映的是一定条件下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水平。
公共事业,是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管理活动。
三、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是经济学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与公共事务理论所描述的对象是一致的,但其研究和阐述问题的角度不同,现代公共产品理论主要是通过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等概念和范畴对社会中不同属性的产品进行把握,从而明确公共事务范畴的。
(一)公共产品理论的几个基本内容l.公共产品的基本概念公共产品也称为公共商品、公共物品或公共品就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什么是公共消费需要呢?人的活动具有两重性,即个体性和社会性。
前者是指作为个体的人,需要一定的产品来满足其私人需要,如衣、食、住、行等,而后者则是指作为社会的人,他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环境,如国防、治安、城市道路、卫生等,这是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
这种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但每个人又不能享受其消费独占权的,且是作为一定社会所共有的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的需要就是公共需要。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满足需要的不同,把整个产品世界分为两类:一类是私人产品,即满足私人需要或私人消费需要的产品,另一类是公共产品,即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产品。
在一个社会中,公共产品的范围十分广泛,如政治、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沈阳:过度市场化?还是文化市场的 产物
东北二人转转出文化产业发展的精彩
天津是我国相声发祥地,演出开始市场运作, 天津味道的相声走向市场、走向全国
国家版权局称卡拉OK厅使用MTV将要收费:
文化产品及其市场化问题.doc
2、政府与文化事业管理
(1)文化事业产品的外部性决定政府有 责任履行文化职能
1、文化事业活动的类别及文化事业 产品的性质
(1)文化事业活动类别 公益性文化活动和营利性文化活动 前者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后
者以满足个人需要为主要目标 具体:A公益性 公共图书馆 文物、博物馆和纪念馆 公众文化事业
1、文化事业活动的类别及文化事业 产品的性质
B营利性 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 影视音像业 演出业 娱乐业 思考:公共电视台与商业电视台分别属于那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编写人 阳信生
第六章 文化事业管理
1、文化事业产品的准公共性 2、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3、政府与文化事业管理 4、西方国家的文化事业管理 5、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思考:
1、文化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有没有文化 人大代表称广州没文化引争议.doc 长沙文化:娱乐城市?越娱乐越文化? 2、文化力与国家竞争力 提高中华文化竞争力.doc 文化软实力
超级女生的价值与效应 思考: 文化娱乐意义 社会意义 经济意义
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 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 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 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 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 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 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 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群众文化馆 等,外部性最强;某些电视台或电视节目、 某些刊物、国家级艺术团,次之;一般新闻 出版、电视台还电视节目外部性相对较弱; 娱乐业、影视音像、演出业等,外部性弱, 或为0
思考: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经 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性主题公园在重庆:重庆性主题公园被指低 俗 裸体雕塑随处可见(图)-搜狐
性 具有突出的外部收益性
文化需求与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魏文彬:人的基本需求只有两种,物质需求和 精神需求。一个长肉养血,一个养情养智。物 质产品缺乏,可以人穷志不短,精神产品缺乏,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就很危险。在中国,精神产 品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具有突出的外部收益性
A继承和发展社会的优秀文化遗产 B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同时,陶冶了情
种类型的文化事业活动?
1、文化事业活动的类别及文化事业 产品的性质
(1)文化事业活动类别 思考: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 公益性文化活动和营利性文化活动 前者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主要目标,后
者以满足个人需要为主要目标
1、文化事业活动的类别及文化事业 产品的性质
(2)文化消费的特点 无形性、延伸性、渗透性 竞争性、层次性、多样性 (3)文化事业产品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一定的消费竞争
操、提高了文化修养,以构成一个良 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助于公众自身 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激发,道德素质 的提高,社会的安定、和谐与发展
C文化事业活动与经济有更紧密的联系,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
超级女生的效应
李宇春成《时代》杂志亚洲版封面人物,并被 评为2005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英雄人物
对于挑选李宇春,《时代周刊》表示,李宇春 现象在中国带来的震撼,远远超越她的歌声; 而她的态度、创意及所具备的双性演出,也挑 战中国的传统规范。此外,「超女」比赛优胜 者是由观众自行挑选,这是一种民主运作,在 中国相当不容易。《时代周刊》认为,李宇春 代表着满不在乎的个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她成为中国的图像。
2003年11月,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人类 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5年11月,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 长调民歌入选入选第三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文房四宝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
不同文化事业产品的外部收益性
昆曲艺术
传合化熟在无术中久昆 统于、的其可、国的曲 的一文发起替文的剧是 美体人展源代学文种中 学,文过、的、化,国 思充化程形特历传它现 想分和中成殊史统深存 和表民,到价等之深历 伦现间将定值方中地史 理出文宫型。面,扎最 观中化廷、昆都在根为 念国融文成曲有艺于悠 。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应该免费吗?《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 馆免费开放的通知》 2008-1-28
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 发该通知: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 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 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但文物建筑及遗址类 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
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有利于发挥公 共博物馆、纪念馆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对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 求,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公共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免费
文化部、财政部日前已出台明确意见,2011年底之前 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 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 项目全部免费。(2月10日新华网)
文化场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理应提供免费的基本公 共服务。然而,受利益的驱动,这些部门以保护文化 资源为借口,大行收费之风。门票要收费,办证要收 费,调阅资料要收费,讲座收费,培训收费,不一而 足。而且物价部门还下发了准许收费的正式文件。政 府向公众提供公益性产品责任的不可推卸性,特别是 考虑到弱势群体离不开书藉、离不开精神文化需求的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