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化——中国饮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筷子文化——中国饮食
——记“丰富多彩的中国饮食文化”讲座3月10日晚6点30分在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丰富多彩的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讲座。该讲座由武汉大学的方爱平教授主讲。
此次讲座的题材贴近日常生活而吸引了近百名听众,包括学生、老师、和我校伙管会的职工,小小的报告厅因此而热闹非凡。整个讲座以“无事不吃”、“无时不吃”、“无所不吃”、“无处不吃”为线索,以丰富多彩的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为切入点旁征博引,逐层深入。当提到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的“我国近代文明进化皆落人后,为饮食一道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时;当提到毛主席、法国巴黎大学欧洲文明史教授欧乐等对我国饮食文化的赞扬之词时;当说到中国的烹饪在中国传统文化“四大国宝”间占有一席之地时;当说到代表中国饮食的筷子文化与刀叉文化、手抓文化一并构成饮食文化时,在座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方爱平用知识更用谈吐间的诙谐幽默吸引着我们,把“肯干”叫“吃苦”、把“上当”叫“吃亏”、把“国营职工”叫“吃皇粮”、把“产生嫉妒”叫“吃醋”求子食俗、妊娠食俗、分娩食俗、三朝食俗……这些关于吃的语言,吃的风俗所具有的趣味性使报告厅响起了一阵阵的笑声。更令大家啧啧称奇的是“无所不吃”——牛粪、胎盘、蚕蛹、蛇虫鼠蚁……这些大家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都可以吃让几乎所有的听众都在台下惊叹不已,还时不时地小声讨论着。就是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讲座接近尾声。
在安排的内容结束的后方爱平老师还给大家15分钟提问,提问的同学非常踊跃,对于提的问题方老师表示:“这些同学提的问题非常的有水准”。因为时间有限,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被回答,没有机会提出问题的同学也表示:“今天的讲座我收获颇丰,很庆幸自己今天来听这个讲座!希望以后能够多一些这种类型的讲座。”
方老师用这样一句祝福的话为这场讲座作结尾:“希望大家努力学习,争取做到:住英国的房子、戴瑞士的手表、拿美国的工资、娶韩国的女人、开德国的车子、喝法国的红酒、吃中国的菜肴。”
图书馆学管会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