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人教版)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地理学(标*的为个人认为的重点内容)
一绪论
*1.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是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脆弱薄层。或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2. 土壤和母质层的区别:表现在于形态、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矿物学特性
等方面。由于地壳、水蒸气、大气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土层有别于母质层。它是矿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组成部分,存在着固体,气体和液体状态。疏松的土壤微粒组合起来,形成充满间隙的土壤的形式。这些孔隙中含有溶解溶液(液体)和空气(气体)。因此,土壤通常被视为有种个状态。
*3. 土壤发生层:土壤剖面中与地面大致平行的物质及性状相对均匀的各层土壤,又称土层。它是土壤剖面的基本组成单位。
4. 土体剖面构造:又称土体构型,是指在土壤剖面中土层的数目、排列组合形式和厚度。一个发育完整的土壤剖面可以划分出三个最基本的土壤发生层,即A层-表土层,B层-心土层,C层-母质层。
5.单个土体与聚合土体:单个土体是土壤的最小体积单位,一般为六面柱状体,水平面积为1-10平方米。聚合土体是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性状上相似的多个单体组成的。
*6.土壤系统:由固体物质、液体、气体等多相物质和多土层结构组成的复杂并具有活性的物质与结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物质与能量系统。具有高度非线性和可变性特征。
*7.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犹如地球的地膜,其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生物体的生物膜,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
*8.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9.土壤自净能力: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
10.土壤地理学:以土壤及其与地理环境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土壤分类及时空分异规律,进而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11.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①关于土壤发生发育、诊断特征与系统分类的研究。
②关于土被结构和土壤-地形数字化数据库的研究
③关于土壤调查、制图和土壤资源评价的研究
④关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土壤圈相互作用的研究
⑤关于土壤资源保护及被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
12.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①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
②实验室化验分析与实验模拟研究法
③遥感技术的应用
④数理统计与SGIS的应用
⑤土壤历史发生研究法
二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征
*1.土壤组成: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气相(土壤空气)和土壤生物有机体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2.土壤矿物: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按照发生类型可将其分为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和可溶性矿物(盐类)三大类。
①原生矿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其原来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的原始成岩矿物。土壤原生矿物种类主要有:硅酸盐、铝硅酸盐类、氧化物类、硫化物和磷酸盐类。
②次生矿物:岩石在化学风化过程中新生成的土壤矿物,如粘土矿物。包括各种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
*3.土壤矿物的风化: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与生物风化。物理风化是指矿物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化学成分及结晶构造变化的作用。化学风化是指矿物在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而产生新矿物的作用。生物风化是指动植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分解产物对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
4.土壤矿物的分解阶段:碎屑阶段(物理风化为主)---钙淀积阶段(化学风化为主,生物风化作用增强)---酸性硅铝阶段(化学风化为主,生物风化继续加强)---富铝化阶段
5.影响土壤矿物风化的因素:
①内在因素:土壤矿物的组成、结晶构造及其理化性质。
②外在因素:地理环境中水分和温度,以及环境介质的PH值和Eh值
*6.迁移系数:反映元素在土壤剖面中淋溶迁移程度的定量指标。
7.粒级:土壤矿物质是由风化与成土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组成,不同大小土粒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有很大差异,据此可将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得土粒划分为一类,称为一个粒级。
8.土壤质地:指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相对分数,描述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它是土壤分类的重要诊断指标,也是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物质迁移转化及土壤退化过程研究的重要因素,是土壤上地理研究、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土壤改良、土建工程和区域水分循环过程等研究的重要内容。*9.土壤质地的划分:土壤质地的划分与土壤粒级标准类似,世界各国不统一,
中国土壤质地划分为三组—砂土组、壤土组和黏土组。砂土热容量小,温度变化迅速,称为暖性土,通气良好,有机质分解快而不易积累,但是保水保肥能力差,易于耕作,施肥应少吃多餐;黏土土粒微小,非毛管孔隙小,毛管空隙多,毛管作用力强,通气性差,但是有机质分解缓慢,保水保肥性较好,但是不易耕作,易造成水土流失;壤土兼顾砂土与粘土的优点,保水保肥通气性都较好,易于耕作,被称为蒙金地。
10.土壤有机质:可分为特异性有机质(来源于植物组织和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土壤腐殖质。
*11.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根据骑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为胡敏酸、富里酸、棕腐酸和胡敏素。
*12.土壤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特定地域的土壤与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改变,并逐步趋向动态平衡的综合体。
*13.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土壤动植物残体及土壤腐殖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以致最终被彻底分解成无机化合物的过程。
14.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①土壤有机质的类型。有机质种类,组成,堆积方式。
②土壤环境条件。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水热状况,土壤PH值。
15.土壤圈物质循环:土壤圈内部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以及土壤圈与地球其他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16.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主要包括土壤结构、密度、孔隙度、土壤颜色和土壤质地。
*17.土壤结构:土壤固体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他们经常是相互而聚集而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土壤中这些团聚体的组合排列方式成为土壤结构。分为单粒状结构、粒状结构、块状结构、柱状结构、片状结构和大块结构。
*18.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上最有价值的土壤结构型是水稳性的团粒结构。原因有三:①土壤孔隙度适宜,土粒之间为非毛管孔隙,增加土壤通透性,土粒内部为毛管空隙,增加土壤吸水蓄水与保肥功能,有效解决了土壤透水性与蓄水性的矛盾。②土壤温度变化较为稳定和适度③养料成分含量丰富④黏着性、黏结性、可塑性均较小,利于耕作。
19.影响土壤结构形成的因素:大致包括两类①促进团聚体形成的因素,如植物根系穿插,冻融交替等等。②促进团聚体固结的因素,如土壤腐殖质及腐殖酸盐类,次生黏土矿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