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经典实验之依恋的研究

合集下载

心理学:依恋模式与恋爱的关系

心理学:依恋模式与恋爱的关系

心理学:依恋模式与恋爱的关系依恋模式与恋爱的关系启明按:算是科普下了,关于依恋模式和恋爱关系的文章。

全文如下:理学家Hazan 和 Shaver在美国Los Angeles News上刊登了一个心理测验,其中包括以下三个被认为是这个心理测验中最重要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事实上描述了三种人际关系的状态,被测验者需要回答哪一种状态与他们平时生活中的情况最为接近。

现在,你需要仔细地阅读这三个问题的描述,然后再为自己选定一个最合适自己的A、B、C类型:A.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任他们,或者让他们信任,这真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事情了,我不担心会被抛弃,因为这很少(或几乎不)会发生,我也不害怕别人亲近我,我觉得那是他们信任我、依赖我的表示。

B.与别人接触有时会让我觉得不安,因为我很难完全相信别人,更不用说去依靠他们了。

如果有人对我很亲近,我就会很紧张,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来回报他们的亲近。

有时,甚至是爱侣想让我表现得更亲近一点,也会让我感觉有些不自在。

C.我很想让别人亲近我,与我没有任何距离地交流,但我想,他们似乎很不情愿这么做。

我经常担心我的同伴并不是真的爱我、喜欢我,想和我在一起,我也常常怀疑他们想离开我,不愿意和我在一起。

我真的想和他们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也让我觉得痛苦。

上述的三段描述大体概括了人际关系的三种典型状况,也许你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你并不是完全的A类型,也不是完整的B类型,你看起来更像是C类型,但有的时候你也似乎带了一些B类型的影子。

在大多数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其实一直在使用着某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模式。

Hazan 和 Shaver将这三种类型的命名为:A.安全依恋型B.回避型C.焦虑——矛盾型Hazan 和Shaver的心理测验取样有欠科学性,在一个严肃的统计学家眼里,这仅仅只能是一次无伤大雅的娱乐测验,但接下来的结果却让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这个测验的答案给出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暗示:在所有参加测验的人群中,有56%的成人承认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多的是A类型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们属于安全依恋型;而25%的成人认为他们在与人接触时,比较适应B类型的交往,是回避型的状态;19%的人认为他们是C类型的,因为他们总处于拥有最亲密的关系和失去亲密关系之间的两难地带,患得患失之感充满了矛盾和焦虑。

心理发展中的依恋理论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

心理发展中的依恋理论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

心理发展中的依恋理论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心理发展中的依恋理论: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依恋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主要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依恋行为和依恋情感。

其中,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是依恋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理论介绍、研究发现和实际应用等方面来探讨心理发展中的安全依恋和关系质量。

一、理论介绍1. 依恋理论的概念与背景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因斯沃思提出,他们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依赖情感关系来满足个体的需求。

依恋行为和依恋情感在婴幼儿阶段就开始发展,并贯穿整个生命周期。

2. 安全依恋的特点和意义安全依恋是依恋理论中的一种基本类型,它表现为个体对主要依恋对象(通常是父母或主要照看者)的信任和信赖。

安全依恋的个体在情感上感到稳定、舒适,并具备探索和独立的能力。

相比其他类型的依恋(如焦虑依恋或回避依恋),安全依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影响。

3. 关系质量的定义和测量关系质量是依恋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评估了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研究者通常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法来测量关系质量,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友谊关系等。

二、研究发现1. 安全依恋与心理健康许多研究表明,安全依恋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具有较好的自尊、更低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更健康的应对方式以及更好的社交能力。

此外,安全依恋还与较低的心理疾病风险和更好的适应能力相关。

2. 关系质量与幸福感关系质量对于个体的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关系质量良好的个体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和满意度,与伴侣之间的亲密度和支持感受到强烈的正相关。

夫妻关系中的关系质量也被认为对子女的积极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实际应用1. 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安全依恋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个体依恋类型的评估,临床心理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支持。

情绪的心理学实验

情绪的心理学实验

---------------------------------------------------------------最新资料推荐------------------------------------------------------情绪的心理学实验情绪的心理学实验 1、婴猴的人造母亲依恋实验动物心理学家 Harlow 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实验研究。

他以罗猴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婴猴由人造母猴喂食。

人造母猴则分为二种:一种由金属丝所构成,称为金属母猴;另一种外形与金属母猴相似,不同的是在其表层盖了一块绒布,称之为绒布母猴,两种母猴身上都附有可提供食物的奶瓶。

如果让婴猴自由选择,无论绒布母猴是否提供食物,婴猴总是选择绒布母猴,花大部分时间依附在绒布母猴旁。

婴猴只是在饥饿时才去金属母猴那里寻找食物。

分别由两种母猴抚养的婴猴对母猴的依恋反应也不相同,当实验者将玩具熊等陌生物体放入猴子居住的笼中时,由绒布母猴抚养的婴猴会立即逃到绒布母猴身边,紧紧依偎绒布母猴,表现出一定安全感,稍后,它会试图接近陌生物体,出现探索行为。

但在这种情境下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婴猴产生的反应就大不一样,它发现有陌生物体时不是逃向母猴寻求保护,也不依偎在母猴身旁,而是紧张不安,或者想将陌生物体推开,或者躲在一边,局促不安。

■人类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存在三种方式: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2、奥尔兹的老鼠自我刺激实验实验者在老鼠的下丘脑背部埋上电极,另一1/ 5端与电源开关的杠杆相连。

老鼠只要按压杠杆,电源即接通,在埋电极的脑部就会受到一个微弱的刺激。

老鼠经过反复学习,逐渐形成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由于通过按压杠杆获得电流对脑的刺激,能引起快乐和满足,所以老鼠不断地按压杠杆,通过自我刺激来追求快乐。

3、颜色与情绪反应关系的实验不同的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

研究表明,红色可使人的心理活动活跃,黄色可使人振奋,绿色可缓解人的心理紧张,紫色使人感到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快,咖啡色可减轻人的寂寞感,淡蓝色可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依恋理论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依恋理论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依恋理论与人际关系依恋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形成和维持依恋关系的心理机制。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依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人际关系的框架。

本文将探讨依恋理论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依恋理论的基本概念。

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埃茨沃思提出,他们认为人类天生具有依恋的需求,这种需求源于婴儿时期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

依恋是一种情感联系,它使个体感到安全、被关爱和有价值。

依恋关系形成于早期的亲密关系中,并在成年后延续于恋爱关系和友谊中。

根据依恋理论,人们的依恋样式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能够依赖他人,并且能够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倾向于避免亲密关系,他们可能会表现出独立、冷漠和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支持。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于他人的关注和接近有强烈的需求,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和对他人的过度依赖。

依恋理论对人际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依恋样式会影响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和期望。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冲突和压力,同时也更能够提供支持和关爱给他人。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可能会避免亲密关系,他们可能会选择独处或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可能会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度依赖和情绪不稳定,他们可能会对关系中的细微变化过度敏感。

其次,依恋理论还解释了人际关系中的依赖和冲突。

依恋关系中的依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个体依赖他人提供情感支持和满足基本需求。

然而,当依赖过度或依赖不平衡时,可能会导致冲突和不满。

例如,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可能会对他人的关注和接近有强烈的需求,一旦他们感到被忽视或被拒绝,可能会引发冲突和情绪不稳定。

最后,依恋理论还对恋爱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重要的洞察力。

心理学与依恋理论了解依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学与依恋理论了解依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心理学与依恋理论了解依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依恋理论是一种关于人际关系的重要理论,它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依赖和依恋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以及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和情感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依恋分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三种类型。

安全依恋的个体会展现出对他人的信任和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情感稳定。

回避依恋的个体可能会回避亲密关系或保持情感上的距离。

焦虑依恋的个体会对亲密关系表现出过度的需求和担忧,情绪不稳定。

依恋对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安全依恋的人更容易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他们能够信任他人,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这种信任和稳定性有助于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促进互相支持和理解。

其次,回避依恋的人常常难以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他们常常回避亲密关系,可能因为过去的伤害或恐惧而保持情感上的距离。

这种回避行为会阻碍他们与他人的亲密联系,并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孤立和不安。

最后,焦虑依恋的人对亲密关系过度依赖,并表现出过度的担忧和需求。

他们经常担心他人是否会离开他们,对亲密关系持续不断地寻求验证和确认。

这种焦虑和需求可能会给亲密关系带来压力和不稳定性,甚至导致关系的破裂。

除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之外,依恋理论还与其他心理学领域密切相关。

例如,依恋理论与儿童发展的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在生活中表现出更好的社交能力、更高的自尊和更好的心理健康。

相反,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的儿童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例如社交焦虑和自卑情绪。

此外,依恋理论还对治疗和咨询实践具有启发作用。

咨询师可以利用依恋理论的概念来帮助个体了解他们自己的依恋风格,并探索这种风格对他们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心理学视角下的依恋理论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依恋理论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依恋理论研究依恋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人际关系中的依恋行为、依恋风格以及与依恋相关的情感和心理过程。

依恋理论的研究旨在理解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以及这种连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依恋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们对爱和亲密关系的需求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

依恋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因斯沃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类存在着与早期主要抚养者(通常是父母)形成的感情依恋,这种依恋会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依恋理论将人际关系划分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依恋会影响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情感表达以及与他人建立和维护关系的方式。

心理学家通过实证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对自己和他人持有积极的态度,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保持稳定的人际关系。

相比之下,回避依恋的个体更倾向于独立和自主,往往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容易对人际关系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焦虑依恋的个体则常常表现出对他人过度依赖、对自己和他人持有消极的态度,往往感到不安、不满和担忧。

心理学研究发现,早期父母与婴儿之间的亲密关系对个体的依恋类型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没有得到良好的关爱和照顾的婴儿容易出现不安全的依恋类型,而经历了可靠的关爱和满足的婴儿则更容易形成安全依恋。

同时,个体的经历和人际关系也会对依恋类型产生影响。

例如,在感情受到伤害或被背叛的情况下,个体可能会发展出回避依恋或焦虑依恋的特征。

依恋理论的研究不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重要意义,也对治疗心理疾病和改善人际关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临床心理学家通过依恋理论来分析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稳定和满意的人际关系。

另外,依恋理论也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研究发现,安全依恋的个体往往能够建立更满意和稳定的婚姻关系,而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的个体则更容易出现夫妻冲突和离婚等问题。

与依恋相关的心理学实验

与依恋相关的心理学实验

与依恋相关的心理学实验引言:依恋是指人们与他人建立起的情感联系和依赖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探索人们的依恋行为、依恋类型以及依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依恋相关的心理学实验,以期加深对依恋的理解。

实验一:Strange Situation实验Strange Situation实验是由心理学家玛丽·艾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

该实验旨在研究婴儿与母亲分离和重聚时的依恋行为。

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陌生人陪伴和母亲重聚等情境下的反应。

根据婴儿的行为,研究者将其归类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或焦虑型依恋等不同类型。

实验二:依恋类型与亲子关系研究心理学家Hazan和Shaver在1987年开展了一项经典的研究,旨在探究成年人的依恋类型与其亲子关系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通过一份问卷调查,收集了参与者对自己亲子关系的评价以及对爱情的看法。

研究结果显示,与父母关系良好的人更可能拥有安全型依恋,而与父母关系较差的人更容易表现出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

实验三:依恋与心理健康研究心理学家Bowlby提出了依恋理论,认为安全的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例如,研究者通过长期追踪调查,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人更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而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则与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和焦虑有显著的相关性。

实验四:依恋与伴侣关系研究依恋理论也广泛应用于研究伴侣关系。

研究者利用实验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究依恋类型与伴侣关系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安全型依恋的人更有可能拥有稳定、满意的伴侣关系,而焦虑型或回避型依恋的人则更容易出现伴侣冲突和不满意的情况。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的研究,我们对依恋及其与心理健康、伴侣关系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依恋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伴侣关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艾斯沃斯:依恋理论

艾斯沃斯:依恋理论

理论篇之玛丽.艾斯沃斯玛丽.艾斯沃斯☆MaryAinsworth.(玛丽.艾斯沃斯),1913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著名心理学家☆在1989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对心理学的最重要的贡献是早期情感依恋方面的研究鲍尔比(John Bowlby,1969),是第一个提出“依恋”的学者,他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的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鲍尔比的研究是从母婴分离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开始的,阐述母婴分离对于孩子人格和心理各方面的重要影响。

艾斯沃斯( Ainsworth,1978)在鲍尔比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

于是,她与同事设计了陌生情境测验( strange situation test),评定 1岁婴儿对其母亲的依恋的安全性。

艾斯沃斯(M.Ainsworth)设计的“陌生情境”实验是研究儿童分离焦虑、陌生焦虑的经典实验。

艾斯沃斯设计的实验得出结论:在陌生情境下。

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安全型(Secure)(约占65%的宝宝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约占 21%的宝宝为回避性依恋)矛盾型( insecure-ambivalent)(还有约 14%为回避性依恋婴儿依恋理论拓展到成人领域以哈赞( Hazan)和谢弗(Shaver),《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一文的发表为标志。

这也意味着依恋理论从儿童研究领域,拓展到成人领域。

哈赞和谢弗开发了一种自评工具,目的用来区分情侣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他们要求被测试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哪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为:◆第一句话是: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

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与依恋相关的心理学实验

与依恋相关的心理学实验

与依恋相关的心理学实验
依恋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在早期生活中,根据与父母或其他关键人物的互动而形成的情感共鸣与依赖关系。


下是几个与依恋相关的心理学实验。

1. Ainsworth的“奇异情形实验”:该实验是依恋研究中的经典实验之一,它在20世纪60年代由玛丽·艾茵沃斯(Mary Ainsworth)开发。

实验使用一个观察室,母亲与婴儿在其中,在不同的情境下观
察婴儿的反应,并通过婴儿的回应来确定婴儿的依恋类型。

实验结果
揭示了三种婴儿的依恋类型:安全型、不安全-回避型和不安全-抗拒型。

2. Bowlby的“分离焦虑实验”:该实验是对依恋理论的验证,
由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于20世纪50年代开发。

该实验通过
观察儿童在母亲不在场的情况下的反应,以测量依恋和情感依存的程度。

实验结果发现,儿童在母亲不在场时会出现分离焦虑和哭泣等行为,进一步证明了鲍尔比关于强烈依赖母亲的理论。

3. Main和Solomon的“分裂情节实验”:该实验是主要观测母
亲和孩子之间依恋的方式。

实验中,母亲和孩子从一个房间中到另一
个房间,孩子发现有其他的男或女辅助员在房间中时,他们的行为会
有所不同。

结果发现,孩子对于母亲的寻求安慰、哭泣和抱抱会有更
多的需求,验证了依恋性中的“分裂情节”理论。

以上是几个与依恋相关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们揭示了不同类型
的依恋和亲密关系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和影响。

深入探讨人类依恋依恋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深入探讨人类依恋依恋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深入探讨人类依恋依恋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人类依恋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人类的依恋是指个体在情感上对他人建立的强烈情感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依恋关系在心理学研究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人类依恋心理学也在不断深入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类依恋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依恋模型的发展依恋模型是研究人际依恋关系的重要理论。

过去,人类依恋心理学主要通过父母和婴儿之间的依恋关系来研究。

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的依恋关系不仅限于亲子关系,也涉及到配偶、朋友和同事之间的连接。

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多层次依恋模型,将依恋关系分为不同的层次。

这一模型认为,个体在不同的情感关系中形成并维持不同类型的依恋。

比如,与父母间的依恋可能是基于保护与安全感的需求,而与伴侣间的依恋往往更加注重亲密与支持。

二、社会依赖与自主性的平衡人类的依恋心理学研究也着力探讨个体在依恋关系中对社会依赖与自主性的平衡。

研究发现,个体内在的依恋需求与外界的依恋需求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平衡。

一方面,个体需要与他人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获取支持和爱的满足。

另一方面,个体也需要保持自主性和独立性,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与边界。

最新的研究进展发现,这种社会依赖与自主性的平衡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三、早期依恋的影响早期依恋在个体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早期依恋与个体的心理调适和情绪表达能力紧密相关。

最新的研究表明,早期依恋类型(如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与个体的社交能力、心理健康以及日后的亲密关系质量有着紧密联系。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早期依恋对个体的心理应激反应和抑郁症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一发现为心理学家和临床医生提供了开展干预与治疗的新线索。

四、新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也在人类依恋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被用于模拟依恋场景,帮助研究者更加真实地观察和评估个体的依恋行为。

依恋----哈罗恒河猴实验的具体研究

依恋----哈罗恒河猴实验的具体研究

依恋——哈罗恒河猴实验哈罗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

为验证这个理论,哈罗和其合作者决定制作不同类型的母猴来进行实验。

实验的内容大致为:1.实验材料:他们制作的第一只代理母猴是这样的: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

然后他们又组装另一只不能提供舒适环境的代理母猴。

这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

这只铁丝母猴也安装能喂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热量。

换句话说,这只铁丝母猴与木制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罗称为“接触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异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样。

2.实验过程:研究者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

8只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用奶瓶),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也提供奶。

哈罗企图将喂养的作用与接触安慰的作用分离开来。

他把猴子放在笼子里,并记下在出生后的前5个月中,幼猴与两位“母亲”直接接触的时间问题。

在最初的实验中,所有的幼猴与两只代理母猴都接触。

其中一半幼猴由木制母猴喂奶,另一半则由铁丝母猴喂奶。

3.实验结果:经过最初几天的调适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

甚至是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它们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离开木制母猴,吃完后便迅速返回到木制母猴这里。

另外,虽然两组猴子食量同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但由铁丝母猴喂养原幼猴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

每当幼猴发现自己正面对一些害怕的事物时,它们便很快跑向木制母猴,并抱住它以获得安慰的保护。

随着幼猴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变得更加强烈。

另外,无论是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还是木制母猴喂养的幼猴,其反应没有差异:当它们害怕时,都会到绒布包裹的代理母猴那里寻求安全感。

评价:首先,实验得出了这样一条结论:母猴是否满足幼猴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并不是幼猴依恋母猴的主要因素。

发展心理学依恋的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依恋的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依恋的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依恋是对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并维持亲密关系的一种心理模式的研究。

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和玛丽·爱因斯沃斯基提出,在此之后,许多学者对依恋理论进行了扩展和发展。

本文将对发展心理学依恋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探讨。

1. 依恋:依恋是指一种个体与重要他人之间的情感和行为系统。

它是人类天生的,从婴幼儿期开始形成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发展。

依恋对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还与人际关系、情感调节能力、自我认同等诸多方面密切相关。

2. 依恋样式: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形成和维持亲密关系时,往往展现出三种不同的依恋样式: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有信任和亲密的感觉,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并能更好地处理关系中的冲突和问题。

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往往避免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常常独立自主,不情愿展示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可能经常试图独自解决问题。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对亲密关系感到不安和担忧,他们经常需要他人的确认和接受,担心被抛弃或背叛,常常需要他人的关注和反馈。

3. 依恋对生活的影响:依恋对个体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安全型依恋的人更能享受稳定的亲密关系、稳定的情感和较低的心理压力,并在面临挑战时更具弹性和适应力。

相反,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依恋往往导致个体的心理困扰、人际关系紧张和情绪不稳定。

此外,依恋还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情绪调节紧密相关。

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爱与被爱的情感,有稳定的自我认同和较佳的情绪调节能力。

而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依恋往往伴随着自我怀疑、情感不稳定和自我认同的问题。

4. 依恋的形成与发展:依恋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始于婴幼儿期,随着个体成长和亲密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早期婴幼儿期,主要依靠父母或主要照顾者满足生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建立起基本的依恋关系。

小艾伯特实验教案

小艾伯特实验教案

小艾伯特实验教案小艾伯特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旨在探究婴儿对于陌生人的反应和依恋行为。

该实验由心理学家玛丽·艾伯特(Mary Ainsworth)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成为了研究儿童依恋的重要工具。

实验的过程如下:首先,研究者邀请婴儿和其母亲来到一个陌生的实验室房间。

然后,婴儿与母亲在房间内自由玩耍一段时间。

接着,一个陌生人进入房间,而母亲则离开房间。

在母亲离开房间期间,研究者观察婴儿的反应,包括是否出现焦虑、是否主动探索环境等。

随后,母亲再次进入房间,观察婴儿对于母亲返回的反应。

根据实验观察到的婴儿行为,艾伯特将婴儿分为了三种依恋类型:安全依恋、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和不安全/抗拒型依恋。

安全依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房间期间会表现出焦虑和不安,但当母亲返回时也会迅速安抚下来,重新与母亲建立联系。

这表明他们对母亲的依恋感是安全的,他们相信母亲会回来并保护他们。

不安全/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房间期间很少表现出焦虑或不安,当母亲返回时也不会主动寻求安慰或亲近母亲。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抑制自己的情绪,不依赖他人帮助自己。

不安全/抗拒型依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房间期间会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和不安,当母亲返回时也会表现出抗拒和愤怒的情绪。

这表明他们对于母亲的依恋感是不安全的,他们担心母亲会离开或伤害他们。

小艾伯特实验的结果对于理解儿童依恋行为以及后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依恋的婴儿往往会在未来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而不安全依恋的婴儿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更多的困难。

这个实验也启发了许多研究者进一步探索儿童依恋的形成机制以及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

总之,小艾伯特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通过观察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互动行为,揭示了婴儿的依恋类型。

这个实验对于理解婴幼儿的依恋行为以及后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提供了更。

与依恋相关的心理学实验

与依恋相关的心理学实验

与依恋相关的心理学实验依恋是一个人与他人建立和维系密切关系的一种内在需求。

心理学家们通过各种实验来探究依恋与人们的行为间的关系。

下面,就介绍几款经典的依恋实验。

一、斯特兰奇实验斯特兰奇实验是心理学中关于依恋的经典实验之一。

该实验是由玛丽·斯特兰奇(Mary Ainsworth)在1950年代所设计的。

实验中,一个不到一岁的婴儿与母亲分开,然后再次重聚。

通过观察婴儿的行为,包括呼唤母亲、寻找母亲、哭声等,来识别婴儿的依恋类型。

实验发现,婴儿表现出的不同哭声和行为能够反映出对不同类型依恋的需求,确定依赖型依恋和独立型依恋。

二、哈洛实验哈洛实验也称为哈洛和温米普实验,由心理学家约翰·哈洛(John W. Halvorsen)和埃史特·温米普(Esther M. Wiederhold)于1976年设计完成。

该实验是通过暗示性学习让受试者学习到一个新词的意思,当被试者忘记该单词后,会展现出什么行为。

实验发现,受试者中有些人会通过寻求陌生人的帮助来记忆单词,此种行为便是依恋类型的直接表现。

三、牟氏实验牟氏实验是由心理学家牟丽华(Marilyn M. Moretti)所设计的依赖型依恋实验。

实验中,她邀请了许多家长和四至六岁的孩子参加实验。

孩子们被分成了母亲出现在场和母亲不出现在场两组,研究者通过记录孩子的行为来观察孩子的依恋类型。

实验结果发现,当母亲出现在场时,孩子们不断想要接近母亲;而当母亲不出现在场时,依赖型依恋孩子会表现出容易被打扰、焦虑、哭闹等行为。

四、高辛实验高辛实验是心理学家哈洛·高辛(Harry Harlow)在1957年的一项实验。

实验中,高辛让小猴子分别选择两个“母亲”——一个是带有鲜美食物的“丑陋母亲”,另一个是外貌和睦、没有食物的“美丽母亲”。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猴子明显地偏爱拥有鲜美食物丑陋母亲被称为“食物裹数”。

该实验证明了小猴子爱上“不好看却给予丰厚物质奖励”的母亲,并与依赖型依恋行为相一致,使用该实验对理解依赖型依恋有一定的帮助。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1级研究生田瑞琪010083摘要依恋理论从上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该文介绍了涉及依恋的三个主要理论;介绍了依恋的研究阶段;综合了依恋的研究成果: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类型、影响因素和跨文化研究,最近国外成人依恋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早期依恋和成人依恋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依恋理论研究阶段早期依恋的研究成果成人依恋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强烈的情感关系。

有狭义和广义依恋之分,狭义依恋指母婴依恋,广义依恋除了母婴依恋之外,还包括儿童依恋、青少年依恋以及各种类型的成人依恋。

1.依恋理论1.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非常重视人早期同父母形成的亲密关系,他们把依恋看成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关系是在婴儿先天的自我关注或自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为抚养者满足了婴儿的需要,特别是使婴儿吮吸的愿望得到满足,婴儿逐渐开始依恋那些抚养、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

相对与早期精神分析而言,新精神分析学派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存在。

艾里克森认为,在以基本信任感的确立为发展任务的第一年,母亲因能提供营养及满足儿童的需要而在儿童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成为儿童的依恋对象。

在此意义上,这种对母亲的依恋实质上是儿童对现实世界信任感的集中体现。

精神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依恋的情感内涵,触及了依恋的本质;从需要的意义上讨论了依恋的建立与发展,并以儿童需要的满足与否作为依恋确立、发展与转移的内在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把依恋的发生发展与特定阶段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对有关研究与教育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不过总的来说,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过分强调儿童生理需要满足的意义,过分看中喂养与口腔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其他交往经验与抚养方式对于依恋形成的影响,割裂了儿童早期经验的完整性。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依恋理论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

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

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

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

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

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

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

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

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

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心理学中的依恋与亲密关系研究

心理学中的依恋与亲密关系研究

心理学中的依恋与亲密关系研究依恋和亲密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主题。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着人类依恋和亲密关系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和亲密关系研究,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

一、依恋理论的发展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与特定重要人物建立情感纽带的需要,这种纽带被称为“依恋”。

依恋行为最初在早期儿童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和理论解释。

1. 安全依恋安全依恋是依恋理论中的一种关键类型。

安全依恋的人们对亲密关系的信任和依赖程度较高,他们相信自己在需要时可以从亲密关系中得到支持和安慰。

安全依恋的形成受到早期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关怀和回应的积极影响。

2. 不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包括两种类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人们倾向于避免亲密关系,不太愿意表达需要和情感。

焦虑型依恋的人们则表现出过分的担心和依赖,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较高。

二、亲密关系的重要性亲密关系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亲密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安全感和满足基本的人际需求。

它们也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和情感依附。

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密关系与许多积极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结果相关联。

例如,亲密关系可以降低压力水平、改善心理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症状,以及提供恢复和康复的支持。

三、依恋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关系依恋与亲密关系密切相关,依恋风格可以影响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和行为。

安全依恋的人们通常更能够建立和维持稳定和满意的亲密关系,而不安全依恋的人们则可能面临各种挑战。

1. 亲密关系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安全依恋的个体更有可能拥有稳定和持久的亲密关系。

他们能够建立更好的情感纽带,从而更好地应对关系中的困难和挫折。

2. 依恋与冲突解决依恋风格还与亲密关系中的冲突解决方式相关。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成人依恋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成人依恋

依恋研究的新进展——成人依恋依恋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新近成人依恋研究的兴起又为这块经典的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活力。

本文对近十几年来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进行介绍和总结,并对国内关于成人依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以期对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依恋成人依恋依恋类型AAI ECR 内部工作模式“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1969年首次提出依恋的概念,此后它就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最初人们关注的是婴幼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随着依恋联结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发现,依恋研究逐渐拓展到了成人领域。

基于不同的角度,成人依恋发展出了两种研究取向:核心家庭取向和同伴-恋人取向[1]。

核心家庭取向认为,成人依恋是“成人关于童年期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而同伴-恋人取向的研究则将其定义为“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

一、三种测量工具1、成人依恋访谈(AAI)AAI是核心家庭取向研究采用的访谈技术,是最早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成人依恋测量方法。

AAI是半结构式访谈,访谈中主要针对成人童年的早期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对其个性的影响。

其把成人依恋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安全-自主型,不安全-冷漠型和不安全-专注型。

2、成人依恋类型和关系问卷。

发展临床取向和社会人格取向都有各自的自陈量表,然而人格派的自陈量表影响更大。

如Hazan和Shaver的成人依恋类型问卷(AAS)、Bartholomew和Horowitz的关系问卷(RQ)及关系测量问卷(RSQ)等。

这些问卷让被试报告其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根据他们的看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进行划分。

3、亲密关系量表(ECR)以上测量工具是基于把成人依恋分为几个离散的类别,导致研究之间难以比较,而且采用迫选法,不能反映被试内心的真实想法。

对此,Brennan和Fraley等人从1998年开始,采用维度来研究成人依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一个标准的成人依恋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2]。

心理学经典实验之依恋的研究

心理学经典实验之依恋的研究

心理学经典实验之依恋的研究有时候,心理学家似乎是走得太远了。

像“爱”这类问题怎么可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呢?但无论你怎样界定“爱”的含义,你不得不承认它对我们的行为有巨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做出一个假设,那么接下来心理学家就会提出一系列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什么是爱,从哪里会得到爱,爱是如何起作用的。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被公认是自弗洛伊德之后在研究早期经验对成年的影响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心理学家。

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婴儿与母亲(或者早期看护者)之间的亲密接触以及依恋的经验,对他或她在未来生活中爱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亲近的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

你想想自己最早的爱的经历是什么?是自你出生那一刻便开始了的与你母亲之间的联系。

那么,这种接触确实非常重要吗?弗洛伊德主义者相信,在生命开始的第一年里,亲密接触主要集中在乳房和本能的口部倾向(著名的口腔期)。

后来,行为主义者反对这种观念并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与本能需要如饥饿、干渴和避免痛苦有关。

由于母亲可以满足这种需求,所以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常在母亲喂养婴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

因而,母亲就与愉快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于是爱就产生了。

在这两种观点中,爱都是其他本能或生存需要的附属品。

然而,亨利•哈罗却发现,爱和情感可能是与饥饿和干渴一样强烈的基本需要,亦或比它们更强烈。

研究者使用恒河猴做实验,他们制作的第一只代理母猴是这样的: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

然后他们又组装了另一只不能提供舒适环境的代理母猴:一这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

这只铁丝猴也安装能喂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热量。

换句话说,这只铁丝母猴与木制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罗称为“接触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异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样。

然后,研究者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8只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用奶瓶),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也提供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经典实验之依恋的研究有时候,心理学家似乎是走得太远了。

像“爱”这类问题怎么可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呢?但无论你怎样界定“爱”的含义,你不得不承认它对我们的行为有巨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做出一个假设,那么接下来心理学家就会提出一系列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什么是爱,从哪里会得到爱,爱是如何起作用的。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被公认是自弗洛伊德之后在研究早期经验对成年的影响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心理学家。

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婴儿与母亲(或者早期看护者)之间的亲密接触以及依恋的经验,对他或她在未来生活中爱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亲近的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

你想想自己最早的爱的经历是什么?是自你出生那一刻便开始了的与你母亲之间的联系。

那么,这种接触确实非常重要吗?弗洛伊德主义者相信,在生命开始的第一年里,亲密接触主要集中在乳房和本能的口部倾向(著名的口腔期)。

后来,行为主义者反对这种观念并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与本能需要如饥饿、干渴和避免痛苦有关。

由于母亲可以满足这种需求,所以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常在母亲喂养婴儿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

因而,母亲就与愉快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于是爱就产生了。

在这两种观点中,爱都是其他本能或生存需要的附属品。

然而,亨利•哈罗却发现,爱和情感可能是与饥饿和干渴一样强烈的基本需要,亦或比它们更强烈。

研究者使用恒河猴做实验,他们制作的第一只代理母猴是这样的: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

然后他们又组装了另一只不能提供舒适环境的代理母猴:一这只母猴是由铁丝网制成,外形与木制母猴基本相同,以便使幼猴用接近木猴的方式接近它。

这只铁丝猴也安装能喂奶的乳房,且也能提供热量。

换句话说,这只铁丝母猴与木制母猴相比,除了在被哈罗称为“接触安慰”的能力方面有差异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样。

然后,研究者把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8只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用奶瓶),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也提供奶。

我相信,你已经很清楚哈罗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他企图将喂养的作用与接触安慰的作用分离开来。

哈罗把猴子放在笼子里,并记下在出生后的前5个月中,幼猴与两位“母亲”直接接触的时间总量。

结果是令人惊讶的,我们将稍后对此进行讨论。

在完成了这些最初的研究后,哈罗想进一步详细探索“依恋”及接触安慰的作用。

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当孩子感到害怕时,他们总会到母亲(或者其他早期看护者)那里寻找庇护,为了探寻在这种情境下,与铁丝母猴在一起的幼猴和与木制母猴在一起的幼猴将分别做出何种反应,哈罗在它们的笼子里放人各种各样能引发恐惧的物品,如上紧发条的玩具打鼓熊(这种玩具于刚出生几天的幼猴。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有许多人基于用幼猴做实验的伦理原则对哈罗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批评。

他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为人在一种特殊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中母亲满足婴儿的任何需求,同时研究者可对这种环境中的多种成分进行科学的操纵。

按照上述理论,我们通过改变母亲满足婴儿基本需要的能力,便能阻止或改变婴儿与母亲之间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质量和强度的依恋。

然而,由于伦理道德的原因,这种实验很显然是不能在人身上实施的。

由于哈罗用恒河猴进行学习课题的研究已有好几年了,所以他便用猴子做被试进行他的爱与依恋的实验研究。

从生理学角度看,恒河猴•与人类非常接近。

哈罗也相信,恒河猴在婴儿期对情感和接触(如喂养、接触、依附等)的基本反应与人类相同。

那么,用动物做被试进行这种研究是否存在伦理问题呢?我们将稍后对此进行讨论。

理论假设在哈罗的早期研究中,幼猴在实验室接受精心的人工抚养,研究者用瓶子小心地喂养它们,挑选食物使它们吸收均衡的营养,不受疾病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幼猴比由母猴照顾的幼猴更健康。

哈罗注意到这些幼猴非常依恋盖在笼子底部的布垫子(棉花垫子)。

当研究者把这些垫子拿去清洗时,它们变得非常生气和焦虑。

他还发现一天大的幼猴便能表现出这种依恋,其程度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中会变得越发强烈。

很明显,像哈罗所说的那样:“对于婴儿而言,无论是人类的还是猴子的幼婴,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抓住比稻草更多一些的东西”(第675页)。

如果幼猴生活在一个没有软垫覆盖的笼子里,即使它拥有非常好的营养和医疗条件,它也无法茁壮成长。

把布垫放进去后,幼猴就变得更健康,看起来也更加满足、快活,所以,哈罗的理论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哈罗和他的合作者决定“制作”用于实验的不同类型的母猴。

熊与幼猴一样大,对幼猴而言是很可怕的)。

研究者对这些情况下幼猴的反应进行观察,并作了详细记录。

哈罗的另一项研究被称为“旷场试验”,他把幼猴放进一个不熟悉的小房间里,里边放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如积木、毯子、带盖的容器、折纸等)。

在一般情况下,猴子喜欢玩这些玩具或摆弄它们。

把两组幼猴放进同一个房间,并设置三种情况:仅出现木制母猴,仅出现铁丝母猴,两者都不出现。

哈罗的想法是要考察,母猴在场或不在场的情况下,这些幼猴适应和探素这种陌生环境的倾向性。

最后,哈罗想探索幼猴与代理母猴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是否在它们分开一段时间后还能保持。

当幼猴长到6个月能够吃固体食物时,让它们与“母亲”分开一段时间,然后再在旷场环境中团聚。

结果你可能还记得,在最初的实验中,所有的幼猴与两只代理母猴都接触。

其中一半幼猴由木制母猴喂奶,另一半则由铁丝母猴喂奶。

现在,你可能已猜到幼猴偏爱的是由绒布包裹的木制母猴(不是吗),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偏爱程度趋向于极端,甚至对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而言也是如此。

母猴是否满足幼猴的饥饿、饥渴等生理需求并不是幼猴依恋母猴的主要因素,这与当时流行的观点恰恰相反。

接触安慰在幼猴对母猴产生依恋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这一点在实验中得到了清楚的证明。

经过最初几天的调适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

甚至是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它们为了吃奶才迫不得已离开木制母猴,吃完后便迅速地返回到木制母猴这里。

分别由木制母猴和铁丝母猴喂养的两组猴子的行为特征进一步证明了接触安慰的重要性。

虽然两组猴子食量同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但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

这就说明,缺少母亲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

恐惧物体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幼猴对木制母猴的依恋。

每当幼猴发现自己正面对一些害怕的事物时,它们便很快跑向木制母猴,并抱住它以获得安慰和保护。

随着幼猴年龄的增长,这种反应变得愈发强烈。

另外,无论是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还是木制母猴喂养的幼猴,其反应没有差异:当它们害怕时,都会到绒布包裹的代理母猴那里寻求安全感。

你也许曾注意到,当父亲或母亲在场时,孩子们会感到安全和放心,他们在这种场合下更充满好奇心,更乐意去探索他们周围的环境。

通常,他们会探究周围环境中的一切,但其前提是他们必须看到父母亲在场。

哈罗的陌生环境或旷场试验就是这样设计的,他要在猴子身上看到类似的行为反应。

研究者把幼猴放人陌生的环境后,所有幼猴立即冲向木制母猴,抓住它,用身体蹭它,并摆弄它的脸和身体。

一会儿以后,这些幼猴“开始把木制母猴看作安全之源,••…它们在这个陌生的新环境里探索和摆弄各种物品,然后返回到母亲怀里,循环往复”(第679页)。

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些幼猴放在同一间房间里,但木制母猴不出现时,它们的反应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充满了恐俱,出现情绪化的行为,如哭叫、缩成一团、吸吮手指。

有时候,它们会跑向房间里母猴曾出现过的某一特定地方,然后从一个物体跑向另一个物体,尖叫着,哭喊着。

在铁丝母猴出现的情况下,幼猴的行为表现与它们在两种母猴都不出现的情况下的表现是完全一样的。

所有幼猴都是这样,无论它们是由谁(木制母猴或铁丝母猴)喂养的。

在该研究的最后一部分中,研究者让已过哺乳期、可食用固体食物的幼猴(大概5-6个月大)与母猴分离(最长时间约30天)。

当幼猴们在相同的旷场环境中再一次与木制母猴重逢时,它们冲向母猴,爬在它身上,紧紧抓住它,用自己的头和脸在它身上摩擦,然后与母猴玩耍,撕咬包裹在母猴身上的绒布。

最明显的变化是幼猴不再像以前那样,离开母猴去探索和玩耍房间里的其他物品。

按照哈罗的观点,这很显然说明寻找安全感的需要比探求自然的趋向更为强烈。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重聚的时间仅仅持续了大约3分钟,假如我们把这段时间再延长一些,这种探究行为也许还会发生。

讨论哈罗指出,他的研究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对于幼猴而言,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

这项研究确实改变了心理科学,其原因之一在于该研究所得结论与当时所流行的行为主义观点背道而驰。

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推动母婴关系发展的动力是喂养行为所导致的强化。

然而,正如哈罗所说:“作为一个感情变量,早期哺乳行为使婴儿与母亲之间经常发生亲密的身体接触。

显然,人是不能仅仅依靠乳汁来生活的。

”(第677页)毫无疑问,哈罗认为他的研究结果应该被推广到人类,我们稍后将很快会谈到这个问题。

实际上,他已为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哈罗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对家庭的要求越来越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妇女走上社会,参加工作。

这也是那个年代许多人对哈罗的研究给予关注的原因之一:因为,那时人们仍普遍认为,母亲亲自喂养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情感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他说,成功养育的关键是接触安慰,而不仅仅是妇女的哺乳能力,美国男性也能在养育婴儿方面起到相同的作用。

今天,这种观点已为人广泛接受,但是,哈罗在1958年写这篇报告时,这简直如同一场革命。

尽管哈罗坚持这个主张,但是你是否也认为人类与猴子的依恋或爱的过程是相同的?有一些研究支持这个观点,即人类婴儿对他的照看者的依恋确实超越了生理需求的满足。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母亲与她的孩子之间的肌肤接触增进了依恋关系。

但是我们有权在有潜在危害的情境中用猴子或其他动物做实验吗?就哈罗的研究而言,在这个问题上争论双方都有合情合理的解释。

科学界判断此项研究是否符合伦理原则的途径之一是看其是否对人类和社会有潜在的益处。

无论你认为这项研究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它已经对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时还涉及收养儿童或虐待儿童等问题。

不幸的是,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有许多孩子被迫长时间地生活在福利院等机构中,有些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不能够照顾他们(孤儿),有些是因为他们自身有疾病或是残疾。

哈罗的研究已经影响了我们对这些孩子的照顾方式,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仅满足这些孩子的生理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使孩子有更多机会与他人进行身体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