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DOC)

合集下载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第一部分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C.欧洲西部
D.南美洲
考点 2 聚落与环境
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
料等因环境而异,如下表所示:
民居图片 热带雨 林或季 风区
两者的相互 关系 竹楼通风较 好,人居住在 双层木楼 炎热多雨、 楼上,不仅比 或竹楼 比较潮湿 较凉爽而且可 以避免潮湿
民居建 筑特点
当地的气 候特点
A.俄罗斯 B.印度
1.以下四个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 ) C.巴西 D.南非 2.2010 年除南非外其余四国经济增速均超世界平均水平, 则当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可能是( D ) A.9.6% B.8.2% C.4.8% D.4.4%
(2012 年广东汕头)2010 年 5 月 1 日第 41 届世界博览会在 中国上海开幕举行。各个国家的展馆均反映了该国的特色。读 亚洲部分国家展馆图片(图 4-1),回答第 3 题。
据此回答(1)~(3)题。
(1)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D )
A.1.04%
B.0.97%
C.0.7%
D.-0.7%
(2)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B )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劳动力过剩 (3)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C ) A.南亚地区 B.非洲南部
④能够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B.②③④ D.①②④
(2012 年广东江门)读下表,完成 1~2 题。
国家
面积/万 km2 人口/亿
中国
960 13.4
俄罗斯
1707 1.4 4.8%
印度
298 11.7 8.2%
巴西
851 1.9 4.5%
南非
122 0.5 3.5%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本章整合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本章整合
关闭
B
答案
知识建构导图
1 2 3-4 5 6 7 8 9 10-11
5.“骑楼”是岭南(南岭以南)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它是在楼房前座 跨入人行道横空而建,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 廊。长廊的突出作用是( )
A.体现当地民族特色 C.节省建筑材料
D
B.体现房屋的建筑美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2.当地的资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的资源直接影响 建筑材料的选择。如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以窑洞为主,当地居 民就是利用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的特点,建造了冬暖夏凉、干 湿宜人的窑洞。再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就地取材,用冰雪建造 了冰屋,屋外冰天雪地,屋内却很温暖。
专题归纳复习
一二
保文护化这、些民古俗建等筑信的息,主所要以有原重因要是的( 研究)价值。
关闭
A1.它0.D能适11应.D当地的环境
B.它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
C.它比现代建筑好看
D.它记录的信息有研究解价析值 答案
专题归纳复习
一二
【例1】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一二
专题归纳复习
(1)①②③所表示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
,当地有哪
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比较稀疏的

,因为当地的自然条件是

(2)除了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另一重要因素是

解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亚
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是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
关闭
①第地1形0题,从②图气上候看,聚③落河分流布在④山间交的通平地上,反映了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A有.①公②路穿B过.②聚③落,反C映.③了④交通D对.①聚④落的影响。图片没有显示河流,也没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4章 居民与聚落 第3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市。
关闭
C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3.下图属于乡村聚落中的哪种类型?(
123456
)
A.农村 B.林场 C.牧村 D.渔村
C
关闭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123456
4.下列各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是( )
A.高山地区
B.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荒漠地区
关闭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聚落分布密集。
关闭
B
解析 答案
快乐预习感知
5.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属于中国的是( A.丽江古城 B.平遥古城 C.皖南古村落 D.威尼斯城
123456
)
威尼斯城位于意大利。 D
关闭 关闭
解析 答案
6.连线题。 A.我国西双版纳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 C.我国黄土高原 D.东南亚国家民居 E.西亚的民居
快乐预习感知
一二
快乐预习感知
一、列表比较乡村和城市的差异
聚落 乡村 城市
人口 密度 小

交通
建筑 形式
欠发达 平房 为主
楼房 发达 为主
服务 机构 少

经济 生产劳 状况 动方式
耕作、 欠发达 放牧、
捕鱼等 工业、 发达 服务 业等
聚落 空气 规模 质量 小 清新
大 污染重
快乐预习感知
一二
【例1】 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就地取材,搭建成竹楼,通 风防潮 厚墙隔热,小窗减少白天 热风进入 上层住人习感知
【例2】 “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 统。”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 )
A.高温多雨的地区 B.寒冷多雨雪的地区 C.温暖干燥的地区 D.温暖多雨雪的地区 解析:墙体厚度与气温相关,一般来说,气温越高,墙体越薄;门窗开 得较大是为了通风散热;多雨地区要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 。 答案:A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60Βιβλιοθήκη ~ 7012人口不断增长 速度越来越快
图4.1世界人口的增长曲线
人口增长速度快慢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年内死亡人口 年内出生人口 = ——————— *100% — —————— *100% 总人口 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世界人口的分布
• 人口密度 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 口数
南极大陆
人口稀疏
“四疏”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分布规律 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有的地方稠密 有的地方稀疏
不平衡性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
1999年10月12日一名出生于波黑的宝宝被联合国秘 书长安南指定为全球第60亿人
联合国选定的第70亿名宝宝
2011年10月31日零点前2分钟,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 儿——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亿 10 ~ 20 20 ~ 30 30 ~ 40 40 50 ~ 50 ~ 60 每增加10亿人所需 要的时间/年 100 30 15 12 12
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 公式: 人口密度= ————————————— 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分析世界人口的稠密区和稀疏区主要分布在哪? 欧洲西部沿海 北美洲东南部 亚洲东部与南部
人口稠密
“四密”分布规律:
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和平原地区
亚欧大陆的中部、北部 北美洲大陆 中部和北部
大洋洲中西部 非洲大陆北部 撒哈拉地区 南美洲大陆 中部和南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第2课时: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第2课时: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由于世界遗产能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产生可观的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明十三陵
莫高窟壁画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
老君山
天坛 承德避暑山庄
山西平遥古城
被称为“保存 最为完好的四大古 城”之一,平遥古 城是中国汉民族城 市在明清时期的杰 出范例。
雅典卫城
希腊最杰出的古建 筑群,宗教政治的 中心地。始建于公 元前580年。包括 希腊古典艺术最伟 大的四大神庙,诠 释了一千多年来在 希腊繁荣、兴盛的 文明、神话和宗教, 被视为世界遗产理 念的象征。
• 截至2021年7月,中国已有56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 •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
1.水城威尼斯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
A.意大利
B.德国
C.法国
D.瑞士
2北京的古老民居——四合院,记录的政治文化信息是( )
A.当地的气候特点
B.当地当时的经济水平
C.当地的地形特点
D.封建时代多代同居的家庭关系
3.以下属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正确措施是( )
A.减少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1)由于自然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聚落正在逐渐减少。 (2)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些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一些高楼大厦所代替。
正在被拆除的北京四合院
武当山遇真宫发生“1·19”火灾
二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2.保护传统聚落的必要性 (3)战争对聚落文化遗产的毁灭性破坏
➢ 战火下的叙利亚,6项世界文化遗址全遭破坏
(1)丽丽江江完古美城的作保为存“了世少界数文民化族遗民产居”建有筑哪,些再主现 了要古特朴色的,风你貌怎;样融理汇解了世各界个遗民产族委的员文会化对;丽完江整的的 水评系语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 典范。

洛阳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知识点总结(超全)

洛阳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知识点总结(超全)

洛阳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知识点总结(超全)选择题1、小明和小强对人口增长问题争执不休,小明说:“人口越多越好,人多力量大。

”小强说:“人口越少越好,人少不仅住房宽敞,分到的资源也多。

”你认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再快再慢都行B.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人多力量大,利于开发资源D.人口增长越慢越好,这样就不会有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问题答案:B人口增长过快,会使社会在满足人们各种需求方面遇到巨大的困难,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严重,财政压力巨大;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A,C、D的说法都是片面的。

故正确的选B。

2、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形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主要功能是( )A.防御风沙B.防御台风C.防御风雪D.防御地震答案:C依据题意,喀纳斯地区是多雪地区,人字型屋顶是为了让雪顺势而下,不会压塌房屋,窗户较小是为了防御风雪,防风保温,故本题选C。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3、当你到我国某城市旅游时,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A.中国地图B.该市比例尺较小的地图C.世界地图D.该市比例尺较大的地图答案:D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表示的范围较大,不适合去城市旅游使用,AC错;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所以去城市旅游,适合用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的地图。

故选D。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的应用。

4、小雪想去美国留学,她首先要过的语言关是A.阿拉伯语B.法语C.英语D.西班牙语答案:C小雪想去美国留学,她首先要过的语言关是英语,因为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人口主要是英国的后裔,在美国是通用英语的,所以要去美国留学,一定要先过英语关,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世界语言的分布.5、下列属于经济全球化具体体现的有①资源、技术共享②人才、信息共享③经济相互依赖④生产分工不明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经济全球化体现在各国之间的资源、技术共享,人才和信息的共享,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生产分工十分明显,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6、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B.bC.cD.d答案:D读图可知,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等, 规模大、呈团块状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或河流的入海口处,地形一般是平原地区,如图中d区域;故答案选D。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居民与聚落PPT优质课件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居民与聚落PPT优质课件

差 异
划分
农村、牧村、渔村、林场 等
生产方式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
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 业生产活动
产生早晚


找一找: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历史文化 生活习俗等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适于耕作
自然资源丰富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试归纳: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因素:地形、水源、气候、土壤、自然资源等 社会因素:经济状况、交通、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
事 耕 作 、
服居 务住 业在 等城 工市 作里 。的
人 们 主 要 从 事 工 业 、
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
挑战一下:归纳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tips:从外观、划分、生产活动、产生时间去分析)
聚落
乡村
城市
外观
范围小,建筑物矮,道路 稀疏,人口数量少,汽车 流量小等
范围大,建筑物高,道路密集, 人口稠密,汽车流量大等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适应游牧生活,搭盖、拆卸迅速。
整年降水稀少,畜牧 业较为发达。
随堂演练
1、下列传统民居与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墙厚窗小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B.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C.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D.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2、下列民居适应高温多雨环境的是(

3、下列不是聚落形成与发展有利自然条件( ) A.交通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水源充足
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 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 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带答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带答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带答案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选择题1、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B.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2、小李在观察下图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②亚洲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③西经60°经线穿越亚洲大陆西部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3、阿拉伯人属于三大人种中的()A.混血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白种人4、“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

歌词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A.乡村,这里有板桥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市,这里有道路.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5、下列属于经济全球化具体体现的有①资源、技术共享②人才、信息共享③经济相互依赖④生产分工不明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关于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7、谷爱凌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接受采访时,她流利的说着两种不同的语言,其中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另一种是使用最普遍的,它们分别是()A.汉语、英语B.法语、汉语C.汉语、俄语D.汉语、西班牙语8、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来看,不属于同类型国家的是()A.印度B.巴西C.中国D.英国填空题9、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用_____________表示, 即人口密度=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10、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1)白种人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必背知识点一、人口与人种1.人口增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这一数据为特定时间点,但展示了人口增长的显著趋势)。

人口的增长速度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通常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则较高。

2.人口分布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人口总数(人)÷面积总数(平方千米)。

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3.人种与分布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北部。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南亚、北非、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中部,以及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二、语言和宗教1.世界主要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括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三、聚落与民居1.聚落的概念与类型聚落是人们居住、生产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以及从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场所。

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种类型。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2.聚落的分布与形态聚落多形成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如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河口和沿海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而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3.民居特色与差异不同地区的民居特色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根据肤色、头发、面部特征等可将人类划分成 三个主要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
肤色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头发
波状 卷曲
面部
鼻子高 嘴唇薄 嘴唇厚
体毛
多 少
色浅 黑色 浅黄色 棕黑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世界人种的分布
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 亚洲东部 非洲、大洋洲
1个人),每小时出生约2273人,每天出生约5万多
人,每年净增人口约1184万。
2、人口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1)生存需求:饮水、吃饭、穿衣、住房
(2)社会需求:教育、医疗、就业
3、人口过多,增长过快, 对环境、经济和 社会影响巨大(粮食、居住、就业、交通)。
(二)人类必须控制自己——计划生育
(1)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使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人口过多——计划生育。 (4)人口过少——适当鼓励生育 目前还是人口过多且素质低的问题。
E
▲活动 1、计算并填表:P75
2、从两个图上,分析影响
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三பைடு நூலகம்人口问题
(一)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1、“人口爆炸”时代——每年增加8000万人
•。 目前,全世界每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 出生15540人,每天出生约37万人,每年增长约
8296万人。
• 我国每分钟大约出生38人(平均不到2秒钟出生
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
考一考:他们属于哪个人种?
印第安人
印度人 爱斯基摩人——因钮特人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居民与聚落》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主题为“居民与聚落”。

核心主题:本单元的核心主题是居民和聚落,主要包括人口、语言和聚落三个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从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分布入手,涉及了世界人种等知识点,然后介绍了世界语言的分布规律,最后给学生介绍了聚落的相关知识点,从知识的结构来看,不同地区的聚落情况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人种及各地文化综合的产物。

因此本单元的的讲解可以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来讲解居民与聚落之间的关系。

二、目标与内容课标要求和素养目标本单元一共涉及3条课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3.运用反映人种、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目标二:学会通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资料,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快慢。

目标三: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上,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目标四: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目标五:能够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负面影响;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种的分布。

目标六:让学生了解世界不同的语言,从地图上了解几种联合国工作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目标七: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目标八: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目标九: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专题一人口与人种专题二语言与宗教专题三聚落2.单元整体构想本单元涉及的知识点包括人口的数量和分布、世界语言和宗教以及聚落的分布,在知识结构上,从人口和人种入手,讲解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再从文化的多样性入手,发现聚落的多样性。

专题一人口与人种(1课时)专题二语言与宗教(1课时)专题三聚落(1课时)三、单元知识框架四、情景与任务(课程设计)专题一人口情景创设:情景导入: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人口和人种——不同的人种(2024版新教材)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人口和人种——不同的人种(2024版新教材)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黄种人
皮肤呈淡黄色 头发黑直 面庞扁平 体毛中等
白种人
肤色、眼色、发色浅 头发波状
鼻梁高、嘴唇薄 体毛较多
黑种人
头发卷曲 皮肤黝黑 嘴唇较厚 体毛较少
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
体质特征
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白种人

波状 鼻高唇薄 较多
黄种人 淡黄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黑种人 黝黑
卷曲 嘴唇厚 较少
造成三大人种体质特征 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冷空气较缓
体质特征
进入肺部
人种
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防寒
白种人 浅 波状 鼻高唇薄 较多
黄种人 淡黄色 黑厚 较少 散热
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 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黄种人
亚洲的东部、 东南部
美洲的印第 安人
北冰洋沿岸 的因纽特人
白种人
欧洲 非洲北部 亚洲西南部 大洋洲东部 和南部 北美洲中部 南美洲
黑种人
非洲的中部和 南部
大洋洲西北部 美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 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 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 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 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 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 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立。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不同的人种
不同的人种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 黑头发 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赵恩红【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结束前三章自然地理学习之后,初次涉及的人文地理的知识,由前后紧密联系的四部分组成,分别为世界人口的增加、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不同的人种。

首先通过了解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及人口分布,使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及地理计算的技能,并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次通过探究活动呈现人口问题,使学生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最后通过了解三大人种特点及分布,明确自然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为了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本节内容设置为1课时。

【教学构思】利用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并联系当下实际,了解世界上的人口总数。

世界人口的增长,整合教材4.1及4.3图,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读出每增加10亿人所用的时间,并根据数据在学案中绘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读图-绘图-得出结论过程,并根据抚顺2007年出生率、死亡率(本年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由学生计算自然增长率,巩固自然增加率=出生率-死亡率,体会人口负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由学生自主学习总结人口密度公式,并根据抚顺,及本省省会沈阳的面积及人口数,巩固计算,并体会人口分布的疏密,过渡到世界人口的分布,教会学生“读图三部曲”,掌握读图方法,培养读图能力,并结合世界地形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影响人口分布原因,同时利用大量图片,使学生树立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观念。

人口问题,利用探究作为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思路:根据教材及学案给出材料(关于抚顺的人口迁移)探究人口过快、过慢增长、及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带来的问题,并请同学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全班交流(画漫画、情景剧、举例子等),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培养创新精神及与人合作能力,并利用图片视频等,使学生体会人类所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第2课时:世界人口的分布)精品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第2课时:世界人口的分布)精品课件
2.人口的稠密区与稀疏区
分组讨论( 限时5分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 ➢ 找出人口稠密区,并结合
书本解释原因
第二组: ➢ 找出人口稀疏区,并结合
书本解释原因
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
2.人口的稠密区与稀疏区
欧洲西部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北美洲东部
结论呈现( 限时5分钟) 人口稠密组
结论 四个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配套人教版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 2.能够说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3.能够对照地图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表示人口疏密程度的量值,指每平方千米居住的人口数。
A 稀 疏
25人/平方千米
B 稠 密
50人/平方千米
原 自然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非常恶劣,寒冷、 因 湿热、干旱、高寒
1.人口分布疏密的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 )
A.人口的数量
B. 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2.祖国的首都北京市面积16410平方千米,人口2154.2万人,根据数据计算出北京市的人口密 度是( )
A.1313人/平方千米
B.13130人/平方千米
干旱沙漠地区
严寒高纬地区
高海拔地区 湿热雨林地区
结论呈现( 限时5分钟) 人口稀少组
结论 四个人口稀少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
2.人口的稠密区与稀疏区
南极地区 气候严寒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看图分析下列 问题: 1.三处聚落的选 址有什么共同 点? 2.说说影响聚落 的形成和发展 有哪些因素?
水资源?土壤?地形?交通? 自然资源?气候?
水资源充(井、 泉、湖滨、河 畔等地)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交 通沿线和交汇 处、沿海港口 等地) 气候 :温暖湿润
自然资源丰富 (林、渔、矿 等地)
画出你理想中的乡村或城市。
2。聚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 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聚落的建设发展中,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 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 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为什么在聚 落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
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北极地区因纽 特人的冰屋
终年严寒, 气温低 气候干旱 少雨 炎热多雨
用冰建造 房屋 挖黄土造 窑洞 用竹子建竹 楼
我国黄土高原 上的窑洞 我国云南西双 版纳地区的傣 族竹楼
这节我们学了些什么?
一、乡村和城 2、城市: 市 工业、服务业等
二、聚落与环境
乡村:
农村: 牧村: 鱼村: 林场: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一、乡村和城市
1、什么叫聚落?聚落可分为那两大类? 聚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聚落的分类: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
大类型
世界上先有乡村聚落还是先有城市聚落?
先有乡村聚落
城市 乡村 集镇(分别用1,2,3表示 出现的先、后顺序) 1
3
2
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 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请你欣赏一组图片,想一想居住在乡村和城 市的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

七年级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七年级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人口自然增长率 表示。 (2)增长速度指标:用_______________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缓慢
1750 1800 1850
加快
1900 1950
更快
2000
2050 年份
0
比较世界各大洲的平均人口增长率
楼房 高矮 多少 道路 多少 宽窄 有无 农田 鱼塘 人口 密度 大小 商店/学校/医 院等基础设 施的多少 自矮 且 少
多 而 宽 少 而 窄


多 少
保 留 不 多


保 留 较 多
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环境因素:
水源充足(井、 泉、湖滨、 河畔等地) 土壤肥沃,适于 耕作
有”新月”标志。
佛教典型建筑——寺庙。 建筑特点是红墙黄瓦的庙宇、 佛寺大殿或佛塔。
将下列世界三大宗教和分布地区及宗教建筑物 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基督教 西亚和东南亚 教堂
伊斯兰教 亚洲的东南部 庙宇
佛教
欧、美和大洋州
清真寺
1、世界第一大宗教是 基督教 , 佛教 是第三大宗教。 2、在我国,伊斯兰教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 我国的 维吾尔族、回族 (族)信仰该教。 3、在少数民族中, 藏族、蒙古族 族信 奉喇嘛教,它是 佛 教的一个分支。 4、产生在我国本土的宗教是 道教 。 5、以佛教作为国教的国家 泰国 。
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
正在流行的民居
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的楼房
城市
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
水泥森林”
传统聚落的价值-
1、根据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通常把世 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聚落的概念,识别不同类型的聚落,了解聚落的形成条件和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聚落图片和案例,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关注,培养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聚落的形成条件和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

•分析聚落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资源•聚落类型图片和多媒体展示。

•案例分析材料,包括城市、乡村聚落的例子。

•小组讨论题卡。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聚落图片和案例。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聚落的形成条件和发展变化。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不同聚落(城市、乡村)的短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看到了哪些类型的聚落?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问题导入:提出问题“什么是聚落?聚落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会如何发展变化?”引出新课主题。

新课教学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2.•简述聚落的定义,强调聚落是人类居住的场所。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聚落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并分类(如城市、乡村、集镇等)。

•逐一介绍每种聚落的特点,包括人口规模、建筑风格、经济活动等。

3.聚落的形成条件4.•提出问题:“聚落为什么会在这里形成?有哪些条件促成了聚落的形成?”•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环境(如地形、气候、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如交通、资源、政策等)对聚落形成的影响。

•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具体聚落,分析其形成条件。

5.聚落的发展变化6.•简述聚落的发展变化过程,包括初期形成、逐渐扩大、功能分化等阶段。

•利用多媒体展示聚落发展变化的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小组讨论:预测一个聚落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地理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知道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地区。

3.运用地图说出六大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4.知道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5.请知道国界的划分、意义和领土的含义。

6.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7.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8.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知识网络)1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等于0,表示人口零增长;小于0,表示负增长。

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如:某地区的出生率是0.97%,死亡率是1.07%,则自然增长率是?.世界人口增长率的计算: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一千人当中,出生人口数(成活)减去死亡人口数,就是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例如:某一地区平均每20000人当中,当年出生并存活180人,死亡了46人,这个地区一年中的人口增长率为。

(180—46)÷20000×1000‰=6.7‰2.世界人口的分布:⑴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⑵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

(3)人口密度的概念: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即人口密度=某地区总人口数∕总面积,如:某地区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为40万,这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为200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别(4)理解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关系: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的人口。

3.人口问题。

(1)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并能够举出生活中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的实例。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题;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人口过多带来问题的实例:略(2)知道人口从农村移入城市给城市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犯罪率上升等。

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⑴乡村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导致人多地少,生活困难。

⑵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较乡村好。

(3)人口问题包括人口过多和人口过少以及人口老龄化等不同的情况,要正确理解。

所谓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资资料的生产不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三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三大人种⑴黑色人多分布在气温高的热带地区,如撒哈拉以南非洲、亚马逊河流域等,因此,黑色素含量高,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鼻子低而宽、体毛少、便于散热。

⑵白种人多分布在较寒冷地区,如欧洲、北美及北非等,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以减缓冷空气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

⑶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如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等。

外部特征有差别,世界人种无优劣,都是平等的。

5. 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分布:汉语——中国、东南亚,英语——欧洲、美洲、大洋洲,俄语——俄罗斯,法语——法国,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6.三大宗教及分布:(1)基督教——欧洲、美洲、大洋洲(2)伊斯兰教——亚洲的西亚和东南亚(3)佛教——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7. 乡村与城市:(1)概念:聚落就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2)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3)差异:生活、生产方式不同,景观特征不同。

8. 聚落与环境:(1)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地形、气候、资源、土壤、水文、交通(2)世界聚落分布——①河流中下游平原区——聚落密集。

②高山、荒漠地区——少、没有聚落。

(3)民居建筑的差异:①外貌风格、建筑材料不同9.聚落的发展与保护:(1)聚落发展的变化(2)聚落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3)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10.国家和地区:①记住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及分布:第一大是欧洲的俄罗斯,陆地面积是1707万平方千米;第二大是北美洲的加拿大,陆地面积是997万平方千米;第三大是亚洲的中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第四大是北美洲的美国,陆地面积是937万平方千米;第五大是南美洲的巴西,陆地面积是854万平方千米;第六大是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陆地面积是769万平方千米。

②记住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及分布:截至到2000年,有中印美印巴巴俄,孟尼日墨一亿多。

亚洲有6个,中国(大约有13亿),印度(10亿多,位居第二位),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欧洲有俄罗斯(1.5亿);非洲有尼日利亚;北美洲有美国和墨西哥;南美洲有巴西。

国界及划分神圣不可侵犯2.国界和领土领土的含义对话解决争端记住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欧洲的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亚洲的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非洲的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地跨亚大两大洲)、北美洲的美国(地跨北大两大洲)、北美洲的巴拿马(地跨南北美两大洲)。

三.合作探究1、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也有差异,__国家人口增长快,__国家人口增长慢。

2、在极端干旱的__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__地区、终年严寒的__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__是人口稀疏区。

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取决于·············································()A.自然资源的多少B.经济发达的程度C.文化教育水平的高低D.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使人类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B.世界农业生产落后C.世界环境恶化D.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5、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欧洲B、亚洲C、非洲D、大洋洲四.达标检测6、某地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是,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个,这个地区一年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是·····························()A、千分之二十五B、千分之十五C、百分之十五D、百分之二十五7、关于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使农村大量的精壮劳动力流失B.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滞缓C造成城市经济发展的滞缓D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8、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A.高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中低纬度地区D.低纬度地区9、从地形条件看,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A.平原地区B.丘陵地区C.高原地区D.地势崎岖的山区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A.汉语B.英语C.俄语D.阿拉伯语11、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A.英语B.汉语C.俄语D.日语12、到澳大利亚工作最好会···············································()A、法语B、英语C、德语D、俄语13、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14、佛教是世界上第__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_部和__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