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张中丞传后叙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语文(张中丞传后叙)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教案
《X中丞传后叙》教案一、作者简介: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
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
在诗文创作上,他有一整套理论。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X学古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认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
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
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其中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许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
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X中丞传后序》,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
学习《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某某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X君墓志铭》等。
为友情深厚的文学家而作,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某某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
他的碑志文“随事赋形,各肖其人”,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志这种历来枯燥无味的文体增辉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为优秀的传记文学。
《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赠序,手法多样,使赠序发展成为一种富有文学性的实用性的文体。
《答X立之书》等书启,因人陈词,情真意切。
韩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北宋词一导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基础知识积累。
【每日一练】——默写《己亥杂诗》和《使至塞上》书写务必工整!1.危言危行: 2. 微言大义: 3. 尾大不掉: 4. 师心自用: 5. 石破天惊: 6. 硕大无朋: 7. 醍醐灌顶: 8. 天马行空: 9. 文过饰非: 10.无人为役: 三.小题训练(5分钟)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差.事/差.可告慰 疏浚./怙恶不悛. 薄.命/薄.暮冥冥 B .濒.临/捷报频.传 着.迷/着.手准备 诘.责/佶.屈聱牙 C .筵.席/垂涎.三尺 辟.邪/鞭辟.入里 炮烙./络.绎不绝 D .刹.那/名山古刹. 惊诧./叱咤.风云 绚.烂/徇.私枉法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近年来,我国干旱天气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水资源危机正步步逼近,如何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已迫在眉睫。
B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C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要尽力降低日常生活所耗用的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
D .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三.问题导学。
(一)阅读欧阳修的《踏莎行》,完成检测:1、这首词上片中如何写行人忆家和闺人忆外的?请参见《高中文言文精讲精练》P238赏析要点第二段。
答:2、结合全词,谈谈这首词表达的情感并探究结尾两句构思的妙处。
答案见P298答:(二)阅读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完成检测:3、试解说上片如何写出秋景的特点的。
《精讲精练》P241赏析要点第2段答:4、说说下片写柔情的技巧。
答:四课堂巩固练习。
2011年【全国卷】【适用范围】(8省市区)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书序 张中丞传后叙学案(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张中丞传后叙本课话题——责任与正义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
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
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
张巡、南霁云舍生取义的壮举,诠释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是否活得有价值,而在于是否能够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秉持强烈的责任感、正义感,通过锲而不舍的采访和准确权威的报道,推动呼格吉勒图案这一全国关注的重大案件重审,使人民的生命得到尊重,使法治尊严得以彰显,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
勿忘人民、敢说真话、坚持信仰。
这是汤计调研的三大“法宝”,也是他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坚守和操守,诠释了记者职业的精神内涵。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2.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李百药3.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欧阳修4.只要提着正义之剑攻击,再柔弱的手臂也会力大无穷。
——韦伯斯特5. 声张正义和扶植自由,是革除时弊的关键。
——享·乔治[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蚍蜉..( )( ) 诟. ( ) 饿羸.( ) 霁. ( ) 泗.州( ) 须髯.( ) 帙.( ) 亳.州( ) 【答案】 pí fú ɡòu léi jì sì rán zhì bó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 )(2)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 (3)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 )【答案】 (1)“藏腑”同“脏腑”,即内脏 (2)“志”同“识”,作标记 (3)“常”同“尝”,曾经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恨⎩⎪⎨⎪⎧然尚恨.有阙者(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魏公子列传》)( )(2)诚⎩⎪⎨⎪⎧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3)比⎩⎪⎨⎪⎧亦见其自比.于逆乱(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逍遥游》)(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4)引⎩⎪⎨⎪⎧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刺客列传》)(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 )恭疏短引.(《滕王阁序》)( )【答案】 (1)名词,遗憾/动词,感到遗憾 (2)连词,如果,表示假设/名词,真心诚意/副词,的确,确实,实在 (3)动词,并/动词,等到/动词,合/形容词,紧靠的 (4)动词,牵,拉/动词,拿,举/动词,召请,召引/动词,自杀/名词,序文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翰以文章自名.( )________(2)屡道.于两府间( )________(3)引绳而绝.之( )________(4)又降.霁云( )________(5)不乐成人之美.( )________(6)食其所爱.之肉( )________(7)虽食,且不下.咽( )________(8)远见救援..不至( )________(9)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________【答案】(1)名词作动词称道(2)名词作动词取道,经过(3)动词使动用法使……断(4)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5)形容词作名词美名(6)形容词作名词爱的人(7)名词作状语向下(8)动词作名词救援的军队(9)动词使动用法使……成就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不能通知..二父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把事项告诉人知道;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进学解2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进学解》导学案2●同学们:付出是成功的最大法则。
一、课前三分钟:2008感动中国人物7 张艺谋奥运团队颁奖辞、推荐委员语、使用提示及适用话题。
美文诵经:人们把18岁这个年龄称为花季雨季,是因为这个年龄如花一样烂漫、如雨一样缠绵。
这个时候的诸多“喜欢”,总是那么纯、那么美!实际上,18岁,成长才刚刚开始,外面的世界很大,远方的路还很远很远,此时,微笑、泪水、欢喜、叹息,都是第一次,对这弥足珍贵的第一次,一定要记得珍惜,因为美好的时光总是最决绝的,说走就走,失去了永远不会再来。
二、自学指导:1、早读自修课结合《进学解》注释,通读文章第3—5段。
2三、学习目标:1、理解3、4、5段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2、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效果。
四、课堂检查:《进学解》文中出现的成语。
五、自主学习。
(5分钟)★回顾识记学案上重要文言词语及进一步思考问题,理解文意。
(浏览·口头翻译)1、(齐读)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杗()、桷()、欂栌()、椳()、闑()、扂()、楔()、牛溲()、纡余()、卓荦()、不繇()、不要()其中()、廪()粟、踵()、崇庳()、以杙()为楹()、豨苓()2、阅读第3、4、5三段,给括号前方框内字释义并给划线的句子翻译。
《进学解》【3】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类),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译句①译句②译句③译句④思考问题:⑴把第三节分为两个层次,用‖标出,并概括每一层内容。
⑵第一层中,作者采用什么方法说理?⑶作者举荀、孟两个例子有什么作用?理解段意,整理板书:【4)粟;子不知耕,妇不)();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之宜。
”译句①译句②思考问题:⑴用自己的话说说第四节的内容(提示:讲解时抓住最后一句,关键词:不遇于时,份所当然,此为自谦之辞,实乃内心不平。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15课 张中丞传后叙 Word版含答案推荐
书序是古代序文中的一类。
或由作者自己撰写,或出自他人之手,一般讲述书籍或文章写作的缘由和经过,或对书籍、文章内容加以补充、评论。
像欧阳修的《伶官传序》。
按文章题目看,这是一篇书序,是为书籍出版写的序言,内容是阐明作者写此书此文的动因,书的内容、意义、写作过程等,但本篇序却非如此,它虽是文序,但内容却是一篇史论。
早期的序文,除单篇作品的置于作品之前外,书籍的序文一般都置于全书之后,内容不仅包括此书的创作缘由和经过,还包括内容提要与目录。
比如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
在宋代书序三大家(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中,曾巩以其目录序受到世人推重。
一般书序,大多以究本溯源、考订缺失为主,唯曾巩作序,必对古书的内容或观点阐发自己的见解。
这篇书序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序文有以议论为主和以叙事为主两大类,但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往往是集叙事、议论为一体,有的序文往往还带有抒情色彩。
唐宋八大家撰写这类文章时,往往会以书籍本身作为引子,生发出对时政、历史、文学等的看法。
因此,书序的思想和文学价值有可能超过所序的书籍或文章。
书序的写作手法,或偏重议论,或偏重叙述,形式上较少束缚,作者可以较自由地表达思想。
因此,有些书序可以当作学术或思想评论来读。
第15课张中丞传后叙(对应学生用书P44)走近作者韩愈(见《原毁》)相关背景本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张中丞,即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唐玄宗天宝年间为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东)令。
安史之乱爆发时,他率部英勇阻击叛军,先后坚守雍丘(今河南省杞县)、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
肃宗至德二年(757)正月,受封为御史中丞、河南节度副使,与睢阳太守许远合兵共同守城,同围敌苦战十月,终因粮绝兵尽,无人救援,城破,与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36人壮烈殉国,年48岁。
张巡、许远功勋卓著,而当时一些文官武将为开脱自己怯敌逃跑的罪责,却百般诋毁他们。
李翰是张巡的好友,曾客居睢阳,亲见战守实况,便撰写《张巡传》上呈肃宗,意在澄清是非。
高中语文第五专题第15课张中丞传后叙学案苏教《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第15课张中丞传后叙专题导航专题解说古代散文中,序文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文体。
序也作“叙”或“绪”,是依条理叙述的意思。
书序是古代序文的一种,或由作者自己撰写,或出自他人之手。
一般讲述书籍或文章写作的缘由和经过,或对书籍、文章内容加以补充、评论。
唐宋八大家撰写这类文章时,往往会以所序的书籍或文章为寄托,生发出对人生、时政、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看法,因此,书序的思想和文学价值有时超过了所序的书籍或文章。
书序的写作手法,或偏重议论,或偏重叙述,形式上较少束缚,作者可以自由地表达思想。
因此,有一部分书序可以当做学术或思想评论来读。
学法指导 1.了解古代论文文体——书序,了解书序的内容、特点及源流,明白该文体的特征。
2.掌握本专题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熟悉涉及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注意探究文本的思想和文学价值。
1.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政治愈加腐败。
唐玄宗耽于享乐,使国政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
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入都城长安,安氏称帝。
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采以守势,但不为杨国忠所接受,被迫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
唐玄宗逃入四川,到了马嵬坡途中六军不发,有将领请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
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
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今河北正定),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及后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在唐军的收复下,另一叛将史思明投降。
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安庆绪并称“大燕皇帝”。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圬者王承福传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圬者王承福传》课前三分钟:二、学习目标:1、把握作者对王承福处世方式的看法,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
2、理解议论在本文中的作用,认识本文不同于一般传记的主要特点。
3、学习文章运用抑扬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学习重点:把握作者对王承福处世方式的看法,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
学习难点:学习文章运用抑扬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三、学习过程:★在预习的基础上,理解识记学案上重要文言词语及问题进一步思考。
(浏览·思考·记录)1、阅读全文,给括号前字释义;给划线的句子翻译。
2、自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句,同学间交流解决。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任有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
吾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
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
”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曰:“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进学解1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进学解》导学案1●同学们:喧闹必浮躁,宁静生慧根一、课前三分钟:2008感动中国人物6 吉吉吉颁奖辞、推荐委员语、使用提示及适用话题。
美文诵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之舟的船长,要把握自己的人生航线,掌握自己的命运。
十六岁,是明媚的春,朝气蓬勃,五彩缤纷,坐在青草上,遐想蓝天。
十六岁,是火热的夏,洒脱豪放,激情四射,坐在河岸上,幻想幸福。
十六岁,是火红的秋,丰实娟秀,清秀无比,站在稻田里,迎接胜利。
十六岁是素洁的冬,粉妆玉砌,银装素裹,在白雪中,寻寻觅觅。
它也好比五彩的四季。
十六岁,它让我们拥有五彩的四季,拥有无限的幻想,无限的自由,让我们好好拥有这一片天空吧!二、自学指导:1、早读自修课结合《进学解》注释,通读文章第1—2段。
2、利用《学案与测评》资料P3-4“文本品读”了解文章主旨及写法借鉴。
3、用红笔圈画出导学案中疑难处,小组讨论寻求帮助。
三、专题内涵解说---杂说,是一种议论兼叙述的短文形式。
可参考课本P14解说。
四、学习目标:1、理解1、2段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2、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效果。
五、背景补充:韩愈仕途坎坷,大起大落,而几次起落都是由于参与政治,关心时局,对朝政发表意见,最终遭受打击。
这样的经历使他对读书人的遭遇,对人才使用问题非常重视。
《旧唐书·韩愈传》:“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
”显然这是韩愈有感于自己的仕途遭遇,而抒发自己遭到贬斥不被重用的一篇文章。
六、自主学习。
(5分钟)★回顾识记学案上重要文言词语及进一步思考问题,理解文意。
(浏览·口头翻译)1、阅读前两段,给括号前方框内字释义并给划线的句子翻译。
2、夯实基础A、(齐读)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教诲.()畯.良()编纂.()继晷.()补苴.()罅.漏()幽眇.()咀嚼..()佶.屈()聱.牙()奇葩.()闳.大()跋.前()踬.后()裨.益()B、自读课文,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同学间交流;请结合例句深入领会词义。
高中语文 张中丞传后叙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张中丞传后叙》一、美文诵读:课前三分钟: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头还是生活。
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
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
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的心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二、预习指导:1、早读自修课20分钟结合《张中丞传后叙》注释通读文章。
2、走进作者。
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
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
在诗文创作上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认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
3、用红笔圈画出导学案中疑难处,小组讨论寻求帮助。
三、专题内涵解说---“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
“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四、学习目标:1、读懂文意,辨识文中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2、把握作者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
五、背景补充:韩愈出于正义感和对投降派以及腐朽势力的憎恶,更是出于希望改革朝政,重振大唐雄风,强烈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抱负,于“安史之乱”的四十多年后,写下了这篇文章。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原毁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原毁》一、课前三分钟:互查2008感动中国人物5 颁奖辞、颁奖委员、使用提示及适用话题。
二、预习指导:1、早读自修课20分钟结合《原毁》注释通读文章。
2、利用《测评》资料,走进作者。
韩愈.字退之,唐河人古文运动倡导者。
韩昌黎: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
韩文公:死后谥“文”。
韩吏部: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
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3、借助注释①,了解文章大意。
4、用红笔圈画出导学案中疑难处,小组讨论寻求帮助。
三、专题内涵解说---论辩,一般来说,“论”注重从正面树立一个观点,然后围绕它作逻辑严密的论证,“辩”则带有辩驳、辩说的意味。
属于议论文范畴,那么,希望同学们要熟悉议论文的结构思路及论证技巧。
四、学习目标:1、识记重要的文言字词义,能翻译课文。
2、把握作者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
(1分钟)五、背景补充: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
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
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
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
六、自主学习。
(5分钟)★在预习的基础上,理解识记学案上重要文言词语及问题进一步思考。
(浏览·思考·记录)1、阅读全文,给方括号前黑体字释义;给划线的句子翻译。
2、自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句,同学间交流解决。
原毁韩愈①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高中语文张中丞传后叙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 学案
《张中丞传后叙》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懂文意,能辨识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及句式特点。
2.认识本文的写作特色,理解课文的结构安排,识别批驳种所用的论据类别以及论证方法。
【作家作品常识】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后人尊称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
有《昌黎先生文集》。
“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课前预习】一、解释括号中的通假字。
1. 然尚恨有(阙)者2.远虽(材)若不及巡者3.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4.此矢所以(志)也5.嵩(常)在围中二、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
1. 竟.与巡俱守死 2.远虽.材若不及巡者3.将.其创.残饿赢..之余 4.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5.士卒仅.万人 6.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7.必以其言为.信 8.弃城而.逆遁9.其讲之.精也。
10.巡因.一见问姓名。
ll.以此诟.远 12.然尚恨.有缺者13.授之柄.而处其下 14.具.食与乐,延霁云坐15.远诚.畏死 16. 而贼语以.国亡主灭悟.之17. 且将戮,巡起旋.. 18. 阳阳..如平常19.从而尤.之 20.如此卓卓..21.引绳而绝.之 22. 因乱抽他秩.以试三、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中的古义。
1.然尚恨有阙者2.霁云慷慨..语曰3.不能通知..二父志 4.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5.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 6.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7.皆感激..为云泣下 8.颜色..不乱四、翻译下列句子。
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2.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伶官传序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伶官传序》一【课前三分钟】诵读于是予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二【学习目标】1. 掌握实虚词等文言知识2. 理解文章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学习过程】(一)背景介绍:由于本文是借古讽今之作,应从“五代”和“北宋”两个角度把握。
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代。
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
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被伶官所惑,伶官得以重权在握。
当叛乱四起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
这是由于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
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二)自主学习,走进文本1、解释加点字词(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吾遗恨也。
(3)则谴从事以一少牢告庙(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5)抑本其成败之迹(6)祸患常积于忽微2、一词多义(1)微A 祸患常积于忽微B、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C、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D、微斯人,吾谁与归(2)顾A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B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C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乃A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3、补全下列语句:(2)忧劳可以兴国,。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五 第15课 张中丞传后叙 含答案
张中丞传后叙(对应学生用书P44)走近作者韩愈(见《原毁》)相关背景本文写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张中丞,即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唐玄宗天宝年间为真源(今河南××县东)令。
安史之乱爆发时,他率部英勇阻击叛军,先后坚守雍丘(今河南省××县)、睢阳(今河南省××市)。
肃宗至德二年(757)正月,受封为御史中丞、河南节度副使,与睢阳太守许远合兵共同守城,同围敌苦战十月,终因粮绝兵尽,无人救援,城破,与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36人壮烈殉国,年48岁。
张巡、许远功勋卓著,而当时一些文官武将为开脱自己怯敌逃跑的罪责,却百般诋毁他们。
李翰是张巡的好友,曾客居睢阳,亲见战守实况,便撰写《张巡传》上呈肃宗,意在澄清是非。
然而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仍处于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状态,为割据、分裂制造舆论的人还在诽谤张巡、许远。
韩愈对此异常愤慨,从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出发,写了这篇文章,对李翰的《张巡传》作了重要补充。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 愈与吴郡 张籍 阅 家中旧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得 李翰所 为《张巡 传》。
翰以文章 自名,为此书,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
李翰因文章而自负,写这传 颇详密, 然 尚 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篇传记十分详密,但遗憾的是还有缺陷:没有为许远立传,又 不 载雷万春 事 首尾。
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
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
自⎦⎤名:自许,自负。
远虽 材 若 不及巡者, 开 门纳 巡,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打开城门迎接张巡,地位本在 巡 上, 授之 柄 而处其下,无位本在张巡之上,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甘居于其下,毫无所疑 忌,竟 与 巡 俱守 死,成 功名;城陷而猜疑妒忌,最终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名;城破后虏, 与巡死 先后 异 耳。
张中丞传后叙(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张中丞传后叙(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张中丞传后叙(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忠义之士的性格特点和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
2、认识本文尊重客观事实,灵活运用多样手法表现人物的传记特征。
3、学习本文根据内容需要,将表达、议论、抒情熔于一炉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尊重客观事实,灵活运用多样手法表现人物的传记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尊重客观事实,灵活运用多样手法表现人物的传记写法。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指导学生读懂文句,准确翻译全文。
教学进程:一、题解1、张中丞,即张巡(709-757),邓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
唐玄宗开元末进士,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县令,调真源县令。
安史乱起,张巡在雍丘一带起兵抗击,后与许远同守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肃宗至德二载(757)城破被俘,与部将三十六人同时殉难。
乱平以后,朝廷小人竭力散布张许降贼有罪的流言,为割据势力张目。
韩愈感愤于此,遂于元和二年(807)继李翰撰《张巡传》(今佚)之后,写了这篇后叙,为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慷慨悲壮的颂歌。
全文感情激荡,褒贬清楚,议论叙事互为表里,不分宾主,其“截然五段,不用钩连,而神气流注,章法浑成”(高步瀛《唐宋文举要》引方苞语)。
文中关于南霁云拒食断指、抽矢射塔,张巡诵读《汉书》、起旋众泣等细节描写颊上添毫,传神写意,形象栩栩如生,光采照人。
中丞,张巡驻守睢阳时朝廷所加的官衔。
2、介绍书序:古代序文中,除了赠序之外,另一类就是书序。
书序或由作者自己撰写,或出自他人之手,一般讲述书籍写作的缘由和经过,或对书籍内容加以评论。
唐宋八大家撰写这类文章时,往往会以书籍本身作为引子,生发出对时政、历史、文学等的看法。
因此,书序的思想和文学价值有可能超过书籍本身。
书序的写作手法,或侧重于议论,或侧重于表达,形式上较少束缚,作者表达思想获得了相当的自由度。
因此有一局部书序可以当作学术或思想评论来读。
二、讨论、疏通文句。
张中丞传后叙 导学案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课题《张中丞传后叙》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导学目标1、了解“传记”和“叙”的相关文体知识;疏通文意,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识点。
2、学习本文人物塑造的写作手法,掌握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
3、把握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忠义之士的性格特点,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塑造高尚的人格。
二、导学重难点重点:疏通文意,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识点。
难点:掌握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
三、导学过程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传记”和“叙”的相关文体知识2、学习1-4段一、自主学习(一)认识“传记”1、“传记”的概念记载人物经历的作品叫传记。
“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
2、“传记”的特点所记人物和事件应有历史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真实性;所记事件应相对完整,着意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完整性;塑造人物形象时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有适当的艺术加工——文学性。
3、“传记”的分类别传或他传:由别人写的;自传:由自己写的;合传:把几个人合在一起写的。
(二)认识“叙”“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文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以及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为“叙”或“引”。
“后序(叙)”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也称作“跋”或后记。
(三)解题1、关于张中丞张中丞:即张巡,唐玄宗开元末年的进士,本是真河县令。
“安史之乱”叛军进入河南后,张巡领兵在雍丘抗敌。
后来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告急,巡领兵进睢阳与许远共同守城,公元757年城破被俘,与部将三十六人同时殉难。
朝廷追封他为御史中丞,故称张中丞。
史学家认为,张巡、许远坚守睢阳之功,不亚于郭子仪、李光弼的用兵。
因为睢阳是江淮的屏障,而唐朝朝廷军队的给养基本上是由淮河、长江顺着汉水进入唐军后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背景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当时一些坐观睢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了替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妒忌许、张二人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朋党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朋党论》一、课前三分钟:这就是爱——韩爱民颁奖辞及使用提示二、预习指导:1、早读自修课20分钟结合《朋党论》注释通读文章。
2、利用《测评》资料,走进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3、借助注释,了解文章大意。
三、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四、背景补充: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四年(1044)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
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
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
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
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五、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句,同学间交流解决。
2、阅读全文,给括号前方框内黑体字释义;给划线的句子翻译。
朋党论(1)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此自然之理也。
翻译(1):思考:本段作者提出什么样的中心论点?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 )禄利也,所贪者货财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 )以为朋者,伪也。
及( )其见利而争先,或( )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 )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留侯论导学案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留侯论》一课前三分钟2008感动中国人物8 颁奖词、推荐委员语、使用提示及使用话题。
美文诵读:我想起我的父亲,但是真奇怪,脑海里竟然只有一点恍惚的回忆,我才发现父亲一直都是以迎接者的姿态在接纳我!陪我上学,他让我走在前面,自己拎着包紧紧跟着,我的影子就在他沧桑的脸庞上忽隐忽现;寄宿时学校规定周三探望,才下楼梯我就看见他站在那棵熟悉的广玉兰下冲我微笑,手里捧着母亲赶早熬制的鸡汤;我乘车外出,他从来都是送到车走了好远,我只能推测他什么时候会背过身去;家乡四面临水,坐船跟吃饭一样稀松平常,我常常在江心就眺望到码头上站着一个人,岸近了,他一定是我的父亲。
二自学指导1 利用早读课结合课文注释,熟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
2摘录文中难解词句,小组讨论。
三学习目标1 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2 分析文章以“忍”字贯穿全文的“一字立骨”写法。
3 体会苏轼雄辩有力(正反对比)的论辩特色。
四背景补充嘉佑六年,苏轼二十六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
考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二十五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十九篇。
作者简介:学生自己展示。
五自主学习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完成。
1、实词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臣妾于吴者忍小忿而就大谋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2、虚词匹夫见辱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句践之困于会稽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3、一词多义过:必有过人之节/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怪:其事甚怪/油然而不怪者其:非子房其谁全之?/此其所以为子房欤所以:所以微见其意者/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4、人情有所不能忍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其身之可爱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油然而不怪者5 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全文提示:《留侯论》是一篇史论,属于议论文。
高中语文 5.1 张中丞传后叙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散文选读》
问题导学 自主探究 技法导析 文本图解
3.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提示:(1)通过精彩的场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的描写脍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 陈词、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2)用人物的言行塑造人物形象。 南霁云在贺兰宴会上的讲话:“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 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三个“食”字,顿为两层,显得强调有力,加 上两个“虽……不……”句式连用,将南霁云时刻挂念围城中父老和同伴们 的心理和赤诚报国不图个人好处的品质,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这是全文的引子,借评论李翰传文,交代立传的缘由。奠定全 篇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说话的基调。 2.第二段主要写谁?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提示:许远。①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②城陷而虏,与巡死先 后。③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④(外无待而死守)贼语以国亡主 灭(诱降)。 3.第三段为谁而辩论?目的是什么? 提示:为许远而辩论。旨在说明“分城而守”不是睢阳失陷的主因, 也不是许远的过失。
专题五 书 序
张中丞传后叙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读懂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忠义之士的性格特点和宁死不屈的 高尚气节,学习主人公以身殉国的牺牲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认识本文尊重客观事实,灵活运用多样手法刻画人物,融叙述、议 论、抒情于一体的表现方法。
【学期】高二下学期语文张中丞传后叙导学案苏教版
【关键字】学期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语文《张中丞传后叙》导学案苏教版【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重点实虚词、词类活用、一词多用等文言基础知识。
2.认识本文尊重客观事实,灵活运用多样手法表现人物的传记特征。
3.了解张巡、许远、南霁云等忠义之士的性格特点和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
【知识链接】一、题解1.张中丞,即张巡,邓州南阳人。
开元未进士。
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共同守护睢阳,被拜为御史中丞,故称其张中丞。
2.“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
“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二、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昌黎先生”。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
三、背景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12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匕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
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扬传颂。
但当时一些坐观睢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诋毁。
张巡的友人李翰写了这篇补叙英雄事迹,批驳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反对藩镇作乱的散文名作。
【学习过程】一.通假字然尚恨有阙者远虽材若不及巡者、两家子弟材智下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此矢所以志也嵩常在围中二.重点实词、虚词的解释1. 竟与巡俱守死2.远虽材若不及巡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中丞传后叙》一、美文诵读:课前三分钟: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头还是生活。
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
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
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的心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二、预习指导:1、早读自修课20分钟结合《张中丞传后叙》注释通读文章。
2、走进作者。
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
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
在诗文创作上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认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
3、用红笔圈画出导学案中疑难处,小组讨论寻求帮助。
三、专题内涵解说---“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
“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四、学习目标:1、读懂文意,辨识文中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2、把握作者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
五、背景补充:韩愈出于正义感和对投降派以及腐朽势力的憎恶,更是出于希望改革朝政,重振大唐雄风,强烈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抱负,于“安史之乱”的四十多年后,写下了这篇文章。
本文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以及记述南霁云的事迹与补叙张巡、许远的其他轶事,赞美了安史之乱中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安史叛军以及畏敌怕死的将领和诬蔑英雄的小人。
六、自主学习。
1、阅读全文,给方括号前黑体字释义;给划线的句子翻译。
2、自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句,同学间交流解决。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1 翻译画线的句子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力之邪?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
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1 翻译画线的句子(1)(2)(3)2 文章2---4段中举出了当时社会上哪些诽谤张巡、许远的说法?作者是如何反驳这些诽谤之词的?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
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
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
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
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
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
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
”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
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巡怒,须髯辄张。
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
”众泣不能仰视。
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
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
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嵩无子。
张籍云。
1 翻译画线的句子(1)(2)(3)问题探究:2 文章5---6段中共补叙哪几个人物,结合全文谈谈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分别突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文章最后一段通过张籍转述了于嵩的话,补充了几个细节,这对表现张巡的个性有何作用?七、点评与展示质疑八、课堂检测、翻译题1.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2.人相食且尽。
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3.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4.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九、文言沙龙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
1.表示疑问①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王曰:“何以知之?”②何所……?(所……是什么?)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卖炭得钱何所营?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④如……何,奈……何?(拿……怎样呢?) 如太行王屋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⑤孰与……?(与……比哪个……?)吾孰与徐公美?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⑥安……乎?(怎么……呢?) 《赤壁之战》: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⑦独……耶?(难道……吗?)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2.表示反问①何……哉(也)?(怎么能……呢?) 《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兼有感叹)②何……为?(……干什么呢?) 《鸿门宴》:何辞为?③何……之有?(有什么……呢?) 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之有?④如之何……?(怎么能……呢?) 《荷蓨丈人》: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⑤岂(其)……哉(乎,耶),(哪里……呢? ……哪里呢?):岂若我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兼有感叹) 《鸿门宴》: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殽之战》:未报秦施而伐秦师,其为死君乎?《廉颇蔺相如列传》: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⑥安……哉(乎)?(哪里……呢?)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兼有感叹)⑦不亦……乎?(不是……吗?) 论语六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察今》: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⑧……非……欤?(……不是……吗?) 《屈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⑨宁……耶?(哪里……呢?) 《祭妹文》: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兼有感叹)⑩顾……哉?(难道……吗?) 《为学》: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兼有感叹)⑩独……哉?(难道……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3.表示感叹①何其……也!(多么……啊!)《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②直……耳!(只不过……罢了!)《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③惟……耳!(只……罢了!) 《谭嗣同》: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耳!④一何……(多么……啊!) 《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⑤亦……哉!(也真是……啊!) 《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⑥……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4.表揣度①无乃……乎(欤) (恐怕……吧?)(兼表反问) 《季氏将伐颛臾》:求,无乃尔是过与?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②得无(微)……乎?(该不是……吧?)(兼表反问)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日饮食得无衰乎?③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 《师说》:其可怪也欤?④……庶几……欤?(……或许……吧?) 《孟子二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5.表示选择①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②……欤(耶),抑……欤(耶)?(是……,还是……呢?)《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③其……耶?其……也?(还是……呢?还是……呢?) 《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