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 文言文 文言文常用实词复习专项检测

合集下载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 虚词复习导学案3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 虚词复习导学案3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导学案3【学习目标】 1. 掌握“因、于、与、则、者、之”的意义及用法。

2. 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知识链接】《最高考》P306——308“因、于、与、则、者、之”的素材归纳。

一、自主演练1.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⑵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⑶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⑷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⑴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⑵青,取之于蓝(《劝学》)()⑶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⑷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⑸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⑹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⑺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⑻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3.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⑵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⑶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⑷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⑸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⑹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4.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⑴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⑶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⑷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⑸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⑴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⑶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⑷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⑸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成语专项复习课件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成语专项复习课件

㈢不合语法,搭配不当
例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x ) 【“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 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语】 例2.现有产品的条形码很容易被仿造,且让消费者 很难识别。最近,科学家们发明出一种DNA产品 条码,有了它,造假者只能望其项背。( x ) 【 “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 赶得上。多用于否定句或问句中,常与否定词搭 配,不符合其使用习惯。】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不用来形容花 木。】 例4.《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 并且引燃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是被全球艺评 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 乐剧。( x )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只可指人 不能指其它的。】
㈢ 不合语法,搭配不当
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 ) 2.现有产品的条形码很容易被仿造,且让消费者很难 识别。最近,科学家们发明出一种DNA产品条码, 有了它,造假者只能望其项背。( ) 3.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 能有丝毫大意。( ) 4.这几首乐曲是他的早期作品,当然不能和他现在的 创作等量齐观。( )
例3.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 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 的首当其冲的问题。(1995年全国题)( x )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望 文生义,误认为是首要的问题。】 例4. 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 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 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2005年全国)( x )
【“当仁不让”:当:面对。仁:正义的事。 指面 对合乎道义的事就主动承担起来,绝不推诿。在 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不让”的意思,与语意不 符。应改为“脱颖而出”或“众望所归”。】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名句名篇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三轮复习 名句名篇

2015届高三考前名句名篇背诵默写强化训练(一)班级姓名得分1.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论语》3.,行道之人弗受。

,气人不屑也。

《孟子》4.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何不为也?《孟子》5.,可以为师矣。

《论语》6.,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7.乡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8.后生可畏,?《论语》(二)班级姓名得分1.,不宜妄自菲薄。

2.宫中府中,局为一体,。

《出师表》诸葛亮3.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4.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岳阳楼记》范仲淹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岳阳楼记》范仲淹6.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琅琊也。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三)班级姓名得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

2.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4.,。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无丝竹之乱耳,。

8. ,往来无白丁。

(四)班级姓名得分1. ,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范仲淹2.酿泉为酒,。

《醉翁亭记》欧阳修3.水何澹澹,。

《观沧海》曹操4.,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5.,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王维6.,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7.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8.,家书抵万金。

《春望》杜甫(五)班级姓名得分1.白头搔更短,。

《春望》杜甫2.最是一年春好处,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3.莫道官忙身老大,。

凭君先到江头看,。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4. ,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最爱湖东行不足,。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6.角声满天秋色里,。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 虚词复习导学案2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 虚词复习导学案2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导学案2【学习目标】 1. 掌握“若、所、为、焉、也、以”的意义及用法。

2. 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课前候读】《最高考》P303——305“若、所、为、焉、也、以”的素材归纳。

一、自主学习1.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促织》)()⑵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⑷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2.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⑴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指南录〉后序〉》)()⑵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⑶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⑷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信陵君窃符救赵》)()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3.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⑵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⑶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⑷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⑸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⑹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⑺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察今》)()⑻何辞为?(《鸿门宴》)()4.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⑴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⑵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⑶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⑷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⑸未知生,焉知死?(《论语》)()5.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⑵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⑶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⑷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⑸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基础检测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基础检测题

早读课文言文实词知识检测【二十九】早读内容——请课代表早晨7:00前写在黑板:①读《识记宝典》P296-299理解识记文言实词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③④各不同 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 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 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 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伐无道.,诛暴秦 C.臣之所好者,道.也 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 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 D.觉今是而昨非.19.“复”是通假现象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 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 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 C.等死,死国.可乎 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早读课文言文实词知识检测【三十】早读内容——请课代表早晨7:00前写在黑板:①读《识记宝典》P300-302理解识记文言实词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C.今公子故过.之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 D.或.以为死,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复习之小题训练 新人教版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复习之小题训练 新人教版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之小题训练新人教版文言文训练1【安徽卷】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 刘大櫆许君讳曾裕,字崙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

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

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

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逐发愤以卒。

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

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

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

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筋骨,其名曰乌船。

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

其船遇风辄坏。

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

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好民取其货,而负其价不还。

君至惩期成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

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

故冬日嵴涸,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

有司精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

君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

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

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

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

必加详报,则已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

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

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

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

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

及其筮仕,秩避闲散,徙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

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

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期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①稇(ku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值母病笃笃:严重。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复》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1.爱本义是悲哀、伤心。

用作动词:(1)爱护,体贴。

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2)珍惜,爱惜。

如:倘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3)喜爱。

如: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4)吝啬,舍不得。

如:百姓皆以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2.安本义是安静。

(1)用作形容词,意为“安全”“安定”“安稳”。

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用作动词,意为“安身”“养生”。

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附虚词用法:(1)用作疑问副词。

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

相当于“怎么”“怎样”。

如: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B.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用作疑问代词。

用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相当于“什么”“哪里”。

如:A.沛公安在?(《鸿门宴》)B.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3.被本义指一种睡衣。

(1)用作动词,意为“蒙受”“遭受”“受到”。

如:A.忠而见疑,信而被谤。

(《屈原列传》)B.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C.如被冰雪。

(《促织》)(2)通“披”,意为“披着”“佩戴”“穿戴”。

如:A.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B.被明月兮佩宝璐。

(《涉江》)C.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4.倍本义是按原数增加,与现代汉语表“多少倍”的“倍”相同。

用作动词,通“背”,意为“背弃”“违背”“背叛”。

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附虚词用法:用作副词。

意为“加倍”“更加”“愈加”。

如: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本本义为树的干、根,与“末”相对。

(1)用作名词,意为“根本(的东西)”“基础(的东西)”,“根源”“来源”。

如:A.本末倒置。

(成语,原意为“树根”,这里引申为“根本的”“主要的”。

)B.今背本而趋末。

(《论积储疏》,“本”在这里引申为“农业”,“末”在这里引申为“工商业”。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导复习学案1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导复习学案1
“自将军已下”是定语,“群臣从官”是主语中心词。“自将军已下”限制了参加干活的人范围,翻译时应把倒置过来“自将军已下群臣从官”,整句可译为:命自将军以下的群臣及随从人员都负柴薪,填塞决口。
2.“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类句式是比较规范的句式,因为有“者”相隔,较容易发现。读得时候,也需要短暂的停顿。
这样的句子还有:
例2.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你怎么知道燕王可以依靠呢?
例3.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河渠书》译为:烧尽了柴草啊凭什么防御水灾!
(2)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的陈述句介词宾语前置,构成“宾语+介词+动词"的格式。例如:
例1.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
全句是陈述语气,“一"是“以”的宾语.提到了介词的前面,“一以”即“以一"。
“何”是疑问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提到动词“操”的前面。 翻译时,“何操”译为“操何”,“拿什么”的意思。整句话可译为: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例2.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自序》译为:从前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
例3.不容何病《孔子世家》译为:不被世人接受又有什么可忧虑的。
(2)否定句中 ,代词作宾语。代词作宾语可能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莫、未、无、毋”等。
“……之……”格式
例1.岂管仲之谓乎《管仲列传》
“之”是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管仲”是“谓”的宾语,借助“之”提到动词前了。翻译时“管仲之谓”可译为“谓管仲”。整句话可译为:这话说的不就是管仲吗?
例2.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太史公自序》译为: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见不会被采纳,政治主张不会被推行。
(1)疑问词作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在文言文疑问句中,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一般放在介词的前面.构成“宾语+介词+动词”的形式。常见用作介词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曷、胡、奚、安、焉”等。例如: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材料 易错成语例句及解析30个不分版本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 考前复习材料 易错成语例句及解析30个不分版本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考前复习材料易错成语例句及解析30个不分版本易错成语例句及解析30个1.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不孚众望:孚,不使群众信服。

意思反了,应改为“深孚众望〞或“不负众望〞。

〕2.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3.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快乐了。

〔狭路相逢,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不可用于老友见面。

〕4.这那么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挖苦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要说成“对……漠不关心〞。

〕5.近一段时间来,巴以暴力流血冲突持续加剧,巴以和平面临空前绝后的威胁。

〔“巴以和平面临的威胁〞是空前的,但今后可能更严重,不会“绝后〞。

〕《文史资料存史选编》中的不少资料是属于空前绝后的,被尘封了几十年,如果不是这次清库工作,极有可能被湮没。

〔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

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这些资料既然被尘封了几十年,怎么会从前没有过?〕6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7.这人一贯爱占廉价,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所以大伙都不怎么喜欢他。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占廉价当然不是应该做的事。

〕8.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果不其然,果然如此。

指事物的开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用在这里使前后意思矛盾。

〕9.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每日必读9 新人教版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每日必读9 新人教版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每日必读9 新人教版阅读识记:①新资讯P263——容易误解的高考文言实词100例一、先解释加点的词义,并翻译句子。

51. 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

()译文:52. 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

()译文:53. 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译文:54. 勉顺时政,劝.督农桑。

()译文:55. 议者皆然.固奏。

()译文:56. 至朝时,惠帝让.参曰。

()译文:57. 彦章武人不知书.。

()译文:58. 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译文:59. 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译文:60. 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

()译文:61. 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译文:62. 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译文:63. 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译文:64. 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

()译文:65. 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译文:66. 性刚嫉恶,与物.多忤。

()译文:67. 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译文:68. 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

()译文:69. 彧据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素由是衔.之。

()译文:70. 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

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71. 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译文:72. 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译文:73. 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

()译文:74. 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

()译文:75. 阶疾病,帝自临省.。

()译文:76.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译文:77. 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

()译文:78.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译文:79. 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语数日不厌.。

()译文:80. 方遣孟宗政、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学案新人教版【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规定:“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

2.分析综合 C。

从近几年的命题规律来看,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

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

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对文言句子翻译。

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时题目出在“课外”,答案源自“课内”。

4.从选材上看,除人物传记外,还涉及其他散文。

从分值上看,句子翻译覆盖面大,分值较高。

【目标导航】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梳理】一、实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是指依据具体语境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所谓“常见实词”是指:(1)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2)语文课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340个常用实词。

考查重点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其中对一词多义、双音复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

(一)通假字1.通用字。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实词误用学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实词误用学案

文言文常用实词专项检测卷1. 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2. 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3. 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4.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5. 齐孝公伐我北鄙.。

()6. 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7. 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

()8. 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9. 师进,次.于陉。

() 10.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11. 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 12. 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13. 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 14.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15. 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 16. 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17. 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 18. 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

()19.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 20. 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21. 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 22. 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

()23. 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

() 24. 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25. 致知在格.物。

() 26. 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27. 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 28. 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29. 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 30.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31. 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 32. 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33.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 34. 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35. 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 36. 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

()37. 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 38.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39. 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

()40. 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41. 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 文言文 传记文段高频词分类积累复习导学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 文言文 传记文段高频词分类积累复习导学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传记文段高频词分类积累复习导学案【自主学习素材】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

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

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高三语文天天练6

高三语文天天练6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天天练(6)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佳胤令滑。

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

公心怪之,判案如故。

敬厉声曰:“此何时,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公稍动容,避席迓之。

敬曰:“身奉旨,不得揖也。

”公曰:“旨逮我乎?”命设香案。

敬附耳曰:“非逮公,欲没耿主事家耳。

”时有滑人耿随朝任户曹,坐草场火系狱。

公意颇疑,遂延入后堂。

敬扣公左手,章拥背,同入室坐炕上。

敬掀髯笑曰:“公不知我耶?我坝上来,闻公帑①有万金,愿以相借。

”遂与章共出匕首,置公颈。

公不为动,从容语曰:“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即不匕首,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且尔既称朝使,奈何自露本相?令人窥之,非尔利也。

”贼以为然,遂袖匕首。

公曰:“滑小邑,安得多金?”敬出札记如数,公不复辩,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

后覆开谕。

久之,曰:“吾党五人,当予五千金。

”公谢曰:“幸甚,但尔两人橐中能装此耶?抑何策出此官舍也?”贼曰:“公虑良是。

当为我具大车一乘,载金其上,仍械公如诏逮故事,不准一人从,从即先刺公。

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

”公曰:“逮我昼行,邑人必困尔,即刺我何益?不若夜行便。

”二贼相顾称善。

公又曰:“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邑中多富民,愿如数贷之。

既不累吾官,尔亦安枕。

”二贼益善公计。

公属章传语召吏刘相来。

相者,心计人也。

相至,公谬语曰:“吾不幸遭意外事,若逮去,死无日矣。

今锦衣公有大气力,能免我,心甚德之,吾欲具五千金为寿。

”相吐舌曰:“安得办此?”公蹑相足曰:“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吾令汝为贷。

”遂取纸笔书某上户若干、某中户若干,共九人,符五千金数。

九人,素善捕盗者。

公又语相曰:“天使在,九人者宜盛服谒见,勿以贷故作窭人状。

”相会意而出,公取酒食酬酢,而先饮啖以示不疑。

且戒二贼勿多饮,贼益信之。

酒半,曩所招九人各鲜衣为富客,以纸裹铁器,手捧之,陆续门外,谬云:“贷金已至,但贫不能如数。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 文言文实词复习导学案1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 文言文实词复习导学案1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文言文实词复习导学案1【学习目标】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字形推断法、字音推断法、语境分析法、联想推断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知识链接】一、高考目标导航《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界定“古代诗文阅读”: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察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二、考点阐释“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

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2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同学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同学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

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预习指导】自读《最高考》P52——53页的“答问互动”,初步掌握一些实词推断方法。

【学习过程】一、字形推断法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 ”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自”关鼻,“目”关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文言文文言文常用实词
复习专项检测
1. 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
2. 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3. 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
4.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
5. 齐孝公伐我北鄙。

()
6. 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
7. 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

()
8. 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
9. 师进,次于陉。

()10.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11. 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12. 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
13. 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14.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15. 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16. 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
17. 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18. 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

()
19.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20. 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
21. 阿有罪,废国法,不可。

()22. 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

()
23. 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

()24. 所犯无状,干暴贤者。

()
25. 致知在格物。

()26. 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
27. 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

()28. 齐将马仙埤连营稍进,规解城围。

()29. 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

()30.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
31. 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去不早耳。

()32. 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33.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34. 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35. 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36. 时杨素恃才矜贵,轻侮朝臣。

()37. 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38.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39. 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

()40. 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41. 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42. 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43. 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

()44. 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

()45. 民不胜掠,自诬服。

()46. 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47. 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48. 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49. 属与贼期,义不可欺。

()50. 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

()51. 出水处犹未可耕,奏寝前议。

()52. 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

()53. 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

()54. 勉顺时政,劝督农桑。

()55. 议者皆然固奏。

()56. 至朝时,惠帝让参曰。

()57. 彦章武人不知书。

()58. 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59. 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速怨于民多矣。

()60. 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

()61. 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62. 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危坐愈恭。

()63. 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64. 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乃知古人为不诬耳。

()65. 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66. 性刚嫉恶,与物多忤。

()67. 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68. 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

()69. 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素由是衔之。

()70. 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

以约失之者鲜矣。

()71. 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

()72. 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73. 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

()74. 变不形于方言,真台辅之器也。

()75. 阶疾病,帝自临省。

()76. 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77. 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

()78.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
79. 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语数日不厌。

()80. 扈再兴以百骑邀之,杀千余人。

()
81. 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

()82. 性至孝,居父忧过礼。

()83. 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84.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85. 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

()86. 国家无虞,利及后世。

()87. 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88. 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89.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90. 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年乃税。

()91. 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92. 我则天而行,有何不可!()93.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94. 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

()95. 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96. 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

()97.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98. 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

()99. 往年春,汉族淮阴。

()100. 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