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7.9功能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挂质量m1=0.72kg的小球,小球套在竖直光滑圆筒 内,圆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圆筒的质量m2=2.0kg。 开始小球静止,细绳位于竖直方向。现对框架施加
一向右的水平恒力F=12.4N作用,使框架移到图中所
示位置,此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0。
g=10m/s2。求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的速度大小。
⑵电动机多做的功。
m
A
300
wenku.baidu.com
方法一:根据功能关系求
分析: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a=g(μ cos300-sin300)=2.5m/s2。
向上加速运动的位移:s1=v2/2a=0.8m。因s1<L=1m。故 物块到达B点前与传送带已相对静止。
解:⑴ 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增加:
⑵
W1 E mgL sin 300
物块加速的时间:t=v/a=0.8s
1 2
mv
2
70J
加速阶段物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s相=vt/2=0.8m。 加速阶段产生的热量:Q=fs相=μ mgcos300s相=60J。 故电动机做的功:W2=Q+Δ E=130J
方法二:直接求功
⑴加速阶段:
W1=μ mgcosθ ·s1=75×0.8 J=60J 匀速阶段:
⑴小滑块动能增量为__W_1-_W_2_+__W_3_
⑵小滑块重力势能增量为__-_W_3__
⑶小滑块机械能增量为__W_1_-_W_2__
例题2: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g /3的 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时,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BCD)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1/3 mgh 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2/3 mgh C. 物体的动能增加 1/3 mgh D. 重力做功 mgh
B、因F1、F2分别对A、B做正功,故系统的机械能不 断增大。
C、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的大小相等时,系统的 机械能最大。
D、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的 大小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大。
例题6:一质量均匀不可伸长的粗绳,粗绳的A、 B两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如图所示,现在 绳的最低点C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拉力,将C点 缓慢拉至D点。则在此过程中粗绳AB的重心 位置将:(A )
D、W1=W2 , Q1<Q2
例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子弹 水平射入木块中,射入深度为d,平均阻力为f.设 木块离出发点点L远时开始匀速前进,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B D ]
A.功fL量度子弹损失的动能
B.功f(L+d)量度子弹损失的动能
C.功fd 量度子弹损失的动能
D.功fd 量度子弹、木块系统总机械能的损失
方法一:
对圆筒由动能定理有:
FL sin 370 WFN
1 2
m2v22
(1)
对小球由动能定理有:
W/ FN
m1gL(1 cos 370 )
1 2
m1v12
(2)
又v1 cos 370 v2 (3)
WFN WF/N (4)
解上述四式得:v1
75 13
m
/
⑴P第一次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 ⑵P到达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⑶若改变P的质量,将P推至E点 从静止释放。若P自圆轨道的最 高点D水平抛(1)出vB后 2,R恰g;好(2通)E过P G2.4mgR 点 离。为GR。点求在PC(运3点)v动左D 到下0.D方6 点5,R时g与;速mC/的达 水13大m平小距和离改为变2后.5PR的,质竖量直。距
⑵物块停止运动时的位置。
⑶要使所有物块均能通过粗糙的斜面部分,
物块释放时,下端距A点的距离至少多大?
例题14: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 370的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的B处, 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半径为5R/6的光滑圆弧轨 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在同一竖直平面 内。质量为m物块P自C点由静止下滑,到达最低点E(未 画),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到达最高点F,AF=4R,已 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素μ=0.25,重力加速度为g。 求:
s
2.40m
/
s
方法二:对系统由动能定理有:
FL sin
370
m1 gL(1
cos 370 )
1 2
m1v12
1 2
m2v22
筒与求的速度关系有:v1 cos 370 v2
解上述两式得:v1 1735m / s 2.40m / s
例题1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300,
W2=mgsinθ ·s2=50×0.2J=10J. 故对物块做的功:W=W1+W2=70J ⑵加速阶段:
W/1=μ mgcosθ ·2s1=75×1.6 J=120J 匀速阶段:
W/2=mgsinθ ·s2=50×0.2J=10J. 故电动机多做的功: W/= W/1+W/2 =130J
例题13:如图所示,倾角为θ 的斜面上只有AB段粗 糙,其余部分光滑。AB段长为3L。可视为质点的若 干个相同的小物块紧挨着放在斜面上,物块之间不 粘接,物块的总长度为L,物块的下端距A点的距离 为2L。现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下端运动到 A点下方L/2处时,物块的速度达到最大。求: ⑴物块与斜面粗糙部分的动摩擦因素。
3、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是做功的根源.
一个物体如果没有能量,就没有做过的本领,就不可 能对外做功。
4、功是过程量,能是状态量。
在某个位置或某个时刻,只能说物体具有多少能量, 如物体具有多少动能、势能或机械能。但不能说物 体具有多少功。
在某个过程中,则只能说对物体做了多少功,或物体 的能量变化了多少,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能量或物 体具有多少功。
例题5: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物体A和B, 两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开始时A、B均静 止。现同时对A、B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 两物体开始运动,则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在以后的
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D )
A、因F1、F2等大反向,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合外 力不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答案:⑴ 2gh
⑵ v02 2 gh
2 gL
⑶
Wf1
mgL
1 2
mv02
mgh
Wf 2
fv0t
2mgL
v0 v
Q Wf1 Wf 2
1 2
mv02
mgh
2mgL
v0 v
例题10:滑块以速率V1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 滑动,当它滑回底端时,速率为V2,且 V1>V2。若滑 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始终不变。
例题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轻轻放在水
平传送带左端,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
以速度v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与传送带相对
静止。从释放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多做的功为mV2/2。
CD
B、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V2。
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2。
D、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V。
例题8:一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滑上足够长的粗糙 的斜面。当物体的动能减少80J时,物体的机械 能减少32J。求物体滑回到原出发点时的动能。
答案:Ek=20J
例题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从高为h的光滑圆弧 槽的顶端A处无初速度滑下,槽的底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 接,传送带长为L,运行速度为V0,滑块滑到传送带上 后做匀变速运动,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速度恰好与传 送带的速度相同.求: ⑴滑块到达底端B时的速度。 ⑵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⑶此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力产生的热量Q.
W弹=-△EP 或:W弹=△EP减 4、除重力、弹簧的弹力以外的其它力(不管内力还
是外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系机械能的变化量:
W其它=△E 5、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绝对值等于相互摩擦的两
个物体之间产生的热量。
Q=| Wf1+Wf2 |=f ·S相。
例题1:一小滑块A在力F的作用下沿固定斜面向下运 动了一段距离。若已知此过程中,拉力F做功数值 为W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做功数值为W2,重力做 功数值为W3( W1 、W2、 W3都取绝对值),则:
其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L=1m, 传送带在电动机的
带动下以v=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质量m=10kg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点,已知
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 2 ,在
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点传送到B点的过程中。
(g=10m/s2)求:
⑴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
B
例题3. 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木块B的左端,用恒力
F将A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
功为W1,生热为Q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地面上
自由滑动,仍将A拉至B的右端, 这次F做功为W2,
生热为Q2;则应有: ( ) A、W1<W2 , Q1=Q2
A
B、W1=W2 , Q1=Q2
C、W1<W2 , Q1<Q2
零。则:( D )
A、上滑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动能的减小。 B、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减少。 C、上滑过程中动能等于重力势能的位置在A点下方。 D、下滑过程中动能等于重力势能的位置在A点下方。
提示:作EK—h与EP—h图分析
例题11:如图所示,用长L=0.5m的不会伸长的细绳
7.9 功能关系
一、功与能: 1、功是能的传递与转化的途径。 说明:除内能外,机械能、电能只有通过做功才能实 现能量由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由一种形式转 变为另一种形式。 举例说明转化和传递的过程。 2、功是能量的传递与转化的量度。 即:根据做功的多少可以确定能量改变或转化的多少; 根据做功的正负,可以判断能量增减的情况,确定能 量转化的方向。
注:热量和功一样,也是一个过程量。
二、几种功能关系:
1、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W合=Ek2一Ek1(动能定理)。 2、重力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变化量的负值,即
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WG=-△EP 或 WG=△EP减 3、弹簧的弹力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量的
负值,即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