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必考人物桑代克

合集下载

教育综合知识

教育综合知识

招教考试高频考点——桑代克桑代克作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可以说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必考的人物,也在我们的教育心理学书本中屡次出现。

在这里就给大家总结一下他的主要知识点。

1.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后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从人的生物的存在角度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桑代克被称为西方/美国/世界的“教育心理学之父”。

3.尝试—错误说(试误论)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4.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5.相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

在湖南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常考察的是他的第二个和第四个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来出现,单选、多选、判断、填空基本都出现过。

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我们要善于总结,及时总结,特别是那些在书本中反复出现的人物。

这样,我们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傲立群雄。

【真题再现】【2011-长沙天心区-多选】桑代克的学习率包括( )。

A.准备率B.联结率C.效果率D.练习率【2014-岳阳市直-单选】一般认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A.斯金纳B. 桑代克C. 华生D. 布鲁纳【备考策略】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动机冲突的类型在湖南的教师招聘考试中,除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动机冲突的类型是高频考点,也是考生出错较多的地方。

出题形式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考查动机冲突的含义;第二种较灵活,与案例结合起来考查。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注意,“趋”就是“想”的意思,“避”就是“不想”、“害怕”的意思。

做这类题时,一般情况下我们直接根据题干的字面意思来解题,切勿陷入引申思考的误区。

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个体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这种相互冲击的心理状态,称为动机冲突。

桑代克

桑代克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概论》桑代克(EdwardL.Thorndike,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1874年生于马萨诸塞州威廉斯堡。

1891年进威斯莱大学学习,临毕业前一年开始学习心理学。

1895年获文学士学位,同年转入哈佛大学,跟着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做研究。

1896年在哈佛大学开始了关于动物学习的研究。

以后得到卡特尔的帮助,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898年在卡特尔的指导下,获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是《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

1899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心理学讲师。

1903年升为该院心理学教授。

在任教期间,根据卡特尔的建议,把对动物研究的技术应用于儿童及年轻人,以后越来越多地用人做被试者,用大部分时间研究人类学习、教育及心理测验,成为心理测验运动的领导人物。

此外,还创建并主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工作,培养了大批教师、教育行政领导人员和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

桑代克在学院任教40年之久,于1940年退休。

1942年返回哈佛大学任詹姆士讲座教授,以此纪念40年前支持他进行小鸡实验的大师——詹姆士。

1949年逝世。

桑代克的著作很多。

他发表了507篇论著,其中有许多是巨著和专著,比较著名的有:《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1898年)、《智力测验法》(1904年)、《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13年)、《教育心理学概论》(1914年)、《课程研究》(1928年)、《成人学习》(1928年)、《教育之基本原理》(1929年)、《人类的学习》(1931年)和《人性与社会秩序》(1939年)等等。

桑代克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动物与人类的学习心理。

他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教育来改变人性,并且发表了许多专门的著作,被誉为美国动物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

他在动物学习、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独特研究,曾在西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他的许多重要著作都被译成中文,对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也有很深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十大人物之桑代克与皮亚杰

教育心理学十大人物之桑代克与皮亚杰

教育心理学十大人物之桑代克与皮亚杰桑代克1、人物介绍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08.31—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

2、学习理论试误说桑代克首先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学习心理。

他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笼等实验工具,试验鱼、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

根据这些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并不具有推理演绎的思维,并不具有任何观念的作用。

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的。

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因此学习即联结的形成与巩固。

3、学习律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一切反应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所共同决定的。

因此学习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一种活动。

学习者必须要有某种需要,体现为兴趣和欲望。

此外良好的心理准备还应包括对该情境起反应所必不可少的素养和能力准备。

练习律的实质就是强化刺激与反应的感应结。

反应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与这个情境发生的联结越牢固。

反之,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这种联结就趋于减弱。

后来,桑代克修改了这条定律,指出单纯的重复练习,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以奖赏取得的效果更大些。

效果律。

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

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

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考察了这条定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正了效果律,更强调奖赏,而不大强调惩罚。

4、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传统教育中的形式训练或“心智训练”说认为,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智官能,具有较好的某种官能在所有的情境中都能表现良好的功能。

桑代克(人物)

桑代克(人物)

学习理论
桑代克还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有组织 的教育事业要特别重视以下3点:
(1)在人性中,那些较为原始和基本的特性,如精力、 能力、耐力、领导才能、同情心和崇高的情操等,无不 受到大千世界的刺激。 (2)如何释放能量,如何利用各种能力去从事专门的智 力和道德活动,都不是由先天的特性所决定的。 (3)道德比智力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因此教育应在传 授道德知识和培养道德习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习理论
共同要素说
传统教育中的形式训练或"心智训练"说认为,注意力、记忆力、推 理力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智官能,具有较好的某种官能在所有的情境 中都能表现良好的功能。因此强调用严密组织、艰深难懂的古典学科 训练学生的心智官能,以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整体发展,却忽视了实 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桑代克反对这种普遍的形式迁移,主张 共同的要素迁移。他指出,学习迁移的发生决不是因为任何古典学科
添加标题 一定作用,尤其是一些外文单词的识记和历史年代及一些数理常数的记忆,
仍然需要多次重复的运用和反复的识记才能保持得更好。在教学中,我们要 合理地、科学地运用奖励和惩罚。当然,正如桑代克所认识到的,奖励的作 用要优于惩罚的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适当地运用惩罚也会收到其他办 法起不到的效果。
主要观点及实验
学习理论
三者关系
1.动物和人类具有某些先天的或遗传的本性,即所谓不 学而会的本能,如好斗、乌合、残忍、好奇、建设和游 戏等。桑代克特别强调动物和人类的先天本性,认为这 些遗传的本性决定了人的发展倾向。
2.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人添的加发标展。题
(1)同样的环境刺激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个体对环境具有选择性。 3.教育的作用就是改变人性,造福人类。

教育心理学里面所涉及到的人物

教育心理学里面所涉及到的人物

教育心理学里面所涉及到的人物一:桑代克(美国):1 “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到了1913到1914年,又发展成了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

桑代克提出了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为学习心理,三部分为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心理理论,第一个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并明确提出解释的理论。

)桑代克的经典实验: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他的这一理论观点是建立在小猫“迷箱"实验的基础上的.(这个实验的详细说明在书本189也上有介绍。

)3提出了“共同要诉说”,即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的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这两种情境中有相同的要素时才能.4他是最早就问题解决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

他认为问题解决就是一个通过尝试错误的方式来排除不成功的做法的过程。

二:弗洛伊德:1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提出,促进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潜意识和意识问题的研究,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使得儿童的个人与社会适应,以及心里卫生问题进入教育心理学领域。

三:布鲁纳:160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2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体现在四个方面:一: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更多的控制;二: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三: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习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心理学先贤们的故事17--桑代克

心理学先贤们的故事17--桑代克

心理学先贤们的故事17--桑代克桑代克1.生平:1874年-1949年。

2.尊称: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创立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创立者、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3.故事:桑代克于1874年出生于美国麻省,父亲刚开始做律师,后来又做了牧师。

桑代克小时候非常害羞、喜欢独处,但特别有学习天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891年,桑代克进入了卫斯理大学,主修英文。

在上大学期间,他研读了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一书后,从此他喜欢上了心理学。

1896年桑代克在哈佛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1897年又获得硕士学位。

桑代克的博士课题研究是“鸡的直觉及智力行为”,他完成了著名的迷笼研究,获得了博士学位。

1899年,桑代克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心理学讲师。

在卡特尔的指导下,桑代克把动物研究技术应用于儿童及年轻人身上,他把大量时间花在人类学习、教育心理测验等领域。

在桑代克的学术生涯中,共出了507种书、专著和学术论文,这创世纪的记录,可能除了皮亚杰之外,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1949年离世,享年75岁。

4.学术贡献(1)桑代克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桑代克发展了古典联想主义心理学,建立了自己的联想主义心理学说。

其结论大多是建立在心理实验的基础上,这使他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对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桑代克认为,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形成或建立起来的。

其提出形成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三大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后来桑代克认为奖赏的效果比惩罚的效果更好,而特别强调奖赏的作用。

桑代克首先注意到奖赏的强化学习作用,为后来强化理论的深入研究开辟了途径。

(3)桑代克创立的联结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一个学派。

“联结”原指实验动物对笼内情境感觉和反应动作的冲动之间形成的联系或联想。

联结不仅动物有,人也有。

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

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考考你:1、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2、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系统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心理学家之爱德华李桑代克

心理学家之爱德华李桑代克

心理学家之爱德华李桑代克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智力和行为方面,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桑代克在学习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概念。

他的著名理论是“连续性原则”(law of effect),该理论认为行为受到结果的影响,积极的结果会增强行为的发生概率,而消极的结果会削弱行为的发生概率。

这一理论对后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行为主义研究学习的基础。

桑代克还提出了“习得曲线”(learning curve)的概念,描述了在学习过程中技能的改善和熟练程度的增加。

他通过实验研究了动物行为,特别是猫在迷宫中的学习过程,从中发现了许多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现象和规律。

主要总结出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效果律和练习律。

此外,桑代克在教育领域也有显著的贡献。

他强调了教育中的个别差异和学习效果的评估,提倡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

他的观点促进了教育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他也设计过一套简单的智力测验,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和智力评估。

他的研究还涉及到了智力的发展和影响因素,对理解儿童智力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爱德华·李·桑代克是一位对学习、智力和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贡献不仅促进了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爱德华·李·桑代克

爱德华·李·桑代克
• 桑代克于19世纪末就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 名的实验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1898) •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 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 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 作,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 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 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 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
语、哲学和心理学,可是,听了詹姆斯的两次课之后,他就完全迷住最后一门课程了。
简介
• 1896年,他在哈佛获得另一个文学学士学位,1897年 获硕士学位。尽管对詹姆斯非常尊敬,他却选择了一个非 常没有詹姆斯特色的课题"鸡的直觉及智力行为"。在后来 的生活中,他说,当初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获取学分 和毕业文凭的需要……当时明显没有对动物的特别兴趣"。 当时詹姆斯不再搞实验心理学,但他同意了这个选题,并
• 《人类与社会秩序》(1940)
简介
• 桑代克(Edward LeeThorndike,1874-1949)1874年8月31日出生于美国麻省,父亲 本来是律师桑代克桑代克,后来当了牧师。作为一个孩子,其貌不扬,生性害羞、孤 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乐趣,也特别有学习的天赋,高中的成绩一直处在前一二 名。1891年,踏上了康涅狄格州米德尔顿的卫斯理大学,主修英文。1895年毕业时, 获得了50年来最高的平均成绩。在他的自传中写道,在上大学三年级以前他不记得" 听说过或见过心理学这个词",当时他必须选一门必修课。在读了威廉〃詹姆斯的 《心理学原理》之后,他才对心理学感兴趣。他去哈佛继续研究生工作,计划学习英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简介桑代克(Jerome Seymour Bruner)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也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人物。

他在认知发展、教育、语言习得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提出了“发现学习”、“分类原则”、“故事范式”等概念,对于现代教育和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桑代克的认知发展理论1.1 桑代克的三种呈现方式桑代克提出了三种呈现方式:行动、图像和符号。

行动是指通过身体活动来获取信息;图像是指通过视觉形象来获取信息;符号是指通过语言和符号系统来获取信息。

这三种呈现方式都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1.2 桑代克的分类原则桑代克提出了分类原则,即分类应该基于共同特征而不是单一特征。

他认为,分类能够帮助儿童形成概念,并且能够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分类原则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中。

1.3 桑代克的发现学习理论桑代克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即通过自主探究和发现来学习。

他认为,儿童应该能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而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2.1 桑代克的教育原则桑代克提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包括:重视概念形成、重视启示式教学、重视发现学习、重视个性化教育等。

他认为,这些原则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2 桑代克的语言教育理论桑代克在语言教育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果。

他提出了“语言为工具”、“语言作为社会交往工具”等概念,强调语言应该是一种交流工具而不是单纯的表达工具。

他还提出了“语言结构”、“语境”等概念,对于语言习得研究有重要意义。

2.3 桑代克的故事范式理论桑代克提出了故事范式理论,即故事是一种基本的认知结构。

他认为,故事能够帮助儿童理解和记忆知识,并且能够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

这种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中。

三、桑代克的影响桑代克对于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心理学原则、语言习得研究等成果都为相关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桑代克理论成果

桑代克理论成果

桑代克理论成果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心理学的知识一直都是考察的重点,其中对于各个心理学家的理论观点的考查一直以来都是考查的重点。

一、人物介绍爱德华·李·桑代克(1874.08.31-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二、主要理论(一)尝试错误说桑代克首先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学习心理。

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根据一系列的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并不具有推理演绎的思维,并不具有任何观念的作用。

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的。

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桑代克把从动物的实验研究中所揭示的种种规律应用于人类的学习,认为人的学习可塑性要比动物大得多,行为也更复杂,但也是基于本能,以刺激反应的联结为准则的。

基于实验,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基本规律:1.准备律。

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学习者如果做好了与之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实际的教学之中老师搞“突袭”,如上一节课结束时跟学生说下节课老师会讲授新内容,让学生做好预习,下节课刚上课却跟学生说要进行测验,这就是违背了桑代克的准备律。

2.练习律。

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在教学中老师会运用到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就是练习律的实际应用。

3.效果律。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例如当学生获得好的成绩之后,老师、家长给予了表扬和鼓励,这就是符合桑代克的效果律的做法。

(二)共同要素说传统教育中的形式训练说认为,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智官能,具有较好的某种官能在所有的情境中都能表现良好的功能。

【桑代克是什么之父】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资料简介

【桑代克是什么之父】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资料简介

【桑代克是什么之⽗】美国⼼理学家桑代克资料简介 19世纪70年代,⼼理学逐渐成为⼀门独⽴的学科。

与其他学科相⽐,它是⼀门⽐较年轻的新兴学科,但它的发展是迅速的。

1903年桑代克发表《教育⼼理学》⼀书,标志着教育⼼理学开始起步。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动物⼼理学家。

他对⼼理学发⽣浓厚的兴趣并不是在⼉童、少年时代,⽽是他在韦斯理扬⼤学当学⽣时读了詹姆斯(著名⼼理学家)的《⼼理学原理》以后引起的。

后来,他在哈佛⼤学跟着詹姆斯做研究。

在那⾥,他起初⽤⼩鸡做研究,他训练它们⾛迷津,⽽这些迷津是⽤⼀些书隔起来的。

当时,桑代克为他的⼩鸡找个空地⽅都有困难,因为他的房东太太讨厌他在寝室⾥养⼩鸡。

他⼀筹莫展,向詹姆斯请求帮助。

可詹姆斯⽆论在实验室还是在陈列室都找不到地⽅,只好安排在他家的地下室。

桑代克后来由于⼀些私⼈的原因,未曾在哈佛完成学业,他在哥伦⽐亚⼤学找到了⼀个职位,于是桑代克带着他的两只受过最好训练的⼩鸡到了纽约。

他在哥伦⽐亚⼤学继续他的动物研究,⽤猫和狗作被试者,并且使⽤他⾃⼰设计的迷箱。

经过上千次的实验验和精⼼的观察、研究,桑代克在1898年获得了博⼠学位,他的论⽂是《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

这篇论⽂后来同其他有关鸡、鱼和猴⼦的联想等研究⼀起发表。

桑代克 桑代克在1899年成为哥伦⽐亚⼤学师范学院的⼀个⼼理学讲师。

根据⼼理学家卡特尔的建议,桑代克把他的动物研究技术应⽤于⼉童及年轻⼈;之后,他越来越多地⽤⼈作被试者,并把⼤部分时间花在⼈类学习、教育及⼼理测验诸领域。

1903年,桑代克根据掌握的⼤量事实发表《教育⼼理学》⼀书,实现了⼼理学上的⼀次突破。

桑代克在《教育⼼理学》中阐述了教育⼼理学的⼀些基本原则。

后来,他⼜详细地阐述了伴随律。

伴随律就是练习律,它说明在特定的情境下作出的任何反应都同这个情境联系着,反应在情境中⽤得越多,则它与这个情境发⽣的联系越牢固。

反之,长期不⽤这个反应,这种联系就趋于减弱。

教育心理学考点之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考点之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考点之桑代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育心理学考点之桑代克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人物,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对于其观点的内容往往会通过概念反选、案例型的单选题和判断题等形式来进行考察,需要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对桑代克的观点加以理解和区分。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及代表人物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及代表人物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美国)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个体早期生命中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岁:口头语言;4岁:形状知觉;4~5岁书面语言。

6、学习准备: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7、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感知运动阶段(0~2):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前运算阶段(2~7):(1)单维思维(2)思维的不可逆性(3)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语言的出现与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7~11):(1)多维思维(2)思维的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具体逻辑推理。

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形式运算阶段(11~15):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8、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9、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美国)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

5)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勤奋感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成年晚期)10、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11、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2、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比率智商)13、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离差智商)14、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美国)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联结学习理论15、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美国)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16、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17、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18、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美国)信息加工模式:信息流、控制结构(期望事项、执行控制)19、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美国)学习分为参与式学习与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教育心理学人物梳理之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人物梳理之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人物梳理之桑代克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教育心理学考察的一个重点内容,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时,大家首先要认识的一个人就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而此人在各地的招教考试中也是常客,跟他相关的理论、知识都是高频考点,因此各位学员要重点掌握。

1.教育心理学之父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被誉为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同时桑代克是第一个通过动物实验(即大家都很熟悉的饿猫出笼的实验)系统研究学习心理的人,桑代克这本书也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学科独立的标志,而此人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在此,我们把类似的知识点也进行总结:"之父"——"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心理学之父"冯特。

"第一"——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877年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科书:1924年廖世承《教育心理学》。

2.尝试错误说桑代克在饿猫出笼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尝试错误说,即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错误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此理论又被称为联结说或试误说。

他提出学习的三大规律:准备率:学生在学习之前在知识水平以及心理发展水平上应达到一定的准备状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得搞突然袭击。

练习律: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练习。

但是并不是练习次数越多,练习效果一定越好,因为练习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员的反馈。

效果律:行为之后是否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如果有满意的结果,刺激反应的联结加强,反之联结减弱。

如老师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即体现效果律。

而效果律直接决定了联结加强还是减弱,因此是最重要的规律。

由于桑代克是第一个通过做实验系统研究学习心理的人,所以其尝试错误说也是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同时也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人物和理论对应大全(精品)

教育心理学人物和理论对应大全(精品)

教育心理学人物和理论对应大全1、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试误学习论——饿猫的实验2、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3、劳伦兹——印刻现象——关键期的发现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8个阶段7、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8、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9、推孟——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10、韦克斯勒——韦氏量表——离差智商11、布卢姆——掌握学习。

布鲁纳为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人物之一,历年考题中都会涉及到。

12、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狗分泌唾液的实验13、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白鼠按压杠杆实验——程序性教学14、加涅——信息加工学习论15、苛勒——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吃香蕉的实验16、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17、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先行组织者18、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9、行为主义学习论――强化20、马斯洛――需要层次论21、维纳――动机的归因理论22、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23、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24、桑代克、伍德沃斯――共同要素说25、贾德――经验类化说—-水下击靶实验26、格式塔心理学家――关系转化说—-小鸡吃米实验27、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论2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29、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这是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的系统研究。

30、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三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31、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

10岁以前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是自律道德。

32、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法--三水平六阶段。

33、班杜拉――榜样示范34、雅各布松――全身松弛训练35、沃尔朴――系统脱敏法36、布卢姆――掌握学习——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一、引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学习和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

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研究对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二、理论概述2.1 桑代克的认知发展理论桑代克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教育者应根据儿童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2.2 桑代克的情感发展理论桑代克还提出了情感发展理论,认为情感对个体的认知和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他强调了情感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指出情感的发展对个体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积极、安全的学习环境。

三、桑代克的教育实践3.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桑代克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差异。

他提倡教师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来构建知识。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与学生一同探索知识。

3.2 促进批判性思维桑代克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具备质疑和思考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被 passively 接受知识。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3 联系学校和社会桑代克认为学校教育应与社会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他主张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四、实践案例4.1 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根据桑代克的理论,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调整了自己的教学策略。

他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互动。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4.2 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另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营造积极、安全的学习环境。

他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支持和鼓励。

教育心理学有关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与著作

教育心理学有关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与著作

教育心理学有关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与著作1.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尝试—错误说、迁移理论的共同要素说、痕迹衰退说3.布鲁纳: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发现教学、认知结构学习论4.廖世承: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5.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关键期、印刻6.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7.维果斯基(前苏联):最近发展区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9.鲍姆宁:家庭三种教养模式10.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11.韦克斯勒:韦氏量表12.布卢姆:掌握学习13.斯金纳:程序教学、操作性条件作用论14.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5.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经典性条件作用论16.苛勒:完形—顿悟说17.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先行组织者、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同化说18.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需要层次理论19.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20.维纳(美国心理学家):成败归因理论21.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观察学习22.耶克斯、多德森(美国):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23.贾德:迁移理论的经验类化理论24.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2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遗忘的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人格结构理论26.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27.安德森: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28.柯尔伯格: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29.罗森塔尔:皮格马利翁效应30.福勒、布朗:教师成长三阶段论31.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选)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代克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08.31—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

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桑代克在心理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常见的考查点有:
1教育心理学之父
桑代克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2桑代克的试误说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猫的迷笼实验”,提出了学习理论的“试误说”。

他认为,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的。

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感应结”。

因此学习即联结的形成与巩固。

他将自己的结论运用在学生学习上,提出了准备率、练习率和效果率三条学习规律。

以上这些都是重点知识,考查方式如下:
(河南)桑代克认为,学习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联结,因为他的学习理论称为()。

A.顿悟说 B.试误说 C.刺激-反应说 D.联结说(湖南,2011)依照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率、练习率和( )。

A.准备率B.刺激率C.失败——成功率D.成功——成功率(山东,2007,不定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

A.准备率B.练习率C.效果率D.刺激E.条件反射3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

这是著名的共同要素说。

考查方式如下:
(福建,2013)在迁移中的作用,共同要素说强调的是()。

A.训
练 B.两种情境中的共同要素C.概括化的经验或原
理 D.对各要素间的整体关系理解4遗忘的衰退说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桑代克是消退说的代表人物,考查方式如下:
(云南,2007)对遗忘原因的一种古老的解释理论是( )。

A.消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湖南,2010)桑代克在其“练习律”中指出,习得的刺激一反应联结,如果得到使用,其李良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
以致渐渐消失,练习律可以用()解释遗忘。

A.干扰说 B.同化说 C.痕迹衰退说 D.动机说
【答案】B;A;A;B;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