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的总结
心理科期末总结

心理科期末总结一、引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通过学习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对人类心理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篇总结将从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主要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和分析。
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然而,直到19世纪,心理学才作为独立学科建立起来。
在19世纪末,心理学经历了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行为主义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20世纪以来,心理学进入了一系列的新学派,包括心理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和认知心理学派等。
这些学派各有特点,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三、心理学的主要概念1. 意识和无意识:人类的心理活动既有意识的方面,也有无意识的方面。
意识是人类主动意识到的心理活动,而无意识是人类不自觉的心理活动。
了解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关系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情绪和情绪调节:情绪是人类对外界刺激和内在体验的主观感受,情绪调节是人类对情绪的认知和调整。
情绪对人类行为和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情绪调节的机制对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 认知和学习:人类的认知是指人类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理解和思考。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经验积累和自我体验来获取新的行为方式和知识。
认知过程和学习机制的研究为个体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控制和测量来验证理论假设和形成科学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验条件的严谨性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2. 观察研究:观察研究是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来研究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变化。
观察研究主要包括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两种方法,能够为心理学研究提供详实的实证依据。
3.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通过设计问卷或访谈等方式,收集个体主观意见和个体特征的信息。
心理学史整理

1、学心理学史的原因?首先,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
心理学史不仅是联结心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它也是整合当代心理学各个领域、各种取向、各种理论流派的一种力量。
心理学如果还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历史的进程中发现当代形形色色的心理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所分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找到五花八门的理论观点之间的联贯性和统一性,心理学史将各种似乎毫无关联的心理学领域联系在一起,为心理学的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经验,也为分裂的心理学提供了整合的动力。
其次,学习心理学史可以让你了解心理学的alternitives. 你所学习的仅仅是一种方式,心理学史可以告诉你其他的研究方式再次,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理论思维的培养。
心理学是一门实证学科,对于心理学系的学生来说,掌握实证研究方法和技术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在任何一门学科中,如果没有理论思维,仅凭经验实证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恩格斯指出:“什么是从自然科学到神秘主义的最可靠的道路。
这并不是自然哲学的过度理论化,而是蔑视一切理论、不相信一切思维的最肤浅的经验论……无论对一切理论思维多么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
2、库恩范式概念范式的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第一,从心理方面来说,范式是科学群体的共同态度和信念,是从事某一学科的科学家所共同分享的立场和观点。
第二,从理论方法上来说,范式是科学群体所公认的“理论模型”或“研究框架”,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古典天文学时期天文学家的范式,“牛顿力学”是古典物理学时期物理学家的范式,“相对论”则是现代物理学家的范式。
这些“范式”都是由特定时期从事这一科学的科学家所公认的理论框架所构成。
库恩认为,范式的形成是科学成熟的标志,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具备了稳定的范式,才能称之为规范科学。
3、西方心理学在哲学内的起源前科学心理学时期,这一时期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然哲学的心理学阶段,亦即古西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自考心理学史总结

1.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生物学是媒人。
2.人类心理学思想最早萌发于原始社会末期的万物有灵论的观点。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心理学思想沿着三条线索进行:一是原子论的心理学思想,以德谟克利特为创始者,以伊壁鸠鲁、卢克莱修为系统化者,经历了萌芽、奠基、发展、形成四个时期。
二是理念论的心理学思想,最远可追溯到毕达哥拉斯对数的思考,集大成者是柏拉图。
三是升级论的心理学思想,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把灵魂分为理性、勇气和情欲三部分,是欧洲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义三分法;亚里士多德,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著《论灵魂》,认为灵魂有两种功能,即认知功能和动求功能,提出了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与义二分法,把感觉分为触味嗅听视五种,认识到触觉是一种复合的感觉;中世纪的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的最高权威,认为自我审视和启示是获取真谛的两个途径;中世纪的阿奎那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消极方面,对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有产生于英法的经验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是笛卡尔和洛克,笛卡尔认为心身交互作用是通过松果体来实现的,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观念来自感觉和反省;文艺复兴时期还有产生于荷兰和德国的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是威廉莱布尼茨和克里斯提安沃尔夫,威廉强调心理的活动性、自因性、发展性和统一性,在欧洲心理学史上有相当的贡献;克里斯提安沃尔夫则把心灵分为人之官能和欲求官能。
3.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①在天文学中,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于1823年计算出人差方程式。
②生理学在脑机能的研究方面和对神经生理学、感觉生理学的研究对心理学的独立做出贡献。
③物理学在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对心理学的诞生起到作用。
4.冯特的《对感知觉理论的贡献》和费西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被视为促进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性著作。
5.约翰内斯谬论被誉为生理学之父,概括出八条感觉的一般规律。
赫尔姆霍次发展了视觉三色说。
韦伯打破了前人对于阈限的哲学思辨,关于最小可觉察的研究,韦伯定律的发现有重要意义。
高中心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高中心理学史归纳整理版引言高中心理学史是一门介绍心理学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的课程,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和各派别的贡献,为学生打下心理学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心理学史进行归纳整理,让读者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
古代心理学古代心理学主要集中于探讨人类思维和行为。
最早的心理学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
苏格拉底注重讨论和提出问题的方式,柏拉图则关注人的灵魂和生活哲学。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思维、感知、记忆和情感的观点,并形成了许多影响后世心理学家的理论。
实验心理学的兴起实验心理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
威廉·威廉兹是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实验研究来观察和测量心理现象。
威廉兹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自我观察,他通过让受试者观察和报告他们的内心体验,以了解思维和感知的过程。
这种方法被称为“内观”。
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成为心理学的两个主要派别。
结构主义强调将心理现象分解为更小的元素,通过研究元素之间的关系来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
威廉·詹姆斯是结构主义的重要代表,他提出了“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东西是思维和行为的功能,而不是它们的成分”。
功能主义则更加关注心理现象的目的和功能,强调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适应性和进化的角度。
约翰·杜威是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心理活动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适应环境”。
行为主义的崛起行为主义在20世纪初崛起,并成为心理学主导派别。
行为主义者认为,只有通过可观察的行为才能研究心理学问题,而不是仅仅关注内在的心理过程。
其代表人物是约翰·沃森和伯弗·斯金纳等。
沃森强调环境刺激对行为的影响,斯金纳则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行为是基于奖励和惩罚的反应。
人本主义的兴起20世纪中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崛起,强调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实现。
心理学发展历史

心理学发展历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关注人的思维、情感、意识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古希腊时期公元前5世纪,心理学在古希腊时期开始崭露头角。
当时的哲学家们开始思考和讨论人类的思维和意识。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思考是在不断提问和追问中发展的,而柏拉图则将尽力追求真理的智者称为哲人。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知觉、记忆、学习等概念,并将它们与世界观联系起来。
二、近代心理学的起源17世纪到18世纪,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逐渐形成。
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们开始将科学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大脑是一张白纸,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这是后来所说的经验主义。
法国启蒙思想家笛卡尔则提出了心物二元论,认为人的思维和身体是相互独立的。
三、心理学的分支和实验心理学的兴起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心理学正式分化为不同的分支,并出现了实验心理学这一重要的发展方向。
德国的维尔特和其学生提出了结构主义心理学,试图通过分析人的意识和感知来研究心理活动。
而美国的詹姆斯则提出了功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活动的功能和适应。
在实验心理学方面,德国的威廉·温德特开创了实验心理学的新领域,他通过实验研究来了解人的感知和知觉。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行为主义者主张研究行为,而不是心理过程。
他们相信人的行为是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结果。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华生通过研究婴儿的条件反射提出了行为主义的观点,斯金纳则将实验室中动物的观察和操纵扩展到人类的行为研究中。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兴起,与行为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是研究的重点。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斯韦尔·马尔托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人的自我实现的概念,并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体的价值。
心理学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它涉及认知、情感、动机、人格、社会等多个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理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主要理论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心理学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对心理现象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哲学、医学和宗教领域。
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对灵魂、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2. 近代心理学19世纪末,德国生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此后,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 现代心理学20世纪以来,心理学在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学派纷纷涌现,心理学在我国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法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人为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和测量被试的心理现象。
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2. 调查法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被试的心理信息,分析其心理特征和规律。
3.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揭示心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4.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处理,揭示心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
四、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强调观察和测量行为,忽视内部心理过程。
2.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内部心理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认知过程控制的。
3.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关注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决定。
4. 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探讨个体在群体中的心理活动,如从众、说服、态度等。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本文旨在总结心理学史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心理学史的学习内容、学习意义以及古代前期的心理学观念等。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篇1心理学史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前人对心理学科研究的重要发现与重大成就、前人对心理学理论的各种争、关于心理学与基础学科、邻近学科在发展上的联系以及关于各国心理学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与各自的传统特点等。
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在于提高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充实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增加对心理学各种学派的了解、明确心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总结各国心理学的历史经验等。
古代前期的心理学观念可以从哲学史开始,最早的心理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公元前八至六世纪,阿尔阜斯秘教的影响最大。
从米利都学派到埃利亚学派,心理学史的发展可以概括为泰勒士和阿那克西曼德的唯物主义思想、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思想以及爱弗斯学派和埃利亚学派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思想。
其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实验发现了乐器的弦长与音高的关系,这是听觉心理学的一个发现。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篇2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状态和人格等。
3.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涵盖知、情、意三个方面,以及心理状态和行为。
4. 心理学起源于古希腊,经历了哲学、医学、生物学等阶段,直到 19 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5. 1879 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 行为主义:强调研究可观察到的行为,认为行为是环境对个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2.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的能力,认为人类有内在的积极力量。
3.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的认知过程,研究思考、记忆、学习和知觉等认知活动。
心理学发展历程总结

心理学发展历程总结
古代心理学
在古代时期,心理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与哲学、宗
教等学科密切相关,主要关注人的思维、感知和行为等方面。
古希
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灵魂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
为是由灵魂决定的。
在古印度,早期的哲学家也关注人的心理和精
神世界,并提出了“瑜伽哲学”等学说。
近代心理学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心理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并开始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旭恩
是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提出了感觉心理学和知觉心理学等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则将心理学定义为“研究神经过程和它们
与精神现象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现代心理学
20世纪初,心理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心理学开始借鉴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发展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
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多个流派。
其中,认知心理学是近年来
发展最快的心理学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方面的问题。
同时,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的研究
和应用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未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可能会进一步拓展,包括神经心理学、社会
心理学、人机交互等多个领域。
同时,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也逐
渐增加,心理咨询和治疗等服务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心理学史知识点总结.doc

(三)灵魂的等级说他也把灵魂分为三等即理性、激情、欲望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三分法
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一)四因论质料因构成事物的原材料。
形式因事物应有的形式。
又分为习得观念、构想观念2、心身交感论心灵和身体既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又是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
(二)拉.美特利(La Mettrie,1709-1751)主要著作人是机器是在笛卡尔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上的,动物是机器(四)狄德罗(Diderot,1713-1784)1、感知和意识起源于物质把感受性分为;活跃的感受性和迟钝的感受性2、坚持唯物主义的感觉论第四节德国的理性主义心理学
6、培因的意志学说把人的动作分为自发的动作即使没有来自感观的刺激,人也能自发地作出某些动作有意志的动作即由意识、情绪引发的动作
三、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一)笛卡尔(二)拉.美特利(三)孔狄亚克(四)狄德罗(五)爱尔维修(六)霍尔巴赫(一)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主要心理学观点1、天赋观念说天赋观念与生俱来的外物的观念为感官经验而来的观念。
3、对病理心理的研究第3节近代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1、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一)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经验主义心理学的先驱2、反对宗教神学,崇尚感觉经验知识就是力量,强调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二)洛克(Locke,1632-1704)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立者心理学主要思想1、白板说人的知识观念通过后天经验获得2、观念说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一种是外部经验,它直接来源于感觉;另一种是内部经验,它来源于反省4、观念的联合说自然得联合指事物(或观念)之间天然的联系;习得的联合自身本来毫无关系的观念之间的联系(三)休漠(Hume,1711-1776)近代英国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主要心理学思想1、知觉理论(1)以强度和生动性印象是当前刺激心灵的最强烈、最生动的知觉。
心理学史总结

绪论关于心理学史的学习一.简述关于心理学史的学习内容:1.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
2.前人对心理学科研究的重要发现与重大成就。
3.前人对心理学理论的各种争论。
4.关于心理学与基础学科.邻近学科在发展上的联系。
5.关于各国心理学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与各自的传统特点。
二.简述关于心理学史的学习意义:1.提高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水平:通过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和具体见解,可以使我们意识到心理学并非凭空产生,它与前人对心理生活长期的哲学思考有关。
2.充实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3.增加对心理学各种学派的了解。
4.明确心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5.总结各国心理学的历史经验。
心理学史的学习方法其中之一是在总结与评价中提高分析水平。
第一章古代前期西方的心理学观念1.人类的知识体系是缓慢地逐渐地分化的:最初,所有知识都包括在哲学里面。
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新的科学发现得不断涌现,各门学科先后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最先分化出来的是研究不那么复杂的现象的学科,如力学,天文学。
2.心理现象比生物现象更复杂,所以从哲学中分出来最晚,直到19世纪后半期才取得独立地位。
3.哲学史从古希腊开始,所以心理学史也从古希腊开始。
公元前八——六世纪4.古希腊人信奉万物有灵论,认为世界是原来就有的,并不是谁创造的。
万物都是有灵性的,都有神主宰着,但这些神不是全知全能的。
不过神的知识比人高,人可以祈求神的援助。
5.秘教相信人死后可以得到快乐的永生。
秘教之中阿尔阜斯秘教影响最大第一节从米利都学派到埃利亚学派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士:米利都学派从泰勒士开始,他是古希腊“七贤”之一,泰勒士以自然原因解释自然,认为水是万物的根源,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为水。
他认为灵魂是水造成的。
2.阿那克西曼德:他是泰勒士的学生,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无限者指无定形的物质。
由无限者分出两种互相对立的物质:热与冷。
热的在外,冷的在内,不断旋转,于是形成万物。
心理学史知识点详尽解读

心理学史知识点详尽解读心理学史是研究心理学发展过程和心理学理论的形成与演变的学科。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时期,经历了古希腊哲学、基督教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实验心理学的成立与发展等各个阶段。
古希腊哲学时期,心理学的根基开始建立。
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人类思维、感觉、记忆等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探索人类心灵的本质。
例如,苏格拉底以反问的方式来引导他的学生思考和自省,柏拉图则提出了分析人的心灵和灵魂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关注人类知觉和思考的过程,提出了关于记忆、想象和推理的理论。
古希腊哲学奠定了心理学的基础,对后来的心理学家影响深远。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时期,心理学受到了宗教的影响。
基督教哲学家亚奎那将人类心灵分为感知能力、理性和意志三个层次,并阐述了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这一时期的心理学主要侧重于探究灵魂的性质和人类意识的本质,许多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个时期被提出并受到争论,如“心灵与身体的关系”、“灵魂是否不倒”等。
近代哲学时期,经验主义思想的兴起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休谟和洛克等哲学家强调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获取知识,认为人的思维和行为都是基于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认知。
同时,康德对人类理性、感知和认识过程的研究也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心理学逐渐从哲学抽离出来,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
实验心理学的兴起迈出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一步。
威廉·詹姆斯是实验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关于意识的流动性、情感和自我的理论。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开始走向实验室,心理测量工具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的感知心理学研究和维尔纳·温德特的感知心理学实验被视为实验心理学研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世纪以后,心理学进入了现代科学化的时代。
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等不同的心理学流派相继兴起。
行为主义强调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希望通过可观察的行为来解释和预测人类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发展历程总结归纳

心理学发展历程总结归纳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对心理学发展的总结归纳:
1. 古代心理学:古代心理学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探讨思维、意识和灵魂等问题。
例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对心理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2. 结构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心理学开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结构主义心理学关注心理过程的构成要素,并通过实验研究来获取数据。
3. 功能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注重研究心理过程的功能和适应性,关注心理现象的目的和对个体的影响。
4.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行为对环境刺激的响应,重视观察和实验证据。
这一发展阶段的重要人物包括华生和斯金纳。
5. 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叶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的潜力。
像马斯洛和罗杰斯这样的心理学家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6.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中叶至今的主要心理学流派之一,研究思维、记忆、研究和注意等心理过程,并关注人类的信息加工能力。
7. 现代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综合了不同心理学流派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并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
心理学研究现在涉及到临床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总之,心理学发展历程经历了哲学性的探索、实验研究的兴起以及对心理过程的不同角度的关注。
现代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在我们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史 知识竞赛总结与反思

心理学史知识竞赛总结与反思哎呀,咱来说说这次心理学史知识竞赛哈!说起来,这次竞赛可真是让我又激动又紧张,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心情起起伏伏的。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准备得可充分啦,心里头想着:哼,这次我肯定能拿个好名次!谁知道,真正上场的时候,我才发现,哇塞,题目比我想象的难多啦!就好像我以为要走一条平坦的大路,结果却是爬一座陡峭的山峰。
我看到那些题目,脑子一下子就有点懵,心里不停地想:这都是啥呀?我怎么好像没见过?也许是我复习的时候忽略了这些知识点。
比赛的时候,我旁边的同学那叫一个厉害,刷刷刷地就写出答案,我心里那个着急呀,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我觉得他们是不是偷偷开了小灶,怎么啥都知道?不过呢,也有一些题目,我还是能答上来的,那时候我心里可美啦,想着:嘿嘿,我也不是吃素的!可是这种高兴劲儿没持续多久,又被难题给打击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可能太自信了,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还有好多漏洞呢。
这次竞赛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
我就在想,以后学习可不能这样马虎啦,得更认真,更仔细,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不然下次再遇到这样的竞赛,我可能还是会手忙脚乱。
你们说,学习是不是就像一场战斗呀?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装备齐全,信心满满,结果一上场才发现,敌人比我们想象的强大得多。
那咱们能退缩吗?不能啊!就得硬着头皮往前冲,就算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这次竞赛虽然我没拿到特别好的成绩,但是我也不灰心。
也许下次,我就能一雪前耻,让大家对我刮目相看呢!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觉得只要我努力,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心理学发展简史总结

心理学发展简史总结一、什么是心理学?为什么它要花时间学习?1.心理学是关于理解我们所做一切的学科,是什么原因决定了人类的行为2.心理学有实用性提供了有力的思考方式3.心理学源于希腊语,灵魂和对事物的研究4.悠久的过去,发展史短暂二、心理学早起发展史1.一门新科学的诞生:冯特和霍尔的贡献●心理学诞生于哲学和生理学的结合●德国冯特让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心理学创始人●里程碑: 1879 莱比锡大学第一个正式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实验室●1879为心理学诞生年●1881 创办第一份用于发表心理学研究的期刊●冯特的观点对象关注范围●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主要关注对象是意识(对即刻体验的觉知)心理学重点关注的是对意识经验的科学研究●关注范围,集中于人的心理和心理过程●霍尔●冯特的学生是心理学在美国发展的贡献者开创了发展心理学 1883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887创办美国第一份心理杂志1892美国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2.流派之争: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两个最初的流派●构造主义●1892年英国人铁钦纳领导●基本观点是心理学的任务是将意识分解为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并研究各要素间是如何关联的●认为意识经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感觉情绪和表象只涉及听觉视觉和触觉●使用的方法是内省法,对自身意识经验进行仔细和系统自我观察的方法实验室中●机能主义●威廉詹姆斯美心理学原理成为后代心理学家的标准读物是心理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教科书对于人们如何养成习惯的论述为学习研究奠定基础,自我概念为人格理论提供基础●基本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或目的,而不是他的结构●受达尔文自然选择(用进废退)影响,指出意识是人类物种的重要特征,他一定具有某种用途,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而非结构●意识是由持续流动的思想组成的。
构造主义者分析意识的要素相当于在观察流动中固定的一点。
机能主义想要了解流动本身ie意识流真实世界的行为●卡特尔和杜威心理测验儿童的成长模式,教学实践及两性行为差异3.弗洛伊德将潜意识纳入研究范畴●奥地利医生源于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工作,创造创新的精神分析疗法●潜意识包括潜藏在意识之下,会对行为产生很大影响的想法,记忆和渴望建立在大量观察之上●认为心理疾病原因是潜意识层面的个人冲突行为受人们如何处理性冲动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试图通过关注行为的潜意识决定因素,解释人格动机与心理疾病●其他重点人物:荣格阿德勒●1909年霍尔邀请弗洛伊德到克拉克大学教学,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获得公开认同4.华生改变心理学的发展进程:行为主义首登历史舞台●与精分冲突●1913年至1920年在心理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由华生创建流行心理学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行为前提之上华生是试图重新定义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要研究行为科学●华生认为,科学方法是要有可验证性,然而心理过程不是用来进行研究的合适对象,因为无法验证●行为是指生物体做出的任何外显可观察的反应或活动●华生认为,行为是后天造就的。
心理学史文档

心理学史一、简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探讨了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原理、发展和变化。
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二、古代心理学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古埃及时代,人们就开始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对心灵和思维进行了重要的探索。
他提出了感知、记忆、推理和意愿等心理学概念,并对人类思维活动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
三、现代心理学的起源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在德国,威廉·韦特提出了第一个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开创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同时,塞尔·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潜意识对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影响。
除此之外,众多心理学家如威廉·詹姆斯、威廉·琼斯等也对心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心理学学派,它强调研究行为的可观察性,而忽略了内心的感受和思想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如约翰·华生和伯拉德·斯金纳在动物实验和环境控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过分强调外部行为的局限性,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和意义的重要性。
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等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六、认知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开始兴起,它强调人的思维、知觉和记忆等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通过实验研究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揭示了人类认知能力的本质和机制。
七、神经科学与心理学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更深入地研究大脑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神经心理学将神经学和心理学相结合,通过研究大脑结构和功能对心理活动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八、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不仅仅涉及理论研究,还包括许多应用领域。
2014年3月《心理学史》复习总结

P53 P54 P56 P63-65 P65 P65-66 P67-70 P72-73 P74-75 P76-79 P80-84 P86 P88-90 P90-93 P93-97 P98-99
第七章(第 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八章(第 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九章(第 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心理学史总结
章节 绪论 米利都学派 第一章(第 一节) 秘教/阿尔阜 斯 毕达哥拉斯学派 爱弗斯学派 埃利亚学派 第二节 公元前5世纪 奴隶主民主 制繁荣时期 医学中的心 理学观念 智者 雅典 希腊,都是唯物的 泰勒斯 阿那克西曼德 毕达哥拉斯 赫拉克利特 巴门尼德 恩培多克勒 古代前 期 安那克萨哥拉 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 元前4世纪初 公元前5世纪第三段 25年间 公元前427-公元前 347 公元前 公元前384322 怀疑学派 第二章(第 一节) 古代后 期和中 世纪 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 元14世纪末 黑暗时期 阿尔克迈翁 希波克拉底 普罗塔哥拉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皮朗 埃奈西德穆 伊壁鸠鲁 卢克莱修 留基伯原子论/客观上只有原子和虚空,颜色滋味冷热是主观 动物解剖第一人/视神经和中耳管/脑是感觉思维器官 西方医学之父/《论圣病》/羊痫疯/四液部/脑是心理器官/《论水、空气和地域》 错误的相对主义的结论/美德可由教育养成第一人 世界理性,宇宙最高主宰是神/道德从灵魂和神为出发点/产婆术 《理想国》与灵魂三级论/伊迭耶与知识即回忆说 《灵魂论》滋长、感性、理性/共同感官/认识和动求两大心理功能/心理器官心脏 创始人/人生目的达到心神恬静 怀疑因果律/近代休谟前驱 唯物/相信人人平等/原子论/快乐主义 《物性论》 先唯物后唯心/人心8部分/心理活动分认识和情感 格林 教父 经院哲学 英国进步思想家 文艺复兴 再生时期 人文主义运动 波兰 德国 意大利 新兴科学及 荷兰 其与宗教斗 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 争 意大利 奥古斯丁 阿奎那 罗杰尔.培根 邓斯.司各脱 威廉.奥卡姆 二元论/禁欲主义/心身交感和平行论的混合/灵魂三种功能为自觉记忆、理智和意 等级神定 意志支配理智,而不受理智支配 唯名论 定义 斐微斯/脱拉西 太阳中心说<天体运行> 将归纳法和数学结合运用第一人 近代实验科学奠基人/自造天文望远镜证明太阳中心说 亲身解剖/<论人体构造> 发现肺循环 动物实验证明血液循环 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四根说/心理特性依赖身体构造 时代 纪元 综述 国别/派别 代表人物 心史学习内容/意义/分别论述 水 无限者/分出热与冷 数及其关系/灵魂分理性、智慧和情欲 火/身体是土,灵魂是火 主要观点 页码 P1-4 P15 P15 P16 P17 P18 P18-19 P20 P21-22 P23 P23-24 P24-25 P25-26 P27-28 P28-29 P32 P32-33 P33-35 P36 P37 P40-41 P42 P43 P43 P44 P47 P48 P49 P50 P50 P50 P50 P50 P50
心理学史的总结

心理学史二、解释概念1.韦伯:德国解剖学家、生理学家,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最早系统地用实验证明了阈限的概念,并且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韦伯律:K = △I / I (K=常数;I=刺激强度;△I=最小可觉差)。
他最早揭示了感觉与刺激强度的关系,使心理学从研究经验转向研究心理学问题。
开创了心理学式实验,引起了费希纳等的后继研究。
首次用数量法则来说明刺激与心理关系。
首次对阈限概念作了系统的实验说明。
2.冯特:(构造)德国人,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
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诞生。
l862年发表《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与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被视为新心理学著作诞生的标志。
使用实验内省法,他认为心理是由元素组成的,主张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提出身体平行论、感情的三度说。
但是,他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摆脱不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束缚。
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内省法遭到批评。
3.布伦塔诺:(意动)生于德国,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为奥国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1874年出版《从经验观点看心理学》,1911年出版《论心理现象的分析》。
他认为心理学可以认为是研究灵魂的科学。
认为心理学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心理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心理活动,即意动(akt(德)或act)。
主要使用自我观察法。
他虽然具有唯心主义思想,但他提出意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后来心理学影响很大。
它的心理学观点成为以后不满于内容心理学理论的推动力。
4.惠特海默:(格式塔)德国人,格式塔心理学的最初倡导者。
他提出了所谓大脑交互历程的看法,解释了似动现象——他认为似动现是一个整体或完形(格式塔),而不是感觉的一束。
他和苛勒,考夫卡三人于1912年发表了《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一文,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
5.托尔曼:(新行为)美国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1932)。
心理学史总结(仅供参考)

十七—十九世纪英国、法国哲学心理学思想一、笛卡尔生平(1596—1650)二、笛卡尔的哲学心理学思想1.唯理论的认识论——天赋观念2.受机械唯物论的启发:“动物是机器”“动物精气的活动是一种反射的波动”3.反射与反射弧反射这个名词起于笛卡儿。
3.二元论——心身交感论世界上除了物质实体外,还有精神实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松果体)。
4.对情绪的研究情绪是心的被动间接的作用,主要有六种,伴随表情动作。
三、对笛卡儿的评价1.笛卡尔二元论的观点虽然是错误的,但在当时具有进步作用。
把心身分开后可以摆脱宗教、神学的干涉研究心理活动。
2.反射的假说对以后的生理与心理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3.他的心理功能在脑中的定位、机械唯物思想,对探索心理生理机制起着积极作用。
4 .消极方面:他的天赋观念说遭到唯物经验论的反对,唯心主义的继承。
霍布斯(1588—1679)(一)哲学基础是培根唯物论的继承者,建立了完整的机械唯物论体系。
(二)对心理本质的看法(认识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知识是由感觉开始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
发现“连贯”现象联想种类:自由联想:无计划、无指导和变化无常的思想序列;控制联想:受某种欲望和计划所制约的思想系列评价积极方面:霍布斯试图用机械唯物的思想解释心理现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对联想的描述,被认为是英国联想心理学的先驱。
不足之处:霍布斯对心理现象的看法虽然是唯物的,但是机械的、静止的、孤立的看问题。
洛克(1632—1704)唯物经验论在《人类理智论》(1690年)一书中批判了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提出“白板说”,强调人们的全部观念都是来自经验。
经验有两类外部经验即感觉;内部经验即反省。
洛克的观念论观念是人所意识到的一切心理现象。
观念可以分为:简单观念(不可再分的,如气味);复杂观念(结合成的,如友情)。
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体积形状等)第二性的质的观念(颜色、气味、冷暖等)洛克的“观念的联合”或联想提出联想的概念,分类:自然联想:观念之间自然联合;习得联想:是机遇和习惯而获得的。
心理学总结

心理学总结心理学总结简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通过研究人类的思维、情绪、个性以及行为方式来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个体心理、社会心理、发展心理和认知心理等方面。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才开始发展。
以下是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发展阶段:1. 结构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威廉茨(Wilhelm Wundt)创建,强调通过分析心理过程的基本元素来理解心灵。
2. 功能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认为重要的是研究思维和行为在适应环境中的功能。
3. 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至中期):以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为代表,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忽略个体的内部过程。
4. 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以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和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为代表,关注人类的自我实现和个体的主观体验。
5. 认知心理学(20世纪中期至今):强调人类心智过程的研究,包括知觉、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情绪、人格、社会互动等方面。
以下是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1.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老年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特点。
2.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包括群体行为、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等。
3. 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包括精神疾病、心理创伤和心理咨询等。
4. 个性心理学:研究个体的个性特点、性格类型和心理差异,包括性格测试和评估等。
5.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知觉、思维、记忆和学习等认知过程,包括决策、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史二、解释概念1.韦伯:德国解剖学家、生理学家,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最早系统地用实验证明了阈限的概念,并且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韦伯律:K = △I / I (K=常数;I=刺激强度;△I=最小可觉差)。
他最早揭示了感觉与刺激强度的关系,使心理学从研究经验转向研究心理学问题。
开创了心理学式实验,引起了费希纳等的后继研究。
首次用数量法则来说明刺激与心理关系。
首次对阈限概念作了系统的实验说明。
2.冯特:(构造)德国人,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
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诞生。
l862年发表《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与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被视为新心理学著作诞生的标志。
使用实验内省法,他认为心理是由元素组成的,主张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提出身体平行论、感情的三度说。
但是,他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摆脱不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束缚。
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内省法遭到批评。
3.布伦塔诺:(意动)生于德国,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为奥国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1874年出版《从经验观点看心理学》,1911年出版《论心理现象的分析》。
他认为心理学可以认为是研究灵魂的科学。
认为心理学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心理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心理活动,即意动(akt(德)或act)。
主要使用自我观察法。
他虽然具有唯心主义思想,但他提出意动与心理内容相对立的思想对后来心理学影响很大。
它的心理学观点成为以后不满于内容心理学理论的推动力。
4.惠特海默:(格式塔)德国人,格式塔心理学的最初倡导者。
他提出了所谓大脑交互历程的看法,解释了似动现象——他认为似动现是一个整体或完形(格式塔),而不是感觉的一束。
他和苛勒,考夫卡三人于1912年发表了《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一文,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
5.托尔曼:(新行为)美国人,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动物和人类的目的性行为》(1932)。
他提出行为具有目的性和整体性;他最先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着重研究有机体的中央(内心)的过程,反对“刺激-反应”理论;他以各类迷宫为学习情境,其中有许多选择点,即通往目的地的符号或线索,提出“符号-格式塔”。
他的认知理论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开山始祖;但是,他没有把行为恰当地同内隐的机能彻底地、明确地联系起来,因而不能发展成为一种完全整合的理论体系。
而且他以动物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推论人类行为,忽略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异。
6.桑代克:(机能)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动物的智慧》,《教育心理学》,《成人的学习》等。
首先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学习心理。
提出学习理论:试误说,联结说和学习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主张研究人类学习心理、学习迁移,提出学习迁移的“相同元素说”。
他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7.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发现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迂回道路,梦的解释也可以作为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
他于1900年发表了《梦的解释》一书。
他认为梦有显梦与隐义,梦的解析是由显梦寻求隐义。
凝缩(一种象征表示几种隐义);换位(观念互换);梦的工作方式戏剧化(具体形象表示抽象欲望);润饰(条理化)。
梦的解释优点在于承认人类经验中的象征的丰富,而缺点在于无法证明其正确与否。
8.心理生活空间:(拓扑P361)勒温认为场是人及心理环境的生活空间,个体生活空间由人(p)及心理环境(E)构成,包括具有正负效价的目标和吸引或排斥的向量。
生活空间是用来表示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一切事件,分为3类:准物理事实、准社会事实、准概念事实。
(准指觉察到的对心理事件有实际影响的事实。
生活空间可以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可以看成一个心理事实。
9.意识流:(实用主义)意识流是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思想。
他认为意识不是由片段或者元素集合而成的,而是不断流动的。
意识流的提出有力的反对冯特的元素主义思想。
他提出意识的5个特点:意识是属于私人的;意识是常变的;意识是联系不断的;意识必定有它自身以外的对象;意识具有选择性。
10.形质:(意动)是厄棱费尔在研究时间和空间形式中提出的。
最初认为形质是它本身能够互相分离的作为由要素而形成的表象的复合,后来简化为“是具有感觉和表象复合的新的属性”。
后为格式塔心理学所引用和替代。
形质的构成:基素和基体。
11.刺激错误:(构造—铁钦纳)被试的报告是说明刺激的意义,而不是描述自己的意识状态,犯了用意义代替刺激的错误。
把心理过程同被观察的对象相混合。
(事实上:心理学被试应该应该观察心理过程本身,而不要观察它的意义。
)12.自由联想法:(精神分析)是由弗洛伊德在精神病治疗中创造的方法,他让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说出任何事、任何话。
后发展成为心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13.中介变量:(新行为—托尔曼)中介变量是与实验变量(亦称自变量)和行为变量(亦称因变量)相关联,它是中介于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的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来的中介因素,并用公式B=f(S、P、H、T、A)(其中B代表行为变量,SPHTA代表实验变量,S代表环境刺激,P代表生理内驱力,H代表遗传,T代表过去经验或训练,A代表年龄)说明行为变量和实验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弥补了早期行为主义的不足。
14.基本焦虑:(新精分—霍妮)缺乏家庭关爱——不安全感——基本敌意——压抑后——基本焦虑。
(解释:她强调一个基本原则,即安全的需要。
不安全的恐惧导致了焦虑。
她强调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作用。
认为个体从出生就寻求安全的需要,如果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和行为不好缺乏家庭关爱,儿童内心产生不安全感,从而对外界产生基本敌意,当这种敌意被压抑一段时间后,儿童就会产生基本焦虑。
)15.向上意志:(精神分析—阿德勒)或称为“权力意志”,即人生来就具有奋力向上、追求卓越的内驱力。
但是过分强调“人生来就带有”,带有唯心的色彩。
16.生活风格:(精神分析—阿德勒)在对付困境中逐渐形成的特殊而固定的行为方式和策略。
(解释:阿德勒认为在不同的情境的影响下,每个儿童逐渐形成一套对付困境的方法和策略,形成一套特殊的行为方式。
这种每一个儿童在对付困境中逐渐形成的特殊而固定的行为方式和策略,就形成了生活风格。
)17.集体潜意识:(精神分析—荣格)位于心灵的最深层,它一般指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本能人格面具(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主要内容阿妮玛(男性心中女性的成分和意向)原型阿尼姆斯(女性心中男性的成分和意向)阴影(人性中黑暗的一面)自性(起着将整个人格结构协调整合的作用——自我实现)18.心理物理场:(格式塔—考夫卡)包括自我和环境两部分。
自我包括需要、准需要、意向、意志、态度等。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实际现实的环境)和行为环境(心中臆想的环境)过分强调行为主义,具有主观唯心。
19.意识阈:(18实际法国感觉主义心理学赫尔巴特P73)由于观念具有引力和斥力的关系,人们只能意识一定的对象或注意有限的范围,不能同时注意两个观念,除非它们联成一个复杂的观念。
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接下女,这些界限便为意识阈。
就是说,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的状态。
20.二重心理学:(意动)(1)麦塞尔的二重心理学认为应该研究有意的经验,包括不易理解的意动和易于理解的意动。
(2)屈佩尔的二重心理学认为对象有两个:心理内容和心理机能。
是意动和内容心理学的折中和融合。
21.创造性综合:(构造—冯特)也称“统觉”,具有意识的主动性、创造性、统一性的作用。
在统觉状态下(使意识对象处于注意的焦点),原来元素才能组合形成具有新质特性的心理复合体。
22.逃出自由说:(新精分—弗洛姆)(背景解释:弗洛姆的人格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认为人们的主要动机是逃避日益增多的自由而祈求恢复到较安全的存在。
在“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组织已不如以前那些小的政治单位提供坚定的指导和安全的背景,人们所获得的“自由”是“消极的自由”。
所以,人们总是感到孤寂和不安,总想逃出这个社会中的自由,以求得安全的存在。
)对自由的分析消极自由:不安全的自由积极自由:安全的自由(支配)逃避自由(消极)的动机和方法获得积极自由逃避任何自由23.单子论:(17—19世纪的德国心理学思想—莱布尼兹)德国心理学家莱布尼兹1714年出版《单子论》,他认为,单子是能动的客观精神实体。
心理是由单子组成的,单子是能动的,分为不同等级,按其自身内部规律活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24.符茨堡学派:(意动)由屈佩尔建立,该学派认为思维的内容里有非感觉、非意向的元素,提出“无意向思维”的有关思维的实验和“二重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有关思维的研究主要是:马尔比的判断研究、瓦特的联想研究、彪勒的思考研究。
该学派主要人物有马尔比、瓦特、彪勒等。
25.潜意识:(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性的),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它回到意识中是困难的,有严密的防守。
26.拓扑心理学:拓扑心理学是勒温借助几何学中的拓扑学陈述心理学事件在心理生活空间的移动,采用向量学的向量分析陈述心理事件的动力关系。
拓扑心理学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体系;注重对行为动力进行研究,并对需要、紧张、欲求水准等进行实验研究;把社会问题引入实验室研究,创立了团体动力学,并推动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但它也存在不足之处,不足,过分强调心理环境的影响,忽视个体过去历史的影响,某些概念前后不统一,不精确。
27.高峰体验:(人本—马斯洛)是瞬间产生的极其强烈而美妙的快乐感觉、幸福感或敬畏感。
但马斯洛过分强调高峰体验也是不正确的。
28.实验内省法:(构造—冯特)是冯特心理学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又称为“自我观察法”,让被试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陈述并从中进行分析的方法。
冯特提出,要求经过训练的被试只分析所观察的心理元素,单纯描述它们的强度、性质指类而剥去所观察的心理的客观刺激和实际意义。
冯特把实验内省法限制在只能用于简单的心理现象,而反对把实验内省用于复杂的心理过程。
29.神经症自我:(新精分—霍妮)真实自我:指个体潜能。
是发展的原动力。
理想化自我意象:个体脑中凭空设想的形象。
现实自我: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
30.空间知觉部位记号说:空间知觉是由于接受刺激的部位所留下的特殊记号,同某种运动经验逐渐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