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言学课程的几点思考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的几点思考》
路崴崴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作者简介:路崴崴,吉林白城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讲师。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新理论新方法的出现,在新的研究形式下我们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审视。
一、“语言学概论”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国内高校“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基本上以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及对现有语言学研究的认识,这样的框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目前语言学流派大致分为结构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和功能主义等,结构主义语言学只是语言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流派,在解决具体语言问题是也常常有力所不及的现象。索绪尔虽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但其理论并非诸理论的领导者。
其次,与现代汉语课程有相互重叠的内容。
一般的高校都先讲授现代汉语课程,后讲授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的重复减弱了语言学概论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影响教学效果。
第三,内容陈旧,鲜有更新,跟不上语言研究的发展步伐。
(张丽)近年来,“语言学概论”类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势头十分强劲,教材数量比较多,有一定影响的也有数十本。但是,这些教材存在诸多不足。据池昌海的归类,“语言学概论”类教材大致分为语言导论、语言学导论和复合型三类[5]。这些教材均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以语言学基本概念为例,这些教材在“一些基本的术语的表示和理解上,如果与前贤或时修相比,并没有实际性的修正或进步”
[5]。再者,这些教材很少有及时吸收学界最新成果的,“比较中国大陆的语言学教材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吸收是很慢的,有的方面甚至在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的条件下可仍然保持着几十年前的面貌”[5]。可想而知,这些理论和知识陈旧的
教材,肯定会不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结合本学科特点及实际情况)
叶蜚声、徐通锵两位先生的《语言学纲要》(1981)是目前影响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教材,其序言中提到:“有些章节的内容偏深、偏难(如第三章第二节"音质的音响分析"),教学中可酌情安排。”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因地因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在实际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上还要应该遵循一些原则。
1、讲授基本概念及理论(结构主义,历史争议问题)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虽为一家之言,但现代语言学的基本术语几乎全部是在该书中首次被定义下来,如语言与言语、语言活动、共时与历时、符号、能指与所指、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同一性与现实性、对立、系统等。因此语言学基本术语及基本理论
(关)王均(2007)认为:应该在教材中加入“语言学评论”内容,“使人们知道学术理论是在正确与谬误的斗争中前进的。”
2、引进新理论新方法(各流派)
3、吸收前沿成果(有争议在)
4、注重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学生感觉所学无用。
语言学概论是一门语言学理论课,理论的抽象与概括决定了课程内容较为艰涩,不像文学课那样形象有趣。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为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三、关于后续配套课程(有无两种可能性)
四、充分利用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
既然是语言学概论,就要突出一个“概”字,语言学术语及理论的介绍不能单纯依赖现代汉语语料,而要依托于多种具体的语言现象。一般来说,单凭任课教师难以满足该课程对语言多样性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
生的语言资源以及文字资料充实教学内容。一方面解决了该课程对语言多样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
(一)学生的语言资源
班级学生来自不同的方言区,甚至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掌握着丰富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对此我们应充分予以关注和利用。
1)如何利用班级学生的方言及民族语言优势?
既可用于课堂教学,作补充性说明;也可作为课后作业,引发学生思考。课堂上讲授概念、理论后,可现场征求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现象,引用概念、理论进行分析,丰富例证,更好的理解理论。课后可以留作业或思考题的方式,让学生寻找自己方言或民族语言中存在的特殊语言现象,并利用所学理论进行合理分析。
2)利用班级学生的方言及民族语言优势的价值
利用班级学生的方言及民族语言优势既可以让全体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更具体真实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运用理论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领悟语言学理论的应用价值。
在推广普通话的大趋势下,汉语方言及民族语言岌岌可危。如果能在其消失之前,发动方言区人们及母语者尽可能多地做一些语料调查和研究工作,为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做出一点贡献,是非常有价值的。
3、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介绍相关课外阅读书目,扩展知识面,引发学习兴趣。
(二)文字资料
方言调查
民族语言研究等
五、充分利用中介语语料
(1)加强实践教学比重
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的具体作用和价值。理论总难免艰涩枯燥,让人提不起兴趣,但应用总能成为学习的动力。如讲授语法部分时,可以给出一些中介语语料让学生纠正并总结其中的语法规律。让学生认识到理论
不是空洞无聊的,而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武器。有的放矢,他们自然感觉到理论的重要价值。
暨南大学中介语语料库
关彦庆:20 世纪 20 年代至 80 年代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内容上大都具有封闭性特点。内容主要反映语言的言学研究成果。代表教材有:胡以鲁的《国语学草创》(1923)是在西方语言学的影响下,结合汉语的实际编写的。高名凯、石安石的《语言学概论》(1963),它既具学术性又符合教学实际。叶蜚声、徐通锵的《语言学纲要》(1981)使用面最广、影响也最大。高明凯、石安石(1963)指出:“讲述各种问题,力求简明扼要,不作详细解释,以便教师有就课程内容加以阐发的余地。”刘丹青(1995)指出:编写教材应该突出了语言学概论的“概”字。我们认为,语言学概论教材应该体现其课程基础性的特点,同时又应具有内容拓展的思想,这样便于学生进一步阅读。
1、关于语言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
任何一门大学理论课程都应该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内容: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研究流派和前沿研究成果。
语言学也是如此。目前国内普通语言学教材较多,内容有所差异,观点也存在出入。在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可遵循上面的标准。首先,语言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应重点讲解,交待清楚,如音素、音位、语法范畴、音位理论等。
其次,
叶蜚声、徐通锵两位先生在《语言学纲要(第1版)》的序言中已表明对新理论新观点的态度。“从50年代末期开始,语言学理论出现剧烈的震荡,各种学说竞相争鸣。……语言学的这些新进展,当然应该在本书中有所反映。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新出版的一些专著、教材,对各种新的学说、理论采取客观、谨慎的态度,不尚新异,不拘一家,选择切实可靠的论点编入教材。”说明老先生们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