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类说课大赛课件特等奖作品:毫针刺法——教学设计方案(附教案)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毫针刺法上课课件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四、毫针刺法的具体操作 依穴选位 选针查缺
取穴标位
消毒针刺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四、毫针刺法的具体操作
2
• 选针查缺
1、选择长短:根据穴位、钩、松动等。
内 科 外 科
妇 科 儿 科
• 急慢性 • 颈肩腰腿痛
• 发热 • 消化不良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问题3 : 用什么进行针刺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三、毫针刺法的用品准备
毫针
消毒酒精
消毒棉签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中医护理学
毫针刺法
课件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熟练运用毫针刺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换位思考,关爱病患的意识。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4
• 消毒针刺
(6)出针
虚证:徐出(动作慢)
实证:疾出(动作快)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四、毫针刺法的具体操作 针刺过程示范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问题5 : 针刺应注意什么问题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上课课件
(新)毫针刺法(医学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医学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二)持针姿势
刺手持针的姿势,一般 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 无名指抵住针身,进针时 帮助着力,防止针身弯曲, 其状如执毛笔。
(医学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三)常用进针法
• 1、单手进针法 • 2、双手进针法
• 3、器具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医学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泻法 出针时,不按压针孔或摇大针孔。
单式补泻手法
7、平补平泻 是指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
转即可出针。是一种不分补泻而仅以达 到得气为目的的针刺法。主要适用临床 虚实不明显的一般病证。
七、留针与出针
(一)留针
定义 将针刺入腧穴行针施术后,使针留置穴内。
目的 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对
• 何谓“刺手”和“押手”?它们的作用 各是什么?
• 临床常用的进针法有哪几种?如何操作? • 如何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 行针的基本手法有哪些?如何操作? • 何谓得气?得气有何临床意义? • 不得气的原因有哪些?如不得气,将如
何处理?
(医学行业讲座培训课件)
守神与得气
神与得古代针灸学家十分重视守神与得气。通过患者 神气之变化,洞悉五脏虚实而行补或泻。有研究者 以血管容积脉搏波为指标,以肾虚患者为对象,对 比观察守神与守形及空白对照组三者的差异,取复 溜穴,用提插补法,实验结果:守形组与对照组针 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守神组与对照组,守 神组与守形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 明守神组手法明显优于守形组。故有人认为,针刺 过程中必须注重察神、守神、治神三个方面的运用, 而“得气”是人体神气活动的一种具体表现。认为 神与气相随,气行则神行,神行则气行,气速则效 速,气迟则效迟,“气至病所”是提高针灸临床疗 效的关键。
刺灸法-毫针刺法69页PPT
12.01.2020
50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留针时间
滞
现象 针体活动困难 或伴疼痛 处理 放松(精神 局部)
针
转移注意力/调整针体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注意正确操作手法
12.01.2020
51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体位、手法、外力、滞针
弯
现象 方向角度改变-针体活动-疼痛
煮沸消毒法 水沸后15-20min
治疗室内消毒
12.01.2020
17
四、毫针的针刺方法
●刺手 掌握针具 相应手法
●押手
固定腧穴
协助进针
《难经》知为针者信其左 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减轻疼痛 调节针感
持针法
二指持针法 多指持针法
12.01.2020
18
进针法
单手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 管针进针法
毫针的针刺方法
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舒张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 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刺手持针从其间将针刺入。
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
12.01.2020
23
毫针的针刺方法
双手进针法
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
提捏进针法
即用押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刺 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
36
行针与得气
辅助手法
循 法 弹柄法 刮柄法 摇柄法 飞 法 震颤法
震颤法
方法 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 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
作用 催气 守气
12.01.2020
37
行针与得气
进针夫之气后用者,针,必之乃须十类细二,察经针在之下于根是调本否气,已生经命得之气泉。源
针灸学6、毫针刺法-43页PPT资料
刺灸法总论
本次授课要求 掌握毫针针刺法的全部操作,并重点掌握捻转、提 插、疾徐等补泻手法; 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针具与刺法的源流 第二节 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一、刺法的量学要素
(一)刺激的强度 1、通过得气的强弱判断刺激量 轻--针下感应柔和 中--针下感应明显 重--针下感应强烈 2、捻转、提插的频率、幅度、角度决定刺激量 捻转角度<90° 频率<60次/分 刺激量轻 90°<捻转角度< 180° 60<频率<90次/分 中 捻转角度>180° 频率>90次/分 重
腧穴特性
腧穴的功能不仅有它的普遍性,而且有些
腧穴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即有的腧穴适于 补虚,而有些腧穴则适于泻实。
针具及 针刺补泻手法是对机体不同虚实状态进行
施术手法 治疗的主 要手段,也是取得不同效果的关 键,故施术手法及针具选择必须得当。
九、留针与出针
留针 针 针
出针
是将针留置于穴内,若静止不动,即不再施用手 法,以待气至的方法,称为“静留针”;若在留
针刺练习
自身练针法 …… 自身试针时,要仔细体会手法与针感的关系、针尖 刺达不同组织结构以及得气时持针手指的感觉。并要 求做到进针无痛、针身不弯、刺入顺利、行针自如、 指力均匀、手法熟练、指感敏税、针感出现快。
自身练习的几个优点 一、使医者能体验刺针的痛苦,从而不断提高针刺手 法操作技术。 二、能同时体验到手感和针感,提高手法的操作水平。
施术房间的消毒:紫外线消毒
四、体位的选择 针刺的体位有: 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 坐位:仰靠、侧伏和俯伏坐位。
毫针法PPT课件
从而更好地发挥腧穴的治疗作用。
2019/11/24
42
三、毫针基本操作
(四) 针刺角度与方向、深度
注意事项 1.针刺角度应根据施术部位的局部解剖、
患者的体质体型与病情等情况确定。 2.针刺方向以得气——气至病所为准则。
不得气者调整方向以得气;已得气者针尖 朝向病所,配合手法以促使气至病所。
治疗室内的消毒 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的床垫、枕巾、 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洗晾晒,如采用一人一用的消毒垫布、垫 纸、枕巾则更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化,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 生洁净。
2019/11/24
28
三、毫针基本操作
(一) 持针方法
1. 二指持针法:适用于短针 2. 多指持针法:适用于1-1.5寸 3.持针身法、两手进针法:适用于长针
(三) 进针手法 1. 单手进针法
医者用刺手拇、食指持针, 中指指端紧靠穴位,指腹 抵住针体下段。当拇食指 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 之屈曲,将针迅速刺入穴 位。
2019/11/24
36
三、毫针基本操作
(三) 进针手法
2. 双手进针法
1. 指切进针法: 左手拇指之指甲切
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
716202071620206363消毒穴位消毒一穴一棉球操作者双手消毒针具无菌操作医用垃圾处理716202071620206464单手进针百会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无名指抵住针身无名指指腹抵住穴旁皮肤进针过程角度得当平刺深度03寸快速动作协调提捏进针印堂押手拇指食指将针穴皮肤轻轻提捏起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无名指抵住针身进针过程角度得当向下斜刺深度05寸快速动作协调716202071620206565进针曲池押手拇指或食指指甲掐切固定针穴皮肤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无名指抵住针身进针时针尖紧靠押手指甲缘进针过程角度得当直刺深度1寸快速动作协调舒张进针天枢押手五指平伸食指中指分张置于穴位两旁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无名指抵住针身进针过程角度得当直刺深度1寸快速动作协调夹持进针押手拇指与食指夹持针尖刺手拇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无名指抵住针身进针时针尖紧靠针刺部位皮肤进针过程角度得当直刺深度2寸透刺快速动作协调716202071620206666一一针刺得气针刺得气一一概念概念指毫针针刺后通过施行一定手法指毫针针刺后通过施行一定手法使针刺使针刺腧穴处产生针刺感应腧穴处产生针刺感应这种针刺感应为得这种针刺感应为得气气
毫针刺法ppt课件
2.5 3 65 75
4 4.5 5
6
100 115 125 150
❖ 粗细规格表
号数 直径
26 27 28 29 30 31 0.45 0.42 0.38 0.34 0.32 0.30
32 33 0.28 0.26
34 35 0.24 0.22
❖ 一般临床以25~75mm(1~3寸)长和直径为0.32~0.38mm(28~ 30号)粗细者最为常用。
一、针具选择 二、选择体位 三、消毒
11
一、选择针具
1、毫针长短的选择 长针:肌肉丰厚,或胖人,病邪在里; 短针:肌肉浅薄,或瘦人,病邪在表。
2、毫针粗细的选择 粗针:体质壮实、肌肉丰满、实热证; 细针:体质虚弱、肌肉浅薄、虚寒证。
12
二、选择体位
选择体位重要性 在接受针刺治疗时患者体位是否合适,对于正 确取穴、针刺操作、持久留针和防止针刺意外都有重要意义。
后,方可持针操作。 (三)施术部位的消毒
用75%的酒精棉球,或0.5%的碘伏棉球擦拭消毒。擦拭时应从穴 位中心向外周作环行消毒。 (四)治疗室内消毒
治疗台上用的物品,定期消毒。治疗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卫生 洁净,并定期用专用消毒灯照射消毒。
23
复习思考题
1、应如何选择优质的毫针? 2、选择体位的原则是什么?临床常用体位有哪些? 3、针具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6
第二节 针刺练习
练针目的
在针刺施术时,必须要有良好的指力和熟练的手法才能才能得 心应手。良好的指力是掌握针刺手法的基础,熟熟练的手法是运用 针刺治病的条件。指力和手法必须常练,达到熟练程度后,可使进 针顺利、减少疼痛、病人乐于接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7
1、指力练习
毫针刺法实验实践课PPT教案
实 验 步骤
1.正确体位准确取穴:曲池(手阳明大肠经)
3.掌握晕针的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
第3页/共26页
实 验 步骤
2.针刺部位消毒:由内向外;医者手 指消毒。
3.单手进针:用1.5寸毫针,取合 谷穴,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 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下段; 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 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 的深度。 技术要点:三指动作协调,配合进 针。
第8页/共26页
学生顶岗实习
通过国家技能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第9页/共26页
教学内容
第一模块:概论:小儿推拿发展简史、生 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与保育、喂养与保 健、治疗概要;
第二模块:诊法概要:望闻问切儿科病中 的应用;
第三模块:推拿手法:常用小儿推拿手法; 第四模块:推拿穴位; 第五模块:常见病症推拿治疗。
第6页/共26页
实 验 步骤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运用中医学基本 理论和临床知识,阐述用推拿手法防治小 儿常见疾病的基本规律和方法。重点培养 学生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技能及运用辩证施 治、整体观念指导小儿推拿临床工作的能 力;介绍相关科学的基本知识。
第7页/共26页
课程设计
《小儿推拿》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 的课程设计思路。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 以任务驱动设计教学内容。并通过技能 训练、临床见习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制作了具有链接效果的 PPT 课件,增加
了视频资料,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第19页/共26页
教学手段
第20页/共26页
实践条件
第21页/共26页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类说课大赛课件特等奖作品:毫针刺法——现场说课课件(终稿)
说课内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主体内容(35分钟)
课堂小结(5分钟)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说课课件
说课内容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问题导入
一患者晨起后出现右侧 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来诊。 医生诊断:落枕。 予针刺治疗。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说课课件
四、教学反思
A B C
教学目标 设置合理清晰, 圆满完成目标。
技术应用 多种媒体技术, 课堂效果良好。
不足改进 时间安排紧凑, 教学活动较多。
谢 谢
通过分组训练, 强化对针刺操作的练 习,让学生牢固掌握。
突出重点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说课课件
说课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主体内容(35分钟)
5、角色扮演
请两位学生分别 扮演技师及患者,通 过角色扮演,让学生
突破难点
自我纠错,并学会换
位思考。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说课课件
说课内容
三、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35分钟)
6、游戏抢答
通过预设二维码 (1)微课 (2)PPT图片 题目,分发学生,让 (3)GIF动态图 学生通过手机扫二维 (4)自录视频 (5)手机二维码 码形式获取题目,进 行游戏抢答。
信息化技术应用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说课课件
说课内容
说课内容
一、教材内容
1、教材分析
教 材: 《中医护理》(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申惠鹏主编 第四章第一节
201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大赛
毫针刺法针灸学南京中医药大学PPT教案
第13页/共60页
2.医者手指消毒
在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 干净,待干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后,方 可持针操作。
第14页/共60页
3.针刺部位消毒
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皮肤上用75%酒精 棉球擦拭消毒,或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 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脱碘。擦拭时 应从腧穴部位的中心点向外绕圈消毒。当 穴位皮肤消毒后,切忌接触污物,保持洁 净,防止重新污染。
第17页/共60页
常用体位
1、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 肢部分腧穴。
2.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 部分腧穴。
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骶部腧穴和下 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 腧穴。
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 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
操作手法。使针由浅层向下刺人深层的操作谓 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 如此反复地做上下纵向运动就构成了提插法。
第30页/共60页
(一)基本手法
2.捻转法(twirling method) 即将针刺人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
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 的行针手法 。
第31页/共60页
(2)斜刺 (obliqueneedling)是针身与皮肤表 面呈45°左右倾斜刺人。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 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3)平刺 (horizontalneedling)即横刺、沿皮 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 角度刺人。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 部的腧穴等。
毫针刺法-精品中医课件
(一)针具的选择
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形体、体质、 病变部位、腧穴所在的部位,选择长短粗 细的毫针。
如男性、体壮、形肥、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 用稍粗、稍长的毫针;
反之,若为女性、体弱、形瘦、病变部位较浅 者,就应该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
注意:
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深度, 而针身还露在皮肤外稍许为宜。
acupuncture therapy) 六、留针与出针 七、常见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及其预防 八、针刺的注意事项
(一)得气
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 感应,又名针感,包括患者和医者二方 面的感觉
以患者感觉到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感 为多见;有时针刺某些穴位以及对针刺反应 比较敏感的患者针感可向一定的方向放射一 定距离。
acupuncture therapy) 六、留针与出针 七、常见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及其预防 八、针刺的注意事项
(一)进针法
针刺进针时,常需两手配合操作。
持针操作的手称为刺手,常以拇、食、中三指挟持 针柄,主要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
另一手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进针,称为押手,其作 用在于固定腧穴位置,协助进针。
多用于体质虚弱、儿 童及有重要脏器的部 位
内容
一、针刺的工具 二、针刺前的准备 三、针刺法 四、行针 五、针刺补泻(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in
acupuncture therapy) 六、留针与出针 七、常见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及其预防 八、针刺的注意事项
仰靠坐位:适用于前头、面、颈、胸口部和上肢 的部分腧穴。
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项、肩背等部位的腧穴。 侧伏坐位:适用于头侧、面颊及耳颈侧的腧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针刺法》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毫针刺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申惠鹏主编的《中医护理》(第二版),本次课内容在第四章第一节。
P110)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在医疗及保健养生领域熟练运用毫针刺法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让学生懂得胆大心细,关爱病人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是常用毫针刺法的操作;2、难点是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授课对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二年级学生。
(2014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1班)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中医知识理解能力较弱,尤其是治疗的原理常感到难学;但有一定的上网知识,对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比较容易接受,动手能力较强。
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信息资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专业课教学中,解决中医护理难学问题。
本次课时间为45分钟。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信息化技术应用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课前预习
1、案例
2、定义
3、适应症概述
毫针刺法的定
义
毫针刺法的
适应症
微课
通过PPT展示案例及图
片
通过PPT展示毫针刺法
的概念及相关图片
应用PPT展示形象的图
片及表格,展示毫针刺
法的适应症。
提前让学生上网自
学针刺微课,自主学
习
案例导入教学法
通过案例导出本次
课程的内容。
引发学
生思考。
问题导入教学法
通过问题什么是毫
针刺法?导出毫针
刺法的概念。
使学生
总体了解毫针刺法
的定义。
问题导入教学法
通过问题毫针刺法
为什么能治病?导
出毫针刺法的适应
症。
同时提问引出学
5分钟
2分钟
3分钟
4、操作方法
5、注意事项1、依穴选位
2、选针查缺
3、取穴标位
4、消毒针刺
毫针刺法常
见意外的护
理要点
应用个人亲自拍摄、录
制的图片、录像,展示
毫针刺法的具体操作。
通过PPT形象展现临床
上常见的意外。
生对虚实证的思考。
问题导入教学法
通过问题如何进行
针刺?导出毫针刺
法的操作方法。
通过视频,教师示范
现场操作,指导学生
进行模拟操作、分组
练习,教师纠错,角
色扮演。
问题导入教学法
通过问题毫针刺法
要注意什么问题?
导出注意事项(护理
要点)。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
图片的展现令学生
对毫针刺法的意外
印象深刻。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
扮演,掌握难点。
15分钟
10分钟
教学反馈(问题小结)本次课程的重
点难点
通过创制二维码应用于
游戏抢答环节。
游戏抢答
分发二维码给学生,
通过手机微信扫一
扫,获得题目,抢答。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高,通过回答的准确
率,检验出学生对课
堂知识的掌握良好。
5分钟
广东省学校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科目中医护理课型理论第8 份班级2014中医康复保健1时间2015 年 3 月 23 日第7 周星期一第 3 节单元第四章:第一节课题毫针刺法
教学资源:■教材□挂图□模型□标本■多媒体□投影■录像■其他:PPT课件
教案内容: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课后记等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在医疗及保健养生领域熟练运用毫针刺法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让学生懂得胆大心细,关爱病人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常用毫针刺法的操作。
难点: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第四章:第一节:
毫针刺法P110
引子………………………………………………………………案例导入(5分钟)一患者晨起后出现右侧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来诊。
医生诊断:落枕。
予
针刺治疗。
请问:什么是毫针刺法?针刺可以治疗什么病?用什么进行针刺?如何进
行针刺?针刺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毫针刺法定义…………………………………………………讲授教学(2分钟)
毫针刺法的概念: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
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
二、毫针刺法的适应症……………………………………讲授、提问教学(3分钟)
毫针刺法适应症:擅长治疗实证、虚证或虚实证引起的各种病证,如内科
的疼痛、精神疾病;外科的急慢性颈肩腰腿痛;妇科的痛经、月经不调;儿科的精神、消化不良等疾病。
三、毫针刺法的操作方法…………讲授、录像、示范教学、分组练习(15分钟)
1、依穴选位(图片展示,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操作。
)
2、选针查缺(图片展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现场操作。
)
3、取穴标位(图片展示,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操作。
)
4、消毒针刺(视频,教师示范现场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分组练习,教师纠错,角色扮演。
)
四、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讲授、提问教学、角色扮演(10分钟)
针刺的常见意外及护理要点:
1、晕针(案例展示)
表现:针刺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甚至昏迷、肢厥的情况。
原因:紧张、疲劳、饥饿、虚弱。
护理措施:A、停针刺,速出针;
B、平卧位,宽松衣;
C、轻糖水,重救醒。
预防护理:A、紧疲虚,当禁忌;
B、慢解释,消紧张;
C、首次针,宜卧位。
2、滞针(案例展示)
表现:针刺过程中出现毫针涩滞,难于捻转、提插、出针的情况。
原因:精神紧张、手法不当、移动体位。
护理措施:A、嘱放松,延留针;
B、叩周围,缓痉挛;
C、逆捻转,复体位。
预防护理:A、多解释,消顾虑;
B、轻手法,少疼痛;
C、适捻转,舒体位。
3、弯针(案例展示)
表现:针刺过程中出现针身弯曲,提插、捻转困难,疼痛。
原因:手法粗暴、体位改变、外力碰压。
护理措施:A、停手法,顺势出;
B、复体位,自然松;
C、忌暴力,防断针。
预防护理:A、勤操练,宜轻缓;
B、适体位,嘱勿动;
C、旁边物,应防碰。
4、断针(案例展示)
表现:针刺过程中出现针身折断,残留患者体内。
原因:针具残缺、手法暴力、体位改变
护理措施:A、医沉着,安病患;
B、有裸露,镊子钳;
C、若全没,需手术。
预防护理:A、查针具,除残缺;
B、忌进全,留针外;
C、忌暴力,早处理。
5、血肿(案例展示,角色扮演)
表现:针刺过程中出现局部肿痛,继而出现皮肤青紫色。
原因:损伤血管。
护理措施:A、常见症,勿惊慌;
B、小肿块,自然消;
C、肿痛显,冷热敷。
预防护理:A、熟解剖,避血管;
B、血管多,忌提插;
C、出针时,及时压。
【课堂小结】:提问抢答(5分钟)问题一、针刺的常见意外有哪些?(微信扫描二维码的形式,抢答)
A、晕针
B、滞针 C 弯针 D 断针
E 血肿
问题二、针刺血肿应如何进行护理?(微信扫描二维码的形式,抢答)
A、常见症,无需惊
B、小肿块,自然消
C、肿痛显,冷热敷
D、先热敷,再冷敷
【课后作业】观看微课:《传统中医疗法——针刺》
/listplay/9CMS0D_HUME/x8kz22AkZPg.html。
【教学活动】
讲授、举例案例、提问回答、归纳小结、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课后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