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教案

合集下载

税法教学设计方案

税法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

(2)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税制体系及各类税种的征收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等。

(3)使学生熟悉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法律责任。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

(3)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税法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纳税的道德品质。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税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税法概述1.1 税法的概念、原则和作用1.2 我国税制体系及税种分类1.3 税收政策与税收立法2. 各类税种2.1 增值税2.2 消费税2.3 营业税2.4 个人所得税2.5 企业所得税2.6 资源税2.7 土地增值税2.8 城市维护建设税3. 税收征收管理3.1 税收征收管理概述3.2 税务登记3.3 纳税申报3.4 税收征收程序3.5 税收法律责任4. 税法案例分析4.1 增值税案例分析4.2 消费税案例分析4.3 个人所得税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使学生对税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税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税法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税务机关、纳税人等角色,模拟税收征收管理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税法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1 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税法最新动态。

1.2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案例材料。

2. 课堂讲解1.1 教师系统讲解税法基本概念、原则和主要内容。

1.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税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税收的基本类型和征收对象3. 了解我国税法体系和税收法律法规4. 学会计算各类税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5. 培养遵守税法的意识和能力二、教学内容:1. 税法基本概念与原则1.1 税法的定义1.2 税法的基本原则1.3 税收法律关系2. 税收分类与征收对象2.1 税收的基本类型2.2 征收对象与税率2.3 税收优惠与减免3. 我国税法体系与法律法规3.1 税法体系的构成3.2 税收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3.3 主要税收法律法规简介4. 税收计算与征收管理4.1 增值税计算与征收4.2 企业所得税计算与征收4.3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征收4.4 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规定5. 遵守税法与税务法律责任5.1 遵守税法的基本要求5.2 税务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5.3 税务行政处罚与争议解决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法基本概念、原则、税收分类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税收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计算与征收管理问题,培养合作意识4. 情境模拟法:模拟税务机关征收税收,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5. 问答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四、教学资源:1. 教材:税法教材2. 课件:税法教学课件3. 案例资料:税收案例汇编4. 法律法规: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汇编5. 模拟道具:税务征收模拟道具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提问回答等情况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税务征收模拟道具操作中的表现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成果5. 课程总结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六、教学安排:1. 税法基本概念与原则(2课时)2. 税收分类与征收对象(2课时)3. 我国税法体系与法律法规(2课时)4. 税收计算与征收管理(4课时)5. 遵守税法与税务法律责任(2课时)6. 增值税法及其计算(2课时)7. 所得税法及其计算(2课时)8. 税收征收管理实务(2课时)9. 税务筹划与税务代理(2课时)10. 税收法律责任与争议解决(2课时)七、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材、课件、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2. 课堂讲解: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讲解税法基本概念、原则、税收分类等知识点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税收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5. 模拟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税务征收模拟操作,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6. 问答互动: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7. 课程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八、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2. 结合税收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利用模拟道具,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4. 鼓励学生提问,开展问答互动,巩固所学知识5. 定期进行课程总结,强化重点知识点6. 布置课后作业,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九、教学反馈:1. 教师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税法知识的情况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3. 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4.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十、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提问回答、作业完成等情况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税务征收模拟道具操作中的表现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成果5. 课程总结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十一、教学拓展:1. 国际税法简介:介绍国际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国际税收协定等。

《税法》教案

《税法》教案

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我国税收体系的改革方向
03
我国税收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税收法规、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税
收征管效率,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各类税种特点与功能
流转税
流转税是以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劳务服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种类。其主要功能 在于通过普遍征收,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同时,流转税还可以通过差别税率等调节 手段,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征收管理程序规定
01
02
03
04
税务登记
纳税人需依法办理税务登记, 包括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
销登记等。
账簿、凭证管理
纳税人应按规定设置账簿,根 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
核算。
纳税申报
纳税人需按照规定的期限和内 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
项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
税款缴纳
纳税人需按照规定的期限和方 式缴纳应纳税款。
03
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税收必须普遍课征 和平等课征,税收不得歧视,同时还 必须对特殊情况予以变通,以实现税 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税收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是指政府征税应使社会 承担非税款负担为最小,以较少的成 本损失取得较多的税收收入。
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税收的经济效率和 税收的行政效率两个方面。前者要求 税收的征收和缴纳应尽可能减少经济 资源的牺牲和浪费,特别是税收的课 征不应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有效运 行;后者要求税收在征收和缴纳过程 中耗费成本最小,包括税务登记费用 、纳税申报费用、税款缴纳费用、发 票工本费用以及税务机关征收管理费 用等。
05
CATALOGUE
税收优惠政策与避税筹划方法
税收优惠政策类型及适用范围

税法基础知识教案

税法基础知识教案

税法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部分:税法基础知识教案
导言:
税法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个人与企业来说,了解税法基础知识是必要的。

本教案旨在向学习者介绍税法基础知识,并提供相关案例和练习,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税法。

一、税法概述
税法的定义和作用;税法的分类和体系结构;税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税法的层级关系。

二、税收主体
1.国家与地方税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
2.纳税人的类型和主体责任;
3.纳税义务人的义务和责任。

三、税收对象
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与非居民个人;
2.企业所得税:企业主体类型和计税所得;
3.增值税:应税行为和纳税义务。

四、税种和税目
1.个人所得税的各种所得和税率;
2.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所得和税率;
3.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税率。

五、税收征收
1.税基和计税依据;
2.税收征收方式和程序;
3.主要税种的征收管理措施。

六、税收优惠政策
1.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和税后调整;
2.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
3.增值税的差别税率和免税政策。

七、税收违法行为和处罚
1.个人所得税的逃避和避税;
2.企业所得税的偷税和逃税;
3.增值税的虚开和抵扣。

八、案例分析与练习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巩固学习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以加深理解。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应学习者将对税法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灵活运用,并遵守税法的要求。

希望本教案能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2024版《税法》教学教案

2024版《税法》教学教案

阐述税法的定义、作用、体系等基本理论。

税法基本概念详细介绍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

税种介绍讲解税收制度的构成、税收管辖权、税法的适用原则等。

税收制度介绍税收征收管理的程序、方法、手段等。

税收征收管理教学内容概述01知识目标掌握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和税收制度。

0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税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税收筹划能力。

0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税收意识和法治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与要求01知识点02技能点税法的定义、作用、体系;主要税种的基本规定和计算方法;税收制度的构成和适用原则;税收征收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运用税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税收筹划能力;税收计算和申报能力。

知识点与技能点03系统介绍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税种、税收程序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税法知识框架。

理论讲授通过具体案例、模拟操作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掌握。

实践应用引入经典案例和最新案例,让学生了解税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和争议点,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

案例分析理论讲授与实践结合选择具有代表性、争议性或实际意义的案例,确保案例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案例选择小组讨论课堂展示与点评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点评和提问,促进课堂互动和交流。

030201案例分析与讨论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师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提问与回答通过课堂小测验、练习题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课堂小测验与练习提供课后答疑时间和地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辅导和解答,确保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

课后答疑与辅导互动式教学与答疑税收概念、特征与分类税收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

大学课程税法教案

大学课程税法教案

课程名称:税法授课对象:大学法学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税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2. 掌握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税种等。

3. 了解税法的基本制度,如税收制度、税收征管制度等。

4. 分析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教学重点:1. 税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2. 税法的构成要素。

3. 税法的基本制度。

教学难点:1. 税法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2. 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税法?税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讲授新课1. 税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概念: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

- 特征: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统一性。

- 基本原则: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税收诚实信用原则。

2. 税法的构成要素- 纳税人:依法应当缴纳税收的单位和个人。

- 征税对象:税法规定的应当纳税的财产、行为和所得。

- 税率:税法规定的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

- 税种:税法规定的不同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 税法的基本制度- 税收制度:包括税制设计、税种设置、税率设计等。

- 税收征管制度:包括税收征收、税收管理、税收监督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理解税收法定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2.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案例分析1. 教师提出一个税法案例,要求学生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的短文。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税法知识。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第一章:税法概述1.1 税法的定义和功能解释税法的概念探讨税法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税法的基本目标和原则1.2 税法的分类和结构介绍税收法律的分类,如直接税和间接税探讨税收法律的组织结构和层级关系分析不同税种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1.3 税法的构成要素讲解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税率、税基等探讨税法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分析税法要素在不同税种中的具体应用第二章:税收制度和税法原则2.1 税收制度的概述解释税收制度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探讨税收制度的种类和特点分析税收制度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2 税法原则讲解税法的基本原则,如税收法定原则、公平原则等探讨税法原则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分析税法原则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应用和限制2.3 税收优惠政策介绍税收优惠的概念和种类探讨税收优惠的目的和作用分析税收优惠在不同税种中的具体应用和规定第三章:税种的分类和特点3.1 直接税和间接税解释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概念和特点探讨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差异和联系分析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和影响3.2 主要直接税种讲解所得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直接税种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不同直接税种的适用范围和征收规定分析直接税种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应用和问题3.3 主要间接税种解释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间接税种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不同间接税种的适用范围和征收规定分析间接税种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应用和问题第四章:税收征收管理4.1 税务机关和税收征管体制介绍税务机关的概念和职能探讨税收征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分析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和责任4.2 税收申报和纳税程序讲解税收申报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税收申报的程序和规定分析纳税人在税收申报中的义务和责任4.3 税务检查和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理解释税务检查的概念和目的探讨税务检查的程序和规定分析税收违法行为的种类和处理方式第五章:税收争议的解决5.1 税收争议的概念和类型解释税收争议的概念和种类探讨税收争议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式分析税收争议的重要性和影响5.2 税收争议的解决途径讲解税收争议解决的途径,如行政复议、税务诉讼等探讨不同解决途径的适用范围和程序规定分析税收争议解决途径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5.3 税收争议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税收争议案例探讨案例中的争议问题和相关法律规定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供解决税收争议的参考。

(完整word版)税法教案

(完整word版)税法教案

税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税收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3. 了解我国税法体系和税收政策。

4. 学会计算主要税种的基本税额。

5. 培养学生的税收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税法基本概念与作用1.1 税法的定义1.2 税法的作用2. 税收的基本原则与分类2.1 税收的基本原则2.1.1 税收公平原则2.1.2 税收效率原则2.1.3 税收法定原则2.2 税收的分类2.2.1 直接税与间接税2.2.2 所得税与财产税2.2.3 行为税与商品税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法基本概念、税收原则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税收案例,加深对税法的理解。

3. 练习法: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税法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税法教案课件。

3. 案例:收集税收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4. 练习题:编写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税法知识水平。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6.1 税法基本概念与作用(2课时)6.2 税收的基本原则与分类(3课时)6.3 我国税法体系与税收政策(4课时)6.4 增值税计算(3课时)6.5 企业所得税计算(3课时)6.6 个人所得税计算(3课时)6.7 其他主要税种计算(4课时)6.8 税收筹划与税务审计(3课时)6.9 税收法律责任与税收执法(2课时)6.10 税收案例分析与讨论(2课时)七、教学实践1. 参观税务机关,了解税收征管流程。

2. 组织学生参加税收知识竞赛,提高税收知识水平。

3. 开展税收模拟计算,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税收计算方法的理解。

4. 引导学生关注税收政策变化,了解最新税收动态。

税法基础知识教案

税法基础知识教案

税法基础知识教案教案标题:税法基础知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税法的分类和税种。

3. 理解税法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4. 能够解释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的程序。

5. 培养学生对税法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1. 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税法的分类和税种。

3. 税法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税法的运用和实践。

2. 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的程序。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PPT、教科书、案例分析等。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对税法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新闻,激发学生对税法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a. 解释税法的定义和作用。

b. 介绍税法的基本原则,如公平原则、合法原则等。

2. 税法的分类和税种:a. 解释税法的分类,如直接税和间接税。

b. 介绍常见的税种,如所得税、增值税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选择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相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税法问题,并让他们提出解决方案。

四、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程序(15分钟)1. 介绍税务登记的定义和程序。

2. 解释纳税申报的流程和要求。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提出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税法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案例分析作业,加深学生对税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话题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税法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同时,通过讲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税法的分类和税种,加深了学生对税法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通过小结和拓展,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税法教案简案模板范文

税法教案简案模板范文

教案名称:税法基础知识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税法的基本概念、税法的基本原则和税法的基本要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税法的兴趣,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税法的基本概念2. 税法的基本原则3. 税法的基本要素教学难点:1. 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和适用2. 税法要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税法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税法?税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二、讲授新课1. 税法的基本概念- 解释税法的定义- 分析税法的法律属性- 列举税法的种类2. 税法的基本原则- 介绍税收法定原则- 阐述税收公平原则- 分析税收效率原则- 讲解税收法治原则3. 税法的基本要素- 主体要素:纳税人和征税机关- 客体要素:征税对象和税率- 关系要素:税收债务关系和税收征收关系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税法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相关税法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税法》课程教案-2024鲜版

《税法》课程教案-2024鲜版
2024/3/27
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
从价定率计算、从量定额计算、 复合计税计算
消费税税率与征收率
税率形式、适用税率、征收率
14
关税法律制度
关税概述
定义、原理、特点
关税征税范围
进口关税、出口关税、过 境关税
关税应纳税额计算
完税价格确定、关税税额 计算
关税纳税人
纳税人分类、纳税义务发 生时间
关税税率与征收率
•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奖励的奖金;国债和国家 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保险赔款;军人的转 业费、复员费;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中国政府 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等。
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 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
度亏损。 17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 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 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 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 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
完善反避税立法、加强反避税合作、强化反避税调查。
2024/3/27
35
09
课程总结与复习指导

幼儿园国家税法教案

幼儿园国家税法教案

幼儿园国家税法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幼儿园教师设计的国家税法教学教案,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国家税法的基本概念和涉及领域,以培养幼儿的国家税法意识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国家税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了解税收的种类及其涉及领域。

3.培养幼儿的遵纪守法意识和纳税意识。

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国家税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税收的种类及其涉及领域。

难点:如何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国家税法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图片、影音设备、音乐、课件。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与幼儿们互动,向他们询问:“你们知道税法是什么吗?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幼儿参与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Step 2:学习国家税法的基本概念(10分钟)通过图片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国家税法的字样,解释其中的含义:“国家税法是国家规定的关于征税和纳税的法律法规。

它的作用是规范人们纳税的行为,保障国家正常的运转和发展。

”Step 3:了解税收的种类及其涉及领域(1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税收图片,并以图画方式介绍各类税收的含义。

2.通过讨论,引导幼儿了解税收的涉及领域,如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3.引导幼儿思考,税收的用途是什么?Step 4:强化幼儿对国家税法的理解(15分钟)1.播放有关国家税法的儿童节目或动画片,引导幼儿观看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2.提问:“如果我们想要买玩具、图书和食物,是不是需要交税呢?”引导幼儿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税收的理解。

Step 5:培养幼儿的遵纪守法意识和纳税意识(20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通过图片或课件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解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

2.教师与幼儿积极互动,提问:“你们喜欢玩具、图书和食物吗?那么你们愿意为它们交税吗?”引导幼儿思考与表达。

3.通过音乐或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遵守法律和纳税的意识。

税法基础知识教案

税法基础知识教案

税法基础知识教案
教案标题:税法基础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理解税法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
3. 掌握税法遵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
1. 税法的定义和分类
2. 税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3. 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知识
4. 税法遵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或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税法的兴趣和关注
2. 知识讲解:介绍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分类,讲解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税法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税法的实际应用
4.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讨论税法遵从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参与税法实践活动,深化对税法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2. 作业考核: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税法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资源:
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2. 实际案例和新闻报道
3. 税法相关资料和案例分析
教学建议:
1. 结合实际案例和新闻报道,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
3. 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对税法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税法的基础知识,提高对税法的认识和理解,为将来的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税收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3. 让学生了解我国税法体系和税收法律法规。

4. 让学生学会计算主要税种的应纳税额。

5. 让学生了解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二、教学内容1. 税法基本概念与作用1.1 税法的定义1.2 税法的作用2. 税收的基本原则2.1 税收公平原则2.2 税收效率原则2.3 税收法定原则3. 税收分类3.1 直接税与间接税3.2 流转税类3.3 所得税类3.4 财产税类3.5 其他税类4. 我国税法体系4.1 税法体系的构成4.2 税收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5. 主要税种的计算方法5.1 增值税计算方法5.2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5.3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5.4 房产税计算方法5.5 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算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法基本概念、原则、分类和税法体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税收案例,让学生学会计算应纳税额。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税法教材。

2. 课件:税法教学课件。

3. 案例资料:税收案例及其分析。

4. 法律法规:我国税收法律法规。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考试成绩:税收计算题、案例分析题、选择题、判断题。

3. 实践能力:学会运用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我国主要税种概述6.1 增值税让学生了解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及计算方法。

6.2 企业所得税让学生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优惠政策及计算方法。

6.3 个人所得税使学生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优惠政策及计算方法。

6.4 房产税让学生掌握房产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及计算方法。

6.5 城镇土地使用税让学生了解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概念、征税范围、税率及计算方法。

七、税收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7.1 税收违法行为让学生了解税收违法行为的种类,如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等。

(完整word版)税法教案

(完整word版)税法教案

第一章税法概论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三性及税制要素,掌握税法的种类和作用,了解税收的立法原则和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税收三性及税制要素教学内容一、税法的定义1、税收及其三性(1)税收(2)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稳定性)(3)税收的基本职能: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2、税法二、税收法律关系:1、主体(当事人):(1)征税主体: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属地兼属人原则)2、客体:征税对象3、内容:三、税法的分类1、按职能: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2、按基本内容和效力: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3、实体税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和作用:(19种)(1)流转税类:(4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2)所得税类:(2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资源税类:(3种):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4)财产和行为税类:(4种)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5)特定目的税类:(6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宴席税(各地自主正否)、城建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4、按税收管辖权:(1)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购税等)(2)地方税(8种)(3)共享税(增、营、所、城建、印花、资等7种)5、按计税依据的属性—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6、按税款是否包含在计税依据中—价内税、价外税四、税法的构成要素1、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2、征税对象(税制的首要因素)3、税目4、税率(税制的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5、计税依据6、纳税环节7、纳税地点8、纳税期限9、税收优惠:减税、免税、起征点,免征额第二章增值税法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的认定,准确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出口货物的税收政策并能进行“免、抵、退”税办法的计算,把握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要求及其他税制要素(或征收管理规定:纳税时间、地点及申报等)。

税法教案简案模板范文

税法教案简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税法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XX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税法的概念、税法要素及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2)使学生熟悉各类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的征税范围、税率、计税方法和纳税申报程序;(3)使学生了解税收政策、税收法律法规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税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税收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计算分析能力和账务处理能力;(3)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税收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税法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热情;(2)使学生认识到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增强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税法概述2. 增值税3. 消费税4. 企业所得税5. 其他税种(如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6. 税收征收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法基本理论、税种特点、计税方法等;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税收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税收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演示法: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税收政策、税种特点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税法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2. 讲解税法基本理论:介绍税法的概念、税法要素、税收制度等;3. 讲解各类税种:分别介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征税范围、税率、计税方法和纳税申报程序;4. 分析实际案例: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税收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税收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完整)税法教案

(完整)税法教案

税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税法构成要素3. 熟悉税收征收管理及税务争议的处理4. 培养学生遵守税收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二、教学内容:1. 税收基本概念与分类1.1 税收的定义1.2 税收的性质1.3 税收的分类2. 税收法律关系与税法构成要素2.1 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2.2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2.3 税法的构成要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基本概念、分类,税收法律关系与税法构成要素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税收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税法的具体应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四、教学准备:1. 教材:税法相关教材或资料2. 课件:制作税法教案课件,便于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3. 案例:收集税收案例,用于课堂分析与讨论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税收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税收的兴趣2. 讲解税收基本概念与分类:阐述税收的定义、性质及分类3. 讲解税收法律关系与税法构成要素:分析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主体与客体,讲解税法的构成要素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税收案例,让学生了解税法的具体应用5. 小组讨论:提出税收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6.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六、教学拓展:1. 税收政策与经济关系:分析税收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了解税收政策调整的原因和效果。

2. 税收筹划:介绍税收筹划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规划税务事项以减轻税负。

七、实践环节:1. 让学生分组调查身边的纳税情况,了解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税收征收情况。

2. 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其税收法律关系,税法构成要素,并讨论其税务处理的正确性。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税法教案教案模板范文

税法教案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税法》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对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税收基本理论,了解我国现行税制体系;2. 培养学生税法实务操作能力和计算分析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税收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会计、税务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1. 流转税计算与账务处理;2. 税收法律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税收法律制度的复杂性和适用性;2. 税法实务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及要求:一、流转税计算与账务处理(4课时)1. 学习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的税制要素;2. 掌握流转税的计算方法和申报流程;3. 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熟悉流转税的会计账务处理。

二、税收法律制度(4课时)1. 学习税收的概念、税法要素;2. 了解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方法等;3. 分析税收法律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税收筹划与风险管理(2课时)1. 学习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了解税收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税收筹划和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

四、税收征管与稽查(2课时)1. 学习税收征管的基本流程;2. 了解税收稽查的目的、方法和程序;3. 分析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税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引导学生了解税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1. 讲解流转税计算与账务处理的相关知识;2. 讲解税收法律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3. 讲解税收筹划与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讲解税收征管与稽查的相关内容。

三、案例教学1.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税收法律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 分析案例中涉及的税收筹划和风险管理问题;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案例中的税收问题。

四、讨论与总结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3.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完整word版)税法教案

(完整word版)税法教案

第一章税法概论教学要点及考核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三性及税制要素,掌握税法的种类和作用,了解税收的立法原则和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税收三性及税制要素教学内容一、税法的定义1、税收及其三性(1)税收(2)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稳定性)(3)税收的基本职能: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2、税法二、税收法律关系:1、主体(当事人):(1)征税主体: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属地兼属人原则)2、客体:征税对象3、内容:三、税法的分类1、按职能: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2、按基本内容和效力: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3、实体税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和作用:(19种)(1)流转税类:(4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2)所得税类:(2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资源税类:(3种):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4)财产和行为税类:(4种)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5)特定目的税类:(6种)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宴席税(各地自主正否)、城建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4、按税收管辖权:(1)中央税(消费税、关税、车购税等)(2)地方税(8种)(3)共享税(增、营、所、城建、印花、资等7种)5、按计税依据的属性—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6、按税款是否包含在计税依据中—价内税、价外税四、税法的构成要素1、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2、征税对象(税制的首要因素)3、税目4、税率(税制的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5、计税依据6、纳税环节7、纳税地点8、纳税期限9、税收优惠:减税、免税、起征点,免征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法学》教案第一章税法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税法及其调整对象,税收及其特征。

1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依法参与社会财产分配的一种形式。

2税收三大特征:A无偿性B强制性C固定性3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以及其他税务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税法体系:是指构成税法全部内容的各种规范的有机体。

5税法调整对象:是指参与税务活动的个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二、1税收法律关系:是指通过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及有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2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1)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一方始终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征税机关。

(2)税收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从形式上看其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

(3)税收法律关系在涉及财产所有权方面具有无偿性。

(4)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不取决与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观意志。

3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税收法律关系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税收法律关系征纳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3)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三、1税法构成要素:(1)税法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税和纳税主体。

(2)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3)税目:是征税客体的具体化。

(4)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

包括A定额税率B比例税率C累进税率。

(6)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的征税点在社会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分布。

(7)纳税与申报期限(8)纳税地点(9)减税免税:包括A法定减免B特案减免C临时减免(10)违法处理四、1税法分类:A按功能与作用划分:实体税法,程序税法B按征税对象划分:流转水产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资源税法。

C按是否转嫁划分:间接税法,直接税法。

D按适用主体划分:涉内税法,涉外税法。

2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时开始征税的临界点。

3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第二章税罚的基本原则重点掌握: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收的基本原则。

一、1税收的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税收活动应遵循的准则,它包括税收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2税收的基本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税收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税收公平原则(2)税收效率原则3税收的具体原则:是指在某一经济时期或某一经济时期内的部分税种适用的准则。

(1)财政原则(2)宏观调控原则二、1税法的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指导税法活动的准则。

2税法的原则:(1)税收法定原则(2)税法公平原则(3)税法效益原则3税法的具体原则:是指在某些税法活动中所涉及的税法原则。

它包括A实质征税原则B简化手续原则第三章我国税法的沿革重点掌握:我国现行税法制度的内容。

一、1我国原税法制度存在的弊端:(1)税法制度不统一(2)政府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不规范(3)原税法制度已不能适应生产要素全面进入市场的要求2我国现行税法制度的主要内容:(1)流转税法制度的改革(2)企业所得税法制度的改革(3)个人所得税法制度改革(4)其他税法制度的改革(5)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改革第四章税务机关组织法重点掌握:税务机关内部组织制度,国家和地方税务机关的职能,税务代理机构的组织制度。

一、1税务机关:是政府依据税收组织法律设立,专门组织和监督管理财政税收收入业务活动的专业性政府机关。

2税务机关的外部组织制度:(1)财政与税务机关(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与税务机关(3)有关部门和单位与税务机关3税务机关的内部组织制度:(1)税务机关的内部组织制度(2)各级税务机关的设置(3)税务机关内部的职责分工A税务管理B税款征收C税务稽查D税务行政复议机构二、1国家、省级、市级税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略)2税务代理:是指税务代理人在国家法律规定的代理权限和范围内收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适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

第五章税务信息管理法重点掌握:税务登记的主体制度,帐征凭证的设置制度,纳税的期限和方式制度。

一、1税务登记管理制度: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开业、变动、歇业以及生产经营范围变化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种法律制度。

2税务登记管理制度包括:(1)税务登记的主体制度(2)税务登记的内容制度(3)税务登记的程序制度(4)税务登记种类制度(5)税务登记的使用制度(6)税务登记的检查制度二、1收付凭证管理制度:(1)发票管理的主体(2)发票的印制管理(3)发票的领购和使用(4)发票的保管(5)发票的缴销2纳税申报管理制度:(1)纳税申报主体制度(2)纳税申报内容制度(3)纳税申报方式制度(4)纳税申报期限制度第六章税款征收管理法重点掌握:税款征收管理制度,应纳税额的核定与调整制度,税款征收方式制度,税款征收措施制度。

一、1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将纳税人应纳税款收缴入库,是税收管理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归宿。

2税款征收方法:(1)按照计算方法分类A查帐B查定C查验D定期定额征收(2)按照缴库渠道分类A纳税人直接向国库经收处缴纳B税务机关自收税款并办理入库手续C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D委托代征税款E邮寄申报纳税F其他方式(3)按照征收手段分类A纳税人自核自缴和自报核缴B税务机关强制征收2税款征收措施制度:(1)加受滞纳金制度滞纳金:是指有缴纳税款义务的纳税人不按时缴纳税款时,主管税务机关从滞纳之日起,按日按比例加收的金额。

(2)税收保全措施税收保全:是税务机关对可能由于纳税人的行为或者某种客观因素,造成的应征税款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或难以保证的情况,为确保税款征收而采取的措施。

(3)税收强制执行措施(4)欠税清缴制度欠税:是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行为。

(5)税款延期缴纳制度(6)税款的退补和追征制度(7)减税、免税管理制度二、1税款征收检查制度:是规定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法律制度。

它包括:(1)税务检查原则制度(2)税务检查内容制度(3)税务检查程序制度(4)税务检查权利、义务制度第七章流转税法重点掌握:流转税的特点,构成,我国增值税制度的特点与内容;我国消费税制度的内容。

一、1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非商品流转额为征税依据,选择流转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征收的一类税。

2流转税的特点:(1)征税范围广、税源大。

(2)收入及时(3)以商品交换和有偿提供劳务为前提(4)征税与商品销售环节和劳务提供过程有密切联系(5)不考虑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的情况,一律采用比例税率(6)税额成为商品的价格或服务收费标准有机组成部分3流转税的种类:(1)依据计税依据不同分为A以流转总额为计税依据的流转税B以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的流转税(2)依据征税环节的不同分为A单环节征收的流转税B多环节征收的流转税(3)依据征收范围的不同分为A对商品和劳务普遍征收的流转税B对消费品征收的流转税和选择部分部分征收的流转税(4)依据计税方式的不同分为A从价计征的流转税B从量计征的流转税(5)依据行使征税权力的机关的不同分为A由税务机关征收的流转税B由海关征收的流转税二、1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个环节的新增价值额或商品附加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2增值税的特点:(1)增值税只对流转额中的增值额部分征税(2)增值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3)增值税实行道道征税的原则(4)增值税设置有零税率3增值税的类型;(1)生产型的增值税(2)收入型的增值税(3)消费型的增值税4增值税的税额计算(重点讲授)5我国增值税制度的特点:(1)征税范围大(2)实行价外税(3)实行生产型增值税(4)采用税款抵扣的方法计算应纳的税款(5)划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6增值税的纳税人:(1)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2)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为:A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B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

7增值税的征税范围:(1)销售货物(2)进口货物(3)提供加工劳务、修理修配劳务8增值税的税率:(1)基本税率——17%(2)低税率——13%(粮、油、水、气、煤;农药、农膜;图书、杂志、报纸。

)(3)零税率——出口货物9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1)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印制管理(2)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使用管理(3)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管理(4)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时,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处理(5)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保管(6)对代开、虚开专用发票行为的处理三、1消费税:是以特定消费品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2消费税的特点:(1)消费税征收范围具有选择性(2)消费税税率具有差别性(3)消费税的征收环节具有单一性(4)消费税的征收方法具有灵活性(5)消费税税负具有转嫁性3消费税的作用:(1)调节收入,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2)引导消费方向,调整消费结构(3)增加财政收入(4)寓禁于征,限制一些消费品的生产本章重点在于增值税的计算第八章所得税重点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1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纯所得额或总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的统称。

2所得税法的特征:(1)所得税为直接税(2)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纳税人的纯所得额或总所得额(3)所得税是对人税,而不是对物税或对事税(4)以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为征收原则,对所得多、税收负担能力大的多征,反之少征,没有所得不征3企业所得税纳税基本要素:(1)纳税主体(2)纳税客体(3)税率——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18%,所得额在3万元-10万元——27% ,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33%。

二、1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

第九章财产税法重点掌握:财产税、房产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

一、1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特定财产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类税。

2财产税的特征:(1)财产税是对社会财富的存量课税(2)财产税多属于直接税(3)财产税多属于经常税3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按房产的计税余值或房产的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房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4资源税:是以各种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原则而征收的一种税。

5耕地占用税:是国家对占用耕地建房屋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占用耕地的面积实行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