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知识分享
五年级经典诵读下册人教版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下册人教版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经典诵读下册人教版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经典诵读下册的诗文内容。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 五年级经典诵读下册人教版教材。
2. 录音机或电脑等音频设备。
3.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诗文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喜欢诵读吗?你们最喜欢的诵读作品是什么?为什么?二、呈现(10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具,呈现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文标题和内容。
2. 播放录音或老师朗读,让学生跟读。
三、讲解(15分钟)1. 解读诗文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分析诗句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四、朗读与表演(20分钟)1. 分组练习:将诗文分成若干段落,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
2. 学生自由发挥:鼓励学生根据诗文内容,进行表演创意,可以是朗诵、舞蹈、表演等形式。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这篇诗文有什么新的认识?你们觉得自己的朗读和表演有哪些进步?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诵读中的重要性和表演的乐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背诵本节课学习的诗文。
2.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诗文进行朗读或表演,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教学辅助策略:1. 创设情境:通过导入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多媒体辅助:利用PPT或录音等多媒体工具,提供更直观的学习资源。
3. 分组合作:通过分组练习和自由发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诵读和表演情况,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背诵能力,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品味经典诗词,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总序、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2. 唐代诗人诗词:王之涣《登鹳雀楼》、孟浩然《春晓》、杜牧《清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 宋代诗人诗词:苏轼《惠崇春江晓景》、李清照《夏日绝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国学经典选段和诗词。
2. 难点:理解国学经典和诗词的含义,学会欣赏、品味经典诗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诵读、讲解、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经典诗词的优美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意境。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10分钟进行诗词学习。
2. 每个选段和诗词学习一周,共8周完成教学内容。
3. 每周进行一次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弟子规》选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背诵能力,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总序、入则孝、出则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弟子规》选段。
2. 难点:理解《弟子规》选段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诵读、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安排:1. 20分钟进行《弟子规》选段诵读,10分钟进行选段内容讲解。
2. 学生自主阅读选段,理解含义,分组讨论。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国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品味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学习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品质。
2. 《三字经》:了解中国历史、地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3. 《百家姓》:学习中国姓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4. 《千字文》:欣赏汉字的美,学习成语和典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让学生掌握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国学经典的语言美。
2. 讲解法:教师对国学经典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法:将国学经典的道德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五、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国学课,共计10周,完成五个章节的的学习。
2. 每节课时安排:诵读时间占40%,讲解时间占30%,讨论时间占20%,实践时间占10%。
3. 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期末进行一次综合测试,评估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整体掌握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小测验和期末综合测试,评价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国学经典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2. 参考书籍:有关国学经典的解读、注释等书籍。
3. 网络资源:国学经典诵读相关音频、视频资料。
(完整版)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1.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对于经典诵读的理解和重要性有初步认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和语音语调;3.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作用;2.经典诗词的选材和分析;3.朗读和背诵经典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经典诗词的内涵和意义;2.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经典诗词。
四、教学准备:1.经典诗词的选材和分析资料;2.录音机和音频材料;3.复印件。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着名的经典诗词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用音频或视频形式播放一些名家朗读经典诗词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经典诗词的声音和美。
Step 2: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选材和分析资料,讲解经典诗词的选材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到经典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分析一些经典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诗句的含义。
Step 3:朗读(15分钟)教师播放经典诗词的录音或朗读诗句,让学生感受经典诗词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诗词,让学生朗读,并进行一些朗读技巧指导,如语速、语调等。
要求学生读出朗朗上口的声音。
Step 4:背诵(15分钟)教师选择一首经典诗词,进行逐句分析,并逐句让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逐句让学生背诵,并进行一些背诵技巧指导,如重音、停顿等。
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出一段连贯的诗词。
Step 5:小组合作(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经典诗词进行分析和朗读,并准备一段演讲,将自己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表达。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思路和参考模板。
Step 6:展示与反思(1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给其他小组表演自己的朗读和演讲,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予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朗读和背诵的技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经典诵读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朗读和背诵一些经典诗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演讲表达。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知识讲解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最新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资料讲解
最新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资料讲解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在娇莺恰恰啼。
⾬晴【唐】王驾⾬前初见花间蕊,⾬后全⽆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在邻家。
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篱落疏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童急⾛追黄蝶,飞⼊菜花⽆处寻。
《增⼴贤⽂》(七)第61则凡事要好,须问三⽼。
若争⼩可,便失⼤道。
第62则家中不和邻⾥欺,邻⾥不和说是⾮。
第63则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第64则好学者如⽲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
第65则因风吹⽕,⽤⼒不多。
不因渔⽗引,怎得见波涛。
第66则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僧占多。
⼊⼭不怕伤⼈虎,只怕⼈情两⾯⼑。
第67则强中更有强中⼿,恶⼈终受恶⼈磨。
第68则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在着⾐多。
第69则光阴似箭,⽇⽉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
黄⾦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第71则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第⼆单元如梦令【北宋】曹组门外绿阴千顷。
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到碧梧⾦井。
⼈静,⼈静。
风动⼀庭花影。
如梦令【南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误⼊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滩鸥鹭。
如梦令【南宋】李清照昨夜⾬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增⼴贤⽂》(⼋)第72则⽺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孝顺还⽣孝顺⼦,忤逆还⽣忤逆⼉。
不信但看檐前⽔,点点滴滴旧窝池。
第73则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第74则妻贤夫祸少,⼦孝⽗⼼宽。
第75则⼈⽣知⾜何时⾜,到⽼偷闲且⾃闲。
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通长安。
第76则既坠釜甑,反顾何益?已覆之⽔,收之实难。
第77则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第78则⽤⼼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道路各别,养家⼀般。
从俭⼊奢易,从奢⼊俭难。
第80则知⾳说与知⾳听,不是知⾳莫与弹。
第81则点⽯化为⾦,⼈⼼犹未⾜。
第82则莫把真⼼空计较,⼉孙⾃有⼉孙福。
五年级中华诵读经典教学设计两篇
五年级中华诵读经典教学设计两篇古诗《牧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2个生字,理解“铺、弄、”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通过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想像中体会诗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3、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思、想象描述的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和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积累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教学方法:一、导入。
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更是一首优美的诗。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
让我们一起走进《牧童》快乐的生活中去吧!只要我们用心去揣摩童年这首诗,你就能读出美好的韵味。
(出示题目。
)(出示方法:读、解、悟、编、)二、学习《牧童》1、理解古诗题目2、(介绍作者)这么悠闲的童年生活,出自诗人吕岩的笔下。
(一)读(熟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每个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指学生读,从字音与节奏上去指导。
3、听录音读,比较好坏。
4、学生比着读,听听谁把古诗读得美。
5、齐声诵读(二)解(理解诗意)(1)“草铺横野六七里”A、重点理解“铺”:从“铺”让你感受到什么?b、播放大草原的画面,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草场?c、如果你身在其中,你会怎样?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d、学生串述诗句意思。
(2)“笛弄晚风三四声"a、结合注解理解“弄”b、从笛声中你听出了什么或感受到什么?c、结合指导朗读d、选择正确答案:e、学生串述诗句意思。
(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a、“卧月明”是什么意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适时地朗诵古诗中的句子,读出自己体会到的诗韵。
c、总结意思(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最新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五篇材料)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五篇材料)第一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 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共5篇)
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共5篇)第一篇: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一、诵读内容:《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
二、诵读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能够判断出停顿,找准重音,读出韵味3、让学生初步理解感悟其中一些浅显的道理。
三、诵读重点:1.、能够读准重音,读出韵味。
2、感悟其中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
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展示一组大树、小嫩芽、高楼、砖墙、远行、脚印的图片,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引导学生来明白天底下不管多么难的事情都要从简单的地方入手,不管多么大的事情都要从细小的地方做起,即“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而导出这节课所学内《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里面有很多名言警句。
下面让我们以抽卡片的形式,看谁记得最多,背的最好。
(此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卡片,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背诵比赛)学生记得的《道德经》名句。
可能有: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治大国,若烹小鲜。
7.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二、初读读通(一)1、学生试读、自读(先让学生小组内自读,在点四名学生进行试读,要提醒学生注意找出易读错的字音,)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诵读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经典诵读语文是学习的核心,也是我们的文化精髓所在。
在学习过程中,经典诵读是很重要的一环,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口语,也能够促进阅读理解,提高整体的语文素养。
本篇文章主要就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中,经典诵读相关的内容进行探讨。
一、为什么要进行经典诵读?1、了解文化经典: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有很多经典著作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学习。
比如《诗经》、《论语》等等,通过经典课读,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精髓,懂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提高口语表达:语音、语调和声音语言是我们表达思想、感情和意愿的媒介。
通过经典诵读,可以让孩子们变得更有说服力和自信,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更好地展示自己。
3、提高阅读理解:阅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诵读经典,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经典诵读的方法与技巧1、充分理解文字:提前对要诵读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甄选,阅读文学书籍可以帮助认识作者和他的语言、社会文化背景、意图等等,对经典诵读有很大帮助。
2、表情、语调、韵律:孩子们在朗读经典时,不仅要掌握语音语调,还要有好的表情和姿势,以及合适的韵律,才能让诵读更加动人和有趣。
3、朗读速度:在朗读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朗读速度。
要了解朗读时的语言时长,掌握语调,不断尝试更快或更慢的速度,逐步达到合适的朗读速度。
三、如何实施?1、选好经典文学作品:优质的文学作品能够让孩子们爱上经典诵读,建议选择一些有特色、内容丰富的经典名著,例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等。
2、互动诵读:组织小组朗读、齐读,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经典内容,增加互动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实地体验:一些文学作品与实际情况联系较紧密,例如《小桥流水人家》等等,可以采取实际观察、现场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与经典作品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四、经典诵读的案例让我们看一下,在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中,一些经典诵读的案例。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1、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国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弟子规》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践行其中教导。
3. 古代诗歌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4. 古代散文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文章大意,领略古代文化。
5. 传统文化知识介绍:使其了解传统文化常识,拓宽知识视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诵读国学经典,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难点:理解国学经典中的古代文化现象和传统文化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熟悉文本,感受国学魅力。
2. 讲解法:对国学经典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国学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4. 实践法:将国学经典中的教导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品德。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诵读,10分钟讲解,10分钟讨论,5分钟实践。
2. 每个章节安排2-3节课进行学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每节课结束后,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诵读效果:通过课堂诵读、录音评价学生的发音、语调和节奏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评价学生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其对国学经典教导的实践运用。
4. 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阶段测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2. 参考资料:相关国学经典著作、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频资料,辅助学生诵读。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教程文件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1小朋友们,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弹珠子、拍球、滚铁环、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抓棋子、打乒乓、捉蚂蚱、养蚕、捕蜻蜓、粘知了、逮天牛、捞螃蟹、挖蚯蚓……)2你们的童年生活多么有情趣啊!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吗?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古诗,看有没有写关于那时候小孩生活的。
(背诵《小儿垂钓》、《村居》,品味诗中的童趣。
)3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古时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板书课文题目:《池上》二、初读全诗,了解大意1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白居易吗?给同学们说一说。
(1)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与李白、杜甫齐名,一生写了2 800多首诗。
(2)白居易与顾况的有趣故事: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了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
顾况听说他名叫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
”当读到白居易诗中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
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3)他每次写成诗后,都要把诗读给老人听,所以他的诗人人都听得懂,都会读。
2教师:《池上》这首诗也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吗?3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4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5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桌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6抽读生字卡片,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
7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
8齐读全诗。
过渡: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读出诗的停顿。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1教师范读,请小朋友用“/”标出诗的停顿。
2与老师标出的停顿对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标正确。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4请能正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5全班齐读。
备注:校本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四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二.教学目标:二.1.会背《增广贤文》七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三.1.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五一.诵读内容:《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二.1.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六一.诵读内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二.教学目标:三.1.会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四.1.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七一.诵读内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八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二.教学目标:1.会背《增广贤文》七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九一.诵读内容:《绝句四首》二.教学目标:1.会背《绝句四首》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绝句四首》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十一、诵读内容:《三衢道中》二.教学目标:1.会背《三衢道中》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三衢道中》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十一一、诵读内容:《到京师》二.教学目标:1.会背《到京师》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到京师》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十二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九二.教学目标:1.会背《增广贤文》九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九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十三一、诵读内容:《滁州西涧》二.教学目标:1.会背《滁州西涧》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滁州西涧》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十四一、诵读内容:《咸阳值雨》二.教学目标:1.会背《咸阳值雨》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咸阳值雨》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十五一、诵读内容:《饮湖上初晴后雨》二.教学目标:1.会背《饮湖上初晴后雨》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饮湖上初晴后雨》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