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诊断-骨、关节及软组织疾病
磁共振成像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项先进的医学成像技术,已经在疾病诊断中广泛应用。
它通过使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信号,能够产生出高分辨率的身体器官图像,帮助医生了解病变情况,辅助诊断疾病。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磁共振成像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并展示其在多个领域中的重要性。
首先,在神经学领域中,磁共振成像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诊断工具。
对于脑部疾病的诊断,如中风、脑肿瘤和多发性硬化症等,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脑部图像,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位置和大小,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MRI还可以检测脑部结构的异常,如海马萎缩和脑卒中等,从而帮助早期识别潜在的神经疾病。
除了神经学,磁共振成像在心脏病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MRI可以提供详细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信息。
例如,MRI可以用于评估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程度、功能异常和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此外,MRI还可以测量心室和心房的体积、负荷和壁运动情况,从而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不仅在神经学和心脏病学中,磁共振成像也在肿瘤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MRI技术,医生可以非侵入性地检测和定位肿瘤,同时评估其大小、形状和位置。
此外,MRI还可以提供肿瘤组织的血液灌注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测疗效。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MRI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还可以用于术前规划和治疗效果评估。
此外,磁共振成像还在骨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骨骼和关节疾病的诊断,MRI可以提供详细的骨骼结构和软组织图像。
例如,对于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损伤和滑囊炎等疾病,MRI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损伤的程度和位置,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MRI还可以用于评估骨骼肿瘤的扩散情况,为骨骼肿瘤的治疗提供参考。
最后,磁共振成像在妇科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和乳腺癌等,MRI可以提供准确的病灶图像,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影像学在骨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在骨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影像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它通过使用各种成像设备来获得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
在骨科领域,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常规的检查手段,对于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影像学在骨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并探讨不同影像学技术的特点及其在骨科领域的价值。
一、X射线检查X射线是最常见的影像学技术之一,它可以通过对人体进行透视和摄影来获得骨骼结构的图像。
在骨科疾病诊断中,X射线可以用于检查骨折、关节退行性病变、畸形等病症。
X射线图像能够直观地显示骨骼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医生判断骨骼是否完整、骨折是否愈合等。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技术是一种通过对人体进行多层次连续扫描来获取图像的方法。
在骨科疾病诊断中,CT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骨骼结构图像,有助于发现骨折、关节畸形、骨肿瘤等病变。
与X射线相比,CT图像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显示更多细节信息,这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手术规划。
三、磁共振成像(MRI)MRI技术利用磁场与人体内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来生成图像。
在骨科疾病诊断中,MRI可以提供关于骨骼、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结构的详细信息。
MRI图像的优点是能够以不同的平面进行重建,并对不同组织的信号进行定量分析。
因此,在关节退行性病变、软组织损伤等方面,MRI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并指导手术治疗。
四、骨密度测量骨密度测量是一种评估骨质疏松程度的方法,常用于诊断和预防骨质疏松相关的骨科疾病,如骨折和脊椎压缩骨折。
常见的骨密度测量技术包括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和计算机断层摄影(QCT)。
骨密度测量可以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影像学在骨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不同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不同层面的信息,对于骨骼结构、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等方面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骨密度测量则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相关骨科疾病的发生。
磁共振主要临床应用有哪些

磁共振主要临床应用有哪些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核磁共振原理来获取人体组织的高分辨率影像,进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磁共振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脑部疾病如脑卒中、脑肿瘤、脑出血等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来准确地确定病变的位置、范围和性质。
此外,磁共振还可以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结构的异常,如脊髓损伤、颅内外伤等。
心血管系统磁共振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评估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心脏、心脏肌肉和心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有病变,评估心衰、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程度和治疗效果。
消化系统磁共振胆道成像可以用于检测患者的胆囊、胆管、胆囊和胆道的结构和功能,诊断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
此外,腹部磁共振成像还可以帮助诊断肝脏疾病、肝脏肿瘤和胃肠病变,有助于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骨骼系统磁共振骨髓成像可以用于检测骨骼系统疾病,如骨折、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炎等。
通过磁共振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骼和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疾病的程度和预后。
乳腺系统乳腺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于检测乳腺异常、乳腺增生、乳腺癌等疾病。
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图像,有助于提高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总结:磁共振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技术将会在医学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骨与关节影像学

关节纤维性强直
关节脱位
• 关节骨端脱位离正常相对关系
• 常见
髋关节、肘关节、肩关节
• 分类
程度
完全,不完全性(半脱位)
原因
外伤性 常伴撕裂性骨折
病理性 化脓性或结核性关节炎
先天性 关节发育不良
复习
基本病变 骨 软组织
关节
密度增加 骨质硬化,骨膜增生,骨质坏死 密度降低 骨质疏松,骨质软化,骨质破坏
• 关节腔造影 显示关节囊、肌腱、韧带、软骨等关节细微 结构
血管造影
肩关节造影
肩关节造影
膝关节造影
超声检查
•优势 无创、价廉、移动方便 对浅表病变显示较佳
•目的 浅表病变检查和定位
•局限 对疾病的特异性及骨骼检查欠佳
同位素检查
• 优势 功能成像 全身扫描
• 目的 病灶定位 早期发现异常 可进行治疗
全身系统
营养、代谢、内分泌等
检查方法
• X线平片
• 造影
血管造影
关节腔造影
• CT
平扫、增强
• MRI 平扫、增强、功能成像
• 超声
• 同位素
• 介入放射技术
X线平片
良好的定位、定性作用
检查要求 正侧位片 包括软组织 邻近一个关节 对侧对比
CT
•优势
密度分辨力高
显示精细结构
•作用
确定范围、性质以及和周围结构的关系
骨关节病变基本 X 线表现
• 骨基本病变 • 密度减低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 密度增加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坏死 骨膜增生
• 关节基本病变 肿胀 破坏 退行性变、强直
骨质疏松
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 (有机成份和钙盐同时减少)
磁共振基本序列及应用

磁共振基本序列及应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无创检查技术。
它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检测多种疾病,包括肿瘤、脑血管疾病、骨科疾病等。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人体内的原子核(大多是氢核)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作用下的共振现象,生成图像。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序列主要有横断面(T1加权和T2加权)、矢状面和冠状面。
不同的序列在成像原理、参数设置和图像显示方面有所区别,适用于不同部位和病变的检查。
T1加权序列是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序列之一,它通过特定的参数设置使得脂肪组织呈现高信号(白色),而水和其他组织呈现低信号(黑色)。
常用的脉冲序列有快速梯度回波(Fast Gradient Echo,FGE)和推迟梯度回波(Turbo Spin Echo,TSE)等。
T1加权序列适用于显示解剖结构,如脑灰质、白质和脑脊液。
T2加权序列是磁共振成像中另一个重要的基本序列,与T1加权序列相比,它在信号强度上相反。
T2加权成像使脑脊液和脑灰质呈现高信号,而脂肪和骨骼呈现低信号。
常用的脉冲序列有常规普通脉冲(T2WI)和涡旋涡旋回波(Fast Spin Echo,FSE)等。
T2加权序列适用于显示病变和水肿等病理改变。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序列,如增强扫描序列和弥散加权序列。
增强扫描序列通过给患者注射对比剂,在血管和病变中增加信号强度,用于观察血管供应情况和病变的强化情况。
弥散加权序列通过测量水分子在磁场中的扩散情况,对组织的微观结构和组织改变进行观察。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中有广泛应用。
首先,在神经科学领域,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于诊断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并能提供脑部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其次,在骨科领域,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于检查关节、骨骼和软组织等,如关节退行性变、软组织肿瘤等。
再次,在心脏领域,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于观察心脏构造和心功能,并且对心肌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检查有高度准确性。
磁共振成像在骨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磁共振成像在骨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图像,对骨关节损伤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MRI在骨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MRI可以提供良好的解剖学信息。
MRI技术可以提供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剖图像,可以准确显示损伤部位的骨骼、软组织、神经和血管结构,对于骨关节疾病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MRI图像可以展示出整个骨骼系统的内部结构,帮助医生查看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第二,MRI可以检测软组织损伤。
MRI技术不仅可以检测骨骼结构的损伤,还可以很好地检测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肌腱、韧带和滑膜等。
MRI的高分辨率图像可以很清楚地显示出这些组织的病变情况。
这对于诊断骨关节疾病,尤其是软组织疾病非常重要。
第三,MRI可以发现早期病变。
MRI技术可以发现早期的病变,因为MRI检查可以捕捉到微小的改变,无论是在骨骼还是软组织方面。
这对于骨关节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因为早期发现病变可以更容易地治疗,可以避免疾病进展。
第四,MRI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MRI技术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因为它可以检测到病变的变化。
医生可以通过对MRI图像进行比较来确定治疗是否有效。
总之,MRI技术在骨关节损伤诊断中有很大的价值。
它可以提供准确,快速和无创的诊断,可以检测出骨骼结构的损伤和软组织的损伤,可以发现早期的病变,并且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因此,MRI的应用范围广泛,成为现代骨科医学诊断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磁共振骨科诊断要点论文

浅析磁共振骨科诊断分析的要点【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283-01【摘要】了解mri的基本原理,基本特征及主要临床禁忌症。
掌握mri这项重要辅助检查对于骨科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及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在mri上的主要改变。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骨科,诊断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影像技术。
通常用t1、t2来表示其成像。
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t1值是相对固定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t2值也是如此。
这种组织间驰豫时间上的差别,是mri诊断的基础。
mri的图像若主要反映组织间t1特征参数时,为t1加权像(t1wi),它反映的是组织间t1的差别,t1wi有利于观察解剖结构。
若主要反映组织间t2特征参数时,为t2加权像(t2wi),它对显示病变组织较好。
由于mri磁场对电子器件及铁磁性物质的作用,有些患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如置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颅脑手术后动脉夹存留的患者;心脏手术后换有人工金属瓣膜患者;金属假肢、关节患者;体内有胰岛素泵、神经刺激器患者,以及妊娠3个月以内的早孕患者等均视为mri检查的禁忌症。
mri如今已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本文就其在骨科诊断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述。
一长骨、四肢关节与软组织(一)检查方法mri检查需根据受检部位选择不同的体线圈或表面线圈,以提高信噪比,使影像更为清晰。
自旋回波是最基本的扫描序列。
t1wi可显示细致的解剖结构,用于观察骨髓及皮下脂肪内的病变。
t2wi用于显示病变累及软组织的范围。
根据关节和疾病的不同而用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扫描。
(二)正常mri表现皮下脂肪和骨髓在t1wi、t2wi和质子密度像上均呈高信号;骨皮质、空气、韧带、肌腱和纤维软骨呈低信号;肌肉和关节透明软骨呈中等偏低信号。
液体,如关节内积液,炎症或水肿和肿瘤组织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
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其应用

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其应用引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无创、非放射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病理学以及生物医学研究领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信号响应进行测量和分析,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
磁共振成像凭借其优异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信息,成为影像医学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以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磁共振成像原理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源于原子核的自旋磁矩。
原子核具有自旋(spin)和磁矩(magnetic moment)两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自旋是原子核内部粒子的一种角动量,而磁矩则与自旋紧密相关。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原子核的自旋会发生磁共振,即自旋核会在一定的频率下产生矢量信号。
磁共振成像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对这些信号进行探测和分析。
其核心设备是由主磁场、梯度磁场和射频线圈组成的磁共振成像系统。
主磁场是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创造出强大的恒定磁场,通常采用超导磁体。
梯度磁场则是在主磁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弱磁场,能够产生空间方向上的磁场不均匀性。
射频线圈用于通过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的方式与人体内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交互。
磁共振成像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激发、选频、梯度编码和接收。
首先,系统通过激发步骤产生一个短暂的射频脉冲,使一部分原子核处于激发态。
接下来,在选频步骤中,系统选择一个特定的频率来处理感兴趣的原子核。
然后,在梯度编码步骤中,系统通过调节梯度磁场的参数来为不同的空间位置添加不同的相位编码。
最后,在接收步骤中,系统使用射频线圈接收感兴趣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
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分析,磁共振成像系统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二、磁共振成像的应用磁共振成像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解剖学图像,还能够提供一些功能性的信息。
1. 解剖学成像磁共振成像能够产生高分辨率的解剖学图像,对于检测和诊断多种病症具有重要价值。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及原理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及原理概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利用原子核的共振现象,以及放在强磁场中的原子核自旋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取人体内部的详细结构和功能信息。
磁共振的广泛应用使得它成为临床医学中常用的诊断工具。
原理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基于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
当原子核置于强磁场中时,原子核将沿着磁场方向产生一个自旋磁矩。
施加一个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后,原子核的自旋磁矩会发生共振现象,而产生的共振信号将被接收并分析以生成图像。
临床应用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神经影像学:磁共振成像在神经影像学中广泛应用于脑部结构与功能的评估。
例如,可以通过磁共振扫描来检测脑梗塞、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2.骨骼影像学:磁共振成像在骨骼影像学上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骨骼结构和软组织对比。
它广泛应用于骨折、关节损伤、软组织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3.心脏影像学:磁共振成像在心脏影像学中非常有价值。
它可以提供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如左心室功能、心脏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等。
4.腹部影像学:磁共振成像在腹部影像学中可用于检测肝脏、胰腺、肾脏、胃肠道等脏器的病变。
它可以提供高对比度和解剖细节,以辅助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磁共振成像的优点磁共振成像相对于其他医学成像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无辐射:与X射线和CT扫描相比,磁共振成像没有辐射风险,因此更加安全。
•多平面重建:磁共振成像可以在多个平面(例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上重建图像,以获取更全面的解剖信息。
•软组织对比度高:相对于X射线和CT扫描,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的对比度更高,可以更好地显示脑组织、肌肉、心脏等结构。
•功能评估:磁共振成像不仅可以提供解剖信息,还可以进行功能评估,如心脏功能、脑功能等,对疾病的全面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预防措施和限制磁共振成像虽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也有一些预防措施和限制需要注意:•金属物体和可磁化物:由于磁共振成像使用强磁场,患者身上不能带有金属物体,如钢铁制品、手表、铅笔等。
中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对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

1 一般资料 : 1 搜集本 院 2 0 0 6年 7月至 2 0 年 2月经 MR 08 I 检查的软组织肿瘤患者 2 2例 , 中男 性 1 , 其 3例 女性 9例 , 年 龄 9 6 岁 ,平均 3 . ~6 94岁。所 有病 例均经骨科手 术和病理证
2 2例骨关节软组织肿瘤 患者 的 MR 资料 , I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
2 恶性肿瘤 MR 表现 : . 2 I 脂肪 肉瘤 1 , 例 位于右下 肢股外侧
对照 。 探讨中低场强 MR 对 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 。 I
1 资 料 与 方 法
肌 。形 态不规 则 ,1 为等低混 杂信 号 、 WI T wI T 2 以高信 号为
号, 边界欠 清 , 呈斑 片状 , 号不均 匀 , 信 可见高信 号 出血 区和 低信号钙化区。
像 ( I技术 在体部 的临床应用 , I MR ) MR 对软组织 肿瘤 的诊断
备受重视。中低场强 MR 能较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 、 I 大小 、 范
围、 相邻组织受侵犯 的程度 以及病理变化。 本文回顾性 分析 了
于C, I T MR 具有全 方位 、 多参数 、 多层 面的扫描技术 , 能更 全 面地显示 肿瘤的范 围, 并能在一定 程度上反 映肿瘤 的组织学 特性 。 故对 肿瘤 的 良恶性鉴别和组织学定性有一定优势…。 文
强 MR 成像对 骨关 节软组织 肿瘤 的诊 断价值。 I
2 结 果
价。病变邻 近的血管 神经被推移 、 包绕为受侵 , 近骨骼信号 邻
磁共振成像在医学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在医学中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它通过利用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生成详细的身体内部结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并提供治疗方案。
以下是磁共振成像在医学中的应用。
一、神经学领域中的应用磁共振成像在神经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炎、帕金森病等。
通过MRI扫描,医生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大脑结构、功能活动以及血流情况,进而判断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二、肿瘤检测和定位磁共振成像对于肿瘤的检测和定位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通过MRI扫描,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受损情况。
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的进展以及术后随访都非常重要。
三、心血管疾病的评估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的评估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提供详细的心脏解剖图像,帮助医生准确测量心脏的大小、形状和功能。
此外,MRI还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心肌炎症以及心肌纤维化等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四、关节疾病的诊断对于关节疾病的诊断,磁共振成像被广泛应用于骨关节和软组织的检测。
通过MRI扫描,医生可以观察到关节软骨、韧带和滑囊等结构的损伤情况,帮助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五、妇科和产科方面的应用磁共振成像在妇科和产科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评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诊断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
对于孕妇而言,MRI扫描可以检测胎儿发育情况,评估子宫内胎儿的健康状况。
总结起来,磁共振成像在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覆盖了神经学、肿瘤学、心血管学、骨科、妇科和产科等多个领域。
它以其高分辨率的图像质量和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成为临床医生的重要工具,使得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治疗更加精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磁共振成像将在医学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60岁, 外伤倒地腰疼剧烈
X光平片仅见胸椎12 椎体变形
CT显示椎体骨疏松, 可疑存在骨折
MR明确显示T12、 L2新鲜骨折征像(信号 及形态异常)
男 性 34 岁
L4 新鲜 骨折
L5 非新鲜 骨折
男,10岁背部砸伤X线和CT检查
MR检查
椎体骨折、脊髓横断
腰椎1压缩骨折 椎管内骨片
陈旧性压 缩性骨折
磁共振成像诊断 (MRI) 《7》
骨与关节及软组织疾病
内容
骨与软组织正常及基本病变的MRI表现 膝关节疾病 股骨头坏死及骨梗塞 骨、关节及软组织感染性病变 骨肿瘤 软组织肿瘤 脊柱外伤
骨、关节、软组织正常MRI表现
骨:骨皮质、骨松质 软骨:透明软骨、纤维软骨 软组织:肌肉、韧带、脂肪 关节:关节间隙、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腔及周围软组织
骨、关节、软组织基本病变的表现
1、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2、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3、骨质破坏(distruction of bone) 4、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 and osteosclerosis) 5、骨膜增生(periosteal proliferation) 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7、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8、矿物质沉积 9、骨骼变形 10、周围软组织病变
压脂肪
左侧大腿脂肪瘤
软组织血管瘤
女,16岁左侧小腿增粗数 年
海绵状血管瘤
软组织恶性神经鞘瘤
增强扫描
软组织纤维肉瘤
女,43岁,左侧髋疼痛2月。左侧臀部皮下浅静脉怒张 软组织恶性肿瘤(直肠腺癌转移)
脊柱损伤MRI检查
椎体骨损伤:骨折、骨小梁损伤(新鲜与陈旧) 韧带断裂 椎间盘损伤 脊髓损伤:脊髓水肿、出血、萎缩、横断 椎管内的血肿 椎旁软组织损伤或血肿 椎体的脱位
后交叉韧带
8--------------------------------------------------------------------------------14 矢状T1加权像:从图1(以腓骨头为标志)至图14:即外
侧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半月板。
外侧(腓侧)副韧带、内侧(胫侧)副韧带
胫骨近端骨肉瘤
股骨远端成骨型骨肉瘤
X线平片
T2
CT
T1Βιβλιοθήκη T2轴位左侧耻骨旁恶性肿瘤
男性,43岁。腰疼,轻咳
骨髓硬化
骨囊肿
软组织肿瘤
MRI可直观清楚显示软组织肿瘤 显示肿瘤形态、范围、大小、与周围组织界限 显示有无邻近骨质的侵犯 显示关节受累情况 某些肿瘤MRI直接做出定性诊断
膝关节骨质增生(黑细箭) 软骨下囊变(白细箭) 髌骨软化(粗箭) 内侧半月板变性、萎缩
退行性骨关节病
T2WI
退行性骨关节病
(软骨下囊变)
T1WI
膝关节游离体
骨缺血性坏死及骨梗塞
正 常 股 骨 头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因: 病理演变过程:分为4期
Ⅰ期 :当骨缺血后,骨的造血细胞、骨细胞骨母细胞、脂肪 细胞依次发生坏死。(6h-5d)
04-12-12CT检查
治疗20日后X线 片
04-12-14外院
05-1-18MR
女,4M1R岁,突发高热、腰剧疼,血象高。临床 按急性肾炎治疗10天
女,38岁。右侧臂疼痛。甲状腺癌双肺及右侧臂丛区转移
思考题
与X线平片、CT相比,在骨关节的炎性病变、 肿瘤、外伤等疾病诊断中,MR检查具有哪些优 势?那些劣势?
半月板撕裂
正常半月板
半月板撕裂
左膝外侧盘状半 月板伴有损伤
右膝外侧盘状半 月板伴有损伤
正常对照
后交叉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
T1
T2
内侧副韧带损伤
外侧副韧带正常表现
外侧副韧带损 伤:外侧副韧 带松弛、股侧 端信号不均匀 增高。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关节软骨破坏、变性、萎缩 骨质增生、硬化 软骨下假囊肿、纤维组织增生 关节内游离体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半脱位
例1:双侧0 -Ⅰ期
例2:右侧Ⅲ期:股骨头塌陷 左侧Ⅱ期: 伴股骨颈骨髓水肿,X线 片示髋关节间隙正常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右侧Ⅲ期 左侧Ⅱ期
右侧Ⅱ期 左侧Ⅳ期
双线征
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Ⅲ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鉴别诊断
髋关节结核 退行性骨关节病 暂时性骨质疏松
暂时性骨质疏松
骨梗塞
骨与软组织的感染
MRI是显示骨感染性病变较敏感的方法(骨髓水肿) 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是显示软组织感染更敏感和可
靠的方法 因此,对于骨、关节、脊椎的炎性感染或结核病变 的影像学检查MRI要优于CT更优于X平片
女,31岁。 膝关节感染
女,27岁。护 士。右侧膝关 节疼痛2周
3个月后复查
T1WI
T2WI压脂肪
骨感染
男,62岁。椎间盘 术后多发性椎体感 染。
颈椎椎体结核,椎管内脓肿
1、胸椎椎体结核 椎管内脓肿
2、胸椎血管瘤
T10、11结核
T2
T1 平扫
增强
椎体结核
软组织感染
皮下软组织内有机物沉积
骨肿瘤
骨肿瘤MRI信号多数为T1低信号、T2高信 号
MRI可早期发现恶性肿瘤所致骨髓水肿 显示软组织肿块及病变的范围 诊断有时需要结合X腺平片或CT 检查
膝关节损伤
骨的损伤: 骨折;骨小梁损伤、水肿(又称隐匿性骨折)
半月板: 半月板损伤、撕裂、脱位
韧带损伤: 交叉韧带损伤或撕裂(以前交叉损伤常见) 侧副韧带损伤或撕裂
关节囊、周围软组织损伤: 关节积液、积血、脂肪滴;软组织水肿、挫裂伤 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关节积液(三层:上:飘浮脂肪,中:水,下:沉积物)
骨质疏松伴压缩骨折 硬膜外血肿
女,45岁腰痛, 下肢瘫痪半月余 既往患类风湿病, 长期大量服用皮 质激素
女,45岁。长期服用皮质激素(红斑狼疮)
男,68岁,右膝关节肿痛一年
男,51岁患红斑狼疮20余年
女,45岁,恶性 淋巴瘤术后3年
男,64岁
多发性骨髓瘤合 并椎体病理性骨折
椎体陈旧性骨折与椎体转移瘤比较
T1
T2
骨折
膝关节复合性损伤
软组织损伤 (片状高信号)
骨小梁损伤(隱匿性骨折)
与骨损伤鉴 别病例
女,27岁。护 士。右侧膝关 节疼痛2周
3个月后复查 (骨感染)
Ⅰ级信号(点状高信号)
退变
Ⅱ级信号(条带状高信号, 未贯通半月板外缘)
变性或损伤
三种半月板异常信号
Ⅲ级信号(高信号贯通半 月板外缘)
半月板撕裂
1、关节肿胀( swelling of joint) 2、关节破坏(distruction of joint) 3、关节退行性变(degeneration of joint) 4、关节强直(ankylosis of joint) 5、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joint)
MRI检查敏感并具有特征的病变
骨髓水肿(骨病变早期表现):感染或炎性病变、损伤、肿瘤等 骨早期破坏、坏死病灶 软骨的破坏或变性、损伤 韧带撕裂、变性、肥厚 软组织感染、肿瘤 关节腔感染、肿瘤、积液
疾病MRI诊断
前交叉 后交叉
前角
半月板
后角
前交叉 后交叉
正常膝关节MRI表现
外侧副韧带 内侧副韧带
前角
后角
腓骨头
前交叉韧带
1--------------------------------------------------------------------------------7
Ⅱ期:坏死组织分解,周围出现组织修复 Ⅲ期:修复阶段 Ⅳ期:退行性关节炎改变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据Ficat和Arlet的方案分为0-5期 0期:X线片阴性,MRI、核素可有异常。 MRI:水肿;双线征 Ⅰ期: X线片阴性或骨疏松。 MRI:水肿;双线征 Ⅱ期: MRI:新月形坏死区 Ⅲ期: MRI:新月形坏死区死骨、股骨头塌陷 Ⅳ期: MRI: Ⅲ期表现加关节间隙变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