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和想象
思维和想象
思维与想象思维的概述(一)思维的概念1.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应;是在感知基础上实现的高级的认知形式;其不受感知觉器官的限制,是在感知决得基础上,对感知材料的综合分析判断和推理.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摆脱感官功能的束缚超越时空限制概括性: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的抽取对关系加以概括2. 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关系认识过程的不同阶段认识过程中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动作思维[action thinking]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的概述形象思维[image thinking]是指运用具体的(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抽象思维(abstract thinking)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它需要借助语词和运算符号来完成思维的概述皮亚杰思维的种类background information皮亚杰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思维形式所作的分类感知运动思维:主要通过感觉知觉和运动图式与外界取得平衡前运算思维:通过表象进行的思维,其没有守恒的概念与可逆性具体运算思维:有概念守恒与可逆性,出现具体运算图式初步形成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形式运算思维:又称抽象的逻辑思维,是能进行命题运算的思维吉尔福特思维的种类background information聚合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发散思维:思维围绕问题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寻求合乎条件的各种答案(二)思维的心智操作1. 分析与综合2. 比较与分类3.抽象,概括和具体化问题解决得思维过程(一)问题解决的概念1. 问题与问题解决问题:是指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得情景西蒙和纽厄尔的观点: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给定,目标和障碍三种成分给定: 问题的起始状态,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目标:问题的目标状态,是关于问题结论的描述障碍:由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所需要克服的困难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通路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系列心理操作、思维认知操作2.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二)问题解决得策略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应用的思维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算法、启发式算法式概念:运用解题的一套规则来解决问题的策略特点:if 具体的问题有解题规则,按照规则进行,问题肯定可以解决if 按规则求解,工作量大启发式: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手段-目标分析试探搜索阶段目标反推法简化计划法类比推理法(二)影响问题解决得因素问题解决得效果如何,一方面和主体的心理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和问题的性质及难易程度有关知觉特点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有正负之分举例: 运动项目中的迁移动机强度(动机的高低与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原型启发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指人由于先前的活动所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定势,是指人们在思维时限定事物功用或性能的现象功能的固着常常会使思维过程"固定化",降低问题的解决效率功能固着(functional fixedness)(一)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定义: 创造性思维就是具有创见性的思维,它的显着特点是能够提供独特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其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也是形象思维与具体思维的统一评价指标: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问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二)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过程而言的,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分析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的心理学家华莱士(Wallas,1926)提出的四阶段理论。
大学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实用文档
(二)什么是问题解决?
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一定目标应 用各种知例如识“和韩技信能分油,”经算过术游一戏系:列思维 操作,使问“题3斤得的以葫芦解7决斤的的灌过,程。
(四) 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 形象的过程。
实用文档
四、作用
(1)预见功能 (2)理解功能 (3)补充功能 (4)调节功能
实用文档
五、分类 P98-100
(一)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二)有意想象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包含科学幻想、理想和空想。 4、妄想:是一种常见的思维障碍,是思维的
独特性(新)
(2)发散思维
实用文档
运用已获得的知 识经验,按惯常 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根据创造性程度划分:
(1)常规思维
(2)创造思维
以新异、独创的 方式解决问题
实用文档
第二节 想象
猫说… … 小鸭子说… …
实用文档
一、想像的含义(P97) 想像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
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
过程。
问题2:某城市有15%的人不把号码放在 电话簿上。如果你从该城市的电话簿上随 机抽取200个号码,你能否预期其中有多 少人是不把号码放在电话簿上?
实用文档
2、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 问题
–利用如图所示 的材料,将蜡 烛象壁灯一样 立在墙上。
实用文档
问 题 答 案
实用文档
程正方《心理学》第6章-思维与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
想
象
再造想象
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 幻想
理想 空想
三、想象的种类
(一)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目的性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 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如:读小说、看图施工等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 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七)策略与方法
手段—目标分析法 爬山法 目标递归(或逆向)策略 头脑风暴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排障法"。所有 子目标,其实就是子障碍排除。一个个子目标被实现的过 程,也就是一个个子障碍被排除的过程。
它分这么一些阶段: 第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第二步:确定妨碍目标的障碍。 第三步:分析造成障碍的原因。 第四步:对症下药,排除障碍。
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艺术家、作家、设 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
因A﹥B 且B﹥C 则A﹥C
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 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
(二)根据探索问题的答案的方向不同
辐合思维 ——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 个方向提出
第二节 思维过程及规律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特 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在人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或特征结合起来 进行思考的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 过程的不可分 割的两个方面。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 合。
思维和想象-PPT课件
行初步的分析,以淘汰无效方法,寻找有效 方法。
综合式分析是把问题的条件和要求综合起来
实现目标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带有指向性。 是思维分析的主要方法。
(三)抽象逻辑思维
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
来进行的思维。成人的思维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
儿童思维的发展一般要经历直观形象思维、具体
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成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这三种思维往往是相互
联系,相互渗透的。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新,敬请收藏】 7
根据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可分为:
习惯性思维:
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 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
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方案或 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新,敬请收藏】 12
四、思维和语言
语言是一种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社会约定
俗成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个体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过程。
(一)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1.语言是思维活动的载体。人的思维活动是以感性材料为基 础,凭借语言为载体而实现的。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1)语言具有概括性; (2)语言具有物质性。 2.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新,敬请收藏】 13
而使人的认识更加深刻,可以推测过去,认识现
在、预测未来。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新,敬请收藏】 4
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象、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共同 的、本质的属性和内部规律性;
从反映的形式看,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对客观
普通心理学第七章 思维与想象
精品文档
二 、想象的概述
❖ 1、定义 ❖ 2、种类 ❖ 3、想象的综合过程
精品文档
定义和功能
❖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 动。
精品文档
创造性
❖ 创造性——是一种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 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特征就是新颖、独特和有价值。
❖ 具有创造性的人具备以下能力:1)、敏锐的感知能力 ;2)、协同能力; 3)、捕捉机遇的能力。创造性的含义
❖ 创造力,亦称创造性,是人的一种综合素养。它主要由创造性思维、创 造性倾向和创造性表现能力三种 因素构成。创造力是创造型人才的关键 特征。
精品文档
特点
❖ (1)概括性: ❖ (2)间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思维通
过一个事物认识其他事物;第二、思维可以事物的 外部特征认识其内部变化及内在联系。第三、思维 可通过语言和词反映有关事实,预测事物发展变化 的进程等。
精品文档
思维的种类
❖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把思维 分为三类:
精品文档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因素
❖ 迁移 ❖ 启发 ❖ 定势 ❖ 表征 ❖ 酝酿
精品文档
❖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像活动的基本特点。 ❖ 想像具有预见、补充知识经验、代替和对机
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作用。
精品文档
种类
❖ 1、根据有无目的性将想象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 象。
❖ 根据有意象想的内容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不 同有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
想象与思维想象
二、想象的功能
预见功能——想象能对客观现实进行超前反 映。 补充功能——想象能弥补人类认识活动在时 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 如:《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一双丹凤 三角眼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微不 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第九页,共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2)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 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 形象的过程。 例如:鲁迅先生创作的“阿Q”形象,工程师构 建的建筑物的形象,发明家构思的新作品的 形象等。 特点: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 作用:创造想象是一切创造活动、科学发明 与发现的必要条件。
《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暮羁旅图
第六页,共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3、想象与客观现实 构成想象中新形象的原型来源于客观现实。 例如: 孙悟空:猴子身体加人的头; 4、想象与思维的关系
联系:想象与思维同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即 理性认识阶段。 区别:在解决问题情景时,思维是以概念的形 式有步骤、有计划、连贯的进行的;想象可以 跳过中间的好几个步骤,达到对问题解决的构 想。
第七页,共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问题
一天清晨日出时,一个修道士开始沿着盘旋 的山路爬山,到山顶的一个寺庙。山路狭窄 只有一两步宽,这个修道士爬山时,时快时 慢,一路上多次停下来休息,他在日落前不 久到达寺庙,在寺庙停留几天后他开始沿原 路下山,也是日出时起程,以变化的速度行 走,同样在路上多次休息,当然他下山的速 度要比上山时快。试证明修道士在往返途中 将于一天中的同一时刻经过同一地点。
第7章 思维与想象
三、概念及其形成
2、概念的形成 概念形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也 就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 行概括、推理、提出假设,并将这一假设 应用于日后遇到的事例中,加以检验。检 验如果得到证实,那就肯定自己的假设; 否则,就根据新的信息,修改假设或提出 新的假设。
三、概念及其形成
3、在教学条件下对概念的掌握 (1)区分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 在使用范例时,想法控制非本质特征,突出关键 特征。 引用反例并将它们与正例相比较。 应用变式。变式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组织感性材 料,使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方 法。有两种:一种是保持事物的本质属性,变化 非本质属性;另一种是变化本质行征,而非本质 的特征保持不变。
二、思维与语言
1、言语及其作用 交际功能:言语的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 情的过程,是言语活动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思维功能:能力的思维活动,无论是具体思维还 是抽象思维,在个体掌握了言语之后,都是用概 念进行的,而词是概念的承担者。 调节功能:言语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调节作用。 创造功能:言语活动具有非常生动多样的创造功 能。在言语活动中,人们使用有限的数量的词语 和语法规则,但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 而这些语句都是他们以前未曾说过或听到过的。
几种启发法
选择性搜索: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已知的 信息和某些有关的规则,寻找突破口,并 从初步突破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 搜索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目的-手段分析:通过分析去发现问题的当 前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并寻找一定 的操作手段去消灭这种差异。 逆推法:从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出发逆向推 理,探讨达到目标的先行步骤是什么,这 就是逆推法。
二、思维与语言
2、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1)联系 从思维的特点看 从思维的内容与结果看 从思维的种系发生来看 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
如何激发创新思维的想象力
如何激发创新思维的想象力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
然而,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缺乏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帮助读者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开拓思维边界,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一、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基石。
培养好奇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多问问题、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尝试新事物等。
当我们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不断追问为什么和如何时,就会激起对问题的思考和寻找创新解决方案的动力。
二、积极思考积极思考是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等方式,积极思考各种问题和现象的本质和原因,挖掘背后的价值和潜力。
通过思考,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产生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三、多样化的观点多样化的观点是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条件。
我们可以和来自不同领域、背景和经验的人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见解。
这样一方面能够拓宽我们的思维边界,另一方面也能够从其他人的经验中汲取灵感和启示,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四、鼓励试错鼓励试错是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不要害怕失败和错误,而是要勇敢尝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创新。
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错、实验和反思,我们才能培养出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想象能力。
五、创造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对于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充足的资源、鼓励自主学习、创设创新实践机会等方式,为个体提供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培养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想象能力。
综上所述,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需要培养好奇心、积极思考、多样化的观点、鼓励试错,并创造良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只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在个人和社会层面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尝试和探索,不断激发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开创美好未来的新篇章。
思维和想象PPT课件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19
新,敬请收藏】
第三节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通过各种认 知操作活动,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过程。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就是认识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
能否发现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问题,主要依赖于以下条件:
情绪对解决问题有重要影响。
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
乐观、镇静、愉悦、轻松的情绪有助于激发人的潜能,使问
题顺利解决。
【教学课件 行业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PT,持续更
28
新,敬请收藏】
高 简单任务
效 率
难度适中的任务
低
复杂任务
低
动机水平
高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29
新,敬请收藏】
四、思维和语言
语言是一种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社会约定 俗成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个体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过程。
(一)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1.语言是思维活动的载体。人的思维活动是以感性材料为基 础,凭借语言为载体而实现的。语言具有如下特点:
(1)语言具有概括性; (2)语言具有物质性。
2.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8
新,敬请收藏】
【教学课件 行业资料PPT,持续更
9
新,敬请收藏】
根据解决问题时是否有明确的逻辑步骤和清晰的意 识,可分为
直觉思维:
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 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心理学第五章思维与想象 教学课件
四、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2. 思维和语言有很大的区别
(1)职能不同。 (2)思维具有全人类性,语言具有民族性。
第二节 想象概述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 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 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如,我们读白居易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 水绿如蓝”时,头脑中浮现 出祖国江南秀丽景色的画面。
资料链接
(2)类别变动法。这种方法用来克服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影响,以提高思 维的变通性。 例如,给出“盆子”的概念,让受训练者首先想到它的一个特殊用途, 如装水果,然后归纳为“容器类”,继而在“容器类”中细想它可能有的特殊用途, 如装鸡蛋、装纽扣、装衣服等;接着换一种类别,再细想它的各种特殊用途。通过这 种方法,使受训练者对事物的用途有了变通性的认识,培养了创造力。 (3)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该方法有以下四个步骤: ① 界定问题,即在解决问题之前彻底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已知与未知情况。 ② 开放头脑,即考虑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类似于大脑激荡法中的畅所欲言直 至穷思竭虑的过程。 ③ 确定最佳构想,即在设想的各种办法中选择最优的解决办法。 ④ 付诸实施,即把选择的解决办法进行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完善。
特别拓展
培养儿童想象力,大人要注意这三点 1.不要嘲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 永远不要用成年人现实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想象,为孩子保留思想里的那 一份跳脱。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孩子把会飞的汽车展现给自己的父母,而自己的 父母确告诉孩子汽车是在地上跑的,让孩子重新构思。简简单单多么现实的教 导,父母觉得这样做没错,却不知道自己确是孩子想象力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 永远不要嘲笑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孩子的想象力不要用现实去衡量和禁锢。 2.引导孩子敢于去想 不要觉得不切实际就不值得想象,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就是在于现实与不可 能之间的差距中发展起来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一开始都有敢于去想的想象 力,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想象,引导孩子跳出思想的禁锢,激发他们想象的 热情。
第八章想象、思维
(四) 想象的功能
❖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 ❖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 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
作用。
❖ (参看《心理学导论》P384的例子:证明修 道士在往返中将于一天中的同一时间经过同 一地点。)
❖ 3.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例如,学生学习各种概念、原理、公式、法则都要通过抽象思 维来进行。
❖ (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 1.辐合思维பைடு நூலகம்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 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A>B, B>C,C>D,得出唯一结论:A>D。
❖ 再造想象的形成的条件: a.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基础. b.对言语和实物标志意义的正确理解
(2)创造想象
❖ 涵义: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 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 程。它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
❖ 形成的条件: ❖ a、创造动机 ❖ b、丰富的知识与表象储备 ❖ c、积极的思维活动
❖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
❖ 1.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 的思维。例如,儿童用小棒刺激抓到的小虫,看看它有何反
应,或是将小虫的身体支解开来,看看它的内部构造。
❖ 2.形象思维:以表象进行的思维 。例如,在布置教室
时,同学们会在头脑中将各种装饰物的形象进行安排,形成各 种方案,再选择最佳的方案。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 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 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参看不同教材上的定义)
思维与想象名词解释
思维与想象名词解释
思维和想象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过程,两者都是智力活动的基础。
思维是指人类在处理信息和问题时使用的过程。
它涉及到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思维是人类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它需要大量的认知能力和逻辑能力。
想象是指在没有直接感官输入的情况下,人类通过内在的心像来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情境。
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基础,它涉及到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觉,可以创造出无数美妙的事物。
思维和想象都是人类灵活运用脑力的表现,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处理问题时,思维和想象常常相互作用,互相促进。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推理,而想象则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数学模型和形象化思维。
总之,思维和想象是人类认知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地锻炼和提升这两种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开展自己的智力和创造潜力。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2.组织“头脑风暴”法的原 则
自由思考原则 延迟评价原则 以量求质原则 结合改善原则
3.作用
集体“头脑风暴”法能提出大量的设 想 “头脑风暴”能激起竞赛精神 激励效果
4.头脑风暴法实例
老师选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由老 师主持会议。 老师:我们的任务是砸核桃,要求多、 快、好,请大家踊跃发言,有什么好 办法? 甲:平时在家里用牙嗑,用手或榔头 砸碎,用钳子夹,用门掩。
二、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和凭借物
1. 直观动作思维 2. 具体形象思维
3. 抽象逻辑思维
儿童的思维的发展经历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 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
思维的种类(2):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
1. 集中思维: 聚合问题信息 一个共 同的正确答案 2. 发散思维:一个目标 不同途径 多种答案
思维的种类(3):根据思维过程中的独创性 1.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 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 序,用习惯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 题的思维方式。 2.创造性思维:指有创见的提出前所未有思 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三、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维的 间接性、概括性也正是凭借语言得以实现的。 人借助语言进行思与人类语言的高度发展是分不开的。除了语 言之外,人类思维还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如 表象和动作。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析
1、发现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假设是科学的侦察兵,是解决 问题的必由之路,科学理论正是在假设的基 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和完善的。 4、检验假设:假设正确与否,需要借助一定的 手段来检验。检验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 二是间接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
(通过已有经验以其他事物为中介去认识客观事物)
概括性
(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的认识。)
二、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的不同: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持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指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记忆表象 进行的思维活动。 抽象思维: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 的运动规律,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加以认识的思 维。
A
B
C
1
21 127
3
100
实验使用的问题
课题 序列 提供的三个容器的容量 要求量出的 水的容量D
A
B
C
2
14 163
25
99
实验使用的问题
课题 序列 提供的三个容器的容量 要求量出的 水的容量D
A
B
C
3
18
43
10
5
实验使用的问题
课题 序列 提供的三个容器的容量 要求量出的 水的容量D
A
B
C
一切事物。
、问题的解决
问题解决突出表明人的心理活动的智慧性和创造性。 1、问题解决的过程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
LOREM IPSUM DOLOR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知觉情景的影响 功能固着的影响 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 原型启发 定势的作用 情绪与动机 迁移的作用 迁移: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种答案的思维方式。也叫求异思维。
发散式思维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囿于传统的方 法。发散式思维与思维的创造性有关。 是传统教学所忽视的一种思维。
三、 思维的过程
分析:在思维过程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 分解为简单的要素,或把它的各种属性、各个方面及其 联系等区分开来。 综合:在思维过程中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 它的各种属性、各个方面及其联系等结合起来。 比较:确定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分类: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 种类。
凡是有羽毛的是鸟。 凡是胎生和哺乳的动物叫哺乳动物。 凡是有三个角和三条边的图形称为三角形。 供游戏使用的物品叫玩具。如布娃娃。
四、概念
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 形式,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2、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指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所反映的 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指概念的范围。即概念所包含的
LOREM IPSUM DOLOR
抽象:在认识上抽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而舍弃其非 本质特征的过程。
概括:在认识上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 到同类其他事物的过程。
具体化: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原理、 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过程。
抽象的过程:
第五章 思维和想象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第一节 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 象的过程。 1)神话、图腾、宗教。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2)诗歌、小说、科幻作品创作。 如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温庭筠“碧水含情杏花笑”。 3)雕塑、绘画、漫画。 4)产品设计、工程、建筑、科技发明。 5)幽默、笑话、“吹牛”。
三、想象的特殊形式 --幻想
1、幻想--是个人渴望的、指向未来的想象 2、幻想的分类
科学幻想(有一定科学成分的幻想。) 理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幻想。) 空想(违反客观规律的和不能实现的幻想。)
三、想象的培养
1)多观察、多经历,丰富脑中的表象(原型、材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敢于幻想,善于幻 想—— 先有愿望,才有希望。 如:嫦娥 奔月 阿波罗11号登月。 400多年前,欧洲人用牛膀胱做成透光薄膜遮窗,人们 幻想有一种透明而结实的材料 玻璃的发明。 3)学会并锻炼形象思维。
绘图法——科技中常用。
假想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如“原子”从假设到真实的发现)。
第二节
思维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一、思维的概述
1.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 联系。
利用给定的工具将点燃蜡烛固定在墙壁上。
利用给定的工具将两根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绳子接在一起。
返回
卢钦斯的量水实验
给参与者提供三个大小不同的容器,要求他们每 次用给定的容器按要求量出一定量的水。
〓
实验使用的问题
课题 序列 提供的三个容器的容量 要求量出的 水的容量D
A
B
C
实验使用的问题
课题 序列 提供的三个容器的容量 要求量出的 水的容量D
4
9
42
6
21
实验使用的问题
课题 序列 提供的三个容器的容量 要求量出的 水的容量D
二、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不自觉、无目的。(特例:梦) 2)有意想象:自觉、有目的。 A、再造想象——根据别人的描述在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 过程。 如警察据当事人描述绘出疑犯形象。 B、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地构思新表象的 过程。 创造动机,关注程度 影响因素 原型的启发(鲁班与锯子;阿基米德定律) 相关的积累,灵感、顿悟 情感体验,同感、模拟
2、根据思维的指向性不同: 集中思维
发散思维
LOREM IPSUM DOLOR
集中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一处方向, 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也叫求同思维。
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时候,才会有聚合思
维。
发散式思维: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途径去思考,寻求多
对脑里的各种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 绎、排列组合……
LOREM IPSUM DOLOR
一些具体方法: 粘合法——将不同人、物的不同部分拼列一起。如美人鱼、鱼尾狮、猪八戒、
狮身人面像。
漫画法——强调、突出、对比、夸张人或事物的 某个部分或特点,给人 鲜明、 风趣之感 。 模特法——以生活中特定形象为模特,再丰富、改变 一些。 典型化——从现实中提炼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