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学案 苏科版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想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我希望通过对比照相机和眼球的工作原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同时,通过实例讲解眼镜的制作原理,让孩子们了解到视力矫正的方法。
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2. 让孩子们了解眼镜的制作原理和视力矫正的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1. 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2. 眼镜的制作原理和视力矫正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图片: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图。
2. 视频:眼镜的制作过程。
3. 练习题:关于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以及眼镜的制作原理的练习题。
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图,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两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 讲解:详细讲解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让孩子们理解眼球是如何成像的。
3. 视频:播放眼镜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们了解视力矫正的方法。
4. 练习:让孩子们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活动重难点:1. 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2. 眼镜的制作原理和视力矫正的方法。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孩子们的练习情况,反思自己在讲解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更好地进行教学。
2. 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回家后,观察家人的眼镜,了解家人的视力情况,并尝试解释。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是本次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孩子们容易混淆的地方。
我通过展示图片和详细的讲解,希望能够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在讲解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眼球的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的作用,以及光线是如何通过这些结构形成图像的。
我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并通过互动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成像过程。
眼镜的制作原理和视力矫正的方法是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教学活动中,我以“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眼球和视力的相关知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眼球的结构和视力形成的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视力的矫正方法。
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生活化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理解光线在照相机中的传播过程。
2. 让学生了解眼球的结构,理解视力形成的过程。
3. 让学生掌握视力的矫正方法,了解如何保护视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眼球的结构,视力的矫正方法。
难点:眼球的结构,视力的矫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显微镜,眼球模型,视力矫正仪器。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照片是如何形成的,引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 讲解:讲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光线如何通过镜头,形成清晰的图像。
3. 实践:让学生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眼球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理解视力形成的过程,以及如何矫正视力。
5.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视力矫正仪器,让学生了解视力的矫正方法。
6.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尝试矫正视力,并记录结果。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眼球的结构,视力的矫正方法。
难点:眼球的结构,视力的矫正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眼球的结构,掌握视力的矫正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保护视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4.4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的矫正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4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的矫正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应该得到充分的满足。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的矫正》的物理课,旨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孩子们了解到光学原理,并认识到视力矫正的重要性。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生活实例与科学原理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到照相机与眼镜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理解眼镜矫正视力的原理,知道如何保护视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照相机与眼镜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幻灯片、照相机、眼镜、视力表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清晰的图片和一张模糊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两张图片的差别。
然后,我向孩子们解释,清晰的图片就像是正常的视力,而模糊的图片则像是视力有问题的眼睛。
2. 讲解:我向孩子们介绍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如何通过调整镜头与底片的距离,来获得清晰的图片。
然后,我让孩子们亲自尝试调整照相机的镜头,感受调整过程中的变化。
3. 眼镜矫正:我向孩子们介绍眼镜的原理,如何通过镜片的曲度,来矫正视力问题。
我让孩子们试戴不同度数的眼镜,感受视力矫正的效果。
4. 视力检查:我向孩子们介绍视力表,并教他们如何进行视力检查。
然后,我邀请孩子们互相检查视力,并记录下自己的视力情况。
5. 实践活动:我让孩子们分组,每组设计一个视力矫正方案,可以是制作一个放大镜,也可以是设计一个视力保护器。
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用彩笔、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完成自己的设计。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让孩子们理解照相机与眼镜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矫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矫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以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结合照相机和眼球的原理,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眼睛的奥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2. 使孩子们认识到视力矫正的重要性;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球的成像原理,视力矫正的方法;2.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眼球的成像原理,了解视力矫正的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幻灯机、眼球模型、视力表;2. 学具:剪刀、胶水、彩笔、画纸。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幻灯机,让孩子们观察幻灯机的成像原理,引发孩子们对眼睛的好奇心;2. 探究眼球成像原理:让孩子们观察眼球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并通过讲解,让孩子们理解眼球的成像原理;3. 视力矫正:讲解视力矫正的方法,如佩戴眼镜、隐形眼镜等,让孩子们认识到视力矫正的重要性;4.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视力矫正工具,如眼镜、隐形眼镜等;5.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观察周围同学的眼睛,判断他们的视力是否正常,需要不需要矫正;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眼球的成像原理,视力矫正的方法;2. 活动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眼球的成像原理,了解视力矫正的方法。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眼球的成像原理和视力矫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孩子对视力矫正工具的制作不够认真,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指导;2. 拓展延伸:邀请眼科医生,进行实地讲解,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眼球和视力矫正的知识。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以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己任,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孩子们了解到眼睛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矫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矫正—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
本节主要介绍了照相机与眼球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眼球的晶状体,胶片相当于视网膜的原理。
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包括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
3. 理解近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远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2.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视力问题,如近视眼和远视眼,并掌握其矫正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 教学重点:照相机与眼球的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照片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引出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
2. 讲解: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3. 练习:让学生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视力问题,如近视眼和远视眼,并掌握其矫正方法。
4. 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凸透镜,观察其成像规律。
六、板书设计1. 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2. 凸透镜成像规律3.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并说明其原理。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照相机与眼球的原理,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讲解,可能还有待加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学案)在设计这节幼儿园的科学活动“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时,我的意图是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照相机为切入点,引导他们探索和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相似之处,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2. 使孩子们认识到视力矫正的重要性,了解近视、远视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眼睛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视力矫正的方法。
难点: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进行实际的视力矫正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照相机、眼睛模型、视力表、矫正镜片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照相机(可以用玩具或纸质模型代替),矫正镜片模型,笔记本用于记录。
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有什么东西,去掉头就看不见了?”引发孩子们的思考,进而引出活动主题——照相机与眼睛。
2. 探索照相机的工作原理:让孩子们观察照相机,思考并回答“照相机是如何拍出清晰的照片的?”引导他们理解照相机的光学原理。
3. 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通过展示眼睛模型,让孩子们了解眼睛的构造和视力形成的过程。
4. 认识视力矫正:讲解近视、远视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让孩子们认识到视力矫正的重要性。
5. 实践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照相机和眼睛模型进行实际操作,掌握视力矫正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眼睛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视力矫正的方法。
难点: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进行实际的视力矫正操作。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眼睛和照相机的工作原理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很高。
但在讲解视力矫正部分时,部分孩子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孩子们的好奇心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因此,在设计这次《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的物理教案时,我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照相机和眼球的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以及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2. 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3. 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球的成像原理,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2. 教学重点: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照相机、眼球模型、幻灯机、视力表。
2. 学具: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清晰的照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思考,照片是如何形成的。
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眼球的成像原理,以及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分组操作,使用照相机拍摄不同距离的物体,观察成像效果。
4.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利用照相机的原理,矫正近视、远视。
5. 展示分享:每组选择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拍摄经验。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眼球的成像原理,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2. 活动重点: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以及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践操作环节,他们积极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许多有趣的矫正方法。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案: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年级:八年级学科:物理教材版本:苏科版一、教学内容1.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2.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与眼球的相似之处3. 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4. 眼镜的光学原理和种类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能解释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
2. 掌握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能运用光学原理分析眼镜的种类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2. 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照相机、眼镜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眼球模型和照相机,引导学生思考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2. 讲解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眼球模型,讲解眼球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然后讲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3. 讲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教师讲解照相机的光学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
4. 讲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教师讲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引导学生了解矫正方法,如凹透镜、凸透镜等。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眼镜的光学效果,分析不同种类眼镜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2. 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3. 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4. 眼镜的光学原理和种类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画出眼球的结构图,并简要描述各部分的功能。
2. 题目:请运用光学原理,分析眼镜的种类和作用。
3. 题目:请举例说明近视、远视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矫正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在设计这次《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的物理教案时,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是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以及视力的矫正方法。
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让孩子们知道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照相机和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难点:理解眼球的折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凹透镜和凸透镜进行视力矫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眼球、模型照相机、凹透镜、凸透镜等。
2. 学具:每人一个模型眼球,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照相机和眼球的相似之处。
2. 讲解:讲解照相机和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让孩子们理解眼球的折射原理。
3. 实验: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模型眼球,观察并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
4. 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思考如何通过凹透镜和凸透镜进行视力矫正。
5. 实践:每组选择一个模型眼球,尝试用凹透镜或凸透镜进行视力矫正,观察效果。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照相机和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2. 难点:理解眼球的折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凹透镜和凸透镜进行视力矫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孩子对视力矫正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第4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照相机的原理,眼球的结构及其视物原理,以及视力矫正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照相机的原理,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的工作过程。
2. 掌握眼球的结构和视物原理,能解释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照相机的原理,眼球的结构和视物原理,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眼球结构与视物原理的关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幻灯机、凸透镜、照相机、眼球模型。
学具:凸透镜、光屏、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幻灯机投影片,引导学生思考幻灯机是如何成像的。
2. 知识讲解:介绍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照相机的原理。
同时,展示眼球模型,讲解眼球的结构和视物原理。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遇到的视力问题,如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5. 知识拓展:介绍现代眼科技术,如激光手术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球结构及视物原理、视力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一个物体在不同距离时的成像情况。
答案: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在两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 题目:简述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答案:近视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角膜曲率过大,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矫正方法有佩戴凹透镜、激光手术等。
远视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者角膜曲率过小,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矫正方法有佩戴凸透镜、激光手术等。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这次物理课上,我将带领学生们探索照相机与眼球的奥秘,以及视力矫正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了解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以及掌握视力矫正的基本知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比照相机与眼球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通过讲解视力矫正的方法,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并正确对待视力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
2. 让学生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对比加深对眼球理解。
3. 让学生掌握视力矫正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对待视力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眼睛的工作原理,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
难点: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眼球模型,照相机,幻灯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工作的吗?”2. 讲解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使用眼球模型,详细讲解眼球的各个部分,如角膜、瞳孔、晶状体等,并解释它们的功能。
3. 讲解眼睛的工作原理:通过幻灯片,讲解光线如何进入眼睛,经过哪些部位,最终形成图像。
4. 对比照相机与眼球:引导学生思考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如镜头、光圈、感光元件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联系。
5. 讲解视力矫正的方法:介绍近视、远视、散光等视力问题,并讲解对应的矫正方法,如眼镜、隐形眼镜、激光手术等。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使用照相机拍摄同一物体,观察并讨论拍摄效果的差异,从而加深对眼睛工作原理的理解。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眼睛的工作原理,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
难点:视力矫正的方法和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次课程很有趣,也很有启发。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教案: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4节。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二是视力矫正的方法。
1. 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通过探究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让学生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原理,包括光线传播、折射、成像等。
2. 视力的矫正:介绍近视、远视等视力问题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如凹透镜、凸透镜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原理。
2. 掌握视力问题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视力问题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2. 教学重点: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原理,掌握视力矫正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幻灯片、投影仪、显微镜、模型眼球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同学的视力情况,发现有的同学佩戴眼镜,有的同学视力较好。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 探究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通过展示幻灯片和投影仪,让学生观察照相机与眼球的结构,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分析光线传播、折射、成像等原理。
3. 分析视力问题的成因:让学生观察模型眼球,了解近视、远视等视力问题的成因。
引导学生分析凹透镜、凸透镜在视力矫正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视力问题,如佩戴眼镜的同学应该是近视还是远视,以及应该使用何种透镜进行矫正。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视力问题的计算方法,如近视、远视的度数计算等。
6. 作业设计:(1)请用彩笔在笔记本上画出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
(2)请分析一位佩戴眼镜的同学的视力问题,判断是近视还是远视,并说明理由。
(3)请计算一位同学的近视度数,给出计算过程。
七、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视力问题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 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案苏科版【互动学习目标】1、知道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像特点和产生原因。
3、知道用凹透镜或凸透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互动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眼睛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相机的镜头或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__ ,照相机的胶片或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______。
二、互动学习1、如果我嫌拍的照片上的像太小,如何调节照相机镜头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如何调节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当拍摄远近不同物体的照片的时候,我们是如何调节使胶片上成清晰的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我们又是如何调节使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二)视力的缺陷和矫正1、视力的缺陷近视眼看不清(近/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近视眼的晶状体厚薄经过调节后,远处的物体像仍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方;远视眼看不清(近/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远视眼的晶状体厚薄经过调节后,近处物体像仍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方。
2、视力矫正猜想:矫正近视眼应让像往______移,必须使光线_______,戴_____透镜;矫正远视眼应让像往______移,必须使光线_______,戴_____透镜;学生活动: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归纳总结: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_____(凸/凹)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晶状体向_____移,使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案: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年:20232024学年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教材章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以及视力的矫正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 人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3. 近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晶状体曲度增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4. 远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晶状体曲度减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远视眼。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 了解人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能解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
2. 教学重点:照相机与眼球的相似之处,人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光屏、物体模型、眼球模型。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照片,引导学生思考照片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引入凸透镜成像规律。
2. 理论讲解:讲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介绍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3. 眼球模型展示:展示眼球模型,讲解人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彩笔在笔记本上绘制成像图。
5.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6.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讲解:讲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视力。
六、板书设计1.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 成像情况大于2f 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头等于2f 倒立、等大的实像小于2f 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老花镜2. 眼球结构与视觉形成过程角膜→ 瞳孔→ 晶状体→ 视网膜3. 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近视眼:晶状体曲度增大,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戴凹透镜矫正。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4节。
该部分内容涉及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与眼球的结构相似性,以及视力矫正的知识。
具体包括:1. 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 探究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解释视觉的形成过程。
3. 认识近视和远视的概念,探讨其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解释近视和远视的成因,掌握矫正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眼球和照相机的类比,提高学生对生物学和物理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眼球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与功能对应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
凸透镜和光屏。
眼球模型或图片。
视力矫正眼镜样品。
学生实验材料包(包括凸透镜、尺子、眼睛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风景照片,提出问题:“照片是如何形成的?”引入凸透镜成像的讨论。
2. 知识新授讲解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结合眼球结构图,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分析近视和远视的成因,介绍矫正措施。
3. 课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凸透镜和光屏探究成像规律。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距下的像的特点。
4. 随堂练习设计题目让学生应用成像规律解决问题。
分析不同视力问题所需的矫正镜片。
六、板书设计板书应清晰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眼球结构与视觉形成过程、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2. 绘图说明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3. 解释近视和远视的成因,举例说明矫正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清晰讲解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是否理解了眼球结构和视力矫正的知识。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 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2. 能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能够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眼球模型;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引导学生思考投影仪是如何成像的。
2. 理论知识讲解:(1)介绍眼球的结构,解释视觉形成过程;(2)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讲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3. 例题讲解: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放大镜、照相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眼球结构图及视觉形成过程;2. 凸透镜成像规律;3.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绘制眼球结构图,并简要描述视觉形成过程;2. 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生活中的实例;3. 解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并提出矫正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研究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在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中,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这部分内容不仅涉及到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还包括了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相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精心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这次的活动主题是“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眼球视力矫正的方法。
一、设计意图在这次活动中,我将采用比较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实践,理解照相机和眼球视力矫正的相关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 让孩子们了解眼球视力矫正的方法。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眼球视力矫正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眼球视力矫正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照相机、眼球模型、视力矫正仪器。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照片,引发孩子们对照相机的兴趣。
然后,我会向孩子们介绍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拍摄出美丽的照片。
2. 实践:让孩子们亲手操作照相机,尝试拍摄不同的场景,从而加深对照相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3. 眼球视力矫正:通过展示眼球模型,向孩子们介绍眼球的结构和视力矫正的方法。
然后,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视力矫正仪器,了解视力矫正的过程。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眼球视力矫正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眼球视力矫正的方法。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认真反思这次活动的效果,看看孩子们在活动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同时,我也会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让孩子们回家后,尝试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一些照片,并写下自己的拍摄心得。
这样,既能够巩固他们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的活动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3. 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2. 能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能够判断自己或他人的视力状况,并了解矫正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难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模型眼球、凸透镜、尺子。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同学的学习姿势,探讨正确的用眼习惯。
2. 知识讲解:(1) 介绍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2) 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正确用眼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3.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2. 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判断自己或他人的视力状况,并了解矫正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矫正视力的方法,如角膜塑形镜、激光手术等。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眼球的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通过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视力健康水平。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与眼球的相似之处;二是近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能将照相机与眼球的工作原理进行类比,提高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2. 让学生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理健康意识。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照相机与眼球的工作原理,近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
难点:照相机与眼球工作原理的类比,对近视眼矫正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幻灯片、投影仪、显微镜、模型眼球。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同学的学习姿势,引导学生思考不正确的学习姿势对眼睛的影响。
2. 理论讲解:通过幻灯片和投影仪展示照相机与眼球的工作原理,讲解近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
3. 模型演示:使用模型眼球展示眼球的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眼球的工作原理。
4. 随堂练习:设置一些有关照相机与眼球、近视眼矫正方法的问题,让学生当场解答。
5. 例题讲解:分析一些与近视眼矫正相关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近视眼,以及近视眼矫正方法的优缺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照相机与眼球的工作原理,近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照相机与眼球的工作原理,并解释两者之间的联系。
2. 简述近视眼的成因、特点及矫正方法。
3. 分析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近视眼,列举三种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周围同学的视力状况,分析近视眼的普遍性,引导学生关注视力健康。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案:4.4 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年:20232024学年教材章节: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眼球视力的矫正方法。
学生将学习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接着,学生将了解眼球视力矫正的原理,包括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解释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理解近视和远视的成因,掌握眼球视力矫正的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眼球视力的矫正方法。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数学表达及实际应用,眼球视力矫正的原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照相机、眼球模型。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清晰的照片,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张照片是如何形成的吗?”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2. 教师讲解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凸透镜在照相机中的作用。
3. 教师介绍眼球视力矫正的原理,包括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三、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关于凸透镜成像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物体距离凸透镜10厘米,凸透镜的焦距是5厘米,求像的性质和像距。
四、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随堂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和眼球视力矫正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1.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 u / 像距 v / 焦距 fu > 2f → 倒立、缩小的实像2f > u > f → 倒立、放大的实像u < f → 正立、放大的虚像2. 眼球视力矫正近视:眼球过长或角膜曲率过大,成像在视网膜前方,需戴凹透镜矫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学
案苏科版
【互动学习目标】
1、知道照相机、眼睛的成像原理。
2、知道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的成像特点和产生原因。
3、知道用凹透镜或凸透镜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互动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1、眼睛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相机的镜头或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__ ,照相机的胶片或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______________。
二、互动学习
1、如果我嫌拍的照片上的像太小,如何调节照相机镜头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如何调节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当拍摄远近不同物体的照片的时候,我们是如何调节使胶片上成清晰的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我们又是如何调节使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视力的缺陷和矫正
1、视力的缺陷近视眼看不清(近/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近视眼的晶状体厚薄经过调节后,远处的物体像仍落在视网膜的
_______方;远视眼看不清(近/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远视眼的晶状体厚薄经过调节后,近处物体像仍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方。
2、视力矫正猜想:矫正近视眼应让像往______移,必须使光线_______,戴_____透镜;矫正远视眼应让像往______移,必须使光线_______,戴_____透镜;学生活动: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归纳总结: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_____(凸/凹)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晶状体向_____移,使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矫正远视眼的镜片是_____(凸/凹)透镜,它的作用是使像相对晶状体向_____移,使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三)生活、物理、社会电影与视觉暂留1、学生阅读课本中生活、物理、社会内容,演示鸟入鸟笼的小实验)2、视觉暂留是因为眼睛有暂时的记忆力,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之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秒左右。
四、当堂训练:
1、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将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
2、近视眼看不清(填“近”或“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凸,折射能力太强,使远方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面(填“前”或“后”),而远视眼正好相反。
近视眼应用镜进行矫正,其作用是,远视眼应用镜进行矫正。
3、如图是欢欢进行“视力矫正”的实验装置图。
他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的下方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在不动蜡烛和光屏的情况下,应将透镜和眼镜同时向移动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若欢欢将眼镜拿走后,发现要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这说明他探究的是眼的成因,他所用的那副眼镜的镜片是透镜。
4、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李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物体)、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
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互动学习评价班级姓名日期__________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摄影时人站在距离透镜______焦距之外,在胶卷上形成的是一个
______、______实像。
2、一个人照完半身照后,想要用同一相机拍一张全身照,摄影师应该使照相机(填“靠近”或“远离”)人,镜头向。
(填“前伸”或“后缩”)3、人眼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眼睛是靠改变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固定不变的,照相机是靠改变来拍摄远、近不同物体的。
4、下列光学仪器与其相应的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虚像B、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5、右图是一个视力有缺陷人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学生要配戴的透镜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6、有些年龄较大的人在看书或看报时,需要
戴上老花镜,而他们在看较远处的物体时(如走路等)都要将老花眼镜摘下来,这是因为()
A、不习惯
B、远处景物通过老花镜看不清
C、为了爱护眼睛
D、以上说法都不对7、某同学做了一架简易照相机,镜头是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在这架照相机中,胶片应放在距镜头()A、大于10cm处B、小于5cm处C、大于10cm小于20cm 处D、大于5cm小于10cm处8、用照相机拍集体照,人的位置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应采取()A、照相机离人远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B、照相机离人近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C、照相机离人远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小些D、照相机离人近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小些9、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使用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与镜头的距离为()A、100mm以外B、50mm以内C、略大于50mm D、恰好为50mm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互动学习评价班级姓名日期__________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摄影时人站在距离透镜______焦距之外,在胶卷上形成的是一个
______、______实像。
2、一个人照完半身照后,想要用同一相机拍一张全身照,摄影师应该使照相机(填“靠近”或“远
离”)人,镜头向。
(填“前伸”或“后缩”)3、人眼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眼睛是靠改变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是固定不变的,照相机是靠改变来拍摄远、近不同物体的。
4、下列光学仪器与其相应的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虚像B、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5、右图是一个视力有缺陷人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学生要配戴的透镜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6、有些年龄较大的人在看书或看报时,需要戴上老花镜,而他们在看较远处的物体时(如走路等)都要将老花眼镜摘下来,这是因为()
A、不习惯
B、远处景物通过老花镜看不清
C、为了爱护眼睛
D、以上说法都不对7、某同学做了一架简易照相机,镜头是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在这架照相机中,胶片应放在距镜头()A、大于10cm处B、小于5cm处C、大于10cm小于20cm 处D、大于5cm小于10cm处8、用照相机拍集体照,人的位置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应采取()A、照相机离人远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B、照相机离人近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C、照相机离人远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
调小些D、照相机离人近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小些9、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使用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与镜头的距离为()A、100mm以外B、50mm以内C、略大于50mm D、恰好为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