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伏安法与极谱法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伏安法与电位溶出法(45)

第十二章伏安法与电位溶出法(45)
28
29
30
(二)溶出 静止0.5min~1min,施加反向扫描电压,记录曲线。
(三)定量分析依据
峰尖对应电位称为峰电位 p ,电流i p 是定量依据。
31
悬汞电极: 汞膜电极:
条件一定时:
32
(四)溶出峰电流影响的因素 1. 富集电位 控制在比待测离子峰电位负0.2V~0.4V
2. 搅拌速度: i p v ,常用的有电磁搅拌、旋转电极、
恒电流溶出或加入Hg2+为氧化剂时,待测溶液应作通氮 处理,并保持溶液上方为氮气氛围,以防止溶解氧的干扰。
40
二、电位溶出曲线 包括常规电位溶出、微分电位溶出(differential
potentiometri stripping analysis),前者是记录 t 曲线,后者是记录 dt d 或 d dt t 曲线。 (一)常规电位溶出
mh
t 1 h
22
2
2
ic m 3 t 3 h 3 h 3 h0
23
二、氢催化波 某些物质在酸性或缓冲溶液中能降低氢的超电位,比正
常氢波更正的电位下还原,形成氢催化波(hydrogen catalytic wave)。氢催化波高随催化剂的加入量的增加而增 加,形成比催化剂本身的扩散电流大的多的催化电流。
34
汞膜电极(mercury film electrode):汞膜薄,比表面积 大,汞膜牢固,可快速搅拌,富集效率高,灵敏度比悬汞电 极提高3个数量级。缺点: 形成互化物,汞膜均匀性难控制。
2. 固体电极: 碳质电极与贵金属电极如:Ag、Au、 Hg、Pt、As的测定
3. 化学修饰电极:电极表面具有特殊的化学基团,选择 性的富集分子,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

伏安法

伏安法
第十二章
伏安法与极谱法
伏安法:使用表面静止的液体或固体电极为工作电极,
测定电解过程的i-V曲线。
极谱法:使用滴汞电极或其它表面能够周期性 更新的 液体电极为工作电极,属伏安法的一种。 前提:①浓差极化 ②电极反应极快
极谱分析(特殊电解):不要搅拌,要加支持电解质,
以保证浓差极化。非电化学极化,是以电解为
③电解电流小(A级)。
返回
三个疑问??? ①.Why有上述特殊点? ②极谱波形为何是“S”? ③极谱图为何可以定量? 二.极谱过程的特殊性
目的:使甘汞电极→去极化电极(E不随外加电压而改变)
使滴汞电极→极化电极(E随外加电压而改变)
保证电解过程是浓差极化过程。
1.电极的特殊性
①参比电极-电位应保持恒定,但如何保持?
①灵敏度高 可测10-5mol/L的物质,近代极谱法可测
10-11mol/L
②准确度高 相对误差1-5%
③应用广
可直接测无机物、600多种有机物
④速度快、易自动化 缺点:使用了具有挥发性的毒物--汞
§1.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极谱的装置 极谱--特殊的电解 特殊: ①参比面积大、滴汞面积小;
②不搅拌,加大量支持电解质;
解:使用小面积的极化电极如滴汞电极或微铂电极,
溶液保持静止(不搅拌) 2.在极谱分析中所用的电极,为什么一个电极的面 积应该很小,而参比电极则应具有大面积? 解:一个电极的面积做得很小,是为了使其成为极化 电极,电极上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以保证浓差极化。 使用大面积汞池作参比电极,是为了使其去极化,即
(vs.SCE)以前无H2↑(H2的标准电位0V);汞能与许多 金属形成汞齐,使他们的分解电压降低; ② 滴汞面积小,很快可达浓差极化; ③ 汞滴不断下落,使电极表面不断更新,重复性好;

伏安法与极谱法

伏安法与极谱法

伏安法与极谱法一、概论伏安法与极谱分析是一种特殊的电解方法,以小面积易极化的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以大面积不易极化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组成电解池,由所得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来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以滴汞为工作电极时的伏安法称为极谱法,相对极谱法伏安法重现性较差。

二、极谱分析与极谱图AB 段:对应残余电流(r i ),电压还未到被测物的还原电位,理论上无电流通过。

BCD 段:电极反应愈发剧烈,滴汞电极表面扩散层浓度梯度增加,到D 点时滴汞电极表面的被测物浓度趋于0,此时电解电流受控于溶液的浓度。

DE 段:对应极限电流(l i ),d i 为极限扩散电流rl d i i i -=2/1ϕ称为半波电位,在溶液组成与温度一定时活性物质的半波电位是一定的,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是极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三、极谱定量分析1、扩散电流方程cm nD kc i d 613221607τ==21607nD 为扩散电流系数,D 为被测组分的扩散系数(cm 2/s ),c 为被测物的浓度(mmol/L )6/13/2τm 为毛细管常数,与汞柱的高度有关。

2、三切线法测量波高3、标准加入法XS X S S X hV V V H hV c c -+=)(h 为加标准溶液前的波高,H 为加标准溶液后的波高。

4、多组分分别测定:V E 2.0<∆可分别测量四、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残余电流迁移电流极谱极大氧电流产生微量杂质的电解电流电迁移产生的电流汞滴生长产生的对流效应导致的极谱曲线上的突发电流峰氧气在电极被还原消除作图法扣除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惰性)加入表面活性剂使汞滴表面张力均匀通惰性气体、在中性或碱性下加Na2SO3、强酸中加入Fe 粉五、极谱法特点1、电解是在静止、不搅拌的条件下进行的2、该方法不适用于阴离子的测定,汞滴作阳极时易被氧化3、汞滴与周围溶液始终保持新鲜,保证了在不同电压下的重现性4、汞易纯化,但易堵塞毛细管。

第十二章伏安与极谱法(1)资料

第十二章伏安与极谱法(1)资料
第十二章 伏安与极谱分析法
(Voltammetry and Polarography)
伏安分析法是指以被分析溶液中电极的电压–电流行为为基 础的一类电化学分析方法。极谱分析方法是伏安分析方法 的早期形式。
滴汞电极 极谱分析
悬汞电极 石墨电极
铂电极
伏安分析
1922年捷克斯洛伐克 Jaroslav Heyrovsky以滴汞电 极作工作电极首先发现极谱 现象;
U SCE DME iR
由于采用小面积的极化电极,产生的电解电流小, 故极谱分析的电流很小(几微安),iR 项可忽略。
U SCE DME U DME(Vs •SCE )
二电极与三电极系统
电源 i
工作电极 参比电极
V 二电极系统
电源 V
工作电极 参比电极 辅助电极
i
三电极系统
2. 极谱波的形成过程
极谱法
直流极谱法
单扫描极谱法 常规脉冲极谱法
脉冲极谱法 示差脉冲极谱法
伏安法
线性扫描伏安法 循环伏安法 溶出伏安法
E -
C
D
A
V
G
F DME
R
1. 直流极谱的装置
P
SCE
特殊性
小面积工作电极、极化电极 大面积参比电极、去极化电极 静止,并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非完全电解过程
工作电极的电位完全受外电压的控制
初始条件: t 0, co (x,0) co, cR 0 反应物的本体浓度 电极表面条件:t 0, x 0, cO(0,t) 0电极表面反应物的浓度 半无限条件: t 0, x , co co
cO (x,t) cO
t x0 DOt
康泰尔方程
i(t) id (t) nFAD0

第十二章伏安法与极谱法

第十二章伏安法与极谱法

三、极谱波形成条件:
1. 待测物质的浓度要小,快速形成浓度梯度。 2. 溶液保持静止,使扩散层厚度稳定,待测物质仅依 靠扩散到达电极表面。 3. 电解液中含有较大量的惰性电解质,使待测离子在 电场作用力下的迁移运动降至最小。 4. 微电极电解。极化电极的电位随外加电压变化而变, 保证在电极表面形成浓差极化。
参比电极为去极化电极:采用SCE饱 和甘汞电极,电极面积较大,通过极谱电 解池的电流很小,电解时的电流密度小, 不会引起面积较大的参比电极电位的显著 变化,电位恒定。
⑵. 电解条件的特殊性 加入大量的支持电解质,并在溶液静止的条件下进行的非
完全的电解过程。 电解过程中,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离子到达电极表面的
二、极谱波的形成
每加一次电压,记录一次电流。以电流为纵坐标,电压为 横坐标作图,得电流——电压曲线,称为极谱波。以电解10-3 mol/L Cd2+的 0.1 mol/L KNO3溶液为例,所得极谱波如图:
U
1. ab段:残余电流 外加电压没达到Cd2+的分解电压前,仅有微小
的电流流过电解池,称为残余电流,用ir表示。 产生的原因是:溶液中微量的更易还原的杂质
一般都可用极谱法,还常用于化学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过程 的研究及配合物的组成、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等。
四、极谱伏安分析法的分类
极谱分析法
直流极谱法 单扫描极谱法 方波极谱法 脉冲极谱法 计时电位极谱法 交流极谱法
伏安分析法
循环伏安法 溶出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 阴极溶出伏安法
§12-2 直流极谱法基本原理
电解电流 充电电流
(a)微量杂质等所产生的微弱电流; 溶剂及试剂中的混入的微量杂质及微量氧等在电极上还
原产生的,杂质的电解电流通常很小。 (b)充电电流(也称电容电流):影响极谱分析灵敏度的 主要因素。

《伏安和极谱分析法》课件

《伏安和极谱分析法》课件

伏安法的原理和应用
1
应用
2
伏安法可用于测定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浓
度、电极表面的质子反应以及电解过程
中的动力学信息。
3
原理
伏安法基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来分 析化学反应。
操作步骤
实验中包括电化学池的搭建、采集电流 和电压数据以及数据分析。
极谱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
1
原理
极谱分析法基于物质在特定波长光下的吸收或发射来分析其组成。
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的优缺点和比较
伏安法
• 优点:灵敏度高、实验步骤简单、结果准确。 • 缺点:对电极表面状态敏感、不适用于非电
化学反应。
极谱分பைடு நூலகம்法
• 优点:高精确度、广泛应用、适用于稀溶液。 • 缺点:需要仪器设备、样品处理步骤复杂。
2
应用
极谱分析法可用于定量和定性分析金属、离子、有机物和生物样品。
3
操作步骤
实验中包括样品预处理、光谱仪的设置和信号测量、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适用的样品类型
1 伏安法
适用于液态和固态样品,尤其是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溶液。
2 极谱分析法
适用于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特别是需要分析其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样品。
《伏安和极谱分析法》 PPT课件
欢迎来到本次课程,我们将一起探讨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这两种分析方法 在化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让我们深入了解它们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实 验操作步骤。
什么是伏安法和极谱分析法
伏安法
伏安法是一种电化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氧化还 原反应和电化学动力学。
极谱分析法
极谱分析法是一种测定物质吸收或发射光谱的方 法,用于分析元素和化合物。

伏安法和极谱法

伏安法和极谱法

电 流
层厚度稳定,待测物质仅依靠扩
散到达电极表面。
(3) 电解液中含有较大量的惰性电解质,使待测离子在电 场作用力下的迁移运动降至最小,消除迁移电流。
(4) 使用两支不同性能的电极。极化电极的电位随外加电 压变化而变,保证在电极表面形成浓差极化。极化电极的表 面积要小。
4. 滴汞电极的特点
a. 汞滴不断滴落,使电极表面不断更新,经常保持洁 净,故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很高。(受汞滴周期性滴落的 影响,汞滴面积的变化使电流呈快速锯齿性变化);
伏安法:固定电极或固态电极作工作电极
伏安法-电位分析-电解分析区别:
方 法 测量物理量 电极面积
电位分析 电位、电动势 --
电解分析 电重量、电量 大面积
伏安法 电 流
小面积
极化
电流
无浓差极化 趋于 0 尽量减小极化 有电流 完全浓差极化 有电流
待测物 浓度 -较高浓度 稀溶液
待测物 消耗量 极小 完全消耗 极小
1-1 滴汞电极
滴汞电极
极谱法的基本装置和电路
1-2 极谱波的形成 1. 极谱波的形成过程
以电解CdCl2的稀溶液为例(10-3 mol/LCdCl2的1mol/LKNO3溶液)
(1)残余电流部分
(2)电流开始上升阶段


Cd2+ + 2e + Hg
Cd(Hg)
电 流
2Hg + 2Cl-
Hg2Cl2 + 2e
经典直流极谱法的局限性: 1922年以来,在经典极谱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文
献资料,为现代极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它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1)用汞量及时间:经典极谱获得一个极谱图需汞数百滴,而且施加的 电压速度缓慢,约200mV/min。在一滴汞的寿命期间,滴汞电极电位可 视为不变,因此经典极谱也称恒电位极谱法。可见,经典极谱法既费 汞又费时间; 2)分辨率:经典直流极谱波呈台阶形,当两物质电位差小于200mV时 两峰重叠,使峰高或半峰宽无法测量,因此分辨率差; 3)灵敏度:经典极谱的充电电流大小与由浓度为10-5M的物质(亦可 称去极剂)产生的电解电流相当,因此灵敏度低。设法减小充电电流, 增加信噪比是提高灵敏度的重要途径; 4)iR降:在经典极谱法中,常使用两支电极,当溶液iR降增加时,会 造成半波电位位移以及波形变差。

第十二章 伏安法与极谱法

第十二章 伏安法与极谱法



在实验中应谨防汞的散落和蒸发。
用后的汞要及时回收。 实验室要注意通风,并应经常检查空气中汞的含量。 只要在实验中细心操作,注意改善工作的环境条件,这一 缺点完全可以克服。
17:08:54
第十二章 伏安法与极谱法
第二节 扩散电流理论
一、电极表面传质过程
二、滴汞电极上的扩散电流
三、影响扩散电流的主要因 素
A
B
M
1/2 -/V(vs.SCE)
ir
0.059 lg 2 cCd(Hg)
0 cCd 2
其中C0Cd2+为Cd2+在滴汞表面的浓度。
17:08:54
MC段:继续增加电压,或 DME 更负。c0 将减小,即滴汞电极表面的
Cd2+ 迅速获得电子而还原,电解电流急剧增加。由于此时溶液本体的 Cd2+来不及到达滴汞表面,因此,滴汞表面浓度c0 低于溶液本体浓度c
,极谱图常呈现“锯齿状”,通常
取每一个锯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 中点作为平均值绘制极谱图
17:08:54
-/V(vs.SCE)
极谱电流是完全受扩散控制的电解电流 极谱的电极反应过程包括三个步骤:
(1)反应物由溶液扩散到电极表面;
(2)反应物在电极表面发生电极反应; (3)反应产物向滴汞中心扩散。 电解电流i与离子扩散速度
17:08:54
一、电极表面传质过程
液相传质方式:
对流:所谓的对流,即粒子随着流动的液体而移动。
电迁移:在电场作用下,荷正电粒子向负极移动,荷负电粒子向正
极移动。
扩散:当溶液中粒子存在浓度梯度时,这种粒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
移动过程。
17:08:54

12第十二章-伏安法与极谱法解析

12第十二章-伏安法与极谱法解析

01
02
03
04
05
Company Logo
12A 直流极谱法DCP
12A-1. 试样为何有信号 12A-2. 特征信号与待测物种类的关系 12A-3. 信号强度与待测物含量的关系
12A-4. 如何实现测量 12A-5. 影响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因素 12A-6. 如何实验和分析数据 12A-7. 方法特点和应用
电解电流通过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对电 极)实现电极反应。
:C辅助电极 :R参比电极
Your company slogan
12A-3-2 DCP的特殊性
DCP以参比电极为阳极,滴汞电极(DME)为阴极 汞滴滴落周期大,加在其上的电位改变较慢 随汞滴生长和滴落,长时微安表记录到起起落落的锯 齿状极谱图(极谱波) 选择DME是因为 电极能周期更新,电极表面溶液组成也能保持相同 氢在汞滴上超电位很大,可分析水溶液中还原电位较负的成分 汞可于多种金属形成汞齐,可降低金属的超电位 汞为阳极时易于氧化,故DME电极电位不超过0.4V(vs. SCE)
C0 x,t
t

J
x,t
x

DO
2C0 x,t ………(12A-3)
x2
解上式(偏微分方程)需要如下三个边界条件
初始溶液均匀 C0 x, 0 Co* ………(12A-4)

半无限条
lim
x
C0
x,t

Co*
………(12A-5)
极限扩散 C0 0,t 0t 0………(12A-6)
Your company slogan
12A-1 试样为何有信号?
U = ( ESCE -Ede ) + i R

仪器分析伏安与极谱课件

仪器分析伏安与极谱课件
二、电极反应步骤
传质——前转化——电化学反应——后转化——新 相的生成
26
可逆波:电流只受扩散控制
不可逆波:电流受扩散速度和 电极反应速度控制
波形区别:由于反应慢,电极 上需有足够大电位变化时,才 有明显电流通过,因而不可逆 波形倾斜;
Note:当电极电位更负时,有明显电流通过,形成浓 差极化,不可逆波CD段亦可用作定量分析。
由于,Hx+s与Vs成线性关系。如图所示,延长直 线交于横坐标(负值),则
34
二、实验技术
1.除氧方法(见前述)
2.底液的选择
除残余电流ir可通过作图法扣除外,其它干扰电流 还需在测量液中加入适当试剂。
支持电解质:HCl、H2SO4,NaAc-Hac,NH3NH4Cl,NaOH,KCl(消除迁移电流)
蒸馏法:将汞洗净,放入真空蒸馏器进行减压蒸 馏,可得高纯度汞。
电解法:可得高纯度汞。
37
b)防止汞中毒
通风良好、对撒落的汞应及时清理(用刷子或汞 镊仔细收集并放于水中,防止与空气接触;对不 能清理的要撒上硫磺粉或用三氯化铁清洗)。
经典直流极谱局限性: 1)经典极谱法既费汞又费时间; 2)分辨率差; 3)灵敏度低; 4)iR降:使用两电极体系,当溶液iR降增加时,会
(1)单次标准加入
合并两式,消去K,可得Cx
32
(2)取两个同体积V的容量,分别加入同样量的试 样Vx(Cx),而其一容量瓶再加入Vs(Cs),分别 测两瓶溶液的波高Hx,Hx+s,则得
与单次加入法同,只是体积都定容到V
33
(3)系列标准加入 取一系列体积相同为V的容量瓶(4~5个),分别
加入同样量的试液Vx(Cx),再分别加入不同量 的标准溶液Vs(Cs),分别测其波高Hx+s,作 Hx+s~Vs曲线。

仪器分析课件第12章 极谱与伏安法

仪器分析课件第12章 极谱与伏安法

三电极极谱仪电路示意图
W: 工作电极 R: 参比电极 C: 辅助电极
i: 由W和C电路获得
w :由W和R电路获得
12-1-3 极谱波的形成过程
直流极谱法又称恒电位极谱法或经典极谱法。 特点:在测定滴汞电极i-φ曲线的过程中,电极电位是在
改变的,每改变一次电位测定一次电流,不过电位改变的 速率(150 mV/min)不大,以致在每一个汞滴生长期间 (3-5 s),汞滴上的电位是基本恒定的,汞滴的电位与时 间无关,因此称为直流或恒电位极谱法。
U (SCE DME ) iR
电流很小,R也不是很大

U SCE DME
U DME (vs.SCE)
SCE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滴汞电极电位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在数值上等于外加电压,但符号相 反。
iR不能忽略时,如何测 W?
12-1-2 三电极系统
高阻抗,回路无电流,因而 无极化
11:15:15
伏安法-电位分析-电解分析区别:
方 法 测量物理量 电极面积 待测物 待测物 极 化 电流 浓度 消耗量 无浓差极化 趋于 0 -极小 尽量减小极化 有电流 较高浓度 完全消耗 完全浓差极化 有电流 稀溶液 极小
电位分析 电位、电动势 -电解分析 电重量、电量 大面积 伏安法 电 流 小面积
电位分析中的饱和甘汞电极和离子选择电极应为去极化电极,
而库仑分析法中的两支工作电极均为极化电极, 可极谱法中的滴汞电极是极化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
4. 滴汞电极的特点
a. 电极毛细管口处的汞滴很小,易形成浓
差极化;
b. 汞滴不断滴落,使电极表面不断更新, 重复性好。(受汞滴周期性滴落的影响,汞 滴面积的变化使电流呈快速锯齿性变化); c. 氢在汞上的超电位较大;

第12章伏安与极谱分析法

第12章伏安与极谱分析法
在每一滴汞生长到一定时间(约2~4s),在一个恒定 直流电压Ui上叠加一个矩形脉冲电压。
极限扩散电流方程式为
iI nFAD1/ 2 (tm )1/ 2 c
其中: tm —从加脉冲到测量电流的时间。 A—电极面积
37
2、示差脉冲极谱法
在每一滴汞生长到一定时刻(1~2s)在线性变化 的直流电压上叠加一个恒定振幅的脉冲电压。 记录电流的方式是在每一滴汞生长期间记录两次 电流;一次是叠加脉冲前20ms,另一次是在脉冲 结束前20ms瞬间,第一次记录的直流电压的背景 电流(残余电流)。第二次记录的是叠加脉冲电 压后的电解电流,取两次电流值之差i,所得电流 即扣除了直流电压所引起的背景电流。
id= KC 极谱定量分析依据
2.半波电位Φ1/2—极限扩散 电流为1/2处对应的Φde,
一定条件下为定值,不随C 改变—极谱定性分析依据
3.锯齿形
• 因为滴汞作周期性的滴落使电极面积发生周期性变化,引
起电流起伏波动,同时产生充电电流
6
12-2扩散电流理论
一、平面电极上的扩散电流
i(t) id (t) nFAD
U外〈 U分 , ΦDME正于Φ Cd析
U外= -ΦDME (vs.SCE)
2.电流开始上升 B ΦDME=Φ Cd析
阴: ΦCdde=2+Φ+θ2Ced2++H,Cdg+=0C.0d5(H92g/)l2g〔Cd2+〕/〔Cd(Hg)〕 阳:2Hg+2Cl-=Hg2Cl2+2e 3.电流急剧上升阶段 BC 4.极限扩散电流阶段 CD
D - 被测组份扩散系数(cm2/s)
m - 汞流速度(mg/s) τ - 滴汞周期(s) C - 被测组份浓度(m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扩散,对应于三种电流:迁移电流、对流电流和扩散电流。
只有扩散电流与被测物质间有定量关系。若溶液静止,则对流 运动可忽略;若加入大量的支持电解质,解离出大量的正负离 子,可消除因电位梯度引起的待测离子的迁移运动。故而离子 向电极表面运动就只有浓差引起的扩散运动,而极谱法测定的 正是这种完全受扩散运动控制的扩散电流。
电位1/2。
U
当溶液的组成和温度一定时,各种物质半 波电位1/2是一定的,它不随组分的浓度的变
化而改变,可作为是定性分析的依据。
三、极谱波形成条件:
1. 待测物质的浓度要小,快速形成浓度梯度。
2. 溶液保持静止,使扩散层厚度稳定,待测物质仅依
靠扩散到达电极表面。
3. 电解液中含有较大量的惰性电解质,使待测离子在 电场作用力下的迁移运动降至最小。 4. 微电极电解。极化电极的电位随外加电压变化而变, 保证在电极表面形成浓差极化。
汞柱的压力又以贮汞瓶中的汞面与滴汞电极玻璃毛细管
末端间的垂直高度h表示,所以汞柱压力p正比于h,故: 1 id h 2 因此,实验操作中汞柱高度必须一致。即用同一支
毛细管在同一高度下测定标液和样品,减少测量误差。
2. 温度影响
1 2 1 id 607nD 2 m 3 6 c
除n外,扩散电流方程式中的各项温度影响,尤其
(id)max=708n D1/2m2/3 1/6c
由于极限扩散电流从(id)0 =0到(id)max反复进行,无法
定量分析, 所以极谱仪记录的是整个汞滴生命期间的平
均电流值,整个滴下时间通过的电量除以滴下时间:
1 2 1 1 2m3c 1 id (id )t dt 708nD t 6 dt 0 0 1 2 1 6 (708nD 2 m 3 6 c)
二、极谱伏安分析与电解库仑分析法的区别
1. 两电极性质不同 极谱伏安分析法一个去极化电极,一个是极化电极, 而电解库仑分析法两个都是去极化电极; 2. 电解过程不同 电解库仑分析法需要不断搅拌待测液,以使待测物 质电解完全;而极谱伏安分析法则不搅拌溶液,要求电 解液绝对静止。
三、特 点
1. 较高的灵敏度。 普通极谱法(LOD:10-5~10-2mol/L) 现代新技术极谱法(LOD:10-8~10-11mol/L) 2. 分析速度快,易实现自动化。
引起电极反应而产生的电流。
由于电极反应速率很快而扩散速率很慢,溶液又处于
静止状态,所以扩散电流的大小取决于扩散速率,而扩散 速率又与扩散层的浓度梯度 c(Cd 即:
2
) c(Cd 2 )0 成正比。

i
c(Cd 2 ) c(Cd 2源自)0c0δ:扩散层厚度;0.05 mm
i K s [c(Cd
极电位在数值上等于外加电压,即i -U与i --
由此可见,工作电极电位完全受外加电压控制。
3. 三电极系统作用
W
U
参比电极R与工作电极W组成一个电位监测回路,而电 流通过工作电极W和辅助电极C之间,以保证工作电极电位 完全受外加电压控制,而参比电极电位恒定不变。
二、极谱波的形成
每加一次电压,记录一次电流。以电流为纵坐标,电压为 横坐标作图,得电流——电压曲线,称为极谱波。以电解10-3
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作阳极。
在极谱分析过程中,外加电压U为:
U 阳 阴 iR (i 100A, iR降可忽略) 阳 阴 SCE DME 阴 (vs SCE )
若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考标准,并视
SCE=0,滴汞电
DME 曲线重合。
3. 重现性好,同一试液可反复测定。
4. 多种组分可同时测定。 5. 应用范围广。 凡在电极上被氧化或还原的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 一般都可用极谱法,还常用于化学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过程 的研究及配合物的组成、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等。
四、极谱伏安分析法的分类
直流极谱法
单扫描极谱法
方波极谱法
极谱分析法
脉冲极谱法 计时电位极谱法 交流极谱法 循环伏安法
完全浓差极化。
参比电极为去极化电极:采用SCE饱 和甘汞电极,电极面积较大,通过极谱电 解池的电流很小,电解时的电流密度小, 不会引起面积较大的参比电极电位的显著 变化,电位恒定。
⑵. 电解条件的特殊性
加入大量的支持电解质,并在溶液静止的条件下进行的非 完全的电解过程。 电解过程中,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离子到达电极表面的 速度。离子由溶液本体到达电极表面有三种形式:迁移、对流
2
) c(Cd

2
)0 ]
c 溶液
对于任意离子测定,其通式:
i Ks [c c0 ]
4. 极限扩散电流的de段:
当外加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
il
时,曲线上出现了一个平台,
电流到达极限值,称为极限电 流,用il表示。
U
i Ks [c c0 ]
c0
c0= 0
主体溶液浓度与电极表面之间
V---伏特计,测量加在两极上的电压。
A---灵敏度很高的检流计(用来测量电
解过程中通过的电流)。 电解池由滴汞电极和甘汞电极组成。 上端为贮汞瓶,下接一塑料管, 塑料管的下端接一毛细管(内径约为 0.05 mm),汞自毛细管中有规则地 滴落。
2. 实验中使用的两个电极:
滴汞电极(DME),为工作电极,一般作阴极;

2
3. 电解电流:电流急剧上升bd段
Cd2+ Cd2+
U
由于电极表面上的Cd2+的还原,使得滴汞电极表面 Cd2+浓度小于主体溶液中Cd2+的浓度,产生浓度差(浓差
极化),于是Cd2+就要从浓度较高的主体溶液向浓度较低
的电极表面扩散,扩散到电极表面的Cd2+立即在电极表面 还原而产生连续不断的电解电流即扩散电流——由于扩散
四、滴汞电极的特点
1. 汞滴不断滴落,使电极表面不断更新,重复性
好,且电极面积小,易形成浓差极化; 2. 氢在汞上的超电位较大,在酸性介质中滴汞电 极电位负移到-1.0V,不会发生H+的还原反应; 3. 金属与汞生成汞齐,降低其析出电位,使碱金 属和碱土金属也可分析; 4. 滴汞电极作阳极时,电位不能高于+0.4V,否则
§12-1
一、概 念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是一种 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电解的分析 方法,它是以小面积滴汞电极
概 述
与大面积的参比电极构成双电
极,电解待测物质的稀溶液, 通过测量电解过程中所得的电 流-电压曲线进行分析测定的电 化学分析方法。
1/2 de
1. 伏安法与极谱法的区别在于二者所使用
的工作电极不同:
经过修正(考虑球形扩散和汞滴不断生长两个因素)而推导
出来的扩散电流方程式,也称伊尔科维奇方程式。
从理论上讲,任一瞬间单一汞滴上扩散电流(id)t 的近似
公式:
(id)t =708 n D1/2m2/3t1/6c
——瞬时极限扩散电流方程式
式中: (id)t —瞬时极限扩散电流(A) n—电极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
mol/L Cd2+的 0.1 mol/L KNO3溶液为例,所得极谱波如图:
U
1. ab段:残余电流 外加电压没达到Cd2+的分解电压前,仅有微小
的电流流过电解池,称为残余电流,用ir表示。
产生的原因是:溶液中微量的更易还原的杂质
或充电电流。
U
2. 电流开始上升的b点
滴汞电极电位负移到Cd2+的析
伏安分析法 溶出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 阴极溶出伏安法
§12-2 直流极谱法基本原理
(Direct Current Polarography, DC Polarography) 直流极谱法以控制电位电解过程为基础的极谱分析法。
一、实验装臵
1. 构成: 可分为三部分:可变 外加电压装臵、检测电解
电流装臵、电解池。
① 极谱法使用液态电极作工作电极,其电极表面 随汞滴生长和脱落作周期性的连续更新,如滴汞电极; ② 伏安法使用固定或固态电极作工作电极,如悬 汞电极、玻碳电极、汞膜电极、铂微电极等,即表面
不能更新的液体或固体电极。
2. 极谱分析法的特殊性
极谱分析法是一种特殊的电解分析法,主要表现在:
⑴. 电极的特殊性
D—待测组分的扩散系数(cm2. s-1 )
m—汞流速(mg. s-1 ) t—滴下时间(s)
c—待测物浓度(mmol.L-1)
当汞滴滴下
后,电流立即降 至零。随着汞滴 成长,电流逐渐 上升到最大值,
扩散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如此反复进行。
滴汞电极的瞬时极限扩散电流随时间增加,在一周期 内,任一时刻的(id)t 是不同的,当t=0时, (id)0 =0;当t = 时,(id) 最大,用(id)max 表示,则:
Chapter 12 Voltammetry
第十二章 伏安法与极谱法
发 展 史:
1922年,捷克化学家海洛夫斯基提出极谱法
1925年,海洛夫斯基与志方溢三制成手工极谱仪 1934年,尤考维奇推导出极谱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1959年,海洛夫斯基诺贝尔化学奖(69岁) 1962年,海洛夫斯基撰写《极谱学基础》 1967年,海洛夫斯基逝世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主要是根据电解过程中的电流-电压 曲线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也是一种特殊的电解分析 法。
id K c
平均扩散极限电流与待测物质浓度成正比,是极谱定 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二、影响扩散电流的主要因素
1 2 1 id 607nD 2 m 3 6 c
从伊尔科维奇方程式可以看出,保持K为常数,平均极 限扩散电流才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