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 课件

合集下载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医学课件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医学课件
➢ 3)桥脑出血: 血肿可破入第四脑室或侵及中 脑。微小出血保守治疗预后较好。偏向外侧的 血肿可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但桥脑出血往往预 后较差。
➢ 4)小脑出血: 由于后颅窝代偿空间小,一般认 为血肿量>10ml即可压迫脑干或压迫第四脑室 产生急性脑积水,故多主张手术清除血肿。
➢ 5)脑叶皮质下出血: 血肿多位于额叶或颞叶内, 需作进一步检查以除外脑动、静脉畸形和其他 脑血管畸形,肿瘤和感染性动脉瘤等。治疗方 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意识和血肿情况来定,如果 病人意识状态下降或已进入脑疝期则需要急诊 手术。手术一般采用骨瓣开颅术。
❖ 脑水肿: Yang、Lee等的研究认为:
❖ 出血周围组织的水肿在出血后4小时开始,至 24小时达高峰,2~3天后开始消退。
❖ 水肿在出血灶周围区最严重,早期为血管源性 脑水肿,而在后期可能存在细胞毒性脑水肿; 远侧及对侧区的水肿显然为出血区水肿液扩张 的结果。
❖ 脑水肿的形成既需要血浆又需血细胞成分参与。
❖ 出血可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引起脑积 水。
❖ 而脑干受压或推移、扭曲及原发或继发 性出血常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2. 诊断
确诊有赖于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发病 多有诱因。 2.1 临床表现: 1)基底节区出血:
壳核出血 “三偏”征;丘脑出血 除 “三偏”外可有特征性眼征。 2)脑桥出血: 昏迷,针尖样瞳孔、剧烈呕吐、 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障碍、四肢瘫痪和去 大脑强直等。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高血压病是引起脑实质内出血即原 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ICH)的主 要原因.
❖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血压 脑出血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且发病 年龄明显提前.
❖高血压脑出血因其极高的致残率与 死亡率, 一直以来是医学界面临的严 峻挑战.

高血压脑出血诊疗指南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诊疗指南课件
止血药物
对于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止血药物的应用有助于控制出血,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 目前常用的止血药物包括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
神经保护剂
神经保护剂能够减轻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如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这些药物在高血 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手术治疗进展
显微手术技术
显微手术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能够精确清除血肿,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的 损伤。
02
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头痛
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头痛通常 非常剧烈,可伴有恶心和呕吐

意识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或嗜睡。
偏瘫
出血部位对侧的肢体可能发生 偏瘫,表现为无力、麻木或瘫
痪。
语言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或失语 。
CT扫描是诊断高血压脑出 血的首选方法,可以明确 出血部位和出血量。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原则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主要目 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 除脑疝,以挽救患者生命和促进
神经功能恢复。
手术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开 颅手术或微创手术,如血肿穿刺引 流术、内镜手术等。
手术治疗注意事项
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周围脑组织 ,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同时术 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并发症。
高血压脑出血诊疗指南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高血压脑出血概述 • 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 •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康复 • 高血压脑出血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高血压脑出血概述
定义和分类

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ppt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ppt课件

护理目标设定与优先级排序
设定明确的护理目标,如控制血压、 预防再出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
根据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对护理目 标进行优先级排序,确保重要护理措 施得到优先执行。
家属沟通与健康教育
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及护理计划, 取得家属理解和配合。
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 事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医疗技术,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等功能。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影像等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辅助医 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策略
加强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减轻焦虑和恐 惧情绪。
心理干预与情绪调节技巧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关心、安慰和支持,增 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 积极乐观的心态。
家属配合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过 程,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药物治疗管理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合理的药物 治疗方案。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03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护理评估内容与方法
评估内容
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度、语 言表达能力等。
评估方法
采用系统观察、体格检查、神经功能评估等手段,全面了解 患者病情。
个性化护理计划制定
01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年龄、性别 、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课件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课件
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甚至死亡。
诊断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可确诊,CT检查可显示出血部位和出 血量,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02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适应 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01
02
03
04
出血量大,病情进展迅 速,颅内压升高或脑疝 风险高。
患者年龄较轻,身体状 况较好,能够耐受手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课件
• 高血压性脑出血概述 •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适应症
与禁忌症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并发症 及防治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康复与护理
01
高血压性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由于长期高 血压导致脑实质内的小血管破裂 ,引发的脑内出血。
出血位置较深,如脑干、 丘脑等重要区域。
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 明显。
禁忌症
患者年龄过大,身体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
患者存在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肺、肝、肾等功 能不全。
出血量较小,病情较轻,可通过保守治疗得到控制。 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无法进行气管插管麻醉。
手术时机选择
1
对于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 手术治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是一种微创手术 治疗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技术精确定 位血肿位置,使用吸引器将血肿抽出。
详细描述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创伤较小,恢复 较快,适用于血肿量较小、病情较轻 的患者。该手术需要使用立体定向仪 进行定位,操作较为复杂。
04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并发 症及防治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基 底节区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 血等。

《高血压脑出血性疾》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性疾》课件
启示
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
05
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最新研究成果
药物治疗
近年来,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药物治疗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如新型降压药、抗 凝药和溶栓药等,这些药物在控制血压、预防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 效。
手术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目 前,显微手术、立体定向手术等微创手术已成为主流手术方式,这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防与控制
加强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预防 与控制工作,通过健康教育和健 康促进等手段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和复发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分析
01
02
03
疾病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影像学检 查结果,分析高血压脑出 血性疾病的诊断依据。
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效果
评估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 况,包括神经功能、生活 质量等方面。
案例总结与启示
总结
对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强调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必要性。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如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在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展望
基础研究
未来应加强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基 础研究,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为药 物研发和治疗方法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
新药研发
临床研究
加强临床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 法,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性疾病的治愈 率和降低复发率。

高血压脑出血 ppt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  ppt课件
现在认为:对发病后有手术适应证者,如能采取直视下
清除血肿,并彻底止血,术后再出现血机率将大为减少, 应该提倡尽早手术、尽快打破恶性循环、减少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ppt课件
21
手术方式
开颅骨办清除血肿 小骨窗清除血肿 锥颅碎吸清除血肿或血肿抽吸术
ppt课件
22
手术效果评价
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 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 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 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走

ppt课件
2
病理生理

局部脑损伤、受压 凝血级联反应
神经功能障碍 细胞毒作用 早期 脑水肿 BBB破坏 血红素 晚期 神经毒作用 铁离子
凝血酶产生
RBC破坏 血肿分解
Hb分解


脑出血
炎性细胞浸润
血肿周边区CBF ICP 占位效应 脑移位 脑疝
WBC活化
诱发细胞凋亡 脑水肿
神经缺血性损伤 CBF CPP 死亡

MOF(心、肺、胃肠、肾)
ppt课件
加重病情
3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偏瘫 失语


ppt课件
4
临床分级
分级
意识 状态
清醒或嗜睡 嗜睡或朦胧 浅昏迷 昏迷
主要体征
伴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 伴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 偏瘫、瞳孔等大 偏瘫、瞳孔等大或不等
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
Ⅴ级:植物生存状态 综合文献报道,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大致为:ADL
Ⅰ级15%;Ⅱ级25%;Ⅲ级30%;Ⅳ级25%;Ⅴ 级5%。
ppt课件
23
两组疗效比较
良好生存

高血压脑出血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课件

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通过健康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高血压脑出血的征兆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
THANKS
感谢观看
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 心理疏导和支持。
营养支持
护理
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受损脑组织的 修复。
对患者进行科学、细致的护理,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04
CATALOGUE
高血压脑出血的康复与护理
康复训练
01
02
03
肢体功能康复
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 等手段,恢复患者的肢体 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 能力。
语言康复
针对脑出血后语言障碍的 患者,进行语言训练,提 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认知康复
通过认知训练、记忆训练 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认知 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质 量。
家庭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
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中 的基本活动,如穿衣、洗 漱进食等。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血 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03
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建立健康档案,对高
危人群进行重点管理和干预。
个人层面的预防策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及时就医与规范治疗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 理平衡,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风 险。
一旦出现头痛、呕吐、肢体麻木等症 状,应立即就医,遵医嘱规范治疗, 防止病情恶化。
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确保控 制在正常范围内。
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1 2
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典型症状
头痛、呕吐、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出现这些 症状时应高度警惕。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PPT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PPT课件
18
3.处理并发症
脑出血后由于植物神经中枢受损,神经-体 液调节功能紊乱,可导致肺部感染、消化 道出血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多种临床并发症, 加之患者多数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冠心病 等慢性病史,从而极易合并心、肺、肾等 脏器功能障碍。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 脑出血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如下
19
3.1处理并发症—发热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
1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出血的机理
高血压如超过脑小动脉平滑肌的最大收缩 能力,血管就被动扩张,平滑肌和内膜受损害, 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入导致小动脉纤维 素性坏死,小动脉平滑肌可透明性变,小动脉 壁变薄膨出成微小动脉瘤;小动脉壁和微小 动脉瘤在血压突然升高时破裂是引起脑出 血最常见的原因。
3
脑出血致死的原因
以下是脑出血致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 种:
1)脑出血继发脑干出血 2)脑出血继发丘脑下部损伤 3)脑出血继发脑疝
4
脑出血继发脑干出血
脑出血继发脑干出血:在分析剖检的52例 大脑出血中,39例(75%)有继发脑干出 血,其中中脑出血血12例(30.8%),桥 脑出血9例(23.1%),中脑桥脑均有出 血18例(46.1%)。
16
管理血压
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内囊, 患者表现昏迷、 嗜睡或清醒,除血压明显升高外,出现典 型的三偏症状(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 盲)。出血量大并破入脑室者昏迷加深, 出现脑水肿、脑疝,病情危重,预后极差。
17
2.管理脑压
管理脑压:脑水肿是脑出血的主要并发症, 也是致命因素之一。脱水治疗一般不少于 15天。对于出血量大于50~70ml、年龄70 岁以下的患者,手术清除血肿或局部钻孔 抽吸治疗也是积极可行的措施。立体定向 引流一般在3天后注射尿激酶。

《高血压脑出血》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课件
降压药
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和扩张血 管来降低血压。
抗凝药和溶栓药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
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
用于减轻炎症反应和预防感染 。
药物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 物和剂量。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液循环等途径,促进患者康复。
非药物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 择,可以配合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同时
进行,以提高治疗效果。
04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控 制
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 血压,及时发现并控制
高血压。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减少盐摄入等措施有 助于降低高血压脑出血
康复治疗进展
康复理念更新
随着康复理念的更新,康复治疗在高 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 重视,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 语疗法等。
康复技术的应用
新型康复技术如神经肌肉电刺激、功 能性电刺激等在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治 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 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THANK YOU
感谢观看
的风险。
合理饮食与运动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适量运动,有助于降低 血压和预防高血压脑出
血。
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高血压,应及 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 ,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
围内。
控制方法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服用降压 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脑出血,可能需要 手术治疗以清除血肿和降低颅

《高血压脑出血教学》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教学》课件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高血压脑 出血可分为基底节区出血、脑叶 出血、脑干出血等类型。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长 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实质内的小血管发 生玻璃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易破 裂出血。
病理
高血压脑出血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脑 实质内小血管病变、脑水肿和颅内压 增高,可引起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语言训练
对于影响语言功能的患者 ,应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 ,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 能力。
认知训练
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评 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 认知训练,提高患者的认 知水平。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 助他们克服焦虑、抑郁等 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足够 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 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治疗及时、操作得当,手术治疗的 效果通常较好。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高压氧治疗、康复治 疗等,这些方法可以作为药物治疗和手 术治疗的辅助手段,帮助患者更好地康
复。
高压氧治疗能够提高血氧含量、改善脑 组织缺氧状态,促进脑功能恢复;康复 治疗则能够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提
脑出血的病理过程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 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动脉 硬化等引起。
病理过程包括血管破裂、血液 进入脑实质、形成血肿,血肿 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升高。
脑出血通常在情绪激动或体力 劳动时突然发病,表现为头痛 、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 状。
脑出血对机体的影响
脑出血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出血部位 和出血量。

高血压脑出血健康教育PPT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健康教育PPT课件
恢复期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 出现悲观、忧郁或急于求成的 心理,应正确引导。
.
15
合理膳食
• 急性期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 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限制钠 盐摄人,防止水钠潴留加重脑 水肿;昏迷患者给予鼻饲,每 日4~5次、每次200ml。
• 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盐低 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 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头部用冰袋可降低头部温度, 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
留置导尿管定时放尿,保持大 便通畅。
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
.
18
专科护理
• 甘露醇等脱水剂可快速有效降 低颅内压,应注意甘露醇快速 静脉滴入,可以使血压维持在 适宜水平,保证有效的灌注压
• 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降压药, 不可擅自停药,不宜同时服用 多种降压药。
[2]赵洪,钱忠心,孙伟.神经导航定向内窥镜下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08,5(2): 91~92
[3]侯付梅.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2009,15(4):117
[4]段杰、王庆珍、金颖 神经外科护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2
y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23
训练效果——活跃了气氛;患者 通过互相帮助得到了情感上的支 持和鼓励;促进了语言交流,同 时保证了患者回归家庭后康复的 延续性。
坚持2次/天,1小时/次。
.
21
高血压脑出血健康教育
讨论:高血压脑出血可以预防吗?
【参考文献】
[1]陈孝英、苏雪容.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 :229~232
高血压脑出血健康教育
.
1
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

高血压脑出血讲课PPT课件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讲课PPT课件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讲课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高血压概述 • 脑出血概述 • 高血压与脑出血关系探讨 • 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价 •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提高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认识
01
通过本次讲课,使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定义、
CHAPTER
康复期患者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评估与辅导
对患者进行定期心理评估,了解 情绪变化,提供针对性心理辅导,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心态。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提 供情感关怀,减轻患者孤独感和焦 虑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 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自 我调节能力。
04 高血压与脑出血关系探讨
CHAPTER
高血压对脑血管影响分析
血压升高对脑血管的损害
微动脉瘤形成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壁弹性纤维 减少、血管壁玻璃样变,使得血管脆 性增加,易于破裂出血。
高血压可促进微动脉瘤的形成,微动 脉瘤破裂是脑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
血流动力学改变
高血压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血 流冲击、血管痉挛等,可加重脑血管 损伤。
协调性。
营养膳食调整建议
低盐饮食
控制食盐摄入量,减少高血压 风险,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
超过6克。
均衡膳食
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 化合物等营养素,保证营养均 衡。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有 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
控制饮酒量
避免过量饮酒,男性每日饮酒量 不应超过2个标准饮品,女性每日

《高血压性脑出血》课件

《高血压性脑出血》课件

预防措施
04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高血压等潜在疾病, 采取预防措施。
04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防与护 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防并发症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 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01
02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等 基础疾病,降低脑出血的风
险。
03
04
控制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坚持规律服 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特点
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严重 ,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
发病机制
01
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动脉硬化,血管壁变薄、脆 弱,易破裂出血。
02
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过度疲劳等诱因可导致 血压骤升,引发脑出血。
03
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也可能导致 脑出血。
流行病学
高血压患者是脑出血的高危人群,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者发病率更高。 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性略多于女性。
消化道出血。
电解质紊乱
由于治疗过程中使用脱 水剂,可能导致电解质
紊乱。
褥疮
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发 生褥疮。
预后情况
康复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度过危险期后,进入康复期,此时需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 恢复。
后遗症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
复发风险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有较高的复发风险,需要长期控制血压和调整生活方式。
快。
血管内介入治疗
对于特定类型的高血压脑出血, 可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
术后护理
手术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 理并发症。
其他治疗方式
康复治疗
01
对于后遗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 量。

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课件

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课件
颅内压增高。
血压
定时记录血压值,评估 血压波动情况,控制高 血压以降低再出血风险。
观察意识状态
01
02
03
04
清醒程度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通过呼唤 、刺激或疼痛感受判断患者是
否清醒。
语言能力
观察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判断 是否有失语或言语不清的情况

运动功能
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判断 是否有偏瘫或肢体瘫痪的症状
05
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误区 与注意事项
常见误区
误区一
高血压脑出血只发生在老年人群体
误区二
高血压脑出血无法预防
误区三
高血压脑出血治愈后不会复发
误区四
高血压脑出血与生活习惯无关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
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
注意事项二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注意事项三
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建议
注意事项四
关注身体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压脑出血的先兆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出 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等。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 等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
病理
高血压导致脑内小血管壁变薄、脆性 增加,易发生破裂出血。出血后可形 成血肿,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和损 伤。
临床表现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
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以及脑膜刺激征、偏瘫 等局灶体征。
02
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要点
观察生命体征
体温
监测体温变化,发热可 能是由于感染或中枢神 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
脉搏
注意脉搏的频率、节律 和强弱,反映心脏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20
0
1~4
1~4 5~8 9~12
9~12
13~16 17~20 21~24
小时
出院时:血压控制较高组GCS3~5分1例,9~12分1例,13~15分5例 血压控制较低组GCS3~5分4例,9~12分1例,13~15分3例
p<0.01
GCS ≦ 8者 24小时ICP与BP
24小时收缩压目标160~180mmHg的病例
国际上关于控制血压观点
正方:积极控制血压
ICH急性期控制收缩压140~110mmHg是安全的, 可减少血肿增加、神经症状体征恶化以及住院死亡 率(Neurocrit Care 2007,6:56–66)
反方:温和控制血压
• 24小时持续高血压和24小时内快速降血压,后果 均不佳。(Lancet Neurol 2008,7:391–399) • 早期持续降血压并没有改善预后
结果:入院时GCS=5,出院时GCS=3
GCS≦8者,7天ICP与BP关系
24小时收缩压目标160~180mmHg的病例
压力mmHg mmHg 天数
GCS≦8者,7天ICP与BP关系
24小时收缩压目标40
120
收缩压
100
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
80
颅内压
60
治疗
年轻患者,无ICH高危因素或脑室内出血者 应行脑血管造影或CTA检查,排除血管病 • 钻孔血肿碎吸+引流术
血肿穿刺+溶血外引流
• 保守药物治疗与血肿穿刺+溶血外引流疗法相比 较,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是,第二种疗法可使 更多患者具备独立生存能力(Int. J. Stroke 2009, 4: 11–16 .). • 也有单中心研究认为血肿穿刺+外引流疗法可改 善患者预后和减少残疾,内窥镜疗法有助于减少 死亡率 • 早期清除血肿,有利于减少死亡率,但同时又增 加了再出血风险(Neurology 2001,56:1294– 1299 ;Neurology 2004,63:461–467.)
综合观点
同意控制血压,但是,血压控制过 低,对患者预后有不良影响
血压控制的安全范围是多少

总医院NICU脑出血BP/ICP控制初步探讨
病例数17例 33~74岁,平均54.1±16.0岁,男:女=14:3 均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 有高血压病史10例,无高血压病史7例 均外科治疗 开颅血肿清除术7例,立体定向血肿穿刺4例,脑 室外引流6例 均放置脑实质内颅内压探头 使用甘露醇控制颅内压 使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静脉应用控制血压
• 花费
美国脑出血患者花费平均12.9亿美元/年; 我国脑出血患者在三级甲等医院平均住院费约3 万元/人
易感因素
高血压:多发深部血肿;50%~70%发展成ICH 大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多发脑叶血肿 抗凝药、阿司匹林应用(华法令使用者ICH率是 非使用者9倍) 年龄:大于50岁者,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加1 倍 高脂血症 酒精、吸烟 其他脑血管病
治疗结果
• 入院时GCS3~11 入院时 3~4 5~8 9~12 13~15 GCS 4 9 3 0 例数 出院时 3~4 5~8 9~12 13~15 GCS 5 2 8 例数
• 出院时GCS3~15
再出血1例 死亡率23.5%,其中恢复良好率70.6%
脑出血患者的入院GCS决定了出院GCS
• • • • • 血肿量 入院时GCS 脑积水 入院时体温持续大于37.5℃ 入院时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 血肿接近皮层 • 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自发性脑出血新进展
治疗手段
开颅血肿清除术 微创手术治疗 立体定向血肿穿刺钻孔血肿碎吸+引流术 内窥镜手术 脑室穿刺外引流 保守治疗 促凝血治疗 抗纤溶治疗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自发性脑出血
颅内压监测与血压控制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NICU 江荣才
2011年7月
自发性脑出血新进展
• 发病率
全世界自发性脑出血年发病200万,我国则达 100万人之众,而高血压脑出血占50~70万左右 卒中患者中约20%属于脑出血
• 结果
30天死亡率为35%~52% 6个月后仅20%患者具备独立生活能力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推荐标准
• 收缩压200 mm Hg (或MAP150 mm Hg), 平 均每5分钟监测血压情况下积极降压 • 收缩压180 mmHg (或MAP130 mm Hg)且 有证据显示高颅压,则保障颅内灌注压 60~80mmHg条件下静脉用药降压 • 收缩压180 mmHg (或MAP130 mm Hg)且 没有证据表明高颅压,温和降血压到160/90 mmHg (或MAP110 mm Hg),每15分钟监 测一次血压
GCS<8者 24小时ICP与BP
1例24小时血压难以维持大于160mmHg的病例
200 180 160
压力mmHg mmHg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收缩压 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 颅内灌注压 颅内压
小时
1 1~4
2 5~8
3 9~12
4 13~16
5 17~20
6 21~24
自发性脑出血三个阶段
• 原发出血* • 血肿扩大(再出血)**:血肿量增加12.5ml 或者扩大33% • 血肿周围水肿** *死者中>50%死于出血后24小时内。
**影响预后最主要因素: 约30%患者24小时内,其 中2/3发生于出血后1~4小时内;发生血肿扩大者, 死亡率增加5倍。
影响预后的临床相关指标
p≈0.05
ICP与GCS
脑出血患者的ICP与出院时GCS关系
p=0.026
MAP与GCS
脑出血患者的MAP与出院时GCS关系
p=0.009
ICP、MAP与GCS
24小时内BP/ICP关系
140 120
压力 压力mmHg
100
80
60
血压较高组MAP 血压较低组MAP 血压较高组ICP 血压较低组ICP
颅内灌注压
40
20
0
1
2
3
4
5
6
7
GCS<8者 7天ICP与BP
1例24小时血压难以维持大于160mmHg的病例,持 续6天后死亡
140 120
100
80
收缩压
60
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
40
颅内压
20
颅内灌注压
0
1
-20
2
3
4
5
6
-40
ICP监护及其对BP调控作用
• 减少了CT复查次数 • 减少了甘露醇用量 • 及时在ICP升高时检查CT • 有效防止BP调节过低或过高,充分保证脑灌注压
开颅血肿清除术
早期开颅清除血肿治疗结果可降低死亡率,但患 者神经功能结果并不优于对照组( Lancet2005, 365: 387–97).
保守治疗
促凝血治疗 早期iv重组第7因子(recombinant factor VIIa, rFVIIa),降低再发血肿比例1半以上,明显减少死亡率 和改善预后(N. Engl. J. Med. 2005,352:777–785 ). 但可明显增加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抗纤溶治疗 华法令对抗:冰冻血浆,冷凝集等 血小板对抗:目前无特殊方法,可以补充血小板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小时
1~4 5~8 9~12 13~16 17~20 21~24
压力 压力mmHg
收缩压 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 颅内灌注压 颅内压
结果: 入院时2例GCS=5,1例GCS=6,
出院时1例GCS=5者进展为15分,其他2例12分 平均住院日:22天,平均血肿量67ml
预后相关因素
血肿量: <30ml者,死亡率19%;>30ml者死亡率呈指数倍
增加; >60ml者,死亡率>90%;
血肿位置:1年死亡率深部出血51%,脑叶出血57%,后颅
窝小血肿42%,脑干出血65%;而40%患者并发脑室出血, 加重病情
血肿周围水肿:除外巨大血肿,通常血肿周围水肿多数因
炎性反应、细胞毒性反应导致
术后时间(小时) 术后时间(小时)
*黑线代表应用甘露醇脱水 黑线代表应用甘露醇脱水 红线代表间断甘露醇应用同时加用速尿脱水 绿色代表甘露醇用量改为Q8h 绿色代表甘露醇用量改为
结论
• 控制血压是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关键环节,颅内 压监控可保证治疗中的血压调节安全和恰当 • 第1个24小时内控制血压在恰当范围,对全病程均有 显著影响 • 对于GCS小等于8分者,保持血压略高(收缩压 160~180mmHg),对患者治疗更有利 • NICU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最佳场所
NICU调控血压与ICP的优势 • 连续监控,可保证调控到分钟等级
NICU调控血压与ICP的优势 • 设备齐全,可保证调控的精确性
NICU调控血压与ICP的优势 • 设备齐全,可保证调控安全性和有效性
颅内压控制的基本架构
35
颅内压( 颅内压(mmHg)
30 25 20 15 10 5 0 6 36 66 96 126 156 186
血压控制:90%入院时血压>160/100mmHg 血糖控制
血压与脑出血
• 高血压与再出血(约30%)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00~250mmHg
250mmH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