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概述 PPT
合集下载
道路路线工程图(共37张PPT)
• 两等高线高差为2米,地势复杂, 公路东面为菜地,地势较为平 坦,南面为旱地,地势陡峭。 西面地势陡峭,有堡坎。
路线平面图画法
(1)先画地形图。等高线应徒手画出,线型应光滑、 流畅。
(2)然后画出路线中心线。用绘图仪按先曲后直的顺序 画出,为了使路线中心线与等高线有显著区别,路线中 心线一般以计曲线(粗等高线)的两倍粗度画出。
由左往右
• 断面图按桩号依次排列
比例1:10
二、城市道路路线工程图
• 在城市中,沿街两侧建筑红线之间的空间范 围为城市道路用地。
• 城市道路主要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分隔带、绿带、交叉口、交通广场 等以及各种设施。
• 城市道路的线型设计为:横断面图、平面图、 纵断面图,图示方法与公路路线工程图完全 相同。但因城市交通性质和组成部分比公路 复杂,因此横断面图比公路复杂。
道路路线工程图
道路
概述
公路——城市郊区和城市以外道路
城市道路——城市范围以内的道路
道路是一种能承受移动荷载(行人、车辆等)反复作 用的带状工程结构物。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路基、路面, 以及不同功能的桥梁、涵洞、防护工程、排水设施 等构造物。
道路工程图是一组工程图,包含了道路整体状况 的路线工程图以及各部分构造物的工程图。
平曲线要素:
交点编号JD、交点位置、偏角α、 圆曲线半径R、缓和曲线长度l、
切线长度T、曲线总长度L、外距E等。
路线平面图中通常要对曲线标注出曲 线的起点ZY(直圆)、中点QZ(曲 中)、曲线的终点YZ(圆直)的
位置,对带有缓和曲线的路线则
需要标注出ZH(直缓)、 HY(缓圆)、YH(圆缓)、 HZ(缓直)的位置。
• 横断面——侧面图
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概论讲义PPT课件精选全文
第37页/共94页
路基的干湿类型
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水蒸气及其凝结水、给排水设施泄露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
标准:平均稠度Bm=(WL-Wm)/(WL-Wp) 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临界高度
第38页/共94页
6.2路基设计 一. 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
路堤
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
3.1竖曲线设计
定义 分类 作用
第19页/共94页
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角 1 (2 “”为凸曲线、“”为凹曲线) 曲线长L R
切线长T
L 2
外矢距E T 2 2R
切高y x2 2R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某桩号在凸(凹)曲线上的设计标高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高-(+)y
拓宽路口式交叉口设计 拓宽车道数
拓宽位置的选择
拓宽车道长度的计算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环道的宽度
交织角
环岛进出口的转弯半径
第32页/共94页环 道 的 横 截 面
交叉口竖向设计
原则
基本形式
设计方法及步骤
O2
E2 A
E D3
E3
M3
O3 F3 F
第33页/共94页
计算图示
5.2立体交叉设计
路基土方施工
开挖
运输
填堆
压实
第45页/共94页
修整
路基压实
压实土基的意义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
干
内因: 含水量
容 重
土质
外因: 压实功能
压实机具
第46页/共94页
路基的干湿类型
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水蒸气及其凝结水、给排水设施泄露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
标准:平均稠度Bm=(WL-Wm)/(WL-Wp) 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临界高度
第38页/共94页
6.2路基设计 一. 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
路堤
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
3.1竖曲线设计
定义 分类 作用
第19页/共94页
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角 1 (2 “”为凸曲线、“”为凹曲线) 曲线长L R
切线长T
L 2
外矢距E T 2 2R
切高y x2 2R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某桩号在凸(凹)曲线上的设计标高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高-(+)y
拓宽路口式交叉口设计 拓宽车道数
拓宽位置的选择
拓宽车道长度的计算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环道的宽度
交织角
环岛进出口的转弯半径
第32页/共94页环 道 的 横 截 面
交叉口竖向设计
原则
基本形式
设计方法及步骤
O2
E2 A
E D3
E3
M3
O3 F3 F
第33页/共94页
计算图示
5.2立体交叉设计
路基土方施工
开挖
运输
填堆
压实
第45页/共94页
修整
路基压实
压实土基的意义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
干
内因: 含水量
容 重
土质
外因: 压实功能
压实机具
第46页/共94页
《道路工程》第3章道路平面设计PPT课件
公交车站设计
合理规划公交车站位置,方便 乘客上下车,减少公交车停车 对交通流的影响。
总结词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需考虑交通 繁忙、交叉口多等特点,提高 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人行道设计
设置人行道,提供安全、便捷 的步行空间,减少人车混行现 象。
停车位设计
合理设置停车位,满足停车需 求,减少乱停车现象对交通的 影响。
转向车道的长度
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和交通流量,合理确定转向车道的长度,确保车 辆安全顺利完成转向。
04
道路平面设计实例
高速公路平面设计
总结词
高速公路平面设计需考虑车速快、流 量大等特点,确保安全、顺畅的行车 环境。
出入口设计
合理设置高速公路出入口,减少车辆 出入对主线车流的影响,提高行车顺 畅度。
01
02
直线段设计
在直线段上,保持适当的长度和坡度, 避免过长或过陡,影响行车安全。
03
弯道设计
弯道设计需考虑曲线半径、超高、加 宽等因素,确保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
05
04
分隔带设计
设置中央分隔带,以分隔对向车流, 提高行车安全性。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
交叉口设计
合理设计交叉口形式,如采用 环形、立交等,以提高交叉口 通行效率。
《道路工程》第3章道路平面 设计ppt课件
• 道路平面设计概述 • 平面线形设计 • 平面交叉口设计 • 道路平面设计实例
01
道路平面设计概述
设计原则与目标
设计原则
确保行车安全、舒适,满足交通 需求,同时考虑环境、经济等因 素。
设计目标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事 故率,优化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协 调性。
道路工程路面施工课件ppt
路面设计原则与方法
设计原则
满足道路使用功能要求,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交通特性, 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设计方法
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路面结构类型和 材料选择;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和优化;通过试验路段 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推动科技进步
道路工程的发展需要先进 的科技支撑,同时也推动 了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 创新。
02
CATALOGUE
路面施工基础知识
路面结构类型及特点
柔性路面
采用沥青等柔性材料铺设 ,具有较好的抗滑性和平 整度,适用于高速公路等 要求较高的道路。
刚性路面
采用水泥混凝土等刚性材 料铺设,具有较高的承载 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重 载交通等道路。
CATALOGUE
路面施工安全与环保要求
安全防护措施及规范操作
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穿戴反光背心等。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在施工区域前后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 意安全。
规范操作机械设备
严格按照机械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环保法规及标准要求
案例二:某高速公路新建项目
项目背景
该项目是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连接两个重要城市,对于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方案
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先进行路基处理和排水系 统建设,然后浇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后进行养护和交通 标志标线设置。
施工难点
该项目路线长、工程量大、施工周期紧,同时需要应对复 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道路工程路面施 工课件ppt
(优)道路工程结构PPT资料
路各面类横结向构坡的比最为小中厚间度向可两参边见下3%表。
柔②性中路级面路主面要和包低括级使路用面各可种不基考层虑〔防水冻泥最混小凝厚土度除外〕和各类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或块石面层所组成的路
(结三构)稳、定道性路要工求程各特层殊次结配构合物得当,连接牢靠。
4倍,粒径为厚度的0.
推土机(推2平〕后,板铺的以人厚工度整平,以达到合计要求的平整度。
最大冻深。 ③在冻深大或挖方及地下水位高的路段,应采用高限;冻深小或填方路段,可采用低限。
一、路 面 的 分 类
②对于冻深小于50cm的地区,一般不设防冻和垫层,但对水文、地质条件恶劣的路段,路面抗冻层厚度可采用当地最大冻深。
垫②层对的于最冻小深厚小度于为501c5mc的m。地区,一般不设防冻和垫层,但对(水1文〕、地板质的条件平恶面劣的尺路寸段,路面抗冻层厚度可采用当地最大冻深。
稳定性包括气候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路面结构气 候稳定性是指水稳定性、干稳性、高温稳定性和冰 冻稳定性。为了保证路面结构气候稳定性,防止路 面冰冻,要求路面总厚度不小于下表的要求。结构 稳定性要求各层次配合得当,连接牢靠。Leabharlann 路面防冻层最小厚度单位:cm
注:①表中数值以砂石材料为准,若采用其他防冻性能好的材料,如煤渣、矿渣及二灰类等,其值可 酌情减少。
(2〕垫层 在水温状况不良路段的路基与基层之间宜设置垫层。垫层应具有一定
的强度和较好的水稳定性,在冰冻地区还需具有较好的抗冻性。垫层的 最小厚度为15cm。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当路面结构总厚度小于下表规定 的最小厚度时,应通过设置垫层补足。
水泥混凝土最小抗冻层厚度 cm
单位:
注:①表中垫层部分所用材料以砂石为准。如采用隔温性能良好的材料炉渣等,其垫层厚度可约减小30%。 ②对于冻深小于50cm的地区,一般不设防冻和垫层,但对水文、地质条件恶劣的路段,路面抗冻层厚度可采用当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国近代道路建设起步较晚,在上个世纪初期从外国进口了第一辆汽车,修 建最早的公路是1913年开工,1921年建成的长沙至湘潭公路,全长50km.
• 我国创建了国道主干线,有“两纵两横” (两纵为:北京至珠海和同江至三
亚;两横为:上海至成都和连云港至留尔果斯)总长约1万km。
•
第一条公路:1906年,广西友谊关至龙州。
• 支路
•
支路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
公路技术分级
•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 的干线公路。 (年限 20年)
• 一级公路:连接高速公路或是某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 , 人烟稀少的公路。 (年限20年)
• 二级公路:连接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者是通往大工 矿区,港口公路。 (年限15年)
路基的形成
自然地面起伏不平, 为了使路面平顺, 有时需填土,
有时需挖土, 出现了以下三种形式;
⑴.路基的几何特征:高、宽、边坡 ⑵.路基的填挖高度 ⑶ 路基的总宽度=行车道总宽+0.5 ~1.0m ⑷.边坡坡度的要求 ⑸.要十分重视路基排水
三、路面
1.概念:用筑路材料铺 在路基顶面,供车辆 在其表面行使的一层 或多层的道路结构层。
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
• 3.三幅路:
•
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
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道。
• 4.四幅路
•
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 上,再将中间
机动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
常见道路的形式
• 1、单幅路(一块板)
• 双幅路(两块板)
• 三幅路(三块板)
1949年底统计,实有13万公里,通车8万公里。
2011年底,全国通车总里程达到405.5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5万公里。
发展规划 : 国道主干线系统为“五纵七横” 总里程3.5万公里。
2008年初基本完成 。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示意图
“五纵七横” 国道主干线
7.1.2 公路的组成与分类
一、道路分类
1、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 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2、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 3、其他:厂矿道路、林区道路、风景区 道路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道路
公路
城市 道路
厂矿 道路
林区 道路
乡村 道路
公路
城市道路
公路分级
1)技术分级:
公路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7 道路工程
7.1 概述 7.2 道路的组成 7.3 高速公路 7.4 公路的展望
7.1 概述
• 路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的,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 乡村与乡村之间及内部的联络通道 。
• 道路是一种带状的二维空间人工构筑物,他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 道工程实体。
• 道路历史 周朝:“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秦始皇:车同轨 汉路:丝绸之路
• 2、构造的异同 :公路一般不设置人行道,城市街道除了 设置人行道外,还要埋设地下管线。人行道设置绿化景观、 导盲带、垃圾桶、照明等市政设施。
常见道路形式
• 1.单幅路:
•
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
• 2.双幅路:
•
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
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 各自再根
口应加以控制。在进出口较多时,宜在两侧另建辅道。
• 主干路
•
主干路为连接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
机动车分隔形式,如 三幅路或四幅路。
•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进出口。
• 次干路
•
次干路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城市道路网,起集散交通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7.1.1 公路的发展概况
• 我国道路运输的发展可追溯到上古时期,黄帝拓土开疆,统一中华,发明舟 车,开始了我国的道路交通。当时的国道一咸阳为中心,有着向各方辐射的 道路网。
• 随着汽车的急剧增加,出现了专为汽车使用的高速公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 公路,是希特勒为了侵略需要,于1932年开始,用11年的时间建成,全长为 3860km。其中美国高速公路近8.9万km,居世界第二,中国9.6万km,居世 界第一。
• 道路交叉口
• 类型
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的相交处 立体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 又分为简单交叉口;拓宽路面式;环行交叉口; 立体交叉口 分为:分离式;互通式。
二、路基
.概念;道路路面下的基础部分。
路基的三项技术要求
1 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即不应发生过大的沉陷。 2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即不致产生路基的整体滑坍。 3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即在地面水、地下水或冰冻时不致显著地降低承载力。
• 二、不同点 • 1、功能的区别: 公路位于城际之间,为长距离客货运输
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机动车,兼有少量的非机动车和行 人。 城市街道除了服务机动车外,还为非机动车以及行 人服务。城市道路为公共设施,其它配套市政公用设施有 给排水、电力、通、照明、燃气、热力等。城市街道是这 些附属设施的载体。
城市道路分级
按在城市道网中的地位, 交通功能以及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城市道路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 快速路
•
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行车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
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
快速路两侧不应该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
• 三级公路;是沟通 县城镇之间的公路。(年限10年) •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之间的公路 。 (年限10年)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异同
• 一、相同点 • 1、结构层相同:都分为路基、基层、面层。 • 2、筑路材料相同:主要材料为土、砂、碎石、粉煤灰、
水泥、沥青等。 • 3、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相同:压路机、摊铺机等。
• 四幅路(四块板)
道路工程
7.2 道路的组成
• 道路的基本组成---线路,路基,路面
• 一 线路 • 1 概念 • 线路由直线段和曲线段组成
道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与地物地貌的限制,在平面上有转折,纵面上有起伏。 在转折点两侧相邻处,为满足车辆行驶顺适、安全和速度要求,要有一定的 曲线连接。
2.平面线形 • 公路中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 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