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风《七月》赏析解读
《诗经·豳风·七月》赏析[论语说文]-wangxiuhuan1945的日志-网易博...
《诗经·豳风·七月》赏析[论语说文]-wangxiuhuan1945的日志-网易博...《诗经·豳风·七月》赏析[论语说文]诗经赏析 2010-03-09 10:07:11《诗经·豳风·七月》赏析《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
《毛诗序》认为它的主题是“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陈奂《诗毛氏传疏》则认为是“周公遭管蔡之变而作”,两者时间相距甚远,似不可凭信。
《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lí),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
”据此,本篇当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刘处豳时期。
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
《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鸟语虫鸣,革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祭献执宫,似国家典制书。
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田家诸诗,从未臻此境界”(引同上)。
这一评价,基本上符合诗中实际。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
必须注意的是诗中使用的是周历。
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
“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译文赏析
【导语】《国风·豳风·七⽉》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诗,它向我们展⽰了⼀幅古代奴⾪社会阶级压迫的图画,男⼥奴⾪们⼀年到头⽆休⽌的劳动,结果都被贵族们剥夺得⼀⼲⼆净。
下⾯是⽆忧考分享的诗经《国风·豳风·七⽉》译⽂赏析。
欢迎阅读! 《七⽉》 七⽉流⽕,九⽉授⾐。
⼀之⽇觱发,⼆之⽇栗烈。
⽆⾐⽆褐,何以卒岁?三之⽇于耜,四之⽇举趾。
同我妇⼦,馌彼南亩,⽥畯⾄喜。
七⽉流⽕,九⽉授⾐。
春⽇载阳,有鸣仓庚。
⼥执懿筐,遵彼微⾏,爰求柔桑。
春⽇迟迟,采蘩祁祁。
⼥⼼伤悲,殆及公⼦同归。
七⽉流⽕,⼋⽉萑苇。
蚕⽉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桑。
七⽉鸣鵙,⼋⽉载绩,载⽞载黄,我朱孔阳,为公⼦裳。
四⽉秀葽,五⽉鸣蜩。
⼋⽉其获,⼗⽉陨萚。
⼀之⽇于貉,取彼狐狸,为公⼦裘。
⼆之⽇其同,载缵武功,⾔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斯螽动股,六⽉莎鸡振⽻。
七⽉在野,⼋⽉在宇,九⽉在户,⼗⽉蟋蟀⼊我床下。
穹窒熏⿏,塞向墐户。
嗟我妇⼦,⽈为改岁,⼊此室处。
六⽉⾷郁及薁,七⽉亨葵及菽。
⼋⽉剥枣,⼗⽉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断壶,九⽉叔苴。
采荼薪樗,⾷我农夫。
九⽉筑场圃,⼗⽉纳⽲稼。
⿉稷重穋,⽲⿇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
⼆之⽇凿冰冲冲,三之⽇纳于凌阴,四之⽇其蚤,献羔祭⾲。
九⽉肃霜,⼗⽉涤场。
朋酒斯飨,⽈杀羔⽺。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疆! 【注释】 01、⽕:⼤⽕星,每年夏历五、六⽉的黄昏出现在正南⽅,七⽉以后开始偏西⽽下⾏,所以叫“流”。
02、授⾐:指把做冬⾐的⼯作交给妇⼥们去完成。
授,交付、给予。
03、⼀之⽇:⼗⽉以后第⼀个⽉的⽇⼦,即夏历⼗⼀⽉。
⼆之⽇、三之⽇、四之⽇即⼗⼆⽉、正⽉、⼆⽉。
04、觱发(BiBo):⼤风触物声 05、栗烈:凛冽,天寒风冷状 06、褐:粗布⾐ 07、卒岁:到年终,渡过寒冬残岁 08、于:修理,整修 09、耜(Si):翻⼟的农具,犁的⼀种 10、举趾:举⾜,此指下⽥耕作 11、妇⼦:妻⼦⼉⼥ 12、馌(Ye):送饭,因为忙于农事,所以和妇⼦⼀起劳动,饭只能在⽥间地头吃。
诗经15——幽风7篇
《诗经·豳风·七月》赏析【赏析】《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
《毛诗序》认为它的主题是“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陈奂《诗毛氏传疏》则认为是“周公遭管蔡之变而作”,两者时间相距甚远,似不可凭信。
《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lí),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
”据此,本篇当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刘处豳时期。
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
《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说:“鸟语虫鸣,革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祭献执宫,似国家典制书。
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田家诸诗,从未臻此境界”(引同上)。
这一评价,基本上符合诗中实际。
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
必须注意的是诗中使用的是周历。
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
“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
“蚕月”,即夏历的三月。
皮锡瑞《经学通论》云:“此诗言月者皆夏正,言一、二、三、四之日皆周正,改其名不改其实。
”戴震《毛郑诗考证》亦指出:周时虽改为周正(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岁首),但民间农事仍沿用夏历。
诗经《七月》全文赏析
诗经《七月》全文赏析诗经·豳(bīn)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bì)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sì),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yè)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yì)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fán)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huán)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qiāng),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jú),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yāo),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tuò)。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zuǎn)武功。
言私其豵(zōng),献豣(jiān)于公。
五月斯螽(zhōng)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yù),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jū)。
采荼薪樗(chū),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lù),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táo)。
亟(jí)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阻。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xiǎng),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sì)觥,“万寿无疆”!文学赏析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
《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
诗经幽风七月中劳动者勤俭节约的启发
一、介绍诗经幽风七月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许多古代诗人的作品。
《诗经·小雅·幽风》是其中的一篇,描述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忙碌劳作。
而七月正处在农历的夏季,正是农民们忙碌耕作的季节。
二、劳动者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劳动者不论身处何时何地,勤劳劳作都是不变的主题。
而勤俭节约更是我国传统美德的代表。
勤劳劳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途径,也是为社会贡献的重要方式。
三、诗经给劳动者的启发诗经描绘了古代劳动者在丰收时节的场景,劳作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自身成长。
诗经中的劳动者勤俭节约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四、劳动者的勤俭节约与当代社会的通联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
但是,节约资源、珍惜劳动成果仍然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五、劳动者勤俭节约对国家的影响劳动者勤俭节约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勤劳、节俭的劳动者,才能为国家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社会的繁荣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六、劳动者勤俭节约与可持续发展劳作是为了收获,但只有勤俭节约才能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也体现了劳动者勤俭节约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通联。
七、劳动者勤俭节约的实践意义劳动者内化了勤俭节约的品质,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能为家庭、社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与担当。
八、结语诗经《幽风七月》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劳动者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勤劳劳作、节俭做人,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让我们以诗经为启发,持之以恒地弘扬劳动者的勤俭节约之美,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九、劳动者勤俭节约与个人成长劳动者勤俭节约的品质不仅是对社会的贡献,更是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
勤劳劳作可以培养人的毅力和耐力,让人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而节俭则可以让人懂得珍惜,不浪费资源,使个人更加懂得珍惜。
这些都是劳动者勤俭节约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在古代的我国文化中,劳动者勤劳节俭的价值观一直是受到推崇的。
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
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豳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豳风·七月全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原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贝鸟},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豣,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土堇}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艹奥},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阻。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赏析《七月》是西周初年豳地(在今陕西栒邑县、邠县一带)的奴隶所做的诗歌。
可能是因诗长,年代久远,有某些错简的地方,但基本次序还是清楚的。
全诗八章,每章各十一句,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的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
这首诗按时序叙事,很象是一首农历诗,类似后世民歌中的四季调或十二月歌。
但由于它所叙述的内容反映了当时奴隶们一年到头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食的'悲惨境遇,所以应把它看作是反剥削反压迫的诗篇。
诗经七月详细讲解
诗经七月详细讲解一、诗经与七月的基本介绍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而七月是诗经·豳风中的一首诗。
这诗就像是一幅古代农村生活的长卷画,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二、七月的翻译诗的开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就是说七月大火星向西落去,九月妇女们开始缝制寒衣。
这里的“流火”不是说天气炎热,而是说火星的位置移动,这可容易被误解呢。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意思是,十一月北风呼呼响,十二月寒气刺骨。
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
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看到十分高兴。
整首诗详细地描述了从年初到年末的农事活动和生活场景,像这样一句句翻译过来,就能看到古人生活的点滴啦。
三、七月的赏析1. 从内容来看这首诗的内容特别丰富,涵盖了农业生产、家庭生活、时令变化等多个方面。
它不仅仅是在说农民们种庄稼,还描述了妇女们采桑养蚕、织布制衣,像“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天里阳光暖融融的,黄莺儿欢快地啼叫。
姑娘们提着深竹筐,沿着小路去采嫩桑叶。
这画面感超强,让人仿佛看到了古代女子采桑的优美姿态。
而且它还提到了打猎、祭祀等活动,就像是一个古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
2. 从艺术手法上看它的叙述方式很独特,按照季节的顺序依次叙述,就像在给我们讲一个长长的故事。
这种叙述方式很有条理,让我们很容易就理解了古代农民一年的生活轨迹。
诗里还用到了很多生动的描写,比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通过蟋蟀的活动地点随着季节变化,来体现季节的更替,是不是很有趣又很巧妙呢?这就好像我们现在写作文时用的细节描写,让整个画面都鲜活起来了。
四、作者介绍关于七月的作者并没有确切的定论,不过一般认为是西周时期豳地的农奴或者是他们集体创作的。
诗经豳风七月原文及翻译
诗经豳风七月原文及翻译
《诗经·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篇,该篇内容主要描述了在七月,夏日酷热难耐,人们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
下面是《豳风·七月》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
二之日栗烈;
参辰在天,
王孙带之。
【译文】
七月的炎热像流动的火焰,
九月里我们穿上衣裳;
第一天梳理发髻,
第二天染红眉毛;
参宿星团挂在天上,
国君的儿子佩戴着它们。
【注释】
“七月流火”中的“流火”,指的是炎热的夏季天气。
七月的天气像流动的火焰一样热烈,用这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夏天的炎热。
而“九月授衣”则是说到秋季即将到来,人们需要开始穿上衣服了。
“一之日觱发”是指第一个十日,此时人们开始修剪发髻;“二之日栗烈”则是指第二个十日,此时人们染红眉毛,准备迎接节日。
这种习俗在古代的节日里比较常见,也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参辰在天,王孙带之”中的“参辰”,是指由三颗星星组成的参宿星团,它是二十八宿中的一颗,代表的是夜晚的方位。
而“王孙”则是国君的儿子,佩戴参宿星团的珠宝和装饰,是尊贵的象征。
总之,《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夏季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夏季的酷热,以及人们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还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经七月原文注释及赏析
诗经七月原文注释及赏析诗经七月原文注释及赏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修养。
下面店铺带来的是诗经七月原文注释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经七月原文注释及赏析篇1原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①。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②。
无衣无褐③,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④。
(一章)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⑤。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⑥。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⑦。
(二章)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⑧。
七月鸣(贝鸟),八月载绩⑨。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⑩。
(三章)四月秀葽⑾,五月鸣蜩⑿。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⒀。
一之日于貉⒁,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⒂,言私其豵,献研于公⒃。
(四章)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17,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18。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⒆。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五章)六月食郁及(艹奥)⒇,七月亨葵及菽(21),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22)。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23)。
(六章)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24)。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25)。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26。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27)。
(七章)四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28)。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29)。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30)。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31)。
(八章)注释:①毛传:“火,大火也。
流,下也。
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
”郑笺:“大火者,寒暑之候也。
火星中而寒暑退,故将言寒,先著火所在。
”按“火”即“大火”星,即心宿二。
大火于夏历五月初昏见于东北天空,六月初昏达于正南,七月昏则继向西“流”,即所谓“七月流火”,是暑退将寒之候也。
《诗经》之《七月》主题赏析
《七月》主题之我见1003 071019034 严荣《七月》出自《诗经》《豳风》,是《豳风》中的第一首也是最长的一首诗,关于《七月》农家苦或是农家乐的主题,一直未有定论.《七月》以时序的更替为主线交代了农奴一年到头的农作景象,朱熹曾说“周公以成王未知稼穑之艰难,故陈后稷公刘风化之所由,是瞽曚朝夕讽诵以教之。
”在我看来我比较能认同这句话的一半,《七月》的确以讽诵之法讲稼穑之艰难,但我觉得更像是以该种手法向农奴们传授生产知识,劝督劳动,让农奴更易记住什么时令做什么事,从而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七月》对一年十二个月份的分工描述清晰细致,在此便不再赘述,首先,让我们先从三月走进农奴们的生活。
三月,春风迟迟,仓庚有鸣,爰求柔桑,采蘩祁祁,画面温暖喜人,俨然一副幸勤劳作的画卷,没有所谓奴隶制的残酷剥削,农奴们的生活在此呈现的是一片安逸祥和。
若反之,想描述一个被压迫被奴役的凄惨生活,则更应侧重春日冗长,劳作辛苦,盼太阳早些下山,好结束这一天的工作,在诗经里面可以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比如反讽,暗喻等等,而这里是直接的描述农奴们简单的生活。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古时女子婚嫁,未作于夫家时,享有完全的人生与财产自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婆家的客人,而一旦坐于婆家,便要开始一生漫长的无偿劳作生涯,如《氓》中的女主人公“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由此可见一个女人结了婚以后,便不再享有未婚时的人生及财产自由,古时便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俗语,古代已婚的女子注定要在无尽繁重的家庭琐事中消耗自己有限的青春年华。
自古“红颜易逝”女心伤悲,也许也在害怕那必将到来的一天,害怕自己一旦走入那道门便开始红颜易逝,青春难再的哀叹,还伴随着身份地位的极大落差。
第三段讲述蚕月里喂蚕养蚕,纺布制衣,开始为冬穿的寒衣做准备,同时也和了第一段中“无衣无褐,何以卒年”的疑问,在文中,我把“无衣无褐,何以卒年”看做第一个关系到《七月》主题的疑问,它的答案就在第三段及第四段,我不认为断章取义将其理解为反问句是理解《七月》主题的可取之法,第四段讲到收稻,狩猎,还涉及他们的集会,一起商讨打猎武功的活动,有劳作有休闲,在狩取野兽后,大的野兽供给给农奴主,小的农奴自留,有人在此看到了奴隶制度对农奴的剥削压迫,这种看法是片面乃至错误的,农奴的狩猎工具都是农奴主发给他们的,在当时,由于农奴与农奴主身份地位的悬殊,如此条件下要求平等分配甚至完全的平均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此处也有一个伏笔,即农奴也是享有野兽的,从而暗示我们他们是有条件拥有褐的,有衣有褐,何以不卒年?身为农奴主的下人,和农奴主谈绝对的平等本就是天方夜谭。
七月的注释及赏析
七月的注释及赏析七月的注释及赏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7]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注释】:《豳风》是豳地一带的诗歌,共七篇。
豳,又写作邠,是周朝的祖先公刘迁居开发的地方,在今天的陕西省栒邑,邠县一带。
这一工区多存周人旧俗,“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
”(《汉书·地理志》)诗风宽大,乐而不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注)流火: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就已西沉了觱发:风寒盛。
栗烈:凛冽一之日,二之日:夏历十一月,十二月三之日,四之日:夏历正月,二月于耜:整修农具。
举趾:举足耕耘馌:音夜,给人食品畯:音郡,管农事的.管家仓庚:黄莺懿筐:采桑用的深筐女:女子。
殆:恐萑苇:长成的荻苇。
斨:音枪,斧,受柄之孔方形鵙:音局,伯劳鸟。
载绩:纺麻孔阳:甚为鲜明葽:草名,即远志。
蜩:音条,蝉陨箨:草木之叶陨落。
古代文学《诗经 国风 豳风 七月》赏析
国风·豳风·七月七月流火1,九月授衣2。
一之日觱发3,二之日栗烈4。
无衣无褐5,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6,四之日举趾7。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8,田畯至喜9。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10,有鸣仓庚11。
女执懿筐12,遵彼微行13,爰求柔桑14。
春日迟迟15,采蘩祁祁16。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17。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18。
蚕月条桑19,取彼斧斨20,以伐远扬21,猗彼女桑22。
七月鸣鵙23,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24,我朱孔阳25,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26,五月鸣蜩27。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28。
一之日于貉29,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30,载缵武功31,言私其豵32,献豜于公33。
五月斯螽动股34,六月莎鸡振羽3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36,塞向墐户37。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38,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39,七月亨葵及菽40,八月剥枣41,十月获稻,为此春酒42,以介眉寿43。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44,九月叔苴45,采荼薪樗46,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47,十月纳禾稼48。
黍稷重穋49,禾麻菽麦50。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51。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52。
亟其乘屋53,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54,三之日纳于凌阴55。
四之日其蚤56,献羔祭韭57。
九月肃霜58,十月涤场59。
朋酒斯飨60,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61,称彼兕觥62,万寿无疆63。
七月流火:火(古读huǐ),或称大火,星名,即心宿。
流,流动。
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时候,这星当正南方,也就是正中和最高的位置。
过了六月就偏西向下了,这就叫做“流”。
授衣:将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女工。
九月丝麻等事结束,所以在这时开始做冬衣。
一之日:十月以后第一个月的日子。
以下二之日、三之日等仿此。
为豳历纪日法。
觱(bì)发(bō):大风触物声。
栗烈:或作“凛冽”,形容气寒。
褐:粗布衣。
于:犹“为”。
为耜是说修理耒耜(耕田起土之具)。
诗经幽风七月中劳动者勤俭节约品质的表现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其中《幽风》一篇描写了丰收的景象,悠扬的乐曲承载着对劳动者的赞美和祝福。
七月是夏季收获的季节,正值中华大地上的劳动者们辛勤耕耘、丰收在望的时刻。
在古代,勤劳是一种美德。
劳动者们用自己的双手耕种着土地,忙碌着收获着果实,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勤劳节俭的美德。
而劳动者们的勤劳劳动也是对节约品质的最好诠释。
他们以最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价值,实现了劳有所得,的确是节俭的楷模。
从诗经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劳动者们的坚韧和勇敢。
他们在大自然面前,风餐露宿,洒下汗水,换取丰收,这是一种顽强和不屈的品质。
正是这种坚韧和勇敢,才有了我国劳动者无愧于中华大地的丰收和成就。
诗经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值得我们品味的。
对中华大地上的劳动者的赞美,是一种对勤劳劳动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正是这种赞美,激励着劳动者们不断努力,开拓创造,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诗经《幽风》中凝结着劳动者的勤劳节俭品质,这种品质在中华大地上一直流淌着,并且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劳动者们的勤劳劳动,是我国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他们的节俭品质也是我国传统美德的真实写照。
也提醒我们保持节约的品质,尊重劳动,珍惜一切资源,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美好家园尽一份力。
诗经《幽风》展现了中华大地上劳动者勤俭节约的品质,这种品质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尊重劳动、保持勤劳劳动的良好品质,珍惜一切资源,做到节约办好家园,期盼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也正是诗经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劳动者的勤劳节俭品质将继续影响着我国的发展和进步,让我们共同努力,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国古代文学中有很多赞美劳动者的诗篇,其中《幽风》是其中的精彩之作。
这首诗借助古代诗人的笔触,将劳动者的辛勤劳作描绘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节俭的品质。
劳动者们在丰收的季节里,全身心投入到农田里,勤劳劳作,不懈奋斗,以实际行动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美德。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原文赏析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原文赏析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原文赏析《国风·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诗。
是一首先秦时代的华夏族民歌。
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不仅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
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译文】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南边地,田官赶来吃酒食。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
[精品]诗歌《七月》赏析
【赏析】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三千年前奴隶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西周社会的阶级矛盾。
全诗八章:第一章总写奴隶从岁寒到春耕的苦况;第二章写女奴蚕桑劳动和怕被奴隶主恶少侮辱的心情;第三章写替奴隶主制作布帛衣料的过程;第四章写秋收后为奴隶主猎取野兽;第五章写奴隶为自己修补破屋过冬;第六章写奴隶主与奴隶的生活天壤之别;第七章写农事完毕还要替奴隶主日夜干活;第八章写寒冬为奴隶主储冰防暑和准备年终宴会。
这首诗虽不象《伐檀》、《硕鼠》那样有强烈的反抗性,但其中两种生活的对比是鲜明的。
我们可以看到,奴隶们一年忙到头:男的种地、打猎、酿酒、凿冰、修缮房屋、准备祭品;女的采桑养蚕、纺绩缝制,还随时有受到奴隶主恶少糟蹋的危险。
而奴隶们的劳动成果却全部被奴隶主占有,自己只能吃野菜、住破屋,连御寒的粗布衣也捞不到一件,终岁饥寒。
奴隶主呢?却过着夏绸冬裘、酒醉肉饱的奢侈生活,年终还要举行大规模的酒会。
从鲜明的生活对比中,诗人控诉了奴隶社会的罪恶,揭露了剥削阶级贪婪、残酷、荒淫的丑恶本质。
这是当时阶级关系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宛如一幅农事速写连环画,每幅画面虽寥寥数笔,环境,人物却无一不生动。
诗人有着较高的艺术技巧,他首先是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衣、食、住等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构成鲜明对立的形象;其次是分类直叙其事,一件件、一桩桩,如泣如诉,不作夸张渲染,真实感极强;第三是叙事中写景,画面以素描的方法构成,并与人物的心情相融合。
叙事、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七月火星向西沉,九月人家寒衣分。
冬月北风叫得尖,腊月寒气添,粗布衣裳无一件,怎样挨过年!正月里修耒头,二月里忙下田,女人孩子一起干,送汤送饭上垄边。
田官老爷露笑脸。
七月火星向西沉,九月人家寒衣分。
春天里好太阳,黄莺儿叫得忙。
姑娘们拿起高筐筐,走在小路上,去采养蚕桑。
春天里太阳慢悠悠,白蒿子采得够。
姑娘们心里正发愁,怕被公子带了走。
七月火星向西沉,八月苇秆好收成。
三月里修桑条,拿起斧和斨,太长的枝儿都砍掉,拉着枝条采嫩桑。
诗经·豳风·七月剖析
授衣:郭沫若: ‚古时对于农民应该有一定 的制服,就如现今发军服一样。‛(《青铜时代》
第116页)
[清]马瑞辰:‚凡言‘授衣’者,皆授使为 之也。此诗授衣,亦授冬衣使为之。盖九月 妇功成,丝麻之事完毕,始可为衣,非谓九 月冬衣已成,遂以授人也。"(《毛诗传笺通释》卷
十六)。
觱發:風寒貌;一說‚寒風觸物聲‛。 [清]钱大昕:‚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 唇。‛(《十驾斋养心录》卷五) 马瑞辰:‚《传》‘于耜,始修耒耜也’,瑞 辰按:于耜与举趾相对成文,于犹为也。‛
三家詩:漢初魯人申培、齊人轅固、燕人韓
嬰傳詩,被立於學官,分別稱《魯詩》、 《齊詩》、《韓詩》。
《毛詩》:解說,稱《毛傳》 《毛詩》興而三家詩廢。
東漢鄭玄為《毛詩》作《箋》,即對《毛傳》 進行補充和訂正。 唐孔穎達為《毛傳》《鄭箋》作疏解,称 《孔疏》,因其被確立為官方規範化的解說, 故亦稱《正義》。
‚食‛讀去聲,不讀該字的常用音,是謂‚讀破‛,往 往改變了詞性.這裏是給人食物吃的意思。 本章繼續訴說農夫的辛酸,側重說吃的很差。 七章 場圃:《鄭箋》:‚場圃同地,自物生之時耕治之, 以種菜茹,至物盡成熟,築堅以爲場。‛ 禾:粟,五穀之首,故常以其代指所有莊稼。 重或作穜、穋或作稑,爲品種不同的谷物。 上:通‚尚‛,還要到貴族老爺家中去操執事功。 晝爾:爾,詞綴,白天。亟:副词,急。 末句意味着農夫一年到頭勞作繁忙,周而複始,永無 止境。 朱熹《詩集傳》引呂氏曰:‚此章終始農事,以極憂 勤艱難之意‛。
《七月》创作时代与作者: 《毛诗序》:‚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 稷先公风化之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毛传》:‚周公遭变故者,管蔡流言,辟居 东都。‛ [清]方玉润:‚《七月》所言皆农桑稼穑之事, 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 如是,周公生长世胄,位居冢宰,岂暇为此?‛ (《诗经原始》卷八)
诗经幽风七月题目
诗经幽风七月题目
摘要:
1.诗经幽风七月的背景和意义
2.诗经幽风七月的内容概述
3.诗经幽风七月的艺术特点
4.诗经幽风七月的现代解读
5.诗经幽风七月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正文: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幽风七月》是一首描绘夏日田园风光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田园风光。
《幽风七月》的内容概述如下:诗人以“七月流火”开篇,描绘出夏日的酷热,接着写出“九月授衣”,表现出季节的转换和生活的节奏。
诗人接着描绘了田园中的各种景象,如“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同时,诗人还描绘了农民们的劳动生活,如“稼穑自苦,草木自疲”,表现出生活的艰辛和农民的勤劳。
《幽风七月》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其写实的手法,诗人以真实的笔触描绘出了夏日田园的生活景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其次是其自然的语言,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和形容词,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最后是其独特的韵律,诗歌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节奏鲜明,韵律优美。
从现代的角度来解读《幽风七月》,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歌所描绘的不仅仅是夏日田园的风光,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幽风七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穹窒熏鼠,塞向墐戶。
《毛傳》:“穹,窮。窒,塞。”《毛 詩正義》:“言窮盡塞其窟穴也。” [清]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詩》以 ‘穹窒’與‘熏鼠’及下‘塞向’、 ‘墐戶’相對成文。穹,窮也;窮,治 也,盡也。……謂除治之盡也。”
[宋]朱熹《詩集傳》認爲“穹”是個名詞, 空隙的意思,“穹窒”是個賓語在動詞 之前的結構。他說:“穹,空隙 也。……室中空隙者塞之。”這樣“穹 窒”與“熏鼠”說的是兩件事情。按: 《豳風· 東山》:“灑埽穹窒。”鄭箋: “穹,窮。窒,塞。……穹窒鼠穴也。” 當從《毛傳》、《鄭箋》。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
鵙:就是伯劳鸟。 载:同“春日载阳”,始也。 绩:本义是绩麻,把劈开的麻缕搓成线, 绩成的麻用于织布。七月里伯劳鸟在鸣 叫,八月里开始绩麻。
載玄載黄,我朱孔陽,爲公子裳。
载:教材认为是副词,又,这就相当于 “载歌载舞”的“载”;一说此“载” 乃动词词头,“载”字后的“玄”和 “黄”本来都是颜色词,此处均用作动 词,指染成黑红色,染成黄色,所以前 面都加上动词词头“载”。 朱:鲜红色。
第六章 六月食鬰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毛傳》:“鬰,棣屬。”查《辭海》,鬰, 果實名。即鬰李,薔薇科,落葉小灌木。春季 開花,花淡紅色。果實小,球形,暗紅色。供 觀賞,果可食種子稱鬰李仁,可入藥,主治大 使燥結,腹水腫脹等癥。《毛傳》:“薁,蘡 薁也。”[清]王念孫《廣雅疏證》:“蘡薁自 是葡萄之屬,蔓生結子者耳。” 查《辭海》, 蘡薁,葡萄科。落葉木質藤本,有卷須。夏季 開
按:《论语· 子罕》:“衣敝缊袍,与衣 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又 《乡党》:“狐貉之厚以居。”“狐貉” 均尊贵者所衣,当从《毛传》。
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
其同:指会同,打猎前会集众人。 《郑笺》:“其同者,君臣及民因习兵 俱出田也。”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同之 言会合也,谓冬田大合众也。” 按:《说文》:“同,会合也。”
陨萚:指树叶飘落下来。《郑风· 萚兮》 《毛传》:“萚,槁也。”《郑笺》: “槁,谓木叶也。木叶槁,待风乃落。” 陨:落下。《卫风· 氓》:“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 一叶知秋,“十月陨萚”意味着到了万 物凋零的季节了。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爲公子 裘。
于貉:猎取貉。《毛传》:“于貉,谓 取狐狸皮也。”《郑笺》:“于貉,往 搏貉以自为裘也。”《毛诗正义》: “于谓往也。于貉言于不言取,狐狸言 取不言往,皆是往捕之而取其皮。”按: “于”在甲骨文、金文中作为动词表示 “往”义;先秦典籍中动词“于”的用 例不多见,在《诗经》里比较集中。
《说文》:“蜩,蝉也。”[汉]扬雄《方 言》:“蝉,楚谓之蜩。” 鸣蜩:蝉鸣。 句法同上文“有鸣仓庚”、“鸣鵙”。
八月其穫,十月隕蘀。
其获:指收获庄稼。“其”为动词词头。 “穫”與“獲”是同源字,王力先生 《同源字典》:“在渔猎时代,获得禽 兽叫‘獲’;在农业时代,获得谷物叫 ‘穫’。” 《说文》:“獲,猎所获也。”“穫, 刈谷也。”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分工大 致是明确的,不过有时收割庄稼可写作 “獲”。“穫”與“獲”今都简化为
可参看郭锡良先生《介词“于”的起源 和发展》(见《古汉语语法论集》,语 文出版社1998)。把“于耜”(第一 章)、“于貉”一类用法的“于”看作 虚字始于[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现在不少注本注作“助词”或“动词词 头”。
这几句自汉代起就有不同的理解。按照 《郑笺》的意见,猎取貉是给自己做衣 服,而猎取狐狸是给公子做衣服,“于 貉,往搏貉以自为裘也。狐狸以共尊 者。”按照《毛传》,则猎取貉猎取狐 狸都是给公子做衣服,“狐貉之厚以居, 孟冬天子始裘。”
私:私人占有。豵:《毛传》:“豕, 一岁曰豵,三岁曰豜。大兽公之,小兽 私之。”《召南· 驺虞》二章:“彼茁者 蓬,壹发五豵。”[宋]朱熹《诗集传》: “一岁曰豵,亦小豕也。” 这两句是说,猎获的小野兽归自己,大 野兽归贵族。
第五章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斯螽(zhōng):蝗类昆虫,即蚱蜢、蚂蚱。 《周南· 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毛 诗正义》:“此言‘螽斯’,《七月》言‘斯 螽’,文虽颠倒,其实一也。”[清]戴震《诗 经补注》:“斯,辞也。或曰螽斯,或曰斯螽, 便文成句。” 动股:《毛诗正义》:“言五月之时,斯螽动 摇其股。……又五月中以两股相切作声,闻数 十步是也。”
周人用周历兼用夏历,故诗中周历夏历并举。 一般说“X月”是指夏历,凡“X之日”是指周 历: 冬至 詩中表示方法 夏曆 11月 12月 1月 X月 殷曆 12月 1月 2月 周曆 1月 2又称为“大火”。大 火不是行星中的火星。周代夏历六 月黄昏时,大火居星空正南方,是 正中和最高的位置;其后逐渐偏西 向下移动,至七月已偏居西南,因 此说是“七月流火”。随着大火位 置移动,暑热开始减退;到了九月,
莎鸡:俗称纺织娘。振羽:雄性莎鸡振 动翅膀发出叫声。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野:《毛传》:“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野外曰林,林外曰垧。” 宇:屋檐。《说文》:“宇,屋边也。 从宀,于声。”《周易· 系辞下》:“后 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 雨。” 床:“牀”的异体字。
爰,“於是”,“在这里”。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的样子。 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后来就用“迟日”称代春日,如杜甫绝 句二首《迟日》:“迟日江山丽,春风 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蘩:白蒿,与养蚕有关。 采蘩祁祁:采集的白蒿很多。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 猗彼女桑。
蚕月:开始养蚕的月份,指夏历三月。 条桑:采摘桑树的枝条。 斨:方孔的斧子。斧斨:泛指斧子。 以伐,以之伐,用斧子来砍伐。 远扬:指桑树又长又高的枝条。 猗(jǐ):通“掎”,牵引。女桑:即柔 桑。“猗彼女桑”是说用手拉住枝条采 摘那柔嫩的桑叶。
载(zà i):同“载玄载黄”之“载”, 副词,又。缵:继续。《毛传》:“缵, 继。” 武功:指打猎的事。[清]陈焕《毛诗传 疏》:“田猎之事也。”
言私其豵,獻豣於公。
言:《毛传》认为是第一人称代词,我。课本 看作动词词头。对《诗经》中“言”的这类用 法如何解释,是《诗经》语言研究史上一个著 名的悬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看如下文献: A、《诗三百篇“言”字新解》,吴世昌, 《燕京学报》1933/13期 B、《与胡适之论诗经言字书》,杨树达, 《考古学社社刊》6期(1937)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衣:指上衣。 褐:粗麻或獸毛做成的短衣,是窮苦人 穿的衣服。《许行》:“其徒数十人, 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卒:動詞,終了。卒歲:過完一年。 周代官方雖用周曆,民間可能仍用夏曆, 周曆的二月是夏曆的十二月,一年快要 過完了,因此說“何以卒歲”。
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是以一个农家家 长的口气说的,就是说自己偕同妇女孩 子,到田里送饭来了。农官来到田间, 看到农民在耕作,很高兴。 孔颖达《毛诗正义》:“田畯来,见其 勤农事,则欢喜也。”
第二章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春:指的是月份。教材认为是指周历五 月,卽夏历三月;有的学者依据《夏小 正》“二月有鸣仓庚”、“二月采蘩” 等语认为“春”指夏历二月。 载:开始。 阳:温暖。 有:动词词头,加在动词“鸣”的前面。 仓庚:一种鸟,卽黄莺。
《豳风· 七月》
《七月》選自《豳風》,豳是國名,在 今陝西旬邑縣西。這首詩共八章八十八 句,是《國風》中最長的一篇。它象一 幅長卷,生動細致地描繪出春秋時農民 一年四季勞動生活的畫面。
第一章
描写从入冬到春耕这段时间的劳动 生活。 流,向下行。
《七月》
三正:夏历、殷历、周历。三者的主要 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 “三正”。周历以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 (即公元历法的十二月,夏历的十一月) 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公元历法 的一月,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 以建寅之月(即我们现在的阴历正月) 为岁首。
孔:副词,很。如:诗经豳风东山: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诗经周南 汝坟:“父母孔迩。” 裳:下衣。上古汉语中“衣”指上衣, “裳”指下衣。
第四章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秀:禾、草等植物吐穂开花。《毛传》: “不荣而实曰秀。”《尔雅· 释草》: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 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古籍中“秀”多表示谷类的抽穂扬花, 所谓“不荣而实”,概因谷类花不明显。
C、《与人论诗经言字书》,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1954) D、《〈诗经〉“言”研究》,田树生, 《语言学论丛》第七辑,商务印书馆 1981 E、《〈诗经〉“言” 字“我”义补证》, 丁晓良,《古汉语研究》1989/3 F、《〈诗经〉“言”、“薄”、“薄言” 释义探讨》,肖旭,《古汉语研究》 1992/3
有鸣仓庚:仓庚鸣,黄莺鸟叫起 来了。把动词放在行为主体的前 面,表示某种情形或现象的出现, 这是汉语的一种表达习惯,现代 汉语中“出太阳”、“起风”等 格式中保留了这种用法。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女:指农家女子。农家女子手里拿着深 筐。 遵,循,顺着道路走。《说文》:“遵, 循也。”朱熹《诗集传》:“遵,循 也。” 微行:小路。行:本义指十字路口,引 申指道路。 爰:动词词头。求:寻找。柔桑:嫩桑 叶。
条:动词,斩截枝条。《郑笺》:“条 桑,枝落采其叶也。”《正义》:“谓 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一说:挑取, 选取。《玉篇》引《诗》作“挑桑”。 又一说:生长茂盛的样子。[清]戴震《毛 郑诗考证》:“条,读如厥木惟条之 条。” [清]俞樾《群经平议》卷九: “条为木盛貌。……条桑,言桑叶茂盛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