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选文第二段
•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
任用
顺,指天下太平
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
只
相互对待
圣明
多亏
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选文第二段
•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
以死。
通“诤”
虚指,多人
相继以死诤谏
用尽
•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
其狂瞽。”
开启圣明的思虑 柴禾借指粗野之人
忌讳
谦辞,狂妄无知 瞽:瞎子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
随 商议
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参与其事并知其内情 《求谏》教学课进件言(第,一陈课述时)
第二段翻译2
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 的几个臣子,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 以死相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 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 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 力。”大宗称赞王珪说得好,下令从今 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 官跟随进去,让他参与其事并知其内情。 如果有什么进言,一定虚心采纳。
庄重严肃
官
慌了手脚而举止失当
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
改换脸色,表现出 和颜悦色的样子
希望
直言规谏
曾经
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
宾语前置 照自
借助
意动
危败,岂可得乎?
岂……乎 :怎么……呢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第一段翻译1
2.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
3.唐太宗以什么论证方式表明自己 观点的?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论证方式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 词句。 2、以“在唐太宗求谏中悟到的学习方 法”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感想。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谢谢指导!
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 子,公元627年到649年在位。
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在晋阳起 兵。唐朝建立后,封为秦王,任尚 书令。后来他率兵消灭周围各种割 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 争中的主要统帅。
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 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让位。唐太宗在位期间,推行 均田制、租庸调法,注意吸取隋亡国的教训,轻徭薄 赋,发展生产。同时又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在他的 统治期间,唐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境内政治 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求谏荣》教局学课面件(。第一课时)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贞观政要》是一部记载李世民政绩及君臣论 政的历史著作。全书40篇,合为8卷。
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 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 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 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不能匡正,想不陷入威亡的境地怎么可
能呢?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节选第一段
• 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
虐,臣下
闭口不说
保全
• 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
亦诛死。前 最终
不久
被诛杀
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避讳“民”
竭力陈说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正安二中 张 领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本文选自《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第 四》,记载唐太宗积极求谏的做法和 言论。“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唐太 宗勉励臣子极言规劝,勿担心触犯龙 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 故能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贞观 之治。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多次
通“耿”,耿直的议论
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君主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第二段翻译1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 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太平; 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 家太平。只有(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 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 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 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议论,使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 斧锯加工就能变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 明。
读准字音
yǎn zhèng gěng
俨肃 谏诤 鲠议
guī chú ráo
王珪 刍 荛
huìsāng zhǔ wú dǐ hē
不讳 丧乱 属文 芜词 诋 诃
qiān zuǎn shè qìng gǔ
愆过 纂组 怖慑 罄其狂瞽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节选第一段
•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
财政
皇帝 行政
宋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军事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 书 门
下
枢 (三衙)
密
院
侍 卫
殿 前
侍 卫
马司步
军
军
司Biblioteka Baidu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司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 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小雅》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鉴,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
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
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
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
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
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
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
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
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
于忠臣。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
第一段翻译2
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 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 虐,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 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虞 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 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 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思考探究:
1.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 求谏的目的是什么?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选文第二段
•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
任用
顺,指天下太平
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
只
相互对待
圣明
多亏
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选文第二段
•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
以死。
通“诤”
虚指,多人
相继以死诤谏
用尽
•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
其狂瞽。”
开启圣明的思虑 柴禾借指粗野之人
忌讳
谦辞,狂妄无知 瞽:瞎子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
随 商议
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参与其事并知其内情 《求谏》教学课进件言(第,一陈课述时)
第二段翻译2
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 的几个臣子,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 以死相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 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 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 力。”大宗称赞王珪说得好,下令从今 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 官跟随进去,让他参与其事并知其内情。 如果有什么进言,一定虚心采纳。
庄重严肃
官
慌了手脚而举止失当
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
改换脸色,表现出 和颜悦色的样子
希望
直言规谏
曾经
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
宾语前置 照自
借助
意动
危败,岂可得乎?
岂……乎 :怎么……呢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第一段翻译1
2.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
3.唐太宗以什么论证方式表明自己 观点的?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论证方式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 词句。 2、以“在唐太宗求谏中悟到的学习方 法”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感想。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谢谢指导!
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 子,公元627年到649年在位。
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在晋阳起 兵。唐朝建立后,封为秦王,任尚 书令。后来他率兵消灭周围各种割 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 争中的主要统帅。
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 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让位。唐太宗在位期间,推行 均田制、租庸调法,注意吸取隋亡国的教训,轻徭薄 赋,发展生产。同时又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在他的 统治期间,唐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境内政治 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求谏荣》教局学课面件(。第一课时)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贞观政要》是一部记载李世民政绩及君臣论 政的历史著作。全书40篇,合为8卷。
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 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 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 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不能匡正,想不陷入威亡的境地怎么可
能呢?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节选第一段
• 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
虐,臣下
闭口不说
保全
• 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
亦诛死。前 最终
不久
被诛杀
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避讳“民”
竭力陈说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正安二中 张 领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本文选自《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第 四》,记载唐太宗积极求谏的做法和 言论。“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唐太 宗勉励臣子极言规劝,勿担心触犯龙 颜,而他也深切自我反省,虚心求谏, 故能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贞观 之治。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多次
通“耿”,耿直的议论
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君主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第二段翻译1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 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太平; 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 家太平。只有(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 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 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 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议论,使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 斧锯加工就能变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 明。
读准字音
yǎn zhèng gěng
俨肃 谏诤 鲠议
guī chú ráo
王珪 刍 荛
huìsāng zhǔ wú dǐ hē
不讳 丧乱 属文 芜词 诋 诃
qiān zuǎn shè qìng gǔ
愆过 纂组 怖慑 罄其狂瞽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节选第一段
•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
财政
皇帝 行政
宋朝时期的 中央集权体制
军事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中 书 门
下
枢 (三衙)
密
院
侍 卫
殿 前
侍 卫
马司步
军
军
司Biblioteka Baidu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司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 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小雅》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鉴,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
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
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
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
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
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
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
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
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
于忠臣。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
第一段翻译2
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 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 虐,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 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虞 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 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 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
《求谏》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思考探究:
1.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 求谏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