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仿真模拟卷二含解析 不是本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生物仿真模拟卷(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不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B、人体内环境稳态有赖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C、种群密度变化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D、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
解析: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为不正常的生命现象,不属于细胞生命历程A错;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机制,B正确;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正确;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D正确。

答案:A
2.右图是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 l→t2叶绿体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若再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合速率的提高是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C3还原的过程也随光反应的停止而停止
解析: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类囊体膜上水光解加快、O2 释放增多,A错;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CO2,光合速率将再提高,B错;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下降,暗反应增强的结果,C正确;t4时撤去光照,故光反应不能进行,因此叶绿体中的ATP被消耗,导致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而二氧化碳固定仍在进行,因此短时间内C5化合物减少,C3化合物的含量升高,D错。

答案:C
3.已知小麦的抗病和感病、无芒和有芒是两对相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

现用两种表现型不同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如下表所示:
如果让F1中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小麦杂交,则F2中表现型为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与感病有芒的比例为()
A、2:2:1:1
B、1:1:1:1
C、9:3:3:1
D、3:3:1:1
解析:F1中抗病无芒AABb或者AaBb与感病有芒aabb杂交,F2有2种:第一种AABb×aabb→AaBb 或者Aabb,其中抗病无芒AaBb概率为1/8×1/8×1/2=1/128,抗病有芒Aabb概率为1/8×1/8×1/2=1/128,第二种AaBb×aabb→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抗病无芒AaBb概率为1/4×1/8×1/4=1/128,抗病有芒Aabb概率为1/4×1/8×1/4=1/128,感病无芒aaBb概率为1/4×1/8×1/4=1/128,感病有芒aabb概率为1/4×1/8×1/4=1/128;抗病无芒(A_B_)1/128+1/128=2/128,抗病有芒(A_bb)1/128+1/128=2/128,感病无芒(aaB_)1/128,感病有芒(aabb)1/128。

所以抗病无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感病有芒=2:2:1:1。

A正确。

答案:A
4.蜜蜂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2n=32),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

右下图为蜜蜂体内的某一细胞示意图(n=16, 只画出部分染色体,英文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推测符合事实的是()
A.该细胞是蜂王或雄蜂体内的生殖细胞
B.该细胞如继续分裂只有一个时期含有32个DNA分子
C.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如继续分裂则A、a将分离
D.该细胞中有4个中心粒,32条姐妹染色单体
解析:该细胞可以是二倍体雌性蜂减数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判断的理由是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它也可以是雄蜂的体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判断的理由也是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A错;该细胞如继续分裂只有一个时期即末期不含有32个DNA分子,B错;该细胞可能是蜂王产生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或雄蜂的体细胞,因此一条染色体上同时出现A基因和a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有可能是雌蜂减数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的结果,C错;由于中心粒在间期复制,该细胞中有4个中心粒,32条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

答案:D
5. Akita小鼠是一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该小鼠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干扰了胰岛素二硫键的形成,大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累积在内质网中,导致相关细胞的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并最终启动该细胞的凋亡程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空间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的加工
B.内质网功能紊乱会诱发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
C.Akita小鼠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大量凋亡
D.Akita小鼠体内肝脏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
解析:胰岛素是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如果内质网出错将会使胰岛素的加工受到影响,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并最终启动该细胞的凋亡程序”,而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说明内质网功能紊乱会诱发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B正确;胰岛A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不能指导合成胰岛素,所以Akita小鼠胰岛A细胞不会出现与胰岛B细胞相同的凋亡现象,C错误;Akita小鼠的体内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那么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D正确。

答案:C
6.下列措施在实践中不可行的是()
A.大棚栽培中,适量的多施有机肥可增加大棚中的CO2浓度而增产
B.研究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来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在菠萝生产过程中,可人工喷洒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促进果实同步成熟
D.在水稻田中,放养青蛙可达到防治害虫而增产的目的
解析:有机肥被土壤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可以增加增加大棚中的CO2浓度而增产,A正确。

种群增长率在K/2时最大,捕捞应该使种群数量在K/2以上,有利种群很快恢复K值,B正确。

植物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

青蛙以害虫为食,制约害虫数量的发展,D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12分,每空2分)某小组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对红掌(半阴生高等植物)净光合速率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曲线叶绿素a/b表示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 含量之比):
(1)从红掌绿叶中提取得到深绿色色素滤液,并在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层析之后滤纸条上却未出现色素带,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2)遮光率达到90%时,红掌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

(3)如图所示,当遮光率达到10%以上时,随着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含量增加更多。

由此推测,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当遮光率达到90%时,对该植物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与10%遮光处理相比,不遮光处理的植株干重较小,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1)从红掌绿叶中提取得到深绿色色素滤液,并在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层析之后滤纸条上却未出现色素带,最可能的原因是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不再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
(2)遮光率达到90%时,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红掌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3)当遮光率达到10%以上时,随着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之比下降,说明叶绿素b含量增加更多.由此推测,这是对弱光环境环境的一种适应.当遮光率达到90%时,由于植物个体净光合作用等于0,对该植物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说,所以叶绿体消耗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植物在光照强度过大时,会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所以不遮光处理的植株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答案:(1)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2)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3)叶绿素b 弱光环境大于
(4)光照强度过大,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30.(9分,每空1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焦虑、紧张等会导致机体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
(2)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图乙,其中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 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

人们推测,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当HIV刚进人体内感染T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道防线,而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图丙表示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反射弧中的一个突触结构.乙酰胆碱受体的离子通道既允许钠离子通过,也允许钾离子通过,当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则膜两侧离子移动情况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为研究钙离子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
②将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
,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解析:(1)图中作用于免疫细胞的物质来自于血液和神经细胞,所以作用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免疫系统的具有防卫、监控、清除功能.淋巴因子是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T淋巴细胞的减少会影响淋巴因子的分泌.
(2)已知FasL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其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又称死亡因子受体,其基因可在各种细胞内表达.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可能是由于FasL 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当HIV刚进人体内感染T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一、二(或第二)道防线,而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基因Fas 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
(3)当前膜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后膜受到刺激,Na+通道打开,Na+内流,使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从而引起兴奋.
(4)①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
质;
②根据题意,若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答案:
(1)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防卫、监控、清除淋巴因子
(2)FasL 第一、二(或第二) Fas
(3)钠离子内流
(4)突触小泡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3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原理是。

如图曲线可表示单子叶植物.
(2)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法处理插条.(3)植物移栽时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此现象说明根具有现象。

(4)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

解析:(1)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原理是高浓度抑制双子叶杂草。

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所以上图曲线Ⅰ可表示双子叶植物,曲线Ⅱ可表示单子叶植物,最好用图中d点浓度的类似物作为除草剂,这样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促进单子叶作物的生长.(2)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浸泡法处理插条,若生长素浓度较高,可用拈蘸法.
(3)顶端优势指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靠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增加,顶端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切除主根可促进侧根生长,此现象说明根与茎一样都具有顶端优势.
(4)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对照组的处理应该把实验组中的“加入生长素”这个自变量改为“不加生长素”的培养液,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答案:
(1)高浓度抑制双子叶杂草Ⅱ
(2)浸泡
(3)顶端优势
(4)①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③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32.(11分,除标除外,每空1分)AS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患儿脑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发育性疾病.UBE3A蛋白由位于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控制合成,该基因在人脑细胞中的表达与其来源有关: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UBE3A基因由于邻近的SNRPN基因产生的反义RNA干扰而无法表达(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UBE3A蛋白是泛素﹣蛋白酶体的核心组分之一,后者可特异性“标记”P53蛋白并使其降解.检测P53蛋白的方法是。

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另一途径是通过(细胞器)来完成的。

(2)由于UBE3A基因和SNRPN基因,所以它们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对绝大多数AS综合征患儿和正常人的UBE3A基因进行测序,相应部分碱基序列如图2所示.由此判断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来自方的UBE3A基因发生,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发生。

(3)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有在神经组织中才会发生UBE3A基因被抑制的现象,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性。

(4)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现产前诊断出一个15号染色体为“三体”的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与异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其UBE3A基因全部正常.该受精卵可随机丢失一条15号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发育成AS综合征患者的几率是(不考虑基因突变,请用分数表示)。

(5)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家族中的XLA男性患者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前提下,一部分幼年夭折,一部分能活到四、五十岁.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两点原因:。

解析:(1)检测蛋白质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法.细胞内的蛋白质可可以通过溶酶体来降解.(2)由图可知,UBE3A基因和SNRPN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遗传关系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于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可正常表达,来自父方的UBE3A基因不能表达,再结合图2可推知,绝大多数AS综合征的致病机理是:来自母方的UBE3A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发生.
(3)研究表明,人体非神经组织中的来自母方或父方的UBE3A基因都可以正常表达,只有在神经组织中才会发生UBE3A基因被抑制的现象,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4)该“三体”的受精卵是由正常卵细胞与异常精子受精形成的,其UBE3A基因全部正常.即三体的15号染色体中有两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受精卵可随机丢失一条15号染色体而完成胚胎发育,则剩下的两条15号染色体组成有两种情况: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2/3;两条15号染色体都来自父方,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1/3.如果两条15号染色体都来自父方,UBE3A基因无法表达,会导致AS综合症,因此受精卵发育成AS 综合症的概率为1/3。

(5)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家族中的XLA男性患者在未接
受有效治疗的前提下,一部分幼年夭折,一部分能活到四、五十岁.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两点原因:该致病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与该致病基因的表达相关.
答案:
(1)抗原﹣抗体杂交(2分)溶酶体
(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母碱基(对)的替换
(3)组织特异
(4)1/3
(5)该致病基因的表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基因的表达与该致病基因的表达相关(3分)(二)选考题:共15分。

请考生从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除标除外,每空1分)请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
(1)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可用于制作果酒.酵母菌新陈代谢的类型是,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的颜色为。

(2)花药离体培养时,选择合适发育时期的花粉能提高诱导成功率,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3)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的目的是,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并且需要添加。

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

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再由芽发育成叶和茎,这一过程称为。

解析:(1)酵母菌是一种真菌,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缺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其新陈代谢的类型是异氧兼性厌氧型.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的颜色为灰绿色.
(2)花药离体培养时,选择合适发育时期的花粉能提高诱导成功率,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醋酸洋红法.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3)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的目的是避免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与培养的植物组织竞争(或防止杂菌感染植物组织),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并且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法.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再由芽发育成叶和茎,这一过程称为再分化.
答案:
(1)异氧兼性厌氧型重铬酸钾灰绿色(2分)
(2)醋酸洋红法(2分)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2分)
(3)避免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与培养的植物组织竞争(或防止杂菌感染植物组织)(2分)植物激素(2分)高压蒸汽灭菌法(2分)再分化
38.[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15分,除标除外,每空2分)野生黑芥(染色体数为2A)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而花椰菜(染色体数为2B)易感染黑腐病菌而患病,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抗黑腐病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操作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

过程①PEG的作用是,此时培养液需要保持一定渗透压的目的是。

(2)经过①操作后,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进而脱分化形成,经过②形成杂种植株。

(3)若要分析杂种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该植株根尖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

(4)用上述方法培养的该杂种植株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用黑腐病菌感染杂种植株,筛选出具有的杂种植株。

解析:(1)图中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植物体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①PEG的作用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此时培养液需要保持一定渗透压的目的是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
(2)经过①操作后,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进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杂种植株.
(3)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最好是观察分生组织有丝分裂中期的临时装片,此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4)用上述方法培养的该杂种植株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2A+2B,用黑腐病菌感染杂种植株,筛选出具有抗黑腐病杂种黑芥﹣花椰菜的杂种植株.
答案:
(1)植物体细胞杂交(1分)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维持原生质体的形态
(2)愈伤组织再分化
(3)形态和数目
(4)2A+2B 抗黑腐病杂种黑芥﹣花椰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