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合集下载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育种进展及其应用分析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育种进展及其应用分析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育种进展及其应用分析作者:粟贵武来源:《广东科技》 2014年第3期粟贵武(江苏焦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丰 224173)摘要:通过常规有性杂交育种途径,于2009年培育出具有超亲和性和特异遗传效应的光温敏核不育系SGW286S。

2011年培育成功偏籼和偏粳型籼粳亚种间杂交稻。

2013年在广西马山和上林进行10亩以上作连晚栽培示范,无论单产、抗倒力、抗病性均已超越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间杂交稻。

关键词:亚种间杂交稻;超亲和;遗传效应;偏籼;偏粳0 引言典型籼粳杂交属亚远缘杂交,F1代蕴藏着巨大的杂种优势潜力,但籼粳亚种间遗传差距过大,F1代普遍存在亲和差,小穗育性低,光合产物分配异常及“库、源、流”不协调而产生的植株超高、生育期超长、籽粒充实偏低、米质较差等诸多弊端成为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生理障碍。

为克服上述障碍,通过常规有性杂交将有利基因聚合和累加到一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上,进一步调整遗传差异,于2009年培育成功具有超亲和性和特异遗传效应的光温敏核不育系SGW286S。

超亲和性和特异遗传效应聚合在一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上,从而顺利克服了籼粳杂种普遍存在的生理障碍,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生产应用已成为现实。

1 超亲和性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培育2004年发现JD19S的广亲和特性,自JD19S与粳稻配组的杂种后代中定向培育偏籼和偏粳的光温敏核不育系,2009年培育出具有特殊广亲和性的光温敏核不育系SGW286S,它对已测交过的粳稻和爪哇稻高亲和,F1代小穗育性正常,至今尚未发现小穗育性低的组合。

SGW286S与籼稻配组,多数组合F1代小穗育性正常,少数组合F1代结实率<80%,个别组合F1代结实率<60%。

SGW286S对粳稻、爪哇稻和籼稻亲和力之强,亲和谱之广已超越现有广亲和光温敏核不育系。

因此,SGW286S对粳稻、爪哇稻和籼稻的亲和性绝非普通广亲和性,似以“超亲和性”表示更准确。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卢永根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卢永根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卢永根导读:本文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卢永根,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卢永根卢永根,1930年12月2日生于香港,广东花都人。

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

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长期从事作物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稻的遗传资源、稻的经济性状遗传、稻的雄性不育遗传和栽培稻的杂种不育性遗传等方面。

南粤杰出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代表作品《农作物的品种资源》《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卢永根捐出毕生积蓄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她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科研领域70年代后,从事水稻遗传学的研究。

根据矮生性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把我国现有主要籼稻矮源分为2类4群。

对水稻的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进行基因分析,发现它们的育性恢复基因是相同的Rf1和Rf2。

Rf为不完全显性,有剂量效应。

栽培稻的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最少由6个基因座的花粉不育基因控制,提出“特异亲和基因”的新概念.首次建立原产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的粗线期核型。

他长期从事水稻遗传研究。

曾协助丁颖院士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专著(科学出版社,1978)。

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进展。

特别是他和他的助手张桂权教授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的遗传机理及杂种优势利用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的遗传机理及杂种优势利用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的遗传机理及杂种优势利用郭洁;刘少隆;周新桥;陈达刚;陈可;叶婵娟;李逸翔;刘传光;陈友订【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22(49)9【摘要】籼稻和粳稻是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两者在形态、生理以及基因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亚种间的遗传差异将会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能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潜力,但是,籼粳亚种间的F1杂种不育性严重阻碍了杂种优势的利用。

杂种不育性是一种合子后生殖隔离,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受多个不育基因座控制。

广亲和品种的发现为克服亚种间杂种不育提供可能,该材料无论与籼稻还是粳稻杂交,F1杂种都能正常结实或结实率较高。

概述了籼稻与粳稻间差异,剖析了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基础、已鉴定的杂种不育主效QTL与基因,分析了已克隆杂种不育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广亲和基因的功能。

据此提出利用籼粳架桥培育亚种间渗入水稻、聚合育种培育广亲和系和粳型亲籼系,以及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广亲和系等途径,能够克服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精准化改良籼粳杂种的结实率,从而实现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将会推动水稻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总页数】13页(P53-65)【作者】郭洁;刘少隆;周新桥;陈达刚;陈可;叶婵娟;李逸翔;刘传光;陈友订【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南优质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32【相关文献】1.水稻籼粳交亲籼型不育系的杂种优势利用2.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的多基因遗传不平衡3.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性及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研究进展4.水稻籼爪交和粳爪交杂种优势的研究:Ⅳ.籼爪交杂种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5.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Ⅱ.籼(粳)型不育系与粳(籼)型恢复系和粳型广亲和系三交F_1的育性表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徐伟东;蔡金洋;杨尧城【摘要】This study reviewed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indica-japonica rice breeding practices, and analyzed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in subspecies. Meanwhile 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principal issues to make use of indica-japonica subspecies heterosis completely. As well as combined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breeding practice,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between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is prospected.%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我国杂交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简述了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现状,浅析了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面临的难点以及解决对策,总结了现阶段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并结合生产和育种实际,对进一步开展有关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期刊名称】《中国稻米》【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水稻;籼稻;粳稻;杂种优势【作者】徐伟东;蔡金洋;杨尧城【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16;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16;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35上个世纪20年代末,我国第一个水稻杂交品种中山1号的问世,开启了中国水稻杂交育种的新纪元[1]。

水稻籼粳杂交不育机理研究进展-

水稻籼粳杂交不育机理研究进展-
造成其杂种的不育。 S5-n基因则在其编码蛋白的N末端有一大片段序列的 缺失,造成了蛋白亚细胞定位的改变,导致其功能丧失, 无论与籼稻还是粳稻杂交,都不影响杂种的育性。
Sa基因的克隆
华南农大刘耀光等在1号染色 体上定位克隆了一个控制籼粳杂 交育性的基因——Sa基因,它影
响水稻籼粳杂种F1代的花粉育性,
用籼粳杂交的强大优势。
2、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这些基因转到一些我们自己 的优势材料中来,创制新的籼粳杂交亲和种质。
他 们 是 的 我 微 们 笑 最 大 的 动 力 !
×
籼粳杂种不育控制基因
1
S5基因
三等位基因系统座模型
2
Sa基因
两基因/三元件互作模型
S5基因的发现
1984年,日本的水稻育种家池
桥宏认为籼粳杂种的不育性主要受
第6染色体S5座位的等位基因控制。 籼稻、粳稻的等位基因分别是S5-i 和S5-j,S5-n被称为广亲和基因, 将具有S5-n基因的品种称之为广
籼粳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导致 携带粳型等位基因雄聚子的特异 性败育。2008年发表在《PNAS》 上。
Sa基因—两基因/三元件模型
SaM Sa SaF 粳稻:SaM-SaF籼稻:SaM+SaF+
SaM+编码一个由257氨基酸组成的类泛素修饰因
子E3连接酶,而SaM-在第5内含子发生一个G-T单位点
亲和品种,它与籼稻和粳稻杂交的
后代都表现比较正常的育性
S5基因的克隆
2008年张启发团队在水稻第6染色 体克隆了引起籼粳杂种不育的控制基 因——S5基因。 S5基因编码一个天冬氨酰蛋白酶 (APs),通过控制雌配子(胚囊)的育性 而影响水稻结实率。2008年发表在

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阐明

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阐明

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阐明籼稻粳稻杂种不育是指由籼稻和粳稻杂交得到的后代在生殖过程中出现不育现象的一种特殊现象。

该现象一直以来都备受农业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分子机理的角度探讨籼稻粳稻杂种不育的原因。

首先,籼稻和粳稻作为两个不同品种的水稻,在某些遗传因子上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导致了籼稻和粳稻在生殖过程中的配对不完全或不协调,从而导致了杂种不育。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这些遗传因子中有一些是属于不育系因子,它们会在杂种后代的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从而导致了不育现象的发生。

其次,籼稻粳稻杂种不育的机理与核质互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核质互作是指杂种后代的细胞核和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核中的一些基因表达受到质体的调控,而质体中的一些基因则受到细胞核的调控。

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往往涉及到质体和细胞核之间的功能不协调,导致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出现问题,最终导致不育的产生。

最后,研究人员还发现,籼稻粳稻杂种不育与一些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异常有关。

在不育杂种中,一些基因的表达被抑制或激活,从而导致了重要代谢途径和生物过程的紊乱。

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杂种后代的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籼稻粳稻杂种不育是由籼稻和粳稻在生殖过程中配对不完全、核质互作异常和基因表达水平异常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通过深入研究籼稻粳稻杂种不育的分子机理,可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高水稻杂交育种的效果,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_韦新宇

水稻籼粳交衍生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_韦新宇

利用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选择遗传差异适当的亲本配组是选育籼 [ 1] [ 2 - 3] 粳亚种间强优势组合的重要基础 , 双亲适度的遗传差异可有效提高杂种的结实率和产量水平 , 改善 杂种的一些不良性状如生育期和株高超亲、 籽粒充实差等
[ 7] [ 4- 6]
, 并使杂种保持强大的产量优势。明晰水稻
G enetic effects and heterosis for yield -related traits in the derivative lin es from Indica-Japon ica crosses of rice
WE I X in -yu , XU Xu -m ing , ZHANG Shou -gang , ZHUO W ei, MA B in - lin , L IANG Kang - jin g
1 . 1 试验材料 从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系谱 析结果
[ 9] [ 7]
中随机选取 9 个籼粳交衍生系 , 其籼粳分化类型依据 ILP 标记分
。其中粳型衍生系 1 个 :19 、 明恢 413 、 明恢 512 ; 偏籼型衍生
系 3 个 : 97gk1037 、 97gk1019 、 明恢 502 ; 籼型衍生系 2 个 : 明恢 118 、 明恢 417 。选用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 用的 8 个水稻不育系 , 其中籼型三系不育系 5 个: 广抗 13A、 中九 A、 Ò -32A、 K17A、 金 23A; 籼型两系不育 系 3 个 : 培矮 64S 、 广占 63S、 SE21S 。供试材料均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提供。 1 . 2 试验方法 取上述亲本按 8 @ 9 的不完全双列杂交 ( NC-Ò 设计 ) 人工组配成一套包括亲本和杂种一代的遗传材 料 , 于 2007年晚季分别在福建农林大学水稻育种基地 (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 ) 和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 研究所 ( 沙县 )种植, 莆田试验点于 6 月 29 日播种、 7 月 24 日移栽, 沙县试验点于 6 月 15 日播种、 7 月 15 日移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 3 次重复, 每小区种植 5行 , 每行 8株 , 株行距 20 c m @ 20 cm, 单本栽插, 常规 栽培管理, 并及时防治病虫害。记载播抽天数 , 成熟时从小区中间随机取有代表性的植株 6 株考查其单株 谷重、 单株有效穗数、 每穗总粒数、 每穗实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株高和穗长等性状。 1 . 3 统计方法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加性 ) 显性遗传模型 ( AD 模型 ) 和统计分析方法

水稻籼粳杂种育性位点S5的作用机理

水稻籼粳杂种育性位点S5的作用机理

水稻籼粳杂种育性位点S5的作用机理摘要:普通栽培稻可分为籼、粳两个亚种,籼、粳亚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导致籼粳杂种通常不育。

研究发现,水稻第6号染色体S5位点被译码成3个紧密连锁的基因(ORF3 to ORF5)与水稻籼粳杂种的育性有关。

在雌性孢子生殖的过程中,ORF5+(杀手)和ORF4+(协作者)的作用是导致细胞内质网胁迫。

ORF3+(保护者)能阻止细胞内质网胁迫和产生正常的配子,但是ORF3_不能阻止细胞内质网胁迫,导致细胞早熟性程序性死亡和胚囊败育。

ORF3+配子的优先传递导致后代的偏分离。

这些研究结果增加了我们对籼粳亚种区别的认识,并有助于水稻遗传改良。

关键词:籼粳杂种育性 S5 ORF5+ ORF4+ ORF3+ ORF3_背景介绍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要远大于籼粳亚种内的优势。

但由于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亚种之间生殖隔离法则,籼粳稻亚种间杂种育性下降,结实率很低。

受此制约,长期以来,杂交水稻的育种工作基本限制在亚种内进行,亚种之间更加强大的杂种优势难以得到利用。

国际水稻科研工作者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发现,S5可能是控制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状,导致广亲和现象的主效基因位点。

从1990年开始,张启发课题组经过18年努力,并与多家研究单位合作,于2008年成功克隆了S5位点的5号基因。

但他们仍困惑的是,仅5号基因作用无法解释该位点引起杂种不育机理。

2012年9月,张启发院士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A Killer-Protector System Regulates Both Hybrid Sterility and Segregation Distortion in Rice》。

此次发表最新成果表明,两个与之紧密连锁的基因(3号和4号基因)与5号基因协同作用控制杂种不育及广亲和现象。

研究人员聚焦于水稻染色体上的一个特殊区域:S5,此前他们曾发现这一区域与杂种不育有关。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及其类型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及其类型

V ol.29,N o.4pp.574~580 July ,2003作 物 学 报ACT A AG RONOMICA SI NICA第29卷第4期2003年7月 574~580页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及其类型严长杰 梁国华 顾世梁 陆驹飞 汤述翥 顾铭洪Ξ(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225009)摘 要 克服栽培稻不同亚种间杂种F 1的不育性是有效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前提。

本研究选择了籼粳两亚种不同生态型的19个水稻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它们之间杂种不育性的表现特点及遗传特性。

试验按p ×q 设计进行,以籼稻作为母本,共配置了90个籼粳交组合。

调查了各组合F 1的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

研究结果表明:(1)各组合的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都存在显著的差异。

(2)花粉育性和胚囊育性分别由不同的遗传系统所控制,两者共同决定小穗育性的高低。

(3)起源于我国华南的籼稻品种比具有国际稻血缘的籼稻品种与粳稻的分化更远。

(4)根据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为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可知:本研究中90个籼粳交F 1可分为4个类型,即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都高;小穗育性高,但花粉育性低;小穗育性低,但花粉育性高;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都低。

关键词 水稻;籼粳交杂种;小穗育性;花粉育性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Characteristic and Classification for Sterility of H ybrids from Typical IndicaCrossed with J aponica V arieties(O.sativa )Y AN Chang 2Jie LIANG G uo 2Hua G U Shi 2Liang LU Ju 2Fei T ANG Shu 2Zhu G U M ing 2H ong(Department o f Agronomy ,Agricultural College ,Yangzhou Univer 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China )Abstract There has been much interesting in studying the sterility of hybrid between tw o rice subspecies indica andjaponica ,and it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in high yield rice breeding.In this study ,19varieties ,10in 2dica and 9japonica ones ,were selected as parents ,which represents different rice ecosystems.According to the p ×q de 2sign ,90cross combinations were obtained by crossing 10indica varieties (as female parents )to the 9japonica varieties (as male parents ).The F 1spikelet and pollen fertilities of all crosses were analyzed in detail.The main results are listed as fol 2lows :(1)Am ong the 90crosses ,the spikelet and pollen fertility varied widely ,ranging from fully fertile to nearly sterile.(2)The pollen and embry o sac fertility were controlled by tw o sets of different genes ,and both of them made contributions to F 1spikelet fertility.(3)The indica varieties originated in S outh China had higher 2level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from japonica varieties than those containing IRRI rice genetic system.(4)C lust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90indica/japonica cross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i.e.both spikelet fertility and pollen fertility were normal ,both of tw o were low (sterile ),spikelet fertility was relatively normal ,while pollen fertility was low ,and the last type was that spikelet fertility was relatively low ,while pollen fertility was relatively high.K ey w ords Rice ;Indica/japonica hybrid ;S pikelet fertility ;P ollen fertility 了解水稻品种间的亲和性分化,对于认识栽培稻的起源、分化有重要意义。

1籼-粳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的研究进展

1籼-粳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的研究进展

研究生姓名: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的遗传研究 5 1 籼-粳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的研究进展1.1 亚洲栽培稻的分化与亚种分类稻属(Genus Oryza)植物约含20个种。

亚洲栽培稻(O. sativa L.)简称栽培稻或水稻,是其中的一个广为种植的栽培种[106]。

水稻起源于低纬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使其演化成适应不同纬度或海拔地区栽培的各种变异类型。

如我国先民早就认识到的粘和糯、籼和粳的差异;印度的水稻品种根据栽培季节不同有夏稻(Aman)、秋稻(Aus)和冬稻(Boro)之分;印度尼西亚的水稻品种存在婆罗型(Bulu)、久莱型(Tjereh)和中间型(Gundil)的分化等[103]。

对稻种进行科学分类,是研究和利用稻种资源的基础性工作。

Kato(1930)根据品种的地理分布、形态特点和杂种F1的育性特点,首次将水稻分为印度型(O.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和日本型(O.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Kato)两个亚种,它们分别相当于我国的籼稻和粳稻[5 ]。

Kato收集的品种,多数来自栽培水平较高、品种分化较深的地带(日本、我国江浙和台湾等地),因而籼粳差异明显[4]。

后来,随着品种数目的增加、品种来源的扩大和判别指标的增多,发现在典型的印度型(籼)和日本型(粳)之间还存在一些过渡类型。

Terao和Mizushima(1939)根据杂种F1育性呈连续性变异的特点,将水稻分成Ⅰa、Ⅰb、Ⅰc、Ⅱ和Ⅲ类型[173]。

其中Ⅰa和Ⅰb相当于日本型品种,Ⅱ和Ⅲ相当于印度型品种;而Ⅰc类的部分品种属于所谓的“中间类型”,将其与前两类品种杂交,F1育性都比较高。

Ⅰc类品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爪哇地区。

Matsuo(1952)根据1411个品种约20种形态性状的研究结果,把水稻分为A、B和C三类[ 4]。

从品种的地区分布看,大多数日本品种属于A类,90%以上的印度品种属于C类,大约90%的爪哇品种属于B类。

籼粳杂种不育性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

籼粳杂种不育性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

K y od Rc; yr e l ; er ute s ao; eec eo b a o e rs i H biS ri R po ci o tnG nt cm i tn w e dt t iy d vili ir ni 基于 亚 洲栽 培 稻 ( rz t oL) 种 间杂 种 的不 育 , 亚种 内杂 交组 合 育性 显著 高 于亚种 间杂交 组合 育性 , 以广 亲和 性 品种 为亲 本之 一 的杂 交 组合 多数 ( 1 %) 有 7. 具 7 正 常 的育 性 。 F P分子 标 记 分 析表 明 , 些 杂交 组 合 的遗 RL 这 传 基础 特殊 , 遗传 距离 大 于典 型 的亚种 内组合距 离 , 其 而小
J N G n l ( o ee f g cl r, u nx U i r t, a nn, u n x 5 0 0 ) I a g t e a C l g r u ue G a gi n esy N n ig G a gi 3 0 4 l oA i t v i A s a t H b d t ly sh e n t ito te ti t no h t oib te n c bp c s n i d a o i .s e e c eh n m bt c r yr e i e y o s a rh iz i e s w e e u se i d a n p n a t g n t c a i i s r t it k c r n f u l a o f e r s e i i r s ei ca j c I im s
S u yAd a c so eGe e i sso eS e i t eHy rd b t e d caa d J p n c c t d v n e n t n t Ba i f h trl y i t b ewe nI ii n a o i Rie h c t i nh i n a

广谱强恢复系GR38对籼粳两类型不育系的恢复基因分析

广谱强恢复系GR38对籼粳两类型不育系的恢复基因分析
研 究 利用 较少 , 约了杂 交水 稻 的发 展 。因此 , 制 寻找
离, 银染后观察检测, 记录带型。
13 建 池及恢 复基 因位点 检 测 .
从 G 6 / R8光 A G 3 4 A G 3 、 / R 8的两 个 F 群 体 中 ,
分别选择花粉育性高于 8. 00%和低于 10%各 1 . O 个单株分别等量混合构建高育池及低育池。用 49 1 个均 匀分 布 于 1 染色 体上 的 S R标 记 筛 选 亲本 2条 S
21 年 2 01 4卷 5期
f2 4 No 5 .
西





1 1 65
S uh et hn o r a o r utrl ce c s o t s C iaJu n l f i l a in e w Ag c u S
文章 编号 :0 1 8 9 2 1 )5—11 0 1 0 —42 ( 0 1 0 6 5- 5
R 7 0 a dR 4 0i h ot n f c rm s m .T ee腑 M3 4 n M 9 ntes r a no ho oo e1 h r h 8m n ddf rn s rr a ea i ee t et e r o i R 8fr n i n dJ p n aC . nG 3 o Idc aa a o i MS c
间的多态 , 亲本上 表现 多态 的标记 用 于筛池 。 在
利用 G 6 / R 8的 F 群 体 的 17个 单 株 、 4A G 3 2 7 光 A G3 / R 8的 F 群体 的 23个 单 株 , 建 在 两 池 中有 2 7 构
, , , ,
( . i eerhIstt, un xAcd m f c trl cecs G a ̄ N nn 5 0 0 hn ;. u  ̄ rpG nt m rv- 1 Rcn e ni l n n a ig 3 0 7C ia2 C a dCo ee cI poe n i

水稻品种特性的遗传解析及其育种战略研究

水稻品种特性的遗传解析及其育种战略研究

水稻品种特性的遗传解析及其育种战略研究水稻是全球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据着全世界粮食供应的大部分份额。

水稻的高产是粮食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研究水稻的遗传特性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提高粮食食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对水稻品种的遗传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推动水稻育种的进展。

1. 水稻的遗传特性水稻是一个单子叶植物,其基因组大小为约4.6亿个碱基对。

水稻的基因组被分为12个染色体。

水稻的遗传特性受到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1.1 水稻的遗传结构水稻的遗传结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基因组和基因型。

基因组是指水稻基因的组合,基因型则是指水稻在其基因组中的基因排列组合。

水稻基因组高度复杂,其中包含了数万个基因。

众所周知,水稻是典型的自交物种,这意味着它的基因型比较稳定,也就是说,亲本本身就包含着目标基因,因此为了筛选目标基因,育种专家通常需要利用各种高效方法进行物种杂交。

1.2 水稻的基因型水稻的基因型主要包括:候选基因、选择标准、动态性状。

候选基因是一组被认为与所需性状有明确关系的基因;选择标准则是指评价个体在特定性状方面的表现。

动态性状则是指多基因性状或由多基因互作所决定的性状,它常常表现出间接性、多元性等特点。

水稻的基因型具有多样性,并且受到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生长周期和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2. 水稻育种战略研究水稻育种是指为了培育出更优良的水稻品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而进行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基于水稻品种特性的遗传解析,育种专家可利用各种现代育种技术,从而创新并优化育种策略,如选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

以下是具体的育种研究思路:2.1 引进适应性强的原料和外源基因强适应性水稻材料可以作为育种的母本或父本,来创新并优化育种策略。

另外,外源基因也可成为创新水稻品种特性的重要来源。

利用外源基因,如芝麻辅酶A 后脱水酶(SAD)、羟基乙酰-CoA 还原酶(HAD)等,可显著提高水稻冷耐、抗旱、抗寒、肥料利用率等特性,同时降低水稻发病率。

四川杂交稻主要不育系的遗传特点及育成品种的改良效果与研究

四川杂交稻主要不育系的遗传特点及育成品种的改良效果与研究

态性的引物有131对,占所用引物的62.5%。

来源不同的微卫星标记,多态性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存在于第9和第lO条染色体上,达72%左右。

最低的存在于第12条染色体上。

仅为45%芹右。

图3.1.2.1显示的是SSR标记RM224在24份水稻不育系中的多态性。

利用SSR标记技术,建立了24个主要不育系的指纹图谱数据库(见表3.1.2.1),筛选出多态性的引物131个,其中特异的引物7个:RM318,RM334,RM277,RMl20,RM210、RM214,RMll7,可将宜香lA、II.32A、珍汕97A、V20A、Y华A、优IA、协青早A从24个不育系中鉴别出来。

用单一或几个引物相结合,可以将主要不育系的仟何一个与其它24个主要不育系区分开来,为品种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图3…I21RM224在24份水稻不育系中的多态性。

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研究资料

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研究资料

分类号密级UDC 编号学位论文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研究Genetic studies on hybrid sterility between Oryza sativa L. and O.glaberrima Steud.任光云指导教师陶大云研究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科专业名称作物遗传育种论文提交日期2006年6月论文答辩日期2006年6月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年月日答辩委员会主席魏蓉城评阅人谭学林师常俊龚洵云南农业大学2006年6月云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呈交的学位论文“亚洲栽培稻与非洲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研究”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它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2006年 6 月日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引言 (3)1.1 非洲栽培稻,水稻改良中首选的基因库 (3)1.2 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机理 (4)1.3 遗传标记 (5)1.4分子标记定位QTL的原理 (6)1.5 作图群体的组成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8)1.6 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 (9)1.7 数量性状研究今后的发展 (10)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1)2.材料与方法 (13)2.1 遗传分析材料 (14)2.2 群体构建 (14)2.3 田间表型性状的调查 (15)2.4 基因型数据的收集 (16)2.5 近等基因系群体标记杂合率的检测 (17)2.6 用回交高世代群体对育性QTLs(基因)进行确认和定位 (17)3 结果与分析 (19)3.1回交过程中各个世代育性分离分析 (19)3.2 BC6F1近等基因系群体育性位点检测 (20)3.3用回交高世代群体(BC7F1)对育性QTLs的分析 (26)3.3.1回交高世代群体BC7F1.育性的表现 (26)3.3.2用回交高世代群体BC7F1对育性QTLs(基因)的分析 (29)3.3.3 BC7F1群体中定位的育性基因对育性作用力 (35)3.4回交高世代群体定位的新育性位点 (38)4 讨论 (41)4.1对已有位点的验证 (41)4.2新育性位点的发掘 (41)4.3 BC6F1与BC7F1结果偏差 (42)4.4 选择回交在QTLs定位中的作用 (42)4.5 实验技术讨论 (42)4.6 BC7F1群体的下一步验证 (43)5 结论 (44)参考文献 (45)致谢 (52)摘要在发掘利用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近缘种有利基因的过程中,杂种不育及控制各种重要农艺性状有利QTLs位点的导入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水稻种间杂交的遗传变异分析

水稻种间杂交的遗传变异分析

水稻种间杂交的遗传变异分析水稻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其生长发展过程中遗传变异的特性非常重要。

水稻种间杂交是指不同种的水稻之间进行交配结合,产生新的杂种后代。

这种杂交方式可以提高不同品种之间的优良基因的融合,使其产生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

对于水稻种间杂交的遗传变异分析,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杂种后代的遗传表现和分析在水稻种间杂交的过程中,不同的亲本之间产生的杂种后代会表现出不同的遗传表现。

这种遗传表现的差异可能来自于亲本基因的组合的不同以及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等性状的观察和分析,来了解这种遗传变异的具体表现和规律。

二、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在水稻种间杂交中,遗传变异的发生涉及到许多分子机制,主要包括基因座重组、基因转座、剪切、RNA编辑以及非编码RNA等。

这些分子机制对于新的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分子机制的作用,来了解水稻种间杂交中遗传变异的具体发生机制和规律。

三、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分析在水稻种间杂交中,不同的基因型会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等表型性状的表现。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水稻种间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来了解不同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四、基因组学的分析方法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来对水稻种间杂交后代的基因组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这种基因组学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水稻种间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进而深入探究其中的遗传变异规律和分子机制。

综上所述,对于水稻种间杂交的遗传变异分析,我们可以从杂种后代的遗传表现、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以及基因组学的分析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水稻种间杂交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特性,为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研究进展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研究进展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研究进展
李晓玲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04(20)5
【摘要】克服杂种不育性是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关键。

由此对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原因、细胞学基础及两种主要基因遗传模式进行了总结,并详细综述了利用“亲和基因”克服籼粳杂种不育性的两种有代表性的学说-广亲和基因和特异亲和基因分子定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两“亲和基因”共同利用的初步设想:将聚合了Si等位基因的粳型亲籼系与聚合了不同广亲和基因(中性亲和基因的广亲和力强、亲和谱广泛的粳型品种进行杂交和回交,选育出聚合不同广亲和基因和Si等位基因的粳型亲籼系,再与籼稻品种杂交,真正实现直接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

【总页数】6页(P45-49)
【关键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广亲和基因;特异亲和基因;基因定位【作者】李晓玲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性及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J], 刘贵富;夏英武
2.水稻籼粳亚种间组合合子前生殖隔离及其与杂种育性的关系 [J], 牛双双;于义溟;徐才国;李广伟;欧阳亦聃;
3.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J], 严志;申广勒;张从合;黄艳玲;庞战士;陈琳;张云虎;周桂香
4.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J], 严志;申广勒;张从合;黄艳玲;庞战士;陈琳;张云虎;周桂香;
5.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形态与遗传研究进展 [J], 徐大勇;朱庆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分析和候选基因鉴定

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分析和候选基因鉴定

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分析和候选基因鉴定许娜;唐颖;徐正进;孙健;徐铨【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年(卷),期】2024(57)8【摘要】[目的]籼粳亚种间杂交F1的育性问题严重阻碍了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探究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机理,挖掘新的籼粳杂种不育调控基因,为促进籼粳杂种结实率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粳稻品种Sasanishiki和籼稻品种Habataki杂交后,采用单粒传法自交10代,获得包含95个株系的稳定遗传重组自交系(RIL),基于Illumina平台,对双亲和RIL进行高通量测序,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RIL中Habataki血缘的分布与比例,进而鉴定偏分离区域作为潜在的籼粳杂种不育位点。

同时,剖析“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计划”中典型籼粳稻基因组变异数据,对群体水平进一步验证并趋近目标育性基因区域。

最终通过序列比对锁定籼粳杂种不育候选基因。

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定点基因敲除,对目标基因进行功能验证。

[结果]Habataki和Sasanishiki的杂交F1在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上体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其结实率显著降低,I2-KI镜检发现F1花粉育性显著降低。

RIL的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在第1、3、5、6、7和12染色体上检测到明显的偏分离,即该区域的基因型趋向于籼稻Habataki。

通过序列比对,进一步确定已知育性基因Sc、S5和HSA1为第3、6和12染色体上偏分离区域的目标基因。

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敲除Habataki中Sc-Haba-3的多拷贝,成功改善了其与Sasanishiki杂交F1的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说明该基因可独立行使功能。

同时,在第1染色体的偏分离区域发现Habataki和Sasanishiki之间存在复杂的结构性变异,Sasanishiki基因组中一段24.7 kb包含4个预测基因的片段在Habataki中被一段64.8 kb包含10个预测基因的片段取代,此结构性变异可能参与籼粳杂种育性的调控。

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申宗坦;徐云碧【期刊名称】《中国水稻科学》【年(卷),期】1992(000)003【摘要】利用4个亚种间亲和性品种(ICV)配制单交(F_1和F_2)及三交组合,研究了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亚种间亲和性)的遗传。

结果表明:籼稻IR58和二九丰之间、粳稻秀水117和T8340之间存在不育座位的分散(或不等位)分布。

不同类型三交组合结实率的变异表明,亚种间亲和性基因具有重组和累加效应。

无论F_1结实率高低,其F_2群体均存在较大的育性分离,含有3个ICV的三交组合F_1亦如此,这种分离可能是由于亲本中不育座位分散分布及基因重组的结果。

3对糯-非糯近等基因系与ICV的三交组合分析表明,亚种间亲和性基因与糯质基因间不存在明显的连锁关系。

认为籼粳亚种间F_1的不育性(亚种间亲和性)由多基因控制,基因的加性和上位性效应可分别用于解释两种类型的亲和性——一般(广谱)亲和性和特殊(狭谱)亲和性。

【总页数】8页(P105-112)【作者】申宗坦;徐云碧【作者单位】不详;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103.5【相关文献】1.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性及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J], 刘贵富;夏英武2.光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遗传及其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J], 杨竹平;褚启人3.浅议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基础 [J], 梁国华;顾铭洪4.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研究进展 [J], 李晓玲5.粳稻品种4502与广亲和品种间杂种F_1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J], 高勇;申宗坦;杨振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论文标题: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Genetic Analysis for Inter-subspecific Hybrids Sterility in Rice (Oryza Sativa L.)论文作者井文论文导师翟虎渠,论文学位硕士,论文专业作物遗传育种论文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点击次数28,论文页数68页File Size3521k2004-05-01论文免费下载/lunwen_738731707/ 水稻;小穗不育;花粉不育;SSR;QTLrice; spikelet sterility; pollen sterility; SSR; QTL水稻广亲和品种N22在S-5、S-7、S-8、S-15和S-16等籼粳杂种雌性不育位点携带有中性亲和基因,但N22与粳型品种USSR5杂种后代的花粉育性与小穗育性偏低,表现为部分不育。

本研究同时构建USSR5/N22//USSR5 BC_1F_1和USSR5/N22 F_2群体,分别调查花粉和小穗育性,并构建两个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进行了花粉和小穗育性的QTL定位与分析。

结果如下:1.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USSR5/N22//USSR5 BC_1F_1群体由97个单株组成,图谱包含101个SSR标记,基本覆盖全基因组,总长为1560.5cM,标记问平均距离为15.5cM;USSR5/N22 F_2群体由189个单株组成,图谱包含103个SSR标记,基本覆盖全基因组,总长度为1921.0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8.7cM。

两图谱的标记均匀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

2.作图群体中分子标记的偏分离利用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对各SSR标记的基因型频率进行分析,检测作图群体中分子标记的偏分离情况。

结果发现:在利用BC_1F_1群体构建的连锁图谱中,检测到42个发生偏分离的标记,位于全部12条染色体上,在第1、2、3、6、7和12染色体有偏分离的热点;在利用F_2群体构建的连锁图谱中,检测到32个发生偏分离的标记,分别位于除第5染色体以外的其它11条染色体上,在第1、3和10染色体有偏分离的热点。

3.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花粉不育和小穗不育的QTL分析利用MAPMAKER/QTL 1.1软件,分别检测了USSR5/N22//USSR5 BC_1F_1和USSR5/N22 F_2群体中控制小稳不育和花粉不育的QTL。

结果表明:(1) 小穗不育的QTL分析在BC_1F_1群体中检测到3个小穗不育QTL,qSS-1、qSS-2和qSS-7,分别位于第1染色体标记RM490、第2染色体标记RM341和第7染色体标记RM1335附近,各自解释表型变异的22.5%、36.2%和19.1%;在F_2群体中检测到2个小穗不育QTL,qSS-1和qSS-5,分别位于第1染色体标记RM490和第5染色体标记RM169附近,各自解释表型变异的学位论文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48.2%和6.1%。

(2)花粉不育的QTL分析在FZ群体中检测到2个花粉不育QTL,叮尸£.了和qpS-lo,分别位于第1染色体标记RM490和第10染色体标记RM467附近,各自解释表型变异的7.6%和11.5%。

4.小穗育性与花粉育性的关系BC,F;和F:两群体中小穗育性与花粉育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和0.26,达到了显著水平。

通过比较发现,在第1染色体上检测到的小穗不育QTL(qss-j)与花粉不育QTL(qps~I)均与同一标记RM49o连锁,为新检测到的控制花粉不育和小穗不育的基因位点。

关键词水稻;小穗不育;花粉不育_;SsR;QTLPartial spikelet and pollen sterility were detected in hybrid progeny derived from wide compatibility variety, N22, containing neutral alleles of 5-5, 5-7, S-8, S-15 and S-16, and USSR5 (a japonica variety). In this study, Two molecular linkage maps were constructed with BC1F1 population and F2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USSR5/N22/AJSSR5 and USSR5/N22. With the two maps, QTL analysis for spikelet and pollen sterility were performed.BC1F1 population and F2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USSR5/N22//USSR5 and USSR5/N22 respectively were used to construct molecular linkage maps, and QTL mapping and analysis of spikelet and pollen sterility were performed. The results as follow:1. Construction of molecular linkage mapA molecular map comprised of 101 markers was constructed using BC1F1 population containing 97 individuals derived from USSR5/N22//USSR5, covering 1560.5cM on all chromosomes with an average 15.5cM, another map comprised of 103 markers was constructed using F2 population containing 189 individuals derived from USSR5/N22, covering 1921.0cM on all chromosomes with an average 18.7cM.2. Detection of distorted segregation in the linkage mapAnalysis genotype frequency of SSR markers was conducted based on molecular linkage map, to detect distorted segreg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42 markers and 32 markers fell into distorted segregation in BCiFi and F2 population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were distributed on all chromosomes, w ith harboring region on 1,2, 3, 6, 7 and 12; and the latter were distributed on all chromosomes except 5, with harboring region on 1, 3 and 10 chromosome.3. Mapping of QTL controlling hybrid pollen and spikelet sterility between indica and japonicaBased on the molecular linkage maps constructed, QTL controlling hybrid pollen andspikelet sterility were detected using software MAPMAKER/QTL 1.1. The results indicated:(1) Detection of QTL for hybrid spikelet sterilityThree putative QTL (qSS-1, qSS-2 and qSS-7) linked to marker RM490 on chromosome 1, RM341 on chromosome 2 and RM1335 on chromosome 7 were detected in BCiFi population respectively, with variation explained 22.5%. 36.2% and 19.1% by each. Likewise, Two putative QTL (qSS-1 and qSS-5) linked to marker RM490 on chromosome 1 and RM169 on chromosome 5 were detected in F2 population, with variation explained 48.2% and 6.1% by each.(2) Detection of QTL for hybrid pollen sterilityTwo putative QTL (qSS-1 and qSS-10) linked to marker RM490 on chromosome 1 and RM467 on chromosome 10 were detected in F2 population respectively, with variation explained was 7.6% and 11.5% by each.4. Relation between spikelet fertility and pollen fertilityCoefficient between spikelet fertility and pollen fertility in BC1F1 population was low (0.27), but significant at 0.05, while that (0.26) in F2 population was significant at 0.01.By comparison, mutual QTL linked to RM490 on chromosome 1 was detected controlling pollen sterility and spikelet sterility simultaneously.【相关论文】∙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F_1低温敏感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水稻亚种间杂种低温花粉不育的遗传分析∙三系法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水稻半不育性的遗传分析∙籼、粳亚种间杂种F_1代不育机理的细胞学研究∙SSR和InDel标记在水稻籼粳亚种分化与杂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水稻灿粳亚种间杂交子一代不育机理的探讨∙几个串联重复序列在籼粳亚种间的差异及与水稻籼粳分化关系的研究∙水稻亚种间杂种半不育机理研究及胚囊不育新基因的精细定位∙水稻环境敏感核不育系的分类、遗传及亚种间杂交稻亲本选配研究∙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D18S、D23S)不育性的遗传研究∙高粱、玉米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变化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探讨及高梁异胞质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分析∙龙特浦A育性不稳定性的遗传分析∙日本沼虾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种间杂交的遗传分析∙平榛、欧榛及种间杂种榛品种(系)的遗传多态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