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
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和不育现象一、概念:细胞质遗传(cytoplasmic inheritance):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因子,即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
二、特点及原因1.特点(1)母系遗传:不论正交还是反交,Fl性状总是受母本(卵细胞)细胞质基因控制;例如:正交:♀显性×♂隐性→显性反交:♀隐性×♂显性→隐性(2)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分离比。
2.原因(1)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2)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不均等分配。
例题.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答案】D三、物质基础:线粒体、叶绿体中的DNA上和细菌质粒上的基因。
四、母系遗传和母性影响的区别母性影响:子代的某一表型受到母亲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亲的基因型所控制的表型一样。
因此正反交不同,但不是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类似,这种遗传不是由细胞质基因组所决定的,而是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决定的。
分两类:持久的母性影响,暂短的母性影响。
1.暂短的母性影响指母亲的基因型仅影响子代个体的幼龄期。
2.持久的母性影响指母亲的基因型对子代个体的影响是持久的,影响子代个体的终生。
举例:如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这对相对性状是母性影响。
把这两种椎实螺进行正反交,F1外壳的旋转方向都与各自的母体相似,成为右旋或为左旋,但其F2却都全部为右旋,到F3才出现右旋和左旋的分离。
这是由一对基因差别决定的,右旋(S+)对左旋(S)为显性,某个体的表现型并不由本身的基因型直接决定,而是由母体卵细胞的状态所决定,母本卵细胞的状态又由母本的基因型所决定。
F1的基因型(S+S)决定了F2均为右旋,而F2的三种基因型决定了F3的二种类型的分离,其中S+S+和S+S的后代为右旋,SS后代为左旋。
亚洲水稻驯化的历史
亞洲水稻馴化的歷史屏東科技大學生命科學系江友中副教授達爾文於西元1859年發行「物種原始(The origin of species)」書中第一章節就針對物種馴化進行闡述,在距現今一百五十年前,達爾文在觀察畜養家鴿的變異與相關動植物馴化探討,提出一連串的觀點,其觀測中得知由馴化過程中所產生的變異,與一般自然狀況下產生的變異差距大,對於栽植或是畜養過程有利的變異特徵個體,在人為有意或無意的選擇中進行保留,利用此變異個體再行交配繁殖形成穩定的品系,此類變異特徵若為遺傳變異相關的特性,則在人為畜養或是栽植中留存下來。
但是,馴化作用在人類歷史上的記載並不全然清楚,現今人類所使用的動植物,在古代人類所依據的選擇方式,歸因於馴化過程中人類所需要的馴化性狀或是習性的改變,人為選擇的作用在馴化過程中及扮演了重要的腳色,如玉米的馴化作用而言,在墨西哥原產地野生類蜀黍到現代玉米的馴化過程中,當地居民人為選擇玉米穗的外部特徵,使玉米穗相關基因變異因為人為選擇而留存,導致玉米成為現今人類主要糧食來源之ㄧ。
位於東亞和南亞二地區,印度和中國古文明的發展中,眾多的野生動植物在此區域內,經由各地不同部落與居民的使用,形成人類文明上重要的動植物馴化地理中心,現今在南中國至中南半島和中國東方,已經由人類馴化出約一百種不同的農作物,包括大豆、紅豆、小米、柑橘、茶、稻米和其他現今農業上重要的作物,早期的考古證據顯示,此地區農業作物的馴化歷史大約開始發生在西元前7000-10000年,早期證據發現的馴化物種包括瓜類、黃瓜、杏仁、芒果、根類作物(如芋頭)和稻米。
在中國古文明、西藏地區文化和印度古文明的發展中,醫藥用作物的馴化和利用在文明發展史上站重要地位,依循此藥用作物的發展產生出中藥和藏藥等重要的醫學系統,成為現今人類文明史上重要的文化資產。
在以東亞和南亞為馴化地理中心所有農業作物中,水稻(Oryza sativa)屬世界上最重要的農作物,以其為碳水化合物來源的人口遠比食用其他作物為主食者還多,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皆以稻米為主要的糧食來源,現今每年共消耗四千多億公噸的稻米,供給世界上20%的總熱量攝取。
水稻待测粳型亲籼系的亲籼性鉴定
水稻待测粳型亲籼系的亲籼性鉴定陈跃进【摘要】[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breed the indica-compatible japonica lines (ICJL). [ Method] The indica-compatibility of 5 candidate ICJLs were tested based on the pollen fertility and spikelet fertility of F1 hybrids with 6 indica testers,6 japonica testers and 6 and middle testers. [ Result] Candidate ICJL G2123, G2417, G2410 and G3005 were grouped into the exceptionally indica-compatible lines based on their high indica-compatibility and low japonica-compatibility. Candidate ICJL G2615 was grouped into the non-compatible lines on their low indicacompatibility and low japonica-compatibility. The testers, fertilit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test methods of pollen fertility and spikelet fertility were discussed when the compatibility of CICJL was tested. The reason of the indica-compatibility in G2417 was analyzed. [ Conclusion] The selfing seed setting rate (spikelet fertihty) of G2417 was 95.1% and the crossing seed setting rate ( spikelet fertility ) of F hybrid between G2417 and indica testers was 94.9%. G2417 had high indica-compatibility and good synthesis-character.%[目的]选育粳型亲籼系.[方法]选用6个籼稻、6个粳稻和6个广亲和测验种,以F1代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为指标,测定了5个待测粳型亲籼系的亲籼性.[结果]待测粳型亲籼系G2123、G2417、G2410和G3005亲籼、不亲粳,为特异亲籼系;G2615不亲籼,也不亲粳,为不亲和系.同时探讨了粳型亲籼系亲籼性测定时的测验种、育性指标、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测定方法,分析了G2417高亲籼性的原因.[结论]G2417自交结实率(小穗育性)95.1%,与6个籼稻测验种杂交的F1代平均结实率(小穗育性)94.9%,是个亲籼性极好、综合性状优良的亲籼系.【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7【总页数】3页(P10199-10201)【关键词】粳型亲籼系;亲籼性;花粉育性;小穗育性;籼型特异亲和基因【作者】陈跃进【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水稻(Oryza sativa L.)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具有强大的营养优势,但存在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等不足,籼粳杂种的这种不育性严重阻碍了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1]。
生殖隔离
的遗传机制
的遗传机制
远缘杂交的实质是打破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实现不同物种间的优良基因重组,创造为人类所需的植物新类型 和新种质。物种间的生殖隔离是由不同的繁殖隔离机制来保持的,繁殖隔离机制阻止种间的基因流动,是防止生 物种间杂交的生物学特性。根据隔离发生的主要时期将繁殖隔离机制划分为两大类: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和受精后的 生殖隔离。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 离、形态隔离和行为隔离等;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后,就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 和杂种衰败等。
生理隔离
植物传粉后或动物交配后,由于生理上的不协调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现象。例如,异种花粉落在柱头上通 常不能形成花粉管;有的即使形成花粉管也不能成功地通过花柱、到达胚珠。又如绿果蝇的精子在美洲果蝇的受 精囊内很快就丧失游动能力,而同种精子则可较长时间保持活动能力。
机械隔离
主要指由于植物花的结构与传粉者形态结构不协调而造成的交配受精障碍。例如,大红吊钟柳,花红色,有 细长的管状花冠;山吊钟柳,花蓝色,有较大的钟状花冠。二者在人工授粉时能形成杂种,但在自然条件下,前 者以其红色光和红外光招引蜂鸟,管状的花冠对蜂鸟细长的喙也相适应;后者以蓝紫光与紫外光招引蜂类,钟状 花冠也适于蜂类采蜜,但二者之间不能相互授粉。这样,它们的花色和结构,便构成了物种间的隔离而阻止了基 因的交流,此即为形态隔离。
季节隔离
又称时间隔离,新种形成过程中,合子形成前的隔离机制之一。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生育季节和时间,如动 物的发情期、交配期;植物的开花期和授粉期等,如果同种群体间的生育季节和时间不同,就会造成季节隔离或 时间隔离,阻止了基因的交流,从而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例如,北美有3种蛙,同生在一个池塘里,但由于繁殖 季节不同而构成了生殖隔离。林蛙在水温达到7 ℃时,首先产卵;其次是笛蛙,在水温达到12 ℃时开始产卵; 鼓蛙在水温达到16 ℃时才开始产卵。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团队揭示亚洲栽培稻基因功能单倍型自然变异特征
未来设计育种尤其是复杂性状分子改良成功与否的关键。
该研究首次全面揭示了亚洲栽培稻基因功能单倍型在水稻核心种质中的自然变异特征。研究论文“77;e
landscape o f gene-CDS-haplotype diversity in rice (Oryza sativa L.): properties, population organization, foot
326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年
参考文献:
[ 1 ] 智 慧 芽 信 息 科 技 (苏州)有限公司. 智 慧 芽 (PatSnap) 全 球 专 利 检 索 数 据 库 [EB/OL] .https://analytics.zhihuiya. com/.
[ 2 ] 赵良,张崴. 基于INCOPAT的高校专利信息统计分析:以 大连理工大学为例[ J ] .中国科技信息,2019(9): 15-17.
4. 分 别 基 于 SN P 和 gcHap数据在模拟试验和2 4 个农艺性状上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gcH ap数据
在检測控制复杂性状基因上有更大的功效(在多数性状上具有更高的预测力),开 发 了 适 用 于 gcH ap数据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全基因组预测的软件包“HAPS”。
作为第一个全方位揭示物种内功能等位基因多样性的研究,该研究结果对其他物种的群体基因组、功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团队揭示亚洲栽培稻 基因功能单倍型自然变异特征
水稻种内极为丰富的遗传变异是遗传改良的基础。2018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安徽
农 业 大学 等 多家 单位完成 了“3 0 0 0 份 水稻 基因 组计划”,揭 示 了 水 稻 核 心 种 质 的 基 因 组 多 样 性 。然 而 ,作为
水稻的品种概况—中国栽培稻的主要类型(北方水稻生产课件)
中国栽培稻种的地理分布和生态条件的关系
水陆稻为地土分布上即受田土的水分条件(水田或旱地)所影晌形成 的产物;粘糯稻,则在栽培过程中由植物特性 最明显的淀粉性变异所选别 栽培的类型。
中国栽培稻种的地理分布和生态条件的关系
(一)籼粳稻品质的地理分布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就全国范围来说,我国南方种植的多为籼稻品种,北方种植的为粳稻 品种,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是籼粳交错种植地带。就海拔而言,低海 拔地方种植的是籼稻品种,高海拔地方种植的是粳稻品种,中间是籼粳交 错种植地带。
从普通野生稻分布看我国稻种起源
普通野生稻在我国的分布是,海拔约30-600米,经纬度东起台湾桃园, 西至云南景洪;南起海南岛崖县的羊栏公社,北至江西东乡。主要生长 在河流两岸的沼泽地、草塘和山坑低湿处。随着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野生稻的分布地区可能还会增加。后鉴于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气候 较现在更为温暧,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犀牛的颚骨;遗址南面 生长着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树本上缠绕生长的海金沙,现在只布 于我国广东省、台湾省,马来亚,泰国等地。据此推断,那时的野生稻 界限可能比现代更为偏北,这有待于考古发掘和孢粉分析的证实。不难 想象,距今约万年前的原始氏族人,正是在生长着野生稻的环境中,从 采集野生稻谷为食的活动中,观察到自然落谷能萌发生长的现象,从而 尝试着播种野生的稻谷,重复收获、播种的过程,为种植水稻迈出第一 步的。
我国栽培稻种的演变和传播
栽培稻种就是在这一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下驯化、形成并分化为 籼亚种和粳亚种,并向四周传播的。
丁颖曾指出,籼稻是栽培稻的基本型,粳稻则是适应高海拔低温条件 下形成的气候生态型。
我国栽培稻种的演变和传播
籼粳的垂直分布及所占百分率因地区而异,但规律一致,如滇南 的温度高于滇北,籼粳垂直分布的高度也是南高于北。同一地区因地 形、雨量不同,也有差异。
早稻、中稻和晚稻
早中晚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根据水稻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又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
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中稻为120~150天,晚稻为150~170天。
它们的播种期和收获季节,由于各个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十月上中旬收获。
同一地区,种完早稻可以接着种植晚稻,俗称双季稻。
而中稻生育期较长,同一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
早稻:早稻生产的大米称为早籼米或早米,口感较差,一般作为工业粮或储备粮。
确定早稻播种期:温度稳定在12至14摄氏度时,是水稻发芽和生长的最低温度。
而自然条件下,白天高于日平均温度,夜间低于日平均温度,以日平均温度10摄氏度和12摄氏度分别是粳稻和籼稻生长的最低温度。
早稻的适宜播期为:连续3天日平均温度稳定超过12摄氏度,长江流域的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随着纬度和海拔增加而温度降低,播期应推迟。
在生产中,应注意当时的天气预报,应掌握在“冷尾暖头”抢晴播种。
利用播后一段晴暖天气,使种子根早入土,到第二次冷空气来临时,秧苗已扎根立苗,不至于受低温冷害而造成烂种烂芽。
中稻:半晚熟稻,一种在季节上处于早熟类型和晚熟类型之间的中熟类型稻。
一般在早秋季节成熟,多数中粳品种具有中等的感光性,播种至抽穗日数因地区和播期不同而变化较大,遇短日高温天气,生育期缩短。
中籼品种的感光性比中粳弱,播种至抽穗日数变化较小而相对稳定,因而品种的适应范围较广,华南稻区的迟熟早籼引至长江流域稻区可以作中稻种植。
晚稻:一种生长期较长、成熟期较晚的稻,一般在霜降后收割。
一般在早稻收割后重新耕地,栽植的稻,生产周期较长,口感较早稻好,但不如中稻。
种植分布: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以南方为主,水稻生产越来越向优势区域集中。
水稻育种学第3节-2011年农学农艺教种子专业
接种后,在26-28℃下,用 薄膜覆盖保湿24小时。然 后移至室外,在20-30℃下 保持高湿,培养7天,进行 病情鉴定。
4) 病情鉴定 一般在接种后7天左右进行病情鉴定。
苗瘟和叶瘟抗性分级标准
级别 R 抗性类型 抗病 症状 叶片上未见斑病或产生针头状或稍在 褐点 叶片上产生圆形病斑,中间灰白色, 边缘黄褐色,病斑大小在两叶之间, 病斑直径在3mm以内 叶片上产生典型梭形病斑,中间灰白 色,边缘黄褐色,病斑超过两条叶脉 间的宽度
(二)抗病性鉴定
以稻瘟病苗期人工鉴定方法为例说明。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 一。它是一种真菌病害,分布范围及广, 遍及世界及我国各个稻区,流行速度极 快,对水稻的危害极大。根据稻瘟病发生 的时期和部位,可分为苗瘟、叶瘟、节 瘟、颈瘟和粒瘟。以叶瘟发生最早,在秧 苗时期就可以发生,并可以进行鉴定。
3.疣粒野生稻
本种为 陆生的 宿根性 植物, 有地下 茎,颖 面有不 规则的 疣粒突 起。
野 生 稻 植 物 学 特 性 比 较
二、栽培稻的起源、演化和亚种生态分类
(一)栽培稻的起源
普通栽培稻起源于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非洲栽培稻起源于长药(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
稻属植物分类研究简史
时间 1753 1894 1922 1931 1985 1989 2001 作者 Linnaeus Baillion N. Prodoehl A. Roschevicz R.I. 分类结果 建立稻属 稻属分为4组5种 稻属增至16种 稻属分为4组19种+2变型
稻属分为22种 张德慈 Vaughan D.A. 稻属分为4个复合体22种 卢宝荣拔400-600m的地区,喜温与水生;部分类 型可在深水中随水生长,但最适于浅水层。分布北 限28°14′N。
云南哈尼梯田当前栽培水稻ALK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与稻米糊化温度的关联分析
本研究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A01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1143008, 31300324)和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 研究面上项目(13KJB180028)资助。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2013CBA01402),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1561143008, 31300324), and the Natural Sciences Research Project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13KJB180028).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s): 刘巧泉, E-mail: qqliu@; 金银根, E-mail: ygenjin@ ** 同等贡献(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李闯, E-mail: chuangli163@; 刘承晨, E-mail: 731064949@ Received(收稿日期): 2016-06-14;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6-09-18;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6-09-29. URL: /kcms/detail/11.1809.S.20160929.1451.008.html
稻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 对其品质的要求随 用途而异[7]。糊化温度(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GT) 是评价稻米蒸煮与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8]。已 有研究表明, 糊化温度受胚乳淀粉结构如支链淀粉 链长分布、不同生育期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9]。 支链淀粉的合成受众多酶催化, 其中可溶性淀粉合 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 SSS)是较重要的一种。水 稻中的 SSS 可分为 SSSI、SSSII、SSSIII 和 SSSIV 4 类 , 而 SSSII 又 含 有 SSSIIa (SSSII-3) 、 SSSIIb (SSSII-2)和 SSSIIc (SSSII-1) 3 个同工型[10]。其中, SSSIIa 主要负责延伸支链淀粉的短支链(A 链+B1
利用SNP 标记进行水稻品种籼粳鉴定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22, 48(2): 342-352 /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TSHPA9 E-mail: zwxb301@本研究由福建省公益项目(2019R1023-3, 2020R1023007)资助。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Public Welfare Project of Fujian Province (2019R1023-3, 2020R1023007).*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s): 杨窑龙, E-mail: yangxiao182@; 叶新福, E-mail: yexinfu@ **同等贡献(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郑向华, E-mail: zxhua57@; 叶俊华, E-mail: yejunhua1994@Received (收稿日期): 2020-12-01; Accepted (接受日期): 2021-04-26; Published online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6-16. URL: https:///kcms/detail/11.1809.S.20210616.1330.004.htmlDOI: 10.3724/SP.J.1006.2022.02085利用SNP 标记进行水稻品种籼粳鉴定郑向华1,** 叶俊华2,** 程朝平1 魏兴华2 叶新福1,* 杨窑龙2,*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福建福州 350018; 2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 311400摘 要: 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分为籼、粳2个亚种, 随着杂交水稻的发展、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 籼粳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实验水稻的生物学特征及籼粳糯稻的识别
糯稻的特征与识别
形态特征
糯稻的茎秆粗细中等,叶片形状和色泽介于籼稻和粳稻之间,分蘖力 中等。
生理特征
糯稻感光性和感温性均较弱,需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于中 低纬度、中低海拔地区。
品质特征
糯稻米饭黏性极强,胀性较小,口感非常软糯。
识别方法
观察茎秆粗细、叶片形状和色泽、分蘖力强弱等形态特征,结合种植 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米饭的黏性和口感进行识别。
水稻是世界上近一半人口的主食,尤其在亚洲地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因此,对 实验水稻的研究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也关系到全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实验水稻在水稻育种和栽培中的作用
实验水稻作为育种材料,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和丰富的基因资源,可以为水稻育种提供优异的亲本 材料和基因源。同时,通过对实验水稻的栽培技术研究,可以探索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友好的水 稻栽培技术体系,提高水稻生产的综合效益。
田间管理与施肥
01
02
03
水分管理
保持田间湿润,根据生长 阶段和天气情况及时灌溉 或排水,避免干旱或水淹。
施肥管理
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 需求,合理施用基肥和追 肥,注意氮、磷、钾等营 养元素的平衡供应。
中耕除草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适时 进行中耕除草,松土保墒, 促进根系发育。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农药使用
05
实验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分 析
产量构成因素及提高途径
单位面积穗数
通过合理密植、增加分 蘖数等方式提高单位面 积穗数,是提高产量的
重要途径。
每穗粒数
选用大穗型品种、改善 群体结构以增加光照效 率,可提高每穗粒数。
结实率
提高授粉受精率、减少 空秕粒,是提高结实率
水稻亚中间杂交水稻的培育
谢谢大家!
五个性状都表现出了杂种优势。单株粒重表现出了最强的相
对中亲优势,大约是24%。
表型
单株粒重
编号
122
MPH平均值
23.96%
MPH值
68.30%
每穗粒数
单株分蘖 千粒重 株高
122
122 122 124
10.29%
15.38% 5.10% 13.45%
68.30%
68.30% 68.30% 68.30%
(MPH),用公式MPH=(F1-MP)/ MP确定。相对亲优势(BPH)是使用公式BPH=(F1-
Phigh)/Phigh决定。F1表示混合数据;Plow表示低亲数据。MP表示亲本的意思。Phigh表 示超亲数据。所有性状数据分析均使用软件SPSS19.0进行。
结果与分析
籼粳亚种杂交产量,相关性状和株高获得优势
结论
种子的结实率与物种间的繁殖隔离有关,而物种形成 过程也引入了杂种优势。因此,我们在利用杂种优势的时 候不能忽视生殖隔离。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方面之 间的平衡。所有的线性回归的最佳结果是在GDI= 0.37的 时候,该值仍然在倒数组合常数中保持恒定。在这一点上, 我们已经获取了跨亚种的杂种优势,并能够避免生殖隔离。 这一结果为籼粳杂交稻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水稻育种者 可以在识别基础上评估恢复系的籼粳分化(FI)的程度, 0.37 GDI值与最佳收益率,实现杂交稻组合适合籼粳不育 系。对亚种间杂交稻育种计划的战略设计将节省时间和成 本效益。
MPH值、产量相关性状和株高
我们分析了GDI和每穗粒数,单株分蘖,千粒重和株高相对中亲优势之间 的关系。除千粒重,其余三个特质表现杂种优势的显著上升的趋势,表明 遗传差异越大,杂种优势的程度越高。因此,籼粳亚种间杂交的应用似乎 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实用方法。
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
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摘要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遗传分化的主流。
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在性状表型、生理生化以及基因组DNA分子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籼粳杂种后代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因而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1种重要途径。
亚洲栽培稻发生籼粳分化的可能机理主要有选择压力、渐渗杂交以及非连锁基因或性状之间的非随机组合等。
关键词亚洲栽培稻;籼粳分化;分化机理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2个典型亚种,分别代表了栽培稻中具有一定生殖隔离的2个基因库(gene pool)。
它们在地理分布、形态、生理生化以及DNA分子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阐明籼粳分化的本质,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基础。
1籼粳亚种的地理分布籼粳亚种的分布与纬度和海拔密切相关。
籼稻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而粳稻主要分布于高纬度地区,但在热带、亚热带的山区或者旱地也有分布。
在我国,素有“南籼北粳”之说,籼稻主要分布于华南热带和淮河以南的亚热带低地,粳稻则主要分布于华东太湖流域,华北、西北、东北等温度较低的地区以及南部热带、亚热带的高地。
而我国云南地区地理和生态环境变化极大,籼稻和粳稻在该地区均有大范围的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海拔地带性。
以海拔1 400~1 600m为界,76~1400m以籼稻为主,而1 600m~2 700m以粳稻为主,中间则为籼粳交错区(曾亚文等,2001)。
2籼粳亚种间的遗传分化籼粳亚种在漫长的栽培驯化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早在2000年前,我国的先民就能够从水稻的表型上区分籼稻和粳稻。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技术的更新,水稻籼粳分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从基因组水平上揭示水稻的籼粳分化是目前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2.1籼粳亚种形态性状的分化籼粳亚种的性状和细胞形态均有明显的分化。
亚洲栽培稻与AA染色体组稻种的可交配性及F_1杂种育性分析_李金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8(1):1~6Journa l o f P l ant G enetic R esources亚洲栽培稻与AA 染色体组稻种的可交配性及F 1杂种育性分析李金泉,卢永根,冯九焕,赵杏娟,刘向东(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植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2)摘要:从可交配性和F 1杂种育性两方面对亚洲栽培稻与AA 染色体组(以下简称AA 组)其他7个稻种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栽培稻籼、粳亚种与AA 组不同稻种杂交均具有一定的结实率,可交配性不是影响亚洲栽培稻与其他AA 组稻种间基因交流的主要生殖障碍。
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及尼瓦拉野生稻种间F 1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有不同程度分化,与其他稻种的F 1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均很低,F 1杂种不育是AA 组内基因交流的主要障碍。
综合可交配性和F 1小穗育性两方面的因素,初步得出:亚洲栽培稻与AA 组稻种的亲缘关系由近及远依次是:普通野生稻、尼瓦拉野生稻、南方野生稻、展颖野生稻、非洲栽培稻、长雄蕊野生稻和短舌野生稻。
其中普通野生稻和尼瓦拉野生稻是AA 组中可直接利用于水稻育种的野生稻资源。
关键词:亚洲栽培稻(O ryza sativa );AA 染色体组稻种;可交配性;F 1杂种育性收稿日期:2006-11-08 修回日期:2006-12-16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21037);广东省农业厅攻关项目(粤农函[2003]360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05300831)作者简介:李金泉,博士,助研,主要从事水稻基因资源的发掘利用研究,E-m ai:l liji nqu an @scau .edu .cn通讯作者:卢永根,教授,博导。
E -m ai :l ygl u @s cau The Crossability and F 1Hybri d Fertility bet ween Or yza s ativaand ot her AA Geno m e SpeciesLI Jin -quan,LU Yong -gen ,FENG Ji u -huan ,Z HAO X ing -j u an ,L I U X iang -dong(Guangdong P rov i nci al K ey Laboratory of P lantM olecular B reeding /Sout h Ch i na A gricult ural Un i vers it y,Guangzhou 510642)Abstract :Syste m atic relati o nsh ip bet w een Oryza sativa and other seven rice speciesw ith AA geno m e w ere ana -l y zed based on the ir crossability and F 1hybrid fertility .The results i n dicated t h at all crosses bet w een O.s a tiva (i n -clud i n g i n d ica and jap onica subspecies)and d ifferent species w ith AA geno m e produced certa i n seed -setting rates ,suggesting that crossab ility w ere not the m ain barriers i n fl u enci n g on the gene fl o w bet w een t h e A si a n cu lti v ated rice and o ther speciesw ith AA geno m e .The po llen fertility and sp i k elet fertility of interspecific hybri d s F 1bet w een O.s ativa and O.rufi p ongon or O.n i v ara w ere h i g h or lo w,vary i n g for d ifferent accessions .But the interspecific hy -brids F 1bet w een O.sativa and other species except for O.rufi p ongon or O.nivara possessed m uch lo w er pollen fer -tility and sp i k elet fertility .Therefore ,F 1hybrid sterility w as the m ai n reproducti v e barrier infl u encing on the gene fl o w w ithin AA geno m e .B ased on t h e cr ossab ility and the F 1sp i k elet fertility ,the relati v e relati o nship (fro m the close to the d istant)bet w een O.s ativa and o t h er species w ith AA geno m e w as suggested as f o llo w s :O.r ufipogon,O.nivara,O.m eri d ionalis ,O.glum aepatula,O.g laberri m a,O.longista m anata and O.barthii .Am ong the m,O.rufi p ongon and O.nivara m i g ht be the m ost useful w ild r i c e resources that cou l d be d irectl y applied to rice breed -i n g .K ey w ords :Asian culti v ated rice (Oryza sati v a );The rice species w ith AA geno m e ;C rossab ility ;F 1hybri dfertility植物遗传资源学报8卷稻属(Oryza)属于禾本科(G ra m i n eae),约有25个种,分属于10类不同的染色体组或基因组,包括AA、BB、CC、BBCC、CCDD、EE、FF、GG、HH JJ和HH-KK[1]。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育种进展及其应用分析
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育种进展及其应用分析作者:粟贵武来源:《广东科技》 2014年第3期粟贵武(江苏焦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丰 224173)摘要:通过常规有性杂交育种途径,于2009年培育出具有超亲和性和特异遗传效应的光温敏核不育系SGW286S。
2011年培育成功偏籼和偏粳型籼粳亚种间杂交稻。
2013年在广西马山和上林进行10亩以上作连晚栽培示范,无论单产、抗倒力、抗病性均已超越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间杂交稻。
关键词:亚种间杂交稻;超亲和;遗传效应;偏籼;偏粳0 引言典型籼粳杂交属亚远缘杂交,F1代蕴藏着巨大的杂种优势潜力,但籼粳亚种间遗传差距过大,F1代普遍存在亲和差,小穗育性低,光合产物分配异常及“库、源、流”不协调而产生的植株超高、生育期超长、籽粒充实偏低、米质较差等诸多弊端成为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生理障碍。
为克服上述障碍,通过常规有性杂交将有利基因聚合和累加到一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上,进一步调整遗传差异,于2009年培育成功具有超亲和性和特异遗传效应的光温敏核不育系SGW286S。
超亲和性和特异遗传效应聚合在一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上,从而顺利克服了籼粳杂种普遍存在的生理障碍,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生产应用已成为现实。
1 超亲和性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培育2004年发现JD19S的广亲和特性,自JD19S与粳稻配组的杂种后代中定向培育偏籼和偏粳的光温敏核不育系,2009年培育出具有特殊广亲和性的光温敏核不育系SGW286S,它对已测交过的粳稻和爪哇稻高亲和,F1代小穗育性正常,至今尚未发现小穗育性低的组合。
SGW286S与籼稻配组,多数组合F1代小穗育性正常,少数组合F1代结实率<80%,个别组合F1代结实率<60%。
SGW286S对粳稻、爪哇稻和籼稻亲和力之强,亲和谱之广已超越现有广亲和光温敏核不育系。
因此,SGW286S对粳稻、爪哇稻和籼稻的亲和性绝非普通广亲和性,似以“超亲和性”表示更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摘要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遗传分化的主流。
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在性状表型、生理生化以及基因组dna分子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籼粳杂种后代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因而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1种重要途径。
亚洲栽培稻发生籼粳分化的可能机理主要有选择压力、渐渗杂交以及非连锁基因或性状之间的非随机组合等。
关键词亚洲栽培稻;籼粳分化;分化机理中图分类号 s511.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2-0157-03籼稻(indica)与粳稻(japonica)是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2个典型亚种,分别代表了栽培稻中具有一定生殖隔离的2个基因库(gene pool)。
它们在地理分布、形态、生理生化以及dna 分子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阐明籼粳分化的本质,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基础。
1籼粳亚种的地理分布籼粳亚种的分布与纬度和海拔密切相关。
籼稻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而粳稻主要分布于高纬度地区,但在热带、亚热带的山区或者旱地也有分布。
在我国,素有“南籼北粳”之说,籼稻主要分布于华南热带和淮河以南的亚热带低地,粳稻则主要分布于华东太湖流域,华北、西北、东北等温度较低的地区以及南部热带、亚热带的高地。
而我国云南地区地理和生态环境变化极大,籼稻和粳稻在该地区均有大范围的分布,且表现出明显的海拔地带性。
以海拔1 400~1 600m为界,76~1400m以籼稻为主,而1 600m~2 700m以粳稻为主,中间则为籼粳交错区(曾亚文等,2001)。
2籼粳亚种间的遗传分化籼粳亚种在漫长的栽培驯化过程中产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早在2000年前,我国的先民就能够从水稻的表型上区分籼稻和粳稻。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技术的更新,水稻籼粳分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从基因组水平上揭示水稻的籼粳分化是目前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2.1籼粳亚种形态性状的分化籼粳亚种的性状和细胞形态均有明显的分化。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叶色、叶形、株型、叶毛、颖毛形态以及耐热、湿、光性、抗病性等方面(丁颖,1983),且常常被用来作为判别籼粳属性的标记。
kato等(1928)发现利用杂交亲和性可以判别水稻的籼粳属性,并最先利用此标记将亚洲栽培稻区分为籼粳两大亚种。
oka等(1958)将籼粳差异的4个典型性状进行量化,写成了籼粳亚种的判别函数x=-k+0.75c-0.22h+0.68ph。
程侃声(1985)创立了“形态指数法”,利用6个性状将水稻分级记分,以区分绝大多数籼、粳品种。
该法由于简便快速、准确率高,目前在籼粳分类和育种亲本的选育中被广泛采用。
但是,利用形态标记来判别籼粳属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观性较强,而且很难量化。
oka也指出,仅用少数形态性状来判别籼粳属性是存在争议的。
籼粳亚种的细胞形态差异不大,但shinohara(1962)发现二者的核仁数量不同。
此外,机动细胞硅酸体的形态也存在巨大差异(王才林等,1998)。
2.2籼粳亚种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差异同工酶技术的发展使得对籼粳分化的研究由表型性状深入到蛋白质水平。
目前,已经发现大约有40多个同工酶位点在籼粳亚种之间的分布具有差异,且许多同工酶位点上存在非随机组合现象(sato et al,1991)。
morishima等(1990)发现,粳稻的同工酶位点中多具有acp-12、cat-12、est-21、pgi-12等位基因。
才宏伟(1993)则在酯酶est-10位点上发现粳稻、籼稻和野生稻各具其特异的等位基因,指出10a和11a分别是粳稻和籼稻标志带。
段中岗等(2005)利用改良的聚丙稀酰胺电泳法又发现了est-3、est-4、est-x和pox-x 4个新的籼粳分化位点。
将同工酶量化为判别函数也可以有效鉴别籼粳属性。
sano(1992)采用6个同工酶位点(cat-1、acp-1、pgi-1、pgi-2、pox-2、est-2)的di平均值[di=fi/(fi+fj)]将同工酶量化为x2(x2=∑di/6)来鉴别籼粳属性。
x2>x1的为籼稻,x2<x1的为粳稻(x1=4.0)。
孙新立等(1996)提出用6个能有效鉴别籼粳的同工酶位点(amp-2、cat-1、mal-1、acp-1、acp-2、est-10)的dj值[dj=fj/(fi+fj)]计算出每份材料的pj值(表示水稻材料属于籼粳的可能性),可有效判别籼粳属性。
2.3籼粳亚种在dna水平上的分化籼粳亚种在dna水平上的分化是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目前,在细胞质dna和细胞核dna水平上,运用rflp、ssr以及snps等分子标记均已经揭示出籼稻和粳稻在基因组中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且籼粳分化是多位点发生的。
2.3.1细胞核dna的分化。
高等植物的rrna基因(rdna)包括18-26s rdna和5s rdna,其基因间隔区(igs)的长度和序列变化较大,可用于揭示关系密切的物种和亚种间的相互关系(cordesse 等,1990;yi等,1997)。
cordesse等(1990)发现籼稻和粳稻18-26s rdna的igs长度差别较大,粳稻往往较短,而籼稻则较长。
籼稻和粳稻的5s rrna基因间隔区的长度也有较大差异,且各自具有独特的pcr扩增带型,可以用来鉴别籼粳亚种(yi等,1997)。
在核总dna水平上,利用rflp、ssr以及snps等分子标记也揭示出籼粳亚种在基因组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
zhang等(1992)利用145个rflp标记对26份水稻品种分析显示,籼粳亚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显著,且籼稻的遗传多样性大于粳稻。
刘克德等(1995)利用分化系数gst来衡量籼粳分化的程度,并对87份云南稻地方品种的rflp分析发现,籼稻和粳稻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变异,但粳稻的遗传变异比籼稻更为丰富,且不同染色体区段分化程度不同。
孙传清等(1998)通过比较亚洲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的细胞核dna、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的差异,证实籼粳分化是亚洲栽培稻分化的主流,且核、质dna的分化方向以一致为主。
之后,孙传清(1999)提出tdj值,是与粳型基因出现频率正相关的量化值。
研究发现,测试品种的tdj值,其呈双峰分布,表明大部分品种的籼粳分化是比较彻底的。
ssr是第2代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多样性等研究领域应用广泛。
樊叶扬等(2000)利用70个ssr标记分析籼稻和粳稻品种发现,36 个ssr标记可以区分籼、粳。
对18 个籼粳品种进一步分析,在21个标记中有20 个在籼粳亚种间带型相异。
朱作峰等(2002)利用30对ssr引物比较了52份不同生态型的栽培稻和34份不同省(区)的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发现籼、粳稻亚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籼、粳亚种内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并找到5个籼粳特异性的ssr标记。
张建勇等(2005)利用208对ssr引物对93份材料进行分析,其中123对在籼稻和粳稻群体中检测到了多态性,并可以将所有的供试材料明显分为籼稻群和粳稻群。
随着水稻基因组计划(irgsp)的完成,籼粳分化在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已经精确到了单个碱基的差异。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基因组中最常见的单碱基变异形式。
水稻籼粳亚种间蕴含了丰富的snps。
nasu等(2002)利用3个粳稻品种、2个籼稻品种和1个野生稻品种,从417个dna区段(约250 000bp)中发现了2 800个snps,平均每89个碱基就有1个snp,且籼稻的snps频率明显大于粳稻。
shen等(2004)通过比对粳稻日本晴和籼稻93-11的全基因组序列,共发现了1 703 176个snps和479 406个indel,直接pcr测序验证发现snps的准确率为98.2%。
lisa等(2006)利用8份栽培稻和1份野生稻在基因组范围内发现了7 805个多态位点(含snps 和indel)。
蔡星星等(2006)利用indel标记对亚洲栽培稻和野生稻的研究发现,籼稻与粳稻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且含aa基因组的野生稻物种与籼稻品种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而非aa基因组的野生稻物种不存在明显的籼粳分化。
feltus等(2007)将日本晴和93-11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来分析两者之间的snps。
滤去可靠性差或可能重复的snps,保留下来的snps还有384 341个,indels 还有24 557个,随机抽样验证结果显示,准确度达79.8%。
2.3.2细胞质dna的分化。
籼粳亚种在cpdna和mtdna水平上也存在明显分化。
dally等(1990)发现籼粳亚种具有不同的cp dna 限制性内切酶模型,且大多数来自中国的普通野生稻具有粳稻品种的叶绿体型。
ishii(1991)则发现,籼稻和粳稻的cpdna之间存在3个突变,使得籼稻的cpdna比粳稻多或者少了0.1kb的片断。
孙传清等(1998)对mtdna的rflp分析发现,籼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是ishii(1991)在粳稻和爪哇稻之间、籼稻品种之间以及非洲栽培稻之间没有观察到mtdna的变异,他推断mtdna在栽培稻分化过程中是保守的。
虽然关于亚洲栽培稻mtdna分化的报道不是很多,但现有资料均表明,mtdna分化的主流仍是籼粳分化。
3亚洲栽培稻籼粳分化的机理亚洲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是普通野生稻已属公认,但是普野在演化为栽培稻之前是否存在籼粳分化一直是争论的热点问题。
目前,对栽培稻籼粳分化机理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3.1选择压力选择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植物体自身也可造成选择,如不同的花粉传播和竞争、基因型之间遗传速率或丢失率的差异等。
选择的结果是导致群体间基因频率的差异。
王象坤(1998)等提出生态环境的选择压力是导致籼粳分化的重要原因。
曾亚文等(1999)的研究也认为,云南稻种的籼粳分化与温度、纬度和海拔等生态条件密切相关。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籼粳分化过程中起到了确定籼粳分化的方向、积累和扩大籼粳分化的范围和程度的作用,而人工选择加上生态环境的自然选择的作用要明显大于单纯的自然选择(杨忠义等,2007)。
gao等(2008)指出,由于粳稻的生存环境单一,因此较籼稻受到更多的选择压力,并经历了更为严重的瓶颈效应(bottleneck effect),从而导致其在驯化过程中遗传多样性的大量丢失。
3.2渐渗杂交harlan(1966)在anderson杂交说基础上指出,野生显花植物与其周围近缘种发生渗交杂交(introgreesion hybridi-zation)产生大量变异而导致物种的分化;但是水稻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野生稻种之间天然渗交的几率极小。